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佛,准提佛母菩萨再次相聚商议封神,无果。
天地之间,敏锐的修士会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压抑,有那警觉,根行深厚者早早躲入深山,脱离是非;那根行浅薄须应劫之人出世行走,世俗中一时增加不少奇能异士。
一日那正与五位结成后天五行阵的五位师弟激烈搏斗的玉鼎真人忽地停下手中法诀,任由几位师弟手中兵刃招呼到自己身上,那五位结成阵势的弟子都在太乙金仙境。借助阵势之力,竟能勉强抗衡已证得大罗散仙果位的玉鼎真人。
正通力合作,身随阵转,以阵斗玉鼎真人的几人忽见玉鼎真人不动,而手中兵刃已受阵势引动攻向不动的玉鼎真人,一个个心中大惊,赶紧收手,却已不及,只是勉力将力道收束了一部分。兵刃还是先后击中不动的玉鼎真人。顿让几人大惊失色,赶紧撤去阵势。想赶紧救玉鼎真人。
可还未等几人动作,又看到更让几人震惊的景象,那击中玉鼎真人的兵刃并未给玉鼎真人带去什么伤害,只是激起一溜火光,却是将呆住不动的玉鼎真人惊醒。
醒来的玉鼎真人却未理会惊得目瞪口呆的几位师弟,只是丢下一句话:“你们自己练习,我下山一趟!”收了‘斩仙剑’,飘身离去。
震惊过后的几人面面相觑,看到的是彼此眼中的震惊。好久,其中一人才弱弱的开口道:“玉鼎师兄练的是什么护身功法?”
一人道:“你不记得啦!玉鼎师兄练的可是我玄门护教神功——‘九转神功’,只不知道玉鼎师兄是练‘九转玄功’还是‘九转元功’,没想到我玄门护教神功竟如此厉害。我们确是没机缘修习!”眼中有着深深的羡慕。
另一人道:“这神通却是只有我玄门护教护法才能修习,能修习者寥寥无几,我玉虚阐教一脉二代弟子中目前也只玉鼎师兄,黄龙师兄。抱残子师兄三人修习,是我玄门专事斗战的神通,岂能不厉害!诸位师弟,大师兄传的这战阵难道不厉害?以我等五人之力。借助此阵法之力都能勉力抵御玉鼎师兄攻击,诸位师弟不觉这当中有多大玄妙?”这说完,脸上现出一种莫名的热切。
其余四人一听也同样呈现热切之色,一个个对度过大劫平添了不少信心。
几个月后玉鼎真人领着一个小孩回到昆仑山,小家伙一脸冷厉,额头正中有一条细缝,看着谁都一脸冷色,没有一丝笑容。玉鼎真人领着小孩直接去见了元始天尊,直言自己欲收小孩为正式弟子。
元始天尊看着那一脸冷厉之色的小家伙,默默的推算了一下,开口道:“可!”
玉鼎真人听后,让小孩恭敬的给元始天尊叩头行礼,小孩倒也听话,认真叩头行了礼。随后玉鼎真人也拜谢了元始天尊领着小孩退出玉虚宫。
待得寻道子见到小孩,听了玉鼎真人收徒经过,直接开口对玉鼎真人道:“允你将‘九转神功’传与他,好生引导。过段时间让他到师父法阵里磨一磨心性!”
玉鼎真人听寻道子一说,可是非常惊讶,没想寻道子竟如此安排,开口就让自己这个弟子修习玄门护教神功。玉鼎真人自己修习‘九转神功’可是深知这玄门护教神功的威力,自己虽收下这孩子做弟子,可也没权利将‘九转神功’传与他,没成想这才见到大师兄寻道子,寻道子就毫不犹豫的让自己传下‘九转神功’,又回想到自己禀明师父元始天尊时,师父也没如以往一般只是让收为记名弟子,直接就答应一个:“可!”看来自己这弟子应该不一般,当即也不再多想,赶紧向小孩喝道:“杨戬,快快拜谢师伯!”
小孩见一向冷峻的师父都一脸兴奋,虽不知就里,但知道肯定是得了莫大好处,赶紧乖觉的在寻道子面前拜下,恭敬的开口道:“杨戬拜谢师伯!”
寻道子哈哈一笑,伸手将小杨戬拉起道:“无须谢我,我不过做个顺水人情罢了!师伯也没带什么好东西,你修炼我玄门护教神功,我这里倒有点东西可助你一助!”说完取出一个玉盒,轻轻打开,一阵浓郁的异香顿时冲出玉盒,寻道子手一动,将玉盒盖上,递与小杨戬。回头又对玉鼎真人道:“待杨戬打牢基础后助他服下。”
玉鼎真人早惊得瞪大眼睛,听寻道子一说,回过神来,当即躬身道:“师弟我代杨戬谢过师兄!”脸上满是激动之色,那可是九龙雪玉松仁炼制好的一套丹药啊,淬炼躯体的至宝,对于修习‘九转神功’的帮助那可更是有难以估量的作用,玉鼎真人同样获寻道子赠送一套,怎不知其中的珍贵,如此可见寻道子对杨戬的看重。
小杨戬看见师父满脸激动,知道又得天大好处,见师父代自己谢师伯,也赶紧再次跪下,叩谢寻道子。
寻道子伸手一托,让小杨戬起身,对小杨戬道:“好生修行,莫可辜负你师父爱护!”
小杨戬默默点头答应。
玉鼎真人领着小杨戬离去,寻道子可是有些期待这杨戬修炼到封神之时能达到何种境界,还能不能赶上袁洪,这两家伙在寻道子前世封神传说里可是势均力敌的一对,这回虽不是对手,可同门师兄弟中也应该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只不知这两人最后能走到哪一步。
只稍作遐想,寻道子就陷入琢磨各种战阵之中,先前弄出几个战阵,效果还算不错,寻道子觉有必要扩大战阵组成的人数,进而形成修士使用的军阵。
时间悄然流逝,临近寻道子记忆中封神的时间越来越近,老子,元始,通天再次与阿弥陀佛和准提佛母菩萨商议封神一事。
此次相商,不知当中有何激烈争执交锋,只知历时三年之久,五位圣人才离开商议之处。
这次商议回来,老子,元始,通天将寻道子,燃灯,素心,玉鼎真人,召到玉虚宫。
四人刚进玉虚宫,拜见了老子三人,还未坐下,就见老子,元始,通天三人面露喜色,通天甚至哈哈大笑起来,高声说道:“看来还是我玄门盘古正宗得天地之助!”说完却是伸手打出一道法诀,虚空一阵晃动,荡起一阵涟漪。
元始天尊也一脸喜色的打出一道法诀没入虚空。
一会,就见多宝道人从虚空里钻了出来,站在地上还晕晕乎乎的转了一圈才回过神来,赶紧向坐在云台上的老子,元始,通天三人大礼参拜了,才起身向燃灯,寻道子,素心,玉鼎真人见礼。
寻道子等人觉察到多宝道人泄露出的气息,纷纷向他祝贺,多宝道人也笑容满面的连道:“同喜!同喜!”
却是多宝道人闭关参悟,终获突破,证得大罗散仙果位。
这里才贺喜完毕,门外又走进两人,却是南极仙翁和广成子二人,二人此番进得大殿,身上自有一种道韵随身,也同样证得大罗散仙果位。
两人进殿,径直走到老子,元始,通天三人前拜下,口呼:“弟子拜见师伯,师父,师叔!愿师伯,师父,师叔福寿无疆!”
老子一笑道:“汝二人且起来坐下说话!”
二人谢过起身。
寻道子迎着二人,当先开口道:“恭喜两位师弟得证大罗,从此与天地同寿!”
两人赶紧回礼,开口道:“同喜!同喜!”脸上洋溢着喜气。
待看到寻道子身后玉鼎真人和多宝道人,两人眼里路出一丝惊色,没想到自己二人闭关之时还没寻得机缘的玉鼎真人和多宝道人竟在自己二人之前证得大罗散仙果位。
两人赶紧上前向玉鼎真人和多宝道人行礼,道了声恭喜!并说道:“没想两位师兄却是先了一步!”
玉鼎真人,多宝道人也同声恭喜,多宝道人却多说一句道:“我也是今日方才出关,可没领先。领先的是玉鼎道兄!”
ps:ps:感谢西泠钓徒朋友打赏!谢谢!
一九六、最后的准备
老子,元始,通天三人与阿弥陀佛,准提佛母菩萨商议封神一事回到昆仑山,却正好逢得多宝道人,南极仙翁,广成子三人证得大罗散仙果位出关,却是满心欢喜。
眼见封神大劫将起,此时多宝道人,南极仙翁,广成子能证得大罗散仙果位出关,可谓是玄门大喜之事,平添了不少度劫之力。
众人再次坐下后,元始天尊开口道:“封神之劫不足百年。此次吾三人与佛门阿弥陀佛,准提佛母菩萨相商,却已作下定断。‘封神榜’上不留名,全凭本领争机缘!吾等圣人不得出手,只由尔等各自相争!”
元始天尊说完,寻道子开口问道:“师父,为何如此?”
通天一旁开口道:“也不知那两位何处来的自信!竟不知怎么就说动了师尊,不允吾等圣人出手!”
老子道:“那两位必定准备了不少后手。此番大劫吾等本就已料定吾等绝不能随意出手,那两位说动师尊不允圣人出手,本在意料之中,无须在意,且看吾玄门弟子之能就是!”
元始天尊开口道:“此次封神大劫虽有凶险,也是机缘,吾等门下弟子如不入劫,就无突破机缘,此番若能从大劫中出来,那犯戒的四十八人可就都有望证得大罗果位。若是都由吾等出手,他等此生也就碌碌之辈而已。佛门众人何不如此!佛门人数众多,只要经得此次大劫。佛门将出现不少真正大能。”
通天随即开口道:“只不知这封神之人在哪,若是跑去佛门拜在那两位门下,吾等还真要失不少先手!”
老子白眉微动,开口道:“封神之人乃应运而生,吾等却是算不出在何时何地降生,只有他自己现身之时,吾等才会知晓,只看天意由哪一教主持封神。吾等坐观其变即可!”
元始天尊笑了笑,开口道:“即便封神之人去了佛门又有何惧,如今吾玄门又增三位大罗修士。众志成城,定会度此大劫!”
随即见元始天尊含笑取出一枚古朴印章,开口道:“此印为吾收取的半截不周山为主料炼制而成,印成之日天呈异象,道纹烙印‘番天’二字,故名‘番天印’,虽非先天,胜似先天,威力强大。胜过诸多先天灵宝。”
听元始天尊一说,众人眼里满是惊奇之色。这还是第一次听到后天炼制的法宝胜过先天灵宝,对元始天尊手中那枚古朴小印甚是好奇,急欲一观。
寻道子听闻‘番天印’,也同样心神激荡,这件宝物在前世可是大名鼎鼎,耳熟能详,如今亲在自己眼前出现,也很想看看是否如传闻中那样厉害。但在寻道子心里想来却是应该比之前世传说应该要厉害一些才是,就因这一世元始天尊道行明显与前世传说相比要高了不少。
元始天尊也不管众人眼热。开口对广成子道:“广成子,此印就与你护身之用!”说完手中‘番天印’轻轻飞起,缓缓飞向一脸惊喜的广成子。
广成子接印后赶紧拜谢。
元始天尊又取出一支木杖,杖呈赭红色,身披细鳞,莹莹有光,杖头如龙。
元始天尊开口道:“此杖为一先天灵木炼制而成。未失先天之气,也为灵宝之流,颇有神通。南极,此杖与你护身!”
南极仙翁赶紧拜谢接过。心下高兴。
随后元始天尊看着玉鼎真人道:“玉鼎,你之‘斩仙剑’为先天灵宝,威力不俗,这‘斩仙’之名本有违我玄门真意,可你修习我玄门护教神功,行护教之职,‘斩仙’却又适得其所,可谓机缘所致。为师传你特殊炼器之法,助你修行!”说完抬手一指,一道青光闪过,没入玉鼎真人眉心。
随即就见玉鼎真人冷峻的脸上露出大喜之色,起身拜倒在元始天尊面前,连声道谢。
元始天尊一挥手让玉鼎真人起身坐下。才又开口道:“吾玄门此次入劫,无论是否由吾玄门主持封神,在此次大劫中一应调度,决断,就以寻道子为主,燃灯长老,素心,多宝,玉鼎,南极,广成子为辅,若非关乎吾玄门生死,吾与兄长,三弟皆不会出手,尔等好自为之!”
众人拜伏领命。
几人退出玉虚宫,同聚寻道子住处,将封神一事向多宝道人,南极仙翁,广成子仔细说了一遍,让三人知道其中因果。
随后几人仔细商议了一番,寻道子做了一些分工,燃灯领着几个玄门弟子回转灵鹫山。多宝道人,南极仙翁,广成子与玉鼎真人一起进行实战训练,以适应道行境界提升后的战斗。
而寻道子却暗自将两位谨慎稳重的师弟和自己弟子抱石派出,前往俗世朝歌一带,暗中探访。
玄门动静,佛门虽不尽知,可阿弥陀佛与准提佛母菩萨也知此次大劫来得凶猛,佛门绝不可能能置身度外,故也加紧准备,以作应变。同样,阿弥陀佛和准提佛母菩萨也将此次大劫看为一次大机缘,天庭封神有功德可赚,门人度劫也可去伪存真,让真正人才成长。
道祖有话,封神之人拜在哪一教,就由那一教主持封神,虽不知封神之人是谁,可阿弥陀佛和准提佛母菩萨也不愿坐等其来,暗中派遣大量门人在各处寻找,希望寻得蛛丝马迹,将封神之人收入门下。也收得几个疑是封神之人的进了佛门,
就这次封神,阿弥陀佛和准提佛母菩萨也是较为积极的,只因二人将此次封神之劫看成了佛门真正崛起的契机,若是大劫中玄门遭削弱,而佛门可轻松度劫的话,佛门再无惧玄门丝毫,自己二人也能尽快谋够气运功德脱离至酷。两人也是通过合力推算,加上与老子,元始,通天商议封神得出判断,玄门此次大劫凶险,有不少杰出弟子因果缠身,只得大劫中化解。
正是有此种种判断,阿弥陀佛,准提佛母菩萨觉佛门机缘来临,对此次封神大劫竟不作躲避之策,反有主动入劫之势。前番与玄门三圣商议,更是坚决提出“‘封神榜’上不留名,但凭本领争机缘”的最终决定,只是在老子,元始,通天三人坦言要在人族凡尘朝代更替之时引动大劫,玄门弟子入劫一事有些心惊,可也未让二人失去信心,反而定下圣人不可出手的约定。
佛门暗遣人手四处探查,玄门众人也得到消息,西牛贺洲的燃灯也派下少数门人暗自查找,希望能在佛门之前找到封神之人;南瞻部洲则有广成子探寻,东胜神州更是玄门弟子四处打探。
可无论是燃灯,广成子,还是在东胜神州的玄门弟子都未有任何结果。
抱石道人受寻道子指派前往朝歌明察暗访,数年也没查找出丝毫痕迹,只得传讯给寻道子。
寻道子得到抱石道人传讯,思索良久,就让抱石道人在朝歌住下,转而探查朝歌朝廷各种情况。
抱石道人接到寻道子传讯,虽不知道寻道子为何要他探听凡人朝廷情况,可依旧认真履行吩咐,将朝歌动向源源不断传讯回去。
待抱石道人传来讯息说朝歌帝乙即位成为商之第二十七位帝王时,寻道子到了玉虚宫拜见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坐于云台,看着这个自己最为得意的弟子,含笑开口道:“你来为师这有何事?”
寻道子开口道:“弟子请师父将开启虚空通道的阵盘赐下!”
元始天尊眼一亮,笑道:“为何现在就要那些阵盘?”
寻道子道:“弟子认为已到了该布置阵盘的时候了!”
元始天尊微微一笑道:“此时布下倒也不差,不过阵盘布置之事就交予他人去做。为师另有事让你走上一走。”
寻道子开口问道:“不知师父让弟子去何处?”
元始天尊道:“娲皇宫!”
寻道子眼露不解之色,开口道:“去娲皇宫?”
元始天尊含笑道:“对!去娲皇宫。”少顿一下,元始天尊接着道:“封神将起,封神之人缺少一位先行官,我玄门门下无有适合之人,你去娲皇宫向女娲求取那一粒灵珠子,与封神之人做那先行官!”
寻道子一听,心里一亮,当即开口道:“师父,莫非封神之人已寻到?”
元始天尊含笑点头道:“前些日子已上得山来,为师已将他收在门下!”
寻道子眼露喜色,开口道:“那此番我玄门可掌封神一事了!”
元始天尊点点头,又开口道:“此事还未有人知晓,原本封神之人拜入我门下,天地自会明示,让天地间大能知晓。但被为师掩下,只待大劫起时,封神之人下山,天地之间的大能才会知晓。原本前往娲皇宫求那灵珠子,为师该前往才是,可为师此刻不愿让人知晓封神之人已拜入我玉虚门下,须得坐镇玉虚宫,只得你前往一趟。”
寻道子脸露兴奋之色,开口道:“弟子愿走上一趟,求来灵珠子!”
元始天尊笑笑道:“以你与女娲的因果,此次应该顺利!将你寻道山特产带上一点!”
寻道子点头应下!
ps:ps:感谢贪睡猪朋友打赏!谢谢您!
一九七、娲皇宫
虚空之中,寻道子祭起‘先天五行旗’中‘戊己杏黄旗’护住全身,驾着一朵祥云,在明灭不断的虚空里时前时后,时左时右,小心避过乱流和不时出现的地、水、火、风;偶尔撞上正好在身前毫无征兆猛然出现的乱流,或那狂暴无序的地、水、火、风,就只能靠‘戊己杏黄旗’那强悍的防御力抵御,在来得及的情况下,寻道子也会发出一道攻击,击碎那即将撞上的虚空乱流或那狂暴的地、水、火、风。
一路在虚空行走,寻道子也一边小心躲避那虚空乱流,狂暴的地、水、火、风,一边也探查这些虚空乱流和地、水、火、风有何玄妙。
这是寻道子第一次独自进入这虚空之中,以前虽也来过几次,可每次都是跟在别人身后,受别人护佑,此次入此虚空,倒也直接体会了一番虚空种种危机,玄妙。
在这虚空里也难以计算时间,也不知走了多久,终于看到那无尽虚空中现出一处奇异之地。
那就是一处悬浮虚空的大陆,一层光幕将整个大陆包在里面,如同蛋黄。大陆周围,虚空乱流出没,地、水、火、风隐现;道道玄妙轨迹纠缠交织。
来到大陆上空,这一极目眺望,这才知这大陆也是极为辽阔,方圆数以亿万里,尽皆被一层光幕罩着。
寻道子正要寻路进去,就见一道红光将光幕撑开,化为一道门户。一个身着彩衣的少女从那门户里出来,面容娇美,向着寻道子一福,开口道:“娘娘有请道长!”
寻道子稽首回礼道:“有劳仙子!”
那彩衣少女侧身以手虚引,开口道:“道长请!”
寻道子点头,抬腿跨进那门户,彩衣少女也返身进入门户,随即那红光一收,光幕复原。
跨进光幕,仿佛一下回到洪荒。眼前所见,蓝天白云,丽日当空;往下一看,高山大河,高原深涧,平原丘陵,湖泊幽谷,各种地貌一应俱全。雪峰茂林,草原沙漠。确实是一方小天地。
寻道子随着彩衣少女向着大陆正中那最为高大的山脉而去。
一路看见各种奇花异草随处生长,灵禽异兽随意出没。让寻道子实在感慨圣人手段玄妙难测。
来到大陆正中的高大山脉上,一处雪峰之下,一座宫殿拔地而起。
寻道子看着那宫殿,感觉和玉虚宫相比少了一些浑厚,却多了一些轻灵,没有那广阔的广场,却有种种灵根仙树掩映,不像宫殿,倒像园林。可又更加大气。
随彩衣少女而行,一路也见不少青鸾彩凤飞舞,灵猿瑞兽行藏。
到得宫殿前,看看那如道痕拓印的“娲皇宫”三个大字,抬腿进了宫殿大门。
随彩衣少女行至丹墀前,见女娲身着一身霞衣,端坐云床。浑身道韵自成,见寻道子走进来,面上露出笑容。
寻道子紧走两步,就要在丹墀前下拜。女娲忽然伸出一只手,轻轻虚托,笑颜盈盈的开口道:“无须多礼,快请坐下!”
寻道子正要下拜的身子忽然感觉被一道莫名的力量托住,拜不下去,听女娲开口,只得稽首一礼,在丹墀旁的一个蒲团上坐下。
寻道子刚坐下,女娲就笑着开口道:“道友可是第一次到吾这里,难得!”
寻道子听了女娲这一说,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女娲可是几次邀请过自己来此娲皇宫,可自己一直未曾前来,此番若非师父元始天尊差遣,也不会来娲皇宫。现在听女娲一说,顿时感到有些尴尬,只得露出一丝讪讪笑容。
女娲一见寻道子脸上露出的尴尬之色,也有些暗自好笑,同时也知道寻道子此来是有事。女娲也没开口问,只是微笑着看着寻道子。
寻道子被看得有些发窘,随即想起师父元始天尊让自己带的寻道山特产,当即取出几个青翠如同无瑕碧玉一般的竹筒,竹筒里装有寻道山几种灵茶。
寻道子托着竹筒,笑着开口道:“弟子此来带有几筒吾寻道山茶叶,送与娘娘尝尝!”
女娲眼一亮,笑道:“寻道山茶名扬洪荒,吾却未能一尝,今日倒要好好尝一尝!”说完不待寻道子送上,将手一招,几个碧玉般的竹筒飞到身前,悬浮空中。
女娲拿过一个竹筒,轻轻打开,看了看竹筒里的茶叶,轻轻嗅了一下,开口道:“看来真的是名不虚传!”眼中满是笑意。随后召来那彩衣少女,将竹筒交给她,吩咐泡上一壶。
彩衣少女自去泡茶。女娲才正色道:“道友此来有何事?”
寻道子见女娲正色发问,也面色一正,稽首一礼,开口道:“弟子此来奉师父元始天尊之名,前来向娘娘求取灵珠子!”
女娲一听,微微沉吟一下,开口问道:“可否告知取灵珠子何用?”
寻道子来时元始天尊也交代,无须隐瞒,直言相告即可,故见女娲问及,当即开口道:“封神大劫将起,封神之人缺一先行官,师父元始天尊特遣弟子前来娲皇宫向娘娘求取灵珠子,与那封神之人做先行官!”
女娲一听,当即一愣,随即问道:“封神之人已现?”
寻道子点头道:“前些时日上得昆仑山,已拜在师父元始天尊门下!”
女娲一听之后,脸上现出一丝惊色,好一会才开口道:“元始师兄好高深的道行!”随即向寻道子笑了一下,开口道:“道友稍等!”就闭目沉思。
女娲闭目推算,寻道子只得独坐静静等待,正好这时那彩衣少女泡好茶送来,有端上一些灵果,寻道子就一边喝茶,一边吃着灵果,还慢慢打量一下这娲皇宫大殿。
寻道子这一细看,却见这大殿装饰多为凤形,悬挂几盏宫灯,几处屏风隔离,空中垂下一些彩幔,莫名玄妙的气息萦绕。
寻道子正四处打量,就听女娲声音:“道友!”
寻道子赶紧回过头,端坐身子,望向女娲,就听女娲接着道:“道友此来要取灵珠子,吾即可予道友。道友回去,烦请向元始师兄带去吾的感谢,谢谢元始师兄为吾娲皇宫留此机缘。并告诉元始师兄,若灵珠子能度得大劫,大劫后,灵珠子与吾再无因果,只为玉虚阐教门人!”
寻道子稽首答道:“弟子必将娘娘话带到!”
随后,女娲向旁边侍立的彩衣少女吩咐道:“去后宫库房将灵珠子取来!”
彩衣少女躬身答应,向后宫而去。
彩衣少女离开,女娲端起面前彩衣少女送上的茶,轻轻饮上一口,略作回味,开口道:“好茶!寻道山茶果然名甲洪荒!”说完将杯中茶一饮而尽,放下杯子。
寻道子见女娲放下杯子,开口道:“娘娘过奖!”
女娲笑道:“吾可没虚夸,这确实是好茶!”
两人随意说些闲话,偶尔寻道子也向女娲讨教一些修行上的疑问,女娲也悉心将自己经验讲述,好不留私,让寻道子获益不浅,女娲于造化一道上确有独到之处,寻道子此番从中受诸多启发。
不久,彩衣少女捧着一个盒子回来,送至女娲面前,女娲接过盒子,轻轻打开,一道红光射出盒子,灵动异常,如同调皮的孩子。
女娲将盒子转向寻道子,寻道子抬眼看去,只见盒子里一枚如鹅卵大小的珠子,闪着红光,晶莹剔透,却又有一种莫名的灵性,如同一个生灵,在盒子打开的这一刻,寻道子竟莫名的感觉到那珠子竟散发出欢欣的情绪,如同笼里放飞的鸟儿。
寻道子脸上现出惊讶之色,抬头望着女娲道:“娘娘,弟子怎么感觉这珠子是一个生灵,如同活的?”
女娲笑道:“此珠子已通灵,再有千年之功就可化形,只是此番恰逢大劫,就让他到大劫中走上一走,若得度此劫难,必可有一番成就。”接着女娲有看着寻道子笑道:“说来此珠子与你也有一番因果!”
寻道子一听问道:“弟子怎会与此珠子有因果?”
女娲道:“你还记得当年补天之时,吾借你‘浑元炉’炼五彩石补天吧!”
寻道子点点头,表示自己记得。
女娲见寻道子点头,开口道:“此粒珠子就是当时炼制的五彩石中的一块,只因当时炼制中,这快五彩石变得有些不同,不知为何带了些灵性,不适合补天,吾就将它带回‘娲皇宫’置于库房一处灵气充盈之处,让灵气滋养,而今得以通灵。此灵珠子自你‘浑元炉’而出,故与你也有些因果。此珠一直在吾宫中,不想元始道兄却能知晓,也不知元始道兄道行已到那一步了!”说完,脸上闪过一丝仰慕之色,随即消失。
寻道子这才明白其中因由,再看那散发着红光的晶莹剔透的珠子,心里升起一丝亲近的感觉。
女娲将盒子轻轻盖上,手轻轻托起一送,盒子慢慢飞到寻道子面前,女娲开口道:“此灵珠子就交由道友,望道友转告元始道兄,女娲谢谢元始道兄!”
寻道子将装有灵珠子的盒子收好,稽首谢过女娲,答应转告师父元始天尊,随即起身告辞。
女娲开口道:“待吾送道友一程!”就见女娲捏诀一抛,开启一个虚空通道,让寻道子进去。
寻道子再次稽首谢过,转身进了虚空通道。
一九八、大劫动
寻道子由虚空通道出来,已到洪荒,随即向昆仑山赶去。
玉虚宫里,寻道子坐于元始天尊云台前旁边一个蒲团上,看着正端详手中红光艳艳的鹅卵大小珠子的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手托灵珠,只是那红光艳艳的灵珠并落在元始天尊手中,而是悬浮在元始天尊伸出的手心上面。元始天尊眼中闪着光芒,面色平静,一手虚托灵珠。
好一会,元始天尊眼中光芒散去,那粒红光艳艳的珠子飞回寻道子旁边盒子,寻道子伸手轻轻将盒子盖上。
元始天尊看着寻道子,脸露笑容,开口道:“你此去,女娲可有话说?”
寻道子恭敬的答道:“女娲娘娘让弟子转告师父‘谢谢元始师兄为吾娲皇宫留此机缘。并告诉元始师兄,若灵珠子能度得大劫,大劫后,灵珠子与吾再无因果,只为玉虚阐教门人!’。”
元始天尊一听后,笑道:“女娲也是明白人!”
寻道子听得有些糊涂,当即开口问道:“师父,我求取灵珠子,本该向女娲娘娘道谢才是,为何女娲娘娘反而要向师父道谢?”
元始天尊见寻道子迷糊的模样,笑着答道:“此次大劫,女娲不立大教,门人稀少,不愿入劫,只想护住门下几人避过此番大劫,就如当初巫妖大劫一般避世不出。可这天地大劫,虽是大劫,也是大机缘,亦有大功德。不入大劫,怎有大机缘,怎获大功德。况且修士只一味闭关修行,无功德于天地,只一味掠夺天地生机,岂能避开天地因果劫难。女娲虽有大功德于天地,可此功德助其成圣后已然不多,后虽获补天功德,却也难助其道行有多大提升,若一味避世不出。即便获人族祭拜,至多维持境界不落。
为师此番让你向女娲求取灵珠子做那封神之人先行官,却因此次大劫为师须借助人族朝代更替引动,人族为女娲所造,气运牵连,故需将此中因果了结。为师虽不惧此点因果,可也没必要为这点因果恶了女娲,故遣你求取灵珠子做封神之人先行官,以为娲皇宫入劫之人。为娲皇宫在此次大劫中谋些功德,也使娲皇宫能聚些气运。故女娲要谢为师。”
寻道子这才明白其中因由,同时也清楚女娲为何要在大劫后与灵珠子断了因果,只为灵珠子此番入劫,将由玉虚阐教培养,大劫中代娲皇宫入劫,为娲皇宫争得一些气运功德,劫后断了与灵珠子因果,也是对玉虚阐教的补偿。
随即寻道子又听元始天尊开口道:“此时让这灵珠子出世,正要借它戾气未消。好做那先行官;只是须得好生打磨一下。”又向着寻道子道:“寻道子,这灵珠子要顺利入劫,还须你那犯戒的师弟收为门下。你看由谁调教这灵珠子为好?”
寻道子听元始天尊问话,想了想道:“交给太乙师弟如何?”
元始天尊听了想了一下,开口道:“行!”
随后元始天尊见寻道子脸色黯然,不知是为何,于是开口问道:“你有何事。说与为师听听!”
寻道子正暗自伤怀,猛听元始天尊问话,赶紧抬起头,看着元始天尊。开口道:“师父,弟子只是在想这人族为何就有了这朝代更替,同族争斗;兴,亡,都是那百姓受苦;战端一起,有多少无辜伤亡!”
元始天尊听寻道子一言,含笑的脸色顿时一正,威仪立现,沉声开口道:“你心怀慈悲,为师甚慰!为师知你对人族情感特殊,关爱有加,不忍人族经受劫难。可你知何为天地主角?天地为何对这天地主角钟爱有加,让其承载天地气运,万族共尊?”
寻道子一听,却是当即一愣,自己确实未曾想过此中缘由,难道这其中还有其他玄妙?当下也不多想,直接向元始天尊问道:“师父,这天地主角其中还有什么缘故吗?”
元始天尊见寻道子一脸希翼的模样,正色答道:“天地主角若无自己应有责任义务,岂会获气运加身,天地钟爱!人族成为天地主角,固有人族契合道体的缘故,也有本身善于学习,富于创造,可更好相助天地演化,自我完善,使这方天地真正强大之因。否则以洪荒数以万计的种族,为何让人族做了天地主角?就因人族能更好的体现洪荒天地演化之道。人族要体现天地的种种演化之道,就得发展,尽快的发展,不同方向的发展!争战,朝代的更替,本身也是人族的一种发展形式,而且就人族自身来看,好像这争战更能促进人族发展!人族若不尽快强大起来,这天地主角的地位也不是一层不变,说不定什么时候天地就将人族抛弃,使得人族也成为众多泯灭的种族中的一个!”
寻道子这次又愣了,他记得当初元始天尊和老子,通天谋划将人族气运与三人牵连,更敕封人族三皇坐镇火云洞,只为谋求人族天地主角的地位能保留到无量量劫,今日听元始天尊说来,似乎这其中还有变故。而且这洪荒天地主角有体现天地演化,促进洪荒天地自我完善,使这方天地真正强大之责。这其中还有多少隐秘?
寻道子看这元始天尊,再次开口问道:“师父,这天地为何要选出天地主角,万族发展岂不更好?”
元始天尊沉思了一会,开口道:“天地选出主角,也是为了更快演化,尽早完善,似乎是因无量量劫之故!”
寻道子听元始天尊说到无量量劫,好奇之下,再次问道:“师父可知晓何为无量量劫?”
元始天尊道:“不知,只知无量量劫天地反复,天道圣人亦不得脱,度过则生,不过则亡!唯有证得大道混元者无惧!”说完,元始天尊脸上同样闪过一丝落寞。
随后,元始天尊与寻道子不再说远,说到当前封神大劫,寻道子也不再纠结人族自身发展须面对的种种劫难。
寻道子在昆仑山见过元始天尊,又与在昆仑山的众位玄门弟子见面交流,做了些安排,还特意见了见元始天尊口里说的封神之人。
寻道子让人特意将最后元始天尊收为没下的弟子找来,来者两人,是一同上山,一起拜在元始天尊门下,其中一个三十岁左右,面容敦厚,身材还算高大,穿了一身灰色袍子;另一人精瘦,二十多岁模样,眼中透着精明,头上挽了一个道髻,身着一身黑色袍子。
两人行至寻道子面前,稽首行了一礼,开口道:“姜尚(申公豹)见过大师兄!”
寻道子听二人自称,心里感叹:“还真是这两人啊!这两人配合可谓默契,封神的不二人选!”
两人行礼,寻道子也回了一礼,问了些话,又对两人说了些勉励的话,打发二人离去。
时间就是在不经意间流走,抱石道人从朝歌传来讯息,商王帝乙驾崩,寿王即位,号纣王,由太师闻仲,武成王黄飞虎辅佐。
寻道子听得抱石道人传讯,心里也有些苦笑,这怎么就改变不了?依旧是纣王,这家伙前世可是好大名头,封神大劫开启的重要人物,不知这次封神可还是因他到女娲庙降香引发!只是纣王已即位,这封神必定不远,也不管他是谁开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只是寻道子听到传讯中武成王黄飞虎猛然记起前世看《封神演义》时,曾注意到黄飞虎幼子黄天祥,这可是个猛人,本身就一凡人,没修过仙,无有法宝,可就仅凭手中一杆长枪,杀风林,高友乾,二败丘引;是凡人里仅凭武艺战败修士的唯一人物;虽然最后依旧死在妖术之下,可确有无敌之姿。
寻道子此刻记起黄天祥这个人物,却是有一个念头,前世不是常见什么以武入道吗?专修武者也能证道,如今就有这么?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