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中国散文 > 中国散文第45部分阅读

中国散文第45部分阅读

    里最为幽暗的路,你像一盏灯,温暖而柔和地在路的尽处等我。我问道:“你是谁?”你只是微笑,美丽的双眼仿如秋天的湖水,那般深邃地将我溺于其间,我终于知道:“你是爱,是我最后的梦。”

    我与你去遥远的他乡,为了一次爱的许诺。我们在向晚的冷雨中飞离冬天的岛屿,你说:“阳光在南中国海等待。”

    机窗外是平静而亮丽的晚云。我想着那里的海水、椰树……偶一举目,是你温柔的笑容。

    这一刻,我忽然全然地明白:什么是“一生一世”。

    ●杨明从不愿相信所谓的死生契阔,倒不是怀疑爱情,而是觉得在诡谲多变的现世,能真正相知相惜,即使短暂,也值得感激。

    ●张默请把你心的语言吐出,请把你眼的光芒射出,请把你手的节奏写出,在那无边无际的青丝中,风静止,树轻呼,让我们摇摇那灿烂的爱吧!

    卸了妆的女人

    《单身逃亡》

    郑智化

    卸了妆的女人,是平凡的女人;卸了妆的女人,是悲伤的女人;卸了妆的女人,是没有气度的女人;卸了妆的女人,是被美丽抛弃的女人;每一次让我看见你颓色的脸,总是在你卸妆之后,你唇角留下的残红,是尚未抚平的伤口。

    每一次让我看见你脆弱的脸,也是在你卸妆之后,你瞳孔掩藏的激动,是尚未看破的红尘。

    卸了妆的女人,挣开枷锁的女人,就这样依偎在我怀里痛快地哭。

    卸了妆的女人,是失落的女人;卸了妆的女人,是健忘的女人;卸了妆的女人,是没有秘密的女人;卸了妆的女人,是被爱情迷惘的女人。

    每一次让我看见你冷漠的脸,总是在你卸妆之后,你发梢散落的波浪,是依旧沉伏的思念。

    每一次让我看见你空白的脸,也是在你卸妆之后,你表情强人的宁静,是依旧燃烧的热情。

    卸了妆的女人,曾经最美的女人,就这样依偎在我怀里安详地睡。

    谢了,朋友

    三月风

    程静媛

    22岁那年,我带着对人性的悲悯,对自己的悲悯,茫然上路了。

    过了黄河,穿越中原,又在烟雨迷清丽、高雅的忧伤。我站在堤上,久久不能逃脱这种情调。

    我披着一头黑发,脸色苍白,离满湖的欢笑非常遥远。他走过来,看着我,带来一阵缓缓的湖风,同时对我的沉默做出宽容的浅笑。我依然对周遭活动的人们都感到麻木,不打算跳出固有的情绪。

    “其实,跳下去也不一定不舒服。”他说。我转过头看了一眼,仍不想理会,只是心里很狂傲地笑了一下,我才不会犯傻呢!

    “你跳下去,我还得救你,太戏剧化了。”他嬉笑着穷追不舍。我不得不认真地看看他了,一个不修边幅、脸色和我同样苍白的年轻人,不远处,摆着一副相当破旧的画架。

    我勉强笑笑,问了句:“画什么?”

    他耸耸肩:“3年了,我站在这儿感慨万端,却没画出橡样的东西。”听得出很深的自嘲。

    “你想找什么?”

    “不知道,所以注意到你。”

    “怕我跳下去?”

    “怕破坏了一幅有灵气的画。”

    我感谢他的赞赏,笑笑说:“谢谢!”说得很由衷。

    “也许你点化了我。”

    我不理解地看看他。

    “人才是这个生存空间真正的生灵,其实,你第一次转过头来时,我已经知道你‘水性’很好,不会被‘淹’的。”

    “人们的相互关注并不值得庆幸。”

    “你很孤独?”他关切地看着我。

    “孤独与生俱来。”

    “可与生俱来的东西并不只有孤独。”

    “我习惯了,或者说喜欢。”

    “你可以喜欢,但不要习惯。”

    我觉得他正一点一点地打倒我的孤傲,很想快点躲开,却又扔出一句:“你呢?是喜欢还是习惯了感慨万端?”

    “我很空虚。世间万物没有属于我的东西。”他坦诚的语言射出一种逼人的沉闷。

    唯剩沉默。

    等他画完一张速写递给我,我大大地惊诧于他的画笔的穿透力:画上的女孩孤傲、忧伤而又飘逸得让人不可捉摸。

    小心防守的堡垒突然被冲击,很是恐慌,我匆匆地就要告辞。他在那张速写上草草地写了几笔,折了两折给我,像阳光一样灿烂地笑了笑。

    我就这样告别西湖,坐上了南下的火车。如画的杭州真的远去了,我才打开那张速写。画面边上写着:感到寒冷时,请来!

    我骤然感到浓浓的暖意,又想起他说的:“与生俱来的东西并不只有孤独。”

    我知道了还有人情的温馨。

    谢了,朋友!

    心的挣扎

    台弯散文选萃

    隐地

    1寂静,你要设法让你的世界寂静。

    当你拥有寂静,你总是自己的主人,而孤独也会成为你的朋友。

    没有孤独这位朋友,你想提高自己作为人的品质,那就真的是缘木求鱼!

    2人活着的意义应当是在过程,而不是结论。所以一个人不应以自己的经验和观念去影响另一个人,何况你不是他,他也不是你,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未必一样,人生的酸甜苦辣都应当自己尝一尝。尝试,就是人生!

    3人生没有十全十美,如果你发现做错了,重新再来,别人不原谅你,你可以自己原谅自己。

    4生气,不如争气!

    可惜,生气容易争气难。

    而争气1天、1周、1月、1年、10年、30年、50年……都没有用,必须争气到最后1分钟。

    5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视一倒三饱的平安生活为理所当然。有人就是不能忍受日子的单调平凡,这种人身上可能多了一条欲线。不安的情绪,每隔一段时日,总要在体内激荡不已,信佛魔性在他血液里奔腾。如果不能时刻清醒的成为一个驱魔者,他必然会向罪恶投降。

    6有人骄傲,有人霸道,时间会教育我们,岁月的磨难,使蛮横的人也会有谦卑的一天。

    7好的电影,好的文学作品,其实是我们的镜子。它让我们看到真正的自己。经过隐瞒,以及社会虚伪的影子,我们早已不认得自己,而电影与文学作品,用诚实的声音呼唤、呐喊,这时我们被蒙蔽了的一颗赤子之心,终于噗噗的跳动了起来,也活了过来。

    8做一个现代人要精明,却不可刻薄。懂,却不要统统说出来。做一个现代人千万不可死心眼儿。对人温厚,起码自己会看得起看己。

    9有人说,愈来愈爱钱,只是表示这个人已经老了,而我觉得,那些一天到晚对家人或对朋友再三强调自己多么重要的人,才是真的老了!

    10活得有趣,年老的会变得年轻;活得无趣,年轻的会变得年老。

    11要成名并不难,难的是成名之后,能再平凡的讨生活,仍然以一个平凡人自居。

    12人性的悲剧之一是贪。每个人都想由小而大。其实保住小的局面,比起大而无当,反而懂得人生哲学。小得精致是一种美。小也是一种生存之道。

    13人生里面总是有所缺少。你得到什么,也就失去什么。重要的,你应该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追两只兔子的人,难免会一无所获。

    14你最痛苦的时候,窗外却有小鸟在快乐的歌唱。

    你最快乐的时候,有人正受着病魔的折磨,和死亡搏斗、挣扎。

    世界总是一样的,只是我们的心情和遭遇不一样而已!

    15不求回报的爱有快乐的一面,也有辛酸的一面。

    16爱情使人年轻;爱情也使人苍老。

    17有因就有果,伪君子多的社会,必定有一股无形的形成力量。人性何其敏锐!

    人,其实是另一种水,置于方,则方;置于圆,则圆。简单的说,什么样的社会,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人心。

    18阿谀者众,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喜欢别人奉承我们。

    19当清晨第一道光照亮大地,我们呼吸到的是新鲜的空气,清风吹到身上,任谁都禁不住要祈祷:愿和平宁静常在,愿幸福环绕人间。

    而事实是,世界没有一天没有战争。

    20偶一为之,总是令人难忘的!

    21最困难和最容易的,其实只是一线之隔。

    心花怒放

    散文

    沉金口

    心是一个,心是一绝。即使你将来会老,心却不会老。要不怎么会有那句: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心只会成熟,但永远不会老心字之所以有三点,是国为一个的心并非完全属于自己,他将一分为三。他有三分之一给工作,三分之一给大自然,剩下的留给友爱。

    工作时你的心是把重锤,奋进时你的心是柄浆;玩乐时你的心是只彩蝶,索取时你的心是张网;憎时你的心是块石头,恨时你的心是支箭;爱时你的心是泓温泉,奉献时你的心是根燃烛,成功时你的心是朵怒放的花。

    不管是事业还是生活,只要你是有心人,一切都将生机勃勃。无心或心灰意懒是人生中最大的悲哀,因而庄子说过:哀莫大于心死。有心就有境,好心境便构成一处人生的好风景。

    心的诚直与赤裸裸是原始人性的舒坦,心的节制与约束是现代理性的舒坦。

    心灵的宁静

    (外一篇)

    江西青年报筱卉生日那天,收到礼物数份,影集、日记本、胸花、头饰等等,精致、有趣。

    一份礼物,一片爱心。我特别“钟情”于其中一张小小的卡片——清逸的构图并没什么非凡之处,但那道小诗,意味无穷:有一天您将发现什么爱啊、泪水、歌儿都不再重要您会发现宁静的力量将有多么的丰沛……小小卡片,道出心声,令我想起那疯狂地“织梦”的少年时代。

    记得一位生活上、业务上的良师曾问我:你心目中的人生美事为何物?沉思片刻,我列出“清单”一张:健康、才能、美丽、爱情、名誉、财富……颇为得意地让老师过目。谁料老师不以为然:“你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项。没有它,你得到上述种种都会给你带来可怕的痛苦。”

    老师的笔在“清单”上掠过,我青春的梦幻就这样被一笔勾销了。不容分说,老师在纸上写下:心灵的宁静。

    曾经怀疑这几个字是否真的如此雷霆万钧,可潜意识中,一直在用我年轻的心体味它的深刻含义。

    终于,大大的问号消失了。可以作证的,是生活,是全然不蹈人旧辙、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的生活。

    心灵的宁静,一种超然的境界!高朋满座,不会昏眩;曲终人散,不会孤独;成功,不会欣喜若狂;失败,不会心灰意冷。迎接生活的鲜花美酒,我坦然;面对生活的刀风剑雨,我洒脱。平静地,找寻阳光,找寻希望。

    哲人的话常在耳畔回响,在心底共鸣:“把尘世的礼物堆积到愚人的脚下吧,请赐给我不受烦扰的心灵!”

    世上,有人才华横溢,有人美丽绝顶,有人富甲天下,有人一呼百应……可我宁愿拥有心灵的宁静,这是命运之神对他特别眷恋的人的最高奖赏!

    与我同行“我真后悔,当初为什么要结婚呢!”好友的话,吓我一跳,她度蜜月回来还不到3个月呀!

    像所有憧憬“两人世界”温馨的姑娘一样,她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便披上嫁衣。未来,多么诱人……可他,没有柔情,太不细心。

    是啊,理想终究只是抽象的东西,各人有自己的工作、学习,彼此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别说整天缠绵厮守不可能,就是矛盾龃龉也在所难免。

    我想起一位散文家笔下的话:我永远不能给你,你梦想中的世界。

    你也永远不能给我,我梦想中的世界。

    似乎很平凡,但又很有道理。

    如果好友明白这点,就不会对婚姻如此失望了。

    我想,能否到达梦想中的世界并不重要。只要在现实生活中,我鼓励你,与你并肩,你鼓励我,与我同行,那我俩便是在追求梦想的路上相依相伴的知己了。

    只要你向我诉,不肯向别人诉的苦,只要你向我流,不肯向别人流的泪。

    只要你告诉我,你不肯告诉别人的愿望,只要你向我吐露,你不好意思让别人知道的野心。

    只要你暗示我支持你,去做你大多数人都会讪笑的事,只要你叫我给你勇气,去与那个全世界都认为比你强的人争个高下。……还要奢求什么吗?这,已经太美丽了!

    这是更高层次的“两人世界”的温馨。

    即使有一天,两人不得不“各奔前程”,我也不会抱怨命运不公平——我会高兴他已建立了半个梦想王国,而我,在与他同行的时候,也不是渐渐踏入我的梦想王国了吗?

    我要谢谢他,谢谢那双与我同行的手!

    欣赏生命

    今天

    赵泽华

    思考生命是从认识死亡开始的。

    最初见到死亡,我还是个没有经历过痛苦的天真的小女孩。

    一天,正在外祖父种满花草的院子里玩“扮家家酒”的游戏。我的小辫上插几杂蓝紫色的喇叭花,在忙着给自己准备午餐——将呢土裹在葡萄叶子里做“饺子”。

    忽然,一阵惊天动地的哭声和悲怆的乐声传来,我愣了一下,飞快地跑出院子。一队长长的送葬队伍正缓缓从门前经过。小驴车嘎拉拉轧过石子路,车上停放着一口黑漆棺材,,还有一座精巧玲珑的纸房子和一架纺车。后面跟着一大群身穿白粗麻布孝袍的男人女人和孩子,他们脚蹬白鞋,头戴孝帽,腰间系着宽宽的白带子,女人们用手帕蒙住脸,唱歌似的长一声短一声地哭泣。

    我没有像其他小孩子那样追着队伍又喊又跳,就那么呆呆地站在路边,头上还插着几某蓝紫色的喇叭花。这事过去很久,我都不能够忘记,那乐声里所诉说的生命的秘密和悲凉,是那么深那么痛地开启了我小小的心灵。

    以后我长大。在20多年的生命里,先后亲眼目睹了外祖父、外祖母和母亲的死亡。他们三人是我最挚爱的亲人:母亲给了我生命,而外祖父、外祖母抚养了我。

    他们都曾在病痛中挣扎良久,然后默默离去,没有留下一句话。但他们今生所给予我的呵护和爱是那么久远地深植在我的生命中。十几年过去了,留在我心底的依然是一份抹不去的痛楚。

    19岁,在一场车祸中,我也经历了死亡,曾在生与死织成的暗夜里挣扎了7天7夜。当时医生告诉唯一守候在我身边的弟弟说我随时可能死去。17岁的弟弟不知如何准备后事,他只是哭只是不相信,不吃不睡一直守在我的床前。

    活过来以后才明白:死亡就是对这个世界毫无感知,没有爱没有恨没有快乐,当然也没有痛苦。由此也才彻悟,那爱那欢乐,连同痛苦也都是如此珍贵,因为它标志生命的存在。

    后来,我做了母亲。第一次在产院的育婴室门口看到那么多千姿百态的小生命。那些天使一样的婴儿,有的在安详地熟睡,有的挥舞粉嫩的小拳头大哭,好像在抗议没有经过他同意就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

    站在那里我禁不住泪水盈盈:这些生动可爱的小生命不同于死亡带给我的,他们在我的内心深处激起一种真正圣洁美丽的感觉。我又开始问自己那个久已困扰的问题:生命是什么?然后我对自己说:生命,就是从出生走向死亡的过程,这一过程有不同的量和质。

    随着阅历和经历的增加,那种对于未知死亡的恐惧变得淡薄了,我已知道那是必然,死神同每一个人签约,没有人可以违约。但结局一样,过程却可以截然不同。我想要说的是,由于我对于生命的爱以及对生命越来越接近本质的认识,我的生命会变得单纯明净。在学会奋斗的同时,我也得到了享受和欣赏生命的自然和美丽,而这些,多半与利欲和物欲无关,没有利欲和物欲的参与,我也照样获得许多快乐。

    我喜欢秋夜,静听窗外风旋落叶的声音和秋虫的低吟,似乎听一份幽怨,又听一份安然。喜欢雪后初晴洁白的路和屋顶,喜欢听屋檐下雪水融化,滴落在松软的泥土里。喜欢清晨一两声婉转悦耳的鸟鸣,好像整个世界都被唤醒并且变得清新。

    喜欢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也同样喜欢《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中那份美丽的忧伤。喜欢骑单车从高坡上飞快地下滑,让清爽的风柔柔掠过面颊将我黑发向后高高扬起。尤其喜欢在窗外无声无息飘落细雨的时候,那细致晶莹的雨帘给我一种可以遮避的宁静和安全感,只开一盏台灯,让金黄的光晕暖暖地罩着我。再放下白色纱窗帘,拥被读一本好书,那一刻真觉得做神仙的快乐也不过如此。

    喜欢和爱人分饮一小杯红葡萄酒,喜欢把细长的手指插进他浓密的黑发,感受他的温柔和爱意,喜欢和他在寒冷的冬夜里静静相对,在卧室的书桌前,他读外文我读诗。夜深了,我会起身为自己也为爱人加衣,再端来一碟巧克力夹心饼,一杯清香的热茶。彼此相视一笑,那瞬间的美丽便是永恒了。

    我并不在意世俗的名利和女人的虚荣,我只把握住实实在在的生活。

    让我告诉你:拥有并懂得珍惜,这就是快乐美丽的人生了。

    新娘

    吴念真

    蜜月旅行的最后一个夜晚,妻对即将到来的家庭生活似乎有些担忧,毕竟除了外;此后她必须和我的母亲、弟妹们一起过日子;而家人对她来说终究不像我这样早已自然且熟悉地相处着。

    经过一番抚慰之后,她似乎宽心了些,最后她抬起头问:“我该怎么叫妈妈?

    ““我们都叫‘妈’,不过你可以依你熟悉的称呼叫。”

    “傻蛋,我当然跟着你叫,”她捶了我一拳说:“不过,我可得先练习练习。

    “于是从进浴室开始到入睡前,她便一直轻呼着“妈!”“妈!”……脸上闪耀着欣喜且满足的光采。

    归程中游览车在高速公路上抛了锚,拖延了三四个小时,回到台北已过了晚饭时刻。我提议在外头随便吃些,但她坚持不肯。

    “‘妈’一定会等我们,”她很肯定地说着又喃喃念道:“妈,妈……”一边朝我笑了笑。

    进了门,果然如妻所料,妈和弟妹都围桌而静坐候我们吃饭,那时是晚上十点。

    妈拉着妻的手,让出自己的位子,而要我坐在几年来一直空着的先父的椅子上,好一会儿妈才含着眼泪低声说:“此后,这个家就交给你俩了……”妻和妈彼此微笑相拥,盈盈的泪光在温暖的灯辉下闪烁着。

    “我会好好顾着家……”妻轻轻地点头,突然叫了声:“娘……”那晚,妻在我怀中轻轻饮泣,好久之后才说:“对不起……我只是忘情……”“我只是突然间觉得,四个人的爱一下子都把我的心填满了,你,妈妈,我爹,还有……我娘……”她闭着眼睛任泪水流着,在我耳边低声说:“啊,傻蛋你不懂啦……”我懂。

    妻五岁时便失去了母亲,二十三年来她是两个妹妹的好母亲,但就没有机会再叫一声娘。她曾告诉过我:“……那时母亲已经昏迷不醒了。父亲抱着我靠近病床时:‘叫娘,乖,叫娘……’,我依稀记得,我好大声好大声地叫了,娘──”

    信鸽

    《青年文学》

    阿苇

    二十多年年,信鸽一直是我的爱物。但我万万没想到,这些温顺美丽的小生灵,也和人一样,受不了“丑”的伤害!那天黄昏,邻居的小男孩活蹦乱跳地钻进阳台,来帮我喂食。当他踮起脚尖,把玉米送入鸽房时,惊讶得大叫起来:“阿姨,你看那只白鸽子,眼皮上那么多的疙瘩,多丑啊!不要给它喂食嘛!”“瞧你说的,白鸽子以前可美丽呢。都怪那该死的痘瘤长在它眼皮上,才弄成这又丑又瞎的模样。”

    “正欲回话的我,却无意发现白鸽已退到鸽房的百旯里。耷拉着脑袋在瑟瑟发抖。其神态犹如《巴黎圣母院》里那个敲钟的卡西摩多一般猥琐、可怜。我不免滋生要把白鸽子抱在怀里轻轻抚摩的念头。这时,邻居在隔壁呼唤小男孩回去吃饭。然而,就在我送小男孩回家的一瞬,白鸽子失踪了!第三天,我喂养的另一只名叫’将军”的灰鸽子,在摘下“千鸽之冠”返家时,被一群无聊的气枪手当赌注给打成重伤,翅膀断了,头顶上闪着银光的皮毛全掀了起来,血淋淋地掉在草丛中。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找到它。当我把灰鸽子抱到医院时,医生看着小说冷冷地说:“我看你这人是有病还是咋的?抱着这个残兵败将来敷药。哼,趁它还没死,杀了当下酒菜吧,这么丑陋的鸽子即便治好,又能有啥用呢……”这阴阳怪气的话真叫我愤怒。我瞪了医生一眼,气得扭头就走。一口气跑到朋友那儿弄来万花油、伤痛止血膏和纱布,好不容易把鸽子的伤口包扎完毕。然而,我离开鸽房不到半小时,那灰鸽子又不见了!两只曾经很美丽、很有本领的信鸽,在不到三天的时间内先后出走,这难道是偶然?我犯什么错误了?鸽子犯什么错误了?医生和小男孩犯什么错误了?严格说,全没有错。思前想后,不就是一个“丑”字,无幸地压在它们头上么?我怦然心动,动物的自尊心竟也如此之敏感!几回回,我徒步到山野、林子里寻觅、呼唤,然而,并没有赢得它们受伤的心。回屋再看剩在鸽房的两只失去情侣的鸽子,更生伤感:它们总是不吃不喝地伫立在各自的鸽房顶上,对着空旷的苍天哀鸣着,等待着。那种凄凄惨惨的神情,叫人直想淌泪。

    凝视天穹如絮的云彩,我的思维像刚点了油的转椅,旋动了起来。一叠叠的反诘在瞳孔放映。啊,难道人的审美天性与鸽子的灵气会产生同感?难道动物也和人一样惧怕戴上“丑”的镣铐?连梦中都企盼鸽子重返家园的我,失望中,开始诅咒一切制造“丑”的原因。

    我甚至想,任何善良与灵性,一旦涂抹上“丑”的色彩,都可能酝酿出各种无辜的悲剧。

    ……落日,恰似一粒血红血红的安眠丸,缓缓地融解给了地平线。一个空落落的日子又过去了。呵,我心爱的鸽子,今晚,你在哪里安宿呢?没有视力、没有翅膀的你,除了葬身于野外荒郊,还能有什么别的结局呢?踩着月光的足迹,我跨进了黑夜的门槛。一阵寒风拂来,浑身凉丝丝的。原来,站在袅袅腾腾的夜雾中的我,此刻,已沉默得如同一尊流泪的雕像……

    信仰

    武田泰淳

    张晓光

    将军回到故乡后和谁都没会过面。镇子上的人也不知道他回来。他是那样的憔悴,以致人们即使遇见他也认不出来。他登上了一个有着古城墙的小山丘。那上边建有他的铜像。铜像后面是条漂浮着水藻的黝黑的城壕。铜像手执军刀、盛气凌人地俯瞰全镇,昔日的将军一边偷觑着自己的铜像,一边默默地在那儿踱来踱去。现在,这铜像看上去仿佛变成了个陌生人,显得愚蠢可笑。尽管如此,他还是苦笑着,久”“久不愿离去。

    一天,铜像被几个青年推倒了,在还没有搬到别处去以前,就这样遗弃在城壕边上。它那僵硬的泛着青色的铜脸仰面朝天,依然傲气十足。将军抚摸了一下横卧在地上的铜像,发现它比石头还冰冷。随意一瞥,他看见一个老太婆躬身蹲在铜像雪白的石座上。石座上放着一束鲜花。“这可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呵……”老太婆对他说,但没有留意对方是谁。她的儿子曾在将军指挥的师里服役。

    “因为那些遗骨啦,阵亡通知啦,全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只有这位大人。”

    她告诉他说,每天她都来参拜铜像。

    “假如这位大人还健在的话,我儿子也会活着的;如果这位大人去世了,那么我的儿子也就死了。”

    昔日的将军大吃一惊,不由得两腿发软,随即从老太婆和铜像身边走开了。

    自从那天起,他就怕遇见那老太婆。铜像尚未搬走,全身被泥水溅得肮脏不堪。将军看到自己的化身竟然落得这般凄惨、丑陋,心里非常难受。他觉得自己这样简直是赤身捰体地躺在地上遭众人嗤笑,心想还不如干脆掉到城壕里去。铜像下面的泥土被雨水泡得松软了,也许稍稍再把土刨开一些,铜像就会滑落下去。他背着人偷偷地这样去做了。一天傍晚,铜像倾斜了,顺着满是枯草的斜坡滑下去,随之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声响,四周泛起白色的泡沫,铜像沉到了壕底。他直起酸痛的腰,茫然地俯视着又恢复了平静的水面。

    猛然间,他被人从背后重重地推了一下,向前跌倒了。

    “这可是你干的好事,天杀的!”暮色中站立着那老太婆,由于愤怒,她那瘦小的身躯不住地颤栗。

    “你想对这位大人怎么样?对这位大人……”老太婆诅咒他,并朝他吐唾沫,然后哭喊着跑下了小山丘。

    星

    许达然

    那时那颗星对我是女妖,浑身充满着诱惑。我要上去,去征服她。那时梦见自个英雄,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然后爬到天上,用一个筛子把那颗星筛下来,放在掌心,紧握着,紧握着,让它温暖我,也照亮我的前程。梦境是无垠的蓝,无垠的梦闪烁着无垠的喜悦。我就是这样在梦里扮演英雄耗掷童年的。

    要不是那天邻家那个小女孩嚷着要那椰子;要不是我还喜欢她,我也不会爬上那棵椰子树,被那颗星迷住,还未把椰子摘下,醒来时发觉自己躺在床上,要不是那年为了怕别人笑我是矮子,而总是要当摘星的英雄,我也不会跌断了一条腿,也不会离开故乡,到陌生的地方流浪。

    流浪到陌生的地方是为了遗忘,流浪到这里后,就爱上了夜。若说是在荒地上可以无阻碍地看星,不如说是在夜里你们看不到我,我也看不到你们。爱看星,虽然星闪烁着我童年的悲衰,却是我生命的夜里的寄托。爱数星,越数越多,越数越多,数的也许是我的悲哀,我总是数不到一百就不再数下去了。而且我总是被远远的那颗星吸引住,却不知道为什么,因为它最远?因为它最小?因为它最孤单?因为它最冷漠?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喜欢它。那就够了,如果它知道,也不会落下来的。

    就这样凝望。即使风雨袭来,我也等待,默默地等待也许是空虚,却也是一种满足。我何必祈求太多呢?星光当然不会给我影子,但只要给我凝望,我已不需要我的影子。事实上,我也忘记我的影子是什么样子了。

    就这样凝望。只想这样凝望。不再幻想。童年时,要到天庭散步,一如在海滩踯躅,拾很多很多发亮的贝壳,但只保存自己喜爱的那一颗,不因它最亮,只因我喜欢它。仍然是童年的梦,仍然是远远的那颗星,而我早已苍老。只这样远远地凝望。远远地凝望是我的欣赏,远远地欣赏是我的满足。

    远远地欣赏也是我的冷漠。远远的那颗星闪烁的也许是冷漠,我也满足于它的冷漠。而且如果有云可上,摘下那颗星,摘下的虽是冷漠,又要跌断我的另一条腿,我还是肯上去摘的。但无云梯,只有虚空。在虚空中,星的闪烁依然是闪烁。不再为得不到而伤心,不再想得到。如果得到,我又怕失去,我将忍受不住失去的痛苦。而且我根本得不到,既然得不到,就让我只这样默默地凝望,默默地欣赏。

    凝望之后仍是凝望,凝望的常是寂寞。一如那长长的椰子树习惯于它长长的孤独,我已习惯于寂寞,因为这样生活,就这样,我的热情自燃着烧掉了我的青春,烧短了我的生命,却依旧不了解生命。我认识的依旧只是童年里的英雄,依旧只是远天那颗星。

    依旧只是那个要我摘椰子的小女孩。而且记得她结婚那天我黯然离开故乡。而且记得那年我为她摘椰子不是出于怜悯而是出于爱。

    或许别人忆起我的,是我的冷漠。我的冷漠已是我的墓碑。如果你们一定要为我再设墓碑,请不要刻上我的名字,只要简单地写下:他死了,那颗星依然闪烁。

    幸福

    上海青年报

    韦子

    我们不说我们现在正在热烈渴望着幸福,我们不说它……幸福,好像一个可爱的小鸟似的,容易将它一下子惊去了……我们静静地等待,我们不说它,甚至于也不想它。在我们心灵的安静角落,在我们心的深处,我们渴望着幸福;现在由于个人意愿而将这种热望隐藏起来。因为幸福好像是躲在乌云中的亮光,呈现一分钟,一闪便又迅速地隐去。

    我们不召唤幸福,我们不拼命追寻,我们不为它而争斗,我们好像那梦见在圣诞节的夜晚,基督带着赠礼向他们跟前走近的孩子,他们颤栗着,静静地等待着,沉浸在等待幸福的不安里。是的,我们也在等待着。

    如果应当来,它是要来的……我们静静地等待着幸福,我们不说它,它对于心,也就好像太阳对于生活一月的花朵一样。

    如果应当来,它是要来的。

    我们不说我们现在所热切渴慕着的幸福,我们将不说它……它胆怯得好像小鸟似的。

    幸福是一位少女

    《新闻出版报》

    纪伯伦

    我爱过自由。越是看到人们受奴役、受蹂躏,我对自由就爱得越深;越是认识到人们服从的只是些吓唬人的偶像,我对自由的热爱就愈加增长。雕塑那些偶像的是黑暗的年代,是持续的愚昧把它们树立起来,是奴隶的嘴唇把它们磨出了光彩。不过像热爱自由一样,我也爱这些奴隶,并怜悯他们。因为他们是一群盲人,他们看不见自己是同虎狼的血盆大口亲吻,他们并没感到自己是把毒蛇的毒液吸吮。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是在亲手为自己挖墓掘坟。我爱自由曾胜过一切,因为我觉得自由好像一位孤女,形影相吊,无依无靠,她心力交瘁,形销骨立,以至于变得好似一个透明的幻影,穿过千家万户,又在街头巷尾踯躅,她向行人打招呼,他们却置之不理。

    我像所有的人一样,爱过幸福。每天醒来,我同人们一道把幸福寻找,但在他们的路上,我从未把她找到。在人们宫殿周围的沙漠上,我未能看见幸福的脚印;从寺院的窗户外,我也不曾听到里面传出幸福的回音。当我独自一人去寻找幸福时,我听到自己的心灵在耳语:“幸福是一位少女,生活在心的深处,那里是那样深,你只能望而却步。”我剖开自己的心,要把幸福追寻。我在那里看到了她的镜子、她的床、她的衣裙,却没有发现幸福本身。

    我爱过人们,非常热爱他们。这些人在我的心目中,可分三种:一种人诅咒人生坏,一种人祝福人生好,还有一种人则对人生深深地思考。我爱第一种人,因为他们日子过得太糟糕;我爱第二种人,因为他们宽容、厚道;我更爱第三种人,因为他们有头脑。

    兄弟,我们不哭

    深圳青年

    邓康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次大战役中,盟军的一队伞兵因飞机偏航而误投绝境。他们被捕了。

    在德兵的刺刀下,俘虏们做着苦役,身形憔悴,支撑他们的是盟军一定会打过来的信念。

    枪炮声一天天近了,德军脸上的乌云也越来越重了。一天黄昏,一阵急促的号子把俘虏们赶成一长排,周边是荷枪实弹的德国士兵,伞兵们一下子就明白了将要发生的事情。”“一位年轻伞兵的手剧烈颤抖着。他想起了爸爸妈妈,还有可爱的未婚妻。他的眼睛湿润了。一位老兵紧紧抓住了他的手:“兄弟,我们不哭!”

    一瞬间,所有的伞兵一个接一个地把手拉在了一起。

    天地无声,枪炮声突然响了。万分巧合的是盟军在这一刻发动了进攻,正义的枪弹压过了屠杀的子弹,一些伞兵幸免于难,其中有那位年轻的伞兵。后来,他随大军攻克了柏林,当他凝望着纳粹“牺牲的兄长。他噙着泪喃喃自语:“兄弟,我们不哭!”

    已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了,那种闪耀着人类光荣的精神,依然撼人心魄。

    我们时常在攀高的路上摔倒,甚至从半山腰上滚下去,但我们不哭,因为山还在,我们的青春和激|情还在,那么,我们最终有征服它的时候,我们有最后笑的时候。

    熊家的儿子

    美文

    金圣华

    小时候住在台北和平东路北师附小附近一条弯弯曲曲的长巷里。那年头,台北还没有高楼大厦,因为怕地震,所以民居以平房为主。

    当年住在两个相连的大院子中,院子里建了好几座独立的房子。房东是位慈祥和蔼的太太,自己住在院中独一无二的楼房上,像母鸡般拱卫着楼下的房客。谁要交不出房租,准可以又拖又欠,赖个不亦乐乎。房东太太的算盘只会打出,不会打进,一片善心,反而弄得自己时时手头拮据。

    院子里有很多孩子,白天各忙各的,到了晚上,都聚在院子中讲故事、数星星。每逢暑假,大人小孩都出来纳凉,这家搬出大西瓜,那家端上绿豆汤,大家围坐共享,好不热闹。

    有一年,侧院搬来新邻居,姓熊。熊家有个儿子,年纪较长,脸圆圆,头大大,不爱读书。那年联考考不上中学,只进了夜校。

    熊家的儿子沉默寡言,数学不好,听说只热衷于写小说,而且还想写武侠小说。

    熊爸爸与熊妈妈时常吵嘴,有时候还拿儿子出气。院子里的邻居心目中认为功课差的就是坏孩子。没有谁喜欢跟熊家的儿子玩。

    这熊家的儿子,长大了就是古龙。

    从达利想起达利的书,震撼力很强,经久耐看,但是,并不令人喜爱得想据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