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正德五十年 > 正德五十年第248部分阅读

正德五十年第248部分阅读

    。他冷笑一声:“咱们可是跟着大哥做大事的人,难不成就一辈子埋在这儿。”

    秀才拿起一个玉米面的馒头来狠狠的咬了一口,撕了一块儿烤的焦黄的肉皮放到嘴里香喷喷的嚼着,口齿不清道:“那三哥,总不成就活生生饿死吧?再说了当初官府分田地的时候,可是都说了,定时下来派人巡查,若是那地种的不成的,加征赋税。到了秋后,你那地还荒着拿什么交税?交不上税让官府抓了去,万一有个什么意外,岂不是耽误了大哥的大事儿?现在你倒是能跟着大哥蹭吃蹭喝,到了那时候,你给弄到县衙前面用大枷枷着难不成还让大哥去给你送饭?”

    这秀才脾气甚好,方老三那般说他他也不生气,只是那话里却是暗藏着机锋,句句诛心,彭山虎在一边儿听着,脸色都阴沉了下来。

    方老三给气的面色法发紫,哆嗦着手指骂道:“你个小兔崽子,你算是什么东西?敢句句指摘老子?”

    秀才笑道:“三哥,在你面前,我的确不算是什么东西。不过大哥当初说了,咱们现在需要的乃是隐藏下去,徐图大事,您这做派,可不像是个徐图大事的样子。”

    “你!”方老三还待再说,彭山虎已经是阴沉着脸低声喝道:“老三,闭嘴!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大哥?”

    方老三为之一滞,愤愤的耷拉着脑袋坐在一边儿不说话了。

    彭山虎看了两人一眼,道:“老三,秀才说的没错,咱们当初的老兄弟,这么一划拉,都是给分卉了,咱们萨尔浒县我手底下得力的,就你们俩人,其它那十几个老弟兄都在别的县。虽说现在已经接上了头儿,但是官府盯得严实,也不能随意走动,免得漏了风声,是以这力量么,就完全攥不起来。而且现在咱们手底下的人,也太少了些,一个萨尔浒县,也就是千八百人。本来还多一些,后来到了这儿之后,官府安定民心,分田地,不少原本信教的,现在也不信了。咱们现在,就得老老实实的,暗地里发展人手,做好准备,明白了么?”

    这话却是问的方老三,方老三瞧了他一眼,悻悻道:“明白了,大哥。”

    “嗯。”彭山虎点点头,他却是有些话没说出来,看官府这架势,这般清廉得民心,怕是发展教众也难,只是这种话属于泄气的话,却是不能说给手下人听的,免得泄了士气。

    “今次叫你们过来,是因为。”彭山虎顿了顿,焦黄的面皮上闪过一抹激动的潮红:“出大事了!”

    “大事?什么大事?”王修才和方老三齐声问道。

    “辽北将军辖地,北脉的徐鸿儒,带人反了!”彭山虎压低了声音说道。

    方老三和秀才一听这话的各自反应却是反应了两人的性格,方老三兴奋的几乎要蹦起来,疾声道:“大哥,咱们投奔他们去吧!”

    秀才却是道:“大哥,咱们现在怎么办?”

    彭山虎狠狠的瞪了方老三一眼,从被子底下取出一封信来晃了晃:“这是徐鸿儒专门派人来送的信,他派了五十个人来干这个差事,最后死的只剩下一个人了,却也把信安然送到。”

    他说这话的时候,也是颇有得色,显然这件事儿上就能看出来,徐鸿儒对他这个南脉的领袖,也是极为的重视。

    “信是半个月前写的,趁着女真进攻的时候,圣教起事,已经是势成燎原,一发而不可收拾,现在只怕是声势更大,更兴旺。”彭山虎微微一笑:“这徐鸿儒邀我过去,许了我一个香主的位置,手下能有五万教众。”

    “香主?五万教众?”方老三顿时咽了口唾沫,刚想说话,想起刚才的教训赶紧闭嘴了。

    “不过么!我是不打算去的。”彭山虎淡淡一笑,眉宇间自有一股豪气干云之意:“我彭山虎虽然落魄,却也乃是堂堂圣教南宗宗主,家祖乃是彭莹玉彭老祖师爷,他徐寿辉虽说是天完皇帝后人,又怎配我效死力?”

    方老三心里有些失望,秀才却是小心翼翼的探问道:“那大哥你的意思是?”

    “咱们自己干!”彭山虎重重的一挥手:“这次徐鸿儒造反,也未尝不是咱们的一个机会,等他造了反,辽北将军溃败,这些武毅军,肯定要出兵镇压,到时候其内府空虚,咱们就召集兄弟,趁乱而起,从后方干他们一票狠得,自己起事,不比寄人篱下来的畅快?”

    “大哥言之有理。”秀才赶紧赞同道:“那大哥,问题是,我看现在不少百姓都是活的安安乐乐的,若是不想跟咱们干,那怎么办?”

    “不想跟咱们干?”彭山虎嘿嘿一笑,脸上露出一抹阴狠的表情:“到了那时候,就由不得他们了!”

    他摆摆手:“这些事儿,你就不消管了,回去自听着命令就行。”

    他指了指一边的酒坛子:“今儿个好好乐呵乐呵。”

    “得嘞。”秀才嘿嘿一笑,自倒酒喝了一口,过了一会儿,却是站起身来,道:“出去解个手。”

    说着便是开门走了出去。

    但是过了好一会儿,秀才还没回来,方老三嘟囔道:“这小兔崽子跑哪儿去了?”

    彭山虎却是陡然间脸色一变,喝道:“不好,这小子有问题。”

    话音未落,外面便是传来了一阵密集紧促的脚步声,听着脚步声,来者怕不是得有三四十人,而且围得四面八方都有,接着,外面便是火光大盛,然后门被踹开了,却是无人进来,而是给扔进来两个火把,火星子四溅,屋里面一阵亮堂。

    接着,外面一个阴冷的声音传来:“里面的人听着,赶紧滚出来老实儿的,若不然,放火烧了你的屋,让你直接去见阎王爷!”

    方老三本来已经喝的醉醺醺的了,这会儿猛地出了一身冷汗,他跳起来大骂道:“有狗官兵,秀才那把咱们给卖了?”

    他从被子底下抽出一把厚背钢刀,呼呼的一挥舞:“大哥,俺护着你冲出去!”

    他虽然鲁莽,人也有些狂妄,但是对彭山虎的忠诚是没的说的。只是这会儿彭山虎已经是阴沉着脸道:“你瞧瞧,咱们还能逃得出去么?”

    他从桌子上摸了两枚铜钱儿一弹,那铜钱儿以极高速度飞出去,削断了窗户帘子的挂角,那帘子哗的落下,窗户上面许多窟窿,外面的情景看的清清楚楚。

    方老三见了,当下便是脸色一黑,心里冰凉。

    列表

    第一卷  六三四 水泥

    ■的玉佩就是药玉制造的·实际上就是琉璃。当初连子宁在平定白袍过程中立下大功,也被赏了一件儿药玉玉佩,努尔哈赤等几位大将后来也赏了一块儿药玉玉佩。

    能被作为官员佩戴的玉器,可见这玩意儿价格也是绝对不会低的。

    作为琉璃之一的玻璃,最初只是作为装饰品或随葬品,视如珍宝。汉乐府民歌《陌上桑》说罗敷“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明月珠,在当时是名贵的琉璃饰物。不过,中国古代的玻璃绚丽多彩、晶莹璀璨,但轻脆易碎,不耐高温,难以适应骤冷骤热的环境。北魏时,大月氏人来中国,在京城采石炼五色玻璃·曾一度“使中国玻璃大贱”。明清时,也有外国人来中国,传授西方玻璃的冶炼技术。如清康熙时·养心殿造办处就设玻璃厂,能生产水晶玻璃,洒金蓝玻璃与套色玻璃,其制品名贵一时,为中外收藏家所重视。除北京而外,在山东博山、苏州、广州等地,都有玻璃生产地,山东博山的产品,曾远销南洋诸国。

    这个时代,玻璃已经有了·但是绝对不普遍,而且质量跟后世的玻璃也没得比。

    作为一个穿越众,连子宁自然是也知道这些发明对推动历史进程的意义,但是他一来不知道这玩意儿到底是怎么弄,二来也是身份决定行为,更侧重于军事领域·因此对燧发枪,佛郎机炮的改进很是热衷,对玻璃这种民用的东西很冷淡,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不过倒也是个惊喜,若是玻璃能大量发明的话,却也是大善。这种东西在大明周边诸国乃至于印度等地,都是名贵的珠宝,真要是凿出来,也是不怕卖不出去。

    便问道:“研究的怎么样了?可能大量产出了?”

    全一愣,脸上浮现出一丝尴尬,道:“只有些眉目了,要想大量产出,却还要等等。”

    连子宁微微一笑,心中了然。全此人性子甚是好强,他这般说,多半是连眉目都没有的,要大量投产,更是不知道等到猴年马月了。

    只是连子宁也不说,只是由着他穷折腾,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银子,他很清楚,像是全这种自力更生硬是把胶皮儿给发明出来的有潜力成长为大科学家的人物,最好还是不要限制的好。

    想到这儿连子宁眼睛便是往北边儿不远处轻轻一瞥。

    那里本来是镇远府西城墙内的一片空地,这会儿却是已经建起了一片连绵的建筑物,面积足有七八亩地大小,都是很简陋低矮的土坯房,靠后的不少房屋顶上都是杵着烟囱,黑烟源源不断的冒了出来。一阵风吹过来,夹杂着一股让人欲呕的焦臭味道,对于连子宁来说,这是很容易辨别的那种垃圾山被焚烧产生的味道。

    这就是武毅军新设的一个衙门,名为炼胶局,为武毅军后勤部直管,设立局正一人,官衔同百户。

    这里虽然简陋,味道也不大好闻,却是闲人免进的禁地,离着周围还有十来米远就杵着闲人免进的牌子。

    这里面炼制的就是全发明的那种胶皮儿,这玩意儿在这个时代,绝对算得上是需要禁绝垄断的战略物资了。这座炼胶局设立三个月来,不但武毅军的大车已经全部换装了胶皮车轮,而且还产出了一大批运往关内,刚刚开始,利还不大,却也有几万两了。

    连子宁也不是吃独食的那种,每月利润的一成都会分给全。

    作为专利持有人,这个分成可算绝对不少了。

    想来全大人也是不怎么在乎这个的。

    一边副局正陆臬笑道:“咱们也别在这儿说话了,大人,请。”

    连子宁微微一笑,信步向前走去,对全道:“全呐,本官瞧着,你研究这玻璃,倒是不如研究永动机更好些。”

    “永动机?那是什么东西?”全一愣,赶紧追问道。

    “是这么一种机器。”连子宁沉吟片刻·便把蒸汽机的原理大致说了一遍。只不过他是考古毕业的,可不是工科男,对于那玩意儿也是大致知道一些,却是语焉不详·有的地方还是含含糊糊的,自己也说不清。

    全听了,不由得大摇其头,道:“用水来推动机器,大人,这个,下官着实是无法可想·也忒难了点儿。不过大人既然吩咐,下官自然会尽力去做。”

    连子宁自然能听出来他话语中那股子应付敷衍的意思,也不介怀,只是淡淡一笑。反正他也就是这么一说,没指望能做出这玩意儿来。

    只是却是谁也没注意,一个站在队伍最末尾的小官听了这话却是若有所思。

    一众人过了冶铁采铜的主要区域,到了矿监局的最西边儿。这是一处很不小的院落,大约有百米方圆·院子里面坐北朝南建了一排房子,跟陕北的窑洞也似,都是一个半圆形的大门·外面则是土坯墙,上面都竖了烟囱,整个区域中弥漫着一股奇怪的味道。

    占据了院子里面大部分区域的,则是堆得跟小山也似的灰白色石

    这工程是陆臬负责的,他指着那一排房子道:“大人,这就是石灰窑。”

    “当初的了您的教诲之后,咱们回来便是着人四面去探查,还别说,这松江南岸产石灰石的山就很有不少,在镇远府西边儿那座山·整个都是石灰石构成的,把上面的树砍光了,浮土清理掉,下面就是一片片的石灰石,开采起来再方便不过。咱们专门儿在那建了一座采石场,招募了两千多人在那儿干活·一日就能产石灰石十万多斤。”

    陆臬笑道:“您瞅瞅,那山是不是已经秃了?”

    连子宁顺着陆臬的手指方向看过去,果然见那座山表面的森林几乎已经砍伐殆尽,这会儿本该是吐绿的季节,结果表面却是一片灰白色,当真是跟人秃了头一般。

    连子宁对洪朝刈和史凯道:“你们用心听着,本官弄这玩意儿出来,你们可是有大用。”

    洪朝刈和史凯都不知道连子宁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却是知道他绝非是那等无的放矢之人因此便都是认真点头。

    连子宁又道:“那山可是镇远府西部屏障,不可别给本官采空了。”

    陆臬一笑:“大人放心吧,按照现在这般规模,想要把那山采空,怕还得百八十年才行。”

    他接着道:“按照大人您的吩咐,咱们把石灰石开采出来之后放在窑里,铺一层木炭,再铺一层石灰石,堆到七八层然后封窑锻烧,出来就是石灰。”

    他带着众人绕过了几座堆得小山也似的石灰石,然后面前便是码放的整整齐胚料,还散发着热气,远远的就有一股呛人的味道。

    在一边建起了一个极大的棚子,足有四五十米方圆,那棚子里面堆满了烧好的石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沙子、粘土之类的东西。中间则是挖出来一个长四十米,宽二十米的大坑,这大坑是极讲究的,四面都用大青石砌成,里面则是清水儿。

    大约百十个劳工站在一边,见了连子宁等人,知道是来了大人物,赶紧下跪磕头。

    陆臬挥着手大声道:“都起来吧,告诉你们,今儿个伯爷亲自前来视察,都给我好好干,弄好了爷好给你们请赏!”

    “是!”

    劳工们得了他吩咐,轰然应是,然后便是开始忙活起来。

    连子宁笑道:“好啊!你小子慷他人之慨还真是不含糊。”

    陆臬笑嘻嘻道:“大人您当初可是说的,只要是这玩意儿造出来,就给咱们局里拨五千两银子的赏钱,标下这话可记住了。”

    “你当真造出来了?”连子宁眼前一亮,赶紧问道。

    “标下不负大人所望!一开始的时候烧出来的石灰不够纯,标下怕石灰窑不够热,便让人把窑重新砌了一遍,照瓷窑的温度来烧。然后按照大人您的提示不断的试验,终于是找出了一条路子,三份石灰加一份黏土,拌匀再加四成水,入窖烧干。”

    似乎也知道这玩意儿制造出来之后的意义是何等壮大,陆臬神情中也是微微有自矜之色:“终于是造出了大人您说的那种东西——水泥。而且标下也做过实验了,这水泥的硬度韧度·理当是合格的!”

    连子宁又问了一遍:“当真造出来了?”

    陆臬重重点头。

    连子宁也知道,跟随自己多年的亲兵是不会骗自己的,他深深的吸了口气,快意的大笑起来:“陆臬·你这次,当真是立下了天大的功绩,我要重重赏你!”

    没错儿,连子宁就是在造水泥。

    这几乎可以说是连子宁这几年以来最为重视的一项科技类的工程,甚至远比当初的燧发枪和佛郎机炮还要重视的多。

    水泥,几乎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发明之一。

    这种价格极为低廉,制造极为方便·用途极为广泛,代替性极强的物质,几乎可以说是现代工业革命的基石,和高纯度钢铁、蒸汽机等一起,成为了现代文明的最有力的几个支撑点!

    而之所以选择这种发明,一来是因为其足够的容易,二来则是应用足够的广泛。

    要知道,一旦水泥制造出来·就能广泛应用于建造城池要塞,修建道路等各个领域,尤其是后者·更是极为的要紧。

    连子宁很明白便捷的交通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势力,一个集体来说意味着什么,那些老大帝国的崩溃,基本上都是因为疆域太大,导致无法控制,政令每每从中枢传达到了地方,甚至要几个月之久。而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源,就是冷兵器时代的路况,实在是太差了·一个帝国百分之九十九的地方是土路,效率能高了才是奇怪?

    就这点来说,水泥的制造,更是刻不容缓。

    他在数月之前就已经把陆臬招去着他制造,连子宁依稀记得前世看过的书中说过,把烧好的石灰和粘土、水混合在一起就能得到水泥·却是记不得比例了,因此只能试验。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不过如

    他本以为不会这么快造出来,却没想到陆臬也是那等性格很是坚韧要强之人,更是认准了一个念头,大人吩咐的事情,一定要做好!是以几个月的时间,便是得到了完美的比例。

    那些劳工们将石灰和粘土倒进了大坑里,这大坑却是连着流经远处矿山的那条小溪,不过却是用水闸把水给拦住了,陆臬一声令下,开闸放水,待适量的水放入之后,便是用大棍搅拌起来。

    待搅拌的匀和了,便是从里头挖出来,送进窑里烧干。

    陆臬笑道:“烧干之后的这玩意儿,就是水泥了,大人,洪大人,史大人,且请过来看看,那边有烧好的。”

    出了棚子,一边堆着一些白色的水泥块子,陆臬笑道:“这便是水泥了。”

    洪朝刈忍不住问道:“这玩意儿极好用?”

    “大人却是猜错了。”陆臬却是摇摇头:“这东西不好用,还不如烧出来的砖结实。我让人试过,用它叠出来的东西脆得很,承不住力。”

    洪朝刈纳闷儿道:“那这却是为何?”

    一边的史凯更是眼神炯炯的盯着,满脸的期盼,某种程度来说,他跟全有共同点,都是对这种发明极为的热衷。不过全热衷于发明,而他则是热衷于应用。在来的路上,连子宁就已经向他说过了,这种名为水泥的东西,造价极为低廉,很是方便,想要弄成什么样子就能弄成什么样子,还不用雕刻,比石头还要坚硬,这会儿心里早就是痒痒了。

    连子宁微微一笑:“老洪,这玩意儿,可不是这么用的。”

    “还是大人英明,早就料到了这一点。”陆臬恭维了一句,然后挥手招过来几个工匠的,道:“来,给贵人们示范一下,限你们一盏茶时间内,造一堵墙出来。”

    洪朝刈顿时不信,道:“陆大人,遮莫是在说笑么?他们不过是五个人而已,一盏茶时间如何能造出一堵墙来?”

    列表

    正德五十年第九卷 扫荡女真 六 立大宏愿

    陆臬神秘兮兮的一笑:“大人您瞧着便是,不但是墙,而且是极坚固的墙,跟那个一般。  ”

    他指了指一边,那里矗立着一堵灰白色的墙,看不出是什么材质,大约六尺高,不到一尺厚,六尺长。

    那五个工匠得了命令,立刻行动起来。

    地上已经挖出了一尺半深度的地基,也算是他们赚了个便宜。

    他们在地基的两侧各自插了一块跟六尺宽,六尺高,一寸厚的木板,固定在地上,洪朝刈心道,这是要做什么,夯土为墙么?别说是一盏茶,怕是一两日都弄不完吧!

    却没想到这些工匠接着便是取出来许多的竹片,这些竹片都是又宽又长,色泽深厚,显然乃是积年的大毛竹上面劈出来的。这些毛竹色呈淡黄|色,已经是晒干了,四片扎成一束,固定的非常结实。

    他们把这些竹片深深的插到地基的位置,一尺的厚度,差了大约六束,六尺的宽度,加起来就一共一百多束。两块木板之间已经是密密的一片竹片森林,然后他们又是拿出一些奇怪的东西来,仔细看去,却是用那等很长很结实的竹篾编成的网状物,他们把一张网状物铺到地基的最下面,然后在上面大约一尺高高度又固定了一层,这样大约六尺高的墙,一共是固定了六层。

    如此一来,就像是搭起来一个框架一般。

    连子宁站在一边,笑吟吟的看的饶有兴趣,却是想到了后世建筑工地上那些巨型高楼的建造,不也是这么来的么?

    这些工匠乃是熟手了,做完这些不过是用了三分之一的时间而已,然后他们招呼了一声,便有许多人用小车推着袋子过来了,把袋子打开,里面的东西倒在地上·那袋子里面装的却是细细的沙子和磨得很细的水泥粉。

    工匠们把这两种东西混在一起,然后往上面倒上水,用木棍搅和的均匀了,然后便是用铁锨铲着·直接往那两块木板之间填了过去。

    五把铁锨上下翻飞,不一会儿的功夫,那两块木板之间便是给填满了,一堵墙的雏形已经展现出来。

    陆臬笑道:“现在水泥还未完全凝结,还不能撤了木板,不过只要是晒上一天就足够了。”

    他指了指那堵灰白色的墙对众人道:“那堵墙,就是昨日这个时候建起来的·现在已经是极为的坚固了。”

    众人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儿,这么短的时间,这么轻松方式,这么几个人,一堵墙就建好了?

    要知道,建这么一堵墙的话,若是石头墙,算是开山凿石搭建′至少也得四五日的时间。而若是用那种夹板夯土的法子,费得时日更多。可是用这水泥的话,却是眨眼的事儿!

    史凯快步走到那灰白色的墙壁前面·急声问道:“这墙可结实么?”

    “自然是结实的!”陆臬笑道,吩咐了两句,过一会儿,一个身高力壮的力士便是大步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把大铁锤,那铁锤的锤头足有人头大小,一看就是极有分量的。

    连子宁对陈桐扬了扬下巴,陈桐会意,走上前去接过锤子来,手里一沉·回头道:“是真家伙,起码三十斤!”

    连子宁道:“你不是素有气力么?来,砸砸这墙,用全力。”

    “是,大人!”

    陈桐应了一声,往手心里啐了口唾沫·掂起那大锤来,便是狠狠的向着墙壁砸去。

    这一锤的去势也是好生猛烈,带着一股金风,他其实心底还是有些不以为然,照他的这力气,便是一尺厚的大石头也能给砸开了,别说这玩意儿了。

    只听彭的一声沉闷巨响,众人都是耳朵里面一阵嗡嗡作响,只见陈桐满脸的不敢置信,握着大锤的手已经是被震破了虎口,鲜血直流了出来,而那墙上,却是只有一圈儿小小的裂纹而已,显然毫无大碍。

    陈桐上下打量了几眼,叫道:“不对呀,这玩意儿比石头还硬?”

    陆臬笑道:“陈大人,石头是脆的,这玩意儿里头可有竹筋,自然是更难打一些,其实单论硬度,比之石头也强不了多少。”

    洪朝刈眼都直了,心道大人当真是神人啊,弄出来的这东西,闻所未闻,但是偏偏却又是神异无比。

    史凯更是如获至宝,围着那墙一个劲儿的转悠,满脸的痴迷之色。

    “怎么样?”连子宁哈哈一笑:“老洪,史凯,本官没虚言吧?这水泥,可是个好东西?”

    “好东西,当真是好东西。”洪朝刈叹了口气,道:“大人此举,利在千秋啊!”

    连子宁淡淡一笑,道:“利在千秋不敢说,但是至少得立在今世吧!”

    他转头向着史凯道:“史凯,你是工署郎中,你说说,这玩意儿有什么用?”

    “回大人的话,用处实在是太多了。”史凯眼睛发亮道:“筑城、盖房、修桥铺路,构建码头,无一不需啊!”

    “暂且还用不着这些。”连子宁微微一笑道:“现在本官交给你两个差事。”

    史凯赶紧道:“大人请讲。”

    “其一。”连子宁伸出一根手指头:“在镇远府之南方向,修建镇远府外城。规模么,暂定为东至阿速江,南出镇远府南门三十里,西出镇远府西城墙三十里,北于镇远府南城墙齐平,何如?”

    史凯算了算,惊道:“大人,如此一来的话,这外城东西五十余里,南北亦是有三十里,城墙长度加起来超过一百四十里,若是按照镇远府城墙规格的话,工程可是极为的浩大。”

    “而且也要花掉巨量的人力和银钱。”一边的洪朝刈补充道。

    说句实话,对于连子宁这个想法,他是很有些不以为然的,在他看来,镇远府已经足够大的了,没必要再进行兴建,现在城里还有许多地方是空着的呢!为何不把这些地方利用起来,却还要在城南修筑外城,岂不是劳民伤财之举?

    他却是不知道连子宁心中真正的打算。

    修建镇远府外城在很久之前连子宁就有这方面的打算了,诚如洪朝刈所想的,现在的镇远府的确已经足够大了,而且人也足够多——军队加上军属再加上那些劳工、匠师等等,足足有三四十万号儿人,这些人口,放眼整个大明,也不过是南北两京、扬州苏州等大埠才能达到。但是问题是,这些人里面,却是偏偏没有一个普通老百姓。

    现在的镇远府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军城。

    而在连子宁的规划中,这里,却不仅仅是扮演这么一个角色,而应该是整个奴儿干都司,松江南北三千里,东西五千里之地的中心,是整个关外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甚至依托松江的发达水运更应该成为整个东北的交通中心。

    以镇远府为核心的这片广袤大地上,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互相融合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渔猎文明向相碰撞,最后以汉族超大的人口基数,强悍的融合能力,将他们全部融入到汉族中去。就像是一滴水融入到大海之中一样,春梦了无痕,再没了踪迹。

    这种看似文明、温和的方式,实则是比种族大灭绝更狠的一种策略,而由于手段的温和性,使得那些少数民族根本不会生出抵抗的念头,甚至连这个意识都没有而随着他们尝到了甜头,甚至会主动进行融合,主动的学习汉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连子宁以武毅军为最锋锐的长矛,打下了这一片大好的基业。他所要做的,不单单是守住这基业,更是要不断的往外扩张。他所要的也不是将这些东北的异族给打服,打怕,而是要让他们,了无痕迹的消失,让汉民,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让这片足足有八个布政使司加起来大小的土地,成为汉人的固有土地。

    谁也抢不走!

    这便是连子宁立下的大宏愿。

    而想要做到这些,第一步,便是要让昔日的喜申卫,现在的镇远府,成为整个东北的中心。

    在这方面,镇远府是有优势的。

    从地缘角度看来,这里几乎是位于整个东北的中心点,距离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都不是特别的远。

    在地理条件上,这里依山傍水,易守难攻,而周围则都是广袤的大平原,极其适合耕垦发展农业。松花江和阿速江带来了充足的水源,使得引水灌溉很是方便,农业的发达使得汉人相对密集,而周围大森林中,则是生活着无数的野女真,里面的出产极为丰饶。

    而立花家拿出来的鲸海的航海海图,补足了镇远府发展的最后一块短板。

    一旦这条航线流传开来,那么远远低于陆运的海运会使得来东北的商船大量增加,溯松花江而上来到镇远府,则镇远府就会一跃而成为类似于天津卫、广州、泉州那样的口岸,东北的资源汇聚于此运出去,外界的资源运进来,再运往东北各地。

    这也促使了连子宁加快了建设镇远府的步伐。

    想成为中心,城市基础建设乃是关键。

    他的确是一个很有远见之人,镇远府南边儿那一片一直到黑森林,那片平原上他始终没有允许耕垦或者是做其他用途,就是为了扩建而留的。镇远府是有不少空地,但是这些空地,却是不够,而且连子宁另有用处。在他的设想中,以后的镇远府内城,也就是现在的镇远府,不允许商民随便入内,里面乃是兵营和官府,乃是禁地。而现在要建的外城,则是商业区和居民区。

    至于要怎么把这里变成|人烟密布的商业城市,连子宁心中早有定计,却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洪朝刈那话一出口,连子宁就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他瞧了洪朝刈一眼,淡淡道:“所以才叫你一起来,老洪,你们俩合计合计,若是要建这么一座大城,跟镇远府一样的规格,需要多少时日?多少人力?多少银钱?”

    洪朝刈心里一激灵,也知道自己似乎管的太宽了,赶紧应了声是然后跟史凯低声说了片刻,道:“回大人的话,若是跟现在的镇远府城墙一般的规格,至少需要二十万民夫劳作九个月以上。消耗银钱至少也得超过一百万两。不过下官看这水泥如此神奇,估计还是能缩短两个月的,而且民夫也不必那般劳累,更是不虞以往那般被大石砸死。只是,这水泥和沙子的供应,却是一定要跟上。”

    “沙子是肯定没问题的,咱们松花江两岸就有不少地界儿很适合采砂。你们工署拍一个官儿领着些人专门去采沙子便成了,至于水泥粉么……”连子宁看了一眼陆臬,陆臬会意,赶紧道:“下官跟大人立下军令状,要多少水泥粉咱这儿就供应多少,若是出了什么差池,大人您要了下官的脑袋!”

    “立什么军令状,你小子。”连子宁笑骂一句在他脑袋上拍了一巴掌。

    他沉吟片刻,道:“现下正是农忙时候,不过也快过去了这样吧,十日之后,便开始施工,从民间征发夫子十万,就选镇远府附近这些便是。另外,第十卫还有十万女真奴兵,他们也是能效力的,这么一来,二十万不就凑够了么?”

    “银钱不是问题,本官先给你们批三十万两且用着,一定要记得,这些民夫的钱,一定是要给的。”连子宁扫了洪朝刈和史凯一眼:“明白么?”

    “下官醒的。”两人齐声应道。

    “嗯,这就好。”

    连子宁淡淡道:“这是第一桩事,建城。第二桩事便是修路了。”

    他的声音变得悠然起来:“眼瞅着又要打仗了,咱们的地盘儿,又要扩大了。

    老洪啊,我对你有一个要求,你专门着人盯着,咱们的大军打到哪儿,这水泥路面,就要修到哪儿!”

    ———————分割线————————

    脱伦卫县城。

    这座位于辽北将军辖地东南角的城池,因为临近松花江,境内平原广袤,人烟密集,因此乃是辽北将军辖地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一眼望去,松江江北的大平原上,一个的城镇分布着,周围则是大片的农田和一个个的村落。

    这里最为富庶,人口也最多,因此也是杨学忠剥削的最厉害的地区,此地民间送了杨学忠一个外号——天高三尺。

    听起来挺好听的,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儿,天为什么会高了三尺?因为地被刮下去三尺呗,谁刮得?自然是杨学忠杨大人刮的。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官过如剃,脱伦卫的民间财富给杨学忠刮过之后,真就像是秃子的头发一般所剩无几了。那些富户豪绅还强一些,许多普通百姓已经是给逼得没有一点儿活路了。

    是以当白莲教起事之后,这里乃是反应最为激烈的。

    数以万计的普通百姓一夜之间化身凶狠的暴民,闯进了的地主豪绅家中,将他们家里辛辛苦苦几代攒下的财富抢劫一空,杀光男人,那些女人则是被轮xjx泄愤,有的给生生的强x暴x致死。

    而徐鸿儒在此地多年的经营也起到了作用,几乎是一夜之间,脱伦卫就变了颜色,不但大小城镇都被攻破,就连有着整整三千明军守卫的脱伦卫县城,都被轻易的拿下。因为守城的官兵之中,竟有三成已经是白莲教徒。

    脱伦卫县城外面的空地上,已经是建起了无数的帐篷,这些帐篷很是简陋,材料也是五花八门,远远看去五颜六色的,就像是一片漂浮在水上的垃圾。

    明显能看得出来,帐篷被人为的划分出来十几块区域,中间都用空地阻隔,每一片帐篷区域都足以容纳数千人之多。这会儿帐篷区中传出来一阵阵的喧闹之声,无数的白莲教徒,聚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欢声笑语。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呈现出一种不加掩饰的兴奋,眼中透出的,则是一种不知前路的迷茫的疯狂。

    迷茫而疯狂,是这片土地上上百万白莲教徒的心理真实写照。

    他们随波逐流,跟着众人起事,跟着众人杀人,跟着众人烧杀抢掠,着实也是快意过一段时间,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的前路不知道在哪里。是畅快了,可是离家也远了,家里的田地,怕是已经要荒废了吧?跟着大部队越走越远,可是走到哪儿是个头儿啊?

    在帐篷区的外围,则是由上千名穿着黑色战甲的士兵严阵以待,他们神情彪悍,一眼看去就知道和那些散兵游勇决然不同。每个人黑色战甲的胸前,都是绣着一朵雪白的莲花,甚是晃眼。

    脱伦卫城头上,昔日大明的赤红色旗帜早就已经消失不见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