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圆通的人际关系 > 圆通的人际关系第5部分阅读

圆通的人际关系第5部分阅读

    投意合,进而志同道合。

    可是要了解一个人很不容易,因为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做“防人之心不可无”,人心隔肚皮,不能不防。

    在西方,你吃亏上当,别人会同情你,因为他们有同理心。在中国,没有人同情你,我们没有同理心,如

    果有的话,那就容易相处了,大家遵守同样的道理就行了。可是跟中国人讲道理,非常困难,因为我们只

    相信自己的道理,从来不相信别人的道理,我们很固执,经常自以为是。但这不是缺点,我从不认为中国

    人有什么缺点,一个人的缺点就是他的优点,一个人的优点正好是他的缺点。要想建立人际关系,就不要

    有缺点、优点的观念。

    一个人喜欢喝酒好不好?没有什么好不好。人与人之间隔着一层假面具,很难彼此诚心诚意地沟通。

    要使一个人对你不设防,有两个办法:其一是请他去泡温泉,这时大家都赤裸相对,会暂时摘下假面具。

    其二是请他去喝酒,酒一喝多,就会把持不住。

    凡事要适可而止

    据说,我国各地出土了大量的酒器,有些酒器的年代非常久远,这说明中国人很早就懂得喝酒。为什

    么要喝酒?为了酒后吐真言。交朋友很容易,要变成知心朋友就非常困难。人生最快乐的,莫过于有几个

    知心的朋友。如何彻底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法是把他灌醉,看他醉后是什么样子,你就可以判断这个朋

    友可交不可交。

    喝酒的本意就在于此,但事实经常是你把对方灌醉了,却不知道他是什么样子,因为你也喝醉了。会

    喝酒的人能让别人醉,而自己保持不醉。

    酒这个东西,很容易使人茫茫然,控制不了自己,然后很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本性。我五六岁的时候,

    我的祖父就让我喝酒。后来我就问我祖父:“我那么小,你怎么就让我喝酒?”他说:“我得知道你醉了

    以后是什么样子,才有办法教导你。”

    人就怕醉了以后乱讲话。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很多秘密,坦白地说,我们是靠合理的秘密在过日子

    的,人与人之间几乎不可能完全没有秘密。因为人们的立场不同,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就不一样,所以关系

    很难协调。适当地隐瞒一些,可以维持正常的关系。

    这种隐瞒,如果按西方人的标准,就叫欺骗;如果按中国人的标准,就算不上欺骗,因为我们的出发

    点只是不想让对方生气。中国人是很诚实的,绝不欺骗,只是没有讲实话而已。这个标准在西方是不成立

    的,西方人认为,你没有讲实话就是欺骗。

    吸烟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但是酒少喝有益,多喝有害。所以我们只说“三杯酒量”,没有说“两盒

    香烟”。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还有大量的人在吸烟,可见吸烟也有它的道理,因为社交

    场合所有人都吸烟,你不吸的话,就融不进他们的圈子。但为健康考虑,还是不吸为妙。

    记住,人是主宰,烟酒只是工具,你不能让它们反过来控制你。所有的社交工具、社交媒介都是为我

    们所用的,我们一定要抓住主控权,绝不做物质的奴隶。一个人如果变成物质的奴隶,非怎么样不可,是

    很凄惨的。任何活动只要你不沉迷,不上瘾,都没有多大坏处。

    可是千万记住,所有的媒介一定要有正当性。酒和色经常是纠缠在一起的,而se情是高度危险的东西。

    男女之间,一定要坚守最后的防线,一旦攻破了你就全完了。但是很多人都陷了进去,从来没有觉悟过。

    已婚男女之间只能有友情,不可以发生爱情,这是三杯酒量的一个重要原则。

    酒桌交际的技巧

    很多时候,人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喝酒的。没有一个人,一入席就把杯子翻过来,说:“我们今

    天不喝酒。”这种人是不受欢迎的。有的人喜欢喝,你凭什么说“今天不喝酒”?或者你说:“我今天不

    喝酒。”这样做,你就会跟别人格格不入。

    我的酒量并不好,但是我从来没有醉过。第一,我从来不说“我不会喝酒”,这种话一说出来,就会

    打草惊蛇,所有的人都想把你灌醉,因为你最容易醉,不灌你灌谁?这是自找麻烦。第二,我不主动去敬

    酒。第三,任何人敬我,我都毫不推脱,然后很快拿起杯子,猛喝一口,结果一点也没喝进去,我做了一

    点手脚。

    在喝酒的场合是不能讲道理的,当然你最后还有一招,就是把医生给你开的证明拿出来摆在桌上,说

    “再喝就会死”。但是这样的话,所有人都会很快跟你疏远了,你就失去很多交往的机会。

    所以三杯酒量要求,你要有起码的社交活动的本事:乒乓球打得不好,但是最起码要能应付;桥牌打

    得不好,最起码知道怎么跟别人配合;麻将打得不好,最起码不要讨厌打麻将的人。

    做人要坚持原则,但态度要随和,这是孔子所讲的“和而不同”,不要标榜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要随

    和,但是也要坚持原则:要喝酒就喝,但绝不喝醉;要打麻将就打,但绝不赌博;要钓鱼就钓,但绝不沉

    迷。人永远要做自己的主宰,不要变成任何人或者任何神的奴隶。

    总之,三杯酒量要求我们,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否则你一个朋友都交不到;也不能沉迷,否则后果堪

    忧。

    四圈麻将

    这里的四圈麻将与上面的三杯酒量一样范围很广,打球、跳舞等不会吃(喝)进肚子里的东西都属于

    此范畴。很多人对打麻将非常不屑,其实如果把它当做一种社交活动的话,无可厚非,但沉迷于赌博就不

    好了。

    三杯酒量与四圈麻将都是人际关系的媒介。也就是说,要想建立人际关系,就要投入这些有形无形的

    活动中,这样才能同他人加强交往,才会维持人际关系。 〖小说下载:wen2〗

    打麻将不一定完全有害无利,不必对麻将深恶痛绝,但要适可而止,不影响健康,也不妨害正常生活,

    才能宾主尽欢。

    我们当然不会鼓励别人都去打麻将,但是我们也不鼓励大家对打麻将深恶痛绝。因为世间一切事务,

    离不开“自作自受”的因果法则,一人做事,最后必须由自己承担所有的后果。既然跑不掉,打麻将的人

    自己应当会替自己想才对!

    赢到后来总是输

    为什么要讲“四圈”麻将?因为上台容易下台难。上台时,声明只打四圈,输赢不论,可是等到四圈

    打完了,那个输家绝对不肯放你走。所以开始很愉快,最后都会吵架。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只有一个,大

    家都想赢。为了避免吵架,最好的办法是,先问你自己要输多少,而不是问要赢多少。因为打麻将最主要

    的目的是促进友谊,如果你输 200块钱对你影响不大,那输掉 200块,却赢了一些朋友不是很好吗?如果

    总想着要赢 200块,结果所有朋友都跑光了,岂不是得不偿失?如果你常常输钱,别人就喜欢和你打麻将;

    如果你每次都赢,那渐渐地就不会有人跟你打了。千万记住,无关紧要的事情宁可输不要赢。

    假如你很喜欢下象棋,你的老板也喜欢下象棋,有一天,他把你叫过去杀几盘,这对你来说是千载难

    逢的好机会,因为你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地与老板接触过。但是,你却连赢他三盘,以后他再也不会请你

    下棋了,除非他是白痴。天底下最笨的人,就是跟老板下棋居然连赢他三盘的人。但是,如果你连输他三

    盘,他以后也不会叫你来下棋了。你赢,他不高兴;你输,他觉得没有兴趣。那有赢有输岂不好?非也,

    你只要赢他一盘,他就不高兴了。那如何讨他欢心?只有一个办法,让他感觉到跟你下象棋很吃力,而到

    紧要关头他却能赢你,他就会兴致勃勃,每次都会找你。明着强调下棋是不能让的,实际上你不让他才怪。

    打麻将也是一样,你去跟老板打麻将,拼命赢他,他不高兴;你拼命输,他会怀疑你有什么企图。记

    住,中国人是有高度警觉性的,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想半天。

    下棋也好,打麻将也好,该赢的时候才赢,该输的时候一定要输,这不是靠技术,而是看情况。你无

    法说这是游戏,因为这根本不是游戏,而是促进或者败坏人际关系的手段。

    人际关系要经营

    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不是静止的,人际关系也是一样:不是越来越亲密,就是越来越疏远;不是越来

    越好,就是越来越坏;不是越来越信赖,就是越来越猜疑。总之,始终是动态的。我们常说维持现状,那

    是自欺欺人,凡事都不可能维持现状。所以人际关系是要经营的,经营人际关系与经营事业一样,只要一

    段时间不经营,就会变冷淡了。

    尤其是当今社会,变动非常快,比如电话,一阵子不联系的话,就可能找不到人了,所以我建议人们

    要做好几件事情:

    第一,每年把电话簿更新一次。最好在元旦的时候,一是比较有空,可以把电话簿拿出来,按照上面

    的号码一个一个地打;二是可以有个借口,说:“我知道你平时很忙,不敢打搅你,现在是元旦假期,问

    候你一下。”碰到打不通的电话,就赶快把电话号码划掉。电话簿每年要更新,它才有用。

    第二,要把电话号码按地域分区。这样做,是为了你有机会去某地时,可以给当地的各位朋友都打个

    电话。不然的话,他们会责怪你:“来到我的地方都不和我打个招呼,你眼里还有我这个朋友吗?”我在

    深圳有几个朋友,每次到了深圳我不去拜访他们,因为怕打搅他们,但是总会给他们一一打个电话,打不

    通算你幸运,这样既打了招呼,又不会给彼此添麻烦。朋友要经常联系,但不要互相打搅。这样可以加强

    对方对你的好印象,使对方对你越来越有好感。

    胡雪岩出身穷苦,但他的事业越做越大,主要原因是他的人际关系非常好。他有一个诀窍:“走官场

    先拜宝眷,会同行先说油水。”

    到生疏的地方创立事业,最要紧的是建立人际关系,有人好办事。找人,找什么人呢?找官场的人,

    可以有个靠山;找同行的人,能够打听行情。官场、同行都有人协助,对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必定有很好

    的助益。

    找做官的人之前先去找他的眷属,不要先去找他本人。因为做官的人最怕惹事,对陌生人的警觉性很

    高,生怕会看错人使自己惹上麻烦。而且碍于面子,不好意思直截了当地谈论涉及金钱的事情。他们打惯

    了官腔,摆惯了官架子,说惯了冠冕堂皇的官话,一下子调整不过来。倒不如想办法找官夫人,送礼、谈

    回扣都比较方便。出了状况,做官的可以用一句话就把责任推掉:“怎么有这回事,我完全不知道呀!我

    家里的人从来不插手公务,不可能有这种事情。”从官夫人处打通关系,再见官谈事情,通常很有效。

    会见同行就要开门见山地说明给对方多少好处。大家都是内行人,用不着拐弯抹角,不妨开门见山,

    把如何分享油水说清楚,免得互相猜疑,反而增加沟通的障碍。油水分享得宜,其他就比较好谈。见面不

    说油水,对方以为不付费白请教,当然不肯供应情报;说不定还会提供一些不正确的信息,混淆视听。该

    讲的话一句不可少,不该讲的话一句不可多,这就是人际关系拿捏得恰到好处的表现。

    有一次左宗棠问胡雪岩:“你一个小小商人,出手这么大方,献给我这么多米,为什么?”胡雪岩心

    里好笑:你这样问,叫我怎么回答?我当然不会告诉你,这些米本来是要卖给太平军的,因为我要赚钱,

    不小心被你们劫到,我只能说是献给官兵的。胡雪岩很聪明,他回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只是略

    尽绵力,作为一个老百姓,本来就应该这样。”这样一说,滴水不漏。

    有的人叫别人替他打牌时交代:“赢了算你的,输了算我的。”做人要有这个气魄,如果你说:“你

    替我打,只许赢,不许输。”那谁还敢替你打?很多人就是因为输不起,才破坏了人际关系。能不赢最好

    不要赢,这样,你的人际关系才会好;如果时时刻刻想赢,最后一定会输得精光。

    一个人要多多参与社交活动,但要把握分寸。一个人会唱歌好不好?有一个人,本来很得老板的赏识,

    但是公司连续几次提升干部都没有他的份儿,原因很简单:每次公司组织唱卡拉ok,因为老板歌唱得不好,

    所以每次老板唱歌他都助唱。他以为这是帮老板壮声色,殊不知,本来老板唱得不好,一般人还没有感觉

    出来,他这一帮忙,人们立即听出高下来了。老板心里十分害怕出丑,偏偏他不识相。所以我觉得,很多

    事情都不能怪别人,千万要回头想想自己有什么做错的地方,天下并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

    当领导的一定要记住,平常不要主动去拉别人参加什么活动。我们中国人是以领导为中心的:领导喜

    欢打高尔夫球,下属马上就去练习高尔夫球;领导喜欢钓鱼,下属就练习钓鱼。因为中国人的眼睛是往上

    长的,下属很自然会去揣摩领导喜欢什么。所以当领导的人根本不用倡导,只要以身做则,下面的人自然

    就会响应。但是,所有的人际关系媒介都应正常化、正当化,凡是跟se情赌博有关的,千万不要沾染。

    有时候,领导也会拿这一点来测试下属,做下属的一定要提高警觉。如果领导问:“这附近有没有什

    么消遣的地方?”有的人积极推荐,要唱歌到哪里去,要跳舞到哪里去……领导一听就知道,这个人平时

    不务正业,只想着吃喝玩乐。从另一个角度讲,做业务的人,如果连附近的娱乐场所都不清楚,那他就不

    太适合做业务,因为他们要经常与客户联络感情,离不开这些场所。但是,做业务的人沉迷此道也不对,

    跟客户来往,不需要进行不正当的活动,因为做生意,条条大道通罗马。正当性、正常性的活动照样可以

    联络感情,如果超越了这个限度,最好要有防备,否则有一天会吃大亏。

    五方交游

    “五方”指的是东南西北中,也就是说,你要结交各方面的朋友,将来有困难时,才会有人来帮助你。

    人是很复杂的,你认为能救你的人将来可能会害你,你认为与你毫无关系的人,可能会成为你的死敌。所

    以,人只有广交朋友,才能保证在你需要时,有人会假以援手。最可怕的是只与自己的学业或工作相关的

    人交往,而不接触其他的人。五方交游,意思是不要自我设限,尽量扩大交友的范围,与三教九流的人都

    可以放心地交朋友。

    多个朋友多条路

    中国人深知“山不转人转”的道理,一方面力求不得罪人,以免冤家路窄;一方面则广结善缘,以便

    随时、随地可以找到熟人,比较方便办事。同时,结交各行各业的朋友,不但可以扩大见闻,增长知识,

    而且能够随时请教,不致请问无门。

    我一直认为,有人赏识你、提拔你,比你自己努力奋斗更重要。这个观点也许有人不同意,他们宁可

    选择自己奋斗,我宁愿有人提拔我、赏识我,实在没有办法时,我才会自己去奋斗。但是话讲回来,一个

    人自己不努力、不奋斗的话,没有人会赏识你,也没有人会提拔你,这就叫互为因果。

    一个人只知自己奋斗,而无人赏识,进步会很慢。所以你除了要懂得很多社交的媒介、掌握很多社交

    原则外,还要多方去尝试。五方交游就是说把你的触角伸得广阔一点,说不定哪一天你就会碰到赏识你的

    人,中国人通常称这种人为贵人。你若是真能得到一两个贵人相助,很快就能出人头地。

    一个人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加上有眼光,有朝一日巧觅有力靠山,彼此互利互惠,就有如神助了。

    先充实自己,再巧觅靠山,才有发挥的余地。不充实自己,一味等待靠山的提携,是本末倒置,不可能成

    功。

    胡雪岩就是一个例子,他一生有两个贵人,王有龄和左宗棠。当年王有龄穷困潦倒,根本没有人看得

    起他,但是胡雪岩送给他五百两银子,结果他当了官,又正好派回到杭州。那最受益的就是胡雪岩了。

    求人不如求己。一切靠自己,总比样样依赖别人要安全、可靠得多。但是,有人相助,要比单打独斗

    来得轻松愉快,也是不争的事实。何况当今世界,单打独斗能够成功的机会愈来愈少。有贵人协助,成功

    的几率必然提高。

    胡雪岩先得王有龄的帮助,再获左宗棠的支持,才能够青云直上,快速地开展事业。遇贵人,自然有

    福气;有实力,贵人的力量才能发挥得出来。

    一个人想要赚大钱、立大业,单凭自己努力,终究不如有人提携。好比爬山,靠自己一阶一石向上攀

    登,哪里比得上有人从上面放下一条绳索,把你拉上去来得轻松、省力而愉快!

    “有人好办事”这句话,可以分成上、中、下三个层次来看。对上,有人提拔,使自己扶摇直上。平

    行,有人依靠,替自己分忧解劳。对下,有人跑腿,把自己吩咐的事情圆满完成。这样,还有什么办不好

    的事情?

    这上、中、下三层次的人都是贵人。空有上面的贵人提携,缺乏左右和下面的辅助、支持,成不了大

    业。得到下面和左右的支持,找不到上面那一根提拔的绳索,辛苦一辈子,成就了了。

    上、中、下都有贵人,自己当然也就成了贵人。但是,贵人毕竟可遇不可求,而如何“遇”,就看你

    的修为如何了。

    不要存心做什么事,否则不会有好结果。记住一句话,有心种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易经》

    中,讲感应的卦,不叫感卦,而叫咸卦。就是说,你要感动别人,一定不要别有用心。存心去感动别人,

    是感动不了任何人的。

    一般人都爱凑热闹,看谁官运亨通就围着谁,殊不知,风水是轮流转的。平常要存好心,照顾那些被

    冷落的人,这是你最好的机会。要认识一个人,最好是在他默默无闻的时候接近他;帮助一个人,要在他

    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赏识一个人,要在他还没有发挥潜力的时候去赏识他。现在一些企业设立奖学金,

    资助贫苦或成绩优异的学生,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企业不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专门高薪挖墙脚,那么你挖

    来的人才可能很快就另谋高就。总之,一句话,人才是要靠自己培养的,而不是去挖现成的。

    一个人四面八方都有朋友,将来做什么事情都很方便。但这时候要小心,不要认为太方便就投机取巧。

    建立人际关系最大的忌讳就是投机取巧。你可以随机应变,但是随机应变过度,就很可能变成投机取巧。

    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会自己节制、自己防备,没有后遗症。

    贵人的脸上从来不写“贵人”二字,所以我们分不清到底谁是我们的贵人。偏偏在我们的生活中,你

    认为是贵人的,事后才发现他其实是害你的人。你认为对你没有好处的人,才是真的贵人。

    世事都有两面性,有一句话叫“恩生于害”,就是说,从某种角度讲,所有害你的人都是你的大恩人;

    所有对你有恩惠的人,其实也在害你。对年轻人来讲,客气不是福气。老板对你要求越苛刻,你获利越多;

    老板对你越客气,你受害越深。不要以为老板对你太好了,是你上辈子修来的。一个人没有经过磨炼,是

    无法成功的。就像父母教育子女一样,中国人有句话,叫“棍棒出孝子”,当然,父母不可以乱打孩子,

    但是一定要有适当的惩罚。正所谓,爱他就是要限制他。一个老板给下属诸多限制,就是希望他们能长进。

    父母真的爱子女,就要告诉他们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

    有个人还小的时候,母亲对他极为宠爱,凡事都由着他,他干了坏事母亲也从不指责。有一次,他偷

    了别人一件东西,回家交给母亲。母亲问他偷东西时是否被人看到,他说没有,母亲就心安理得地收了,

    毫无责备之意。从此,他的胆子越来越大。真个是“小时偷针,大时偷金”,长大后,他因盗窃罪被判极

    刑。临刑前,他只有一个要求,要见他母亲一面。看管他的人觉得他很有孝心,就网开一面,让他们母子

    相见。结果,这个犯人对他母亲说:“我从小喝你的奶水长大,现在我快死了,我只有一个要求,想再吃

    一口奶水。”母亲信以为真,结果被儿子凶狠地把||乳|头咬掉了。

    这个犯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恨母亲!要不是母亲在他小时候一味地纵容娇惯他,他绝对不会成

    为死刑囚犯。“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如果当初教育得当,及时制止他的错误,如今他走

    的也许就是另外一条光明的人生之路了。

    很多事情都要多方面考虑:好心经常做坏事,坏心经常做好事。这是不争的事实。

    朋友之间要互相勉励、互相择善,要彼此规劝而不是同流合污。朋友有错,要苦口婆心地进行规劝。

    有时候,家人反而很难规劝。夫子不择善,朋友要规劝,中国人易子而教,就这个道理。

    严于律己获益多

    一个人扩大自己的交友范围,确实存在着风险。因为隔行如隔山,你不可能很清楚别人所处的行业是

    怎么回事。但是,广交朋友,也可以得到很多好处。我比较喜欢科系多、规模大的综合大学,而不喜欢专

    业性大学。原因很简单,比如医大的学生,他们在学校五六年时间,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和医学有关的。

    综合大学的学生就不一样了,有学农的、学工的、学商的,等等,大家可以探讨不同门类的东西,彼此能

    学到很多知识,丰富自己的见闻。

    专业只能让你有饭吃,而不能让你过好日子。人要吃饭就不得不有专业,可是有了专业以后,生活的

    乐趣就大大减少了。一辈子从事一个行当,一辈子只懂这一行,有什么乐趣?

    如果你涉猎的知识很多,别人讲“商”你听得懂,讲“工”你听得懂,讲“农”你也很在行,岂不是

    很愉快?你永远不知道谁是自己的贵人,永远不知道将来你会怎样,所以一个人一定要多方面准备才有安

    全感。尤其是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说不定哪一天,你所从事的工作突然失去存在的必要,那你该怎

    么办?

    一个人在扩大交友范围时要多请教少发表意见。有很多人,虽然有很多朋友,但是他没有长进。就是

    因为他看到谁都拼命宣讲自己的那一套理论,这样做的话,有再多的朋友也没有用。比如,你好不容易找

    到一个医生做朋友,经常咨询他医学方面的知识,这样你会受益良多。如果一见面你就拼命讲自己的专业,

    你将一无所得。交朋友是要增加见闻的,而不是吹嘘自己。你讲得越多,人际关系越坏,因为大家好不容

    易聚在一起,只听你一个人滔滔不绝,那别人还有什么意思?一个人际关系良好的人会多关心别人,让别

    人多说话。中国有一个广泛流传的说法,说小孩子有耳朵,有眼睛,没有嘴巴。就是说,小孩子要多听多

    看,少说话,才能增长智慧。

    中国人,第一次请你提意见是客套,不要当真,他说“有意见请说”,其实心里想:“你还要说什么?”

    有时候领导会对下属说:“不要客气,我们是一家人,有话请说。”下属说了就会对自己不利。

    以喝茶为例,西方人请你喝茶你就喝,没什么好客气的。中国人自己要喝茶时,也会说“请喝茶”,

    其实这根本不是在请你喝,只是给你一点面子,客套一下而已。所以,很多事情都要推让两三次以后,你

    才会清楚他是真的还是假的。

    再举个例子,你到别人家里去,正赶上他们家在吃晚餐,主人一定招呼你一起用餐,这时你应不应该

    过去?换成外国人,就会直接过去吃饭,而中国人就不行,虽然此时你肚子饿得要命,也要说“我刚吃饱”。

    如果你像外国人一样真的过去用餐,你会发现桌上菜也没有了,汤也没有了,你这不是自寻烦恼吗?主人

    会想:“你还真的过来一起吃啊,我只是给你面子,招呼你一下。”所以当中国人第一次招呼你用餐时,

    你要说“我刚吃饱”;他说:“不要客气,过来吃点。”你要说“我才吃了三碗”。等他第三次招呼你,

    而你看见饭菜很丰盛,就不必客气了。此时你再吃三碗也没什么,没有人会笨到问你“怎么一顿饭要吃六

    碗”。

    很多时候,中国人有自己特殊的习惯,不能以常理来判断。下面这个小测验可以测试出你的人际关系

    技巧如何(仅限于男性):假如你烟瘾发作,你发现烟盒里就剩下一支烟而周围有很多熟人,请问你怎么

    办?

    烟这个东西,你只要伸手递给别人,人家随手就拿走了。但是你躲起来抽也不是办法,你不躲起来没

    有人会注意你,一躲起来所有人都会看到你。这时,人家会说:“一支烟也不值多少钱,你还躲起来抽,

    像话吗?”

    碰到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做法:你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下午才买的烟怎么就剩下一支呢”,即告诉

    所有人你只有一支烟。然后照样请别人抽烟,当然没有人会接过来,那你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自己抽。我还

    有个更聪明的做法:首先让别人知道你只剩下一支烟,然后对别人说:“来,我们一人一半。”没有人会

    要你这半支烟的,这样你既可以抽烟,又能大得人心,广结善缘。

    不要以为这种人花样太多。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花样。美国人的一套花样就叫美国文化;日本人的

    一套花样就叫日本文化;我们中国人的一套花样就叫中国文化。端午节划龙舟就是花样,清明节大家去扫

    墓也是花样。

    六出祁山

    六出祁山讲的是诸葛亮的故事,意在说明,人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凡事难免遭遇困难,若是遇到挫

    折便心灰意懒,何以成大事?交友过程中,有时会引起误会,如果因此而垂头丧气,如何培植深厚的友谊?

    必须坚定信心,以愈挫愈勇的精神,排除万难,而且要表现在实际行动上,大家才会相信,拉近彼此的关

    系。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现在企业管理都讲求可行性分析,这种做法看似科学,我却不以为然。人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预知

    未来?现实中有很多歪打正着的事,如果不去试的话,怎么可能断言不会成功?科学只能接近真理,永远

    无法达到真理。

    诸葛亮为什么要六出祁山?像他这么聪明的人,掐指一算就知道后果如何,他为什么还一次次地不辞

    辛苦地带兵打仗?为的就是让后代人明白,他真的是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西方人重利害,凡事计算来计算去,无利可图就会放弃。中国人重势利,无利可图也会做。五方交游

    与六出祁山讲的是人际关系中的相互交往,一方面要扩大范围,一方面要拓展深度。就是说,好不容易交

    到一个朋友,要深入地去交往,这就是六出祁山的含义。

    祁山是个地名,在三国时期是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当时,魏蜀吴三分天下,蜀国要想攻打魏国,一定

    要经过祁山。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如果没有诸葛亮,或者诸葛亮不出山,曹操会很快统一全国。

    可以说,曹操最大的克星就是诸葛亮。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天下的局势,这是事实。但是话说回来,诸

    葛亮出山又怎样?用水镜先生司马徽的话说,诸葛亮“得其主而不得其时”,难道诸葛亮不明白这一点

    吗?他当然清楚,但是既然刘备这么有诚意,只好努力去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诸葛亮给我们的启

    示:一个人不要过于重视结果。

    今天很多人都奉行结果论,认为“成则王侯败则寇”。但是中国有句老话——不以成败论英雄,结果

    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人能控制的只是过程。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一定要认真谋划,要全心

    全意投入,至于结果怎么样,由上天来决定。同理,我们能把握的只有自己,至于跟别人互动的部分,永

    远没有把握。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是听天由命,这不是宿命论,也不是消极思想在作怪,我只是强调,

    既然你可以控制过程,就要全力以赴,至于结果,不要考虑得太多,不要因为结果可能不理想,就束手束

    脚。凡事“尽人事,听天命”就可以了。

    朋友之间可以通财

    通财只是朋友互动的一种形式,不要只局限于字面意思,朋友之间的各种互助形式都在通财的范围内。

    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深入地跟一些人交往,否则的话,就是“朋友满天下,知心无一人”,那你交那么

    多朋友有什么意义呢?一般的朋友叫做点头之交、泛泛之交,在紧要关头是帮不上忙的。我们要有个

    知心朋友,当你危急的时候,他们真的会仗义相助。

    很多人平常不在乎有没有朋友,在危急的时候才意识到,朋友是很宝贵的。可是等到危急的时候再去

    交朋友已经来不及了。临渴掘井是愚蠢的行为,我们一定要未雨绸缪。宁可一辈子不用他们,也不要用的

    时候找不着人。假如有一天,你急需钱用,你会找谁?你只要向三个人开口却无功而返的话,你就会心灰

    意冷了。

    当你不需要钱的时候,要试着跟你的朋友去借钱,看看能不能借到。一旦真的需要钱的时候,才知道

    找谁借才不会落空。如果你有一大群朋友,就要自己去规划:这几个朋友,我跟他开口借钱没有用;这几

    个朋友,我根本开不了口;这几个朋友上次跟我借钱,我没借给他们,如果再跟他们开口岂不是笑话吗?

    去掉完全不可能的,然后看看还剩下哪几个。这时,你可以拿起电话跟他们借钱,看他们如何回答。你一

    开口他就说不行,那这个人你是借不到钱的。你一开口,他满口答应,这个人你也是借不到钱的。中国人

    在“没有问题”后面常常加上四个字“从此不提”。如果对方说:“你是要现金还是要支票?”那这个人

    就会借你钱,不然他不会多此一问,这样的朋友就值得交。但事情还没有结束,等对方把钱送来以后,你

    要不动声色地拖几天,看对方是什么反应。如果对方第二天就急着问你什么时候还钱,那这个朋友还是很

    麻烦的。如果过几天后他还若无其事,你就可以把钱还他,并致谢。以后,你真的需要用钱的时候,就可

    以找他。中国人是救急不救穷,穷人没有办法救,因为那是无底洞。连“急”都不救的话,那要这种朋友

    干什么?平常要跟你的朋友多进行互动,你才知道他哪些方面是值得你信赖的,哪些方面是他力所不能及

    的。

    在人际交往中,千万不要留下遗憾。人生最要紧的,就是做到自己不后悔,如此而已。好坏是一回事,

    成败是一回事,只求不后悔。老实讲有时候失败的人,反而比成功的人日子更好过。我相信各位也听过这

    样的故事:

    楼上楼下有两家人,楼上住着大富翁,整天笑也笑不出来。楼下住的是穷人,他整天唱着歌,快乐得

    不得了。楼上的那个富翁就很感慨:为什么人家那么穷,还整天开心,我这么有钱,却整天苦恼?他的朋

    友告诉他:“你想要快乐吗?那你就把钱送给楼下的穷人好了。”富翁真的这样做了。从此楼下的人整天

    愁眉苦脸,不知道拿这些钱怎么办,而富翁却开始笑了。

    钱有很多好处,但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任何事情都有好坏两个方面,所以,人无论相信什么,只相

    信到差不多就可以了。“差不多”真正的意思是不能差太多,不能差太多就是刚刚好。凡事只要差不多就

    好。

    七术打马

    人际关系其实是自己跟自己的关系,不完全是自己跟别人的关系。一个人先要接受自己,别人才会接

    纳你。一表人才,应该由内而外。我们现在过分地重视外在,而忽略了内在的修养,这是错误的方向。内

    在的东西才是主导,外在的一切都是根据内在来改变的。所以当你觉得对外面不满意的时候,应该从里面

    去修正。

    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好还不够,还要做好各种准备,这就是两套西装所讲的。如果你要去参加会议,事

    先打听一下,应该穿什么衣服,带什么用具,然后再确定怎么做。和别人一模一样,不好;和别人完全不

    同,也不好。人与人之间,最好大同小异。完全相同你就不显眼了,但不同到特殊的地步,同样对你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