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要了酒喝,一边喝酒,一边说啊唱啊,哭啊笑啊,一醉方休。
射雕之逆天:完颜康160_射雕之逆天:完颜康全文免费阅读_160第 160 章更新完毕!
第一卷 161天家无情(2)
射雕之逆天:完颜康161_射雕之逆天:完颜康全文免费阅读_161天家无情(2)来自138百~万\小!说网(13800100)
第二天,乌古论映竹醒来,完颜煌已经走了。【138百~万\小!说网 高品质更新 13800100】喜儿殷勤地扶起她,问道:“小姐,您醒了。都晌午了,您想吃点什么吗?要不要醒酒汤?”
乌古论映竹狠狠一巴掌拍过去:“阿康根本没有死!枉我那么信任你,你这死丫鬟竟然骗我!”
喜儿捂着脸,立刻跪下辩道:“小姐,这都是老爷吩咐的。一开始,大家都说常山王死了,老爷马上就着人来告诉您了。后来,又有消息说常山王其实没死。可是,小姐,那时您伤心过度了,老爷觉得,大悲大喜会损害您的千金之体,让我先别告诉您。喜儿只是听老爷的吩咐,还是为您好,喜儿是忠于您的。”
乌古论映竹闭了闭眼睛,问道:“你是怎么瞒住我这么久的?”
喜儿有点小得意地道:“小姐是大家闺秀,又不会见外人,只是隔帘吩咐府上的婢仆嘛。我跟他们说,小姐不想人提起常山王。嘻嘻,常山王不是您的儿子,挡着您的路呢,您不喜他是应该的。所以,没有人会提的。”
乌古论映竹其实还会见一个人,就是赵王,但她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没有哪个男人,会在年轻美妾面前提他都成|人了的儿子。于是,她,乌古论映竹,自负皇后也能做得的千金小姐,被一个字都不识的丫鬟哄骗了!
她很清楚,父亲不是关心自己,而是故意为之。一听说完颜康死了就告诉自己,知道他其实活着却隐瞒,就是,为了让自己死心,好好地做赵王侧妃。这个丫鬟,就是帮凶。
权势,就那么重要吗?她已经听话地嫁过来了!世人都当乌古论德升是赵王爷的岳父了!为什么,连最后的一点点纯洁都不能让她保持?
冷笑一声,乌古论映竹道:“既然你这么听我爹的话,就去他身边吧。”
喜儿大恐,连连磕头道:“小姐,您不要赶喜儿走啊,喜儿是您的贴身丫鬟,一生荣辱都系在您身上,是忠于您的。这一次,这一次……这一次老爷说得在理,喜儿才听他的。小姐您出身高贵,学识出众,就该母仪天下的,又何必为一个心里根本没您的人委屈自己呢?王爷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正是如意郎君。”
乌古论映竹讥道:“你是不是,也想和王爷好?”
喜儿摇头苦笑:“喜儿都不识字,小姐和王爷说什么,喜儿也听不懂,王爷不会在意喜儿的。可是小姐,您配得上王爷啊,之前您做得多好啊,王爷都迷上您了。”
乌古论映竹不想说话了。这丫鬟两年前才来侍候她,又如何能明白她和完颜康的关系,她对完颜康的感情?
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完颜康是唯一肯带女孩一起玩的男孩子,他不会让女孩,但也不轻视女孩。她一直记得他说过的一句话,“女孩只是个头小点,力气小点,聪明才智是男孩是一样的,只要肯学,将来的功业成就也不会比男的差。”多年来,支持她遍读经史的正是这句话。在乌古论映竹想来,完颜康能容她尽情发挥才华,他们结成一对,必能携手并肩,共成大业。
所以,她设法毁弃婚约,只等完颜康回京。想不到,他回来才半个月,就出了荣王叛乱、满门尽灭的事,群臣亲军都要清洗,这时候自然不好谈论婚嫁,反正她才十六岁,也不急,结果,却是有缘无份。
她其实并不恨完颜康。毕竟,他们已有六年不曾见面,她还没和完颜康示意过,他不知道。都是她自己命苦,怨不得谁。
但她乌古论映竹,终究是无法在完颜康的面前做出娇媚情态去争宠的。
直到,惊闻噩耗。
她知道父亲的野心。完颜康不在了,能把握的就是赵王,父亲想做国丈,她就去争取后位好了。
可是,今日才知,是亲生父亲在欺骗、在算计她!
纵使受养育之恩,纵使曾父慈女孝,但这一件事,就让她将生父恨之入骨!
因为在温情的面纱掩盖下,包藏的是丑恶的祸心、冷酷的利用。
父亲明知她的心愿,逼迫她嫁于赵王,还能说是圣意难违,可这次欺骗,又有何借口?
就是无视她本人的意愿,只为自己的野心。
血缘亲情之不足恃,一至于斯。
亲生父亲都能算计自己,世上又有何人可信?
清平,你在宋国,是孤独的一个人,乌古论映竹在自己的国家,可也是孤独的一个人呢。
喜儿还在喋喋不休地大表忠心。她已经不再推脱了,而是拼命地讲述自己的用途,可怜兮兮地道:“小姐,您总是要有贴身丫鬟的,赶走喜儿还不是得再找一个?新人哪会有喜儿忠心?您赶走我,老爷就会知道,您生他的气了。小姐,父母生养孩子就是为了卖啊,什么‘血浓于水’,什么‘虎毒不食子’,全是骗人的!全是编出来骗人被卖了还帮着数钱!”
她的语气太过激愤,终于引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越想越恨的乌古论映竹注意。
喜儿觑得小姐有反应了,更是激昂:“小姐,您知道,喜儿就是被亲生父母卖掉的,卖给你家做奴婢,三两银子。小姐的一盒胭脂,能买三个喜儿呢。小姐待喜儿好,喜儿很感激,才是忠于您的。喜儿现在明白了,小姐不喜欢老爷的做法,以后喜儿都会听小姐的,不听老爷的。老爷有什么吩咐,喜儿都会告诉小姐,小姐来决定。小姐忍耐一下,只要您能正位中宫,到那时候,老爷夫人见您还得跪拜呢,小姐想怎样都可以。小姐啊,现在您就是再不高兴,打喜儿一顿,也千万不要赶走喜儿啊。老爷若知道小姐知道真相后这么生气,他会害怕小姐将来报复她,会干脆再不支持您的,小姐您一个人,哪里是那女人的对手?”
乌古论映竹绽开一个冰冷的笑容:“喜儿,从前我倒不知,你有这般好口才。你起来吧,你说得对,我是应该向前看的。”
“小姐,您想通就好了。咱们主仆联手,一定能斗垮那女人。”喜儿大喜,踉跄起身,跪了许久,她的腿都麻了。
乌古论映竹的眼神很悠远。她想起了春秋时的两位诸侯国公主。齐国公主宣姜,本许卫国世子伋子为妻,但后嫁其父卫宣公,生子寿、朔,为立寿为太子,阴谋杀伋子。秦国公主孟嬴,本许楚国太子芈建,后嫁其父楚平王,生子轸,谗言害芈建。
从前百~万\小!说时很不理解,为什么宣姜、孟嬴可以那么无情,现在她懂了,莫说宣姜本不识得伋子,孟嬴本不识得芈建,她识得完颜康,也只能紧紧抓住他父亲,来获取权力。
因为,只有掌握了权力,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她再不要,随波逐流。
是不是,每个争宠上位的女子身边,都有喜儿这样的“忠仆”?
乌古论映竹是“人”,是有自己的意愿的,逼迫、算计、欺骗、利用她的人,乌古论德升,万喜,都要付出代价。
射雕之逆天:完颜康161_射雕之逆天:完颜康全文免费阅读_161天家无情(2)更新完毕!
正文 162奇货可居
那次尴尬后,穆念慈装病,不肯跟我去武学院了。
开始我还好言相劝:不是烧糊涂了,就起来吧,去学点本事。武则天刚入宫时,只是才人,待遇和宫女一般,她总是跟人换班,唐太宗教太子李治处理政事时她去伺候着,就是捧着羽扇什么的站在一边,这么旁听了三年,她才懂得怎么治国。现在我带着,你可以听大家讨论,有不懂的地方,还可以提问,我们会解释。机会难得,不能错过。
她不理。我少之又少的耐心耗尽了,自己和华岳去。
不求上进。没本事的人都是自己不肯学,活该一直没本事,结果不是被忽视就是被利用。
不管她了,我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去建立名望,才能有机会进入宋军的决策层。
杨铁心肯定要去平吴,包氏关心丈夫甚于我这个儿子,一定会要我跟去。但我可不想为宋国冲锋陷阵,而且赵扩知道我的身份,必然不容我直接掌控他的军队。
因此,对我而言,最好是弄到一个幕僚的位置,偶尔献策,主帅爱听就听,不听也罢。这样,败仗才怪不到我头上。
我倒也并不想宋国平叛军全部覆灭,赵扩要是没实力占便宜的话,知道自己和我的合作已成镜花水月,没准会发疯,杀我泄愤。我估计他会派十万人去,死剩下三万,都磨练成精兵,我就对得起他了。
还有件事,就是我要和宋国现在没人在乎的皇侄赵贵和结交。
宋国这两代的皇位传承,非常搞笑。
现在在位的赵扩,是宋光宗的嫡子,宋孝宗的孙子,宋高宗的重孙。
孝宗是个感恩的人,非常感激高宗从众宗室子中选了他,传以帝位,所以一生奉供惟谨,死后得了“孝”为庙号。他共有四个嫡子,第四子早夭,长子赵愭做太子才两年就死了,第三子赵惇,极得赵构欢心,特地为其聘出世时见黑凤、道士皇甫坦预言将贵为天下之母的将门女李凤娘为妃。孝宗孝顺,弃自己中意的次子赵恺,越位立赵惇为太子。赵恺不几年过世,留下一个儿子赵抦,甚聪慧,后封嘉国公。赵惇也仅一子,赵扩,是李凤娘所生,平平无奇,后封嘉王。
赵惇二十五岁当上太子,直到四十岁,还是太子。不耐烦了,对父亲试探地说道:“我的胡须已经开始白了,有人送来染胡须的药,我却没敢用。”孝宗听出了儿子的弦外之音,答道:“有白胡须好,正好向天下显示你的老成,要染须药有什么用!”太子碰了软钉子,从此不敢再向威严强干的父皇提及此事,转而求助于高宗的宪圣皇后吴氏,吴氏暗示,孝宗回答太子还须历练。直到金国皇帝世宗驾崩,我的爷爷即位,宋孝宗一生的对手已逝,他也不愿意对个比自己小许多的人叫“叔叔”,这才禅位给儿子赵惇,自己做太上皇。赵惇登基,是为光宗,李凤娘为皇后。
李凤娘生性悍妒,做太子妃时就为丈夫赵惇多内宠之事,吵闹不休。做皇后之后,依然故我,太上皇后谢氏规劝她,李凤娘反驳:“我是官家的结发夫妻!”言外之意,是讥讽谢氏由嫔妃册为中宫,不是元配。太上皇孝宗在场,勃然大怒,召了老臣史浩私下商议废后之事。史浩认为新帝新后初立,此举会引起天下议论,不利于政局稳定,执意不从,孝宗也只得作罢。但李凤娘知道了,为了保住凤冠,只能紧紧抓住丈夫。
光宗很忌讳恋栈权势的生父孝宗。害怕太上皇再复辟,正好他有一个儿子——时封嘉王的赵扩,右相留正就劝光宗早日立储,意思是:就是我病了,不能理事,也是太子坐镇,群臣辅佐,太上皇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光宗提出后,孝宗心知肚明这是为了绝他干政之念,怎能答应?于是答道:“当初按例应立你二哥,因为你英武像我,才越位立你。而今你二哥的儿子还在。”意见相左,立储事自然就搁置了。
从古至今,哪有不立儿子立侄子的?立孙子的倒是有,金国就是。不用李凤娘多说,光宗自己也这么觉得,父亲就不喜欢他,不喜欢他的妻子,不喜欢他的儿子,不喜欢他们一家。太上皇要把嘉国公赵抦推上皇位,只有,也必须,先废了自己。
光宗是现任皇帝,总有人想讨好他,所以他的消息是很灵通的——太上皇关心他的身体,知道他有心疾,好不容易搞到一张秘方,按方合了药丸,准备等他去重华宫问安时让他服用。
李凤娘对光宗道:“太上皇打算废掉你,准备给你服的那丸药,就是为了好让嘉国公赵抦早点继位。”
光宗也是这么想的。真是治心疾的药,为什么不把药方给自己?做成了药丸,还是在重华宫,当着太上皇的面,自己能让人验毒试药吗?吃下去,也许就心寂了。为了性命,光宗从此绝足不去重华宫。
宋国以孝立国,皇帝不朝太上皇,这事在臣下看来有损君德、有违孝道,于是近臣口敝舌焦的谏诤,外臣连篇累牍的奏疏,都来劝谏,一定要皇帝照规定一月四朝。光宗有时勉强答应某日过宫,届时侍卫仪仗全体出动,阖城百姓驻足翘首,李凤娘一声娇唤,他就又缩回去了。他现在只相信他的妻子,因为夫妻一体,荣辱与共。妻子爱吃醋,也只是拿那些美人出气,不会害自己。无妨无妨,天下有的是美女,只要他活着,还是皇帝,就能一直有新鲜美人。
这被称作“过宫风波”,历时数年。后来,孝宗得病,光宗依然不去探望,直到孝宗病逝,光宗也病了,不能服丧。一时间,舆论大哗。
当时宋臣有封奏折,描绘了恶劣态势:
“祖父互疑,天地几变;子孙猜防,上下解体;支嫡交忌,臣民异心。道路之言,喧传百端,中外之心,忧疑万状。燕宫(指金国)闻之,宁无怀贰;乘舆闻之,莫或改容;藩邸闻之,未免忧祸。此何等事也,而俾见于世?此何等议也,而俾闻于时?”
皇帝疾不能丧的消息传出临安,传往全国,襄阳士人陈应祥暗中结交金国邓州将领——欲杀守臣张定叟,用缟素代皇帝为太上皇执丧,以襄樊之地归顺金国。
但是,宋京临安又有变化。
皇帝大不孝,群臣惶惶,宰相留正、知枢密院事赵汝愚、太皇太后吴氏的外甥吴琚、知临安府徐谊、叶适等凑一起,意欲扶立新帝。他们需要太后懿旨,找到了一个帮手去内宫游说——外戚韩侂胄。此人是北宋名臣韩琦的曾孙,母亲是太皇太后吴氏的妹妹,妻子是太皇太后吴氏的侄女,侄女是嘉王之妻,而他本人又兼着知阁门事这一联络内外的职务,实乃不二人选。
太皇太后吴氏,是高宗的皇后,号宪圣,从不干涉朝政,却是宋国地位最高的女人。召两个重孙嘉王扩和嘉国公抦到重华宫,吴氏悲不能声,先对赵抦道:“外议皆曰立尔,我思量万事当从长。嘉王长也,且教他做。他做了你却做,自有祖宗例。”赵抦色变,叩拜离去。赵扩惊惶欲走,被韩侂胄套上皇袍,带出宫宣布新帝即位,就为太上皇服丧。禁军欢声如雷,临安人心始安。
次日,韩侂胄陪新帝赵扩去见老皇光宗。光宗有疾,问:“是谁?”韩侂胄答道:“嗣皇帝。”光宗瞪目视之,曰:“吾儿耶?”这个可怜人一生抑郁,被强势的父亲压制,被彪悍的妻子操纵,被忠心的臣子逼迫,结果神智混乱,连亲儿子都不认得了。
当时传国玉玺还在光宗身边,新帝无此不能正位,韩侂胄机灵地跑去跟李凤娘说。李凤娘道:“既是我儿子做了,我自取付之。”就去丈夫宫里拿出玉玺。赵扩顺顺当当坐稳皇位,诏发内外。史称“绍熙内禅”。
三日后新皇登极之诏传到襄阳,陈应祥变色死心,但很快就被同党告发。张定叟把他绑在阅场上,问道:“朝廷负尔耶?太守负尔耶?”命将士射他。先在箭上做记号,言明射中肝的有多少赏赐,射中心的有多少赏赐,射中体比如四肢者又有多少赏赐。将此人乱箭射死。
因为韩侂胄有扶立之功,他才能飞黄腾达,青云直上,位极人臣。
赵抦短命,几年前就死了,追封为沂王。有子垓,三岁而夭。正好赵扩的儿子也都养不活,就收养了两个宗室子。他喜欢的赵与愿,改名赵曮,封皇子,不喜欢的赵贵和,就给赵抦传宗接代,称皇侄。
在世人眼中,当然是皇子有分量,但我重视赵贵和胜过赵曮,因为我记得,前世在《上下五千年》里看过,赵扩死后,史弥远和皇后合谋,不立皇子立皇侄。我相信赵贵和才是历史上的宋理宗。现在他没实力没势力没希望,就和当年为质赵国的秦国皇孙异人一般,所以,我打算学吕不韦,奇货可居。赵扩尽可以去笼络杨铁心,将来,赵贵和夺权,一切针对我身世的谋划,赵扩都只能带进地下。
作者有话要说:这里康弄错了。百~万\小!说走马观花的结果。
赵曮死得早,赵扩又立赵贵和为皇子。这人在史弥远送来的善琴美人面前说,我登基后要把史弥远流放到哪哪。史弥远索性借口给沂王传嗣,派人又找了个宗室子赵与莒。赵扩死后,史弥远和杨皇后合谋,先接当时已改名赵昀的赵与莒入宫正位,是为宋理宗。
正文 163风云际会
赵扩给杨府配的厨子不错,每样菜都色香味俱全,但我总是在外面酒楼食肆吃,就是有时晚饭要回去陪包氏一起,也是自己买卤菜点心凉水。小心翼翼的,就怕赵扩给我下慢性毒药。金大在《笑傲江湖》里写的“三尸脑神丹”太可怕了,一次成功,比毒品还毒。虽然我问了很多御医,还有江湖上的用毒高手,都说世上真有这么神奇的药物,早就有人建傀儡大军造反了,我还是害怕,还是万分戒备。
所以,我天天去城里新开的豪华酒楼水晶宫,是非常正常的。那的碗筷都是银制,我的安全有保障。
每天都去收情报,看最新进展。
我吩咐过,赵曮、赵贵和的情报都要收集,蒋先生做得很好,交给我的非常详细。 赵曮现在每天上午在六部学习,午后觐见皇后,半到一个时辰,其他时候都陪“周小姐”游玩散心。赵贵和则包了水云间一间包间,时常独自去那,喝个酩酊大醉。
赵贵和还真是喜欢琴呢,一面之缘,就迷上明艳那个娼妓了,迷恋到她呆过的地方都是香的。又一个无聊人士。
我一说起听说有个周小姐比我妹妹还有名,周源就详细叙述了一遍周小姐的光辉事迹,还要带我去水云间瞻仰——当时周小姐是在何处,怎么行刺金国皇孙的。
我后悔死了。驳斥天舒的那个,是真的啊。有自知之明,又临危不惧,多好的姑娘。我当初怎么就想不开,干掉她了呢?要是,我没有想移花接木,真人活着,我还可以去认识一下,深入了解。这一个,或许,是合适我的呢。
都是自己做下的蠢事,扶起了一条忘恩负义的蛇。不过我已经派人去周虎的老家了,找周氏族人。只要说说“周小姐”是多么的固执——孤身行刺金国皇孙;多么的走运——被皇子荣王救下,如今形影不离,大概能成皇子妃。周家人无论是真的关心本家孤女,还是想攀附皇子,都会立刻赶来临安。美女蛇嚣张不了几天了。
在水晶宫用了晚餐后,我、华岳、周源三人一起去了水云间。
人很多,门口有龟奴要打赏,其实就是入场费,一人三两银子。
周源道:“怎么涨了,我上次来,只要一两银子的。”
龟奴道:“从前是一两银子,现在嘛,我们水云间可是荣王殿下和周小姐相逢相知之地,这可是传奇的开头啊,身价当然不同了。再说,我们老板柳三娘是周知府的红颜知己,公子你就当是敬仰忠义,助咱们老板早日攒够银子,早日脱离风尘好了。”
周虎有开妓院的红颜知己?为了攻打和州,我收集过周虎的一切资料,从没看过这条。若是真的,这个柳三娘,为什么没有拆穿明艳呢?
我疑惑地问道:“你们老板,真的认识周知府?”
龟奴点头哈腰地道:“这位公子,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原来是往自己脸上贴金。我笑道:“就是没有‘姑妄信之’。你真会说话。”掏出两锭十两的银子放他手上,“三个人,多的一两赏你。”
那年轻龟奴手腕一转就藏起一锭银子,殷勤地道:“三位公子,小人引路。请。”
一进楼就注意到,二楼一间雅间没有门。很多客人挽着姑娘,在那进进出出,指指点点。也有姑娘一面说着“公子是来看周小姐行侠的吧,奴家带您去”,一面往我们身上靠。我抓住那龟奴道:“让人别烦我们。”龟奴打了个手势,那些姑娘们便悻悻散开,另觅大鱼去了。
龟奴领我们上楼,站在那无门雅间里,绘声绘色地说了一通当日的情景,好像他一直在场,亲眼所见。
那是行刺吗?动手太早,匕首上的毒也不烈,简直是闹剧。赵曮迷恋美色,宋臣,总该有人起疑心。
我还有个感觉,就是——也许不是我这个人倒霉,而是“赵王子”这个身份倒霉。看,我的替身都倒霉。那么搞笑的所谓行刺,他都会受伤,削了自己一层肉,真可怜。
龟奴说现在是新人翩翩姑娘献舞,是秦始皇之母赵姬所创、融合了赵国踮足舞与楚国折腰舞特点的长袖舞,鼓动我们留下看看。
二楼雅间都被预定了,我们三个,就在一楼大厅坐了一桌。当然,龟奴又收了银子,说观舞有观舞的价,按桌计,一桌二十两,免费供应点心瓜果茶酒。
等了片刻,二楼北面突出的云台上,款款步入一个面蒙轻纱的白衣女子,着木屐,袖长足有七尺,一双剪水双瞳,扫视全场,便如向每个客人都打了招呼。她也没开口,万福后直接踮足而立,轻盈起舞。
腰如细柳,腰身低折,就像春风拂柳,长袖挥动,收缩伸张,或起或落,控制自如,如轻云蔽月,飘逸灵动。
掌声如雷。
我也一个劲地鼓掌。这个是叫“长袖舞”吧,比后世天鹅舞好看多了,值得二十两银子。
我注意到,只有一间雅间的门还是关的,就在那无门雅间边上,正对平台的最好位置。应该就是赵贵和包下的甲字房了。
我招来个龟奴,指着那雅间道:“那间没人吧,怎么不给我们?”
龟奴道:“公子误会了,那是甲字房,是皇侄包下的。今天他就在呢,所以不能给各位。”
我道:“关着门,他能看到?”
龟奴道:“皇侄来这只是喝酒,因为我们水云间的酒好。三位公子这桌是赠送的酒,普通的酒,试试我们的佳酿吧,我们有……”列数了一堆酒名。
我赶紧打发他:“你走吧,我不喝酒的。”
这的老板柳三娘,真是太会做生意了,每个龟奴都训练的能说会道,见缝插针。
这时翩翩姑娘已舞毕退场,我道:“那个皇侄,是迷恋周小姐吧。我想去劝劝他:你既无心我便休,何必自苦。你们要和我一起吗?”
周源奇道:“这和你有什么关系,你不是从不管闲事的吗?”
我无奈地道:“这不是闲事啊。我见皇上那次,皇上问起金国清平郡主的容色性情,应该是想要她联姻。皇子将来是要登基的,他的妻子就是皇后,宋国这边,应该会是皇侄去迎娶。我小时有回被几个皇孙围住打,是清平郡主救了我,她对我有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不知道时倒就罢了,现在知道了,总要去试试劝说皇侄,希望郡主将来的婚姻可以美满。”
华岳道:“联姻这种事,得两国皇帝做主,现在还不确定吧?”
我道:“金帝多疑,相信亲孙女甚过侄女,我想他是会答应的。你们两,陪不陪我?”
华岳和周源对视一眼,笑道:“这种事很尴尬的,你一定要去的话,还是你一个人去的好,和皇侄私下谈谈。”
我道:“那你们先回去吧,我自己去。”
上楼敲门,一个小厮打开门,见我穿着,知道我应该是客人,和气地道:“公子,这间是我家公子包下的,您可以去其他雅间。”
我放了十两的金锞子在他手上,笑道:“你家公子长居醉乡,很伤身的,在下杨康,字无忌,杨铁心之子,特来举荐美人。家姐风华绝代,远胜某女。”
小厮藏起金子,道:“小人去通报,杨公子稍候。”当着我的面,关上门。
很快,那小厮又打开门,不好意思地道:“杨公子,很抱歉。我家公子说,令妹穆氏小有颜色,但无风采气度。”
我干吗跟这么个小厮纠缠?拎起他自己进去,顺手关上门。里面就一个青年在自斟自饮,我看过画像,就是赵贵和。
他听我说杨铁心就想到穆念慈,可见现在还没醉倒,很好。我放开那小厮,拱手道:“在下杨康,见过皇侄。杨某举荐的是家姐,不是舍妹。家姐不但姿容绝世,风华绝代,其文韬武略亦不下于杨某,可为贤内助。”
小厮立刻站到赵贵和身前,握着拳,瞪着我,忠心耿耿地护主。好像我要做什么,他能阻止似的。
赵贵和冷淡地看我一眼,饮下一杯酒,方道:“你杨家是靠祖宗在民间名气大才获殊宠的,实无功绩,你有什么文韬武略可言,更何况你的姐姐。要想让我相信,证明给我看。”
我指使那小厮:“去拿些点心水果来,还要一份醒酒汤,一壶龙井。”
赵贵和点点头,小厮才一脸委屈地出去。
我端起酒壶倒了点酒在桌上,再以手指蘸酒写下“明耀”二字。“这是我从前的名字。”又写下“庐”“楚”“和”三字,“这三处,计划是我制定的。现在,皇侄相信我了吗?”
赵贵和惊异:“你来我大宋,有何图谋?”
我淡淡地道:“我在金国,开始有我师父完颜襄护着,我一年就从小兵升到统领,后来他死了,过了三年,我还是个小小的统领。去年五、六月,我的功劳,被当时的都元帅仆散揆冒认了。今年五、六月,我的功劳,被新任的都元帅完颜宗浩冒认了。与其在金国为他人做嫁衣裳,不如来宋国,重新开始。”
赵贵和奇道:“金国,为什么压制你?”
“哦,他们说我脑生反骨,迟早必叛。”转过脑袋给他看看,再转回去,“我脑袋和别人没有不同,是吧。就是那班老家伙妒贤嫉能、压制后辈嘛。完颜宗浩都不让我独立领兵,调我去他身边出主意。所以我不干了,来宋国。一份兵力图就能换到一个官位和一座府邸,真赚。”
赵贵和心道:你就是背叛了啊,带着兵力图叛金投宋,还沾沾自喜、自鸣得意,完全不以叛国为意,这就是“天生反骨”。金国压制你真没错,他们其实应该杀了你的。这么想着,面上却不动声色,和悦地问道:“那杨铁心是你什么人?”
我干脆地道:“没关系。这人的确是杨家后人,你们宋国的忠臣。他和他怀孕的妻子失散,失散了十八年,纵使相逢应不识,找个女人带我冒充是他的妻子儿子,很容易。这事皇上知道,他说我太年轻,不能服众,又不便公开身份,免得完颜宗浩一怒之下派人来杀我,所以他现在只提拔赏赐杨铁心这个我名义上的父亲,实际上,西征平吴时,宋军都由我指挥。完颜宗浩很老了,活不了多久,等他死了,我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做将军了。”
赵贵和疑惑地道:“你来找我,是为了?”
我轻声道:“我觉得,宋国皇帝也只是要用我的才能,实际上不会让我直接掌握军队。那么,就换个皇帝吧。”
赵贵和大惊失色。即使他生于皇族,自幼就会掩饰情绪,这回也掩不住内心的惊骇:只是感觉皇帝不会重用他,就想行废立之事,这什么人啊,太狂妄太狠毒太霸道太,太……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世上怎么会有这么疯狂的人?
我道:“金国三皇子荣王,是冤死的,我干的,让他全府死绝。做得完美吗?不管皇帝怎么压制我,军民有眼睛,看得见究竟是谁带给他们胜利、财富、功劳、赏赐、声望。等我平吴回来,就有足够的势力了。那时皇侄若有意,还来此处。宋国的制度是专防武将篡位的,我只要枢密使的位置,我可以练出二十万精兵,去光复中原。”
赵贵和沉吟道:“你有真才实学,不是一定要找我的,为什么不去找皇子荣王?”
我道:“他已经是皇子了,耐心等继位就行,用不着冒险,怎会用我?我看皇帝身体不错,总能再活十几年,皇子等得,我不想等。”拿出铅笔和纸,画了个简之又简的世界地图,“世界很大,中国只是东南一隅,巴掌大块地方。我四十岁前要统一中国,再休养生息十年,之后,西北恢复西域都护府,西南去灭了如来佛的祖国,推广道教,打开对外的出路。在我死前,尽量拓展中国的版图,至少打下中亚,要这么大的地盘。”一边说,一边在地图上指给他看。
赵贵和本来很鄙视这个把背叛造反当成家常便饭的狠毒小子,听到这番话,才肃然起敬,反而生出“燕雀焉知鸿鹄之志”的感慨来。想他二十年的生命里,见到的所有忠臣们,其理想只是光复中原、报仇雪恨,眼界局限于大九洲,有谁会说、敢说,要统一中国而后蚕食世界?
他还年轻,有热血,有冲劲,有憧憬,面对能超过始皇帝的丰功伟业,他的醉意完全退去,没有丝毫犹豫,站起身,深深一揖,诚恳地道:“贵和得杨兄,便如始皇得李斯,愿以大宋基业,供杨兄一展鸿图。将来全国军队俱由杨兄指挥,贵和绝不干涉,只在京中等杨兄捷报。”
我赶紧托住他:“我所求者,便是如此。皇侄请起,莫再折杀小臣。”
见杨康换了臣子对待君王的礼仪对待自己,赵贵和心中大喜。商汤遇尹伊,周文王遇姜尚,秦孝公遇商鞅,刘备遇孔明,苻坚遇王猛……明君贤臣相遇,如风云际会,一夕长谈,鼎定天下,就是这样吧。原来我赵贵和,才是真命天子。
“公子,点心茶水来了。”小厮在外叫门。
我含笑点头,赵贵和先将那简陋的地图珍而重之地贴身收好,方扬声道:“进来。”
当着那小厮的面,我故意道:“皇侄,我跟随完颜襄学兵法时,清平郡主也常来听讲,就这么认识了,姐弟相称,她待我,便如亲姐姐一般和悦。这是个好女子,她的性情,刚才我也和你说得很清楚了。无论如何,她才会是你的妻子。与其无望地思念,不如怜取眼前人。”
赵贵和配合地叹道:“得杨兄良言相劝,贵和知错。我这一生,再不会醉生梦死了。”他是说真的,他再不想喝酒了,他要回去研读法家兵家的著作,揣摩帝王心术。
我拊掌笑道:“拿得起放得下,这才是大丈夫。今日夜深,杨康家有老母相候,先行告退。皇侄海涵。”
赵贵和道:“好说,我也要回府了,杨兄,我们一起走吧,路上再聊聊。”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更新:
感谢支持本书的13&56;看&26360;网了好几遍,我很高兴。但我写得慢,现在还在找工作,要百~万\小!说投简历,日更太赶,会降低质量,157起不如112-156的。这是用自己之短比他人之长。我也不想在章节里掺水,以后还是写完完整的一章再发,速度大概是一周1-15万字。
正文 164惊才绝艳
功夫不负苦心人,六月的最后一天,我终于,收到请帖了——稼轩居士请人赏荷。应该就是主战派聚会。
杨铁心也收到了。
他是名将之后,早就随同僚去拜见过主战派领袖辛弃疾了,却不说再带我去拜访下。怀疑我呢。
难得倒我吗,我花了三天时间去武学院谈兵论道,点评历代战役,迅速成名,现在辛弃疾不就下请帖给我了吗?
华岳当然也有请帖。一起去。
人很多,大多都认识杨铁心,都来和他打招呼,华岳一边给我介绍,一边要我模仿他的动作,一一拜见前辈。
又要行礼,气人。一班被我手下楚天舒挡在长江以南的饭桶,还大喇喇地受我礼节,总有一天要他们给我磕头还回来。
辛弃疾,居然就是我和郭靖刚到临安时,在岳王庙见过的那个老人。幸好我一向谨言慎行,那天没说什么。
手下办事不利啊。还说此人年老多病,灰心丧气,辞官休养呢,我看他精神矍铄,分明还能活一阵子,可能会给我们制造麻烦呢。
他还记得我,拍拍我的肩膀,爽朗地道:“年轻人,你来临安的要事,是献兵力图,还是要找武穆遗书?”
我惊讶地道:“你没和郭靖谈过,怎么知道武穆遗书?”
辛弃疾哈哈大笑,指指荷花池畔的两人,“老夫和黄兄相识,听黄侄女说的。”
是黄药师父女。原来女的可以来,早知道,我就把穆念慈也拖来了。虽然这次人很多,不可能谈机密,只会泛泛而谈,但是,让小丫头听听胡乱北伐导致的悲惨后果也好啊。
我不担心?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