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枭 > 明枭第41部分阅读

明枭第41部分阅读

    降箭雨

    ------------

    第一四四章 商贾生疑 天降箭雨

    简陋的码头前面的空地上,货物已经堆得和小山差不多高了,还有人不断的从船上下来,为这座小山增添着高度。那个脖子都肥了一圈的家伙,正被一群大腹便便的商贾围在了中间,声竭力嘶的和他们讨价还价着,偶尔,有几个人同时看中了一批货物,一个个口沫横飞不说,身边的从人也一个个摩拳擦掌,大有主家一声令下就上去抢货的样子。这般热闹,在这半夜时分,显得是那么的诡异。

    “这里,也未免太放肆了一点!”刘嗣坐在离这码头不远的地方,看着眼前的这幅景象,心里暗暗想道。虽说这些来吃货的商人,都是在村子里的本地人担保引见的,但是,这人多嘴杂的,万一有人因为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感觉被人欺压了,回头往官府一报,引得官兵来,那就不美了。

    刘家在这里,可是没有半点根基,真要是有人使坏,简直是连耳目都不灵便。说穿了,这刘嗣现在干的事情,和一般的海盗没有多大的区别,真要说区别的话,就是他们的招牌大一点,人手精悍一点而已。在自家的岛上坐地销赃惯了的刘嗣,见到这般乱哄哄的样子,怎么能不有所担忧。

    “下次,得重新物色一个落脚的地方了!”想想自己还要在这里停留几天,刘嗣心中暗暗的说道:“这地方,用来发买那些劫掠来的货物倒是不错,一旦货物变成银钱,立马就走人,就是有人使坏,也未必能有这么快的反应,就算官兵前来,咱们也已经在别的地方逍遥去了,你官兵总不能一直呆在这里等咱们吧!”

    码头上的货物,在一点一点的减少,那些商贾们买到货物,有些人急着要离开了,刘嗣瞅了一瞅天色,距离天亮怕是还要一段时间,这冬日夜长,等到天色蒙蒙亮的时候,估计这些货物也就发卖得差不多了,到时候,找个粉嫩的小娘,可以舒舒服服的在船上搂着睡上一整天了。

    码头上突然出现了一阵很不和谐的马蚤乱,刚刚还在兴高采烈的围着货物挑拣的商贾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慢慢的聚在一起,小声而神秘的嘀咕着什么,还不时朝着刘嗣这边看上一眼,码头上的气氛变得有点古怪起来。

    “去看看,怎么回事情!”刘嗣对着身边的一个随从吩咐道,他正盼着这些家伙买完东西滚蛋呢,这样拖拖拉拉,难到要捱到天亮不成。

    不料,找个随从往商贾们那里一靠,那些商贾们仿佛看见了洪水猛兽一般,哗的一下就散开了,更有几个护卫之流的人物,斜睨着眼光,目光不善的看着他。

    “各位老少爷们,这是咋了,大冷天的,早点弄完了,大家都可以安安心心的暖和暖和了,怎么停下了?”那随从问道。

    “你们当家的,要是不愿意让咱们搅合,说一声就是了,要是兄弟们缺了酒钱,咱们这些人也还能凑出一点银子,就不用这样了吧,这做生意,眼光还是要长远一点的好!”商贾们有人说话了,不过,那话中的忿忿不平之意,就不知道从何而来了。

    这路数不对啊?那随从也是个机灵人,听到这话,脑瓜子登时一激灵,这是这些人怀疑咱们要黑吃黑,没听说过刘头儿有这意思啊!

    “这话怎么说,咱们这些东西,连市面上的价格的五成都不到,这吃下去,转手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话还没有落声,就有人抢白道:“这银子,有命赚也的有命花才是,刘大爷发句话吧,要多少银子才放咱们这些人走!”

    这越听越是不对,咱们是海上混饭吃的,可不是绑票的,这随从还欲再说,身后却是走出一人,对他也挥了挥手,接过了话头。

    “各位员外怕是对我刘某人有些误会,咱们海上混饭吃的,也是讲规矩的,这等没品的事情,在下那是干不出的!”刘嗣的确不会干这种事情,找这些销赃的商贾的麻烦,那不是断了自己的财路,他不会连这点脑子都没有!

    “那村口那些人是怎么回事情,刘老六他们可是连人带车都被扣住了,现在是死是活也不知道!”商贾中有人质问道,这买卖有风险不假,但是风险只来自于官府,这个他们能承受得住。要是连交易的那一方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的话,这买卖还真的不如不做了,还是那句话,钱赚的再多,也得有命花才成。

    “村口的人?”刘嗣一下子眉毛就揪了起来,“狗娃,带几个人去看看,小心点!”

    一边吩咐人,一边也不理会这些商贾了,直接对着几个下船了的头目命令道:“三子,带着你的人,回到船上去,随时起锚,你们几个,叫弟兄们打起精神来,没准有人打咱们的主意,别一辈子打雁,今日在这里叫雁啄了眼睛!”

    天蒙蒙亮的时候,起雾了。

    不过,所有的人都没有在乎这若有如无的一点雾气,尽管这雾看起来越来越浓。每个人都有些紧张的盯住村口的方向,码头上鸦雀无声,一个个大汉,手提着兵刃不言不语,一副剑拔弩张的样子。

    前去打探虚实的人,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刘嗣心中已经肯定,在那大雾里面,肯定是有着觊觎他的敌人在那里虎视眈眈着,他不知道那是什么人,是官兵,还是陆地上的好汉,不管是什么人,他都不觉得这是什么好事,换做是谁,干的是这掉脑袋的营生,被人盯上都不会觉得愉快的。

    不过,他也没有到一察觉不对,就撒丫子跑路的地步,地头蛇厉害,他过江龙也是毫不逊色的,他的自信来自于他手下的这些人,这些人都是他堂叔精心挑选给他的,就凭他手下的这些人,就是来上百的官兵,也丝毫不含糊,更别说那些架梁子的土棍了。反正他决意等一等,看清楚对方的虚实来路再说,实在是不济,再上船走人也不迟,就算是天兵天将,也不会厉害到连他们上船的时间都没有吧!

    大雾中已经传来阵阵的脚步声,很整齐,偶尔有一两声低声的号令,也听不出的名堂来。刘嗣的手下,不自觉的全部都集中在刘嗣的身后,对方看起来人数不少,到时候是上前厮杀还是退到船上,可都得听自家头领的。这大雾之中,若是被自家人遗忘在这破地方,那可就是糟糕透顶的事情了。至于那些商贾,早就看到形势不对,躲在一边去了。

    “嘭嘭嘭!”一连串的闷响从大雾中传出来,刘嗣和他身边的手下都是一愣,这是什么路数,火枪的声音他们也不是很陌生,那一响可是惊天动地,这放屁一样的声音,算是个什么意思?

    不过,他们的疑惑,很快就解开了。随着这一连串的“嘭嘭”闷响过后,风声陡起,无数破空声呼啸而来,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有多少东西中大雾中袭来。

    “是箭!”“哎呦!”“刘头儿,是官兵啊!”

    一蓬蓬箭雨从天而降,饶是这些人悍勇,很多人都是挥动手中兵刃,将即将落在自己身上的箭只打落开来,但是架不住这码头上人多箭密,还是有十几个人招架不及,被射中了要害,一声不吭的了账了,至于那些胳膊大腿肩膀上,插了一只两只箭的,那就更多了。

    是官兵,这个确认无疑了,如果不是官兵,这附近没有哪一个势力能有这么多的弓箭和弓箭手,刘嗣一瞬间就反应过来了,他从随从的护卫中冒出头来,立刻毫不犹疑的喊道:“都退到船上去,快! ”

    的确要快,这些官兵能射来利箭,就能射来火箭,利箭能要人的命,火箭那就更糟糕了,能要船的命。若是船被点燃了,那他们就连退路都没有了,只得回头博命厮杀了,谁知道大雾中躲藏着多少官兵,这问题刘嗣是决计不想去研究一下的。

    两次箭雨过后,一杆杆长枪挑破了白雾,黑压压的人群,从大雾中涌现出来,可惜的是,除了码头上的十来具弃尸,刘嗣的人已经差不多全部都上了船,最后上船的人,连跳板都还没来得及收,船只就缓缓的朝着远处的河道开去。等到这些拿着长枪的人来到码头上的时候,船只已经逐渐消失在白雾中了,就是此刻一群弓箭手换上火箭,玩命的射击,也对船只造不成任何威胁了。

    “这一窝蜂还真是个好玩意!”从长枪兵的后面,走出两个人影,正是慕詩和孙大海,看到地上的战果,慕詩由衷的赞道,这大雾中没有准头,就是火铳也没有这玩意好用,更别说这玩意射程如此之远,用起来比火铳真是方便太多了,若是让火枪手靠近来射击,恐怕对方早就发现了行迹,连这点战果都取不到了。

    “大人上次不是带了些许到新城去了的吗?怎么,你还没有玩过?”孙大海打趣道,贼人已经遁走,避不交锋,他心里倒是轻松了许多,忍不住调侃慕詩几句。

    “倒是落在码头上的箭少了一点,都射到水里去了!”慕詩看了看水里,又看了看码头上,“浪费了不少!”

    “别计较这个了,赶紧叫儿郎们重新装填才是整理,这些贼人是遁走了,可人家郑家总是不会是白吃饭的吧,当心他们又被撵回来,那就够你我忙的了!”

    第一卷  第一四五章 海陆逼降 杀放由人

    [正文]第一四五章 海陆逼降 杀放由人

    ------------

    第一四五章 海陆逼降 杀放由人

    蜂拥到码头上的人群,刘嗣是看到了的,他很庆幸自己即时走人,哪怕是因此折损了十来个兄弟。官兵们虽然不可怕,但是,这种有备而来的官兵,肯定是官兵中的精锐,和那些毫无战斗力的卫所兵肯定不能比的。杀敌三千,自损八百,这可不是意气之争的时候,明知道对方是来找茬的,还上去和对方硬磕,这不是一个合格的头领所为。

    “这地方,再也来不得了”他微微有些惋惜,能找到这样的一处所在,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销赃还这么方便的地方。

    “刘头儿,前面有船!妈的,是冲我们来的!”一个站在船首的手下,扭过头来喊道,其实不用他大声提醒,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在河道入海的那个位置,两艘大小丝毫不逊于他们的船的海船,已经渐渐的从左右两方合拢而来,很明显,不仅仅是他们发现了对方,对方也在第一时间内看到了他们。

    “我操!”这下就是傻子,也看出了是什么路数了,更别说对方船只上面大大的打着郑家的威海旗,这陆地上的官兵是怎么一回事情,那还用说吗?分明是这郑家勾结官兵对付他们来的了。说勾结未免过于严重,毕竟郑家在明面上的身份也是官兵,但是,若是还把这两件事情分开来看,那就很的小看刘嗣的智商了。他是海贼,又不是二傻子。

    “掉头,不,靠岸!”刘嗣已经有些失去方寸了,在这狭窄的河道上,和两艘郑家的船只对上,有什么后果可想而知,他甚至可以想到,只要对方的船和自己的船一接舷,那肯定是无数的人衔着利刃蜂拥而来,至于远远的用弓箭火器对轰,那就更不用想了,对方有没有这等杀器尚不知道,反正,他的船上是没有的。

    行进中的船只减速到掉头,是需要时间的,而且,他下达又是就近靠岸的命令,这一带最适合靠岸的地方,就是身后的私港了,他刚刚从那群官兵手中跑出来,现在那是怎么也不肯回去的,但是,仓促之间,这么大的船只,有怎么能找得到下锚停靠的地方。

    他这边慌乱,可是,无论是岸上的官兵,还是水面上郑家的船只,可都没给他多少时间。郑家的船缓缓的逼了过来,岸上的官兵也在迅速调动着,这调动,当然是指在码头边重新放置好装填完毕的一窝蜂,然后,将人群中一个个手持火铳的官兵调到前面来,眼下这种情况,别说是靠岸了,就算是贴近一点,只怕都是暴风骤雨般的打击。这还是慕詩心疼箭只,要不然,现在对着河道那边放上一轮一窝蜂的话,没准就能将他甲板上的那群手下扫趴下几个。

    当初这附近的村民也太实在了一些,为了保证自己那个小小的私港的唯一性,除了私港那一带的河道清理了一下,这其他的地方,像吃水这么深的海船,还真的找不到一个停靠的地方,眼看隔着岸边还有十多丈,刘嗣的船只微微一晃,搁浅了。

    郑家的两艘船缓缓的靠近,甲板上那一堆堆红着眼睛拿着家伙的汉子,这边都看的一清二楚了,而在河岸上,那穿着青色短袄的人影,不停的跑动,更有拿着火铳的兵,将架子搭了起来,将火铳的枪口对准这边,这点距离,躲在船舱里还好,站在外面,无疑就是那些火铳最好的靶子。

    “降了吧!刘头儿!”在他身边的一个平时跟他相厚的头领,颤颤巍巍的说道,眼下这必死的局面,实在是看不到什么胜算。

    “降了就有活路了吗?”另外一个头目声色俱厉的说道:“搏一搏,没准还有几分活路,真要落在郑家人的手里,那比落在这些官兵手里更惨,他娘的,这是什么地方的兵,这么多火铳!”

    刘嗣脸色苍白,眼睛直盯盯的看着岸边,从这里到岸上不过是十来丈的距离,但就是这十来丈的距离,就是生与死之间的距离,降与不降,两种念头在他脑子不停的交战着,他的手下,一个个全神贯注的看着自己的头领,甲板上的气氛顿时变得十分凝重。

    “降了吧!”半响,刘嗣狠狠的吐出了一口长气,在寒冷的空气中,顿时凝结成一团白雾。降了,也许还有翻本的机会,不降,眼下立刻就是一个被屠戮干净的局面,他很是不甘心的下令道。

    立刻有人爬上桅杆,打出投降的旗号,更有人丢下手中的兵器,对着越逼越近的郑家船只,大声喊了起来:“我们降了,我们降了!”

    郑家的人虽然听得他们的喊声,却是一点都没有放松警惕,这假降一事,在海上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情,甚至靠着假降夺了对方的船只都有的,他们都算是身经百战的老水手,自然不会掉以轻心。

    两艘船缓缓的靠了上来,一个个绑着铁爪的粗绳子丢了过来,将两艘船紧紧的钩在一起,甚至还有些许距离的时候,郑家的人,就迫不及待的涌上船来,收缴武器,控制船工,端是干得有条不紊。偶尔在船舱下面响起一声惨呼,那是个别不服气的刺头,言语推搡中冲撞了对方,那些人也不是什么善类,自然是懒得和你讲道理,不服气,直接刀子斧头就斩了下来了。

    经过这几艘船在河面上一阵折腾,河面上的白雾淡了许多,刘嗣心灰意冷之际,甚至看到,在前面稍远的地方,还有一艘海船在游弋,对方处心积虑到到如此地步,今天他栽在真的不算冤枉,此刻,他的心里,除了后悔,就是后悔,人家扎好了这样打的一个口袋,等待自己,自己怎么就这么大意,傻乎乎的一头撞了进来呢。

    搁浅的船只,很快就被拖动起来,大雾还未散尽,他们就回到了早先他们仓皇离开的码头上,郑家的人,像赶着猪羊一般,将他们赶下船来,在码头上,早有拿着长枪短刀的青色短袄的兵在等着,下来一个,就捆上一个,不到片刻功夫,船上所有的人都被捆了个结结实实,而在船上,早有郑家的接管了整艘船,刘嗣看到,几个头领一样的人,聚在一起,低低说了几句,这三艘船就一前一后,鱼贯离开,将他们一群人孤零零的留在码头上。

    “好了,别傻站着了,死的人都拖到后面,一把火烧了,这些家伙,找几个大点房子关起来,把这地方拾掇干净,咱们的活儿还没干完呢?”

    一个吊着膀子的家伙,大声的吆喝着,指挥着这些青色短袄的兵。刘嗣很是肯定,这个为首的家伙的口音,绝对不是当地人的口音,如此一来,就只有一种可能,这些军兵都是朝廷招募的战兵,而不是那些当地的卫所兵。

    “老子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值得这么大阵仗对付老子!”刘嗣心里骂着,却是不得不笑着招呼对方:“将军,那位将军!”只是他下船的时候,也被那些军兵们照顾了一遍,双手被五花八绑的绑在后面,看起来实在是很是滑稽。

    慕詩指挥自己的手下,快速的清空码头,郑家的人说了,应该还有一艘船,估计也就这两日要到这里,不过,这一次,他们就不用长途奔袭了,直接在这里守株待兔就是。见到自己的的手下拳打脚踢的将这群贼人往后面赶去,一个贼人竟然大声的叫着自己,不禁楞了一下。

    “什么事情?”虽然这人衣着打扮似乎和那些普通的贼人不同,似乎还是一个头目什么的,但是慕詩并没有将这个放在心上,头目也好,普通的贼人也好,此刻在他的面前,都是阿猫阿狗一般,没什么区别。

    “将军大人,小人斗胆问一句,将军大人打算如何处置我们,小的愿意用钱赎回自己!”刘嗣见到那个吊着膀子的头领搭理自己,急忙说道,此刻叫冤枉说自己是良民什么的都是扯淡,唯有拿钱财,看能不能买回自己的一条命,这些人看样子,绝对不是什么好路数。

    慕詩朝着孙大海看了一看,孙大海咧着嘴笑着,似乎一点没心没肺的样子,但是慕詩可不这样想,略一沉吟,便对自己身边的手下说道:“将这人带下去,关在一边,等会我和孙大人好好审审!”

    所有的官兵有条不紊的忙碌着,按照命令打扫战场,押运人犯。孙大海晃着肩膀走了过来,脸上满脸笑容:“行啊,老慕,这仗打得漂亮,不战而屈人之兵,早知道这功劳这么好立,我有点后悔没早点请大人放我出来了!”

    “你少扯淡,这要没郑家的人,这帮贼子早跑得无影无踪了,哪里轮到到咱们拣这个便宜,都是大人算无遗策啊!”慕詩回了他一句,拉着他朝着前面的屋子走去,一边悄悄的问道:“老孙,你这次来,大人又没有面授什么机宜,指点你该怎么应付这场面?”

    “什么场面?”孙大海有些懵懂。

    慕詩将嘴朝着那些俘虏们一歪:“就这些家伙呗,大人叫我们来剿灭了这群贼子,但是一下抓了这么多,大人就没有给你透下底?”

    他一边说着,一边手掌竖起来,往下一切,“需要这样吗?”

    第一卷  第一四六章 业余绑票 郑刘海战

    [正文]第一四六章 业余绑票 郑刘海战

    ------------

    第一四六章 业余绑票 郑刘海战

    刘嗣很是忐忑的坐在屋子的墙角,胳膊被反捆得久了,气血不活,他感到两条胳膊都麻木了,但是,看着门口冷着一张脸拿着长枪的军兵,他却是不敢大肆活动一下,使劲将麻木的手掌伸缩一下,算是感到那双手有点知觉,对现在的他来书,就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

    很讽刺的是,关押他的这间屋子,正是昨天晚上他呆过的,屋子中间尚未撤去的酒菜,还是他昨晚用下的残席,只不过,当时享用这些酒菜的主人呢,此刻正委委屈屈的坐在冰冷的墙角。

    脚步声从门口响了起来,那守在门口的军兵,一个激灵,左手放在胸前行了一个礼,他顿时精神一振,知道是那话儿来了,倚着墙角站了起来,看着门口,是生是死,应该就在现在见分晓了。

    慕詩和孙大海一前一后走了进来,门口的军兵,很是醒目的在他们身后,将门关上,将刺骨的寒风挡在了外面。

    “你叫什么?”慕詩大马金刀的坐了下来,孙大海也自觉坐在他的旁边。

    “小人刘嗣!”刘嗣回答道,他看得出,这两位只怕就是外面那些兵丁的头领了,虽然这些没穿号服,弄了一身不伦不类的青色短袄,但是,当兵吃粮的人的那股味道,他这种人,就算是闭着眼睛,也闻得出来。

    “你适才说,愿意拿金银将自己赎出去,是个什么说法?”慕詩漫不经心的说道,见到桌上还有半壶残酒,拿过来揭开一闻,眉头顿时舒展开来,“老孙,是好酒啊,来一口?”

    孙大海笑着摇摇头,慕詩也不客气,直接拿过酒壶,咕咚咕咚的灌了几大口,顿时感到一股热流从口中流入肺腑,然后散入四肢百骸间,全身说不出的舒爽。

    刘嗣小心翼翼的看着对方,见到对方闭着眼睛品酒,不敢答话,心中却是暗暗腹诽道:“二两银子一壶的酒,能不是好酒吗?没见过场面的丘八!”

    见到慕詩睁开眼来,他连忙回到道:“小人多年来,家中也薄有一些资财,愿意献给两位大人,盼两位大人给条生路!”

    慕詩不理他,倒是对着手中的酒壶很感兴趣的样子,居然拿在手中把玩起来。

    “你是刘香的侄子吧,要是你都只是薄有资材,那咱们这些兄弟,岂不是和叫花子一样了?”孙大海倒是没有慕詩的一脸肃然,笑吟吟的说道。

    “族侄,族侄而已!”刘嗣心中一凉,看来,对方已经将他的底细弄得清楚了,再来找他,原来他打算蒙混过关的想法,怕是有点不靠谱了。

    “看见我们大人的胳膊没有,这都是拜你们刘家所赐啊!”孙大海有些怜悯的看着这个家伙:“你觉得,能用多少银子,买的咱们大人的原谅呢?”

    刘嗣看看对方的胳膊,心下疑惑,这不像是新伤啊,再说了,今天他们和官兵们根本就没有照面厮杀,这位大人的伤势怎么能说是拜我们刘家所赐呢?

    他没有想到,面前的这位根本没有撒谎,或者说,根本不屑撒谎,他只当这是对方狠狠的要宰他一刀,让他大出血而随便找的一个借口。

    “五千两,五千两白银!”他费力的咽了一口唾沫:“大人愿意的话,我带话回去,一个月之内,银子就送到大人的手上!”

    “五千两!?”慕詩眉头一动,没想到这家伙还真的家当不小,这么大一笔款子,说拿酒拿出来了,他正欲说话,旁边的孙大海“噗嗤”的一下笑了。

    “五千两,你还真当咱们兄弟是叫花子啊!也别说了,回头去后山和你那些兄弟做伴去吧!”他站起身来,竟然是要拉着慕詩离去。

    “八千两,不,一万两!”刘嗣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膝行过来,脸上鼻涕眼泪都出来了,“再多,真的拿不出来了啊!”

    他是真吓到了,他可以肯定,当初这两人根本就没有将自己这些人拿住了要赎金的意思,自己在码头上那么一喊,倒是勾起了对方的这点心思,要是对方真的就这么走了,真的只怕自己性命堪忧了。

    孙大海瞟瞟慕詩,他这随口一咋呼,赎金立刻就翻了一番,看这个家伙的样子,只怕这一万两银子下来,真的是倾家荡产了,不由得将眼光投向当中坐的慕詩,他这敲边鼓的任务算是完满完成了,至于决断,还是交给慕詩来,身为副手,越俎代庖的事情他还是不会做了。

    慕詩很满意,非常满意。在外面,他就问过孙大海,游击大人对于这事有没有什么机宜,当初他领的是剿灭的任务,现在抓一堆俘虏回来,算是什么,嫌自己的粮食多吗?他的意思,干脆就是杀了干净,斩草除根,还不落后患。

    不料孙大海却是没有直接回到他的话,而是意味深长的说道:“听说,新城那边为大人开了一个铜矿,人手不是很宽裕?”

    慕詩当时就是眼睛一亮,和聪明人说话,只需要说个开头就可以了,慕詩是聪明人,所以,听懂了孙大海的意思。

    “这是大人的意思?”他犹自不敢确定。

    “不,这是我的意思,咱们这些做下属的,当然要替大人分忧,大人日理万机,这些小事就不要去烦大人了!”孙大海咧嘴笑了笑:“反正咱们是要去新城的,搂草打兔子的事情,简单得紧,你总不会认为到了新城,这帮家伙还能跑了不成?”

    “当然,愿意拿钱来赎人的,咱们肯定也不能拦着,钱到了手,到时候放人不放人,还不是你我兄弟一句话的事情?”孙大海笑了起来,笑声倒是有些阴险,和他那一副憨直的面孔很是不相符。

    于是,在两个百户的商议下,这些刘家的俘虏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了,当然,这得来的钱财,无论多少,都是要如数献给大人的,这点轻重,两人都分得出来,剑走偏锋没错,但是夹带了私货,那就有点用心叵测的味道了,两人自觉大好的前程,肯定不会出“私自分钱”这种昏招的。

    慕詩哼了一声,将酒壶放在桌子上,朝着刘嗣看了一眼,也不说话,起身拉开门走了出去。刘嗣缓缓的坐了下来,一阵冷风吹过,他这才发现,自己的背心,竟已经湿透了。这种情况下,没出言呵斥他,那就是默许了,他心里分得清楚,这吊着膀子的官儿,至少是个千户吧,自然吃相不会太难看。

    两天后,郑家离开的船,又回到码头上,这一次,他们带来了确切的消息,也不知道是怎么走漏了风声,那艘船不会来了,有人在苏州府那边看到过这艘船,看来,这船得到了讯息,直接是往南边去了。既然不会来了,那么,大家就不必要再在这里傻傻的等了,郑家这次来,是履行上次的承诺,将慕詩和孙大海的人,运到朝鲜那边去。

    所有的俘虏都被叫了出来,这两天,就是每天一个窝头吊着他们的性命,一个个出来的时候,萎靡不振,和前两天那副生龙活虎的样子,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孙大海也不含糊,直接带着刘嗣,在俘虏中找出几个兄弟父子的血亲来,留下其中的一人,让另外一人回去报信,取赎金,除了刘嗣不说,其他的人等,一千两一个人,什么时候钱到新城,什么时候就放人。要是没钱,那就更好了,看看这两天的日子吧,要是不出意外这些人的命又格外硬的话,估计这以后几十年,就是这种日子了。就算是顶不住,饿死了累死了,决计是没人心疼的。

    安排完这一切,所有的人都上了郑家的船,浩浩荡荡的的朝着朝鲜而去。而与此同时,送与余风的报告,也在路上了,这次的事情,事无巨细,慕詩和孙大海都写在报告了,至于余风有没有别的途径知道他们这次的事情,那就不是他们关心的事情了。

    “刘香和郑家居然干起来了?”接到慕詩也孙大海的报告的同时,余风还接到另外一个让他有些震惊的消息。这次,南海刘香和不是和郑家小打小闹,而是真的摆明车马的大干起来,据说在福建双屿那边,双方最高峰的时候,出动的战船达到上百艘,一时间,厮杀得难分难解,让所有的人都掉了一地的下巴。

    郑家盛名在外,有这样的实力,没人会赶到奇怪,但是,刘香不过是一个海贼头目而已,居然也不声不响的积攒了这么大的实力,原先一致看好郑芝龙的人,也暂时缄默起来,这胜负不明之前,还是少下断言的好,万一真的是郑芝龙败了,朝廷还真拿不出什么力量来制约刘香。这郑芝龙是明日之星还是昨日黄花,还真的不好说,先稳稳,等待局势分明了再说。

    不过余风却是不担心的,这一仗,就算是没有开打,他也知道结局的,这大明朝,姓郑的就没有一个省油的灯,从永乐年的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到如今福建游击郑芝龙四海,甚至连郑芝龙的儿子都牛气得很,生生打下一个台湾来,他实在是想不出来,郑芝龙和一个小海盗对劈,有什么输的理由。

    他拿过慕詩孙大海的报告,看了起来,不禁哑然失笑,这两个家伙,还打着勒索点银子的主意,如今怕是要泡汤了,这刘香现在基业都只怕难保,哪里还顾得上这些小兵小卒。

    第一卷  第一四七章 落魄文士 倚之干城

    [正文]第一四七章 落魄文士 倚之干城

    ------------

    第一四七章 落魄文士 倚之干城

    “这南边居然会乱成这个样子?”在余风的身边,一个文士模样的人也袖手笑着,似乎对余风的话感到几分好笑。

    “何止是南边,北边更乱,咱大明朝这几年,就根本没消停过!”文士对着余风说道;“就拿今年来说吧,这正月间,流贼李自成攻陷上蔡,下汜水、荥阳、固始,连洪承畴都坐不住了,朝廷一纸命令就将他拎了出来剿贼,元宵那日,张献忠火烧中都,攻占凤阳,连当今天子都下了罪己诏,够乱了吧,陕西的罗汝才也因为李张二贼,气焰大盛,据说,陕西那边,也是乱的不成样子了!”

    文士侃侃而谈,言语间对如今天下大势了解得清清楚楚的,更令人瞠目的是,这些事情,都是今年的事情,要知道,这个时代的交通讯息,可远没有后世那么方便,能有这样渠道的“消息灵通人士”,那可真的不容小觑。

    这文士叫陈敏之,来自南京。是的,当初他求见余风的时候,余风简直以为自己听错了,一个有着功名的读书人,居然来投靠自己这个小小的军头,简直是比老母鸡下了个鸭蛋还要让人吃惊。他弃文从武,不知道有多少说他脑子坏掉了,市井间读书人对他的风评,他也有过耳闻,无非是落魄秀才明珠暗投,简直是有辱斯文之类的话语,随着他地位权势渐重,这些话慢慢少了,但是,这并不代表那些人心中就没有想法。

    一个读书人,寄身在一个武夫的门下,基本来说,这个读书人的前程,就到此为止了。同样是做幕僚,做文官的幕僚和武官的幕僚,可是有着天壤之别。

    文官的幕僚,那叫真幕僚,而且,有了进身之阶,立马就能混个出身,若是跟着的主家不错,没准还能为他添上几分助力。武官的幕僚,好吧,与其说是幕僚,不如说是文书,众所周知,武官识字的可是凤毛麟角,而且大都是一根筋,喜欢用拳头说话,所有,这武官的幕僚,委委屈屈的不说,还净干些抄写传送的事情,和小吏没有什么区别。

    如是识得几个字,能够混上这么一份差事,倒也不错,武官们跋扈不错,但是,真正为自己所用的读书人,倒是态度不错。但是有功名的读书人,还干这差事,那不是前程无望,就是脑子坏掉了。

    陈敏之脑子坏掉了吗?很显然不是的,只不过,他这次得罪的人,块头实在是太大了一些,就连定国公府都不好出面为他说话,好在总算徐元良平日里和他有些渊源,又爱怜其才,这才给了他一纸书信,为他指引了这么一个避身之所,要不然,恐怕天下之大,他除了扬帆海外,还真的无处可去了。

    对于余风,他原本不抱什么指望,山东海边的一处小小武官,又能有什么出息,只盼对方能看在徐公子的面子上,能够安置自己,那就不错了,至于日后是如何,他却是没有想那么许多的,都已经到了这般地步,托庇在一个芝麻绿豆大的武官门下,想那么些有用吗?

    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武官居然也是读书人出身,而且,谈吐也颇为不俗,远远不是他心中想象的那种粗鄙模样。这人和人之间的相处,很是玄妙,若是一开始对对方的印象好了,就是后来有些不太如意的地方,不用对方开口,他都能为对方找出这样那样的借口来,陈敏之看余风也是如此。也许是遭遇打击心境大变的缘故,陈敏之甚至觉得,自己的余生,就算是在这个犄角旮旯渡过,也算不错了,至少,天下这般形势,身边有武夫的刀剑保护,也不至于活的兢兢业业,如履薄冰。

    这陈敏之如此识情识趣,余风自然大喜过望,人家说栽得梧桐树,才能引得金凤凰,这陈敏之是不是金凤凰,有待商榷,至少一个大尾巴孔雀是算得上的,他自己也没有妄自菲薄到认为自己是一颗能引来金凤凰的梧桐树,念及与此,他对于徐元良的还真的是有几分感激了,恨不得再修书一封,八百里加急给对方,你那里还有没有啥用不上的人,全都弄我这里来吧,我这不嫌多。

    一个有心接纳,一个真心投靠,这余下的事情,就不用换说了,宾主相处得十分的融洽,余风甚至给出一个军中参赞的职位给对方,陈敏之也不矫情,直接就受了,眼下,除了一些较为的东西,基本上,余风的这一大摊子事情,陈敏之都能帮着出出主意,为他筹划一番。

    这是余风来到大明朝之后,真正结识面对的第一个读书人,眼光,胸襟,对时局的把握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人物的做派,更别说这陈敏之一直游走在南京的官场权贵中间,颇有点高级清客的味道,对于官场中的那些魑魅魍魉的心计,尔虞我诈的手段,也是有着一定的了解,有了这么一个人物在身边,余风顿时感到很多的事情,原本看?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