出战 这败军之际贺桂却无死战之心 使夺路而逃 牛存节心想我刀砍石绍雄 此刻要是被赵烁活剐了我也不解恨 也溃败而退
梁兵撤下土坡 李建及、安金全、孟知祥各带兵马冲杀而來 又是一阵厮杀 三万梁兵已经折去两万人 贺桂、牛存节只带一万兵马逃走 见晋兵不曾追來 天色又晚 便令士卒原地歇息
贺桂与牛存节刚歇住脚 只听身后喊杀大振 大将王越率领一支晋兵从南面包抄而來 不等骑兵上马 王越率兵已杀至近前 夜色之下一阵乱杀 万余梁兵尸首遍野
贺桂率兵几百人向南逃去 牛存节想逃 却被一将拦住 乃是幽州神枪将传人高行周 牛存节挥刀來战 不过四五个回合 高行周二马交蹬之时 一枪砸中牛存节后心窝 虽无皮肉之伤 却震坏牛存节五脏六腑 肝胆俱裂 存节口吐鲜血 卧马而逃 未过三日 牛存节暴病而死
贺桂兵败而回 李存勖令赵烁为大都督节制各路兵 校尉牛霸、甘道龙杀敌有功 得郭无为保举 晋王封其为偏将 置于郭无为军中
晋军王惨烈而胜折去大部兵马 便回师魏州 一路行军颠簸 大太保李存信愈觉旧伤复发 未过三日难以支撑 李存勖亲自探望 存信已是奄奄一息 存信轻声言道:“末将十岁便为先王仆童 追随二世历经百余战 相伴三十八载 末将老矣 此番是抗不过去了 ”
李存勖问:“兄长有何交待 尽可讲來 ”
李存信说道:“末将临走前有一件事相求 就是左徒赵烁 千岁万万不可弃之 如若不能用 也不应该让他流到别处 否则我三晋大危啊 ”
李存信又继续言道:“末将生自云州 又在云州得遇先王知遇之恩 请晋王准我落叶归根 ”
李存勖哭道:“兄长所言 本王铭记在心 本王即令人将兄长颂往云州 待朱梁平定 我自往云州看望兄长 ”李存勖遂令人将李存信送往云州老家 李存信回云州不久病逝于府第
李存信走后 李存勖命夏鲁奇为护军指挥使 护卫左右 夏鲁奇 字邦杰 青州人氏
虽说贺桂在胡柳坡未得全胜 但大梁冀王朱友谦由西路入歧州 兵临同州 朱友谦乃朱温养子 字德光 本姓简 朱温赐名友谦 封为冀王 歧王项寒拥戴晋王李存勖助兵南下 梁帝朱友贞另朱友谦为西路诸军督招讨出兵陕州 项寒随派兵相抵 却遭大败 陕州失利 朱友谦率兵直逼同州
同州守将名曰程全晖 身长八尺 面如灰土 官拜同州节度使 话说朱友谦兵临城下 程全晖城迎战 号炮三声 同州马步军出城列队 节度使程全晖摆开战阵 只见梁军阵前一员大将 岁数四十开外 瘦长脸 短须髯 头戴八叉紫金盔 身着大叶紫金甲 跨下一匹日月骦霄马 手中一柄镔铁门扇刀 此人便是冀王朱友谦 朱友谦左右二将 左边是长子朱令德 右边是次子朱令锡
朱友谦对程全晖高声喝道:“大梁冀王朱友谦在此 來将速速献上同州 饶你全家不死 ”
程全晖答道:“吾乃同州节度使程全晖 岂能降你朱梁贼党 ”
朱令德队朱友谦言道:“父帅休与这灰脸贼多言 待孩儿取其首级献与麾下 ”说着朱令德催马出战 程全晖问道:“來将通名 ”
“大将朱令德 ”朱令德催马过來 不容分说挺枪就刺 程全晖摆刀相应 二人打了五六个回合 程全晖自知不是朱令德的对手 便败退回城
程全晖退回城中 便令紧闭城门不得出战 朱友谦命朱令德、朱令锡芬并三路从南、北、西三面围攻 梁兵连夜攻城 火弩如雨 天如白昼 同州久无战事 疏于防守 连夜攻城使守兵纷纷溃败 东门这条活路使城中将士已无决战之心 竟纷纷由东门而逃 程全晖战死城上
同州军事重镇 民丰地博 朱友谦修书一封 飞章报捷 朱友谦占据同州本想为朱令德、朱令锡表个官职 朱友贞以为朱友谦曾是郢王党羽 便不准所奏
朱友谦便与朱令德、朱令锡商议道:“我父子在同州拼死攻城 攻城拔寨 连章奏捷 万岁缺无半点封赏 ”
朱令德言道:“皆因父帅昔日与朱友桂有交情 为万岁所忌 这同州重镇岂能交予我等 父帅弱想保同州之地 除非投靠晋王 ”
这正是:血不见刃诛穷寇 惊得猛将一命亡
正文 【224】 枪王彦章
却说朱氏父子在互相攀谈 想到了之前大梁忠臣的下场 无不悲痛万分
朱友锡也言道:“当今圣上 排挤异党 猜疑旧臣 不得人心 我父子何不另寻明主 ”
朱友谦点头言道:“本帅亦有此心 我即修书晋王请求归附 ”
朱友谦奖勤兵书信遣人送往魏州 晋王李存勖看了朱友谦书信 便与众人言道:“朱友谦占我同州 本王正欲讨伐 今朱友谦又來书信请求归附 诸公以为可纳否 ”
王越言道:“我看着朱友谦乃反复小人 不如出兵讨伐 ”
谋士冯道言道:“阎将军此言差矣 万万不可讨伐 ”
李存勖问道:“谋士有何高见 ”
冯道言道:“昔日楚汉之争 韩信占据齐国七十二城 而高祖封韩信为齐王 皆因韩信助汉则刘邦胜;韩信助楚则项羽胜 今朱友谦下书來降 必是朱友贞待他不周 而同州乃重镇 北连契丹 南临黄河 东邻晋阳 西连歧州 若朱友谦与梁兵合力 则千岁腹背受敌;若朱友谦勾结契丹 则夺我三晋之地如履平川;若千岁纳之 仍可联合燕王项寒 后顾无忧矣 ”
李存勖大喜:“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如拨云见日 令孤茅塞顿开 孤即刻草书一封 加封朱友谦为同州节度使 赐节旄 ”
晋王封赏传至同州 朱友谦父子是大喜不已
梁帝朱友贞闻听此事却勃然大怒 令大将刘寻、尹皓率兵三万讨伐同州
朱友谦得知梁兵來犯 便二次修书晋王请求出兵相助 晋王李存勖命李存审委大将军率兵一万救助同州
刘寻,密州安丘县人氏 官至镇南节度使 率领三万大军驻扎同州城下 朱友谦所部兵马不过一万余人 只是闭门坚守 刘寻问探马來报李存审率一万救兵來援同州 便令大将尹皓摔三千精兵在迎战李存审 李存审见梁兵拦住去路 便摆开阵势 当前一员大将便是尹皓 此人长得是虎背熊腰 络腮胡子紫面堂 手提一根独龙渗金棒 夸下一匹豹花马 铜盔铜甲甚是威风
尹皓见晋军到此 高声问道:“晋军阵中 哪个是李存审 ”
李存审阵前答道:“吾乃李存审也 ”
尹皓言道:“原來你就是李克用的五太保 ”
李存审言道:“既然知道我父王威名 还不快快下马受降 ”
尹皓言道:“那五太保就先胜果我手中大棒 ” 尹皓说着便催马杀來 李存审挥枪相迎 两人打了不过三四个回合 尹皓便被一抢挑落马下
李存审率兵來援杀了梁将尹皓 直逼同州城下 此时同州城内相隔数日 已是人心惶惶 刘寻驻兵围困 同州城内粮尽民饥 百姓掘草而食 军中将士苦于围困皆生归梁之心 朱令锡巡守城内 见人心背离便急忙面见朱友谦:“父帅 城内百姓疾苦难忍 军中将士又生降梁之心 如之奈何 ”
朱友谦问道:“以令锡之见 当如何处置 ”
朱令锡言道“晋王虽推心于我 但千里援兵难解燃眉 不如暂且归降梁帝 以解城中危机 待刘寻退兵之后 再与晋王修好 ”
朱友谦言道:“晋王能容我父子 星夜急援 不负初心 且授我爵禄 助我资粮 分我衣屦 我岂能反复无常 传我将领 三军将士减餐维济 再有敢言降梁者杀无赦 ”
“孩儿遵命 ”朱令锡转身退去 朱友谦一人独坐帅府 是愁容满面 唯恐军中哗变 朱友谦一坐就是半日 正在为难之际 朱令德來报:“启禀父帅 晋王兵马杀至东门 ”
“速点兵马 出城迎战 ”朱友谦如同久旱逢甘雨 亲自披挂上马 朱令德、朱令锡各点马步军跟随其后 只闻号炮三声 同州城门大开 朱友谦率兵冲杀而出 朱友谦、李存审里应外合杀的梁兵是一败涂地
刘寻在同州城外大败而回 晋王李存勖了却后顾之忧 令赵烁为大都督 截至各路兵马驻扎濮阳
梁军八百里飞报传入开封 梁帝朱友贞得此急奏 即召百官商议退敌之策 袁象先奏道:“臣启陛下 前番胡柳坡失利 皆因大都督贺桂乃文吏出身 不通兵事 方遭惨败 当派大将出兵濮阳 ”
朱友贞问道:“何人可为大将 ”
敬翔言道:“臣举一人 定能击溃晋兵 ”
朱友贞问道:“敬爱卿所举何人 ”
敬翔言道:“匡国节度使、开国侯王彦章老将知兵 可堪重任 ”
“万万不可 ”驸马说道
“驸马此话不知怎讲 有何不可 ”敬翔问道
驸马赵岩奏道:“昔日王彦章乃朱友桂心腹之人,拥兵在外已是朝庭内患 岂可再让其担任大都督 臣举大将段凝为帅 请陛下圣裁 ”
敬翔言道:“陛下 昔日王彦章虽与郢王交往甚密 但万岁登基以來 严把军阵恪尽其责 并无二心 王彦章久经战阵 老将知兵 其利一也;昔日潞州城下一阵挑杀晋军五将 晋兵素來畏惧王铁枪 其利二也;晋兵迫近 千里调兵必误战机 王彦章驻扎黄河南岸 不日便可与贺桂会和 其利三也;大敌当前 万岁若能摒弃前嫌 委以重任 定能令王彦章忠心报效 同仇敌忾 其利四也 赖此四利 陛下非用王彦章不可 ”
朱友贞点了点头言道:“既然敬爱卿担保 就令王彦章为大都督 段凝为副都督 寇彦卿为先锋 会合濮阳 倘若王彦章督战不利 段凝可代掌兵马 ”
话说晋王李存勖攻占濮阳 在黄河渡口德胜城设南北两城 南城在黄河南岸 北城再北岸 以便于晋军渡河南下
后梁开国侯王彦章率五万大军兵临南城城下 摆开阵势 步兵在前 骑兵在后 冲车成排 云梯林立
镇守南城的大将乃是“野太岁”王越 见王彦章在城下排兵列阵 令打号炮三声 出兵迎战
南城城门大开 王越率兵摆开阵势 高声喊道:“梁兵阵中谁敢出战 ”
王彦章一看这王越不过二十多岁 却傲慢狂妄 心想我要智激此将一番 王彦章问道:“小娃娃 你是什么人 早早归降 老夫可以饶你不死 ”
王越言道:“吾乃晋王兵马都招讨、柱国将军赵烁贤弟王越是也 ”
“哼 ”王彦章笑道:“原來你就是那个夜郎自大的左徒的兄弟 ”左右梁俊将士闻听无不哈哈大笑
王越闻听此言是怒发冲冠 怒喝道:“老匹夫 取命來 ”说着王越催动跨下战马透骨乌龙骓 挥舞黑铜滚圆锤 骠悍杀來
王彦章一看这王越也不问自己是谁 就鲁莽杀來 是个目中无人之辈 王彦章出枪迎战 二人大战十个回合 王越这对双锤岂能战过王彦章的铁枪 且战且退 王越虚晃一锤 败退回城
王彦章大败王越 与胜利久违的梁兵士气大振
王彦章对左右众人言道:“传我将令 发兵攻城 ”左右三军呼号杀出 猛攻南城 这南城濮阳守兵不过五千人 梁兵却有五万余众 八百架云梯林立城壁 撞车、冲车接踵而至 五千弓弩手齐发雕翎 杀得晋军一败再败 南城大败 王越只得退至渡口 率军沿浮桥退至北城
王彦章占据南城 便令人拆毁浮桥 收拢木料制作战筏 副都督段凝言道:“大都督德盛城大胜 何不趁此浮桥 挥师北上?”
王彦章言道:“晋军十万之众 屯兵北岸 倘若出兵非一战可定胜局 我欲以黄河为天堑 沿河东进夺取杨柳城 先复青州 再围魏州 ”王彦章令段凝督造战船 择日东进
晋王李存勖在魏州督战 南下灭梁已是大势所趋 冯道、李存审、安剑休、安金全、孟知祥、元行钦、高行周等联章请晋王称帝
李存勖也难抵帝位之诱 名人打制龙冠、龙袍 决意择吉日登级
此事报至晋阳 监军刘福以为不可 从晋阳远道而來求见晋王 刘福此时已年老多病 來至魏州已僵卧病榻 李存勖亲來探对刘福言道:“监军此來 莫非是來委托本王称帝之事 ”
刘福答道:“老奴确为此事 ”
存勖言道:“监军以为如何 ”
刘福言道:“老奴以为不可称帝 千岁与先王血战三十余年 报国除j 复唐宗稷 今梁孽未灭 徭役繁重 而称帝立朝 空乏民力 此其一也 若要称帝 朝廷需册命大礼 宗法乐章 新立宗庙 今尚无礼乐典制 此其二也 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尚不敢称帝 而如今群雄并立 称帝难令诸侯归附反失人心 此其三也 只此三条 千岁万不可称帝 中原朱梁、两川陈涉、南汉刘岩冒称帝胄 已失道义 千岁当以道义讨伐;荆王高季兴、吴王杨溥、越王钱镠、闽王王审之、楚王马殷五候分据江南 千岁可用仁义抚之;那时面南而称孤 霸业可成矣 ”
李存勖听后也认真的想了片刻 于是说道:“本王也是受不住众人推举 才与承业商定此事 承业重疾染身 还需细细调理 待本王率兵平定朱梁之日 定复李唐江山 ”李存勖遂命人将刘福送回晋阳养病
这正是:前方败仗退节度 后方孤王有帝心
正文 【225】 后唐立帝
就在李存勖刚送走刘福不过三日 有中军官來报有五台山僧人献宝鼎一尊
李存勖令僧人來见 这和尚法号智谭 智谭和尚双手合掌说道:“喔弥陀佛 老衲智谭从五台山掘宝鼎一尊特來献于晋王千岁 ”说着令徒弟将宝鼎献上 李存勖令人为智谭看座 走至宝鼎近前虽有泥土相嵌 但仍金光耀眼 宝气逼人 左右文武将官也被此鼎折服
李存勖问道:“诸公可知此鼎何來 ”
谋士冯道言:“观此鼎纹 此鼎乃上古宝鼎 传国之宝 ”
李存勖问:“可道快速速讲來此鼎朔源 ”
冯道言:“上古大禹王治河划九州 以九州之青铜铸九鼎于荆山之下 华夏九州名山大川、福瑞奇景镌刻于九鼎之上 夏王视鼎为传国之宝 夏灭商兴 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灭周兴 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秦始皇一统六国 迁鼎于咸阳 国灭则鼎迁 九鼎历经战乱已湮沒于世 今却出于圣地仙山 定于魏州中原 赖此祥瑞 必能定鼎中原 ”
参军冯道继续说道:“为臣也曾听说楚庄王曾问鼎以成霸业 今得此祥瑞 乃帝命传承 臣请千岁顺应天命 制印称帝 ”
闻听李存勖要诚帝王 赵烁当即响应 李存审、安剑休、安金全、孟知祥、元行钦、高行周纷纷跪地请晋王李存勖设坛称帝 李存勖推让再三 才定于四月称帝
同年四月 晋王李存勖在魏州城南 高筑法坛 供奉宝鼎 五台山主持智谭等坛做法 坛下金幡千顶列队两侧 李存勖在众人相拥之下 祭天称帝 废前唐年号天祐 改元同光 设魏州为东京 太原为西京 镇州为北都 国号为“唐” 大赦天下 追封祖父李国昌为献祖皇帝;父亲李克用为太祖武皇帝
李存勖以自身为李唐帝胄 追立唐高祖、太宗、懿宗、昭宗宗社 立宗庙于太原 李存勖谥为庄宗 此朝史称“后唐”
庄宗封其长子李继岌为魏王 其余四李继潼、李继嵩、李继蟾、李继峣皆因年幼未予封王 豆卢革拜为门下侍郎 卢程为中书侍郎 豆卢革、卢程二人本是文吏 只因家世显赫 名族之后 委以重任 刘福为中门使 冯道为太博学士 封赵烁为上柱国大将军、太尉、蕃汉马步军都招讨 李存审为柱国将军、中书令兼幽州卢龙节度使 郭无为为柱国将军兼太原尹、王越为骠骑将军、安休休、高行周、安金全等众人也皆有封赏 李存信、丁会、阎宝三将病故任上 周德威、石绍雄、李嗣昭等战死者也皆有追封 李存勖在魏州称帝 各州郡传檄飞报更用年号 燕王项寒称臣归附 可悲的是只有中门使刘福在授命后已是病入膏肓 病故于晋阳 享年七十七岁
李存勖即位两日后 与文武众将官商议破敌之策 德胜传來急报 言王彦章督战水军沿黄河东进
赵烁对李存勖言道:“王彦章沿河东进必是攻取杨柳城 若破此城乃得过河渡口 ”
李存勖言道:“朕命王越、安金全督领水军沿河交战 赵烁率兵驰援杨柳 ”诏令一出 赵烁令史建瑭为先锋率精兵三千往杨柳救援
话说梁军大都督王彦章率五万大军沿河向东水陆并进 只见前方一支船队拦住去路 战船之上杏黄缎子大旗秀着一个“王”字 乃是后唐柱国将军王越
梁军造有大船九艘 王彦章领鸣号进军 三十六管号角齐鸣 九艘巨大战船齐头并进 王越所率战船皆被撞翻 士卒惊慌落水 船上又有箭弩射杀 使得唐兵大败 王彦章大喜 令大战船开路在前 直奔杨柳
梁军战船行至河道转弯之处 又有一支唐兵船队阻截而來 唐船之上 大旗上绣“安”字 乃是大将安金全 河道转弯之处 安金全令射手群发火弩 这木制战船遇火易燃 安金全建梁军大船火起 令各船士卒四散杀出 王彦章见大船火起 顿时不只所措 忽闻东面又杀來一支船队 皆挂梁军旗帜 将旗之上 绣有一个“康”字 乃是后梁郓州守将康延孝率战船杀到 康延孝率数艘艨艟战船 与安金全的船队混战一处 两军船上弓弩齐发 箭飞如雨
安金全的船队受康延孝水军劫杀 只得鸣金收兵 唐军战船纷纷退回北岸
王彦章正在战船之上瞭望 有中军官來报:“启禀大都督 康延孝将军率水军前來接应 ”王彦章令水卒铺甲板将康延孝迎战上大船
将帅相见 互行躬礼 康延孝对王彦章烟道:“王都督 东北岸边便是杨柳城 城池虽小 但为南下渡口 若得此小城 可西进魏州 ”
王彦章闻听此言大悦 对中军官言道:“传令三军船靠杨柳 上岸扎营 ”中军官传下将令 梁军战船纷纷靠岸杨柳 当日王彦章便在杨柳城外安营扎寨
过了一日 王彦章率兵在杨柳城下摆开阵势 向城中叫战 杨柳城内只闻号炮三声 城门大开 只见一白袍银枪将催马而出 此人乃是史建瑭
赵烁为什么让史建瑭留在此城中 是唐庄宗李存勖命赵烁督战杨柳 大队人马自重繁多 赵烁便令史建瑭为先锋官率三千轻骑兵星夜來援杨柳 等王彦章率兵來至城西 史建瑭早已在城中恭候 史建瑭來至阵前 见梁军阵中三员大将 左边的是副都督段凝 右边的是康延孝 中间一员上将便是铁枪将王彦章
史建瑭道:“吾乃上柱国大将军赵烁麾下先锋官史建瑭 ”
王彦章道:“娃娃 老夫看你长的英武将才 为何不早早归顺我大梁 ”
“哼 ”史建瑭言道:“我跟梁贼不共戴天 岂可与你这个老匹夫一起狼狈为j ”说着拍马横枪 冲杀而來王彦章策马相迎 二将战作一团
王彦章大战五十回合 才觉此人是枪法非凡 不同以往 王彦章不敢恋战 虚晃一枪 驳马便退 史建瑭一间王彦章败退而去 便勒马仰天大笑 王彦章败退回阵自知脸上无光 扭头问道:“小将军是何出身 ”
史建瑭言道:“史敬思战死上源驿 我乃史敬思嗣子也 ”梁军闻听此言 更是惊叹不已 王彦章心中暗暗敬佩 只得鸣金收兵
王彦章回至大营 与左右众将商议破敌之策 彦章言道:“这杨柳小城之中竟有如此勇将 速战而不能速决也 ”
副都督段凝言道:“大都督 以我之见 不如避重就轻 我等兵士居多连夜攻城 紧靠一个勇武小将焉独挡战五万大军 ”康延孝也赞同此计 王彦章犹豫再三才得应允
当晚二更 杨柳小城四周忽有火把连片 战鼓擂动 五万梁兵从四面八方蜂拥而上 猛攻城池
史建瑭与左右副将在城垛之上观望 只见梁兵漫山遍野 四面灯火通明 一声号炮 火弩疾驰飞來 黑夜亮如白昼 史建瑭令城中将士透支滚木雷石以防梁兵 恶战之际 一小卒报之史建瑭 东门北梁兵攻破
话说史建瑭得知东门失守 提银枪上战马 率五百兵卒來至东门 梁军当前一员大将乃是寇彦卿 寇彦卿举大刀直取史建瑭 二将马打对蹬 不过六七回合 史建瑭侧马挥枪一个犀牛望月 正把寇彦卿的哽嗓咽喉刺中 寇彦卿一口气沒上來 喊都沒喊一声就追马而亡
东门外的梁兵一见主将战死 无人再敢叫战史建瑭 众人是一哄而散 史建瑭率兵追出数里 便令回防城中 忽然只见东面又來一支人马
史建瑭远远望去 只见火把绵延 就知來势不小 有校尉高声问道:“來者何处兵马 ”
对面有人答道:“我等乃是大唐人马 你们是什么人 ”
那校尉答道:“大唐赵烁麾下先锋官史建瑭将军在此 ”那边人马闻听此言 只见两匹战马小跑而來 史建瑭借火光一看 原來是大将郭无为 跟随其后的是副将牛霸 郭无为与史建瑭马上相会 史建瑭问道:“大都督兵马可到 ”
郭无为言道:“今早大都督闻八百里集报五万梁兵已在杨柳扎营 命我带五千精兵连夜增援 ”
史建瑭言道:“王彦章今夜攻城 我方才将东门梁兵击退 兄长此來 真乃天降神兵也 ”二人合并一路由东门入城
王彦章在城下观战 本见梁兵已登上城垛 但猛然城上冒出唐兵无数 又将攻城之兵接连打下 副都督段凝对王彦章言道:“唐兵几尽失守 却又冒出 城中恐有重兵 不如今夜休兵 先探城内虚实再战 ”王彦章应允 遂鸣金收兵
王彦章与段凝回到中军大帐 各营将官分坐两厢 王彦章问道:“为何独不见寇彦卿 ”众人皆不知
少顷 有探马來报:“启禀都督 大将寇彦卿被史建瑭刺死东门 郭无为率五千兵马由东门而入 ”
王彦章叹道:“早知只有五千兵马入城 就不该收兵 ”
段凝言道:“今夜既已收兵 明日再攻不迟 ”
王彦章言道:“兵贵神速 今夜贻误战机 再战难矣 ”王彦章怀着忐忑之心 袖手离开中军帐
这正是:残唐五代后唐立 老将忠贞为朱危
正文 【226】 残局已定
一连数日 王彦章日摆战阵 夜架云梯 昼夜攻城 史建瑭等虽拼死力战 杨柳仍岌岌可危
杨柳小城事关全局 李存勖接连增兵仍僵持不下 便诏令文武百官朝中商议良策
这时候有一人奏道:“梁将王彦章深知杨柳渡口危及梁唐两军 如今杨柳牵住梁兵 陛下何不另修渡口 王彦章必定左右难顾 ”这人正是昔日李存勖身边的太监郭崇韬 前翻贺桂就曾说道 倘若郭崇韬这般人马都能受到晋王重用 那三晋便悔之晚矣
唐庄宗李存勖言道:“爱卿所言极是 朕准奏 但不知何处可建渡口 ”
郭崇韬言道:“陛下可在博州南岸修建渡口 ”
庄宗言道:“朕命冯道为工部尚书 督建博州渡口;令安剑休率水军出濮阳 ”冯道领旨即往博州南岸修筑渡口
梁军大都督王彦章在杨柳鏖战数日 是久攻不下 赵烁帅兵已进驻杨柳 梁军更是难分高下
李存勖命冯道、郭威在博州修筑渡口 八百里急报传入开封 梁帝朱友贞是焦虑万分 将文武百官诏旨朝堂 对众人言道:“今得急报李存勖令人在博州南岸修筑渡口 早晚要南下 如之奈何 ”
驸马赵岩奏道:“臣启陛下 杨柳不过小城 王彦章却久攻不下 乃是督战不利 延误战机 臣请陛下命段凝为帅 罢免王彦章之职 ”
崇政使敬翔赶忙也奏道:“陛下万万不可罢免王彦章 虽唐兵在博州修筑渡口 但大唐的驻国大将军赵烁率大部兵马皆在杨柳 只要兵围杨柳 李存勖必不敢率兵轻易南下 ”
驸马赵岩言道:“陛下 那王彦章本是郢王党羽 此番在杨柳与唐兵僵持 必是以兵权胁迫万岁 ”
敬翔急向赵岩劝道:“驸马大人 如今大敌当前 临阵易帅乃兵家大忌 ”
赵岩不理敬翔之言 对朱友贞言道:“陛下 臣有一策可断定王彦章是忠是j ”
朱友贞问道:“驸马速速奏來 ”
赵岩奏曰:“陛下何不令王彦章回军博州 倘若王彦章回师乃是忠臣 倘若不回便是j贼 ”
“准奏 ”朱友贞言道
敬翔顿时跪地哭道:“万岁 撤军杨柳 全盘皆输呀 ”
“敬子振 ”朱友贞厉声怒道:“卿乃相国 朕是天子 望爱卿勿要祸从口出 退朝 ”敬翔已不敢再谏 泣声退朝
这边再说赵烁在杨柳城力战已有月余 粮草辎重疏运困难 庄宗又修博州渡口 征发民力甚多 城中将士多有怨言
赵烁只得在中军商议对策 赵烁看看左右将官无奈言道:“杨柳血战月余 万岁又修筑博州渡口 民力困乏 粮草不济 本帅欲退兵东昌府 以缓将士疾苦 ”
众将也皆无对策 唯有李响言道:“都督绝不可弃守杨柳 梁唐成败全在此战 恳请都督再坚壁数日 已求梁军营中生变 ”
赵烁站起身來 面带疑虑走到李响近前问道:“再坚持一下 ”
李响点头言道:“请都督再坚持一下 ”
赵烁咬了咬牙对众人言道:“传我将令 即日起三军将士减餐一顿 本帅躬亲示范 各营将官坚守城池 效命者赏 贪生者杀 ”众将得令 各自回营守城
王彦章在大营之中日夜为攻城之策焦虑 只待唐兵粮尽兵乱 再举破城
这日 王彦章与段凝等人正在商议兵事 有中军官來报朝廷遣使送诏 王彦章与段凝等人帐外接旨 一个太监宣读诏曰:“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今李存勖率兵在博州修筑渡口 有直捣开封之心 王彦章率兵久战杨柳仍不能下 特命王彦章回师博州 钦此 ”
“臣领旨谢恩” 王彦章领得圣旨 把太监打法走后 闭口不谈撤兵之事 副都督段凝找王彦章问道:“都督既得圣旨 因何迟迟不下令退兵 ”
王彦章答道:“若是奉旨而行 我三军必败于唐 杨柳绝不可弃 本帅‘宁伏授重诛之死 不忍为辱军之将’ 尔等不可再言撤兵之事 ”
段凝闻听此言心中暗想 王彦章抗旨不遵 何不借此参他一本 段凝未与王彦章多言 便回营中写密信一封 遣心腹士卒乘八百里快马送往京师
又过两日 开封命人传二道诏令 命王彦章退兵博州 王彦章仍是犹豫
又过一日 三道诏令传到 王彦章仍旧不见起寨的举动 段凝便來劝道:“万岁四日之内三发诏令 都督再不退兵 恐万岁要龙颜大怒 ”
王彦章沮丧言道:“一旦退兵 前功尽弃 ”
王彦章无奈之下 只得撤兵杨柳 向博州进发 黄河南岸仅留康延孝所部三千人镇守
庄宗李存勖得知王彦章五万大军撤走 即命安剑休率兵撤回北岸 避开王彦章五万人马 王彦章在路上却得朝廷第四道圣旨 免去了大都督之职 令段凝为大都督
段凝并无将才 统率五万梁军一路向西 驻扎相州之北 又恐唐兵在黄河沿岸渡河 段凝便除了一个灭绝人伦的馊主意 征发黄河南岸十万民夫掘岸凿堤 自滑州之东 东阿之西 曹州之北绵延六百里河水泛滥 洪水成灾 民不聊生
五万梁军主力撤走 郓州的大将康延孝如坐针尖 康延孝身边有一谋士名曰张延朗 乃汴州人氏 官居粮料使 张延朗见康延孝绸缪不决 便问道康延孝:“不知将军因何事如此焦虑 ”
康延孝言道:“万岁三道诏令催王彦章还兵博州 却郓州势单力薄 倘若赵烁举三万人马进兵郓州何以拒之 ”
张延朗言道:“大梁早已大势去矣 世人皆传段凝将代王彦章为大都督 那段凝乃靠左右逢源人情才有今日 而唐帝李存勖已在魏州登基 并赵魏、灭幽燕、讨齐鲁、跨黄河、联西歧、伐契丹 人心所向 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 ”
康延孝倒吸一口凉气 问道:“先生要我降唐 ”
张延朗言道:“若得今生伴明主 何愁他日不丈夫 ”
“好 ”康延孝言道:“我即修书与唐主 归顺大唐 ”
话说李存勖得康延孝请降书信 大喜不已 遂招百官商议纳降之事 宰相豆卢革问道:“陛下 这请降之事 恐其中有诈 ”
郭崇韬言道:“以为臣之见 陛下当亲历前往 一來赵烁将军屯兵杨柳可保无忧;二來康延孝在郓州已是孤立无援 逢战必败 臣以为康延孝乃是走头无路之辈 陛下亲往可使梁军将士心悦诚服 又可安抚当地百姓之心 ”
庄宗大悦:“郭爱卿之言甚合朕意 朕令郭崇韬留守魏州 朕往郓州受降 ”
次日 李存勖辞别郭崇韬、豆卢革等人 由王越率三千兵马护送 前往郓州 康延孝将归降之地定在朝城 李存勖、赵烁、王越、李响、郭无为、史建瑭等众将率八百精骑兵在朝城城下恭候
天至晌午 只见远远驰來一路人马 约有百余人 一面将旗之上绣有“康”字 來者正是康延孝 康延孝來至城下翻身下马 走至庄宗近前 伏地高呼:“罪臣康延孝拜见陛下 ”
李存勖赶忙扶起康延孝言道:“康将军真心归附 令我大唐如虎添翼 朝廷幸甚呐 朕封汝为南面招讨指挥兼博州刺史 ”
康延孝感激之至又跪地高呼:“谢陛下 吾皇万岁 万万岁 ”庄宗得了康延孝及郓州等城 众人大喜自是不提
康延孝投降唐庄宗李存勖 此事令朱友贞是龙颜大怒 朝堂之上对百官言道:“康延孝献出郓州重地 若是由此南下 开封危矣 ”
驸马赵岩言道:“陛下何不将段凝再调回郓州 ”
敬翔在一旁怒道:“赵岩 若非尔等保举段凝 朝廷岂能有此困境 段凝掘开黄河沿岸 中原六百里洪灾泛滥 鸡犬不鸣 若从相州调回兵马在回郓州 足有千里之遥 洪水阻道怎得行军 ”
敬翔又对朱友贞奏道:“眼下之际 万岁只有调宫中禁军前往郓州 ”
“准奏 准奏 ”朱友贞言道:“但何人可为主帅 ”
敬翔言道:“能为帅者 非王彦章莫数 ”
朱友贞面色羞愧 无奈言道:“朕即封王彦章为东路兵马都招讨 率宫中禁军北上郓州 ”
三日之后 王彦章在开封府东门外点兵拜帅 又命袁象先为监军 梁末帝朱友贞亲自为王彦章壮行 东门之外 战马成阵 兵士列队 甲光向日 兵刃映影
点将台上朱友贞握住王彦章双手言道:“当初只怪朕勿听谗言 才至今日 朝廷成败全赖开国候 老将军勿负朕心 ”
王彦章老泪纵横对友贞言道:“陛下勿怪 待老臣退敌班师之日 定要杀尽j臣 以谢天下 ”
朱友贞言道:“兵马甚少 将军走后 朕速筹备兵马以援将军 ”王彦章对朱友贞躬身施了一礼 遂上马提枪 率兵出征
这正是:朝廷有难当顾及 再着战袍利剑提
正文 【227】 铁枪命殒
且说王彦章出兵北上 前方有探马來报 得知大唐驻国大将军赵烁率兵三万南下而來 王彦章令兵马驻扎中都城 又连夜加固城池以备恶战
次日天明 有中军官來报 赵烁已率兵扎营中都北门外 正在在北门外摆阵叫战 王彦章闻听此言 令城上打号炮三声 亲率兵马列阵城下
赵烁见王彦章居于阵前 对其言道:“王老将军 我主天兵至此 还不快快献城归降 ”
“这不是银川的赵氏孤儿赵烁吗 ”王彦章言道:“你先父当年谋反 被我梁主绞杀 今日尔尚未学得忠诚 老夫一并送你去跟你们全家人团聚 ”说着催马出阵
看着王彦章持枪赶來 赵烁麾下便有人站出來 此人便是高行周 当年他的父亲高思继便是死在王彦章的计谋之下
高行周言道:“末将愿打头阵 ”
“好 擂鼓助战 ”赵烁言道
高行周催马出战 王彦章喊道:“來将通名 ”
高行周答道:“我乃高思继之子高行周也 杀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