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回来的时候,大感满意!这薛家岛那边,简直就是天生的盐田所在,海水含盐量高,地势也好,除却海面,通往盐田的陆路也仅仅有一条在两山之间的路途,对于安全防卫方面,更是胜了赵家村一筹。
更重要的是,岛上人烟稀少,余风若是愿意,贴出告示,恐怕大把登州方面的难民愿意来这里做工,余风将这岛打造成他余家的私岛也不是不可以,当然,在余风的措辞中,恐怕是完全属于他的产业基地这个名词更为合适一些。
这件事情,也就这么决定下来了。腊月间,余风放出风声,大量招揽劳工,同时进行盐田和私港的建设,因为余风的这一举动,原本许多心中绝望,根本熬不过这个冬天的人,有了一线生机。一时间,巡检司余巡检在民间竟隐隐有了“善人”的名头,这倒是余风意想不到的事情。
第一卷 第四十五章 冷热兵器 养兵忌讳
[正文]第四十五章 冷热兵器 养兵忌讳
------------
崇祯六年不声不响的过去了,对于大明朝廷,这是大明中兴曙光初现的一年,外寇不搅,内贼将平,重拾山河指日可望。对于百姓们来说,这一年的冬天,和往年相比,也似乎要温和了许多,按照这个势头,明年只怕不会再出现这连续几年的灾荒了。
而在山东境内,尤其是鲁东一带,更是少有一番太平年景的气象。虽然孔有德的叛军留下一个满目疮痍的乱摊子,但是春节期间比起其他的遭灾的州府,鲁东百姓却是一脸的满足。乱世之中,不是说有大j就有大善吗?孔有德算是大j了,但是,这鲁东地面,却也出了一个大善---那就是灵山余先生。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这余先生见难民难以维生,心生恻隐之心,不惜拿出家产,以工代赈,征召大量劳工大兴土木,仅仅这一项,就足以活人无数。即便是官府,也无力组织这样大的赈济,说句良心话,如果余风不做这件事情,这些流离失所的难民在这个冬天的结局是怎么样,真的就很难说了。据说,因为余风的这一作为而度过这个冬天的家里,很多都主动的为余风立起长生牌位,为他祈福。[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这件事情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这鲁东一带,对于未经巡检司贩卖私盐的,皆被普通民众唾弃,厌恶不已。这些主要销售对象为老百姓的私盐,即便是逃过巡检司的侦缉,进入了鲁东市场,也是长期处于滞销状态。
对于那些家中有男丁当巡检司盐丁的人家来说,这些私盐贩子就是自己的不共戴天的仇人,尤其是家里有盐丁在缉私的时候伤亡的,更是如此。对于被巡检司巡检余风征召的数百劳工和他们身后的数千家人来说,巡检司赚的银钱,是周济在他们身上的,这些私盐贩子干的勾当,等于就是在他们这些人嘴里抢食。
巡检大人赚的钱少,不就请来做工的人就少了吗?那咱们这些没有吃喝没有事做的人,难道又回去等死吗?他们的观念很是朴素:巡检大人是好人,他赚了钱,才能够让我们有事情做,全家有饭吃不至饿死。那么和巡检大人作对的,一定都是些十恶不赦的家伙,所以,他们对于私盐贩子的观感就可想而知了。
二月间,山东灵山卫指挥使童山,抗击倭寇有空,经过山东有司核实上报兵部,朝廷大悦,擢灵山卫指挥使为灵山守备。当文书印信到达灵山卫后,指挥使童山论功行赏,属下多有升迁,上报兵部,兵部一一核准。
余风的名字也在这升迁的名单上,而且还是前几位,由百户直接升任千户,算是连跳了两级,省略了中间的那个“副”字!可惜的是,这仍然是一个虚职,目前卫所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根本没有他的位置。不过,那守备童山,料想余风也不再在乎这千户一职,无论怎么看,巡检司巡检的位置,可比这穷得要死的千户要有油水的多,而且,余风现在的局面,那是不是千户,胜似千户了。论起钱粮人马,怕是全山东没有一个千户比的上的。
童守备这也是投桃报李之意,既然余风分润他这么大的一份功劳,他总不能忘记余风的好处不是。可惜的是,当报喜的军兵到达赵家庄的时候,却发现,百户余风,却是不知所踪。寻到巡检司衙门,才得知余巡检已是到各地巡查盐事去了,只怕这一月半月的回不来,这让急于要和余风分享喜悦的童守备,不禁微微感到有点遗憾。
余风去了哪里,真的是巡查侦缉盐事去了吗?
答案是:扯淡!
此刻的余风,正坐在一把宽大舒适的紫檀雕花太师椅上,在他的面前,是几碟苏州府的精致果脯点心。在他的脚下,是碧波万顷的大海,在他的头顶是一望无际的蓝天。
是的,他在一艘海船上,一艘颇为巨大的海船上。
而此刻,他正这海船的船头甲板上,饮着清茶,吃着点心,欣赏着这美不胜收的海景。他身着青色儒衫,微微海风出来,将他的儒衫下摆微微吹起,宛如神仙中人。
灵山的私港已经初具规模,福建的海船进出,已经是没有多大的问题了,正月间,虽然因为过年,出海的船只少点,但是却也有十余艘海船进港装盐运往福建了。那些招募来建设港口的难民,余风也没有立刻将他们遣散,除了一部分留在码头上坐搬运装卸之类的工作,其他的人,他都将他们安置在了薛家岛,加上这些人的家属什么的,眼下薛家岛已经形成了一个数千人口的大村子,当然,这村子的主要工作就是晒盐。
手里有了福建人送来的卖盐的银钱,余风这近一年以来,才真正感觉到手里阔绰一点,按照他的意思,是要等到年一过完,马上就招兵买马,将自己的盐丁队伍再扩充一番的,不料,无论是赵总旗还是吴嫣然,都不支持他的这种做法。
眼下余风手下的盐丁,不算挂在灵山卫名册中的两百兵丁,也足足有一千出头,天底下,养这么多盐丁稽查私盐的,不用多想,就此一家,别无分号。两百军兵挂在余风的百户编制中,也算是顶了天了,这盐丁的定额,也是到了极致,要是再扩充人手,别说是远在济南的山东诸位大佬不许,就是同城为官的那些同僚们,怕也是要心生惶恐了。
这一千盐丁,可不是随便纠集起来的乡勇无赖,而是实打实的每天操练有着兵器的兵丁,虽然没有挂上军兵的名头,但是,诸位大人都是见过卫所官兵的模样的,这一千余人,只怕灵山两卫官兵全部拉出来也不够打。
你余风养这么多兵很犯忌讳啊!好吧,你说是盐丁,大家就当做盐丁好了,这一千人说少不少,说多也不算多,就算是生出乱子,朝廷大军一到,也是即可能平定的。但是,你还要招兵买马的话,这不是逼着我们这些本地官员,那可是再也装聋作哑不下去了,眼下天下即将大定,你这么做是为什么,难道是有不臣之心?
当然,这是针对余百户而言,对于余千户,那就又不同了,你千户所养个一两千军兵的,那是朝廷之福,你只要有银钱,养得起,关这些大小地方官员屁事。说穿了,官职的大小,决定了这些官员的容忍度。
余风不能未卜先知,自然不知道,他前脚一走,后脚升官的命令就来了。对于众人否定他的提议,虽然他有点悻悻然,但是,还是很虚心的接受了。毕竟,任何游戏都有他的游戏规则,违反规则的结果,要么大boss直接出面将你秒杀,要么所有的游戏玩家直接踢你出局,就算你开着外挂也没用。
既然是暂时不能招兵买马,那么,就先弄一弄装备吧!
他庄园里的铁匠作坊,也是日夜开工的,自从刘生敏的火铳毙敌立功以来,这新打造出来的火铳就算是实战检验合格了。既然余风满意了,那么,肯定是不会满足于把火铳的小打小闹的。刘生敏等诸铁匠得到的命令是,除了必要的修缮武器以外,剩下的工作,就是全力制作这种新式火铳,能制作多少,就制作多少。
这火铳,刚刚制作的时候,由于废品率高,消耗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大约在十两银子左右,不过,后来诸人做的熟了,余风又提出了流水作业的新概念,顿时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成本也逐渐降低了下来,到了后来,竟然差不多只有五两左右。
年前余风招揽人手开盐田修私港,铁匠们也从这些难民中,寻觅了一些机灵乖巧的少年做学徒,这铁匠作坊的人数一下就剧增到了四五十人,按照每天三到五把的出产量,居然这几个月下来,余风手上有了近三百杆火铳。
当然,余风没有现在就将火铳装备到自己手下所有人的想法,那也太不现实了。虽然说他现在人手不多,就算全部装备他也算勉强装备的起,但是火铳不比刀枪长矛,除了制作费用,平时训练实战,那都是要大量的消耗的,这就和你十万的身家,买了一辆八万的轿车一样,你虽然买得起,但是,未必养得起。
余风身边长随左右的直属属下,大约是一百多人,这些人,算是他的亲卫吧!余风的想法是,给他们先装备,让他们熟悉训练,毕竟这些人都是自己未来扩充的骨干,让他们掌握了这些火器的知识,将来一旦自己的人手扩充,这些人就是现成的基层教官,能够迅速的拉起一只熟悉火器的队伍来。
当然,这火器建设,任重而道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冷兵器的装备,自然也不能落下,以前没有钱,只能在那些简易便宜的兵器上打主意,当然,现在他也没有多少钱,但是,至少他可以在自己的亲卫身上,稍微奢侈一把了,听说,那个倭刀就挺不错??
第一卷 第四十六章 扶桑观风 男爵落魄
[正文]第四十六章 扶桑观风 男爵落魄
------------
来到大明朝,就算是以前对于冷兵器的不是很了解的余风,有两种武器,他还是如雷贯耳的。
一种是绣春刀,这个没得说,得益于后世文艺影视作品中对锦衣卫的不遗余力的渲染,对于这种锦衣卫的制式武器,他可是闻名已久,可惜在这个时代,他还是没有亲眼目睹过,当然,锦衣卫这种神秘的生物,他更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另外一种,就是倭刀了,这个更不用说了,也算是看着革命题材电影长大的余风,怎么不不记得电影里日本鬼子的白手套武士刀。
即便到了二十世纪,这倭刀(日本刀)在军中,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这和明军的高级将领人手一把龙泉宝剑估计是一个道理。不过,余风更看重的是它的性能,说句良心话,如果不管出处的话,倭刀不论是材质、锻造工艺、还是实战作用,在当时都是当得起“宝刀”这一称呼的。抗倭名将戚继光声名遐迩的“戚刀”,也是仿制的倭刀。[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天工开物》上说:(倭刀)“背阔不及二分许,架于手指之上不到!”“凡倭夷刀剑有百炼精纯、置日光檐下则满室辉濯者,不用生熟相和炼,又名此钢为下乘云,夷人又有以地溲淬刀剑者(地溲乃石脑油之类,不产中国),云钢可切玉,亦末之见也”。可谓是评价极高。
郑家的海船来的时候,问起余风什么时候需要调用商船,余风登时就想起这个事情来了。既然现在无甚要紧事,不妨就去倭国一趟,就当是放松一下,顺便看能不能跑一趟,赚点银钱买点倭刀什么的。以前辛苦忙碌一年,也能放个长假,来个新马泰七日游什么的,这倭国之行,就当是自己给自己福利了。
想做就做!余风以前野惯了,也没认为是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带了二十几个亲卫,就上了一艘郑家留给他的海船。
他倒不是不想带雪娘去,只是他将去倭国的事情给雪娘一说,从未出过远门的雪娘,说什么也不愿意去,如若余风不是拿出购买军械的理由,怕是雪娘也不愿意让他去。那年头,出门坐船三分险,虽然雪娘现在知道自己相公到底是在做什么,但是没有必要的险,她还是不希望余风去冒的。
在雪娘那里碰了一鼻子灰的余风,转身就去找吴嫣然,这个去年自己手下最优秀的合同制员工,自己在享受福利的时候,也不能忘记她了。不料吴嫣然反应更为激烈,直接声明,如果以后没有必要,她是不会再踏上任何船只一步了。余风这才想起,当初他和吴嫣然的第一面,正是吴嫣然从海难中逃生。人家一大家子除了这两兄妹,都葬身海上了,自己哪壶不开提哪壶,去捅人家的伤疤,那不是自己找虐吗?
就这样,余风上了装满货物的海船,身边亲近的人,除了一个带出来涨涨阅历见识的小舅子赵莱,就是一大票腰粗膀圆的亲卫了,这对于一个组团以旅游观光为主要目的来说,就未免有点美中不足了。比如说现在,要是旁边坐的不是这个一脸黝黑,操着蹩脚官话的船老大,而是一个添香素手调羹的美人该有多好。
“刘船主,听说倭国现在很乱?”
“早先是挺乱的,巴掌大的一块地方,还分成几百个国家,打来打去,小孩子过家家一样!”说道这个问题,那黝黑的船主憨厚的笑了一笑:“不过最近这些年消停了,换了个什么姓德的做皇帝,倒是打的没那么凶了?”
余风楞了一下,姓德的皇帝?莫非是德川幕府已经上台了?这么说,丰臣秀吉和他的儿子孙子都完蛋了,这扶桑的战国时代已经结束了?
“那就没那么好玩了?”他咂了砸嘴,他还想看看倭国动辄几十人上百人攻城的壮观景象呢,没有了这个景点,这次旅游可就大大逊色了。
“大人要想找点乐子,这倭国还是很多的”那刘船主还是老农似的笑容,不过,那笑容,看起来有点猥琐:“倭国的女人,比起咱大明的,各有各的风味,就连我家龙头,也没能逃过这一关,不是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吗?”
这厮好大的胆子!余风心里微微一动,郑芝龙娶了倭国女人,他是知道的,他甚至知道还知道郑成功的母亲就是那个倭国女人,而且郑成功以前还有个名字叫福什么丸的,这些东西,一般书上看不到,他也不知道是在哪本闲书上看过,当时大为惊奇,也就记了下来了。
不过,这话他说可以,这刘船主这么说,可就有有点以下犯上的味道了,换个角度想,他也不希望自己手下的盐丁,没事情私下嚼谷自己内宅的事情的。想到这里,他不禁有点捉狭的问道:“哈哈,你竟敢这样编排你家龙头,不怕吃罪吗?
“这有什么好吃罪的!”那刘船主却是不以为然:“龙头都不忌讳这些,再说了,咱们兄弟中,娶个扶桑婆娘的还少吗?就算家中有母老虎的,放个外宅在扶桑,还不是多的很,还是刚才这句话,英雄难过美人关,龙头是英雄,咱们也不能给龙头丢脸不是!
余风哭笑不得,敢情你们是扬威于国门之外去了!不过,似乎这等事情,在郑芝龙手下,真算不得了什么,虽然这刘船主口中将“倭国”这词换成中性味道十足的“扶桑”,但是,言语中,却是没有什么敬意的。
“不过我可不敢,家中那位可是母老虎!”余风哈哈一乐。
你还有什么不敢的,几百人,说杀就像杀鸡一样的杀了,要是普通海商,我至于这么巴巴的冒着海风在这里陪你吗?这海面上又个屁的风景可看,老子搂个小娘在舱里睡觉不好!这船主腹诽着,脸上却是陪着笑容,好像余风的话多么可笑似的。
适才余风叫人请来过来,说是有事情询问,他可是一点都没耽搁的就赶了过来。自己船上的这位,笑起来是财神爷,翻起脸来可是一尊杀神,要是因为自己的怠慢引起对方的不满,那就不好了。他还以为余风会问他一些海贸方面的东西,没想到竟是这些闲话,倒也是让他心里放松了不少。
他不知道,要是问海贸之事,余风自然不会去找他,他手里有现成的许昌许管事可以用,何必问他这个外人,这许昌也在船上,此行正是要用得上他的时候,余风怎么会不带上他。许昌家眷尽在余风手中,自然是要多乖巧就有多乖巧,余风问一句,他恨不得说十句才好,几天下来,余风对于这海贸之事,倒也不算是先前那么生疏了。
“大约还要几日才可到那琉球?”余风的这次航线的安排是先到琉球补给,然后到九州岛的平户町,按照许昌的说法,大明的货船到了平户町这样的繁荣处所,自然会有当地的明人商户过来收购货物,若是货物不愿卖给这些流落在倭国的明人商户,自己去找倭国的商人也行,甚至直接找到倭国的官商都可以,当然,这官商,在倭国叫什么奉行的,据说还是不小的官职。
“还有一日就可到那琉球了,大人若是觉得倦了,就是歇上几日也是无妨的!”那刘船主答道。反正这船算是余风租用的,那租金即便是不给,也可以从日后的盐货中扣除,他倒是一点都不担心蚀本。只是打心底盼望能将这位爷服侍满意,于公于私他都是有着不少的好处。
“那倒不用,你们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吧!”余风笑着摆摆手,不再说这事情了。
可是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的古怪,当然,你要是说无巧不成书什么的,我也没话说,第二天到达琉球,这刘船主还真的不能该怎么着就怎么着了,因为,这余风的事情又来了。
他们到达琉球的时候,西班牙武装船长维拉斯科正在他充满了劣质烧酒的船长室里一缕一缕的往下薅头发,他是葡萄牙人,不过,就算说他是西班牙人,也没有人会反对,毕竟,此时西班牙国王正在统治着葡萄牙,葡西王国的帆船和水手们,正在全世界的海洋溜达。
他是一个落魄的贵族后裔。落魄的意思,就是他的祖上,除了留下这个一文不值的男爵头衔,基本上就没有给他留下任何的遗产了。这位男爵大人,当过佣兵,干过海盗,做过买卖,基本上是干啥啥不成功;他甚至还花钱买了一个骑士的头衔骗过一个贵族小姐当过老婆,可惜好景也是如同他的事业一般短命,对方很快就意识到自己受骗了,转手送了他一顶天大的绿帽子。
如果用余风的话来总结,这个家伙的人生,整个就是一个失败的人生。
但是,从不屈服命运的维拉斯科男爵大人,奋斗的精神是很可嘉的,当他明白自己在自己的国度,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前途的时候,他一咬牙,用他多年练就的坑蒙拐骗的招数,举债购买了一艘三角武装帆船,前往遥远的东方淘金,他就不相信,凭着自己这么一位精通剑术和火枪,懂航海,会多国语言人才,会永远这么落魄下去。
第一卷 第四十七章 否极泰来 国之利器
[正文]第四十七章 否极泰来 国之利器
------------
这人一辈子,是讲究个时运的。走运的人,连走到大街上,都能捡到个元宝,而时运不到,喝凉水塞牙都是轻的,就连放屁都能砸到自己的脚后跟。
很不幸,维拉斯科属于那种时运还没到的人,即便是他不远万里来到东方,他依然还是摆脱不了自己那失败的人生。来到东方两年了,他还是属于西班牙人中在东方混的最不如意的那一阶层。就连他视如珍宝的帆船,都已经到了没钱修缮的地步。
不是他不够心黑,当初他也是带着一船黑人奴隶来到东方的,在西方,靠着贩卖奴隶发财的不再少数,可惜这种大赚特赚的事情,到了他的面前,立马就变成了赔本的买卖。路上死掉黑女的不说,到了这东方,他登时就傻了眼,黑奴在东方除了漂亮的女黑奴还能卖上几个小钱,男黑奴却早已被他的同行卖成了白菜价,他这一趟,连本钱都赚不回来。[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要知道,当初维拉斯科可是东拼西凑忽悠来的这点本钱,那可真是无源之水。一下子就蚀了个精光,这些他就是想做生意都没本钱了,无奈之下,他琢磨起当初自己干过的海上没本钱的买卖来,可惜的是,当他得知自己的某个同胞,在这片海域做了他想做的事情后,被蛮横的东方海盗十几艘大船一直追到吕宋,全船上都被杀的干干净净后,他那叫个欲哭无泪啊!
尼玛!这还让不让活了,这东方怎么会有比他们西班牙人更蛮横的海盗呢。
回去是回不去了,但是,在这片不熟悉的海域,讨生活也实在是艰难了一点,好在西班牙好歹在这片海域还有个菲律宾总督,那里大小也算是葡西王国的殖民地,他手上又还有一艘看起来勉强不错的帆船,时不时还可以做点护卫运输之类的小买卖,倒也撑了两年,不过,到了今天,他实在有点撑不下去了。
余风的船只进港的时候,他正郁闷的从船长室里薅头发出来,一眼就看到这艘大商船,眼下登时一亮。
这个时节的商船在海上行走,很少有单独出现的,大多是几艘船组成船队,彼此之间有个照应。如果有单独出海的,那么,不是自恃自家船上武力强横的武装商船,就只有高悬着日月旗号郑家的船只了,在这片海域混了这么长时间,连大明的官话和扶桑话都能勉强应付的维拉斯科岂能不认识这旗号,当初他那个不开眼的去打劫有这种旗号的船只,然后被追杀到吕宋的同胞显然就是没有他这种眼界了。
让维拉斯科眼前一亮的是,这艘船,却是没有悬挂着那种日月旗号,这就意味着,这艘船并不是那个明国强横的海上势力所庇护的,那么,对于急于弄到一笔钱的维拉斯科来说,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潜在主顾了。
他决定去找这艘船的主人去谈一谈,看看他们需不要要护卫,自己的帆船可是武装帆船,前后可是有着四门大炮,护卫这样的一艘商船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当然,要是这艘船的主人不愿意雇佣自己,也没有问题,对于一艘单独出海还没有任何人庇护的船只,他是很不介意再当一回海盗的,只要到时候将船上的人全部杀死,谁知道是自己干的。
这时候有的看官就要犯嘀咕了,这余风不至于这么脑残吧,坐着郑家的船只出海,还不知道打着郑家的旗号,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那个时代的海商,有人的是是商人,没人的时候是海盗,他不至于天真到这种地步吧?
但是余风还真的就这么做了,他倒不是全盘相信这刘船主信誓旦旦说这海域里绝对是太太平平之类的话语,后世“严打”的时候顶风作案的还不少呢,人要是穷疯了,还有什么不敢做的。只是他觉得自己在海上打打这郑家的旗号,那是为了自己的安全,倒是可以接受,但是如果进港再如此的话,那就未免觉得自己在郑芝龙面前矮了一头。
说白了,还是他在潜意识里,还是直接就将郑芝龙放在和自己身份相同的地位上的想法在作祟,大家现在有生意来往,这船现在也算是我真金白银租用你郑家的,在众目睽睽之下打你郑家的旗号,岂不是显得我要矮你一头。就算你郑家势力大,我还真没多少求你的地方,何必自削面子呢。再说了,我这趟出来,不过是出来散散心,随便采购点纪念品回去的,这样搞,太没面子!啊!
当然,他也知道自己现在在郑芝龙心目中,恐怕分量还是太轻,人家若是看重他,派几艘炮船护航,也没多少问题。既然如此,自己还死乞赖皮的打出人家的旗号来,就有点不自重的感觉了。
听说有一个白人求见自己,余风登时就有点好奇了,这琉球港口,颇有点自由港的意思,来往船只人都不少,各色人等都有,但自己在这里是一个人都不认识,谁会来找自己?
“来人自称是飞鸟号的船长,说是有要事和大人商量!”刘船主隐约猜到是什么事情,但是,他还是如是的禀告给了余风。
维拉斯科来之前显然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表,虽然身上的酒味一下子是掩饰不了,但是,稍微一收拾,却也显出几分英朗模样来了,当然他要是没几分人材,当初也不至于能忽悠到一个贵族老婆不是。虽然他这模样在刘船主看来,和其他的西洋番鬼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是,在后世看过无数好莱坞大片的余风看来,眼前这帅哥,居然竟有几分布拉德皮特的神韵。
看到这读书人打扮的余风,眼光好像沾在自己身上的一样,维拉斯科心里就有点犯嘀咕了,听说这明国的那些贵族老爷,都有喜欢亵玩同性的嗜好,这位白白净净的阁下不会也有那些异教徒的恶习吧!
“尊敬的阁下,我这次来,是有一笔交易想和您谈”!三言两语介绍完自己后,维拉斯科直接就说出自己的来意:“您的船只似乎没有足够的护卫力量,不知道我的飞鸟号,有没有这个荣幸,陪你走完这剩下的旅程?”
敢情是个保镖的来揽活的来了?余风哑然失笑,这是他在大明朝第一次和一个外国人面对面的说话,难得是,这个外国人居然还是说的字正腔圆的北直隶官话。
这家伙,怕是过了汉语六级了吧!余风恶搞的想道,眼中却是饶有兴趣的打量着对方。这个叫维拉斯科家伙,显然混的不是很如意,这从他身上的穿着就能看得出来,自己有船还能混成这样,那么,这人怕是不大待见在这海上横行霸道的郑家的。
维拉斯科却被余风的眼光看得有点发毛,这是个什么意思,老是看来看去的?惹得老子恼了,等你一出港就抢你你这破船,再将你咔擦了!
余风自然不知道维拉斯科心里头居然盘算的是这样的念头,在维拉斯科身上看够了,才缓缓的收回目光:“我听说这片海洋上非常安全,似乎没有护卫的必要啊!”
“那么,你也许会愿意雇佣一条武装商船,我的飞鸟号,足足有四个货仓,可以让您装载更多的货物?”维拉斯科话风一转,转而介绍自己自己的商船来,反正不管是护卫也好,装货也好,都算是正经买卖,要是谈的拢,谁不愿意正正经经的赚钱,在这片海域当海盗风险太大了点。
我又不是专门来做买卖的!余风正准备拒绝面前的这个家伙,只听得身后的许昌咳嗽了一声,他回过头去,许昌恭恭敬敬的说道:“老爷,咱们出来的时候,倒是没带多少货物,不过,如果返程的话,还是有不少东西可以带的,这佛郎机人怕是银钱周转不及,才做这等事情,若是花费不多,这买卖也是做的的!”
也是,余风顿时醒悟过来了。自己没船,这郑家租船也是有点不情不愿,显然是不愿意自己在这海事上掺和太多,连商船也只拨了一艘,眼下有这么干巴巴自己送上门来的,自己拒绝了,那简直就和钱过不去啊!
“好吧,我承认你说服了我!”余风很西方的一耸肩:“希望雇佣你的价格不会让我感到很吃力!”
“不会的!”维拉斯科有点大喜过望了,这位明国老爷决定雇佣我了,看来,我维拉斯科还是被主眷顾的,总会在我最窘迫的时候拉我一把:“您只需要花费一点点微不足道的金钱,就能得飞鸟号最好的服务!”
按照许昌说的目的地,维拉斯科扳着手指算了半天,最后报出了五百两白银的价格。这已经是他看到余风的做派,往上加了又加的价格,身后站着十几个火枪手做随从的,总不是那些简单的商人不是。
“不用那么多吧!”许昌得到余风的允许,接过了话头,摇摇头说道,“就算是三百料的商船,跑这么一趟,也不过是两百两银子左右,你这不是讹人吗?
“当然不是!”维拉斯科急了,“我的飞鸟号可是武装商船,总共有四门大炮,不但有职业士兵做炮手,每个水手都是可以拿着火枪作战的!”
“有大炮?”一旁听着他们讨价还价的余风也登时来了兴趣,这可是国之利器啊!要是真的这样的话,这五百两银子倒也不亏了。
第一卷 第四十八章 暗生戒备 小赵将军
[正文]第四十八章 暗生戒备 小赵将军
------------
维拉斯科相当的有眼色,余风这轻轻的一呼,他立刻就意识到,自己面前的这个金主,对于自己船上的大炮,显然是比对自己的船更有兴趣,联想到余风身后护卫的火枪,他心中暗道:只怕自己眼前的这一位,还是一位东方的武装贵族!
当然,他的态度自然就更加殷勤了,甚至立刻邀请余风去看看他的“飞鸟号”!余风当然求之不得。
他乘坐的这艘海船,基本是没有什么武装的,这郑家船队在自家的地盘里跑跑,要是也全副武装如临大敌,也未免也太不不像话了,所以,这维拉斯科一邀请,他毫不犹疑的答应了。[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在他的心中,有些想法,还是不能说出来的。这灵山私港建立起来了不错,但是,也等于是朝着大海敞开了自己的大门,上次是小股倭寇,要是在郑家的帮助下,那方家或者什么什么别的盐商,将大批的人手运上岸来,他拿什么去抵挡。若是有几门大炮,将自己的私港打造成一个钢铁要塞,那就不用担心这问题了。
至于这郑家,现在别看和自己关系不错,那是因为能从自己这里赚到钱,要是别人给予的利益远远超过了他能从自己这里得到的利益,谁能保证这个不错的盟友不会突然之间变成敌人。余风心里的想法,与其说是针对来自海上的威胁,不如说是针对郑家的成分更多一些。
所以,他如果开口向郑家购买大炮或者是炮船的话,只怕是自取其辱,眼下就让有这个机会,倒不如去看一看,这佛郎机人的船若真是炮船,别说雇佣了,就算买下来,也是不亏的。
登上维拉斯科的飞鸟号,余风终于看到了这个时代来说最犀利的武器---船炮!飞鸟号上装备了四门大炮,由于不是战船,大炮被安装在船头船尾,船舷两侧是没有的。和正规的战舰自然是没法比,但是即便是这样,对付一般的商船来说,也是很有威胁的了。
余风微微有点失望,在印象当中,在船上的那种炮,应该是船舷两侧的炮门一打开,然后炮手就将下面装有小轮子的跑推出来的那种小炮,眼下这炮,未免也太笨重了一点,而且,固定在船首船尾,别说移动了,换个方向都不行。
不过,这种炮虽然笨重而且移动不便,但是作为港口的要塞炮,应该还是合格的。余风打定主意了,这船到灵山港,不管是强买还是抢夺,反正自己是不会让他走掉了,船可以不要,这几门炮一定要卸下来。
“好了,这船我雇佣了,维拉斯科船长,明天你就可以和我出发!”
“这个阁下!”维拉斯科有点呐呐的说道:“能不能预付一点小小的定金,不不不,我不是不相信你,你看,我的水手们现在还不知道在哪个女人的怀里喝的醉醺醺的,再说了,飞鸟号已经很多时日没有出海了,还要做些适当的维护修缮,为您这样尊贵的客人服务,飞鸟号一定要拿出最好的状态,你看对不对!”
当余风叫手下给他丢下一小箱子的银元宝后,维拉斯科顿时对这位多金的雇主的好感度蹭蹭的上升,给钱这样干脆的雇主,现在还真的不好找啊,他甚至盼望在接下的航程中,能够遇上那么几个小毛贼,好让自己在自己的这位雇主面前露上几手,让他明白,这钱他花的并不冤枉。
在琉球等待飞鸟号修缮几天后,余风扬帆开往九州,接下来的事情,就没有多少只值得可以叙说的了,生意上自然有许昌去打点,而他带着护卫在岸上转了几圈后,就兴趣索然的回来了,九州岛虽然还算商贸发达,但是他的心思并没有在这上面见过几个旅游的把心思全放在买纪念品上去了?
当然,维拉斯科那小小的愿望也落了空,除了遇见几只同样是做买卖的船队,他们了差不多连大一点的海鱼都没看见,这让维拉斯科有点小小的失落,五百两银子虽然看起来很多,但是对于手下养着三十多个人的维拉斯科来说,未必能让他支持多久,想想这趟旅程就要结束,维拉斯科又开始为自己的未来犯愁起来了。
回到灵山港的时候,也不过是三月初,看到余风的海船回来,后面还跟着一艘怪模怪样的西洋帆船,着实让岸上的人手忙脚乱了一番,好在有了上次倭寇进犯的经历,赵登倒是没有再带着人躲进庄子里,而是紧急召集盐丁们,在港口不远处摆着整齐的方阵严阵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