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射雕之逆天完颜康 > 射雕之逆天完颜康第50部分阅读

射雕之逆天完颜康第50部分阅读

    心黄蓉泄露我的身世。方信孺出使金国的随从,赵扩在我面前说会把他们流放,实际上,当然不会那么麻烦还不可靠。方信孺早被韩侂胄杀了,罪名是贿赂金将。于是,那些随从,都是知情不报,现在罪行败露,畏罪自尽。无论黄蓉跟谁说我的身世,那人必会当是机密,设法密奏皇帝,赵扩还要利用我灭金,会替我解决麻烦的。

    这是我认识的人,带华岳去打个招呼。多日不见,小黄蓉还是一副臭脸,骄傲地高高抬起头,对我视而不见,黄药师倒是对华岳很有好感,和他聊了会。

    社交礼仪完毕,各人落坐,用了些绿豆糕、糖藕、冰镇莲子汤之类,才开始谈正事。

    辛弃疾先开口,忧心忡忡地道:“各位同仁,如今金军夺我襄阳两淮,金使要求割地赔款,此诚生死存亡之秋也。我等都深受国恩,当尽忠报国。辛某老朽,苦思多日,惜无良策,在座各位都是贤良精英,今日济济一堂,正可集思广益,各位尽管畅所欲言。”

    静了片刻,一人站起道:“下官先抛砖引玉。京湖,京湖制置使赵方赵大人已夺回失地,只剩襄阳还在金军掌握中。主要是两淮可虑。”看了我一眼,“照杨康杨贤侄带来的兵力分布图,金军在两淮的布置,黄州、蕲州分别有一千步兵,大别山东侧一线才有重兵,我们便知,金使索要两淮,是漫天要价,黄州、蕲州与荆湖北路相邻,鄂州驻军甚多,金军难以防守,所以他们只想占据大别山东的十五个州。沿江制置使兼江淮制置使叶适叶大人,坐镇镇江府,监控瓜洲渡,建康府知府丘崈丘大人,监控采石渡,不令金军渡江。赵大人抽调兵力配合叶大人,反攻夺回了淮西的黄州、蕲州和泰半安庆府。但是其他地方,尤其是扬州、和州,死伤惨重也打不下来,只怕,难以保全两淮。”

    又一人道:“其实叶大人曾经提议在两淮坚壁清野,拖垮金军,但皇上不准,还,还……似乎,另有妙计。”

    一中年书生抚着长髯道:“皇上好像胸有成竹,完全不以失地为意,也不在乎岁币,议和只让压犒军银。”

    “是啊,皇上的行为着实令我等臣子不明所以。纵使金国愿结兄弟婚姻之国,但这只是名义,大宋失地十六州,还是膏腴之地,以后两国实力是会敌长我消的啊。”

    ……

    讨论渐渐热烈起来,主要集中于两淮夺不回来,而皇帝奇怪地毫不着急上。没有人提婚姻,因为这只涉及两个女子的终生幸福,两国皇帝决定即可,非臣子所能言。

    皇帝不急太监急。我轻蔑地撇撇嘴,继续消灭点心。

    可能是注意到了我的不屑,只听辛弃疾道:“杨贤侄有何高见?”

    我赶紧咽下点心,答道:“我只是觉得,两淮已失,皇帝也无意收复,你们没必要再谈论了。为什么没人说平吴之策呢?就算吴曦只是一个败坏门风、父祖清誉的无耻小人,不得军心民心,一个大将率一万军队去就能平了他,但此事是金国蜀汉路安抚使完颜纲一手促成,他必不会坐视吴曦被灭,如何对付此人指挥下的川陕金军四万人?”

    黄蓉冷笑道:“你当然不想人谈论收复两淮了。你来自金国,人在宋国,心向金国。”

    我坦然道:“我是生于金国,长于金国,更是由金将养育教导,恩情深似海,我来宋国,完全是因为我爹娘要来宋国,我自己,更习惯金国的尚武风气。我若一离故国,就掉转枪口,那才是忘恩负义、天地难容吧。”

    这么轻易就能让杨康招认?黄蓉大喜过望,洋洋得意地对众人道:“大家听见了,这小子自己承认了,他向着金国,他是金国j细。”

    我淡淡地道:“春秋战国时期,士子风气就是游历各国、择明主而事,时人不以为非。君主用人,亦不因人生于外国而见疑。可不会,无凭无据,就定人j细罪名。”

    黄蓉反驳道:“这能一样吗?春秋战国时期的国是诸侯国,各诸侯国都属于周,是一个国家。”

    我坚定地道:“金、宋、蜀,同文同种,怎么会是不同的国家呢?都是割据势力,都属于中国。在金国,叛国罪最重,会株连九族,叛往蒙古的,满门抄斩,老弱妇孺,一个都不放过,但叛往宋国的,罪止一身,家人不究。我只带了一份兵力图做晋身之阶,金军在两淮的防御,其实,这个,嗯,就是我布置的,回报金国教养之恩。我推演过很多次,确信已经天衣无缝,不死二十万人,你们夺不回两淮,而这个代价不是你们现在能承受的,我拿出图来不会损害金国的利益,所以我做得毫无愧疚。”

    黄蓉怒道:“你布置的?还天衣无缝?吹吧吹吧,本姑娘这就来戮破你的牛皮!辛伯伯,请问这里可有沙盘?”

    “有的。”辛弃疾站起道:“各位请随我来。”

    黄蓉毕竟还小,又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都要学,学得博而浅,兵书战策,是在被周小姐刺激了后才下苦功的,她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我都能轻松应付。很快,小丫头就抱着黄药师的手臂摇晃,指着我告状:“爹爹,他欺负我,你帮女儿。”

    黄药师出马,是比黄蓉高明了许多,其他人也都帮他出主意,连华岳都把他新想出来的法子贡献出来,不过,还是我们早就想到过的方略,都有应对之法。

    最后,黄药师盯着沙盘,久久不动。辛弃疾担心地道:“黄兄,你怎么了?”

    黄药师一分一分地抬起头,瞪着我,涩声道:“我输了,你更高明。”

    我吓得躲到华岳身后,叫道:“你别杀我。金国将领很多,我不布置,也会有别人布置。我今年才跟国公,哦,就是宗浩大人(完颜宗浩,封荣国公),他今年当上都元帅,我才跟着去南京。和宋国有关的,我就做了这么一件事情,其实也没损害宋国的利益嘛。何况现在我爹在宋国都发达了,我不会再给金国做事了。”

    辛弃疾紧锁眉头,问道:“杨康,皇上知道这是你布置的吗?”

    我连连点头:“知道。我不敢欺君,说的是实话,是皇上说我太年轻,不能服众,他不便提拔我,而且国公知道我投了宋国,会气得着人来杀我,或者干脆要皇上交出我,皇上会为难的,所以,他现在只提拔我爹,国公不知道我爹的。”

    辛弃疾叹道:“原来如此。”

    我觑得其他人也都恍然大悟的样子,放下心来。再没有人疑心为何杨铁心平庸而皇帝还非要重用他了吧,我真聪明。

    黄蓉绞着头发,清清脆脆地道:“善守者必善攻,你既有本事,金国自然是让你制定作战计划……”

    小丫头太毒了。让这班主战派们知道,令宋国失去两淮的罪魁祸首就是我,还不拿我祭旗。我立刻道:“庐、楚、和三州,去年夏天没打下来,当时就制定了计划,今年打。这是别人的功劳,容不得我插手,更不会透露给我这个无关的人。这是很明显的,北疆边军,二月起就陆续南下,那时国公才任都元帅,我还在中都呢。”

    辛弃疾道:“你可知攻打这三处的计划,是何人所定?”

    我沉默了一会,答道:“国公说是他亲自定了攻取两淮的计划,我知道不是。其实我爹三月份和我娘重逢,就叫我也来宋国,那时我不愿意,安排他们去楚州,自己还是去南京跟随国公了。直到五月中,我见军中运来了很多火油,知道是要用火计,才找机会走了。我知道我的兵法修养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我不想自己哪天就消失了。”

    几位主战派元老对视一眼,微微点头,都相信了这才是杨康肯来宋国的真实原因——完颜宗浩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他寒心了。而攻打那三处的计划,环环相扣、精密狠辣,制定者应为明耀,两淮战场的金将中,就是他用兵奇诡。难怪此子销声匿迹了,原来是被完颜宗浩秘密杀了。

    辛弃疾看看沙盘,问道:“贤侄,你可知你的作战风格是怎样的?”

    我点头道:“知道,我怕死,防守时思虑周密,无懈可击,进攻时则犹豫不决,往往错失良机。”作战风格就像音色字迹,每个人都不同,我这些天可是特意控制自己,不去进攻。

    辛弃疾惋惜地道:“正是。你既然知道自己的缺点,就该改正。”

    我摇头道:“没办法的,这是我的性情使然,我不愿意冒险。我先后跟随王爷(完颜襄,曾封常山郡王,后进封南阳郡王)、国公时,都是在他们身边,我从来不亲冒矢石,不独立领军,所以没功劳没名气。”

    辛弃疾语重心长地道:“你这样不行的,年轻人就该有朝气,有热血……”

    用得着他教吗?我够勇敢了。只是想弄个幕僚的职位才故意这样说。打断他道:“我活着才能享受。善泳者溺于水,我谨慎不好吗?我看皇上的意思,大概也不会让我做主帅,进攻交给别人好了。我觉得我很合适去押运粮饷。不要再教训我了,你们该庆幸,我有志气的话,早就在金国出人头地了,也不会来宋国了。”

    原来,此子惊才绝艳,偏偏又籍籍无名,全是因为他的性情。众人苦笑,又交相询问金国内情、历代战役。

    我需要这些人去向赵扩举荐我,抖擞精神,认真地一一做答。金国内情,很多我都答以“不知”,因为那些问题不是一个亲兵能够知道的,哪怕这个亲兵很得宠。

    晚宴后,我跟杨铁心回府。他一直都不开口,别人称赞我时他无喜色,别人诘难我时他也无怒意,所以我让轿夫先回去,我和杨铁心安步当车。走出老远,看看街上无人,就我们两个,再感觉下,附近没有普通江湖人潜伏。至于黄药师那等宗师级高手,我自然是感觉不到的,反正他知道我的真实身世,我也不在乎他跟来了没有。所以我对杨铁心道:“府里耳目众多,你想问我什么,现在就问吧。”

    杨铁心停住步伐道:“那个兵力布置,真是你定的?为什么你从前骗我和你娘?”

    我干脆地道:“兵力是我布置的,这是王爷要求的。我欠他养育之恩,以此回报,他会忘记娘,再不打扰你们。从前我不说,是因为那时和州未下,你们若是知道我懂调兵遣将,必会逼我去前线。”我还特地撺掇黄药师回桃花岛拿九阴真经,避开了风波,“一,我怕死,我不想上战场;二,我毕竟是金国教出来的,我不想跟金国打;三、真去了,让我赢还是输?赢了,都元帅必怒,将严查,迟早查出我来,一旦他上奏金帝,王爷都有罪的;输了,是打击我的信心,我很可能水平到此为止,再无寸进。”

    杨铁心恨恨地道:“这么说,我还要感谢你了,谢你给我解决了麻烦,让我和惜弱有安宁日子过。”

    我道:“这倒不用,纠缠不清,泄露出去,我们和王爷都会死。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娘,她怀胎十月,很辛苦才生下我,我应该报答她。而且我也说得很清楚了,金国不是宋国,有的是能人异士,我不做,也会有别人做的。为什么不让我借此和王爷做个了断?”

    杨铁心喘着粗气道:“好,这个就算你狡辩过去了。你一直隐瞒你懂兵法,也瞒住我们了,为什么,现在你又说自己会?你到底想干什么?”

    我用无奈的口气道:“我也不想承认啊。我想了个办法骗钱,我能一辈子锦衣玉食,我才不想上战场拼命呢。其实,兵法这种事,就是所谓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天才和庸才只有一线之隔,我不承认,你们就谁也不知我究竟懂还是不懂。我现在承认,是因为皇上太恩宠你了,应该是要重用你,我不想让你一个人去,我会跟去的,给我弄个幕僚的位子就行。”

    杨铁心冷笑道:“你这是担心你老子我吗?你会担心我?”

    我淡淡地道:“我以前根本不知道你,对你是没有什么感情,我认你,是因为娘。但现在,我会尽我之力辅佐你。宋帝多疑,他知我长于金国,受金将教导,他不信我,不肯让我直接领兵的,但他会用你,因为有毕再遇作保,你是忠于宋国的。我习惯耀武扬威,习惯飞扬跋扈,只能盼望你发达,我才好狐假虎威。”

    杨铁心怒道:“你只知道你自己!”

    我反问道:“这有什么不对?王爷一直教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一直这么做,也做得很好。看,”扳着手指一个个地数给他,“你已经是将领了,有机会征战沙场,立功报国了;娘又有安定富贵日子过了,不用自己做事操劳,未老先衰;妹妹有家世嫁妆,能嫁个好人家了;郭靖笨笨的,但他有恒心毅力,肯下苦功,我安排他去学江湖绝学九阴真经,将来能跻身一流高手之列,再无人敢小瞧他。我做得多好啊。你自己说,我的所作所为,害过哪怕一个人吗?”

    杨铁心皱着眉头,转着圈子,想了又想,陡然叫道:“你害了靖儿的师父江南七侠!”

    这算什么罪名,老家伙还非要证明我是坏人呢。我缓缓地道:“我不觉得我害了他们。我在归云庄时的那番话,可是从梅姨手下救出了他们呢。难道要我看着他们以众凌寡杀了梅姨?那天梅姨的师父黄岛主就在场呢。今天你也见到他了,这人武功高极,十招内就能杀了郭靖和七怪。幸好那天有我平息纷争,不然,黄岛主亲眼见到徒弟被人欺负,一怒出手,你已经连侄子都没了,还侄子的师父呢。你从来都只会指责我,从来不肯想一想,我不那么做,所有人会都是个什么下场?你对郭靖,也永远都比对我好,现在连郭靖的师父都比我的姨娘重要啦!梅姨还冒险进山阳城救你和娘,江南七怪对你们有何好处?你管他们死活!”

    说完,我愤然自去。

    杨铁心实在不会做父亲,总是怀疑我,总是教训我,又怎么能指望我孺慕他、孝顺他?

    我自觉为他们做的已经够多了,足以报答生育之恩了。以后的形势发展,我不会刻意安排,但也不会专门去相救。一切,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正文 165无可奈何

    金国都元帅完颜宗浩将他制定的两淮攻略装订成册付印了,百户及以上将领,人手一份。

    书商还在制版,宋国细作听说了,高价购得一份,七月初传回临安。

    宋帝草草翻了下,命人连夜抄写了百份,次日早朝时,分发于群臣。

    文武百官一人捧一本《两淮攻略》,翻开,扉页上有一段短短的序:

    “时人以为用兵当奇诡,其实不然,兵行险着乃下策,上策者,算尽机关,敌之所为皆不出我之预料,皆有对策,方为万全之计。今夏本帅连下庐、楚、和三州,卒定两淮,世人皆言诡计,误也,现披露攻略,散发全军,望我军中将士能用心揣摩,得‘稳’字窍要。”

    署名“崇浩”。

    这是为避金睿宗讳,改“宗”为“崇”。

    后面是正文:

    “庐、楚、和三州,田琳平庸,毕再遇善战,周虎爱民,皆可破也。

    庐州。今投石车已改进,强攻即可。

    攻楚,可于黄河口或泗州渡淮。毕善战,不甘死守,调水军防守楚州段淮水,逼我军走泗,则盱眙至楚州一路,必有险阻,疑为决洪泽之水。故我军当于泗州伪做渡江状,主力秘密集结于黄河口。令虎豹骑在营地下造藏兵洞,伏两千人,钦使过后次日黎明前,全军撤退,流窜肆虐淮东,毕为淮东安抚使,守土有责,当分兵追击。

    若不幸为其所困,可至都梁山。已存粮、草、水、药,可支五日。不敌,可降。

    南风起后,我军主力渡淮。伏兵起,夺城门。细作于城内放火。”

    后面按淮河上水军是否追敌、伏兵是否能夺得城门、毕再遇是否还在城里……细分下去,都有对策。看得出来,金军根本不知道毕再遇在洪泽湖里还埋伏了一支水军,设下火计,只想对付五千宋国水军;他们也不肯定虎豹骑是否能引开毕再遇,毕再遇如留在山阳,会有刺客去行刺他,不过这段注了“机密”,没有说明究竟是谁,想来,总是毕再遇的身边人。

    和州之战,金军也没全指望雀杏。他们早在击溃陈应雄时,就混了j细进陈部,雀杏烧历阳不成,则由j细放火。

    的确是万全之计。

    诸臣看完,个个默默无言,都泛起难与匹敌的苦涩感觉。

    宋帝忧心地道:“反攻两淮,已经又牺牲三万士卒了。各位卿家,我大宋如今该何去何从啊?”

    叶适已回镇江府坐镇,辛弃疾辞官,朝中主战派稀少,也无重量级人物,头天更是都被金将教导出的杨康打击了,没有人敢说要继续反攻两淮。

    韩侂胄是平章军国事,别人能装死,他不能,硬着头皮出班道:“皇上,恕微臣直言,四川今年风调雨顺,能大丰收,当地百姓们都被告知,如果蜀国亡了,吴家的新家主,一定会把蜀王分给他们的田地全部收回去,所以现在四川百姓非常爱戴、支持蜀王,家家立他的长生牌位;四川原先的宋军将领,每个身边都有吴曦派去的明教弟子做亲兵,美其名曰保护,实则是监视;吴曦本人则有明教的护教法王贴身护卫,临近关卡还有金军守卫。再不可能指望军队哗变或义士行刺解决叛乱,反贼吴曦要站稳脚了,朝廷必须尽快发兵平乱,不能再和金军僵持了。

    “两害相权取其轻,事到如今,只能暂且与金国停战,先平逆曦。两国疆界,就以既占为准,黄州、蕲州和泰半安庆府还是我们的。好在虎豹骑贪得无厌,改叫和州防御军还是一样贪婪,按人头收钱放人过江,每天都有千多百姓投奔建康府,两淮丢的是土地,人口尚在,损失不大。而且金国肯结兄弟婚姻之国,名分上升,也算是能告慰祖宗了。”

    宋帝道:“爱卿的意思,是要割让十六州了?”

    韩侂胄立刻道:“只是权宜之计。战后方知,我们从前所得金国内情都是虚假的,金国将领善战,士卒精锐,我大宋将士比之尚且不足。秦孝公割地换平安,才能商鞅变法,后来秦败魏;勾践割地换平安,才能卧薪尝胆,后来越灭吴。只要我大宋这次能保住元气,今后全国上下痛定思痛,奋发图强,最后一定能驱逐金人,光复中原。”

    他的党羽也纷纷附和:

    “是啊皇上,有些将领太没用了,花朝廷的钱养兵,却不能打仗,咱们大宋需要时间重新练兵。”

    “叶大人赵大人丘大人都是善战者,他们全去前线了,还是夺不回两淮襄阳,再打下去也是无用。”

    “攘外必先安内,金人是异族,有良知的人都会反对他们,吴曦亦是汉族,能蛊惑人心的。”

    ……

    宋帝微微点头:“如此,韩爱卿便与金使说吧。尽快定下和约,朕盖玉玺,就派使者与金使同去中都,请金帝用玺。”

    韩侂胄心中暗喜,恭敬地道:“微臣遵旨。”

    史弥远出班道:“皇上,此次北伐,太过仓促,又用人不当,才会失败。李汝翼、皇甫斌之流实在不堪,我大宋有善战者,是秉性正直所以被排挤陷害了,譬如武学生华岳。朝廷当提拔真正的将才,令其重新练兵,练出二十万精兵来,再与金国一较短长。微臣听说,士卒平时怎么训练,都只是加强技艺,胆魄只有在战场上才能磨练出来,我宋兵比金兵缺的,就是胆魄。逆曦手下都是我大宋士卒,战力一般,也没有士气抵抗天军,败一两次大概就会全部重新投诚了,正合拿来练兵。微臣建议,选良将讨逆,带出一支弱旅,带回一支强兵。”

    宋帝赞许道:“史爱卿此议甚佳。由何人讨逆,你可想好了?”

    史弥远道:“为防金军渡江再犯,赵大人、叶大人及其麾下兵力都不能轻动,讨逆只能用新军新将。微臣身为吏部尚书,有为朝廷选拔贤才的责任,当详加考核,尽快提交人选给皇上。”

    韩侂胄道:“倒不用担心金军插手,张行简说了,和议达成后,他带和约回去,副使常山郡王会留下养伤,直到我们平了逆曦。”

    史弥远道:“敌国的话,岂可轻信?有传言说,金国三皇子荣王造反,兵败身死,完颜焕马上派人去杀了荣王妃及其子女,还装成是他们自尽的样子。此事前些时被揭开,完颜焕自知太过凶残,世所不容,不敢回金,才借口养伤,留在我们大宋。金军未必在乎这个人质。”

    宋帝颔首道:“史爱卿是对的。和约公诸天下前,都需防着金军,长江防线不可撤兵。”

    早朝后,宋帝留下了皇侄赵贵和去御书房,温言道:“贵和,朕听说,你常去水云间,可是,对周虎之女有意?要朕为你们赐婚吗?”

    赵贵和立刻跪下道:“皇上,这都是侄儿从前痴心妄想。其实,周小姐和皇兄两情相悦,正是天作之合。侄儿得杨康劝解,已经清醒了,这些天,都没有再去水云间了。”

    宋帝道:“起来吧。你可知,杨康是何人?”

    赵贵和起身道:“侄儿知道他是归正人,杨铁心的儿子,杨家将后人,但从小和父亲失散,是金将养育教导的。皇上,杨康说,您会为我聘娶金国清平郡主,是真的吗?”

    宋帝道:“你愿意吗?”

    赵贵和道:“我大宋和金国毕竟有深仇大恨,总不能让金女为后,要结婚姻之国,自然是侄儿去迎娶。这是邦交大事,侄儿怎能不愿。何况,杨康说清平郡主风姿绰约,侄儿该满足了。”

    宋帝叹道:“贵和,你很懂事,朕心甚慰。你觉得,杨康这个人怎么样?”

    赵贵和道:“我觉得他很重情义。只为儿时与清平郡主的交情,就能劝解侄儿。还有,他的口才很好,见闻很广,后来同车回去,他说了很多西方的习俗。说那里有很多国家,都很小,才咱们一个州大;百姓都信奉什么基督教,新王需基督教的教皇加冕,才算正式即位;所有人都是一夫一妻,没有纳妾之说,国王也是,所以贵族很多人会,会……私生子很多;国王只能有一个王后,没有妃子,子女稀少,要是没儿子的话,女儿也可继承王位,称女王。他说了很多,件件匪夷所思,化外之民,真是野蛮无廉耻。”

    宋帝问道:“你喜欢他吗?”

    赵贵和想了想,摇头道:“奇闻异事,听一遍也就够了。他不懂诗词,也不喜欢琴,举止又放肆无礼,侄儿跟他合不来的。侄儿现在,就在府里读书弹琴,独得其乐。”

    宋帝微笑道:“你倒清闲。婚姻一事,多半能成,朕会尽快为你娶到佳人的,望你们日后琴瑟和谐。”

    赵贵和又跪下道:“微臣谢主隆恩。”

    告退后没走多远,赵贵和就遇见赵曮,正要去御书房跟皇上学习处理政事。他恭敬地向皇子行礼,心下暗恨:赵扩,你就知道偏向赵曮,看不起我。尽管栽培他吧,我有杨康就行了。计划他在马车上时一笔一划写在我手上了,你不会知道的。这个计划,就像他定的两淮攻略,天衣无缝。所有事情他会办好,我不用做什么,也不会再见他,只要等三年,等你第二次搞北伐,宋国就是我的了,金国也会是我的。

    ————————

    很快,细作又传了金国新的军功赏格回临安,立刻就成宋国文武的热门话题。

    军功奖赏就是两种:爵和财。宋国的军功赏格就是明码标价。高级军官(副指挥使以上)受轻伤,赏五匹绢,重伤赏七匹绢;基层军官(副都头以上)重伤五匹,轻伤三匹;“长行”士兵重伤三匹,轻伤两匹。一般战场斩敌一首级,为第四等军功,禁军将士立了,赏绢三匹,钱三贯;蕃兵、义勇、弓手立了,赏钱五贯。

    据说,金国是在虎豹骑试行三年,确定可行,才向全军推广新法。今年南线的军功,五月起都按新法计算。

    主要就是提出“功勋”,重点是:

    一、军中资历和战场立功都累计功勋,不再即时赏赐钱物;

    每级爵位都订下功勋值,当有缺时,在功勋足额者中,由最高者升职补缺,并减去相应功勋值;

    功勋不足升职者,退伍时可将功勋都兑换银两。

    二、功勋不可重复计算;

    每处独立的战场上,由功曹独立计算功勋。

    斩首是小兵的功勋,先按什合计,之后,什长分三成,剩余的,由什长分到个人头上;

    俘虏数量、获得金银粮草等军资,减去自己的伤亡、军资损耗后,是主将指挥的功勋,可能为负数。(负数也是金军独创的名词)

    主将下各级军官,无功勋,是由主将按其表现,从自己指挥的功勋中划一部分过去。

    指挥的功勋都算给主将,所以失败的罪责也都是主将的,无可推卸。就算败仗是因为下属将领办事不利,那也是主将识人不明,用人不当,一样只惩罚主将。先扣除功勋,扣到零就降职,再继续扣,扣到底撤职,还不够就要斩首了。

    三、功勋可转移给他人,但要打个折扣。

    职位高者转移功勋给职位低者,只需打五折,反之或平级,只转三折。

    以楚天舒为例,他坚守都梁山那仗,后来俘虏多,有一千多功勋,打和州时,因为周虎最后下令死战,金军伤亡惨重,历阳城全烧了,也没有俘虏、军资可得,他的功勋是负。要不是明耀三年没领过功勋,累积了两万多点,全折给他,别说升任和州防御使,楚天舒已经被撤职严惩了。

    ——

    很明显,金国太穷了,穷得发不出赏赐,才会这样,搞个“功勋”出来,拖延发赏时日。还抹煞了“先登”“报讯”“谋事”之功。更将主将的权力无限扩大,各级将领想要点功勋,得看主将心情。

    反对意见则认为,金国是在明确权责。功劳、责任都是主将的,再不会有顶罪、冒功之事。还可促进金将争取独立领兵,好独吞功勋。虎豹骑战力很强,既然新赏格在那试行了三年,应该是利大于弊。

    没有人再提两淮了。都在效夷之长以制夷。

    作者有话要说:我太倒霉了。有人堵了下水道,污水全漫上来了,我屋里全淹了,大概10厘米,房东来帮忙,1个半小时才把水舀走。我的衣箱、书箱都浸水了,这些天一直下雨,今天晚上就要用小电吹风把我的衣服、书一点点地吹干,只能更这么点了。

    正文 166功亏一篑

    直到六月二十八日中午,洪七公一行才乘木筏回到大陆。

    本来早就该回来了,但他们做的第一个木筏和储备的食水一夜之间就不见了。四人都没有要做野人的理由,在桃花岛上,只可能是黄药师的哑仆害人。洪七公也只能叹一句,“果然都是j恶之徒,幸好被黄药师困在孤岛上了。”让郭靖燕无痕重新扎筏子存食水。欧阳恪沉迷武学,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化海水为冰,再晒化,弄出淡水来。

    燕无痕去临安开酒楼水晶宫时,已经找兵部小吏查过了,段天德,正是迎接金国钦使之人,和手下两千官军,都在太湖失踪,其实是被太湖水寨杀了。大仇已报,他们兄弟两才会清闲地出海捕鲨。在船上初见郭靖时就告诉他这个好消息,郭靖很欢喜,既感激义弟为他报父仇,又气恼义弟瞒着他这事。

    欧阳恪一直觊觎郭靖的汗血宝马,一见面时就问,郭靖说留在客栈里了,他很担心,深怕有人认出那是宝马,抢走了,甚至想立刻开船去那客栈,但是洪七公要去找黄药师疗伤,燕无痕不理会他。后来船老大背叛,四人困在桃花岛上,欧阳恪最着急,一直怪郭靖不懂珍惜,宝马都不随身带着,而是随随便便扔在客栈里。

    所以,第二个木筏扎好后,细心带有海图的燕无痕,就按照图,带众人划筏子漂洋过海,在碕头靠岸。

    走进客栈,掌柜一见郭靖就道:“郭公子,你来了。你的马,杨公子带去临安了。还有,杨公子说丐帮里有人被金国收买了,他建议让你们改装下,暂时不要联系丐帮。”

    郭靖感激地道:“我知道了,掌柜的,谢谢你。”又对欧阳恪道,“不怪我了吧,马没事。”

    欧阳恪哼了一声,道:“等我亲眼见到马再说。掌柜的,我们在这吃午饭,快给我们多上几个好菜。”

    掌柜连声答应:“好好好,公子爷先坐下,喝点茶消渴。您是远客,我让先给您这桌上菜,小店的拿手菜,包您满意。”

    燕无痕已经挑了个窗边的干净空桌,扶师父洪七公坐下,再去问掌柜,哪能买到骡车。他很省事,拿出三十两银子放在柜台上,说多的做辛苦费,掌柜就满口答应,此事包在他身上,在他们吃完饭前,一定会有骡车。

    上菜很快,四人吃了很多天烤鱼毛桃,终于能换口味了,胃口都很好。骡车、新衣服也由小二买来了。燕无痕又要了些凉水、馒头、点心、水果,让搬去车上。

    直到结了帐,掌柜方道:“郭公子,杨公子留了口信给你。是他特地交待的,这个口信,要等郭公子要走时再说。”

    郭靖很奇怪:“什么口信?”

    掌柜陪笑道:“这些话都是杨公子说的,郭公子勿怪。杨公子说,别人抓你师父,是为了找宝贝,不是寻仇,不会杀他们,只怕他们受不了折磨,自己寻死。现在才一个月,他们未必死了,只要郭公子尽快传言江湖,说那宝贝就在你这里,别人一定会押着你还在世的师父来找你,逼你交出宝贝。到时,以郭公子的人脉,多请几个高手帮忙,就能救出尊师了。”

    郭靖道:“是啊,这样就能救出师父们了。为什么我想不到?”又是欢喜又是自责,原来义弟一直都为自己着想,自己真不该怀疑他,还质问他。

    掌柜又道:“杨公子的话还没完。他还说,全真教敬重你师父的侠行义举,到处宣扬郭杨两家之事,说你师父是如何的守信重诺,为了一个约定,可以离家十八载不归,后来你师父和人对质,又出名了一次,所以,江湖人都知道,你有个寡母,在蒙古。抓你师父的只是一批人,还有很多人想要宝贝,一旦他们知道你确实有宝贝,迟早会想到可以去蒙古抓你母亲来逼你交出宝贝。只怕现在,就已经有聪明人前去了。”

    郭靖刚升腾起的希望被兜头一盆凉水浇灭了,紧张地道:“他是说,我母亲会有危险?”

    掌柜道:“是啊。不过杨公子还说,蒙古部大汗多疑,他要所有部落酋长交儿子给他做人质,你母亲在蒙古,就是人质,你若将她接来宋国,蒙古大汗将不会再信你,你的千夫长职位,只是虚名,永远不会真有兵马让你调动。”

    郭靖迷惑地道:“阿康让我怎么做?”

    掌柜道:“杨公子说,你既怀疑他,他再不会代你决定任何事了。他不会插手,你自己做决定,自己承担后果。”

    郭靖很矛盾,一边是师父,一边是母亲,都是他的亲人,让他选哪边?只能向新师父求助,可怜兮兮地道:“师父,阿康还在生我的气,你教教我,我该怎么做?”

    洪七公想了想,答道:“这个嘛,我也不知道啊。不过你要去蒙古接你母亲的话,要骑你的小红马去才快。马在临安,杨康在临安,蓉儿也在临安,所以啊,咱们还是先去临安,杨康不说,你就去问蓉儿。”

    四人赶车上路,前往临安。洪七公有伤,燕无痕欧阳恪还要学武功,所以虽然郭靖心急如焚,也只能陪大家晓行夜宿。

    当天晚上,在个小村子里找了家客栈住下,燕无痕要了三间房,郭靖、欧阳恪一人一间,他服侍洪七公,只要一间。吃完晚饭,欧阳恪说要练剑,独自出门。

    郭靖心神不宁,不想练武,睡觉了。但他也睡不安稳,一会梦见师父,满身鲜血地呼喊他:“靖儿,你有九阴真经了,为什么不拿真经来救我们?”一会梦见母亲,满身鲜血地质问他:“靖儿,为什么你要说自己有九阴真经,连累我被人抓去做人质?”

    满头大汗地惊醒,郭靖不想睡了,起床穿衣,出去吹夜风,就在客栈附近随意走走。

    走了一阵,见五个乞丐施展轻功,赶往一片树林。他很好奇,乞丐不就是师父的手下吗?怎么不去客栈拜见师父?遂跟了上去。

    在林中的一小片空地里,为首的中年乞丐拱手道:“在下丐帮大勇分舵舵主黎生。公子何人,如何知道我丐帮的联络讯号?约我等来此,所为何事?”

    素来孤傲的欧阳恪这次居然按照江湖礼节回礼道:“晚辈欧阳恪,有洪帮主的消息要带给丐帮,联络讯号是洪帮主教授。黎舵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