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孙郎啸 > 三国孙郎啸第7部分阅读

三国孙郎啸第7部分阅读

    放心的。

    “主公,危险,有人偷袭!”很多人都在这么喊。

    我听到这些话之后,回头一看,敌将樊能正提刀冲来,好像誓要夺回于糜一样。

    我心中的怒火再次燃起,敢偷袭我,找死!

    我调转马头,对着樊能就大喝一声:“找死!”

    那樊能本家就是个欺软怕硬之辈,武艺比他厉害的于糜都被生擒了,他本来就没有信心能够打败我,只是想趁我不注意时给我来一刀,结果被我发现了。

    世间的事就是太巧了,我刚刚转身,只见此时太阳光照到我的护心镜上,然后反射到樊能的脸上,樊能本来就心怯,被这么一弄,心中着急,再加上此时没有马镫,樊能一下子就从马上重重的摔了下来。更巧的是,他的头还摔在一块石头上,要知道这可是加上了马匹的速度的,一个人的头告诉撞向一块石头,这在二十一世纪恐怕都得抢救,更别说实在汉末。毫无疑问,一系列的巧合之下,樊能当场丧命。

    此时我看见如此大好时机,敌方主将一个被擒,一个被杀,我方士气高昂,敌方士气低落有如一盘散沙。我立刻下令,全军冲锋。

    待到士兵来到我旁边时,我把擒住的于糜丢给他们说:“带到子烈面前,把他给我杀了。”

    但是此时士兵却告诉我:“将军,他已经死了。”

    什么,死了!我大惊,我居然把他活活的给夹死了!也许是我看见樊能偷袭的时候很生气,所以不知不觉的就用力过大把他夹死了,或许是当时我没注意,夹住了他的脖子,再或者是……

    不久,传来战报,丹徒守军几乎全部投降,胆敢反抗的已经全部斩首。

    此战,由于我的出色表现,丹徒打得很轻松。而我,在此战之后也被人加上了一个绰号——小霸王。意思是大家认为我复有当年楚霸王项籍之勇!

    但是当我告诉大家这一切都只是个意外,是无数巧合叠加的成果时,他们给我的回答是一致的:

    将军,别谦虚了,谁不知道您喜欢开玩笑?您说的这么巧的事,说出去谁信啊?

    是啊,要不是亲身经历,我自己都不信!

    第二卷 席卷 江东 第六章 决战前夕

    更新时间:2011-06-21

    “诸位以为我们下一步改怎么办?”我坐在大帐之中和众人讨论作战计划。

    “主公,我们必须要对刘繇形成包围之势。”张纮指着地图对我说道,“主公请看,目前刘繇军地窄融部被严白虎牵制住了,丹徒、牛渚、曲阿已经在我们的手中,如果我们攻陷历阳和泾县,就可以对秣陵形成包围之势。”

    “包围的话,等于把刘繇逼上绝路,那样我们的损失恐怕会很大啊。”朱治担心的说道。

    “主公,时间不允许啊。”鲁肃说道,“我们出兵已经半个月,如果我们包围秣陵的话,刘繇只要坚守不出,那样时间一长,袁术就会腾出手来,对付江东了。”

    “我险些忘了子敬当日之言啊。”我记起来鲁肃曾说过要在三个月之内平定江东才是最好的,否则将来袁术插进来就不好办了。

    “主公,既然如此,我们攻下历阳,然后就做出要攻打泾县的意图,引诱刘繇出兵,然后我们可以在刘繇出兵的时候,让公瑾从曲阿偷袭秣陵。夺取秣陵之后,刘繇就只能逃亡泾县,到时候我们可以在前往泾县的路上埋伏。”张纮不愧是张纮,短暂的短路之后,很快的就清醒了过来。

    “如此甚好,子布。”

    “主公。”

    “子烈的伤势怎么样?”

    “子烈伤势颇重,恐怕一两个月内不能参战。”

    “那这样吧,晚上我去看看他,明日一早你派人留在丹徒照顾他,然后我们就出兵历阳。”

    “诺。”

    “叔至和朱叔留下,其他人就散了吧。大家回去准备好,明日我们就出兵历阳。”

    众人散后,“叔至,你带领一千人马,就埋伏在秣陵通往泾县的路上,记住不要让别人知道。”

    “诺。”

    “还有,如果到时候你擒到刘繇,就找个机会找个理由放了他。但是你务必要擒住刘繇手下的一员小将,此人复姓太史,名慈,字子义,青州东莱人。”

    “这……到不才,敢问主公这是何意?”

    “到时候你就明白了,你去准备一下,明日待我大军走后你就出发。”

    “诺。”陈到告退。

    “朱叔,有一件事,非得你去办不可。”

    “任凭主公吩咐。”

    “你带领两千人,由水路到达曲阿,然后留下一千兵马防守,其余的交给公瑾,并且令公瑾在我们与刘繇作战的时候,打下秣陵。”

    “诺,治保证完成任务。”

    “还没完呢,此行你千万要注意,曲阿乃是重镇,务必要好好防守,在我军打败刘繇之前,千万不能让吴郡许贡和会稽王朗的军队通过。”

    “主公放心。”

    第二天,我们一整天都在赶路,晚上终于赶到了历阳。

    “主公,探马来报,说是刘繇已经亲自率领两万大军前来,增援历阳。”张纮报告说。

    “哦?刘繇怎么不派遣那些杂鱼来了?”

    “刘繇听说了张英、樊能、于糜被斩的消息,恐怕是震怒了,现在只怕是如坐针毡啊。”

    “看来我们的计划要变一下啊。”

    “那公瑾和叔至那边呢?”鲁肃问道。

    “这个嘛,咱们和刘繇早点决战,公瑾那边也好行事嘛。我还真想看看,要是刘繇在阵前听到秣陵被夺得消息,会是什么表情。”

    “那倒也是,只怕他到时候会吓得尿裤子吧。”潘璋笑道。

    此时在历阳城内。

    “子将啊,这个孙策怎么这么难对付啊?”刘繇想一个文士问道。

    “孙策此人,颇有其父之风,为人英勇善战,从这两次的战事之中就可以看出来。”一个中年文士答道。

    “那他有什么弱点吗?”

    “有,但是不多。”

    “那是什么?”

    “勇武,勇武就是他的弱点。”

    “此话何解?”

    “凡勇武者,必定性情莽撞,好杀人,好面子,少谋略,受不得一点气。但是此人年纪轻轻就能够收得不少的智士,可以弥补这点啊。”许子将叹着气说。

    “何以见得?”

    “主公可知道孙策的外号?”不等刘繇回答许子将就说,“丹徒一战,孙策在阵前携死一将,喝死一将,故世人谓之曰小霸王,因其有项籍之勇。”

    “这么厉害!”刘繇震撼,因为在大汉的四百年里,西楚霸王项羽这个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能与项羽相提并论的人怎么能不让人害怕。

    “但是此人与项籍不同,楚霸王刚愎自用,有勇无谋,故高祖能用韩信张良胜之。但是孙策此人,招贤用能,颇有明主之风,其帐下的人,有人已经能够堪比韩信张良了。”

    “如此,为之奈何?”

    “只有把他掐死在萌芽状态,这也是我劝主公亲自领兵前来的原因,但是这还是不够,远远不够。”

    “还远远不够?”

    “正是,孙策只能非主公一人能胜之,我劝主公联络吴郡的许贡和会稽的王朗出兵就是这个原因。但是目前看来这还不够,主公还需要联络豫章的华歆,甚至是袁术!”

    “这只怕是驱狼引虎吧?还有,那个严白虎怎么办?你可是让我把对付严白虎的兵力大部分都抽调过来了。”

    “我的主公啊,你怎么还不明白啊!严白虎只是小疾,孙策才是大患!只要打败了孙策,区区一个严白虎又算得了什么!”

    “唉……”看见刘繇还在犹豫,许子将不由得长叹。

    “主公,主公,”有一员白袍小将闯了进来说,“我听说孙策来了,还请主公恩准,让我与孙策一战,我必定生擒孙策!”

    “休要夸下海口,孙策可是复有项羽之勇。”刘繇的脸上写满了不同意。

    “主公,慈愿立军令状,还请主公让我出战。”

    “你先回去吧,让我想想。”看见他都这样了,刘繇不忍心道。

    此人走后,刘繇问许子将:“子将啊,世人都说你有相人之能,你看此人如何啊。”

    “此子勇则勇矣,然必折于江。”

    “子将的意思是不让他出战?”

    “主公以为这样有用么?”

    “唉,孙策啊孙策,你可真是让我头疼啊。”

    此时我打一个大喷嚏:“不知道是谁惦记我了。”

    在刘繇为我头疼的时候,我在期待,期待一场大战,期待传说中的东吴第一上将——太史子义。

    第二卷 席卷 江东 第七章 神亭酣战

    更新时间:2011-06-21

    “主公,如今刘繇已经亲自率军到来,我们要决定一下作战计划。”张纮说道。

    “我看还得先一窥敌军虚实。”

    “不知主公想要如何窥探?”

    “就是那里,”我指着一坐山说道,“神亭岭。”

    “主公是想上山一窥。”

    “然也。”

    “不行,太危险了,被敌军发现怎么办。”张纮不认为我可以独战刘繇大军。

    “那这样吧,我带领程叔、韩叔、黄叔和十个骑兵前往,子纲可以让文珪率军在山下接应,这样如何?”

    “我还是觉得太危险了。”

    “没事儿,我料此行必然有大收获。”我充满期待。

    没多久,我就和三人上山了,在山上可以很清楚的看见刘繇的大营。

    “主公,现在我军虽然有两万人,但是一半以上是俘虏和新兵,真正可以一战的只有不到八千人,而刘繇的两万援军是百战之师,而且历阳的三千守军也不好对付啊。”程普对我担心道。

    “三位叔叔,你们看刘繇的大军如何?”

    “刘繇军士只是靠丹阳兵之勇而已,根本没什么好怕的。”韩当这人比较老实直爽,凡事不喜欢想太多。

    “主公,现在看来,刘繇的营寨布局实在不咋的,一把火就能把它全烧了,看来刘繇帐下之人,并不擅长行军作战啊。”黄盖看了刘繇大营之后感叹道。

    “主公,如此看来,许子将也不过如此啊,袁公路对他的评价有些太高了,只怕这又是一个徒有虚名之辈啊。”程普在沉思之后回答。

    “此前,我最担心的就是这个许子将,一直听说许子将乃当世奇才,之前他又劝刘繇亲自领兵来迎战我,不惜联络许贡和王朗,甚至敢抽调对付严白虎的军队!现在看来,许子将此人,有洞察大局之明,识人之能,但是,这行军打仗,并非许子将所长啊。”我也经过分析之后得出。

    此时在刘繇军中有一个人坐不住了。

    “将军,将军,探马来报,说是发现孙策等人在神亭岭上。”一个小兵对一个年纪大约二十六岁的人说道。

    “主公,主公,探马来报,孙策现在就在神亭岭上。”小将得到消息,立刻就去找刘繇。

    “我知道了,但是孙策此人诡计多端,又复有霸王之勇,这怕是他的诱敌之计啊。”刘繇担心的说道。

    “主公!优柔寡断如何能成大事!还请主公准我出战,只要能擒获孙策,则整个江东都不足为虑!”小将诚恳的对刘繇说。

    “不行,这样的风险太大了,敌军已经占领了有力的地势,如果有埋伏,后果将不堪设想!”许子将首先反对道。

    “便是你害了主公!之前我劝你不要牌张英守牛渚,你不听;我说不能让于糜领军,你也不听;昨日我劝你不能这样安营扎寨,你又不听;现在我要出战你还要拦我,你到底是何居心!”小将指着许子将的鼻子骂道。

    “不可对先生无礼,先生乃是当世大才,快快赔礼道歉。”刘繇在一旁劝解。

    “竖子,不足与谋!”小将丢下一句话,就生气的离开了。

    帐外,“现在小霸王孙策就在神亭岭上,只有寥寥的几个人,只要能够擒杀孙策,我们就可以彻底的消灭敌人,建立不世之功。但是主公不同意,可我还是要去,你们有点胆量的就跟我一起来吧!”那员小将当着所有人的面说,然后就背上戟,提枪上马,奔向神亭岭而来,与他同来的还有十几个不怕死,又想建功立业的家伙。

    “主公,你看,刘繇的大营之中冲出来十几个人,恐怕是冲着我们来的。”程普发现了新大陆就第一时间跟我说。

    “来就来吧,我也正想见识见识,刘繇军中是何人敢这么大胆,十几个人也敢来。”我表面不屑,但是内心里很激动的说。

    没多久,那几个骑兵就从军营冲上了山。

    “谁是孙策?是你么?”那个小将拿着枪用一种武人的直觉指着我说。

    “不错,我就是孙策,你是来投靠我的?”我笑道。

    “哼,我是来取你首级的。”

    “哦?胆子不小,来将可敢通名。”

    “某乃东莱太史慈,太史子义!”说罢,太史慈便架马上前提枪向我冲来。

    “好胆,三位叔叔,那些虾兵蟹将就交给你们了,这个太史慈,让我来会会他。”不等众人答应,我就策马上前迎战。

    “好力气!”我和太史慈刚刚对击第一枪就同时赞道。

    “没想到刘繇帐下竟有如此勇将,我再问你一遍,你可愿意投我?我愿意以校尉之职相待。”我率先说道。

    “少废话,大丈夫岂能叛主?受死。”太史慈很坚决的回道。

    “就知道你会这么说。”看枪。

    我与太史慈酣战上百回合,打得不分胜负,但是双方都是已经精疲力尽。好不容易,太史慈看见我的一个破绽,长枪直刺我的面门。

    我立刻向后仰,但是还是慢了一步,我的头盔竟然被太史慈一枪挑走了,看见太史慈的长枪就要向我拍于糜一样拍下来了。我大惊,立刻把手中的霸王枪直刺太史慈胸前。太史慈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很显然这一枪下去是他死我伤,他立刻侧身回防,手中的枪也只能顺势收回。而我的枪却挑在了他的盔甲和背后大戟的空隙处,于是,我一枪就挑走了太史慈的大戟。

    此时,我与太史慈双双后退,马匹已经不能再战。

    “好功夫,我已经好久没有这么痛快了。”我对太史慈说道。

    “我也是,没想到你这个小霸王竟然这么厉害,但是你的头盔在我这儿。”太史慈笑道。

    “没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家伙能把我逼到这个地步,但是,你的大戟也在我这儿!”我也回笑道。

    “主公,虾兵蟹将已经收拾了。”刚刚从我与太史慈的酣战中回过神来的黄盖说道,其实他们在我和太史慈开战不久就把他们收拾了,然后一直在旁边观战。

    “主公,待我上前去把他擒来。”韩当冲动的说。

    “不了,子义是个真正的武人,我敬佩他。”我很佩服的说道,“子义,今天在这儿你是不可能打败我的,因为我比你年轻,体力比你要好。但是我不想占你的便宜,你就此回去吧,我们来日再战。”

    “告辞。”太史慈拔马就走。但是心中还是有些疑惑,这就放我走了?会不会有诈?直到他回营也没发现有什么异常,此时他才真正的开始佩服起我来。

    “主公,为什么放他走?”三个人显然不认为我放他走只是因为太史慈是条好汉。

    第二卷 席卷 江东 第八章 诸葛献策

    更新时间:2011-06-21

    “主公,这是怎么回事?”张纮看见我的衣服已经全破了,人马疲惫不堪,很吃惊的问道,“莫非刘繇派兵追杀?来人,把潘璋给我叫来,我要问问他是怎么保护主公的!”现在张纮有些生气了。

    “先生莫要生气,这不关文珪的事儿。此事是这样的……”我当着众人的面,把自己在神亭酣战的经过描述了一下,“看,这就是太史子义的大戟。”我很自豪的说道,毕竟在这个尚武的年代,这是件光荣的事。

    “真想和那个太史子义交手看看。”潘璋听了我的描述后兴奋的说。

    “还高兴!高兴什么!”张纮很生气的说道,弄得在座的没有人敢接他的话,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这个主公。

    “主公,不是紘说你,你身为主帅,你的安全身系我们的大业和天下兴亡,怎么可以如此鲁莽,随随便便就以身犯险!还有之前攻打丹徒的时候也是,主公二话不说就冲了上去,幸好樊能于糜武艺不精,不然主公要是有什么万一,那怎么办?为人主者,就要有个人主的样子,不能凡事都随着性子……”张纮开始了长篇大论的说教。

    我对张纮鞠了一个躬道:“先生的话,策铭记在心。策本非好勇斗狠之人,只是现在是起兵之初,孙策手下缺兵少将,如策不亲冒矢石,恐将士不效死力耳!策在此答应先生,众位也可以做个见证,策保证,以后兵将俱全之后,策绝对不像现在这样,时常冒险行事。”看见我信誓旦旦的保证,张纮的气也消了。

    “还望主公日后不要忘了今日之言。”

    “策绝对不敢。但是如果策以后还有什么错误,诸位请一定要说出来。”

    “这是自然,自古以来就是文死谏,武死战,还请主公到时候不要恼怒才是。”

    “能得子纲教诲,策何其有幸啊!”我大帐内看见有一个生面孔,问道:“子敬,这位是?”

    “主公,这就是肃的好友,之前帮主公说服严白虎出兵攻打刘繇的诸葛瑾,诸葛子瑜先生。他可是有匡扶社稷之才啊。”

    “鲁肃这是赤裸裸的告诉我要我招揽诸葛瑾啊。”我心想。

    “子敬啊,我不是说了吗,之前那事是帮你的,不是帮孙将军的。”接着诸葛瑾对我说道,“在下诸葛瑾,久闻将军大名,见过将军。”

    在诸葛瑾打量我的同时,我也在打量诸葛瑾。

    诸葛瑾,字子瑜,徐州琅琊人。乃是史书中记载的“诸葛三杰,蜀得一龙,吴得一虎,魏得一狗”中的吴国之虎。而在我看来,诸葛亮只是一个政治家,不懂军事和谋略;而诸葛瑾却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家、政治家、军事家和谋士。而且他的儿子诸葛恪,也是当世奇才,只是小时候的环境不好(他们家老是被张昭等人歧视)才造成了他刚愎自用的性格,如今有我在,定然可以把它培养成一个良臣。所以,史书和三国演义因为种种不同的原因,把诸葛亮抬到了一个非人的高度。但是,事实上,论才能,诸葛亮远远不如诸葛瑾!

    我的心中已经有了定论。

    “不敢当,策可是久闻先生大名啊,不论先生在此之前是帮我还是帮子敬,但是,结果是先生帮了我,如此,先生当受孙策一拜。”

    诸葛瑾看见我行礼,虽然他有些心理准备,但是还是傻眼了,他没有想到我会这么礼贤下士。“将军快快别,这真是折杀瑾了。”

    “子明曾经问我,如何才能让在军中树立自己的威信,让将士们都信服自己。而我回答他的是:'功必赏,过必罚,不徇私,还能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的将军就能得到所有将士的爱戴'。而这么些年来,策一直都是这么做的,这点我的破勇军最为清楚。如今先生有功于策,策若是不因此奖赏先生,岂不是在三军面前,威信全无?故这一拜,先生当受啊!”我说得声情并茂,然后就对诸葛瑾行礼。

    “将军折节下士,瑾佩服;刚才又见将军问张子纲之言而不怒,反而借此反省自我,广纳忠言,瑾佩服;将军神武,人称霸王再世,用兵如神,瑾佩服。得此三样,将军不愧是能够得到子敬的明主之称啊,瑾虽不才,亦愿助将军一臂之力,还请将军不要嫌弃。”诸葛瑾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能得子瑜相助,策何其幸也!子瑜如果不嫌弃,暂为我帐下祭酒如何?”虽然诸葛瑾会主动提出在我帐下效力,这着实让我很意外,但是,能够得到诸葛瑾的效命,我还是很高兴的。

    “诸葛瑾拜见主公!”

    “子瑜快快请起,来人今晚为子瑜摆酒接风。”

    晚上席间,“诸位,我已经探得刘繇大军的虚实,刘繇实乃无能之辈,帐下除了太史慈以外没有任何人值得顾虑,诸位以为我们该怎么办?”

    “主公,瑾初来乍到,有一策献给主公。”

    “子瑜快快说来。”

    “瑾敢问主公,主公可是想收服太史子义?”

    “正是,子义乃是忠义勇武之士,我见甚喜啊!”

    “如此,主公可行反间计。”

    “反间计?”

    “刘繇帐下有许子将,此人有识人之明,他必定知道太史慈的本事,然而此前刘繇从来不曾任用太史慈为将,因此我料定刘繇必定是不信任太史慈,不敢委以重任,所以我们正好可以借此行反间计。”

    “那此计效果如何?可能让子义投我?”

    “这……现在就让太史慈投靠主公有些难,但是只要用此计,刘繇必定不会重用太史慈,这样太史慈必定心灰意冷,等主公打败刘繇之后,再可慢慢的收服太史慈。”诸葛瑾的脸上写满了自信。

    “那具体的该怎么行事?”

    “主公,我们可以这样……”诸葛瑾对我附耳说道。

    “好,没有子义助刘繇,破刘之事易如反掌啊!”我很高兴的说,“诸位,子义的事就交给子瑜去办,关于破刘之事,诸位可有何见解?”

    “主公,刘繇大军布营无度,当先以谣言乱之,再以火破之。”诸葛瑾又说道。

    “军报不比谣言更好吗?要是刘繇收到了秣陵陷落的消息,指不定都要大乱呢。”鲁肃笑着对诸葛瑾说,“子瑜还不知道啊,主公已经派遣公瑾率军,由曲阿出发,从背后攻打秣陵。”

    “原来如此,这样的确是比谣言好多了,只是到时候还得要把这情报扩大,最好是能在两军交战的时候说出来,造成敌军动荡!”诸葛瑾马上补充道。

    “好,就这么办!子瑜大才,策由衷佩服啊!”

    “不敢当,能得主公重用,实乃瑾生平之幸。”

    第二卷 席卷 江东 第九章 离间子义

    更新时间:2011-06-21

    “子义,这是怎么回事?”刘繇看着我的头盔,奇怪的问道。

    “主公,这是我从孙策那里夺来的。”太史慈自豪的说。

    “你?你有这本事?”刘繇不太相信太史慈的话,因为目前我已经被传成了霸王再世,能在阵前携死一将,喝死一将,刘繇对此的畏惧太大了,大到以至于他不相信有人能和我打成平手。

    “主公,您不要太高估了孙策,他也只是个凡人,就算西楚霸王再世,也不过是个凡夫俗子,不一样被高祖打败了吗。”

    “子义啊,与你同去的十几个人怎么样了?”许子将在一旁问道。

    “主公,都是末将的罪过,他们与我同去,但是无一生还。”太史慈很悲伤,因为这些人可以说是为他而死的,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并没有因此而恨我,因为他知道,战争,就是这么残酷的事实,对待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这么说就只有你一个人回来了?”刘繇的话中充满了不信任。

    “正是,孙策看我武艺不错,想招募我,但是我没有答应,孙策就放我回来了。”太史慈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很清楚,但是他不知道,这样反而被他越描越黑了。

    “也就是说,你和孙策大战,你夺走了他的头盔,孙策的手下杀光了同行的人,然而孙策很欣赏你,就放你回来了。”许子将在此确认道。

    “正是如此。”太史慈渴望因此可以得到刘繇的重用。

    “好了,你先下去吧,好好休息,来日再战。”刘繇说道。

    太史慈走后,刘繇问道:“子将以为,这事儿怎么样。”

    “太可疑了,只有他一个人回来,若真的如太史慈所说,他是可以与孙策相提并论的勇将,以孙策的识人之能,而且现在的局势是我方军力多,但是缺少良将,孙策军将多而兵少,他怎么会就这么轻轻松松的放虎归山。”

    “子将的意思是,太史慈已经被孙策收服了,所谓的头盔可能是孙策的一个借口,目的是让他来我们军中做内应?”

    “不排除这个可能,但是也有可能是孙策一时兴起就把他放了,毕竟,能有霸王之勇的人,性情必定都不同于常人。”

    “子将以为那一种可能性大?”

    “应该是五五之数吧。我们还是看看再做定论吧。”

    第二天,我在阵前挑战。很难得的是这次张纮没有反对,因为他知道,这次的挑战是计划之中的一部分。

    “太史慈人头在此,快快出来受死!”我拿着太史慈的大戟大喊。

    “孙策之头在此!”太史慈拿着我的头盔冲出来迎战。

    没过多久,我就又和太史慈干上了,但是这次很显然的是,我没有使出全力。因为我根本就没有以死相战的念头,而太史慈却是以死相拼。

    没过多久,我就对太史慈说:“子义啊,刘繇没有为难你吧。”

    听到我的话,太史慈明显的放慢了动作:“不老将军担心,我主对我好得很。”

    “子义啊,昨日一战,你没有受伤吧。”

    “没有,多谢将军关心,想必将军也没事吧。”

    “承蒙子义挂念,策好得很,今日就此拜别,我们来日战。”我没等太史慈回话就转身回营,而太史慈行事光明磊落,不屑与做背后偷袭的事。

    我和太史慈此战打得是很“激烈”的,完全不像太史慈跟刘繇描述的那样。

    回到营中,“恭喜主公了,此计的第一步已经完成了。”诸葛瑾对我说道。

    “那个人安排好了没有。”

    “万事俱备。”

    “好,辛苦子瑜了。”

    此时,刘繇大营。

    “子义啊,孙策跟你打得并不是很用力啊。”

    “这个……我也不是很太明白。”

    “孙策在阵前都跟你说了什么,我看你们相谈甚欢啊。”

    “主公,其实也没有什么,孙策只是问我有没有受伤,并且相约来日再战。”

    “真的?”

    “千真万确。”

    “你先下去休息吧,有事我再叫你。”

    “诺。”

    “子将啊,你看这事如何。”刘繇看着太史慈远去的背影问道。

    “非常可疑,很显然,今天在阵前孙策并没有用全力,就像老熟人见面谈心比武一样。”许子将如实回答。

    “先派人盯着,再看看再说吧,但愿子义不要负我。”

    晚上,刘繇大营外。

    “我是太史将军的朋友,特地前来拜访。”有一个男子对守营的将士说道,然后递给了他一块金子,“这个给弟兄们买点酒喝。”

    守营的士兵看见黄橙橙的金子喜笑颜开:“要快点,时间长了,我们可是开罪不起。太史将军的营帐就是那个。”那人指着一个营帐说道。

    “那是,那是,一会儿在下还有重谢。”说完那人就进营而去,直奔太史慈的营帐而去。

    “主公,已经进去了,开始事情不会有问题的。”

    “那就好,我等你的好消息。”我笑道。

    刘繇处,“主公,刚才我们派去监视的人来报,有一个身份不明的人进入了太史慈的营帐。”许子将对刘繇说道。

    “我们去看看。”

    太史慈处,“不知先生到底是何人,为何自称是我的好友?”太史慈一头的雾水。

    “子义果真不认识我了吗?”

    “确实与先生未曾谋面啊。”

    “再想想,好好想想。”

    “想不起来,先生还是直接告诉我吧。”太史慈老实,被人卖了还跟着数钱呢。

    那人与太史慈一番废话之后,终于拖到刘繇来了。

    “子义啊,此人是谁?”

    “主公,他自称是我的好友,但是我不知道他是谁。”

    “果真?”

    “千真万确。”

    “那定是j细了,来人,把他给我抓起来。”说罢,有几个士兵就冲进来把他给抓了起来。

    “你到底是何人,为何来此?”许子将问道。

    “哼。”那人什么也不说。

    “来人,给我搜,看看他身上有什么东西。”许子将吩咐士兵道。

    “诺。”士兵大力搜索,“主公,什么也没有。”

    “这……恐怕是藏起来了,子义不介意我们看看你这里吧。”许子将对太史慈不放心。

    “请便。”太史慈自认为行事光明磊落,没什么不好查的。

    “搜,但不要把子义将军的东西弄乱了。”

    “是。”士兵开始认真的搜起来,“主公,发现了这个东西。”

    “太史慈,你看看这是什么东西!”刘繇看过之后十分气恼。原来,这是一封通敌的信函,上面写着孙策对太史慈的承诺和吩咐他在两军对战的时候取下刘繇的首级。

    “这……主公,这是小人陷害啊!许子将,我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何害我!”

    “主公明鉴,分明是太史慈通敌啊!”许子将一时心急为自己辩护道。

    “来人,把太史慈给我关起来!”刘繇十分生气,本来这封信要是在来人的身上搜出来可能没什么,但是偏偏是在太史慈的营帐里搜出来的,而太史慈偏偏连此人是谁都说不清楚,加上之前的种种,这实在太可疑了!

    第二卷 席卷 江东 第十章 义子孙韶

    更新时间:2011-06-21

    “子将,现在怎么办?”刘繇不放心的问道。

    “先审问一下来人吧。”

    “说吧,你是来干什么的。”刘繇看着来人说。

    “哼。”来人一句话也不说。

    “用刑。”

    过了一段时间,“主公,在我们的严刑逼供之下,那人招了。”

    “招什么了?”

    “他说自己是孙策派来联系太史慈的。”

    “那他又是什么人。”

    “他说是孙策的亲兵,叫李贤。”

    “你们再去拷问一次,就说刚才的话已经查实是假的。”许子将吩咐道。

    “诺。”过了半个时辰,“主公,先生,那人招的和之前一样。”

    “那就先关起来吧,看来这是真的啊。”刘繇叹道。

    “主公,没了太史慈我们怎么对付孙策啊?”

    “就按照你之前说的,联络许贡、王朗、华歆。另外派人去联络严白虎,许以割地,赠送钱财。我要倾尽全力与孙策决战。”刘繇无奈的说。

    “那袁术那边怎么办?”

    “袁术乃是豺狼,他要是来了,恐怕就不会走了啊。”

    “这……严白虎那边,主公以为何人前往比较好。”

    “唉,可恨我帐下无人啊,子将恐怕得亲往了。”

    “主公之命,万死不辞。”

    “早去早回啊。”

    此时,在我的军营中。

    “子瑜此计一旦成功,刘繇军中再也无人可以一战了。”我笑道。

    “不知刘繇会不会杀了太史慈,那样主公怕就是得不偿失了。”程普说道。

    “现在没法管那么多,对了,子瑜,那个死士怎么样了?”

    “主公放心,我与此人有救命之恩,他此行就是为了报答当日的恩情。”

    “他怕是有去无回啊。”我叹息道,“他的家人你可安顿好了?”

    “主公放心,我已经按照您的吩咐,为他的妻儿安排了百亩良田和三百金,所有的后事已经安排妥当,他此行绝无后顾之忧。另外主公说想想见见他的妻儿,他的妻儿我已经带来了。”诸葛瑾这是要告诉李贤,好好办事,你的妻儿荣华富贵享之不尽,若是把事情办砸了,必定家破人亡啊。

    “带上来我见见吧。”

    “诺。”

    “主公,这就是李贤的妻子和儿子。”诸葛瑾带上来两个人,一个妇人,年纪大约三十岁,一个小男孩,长得眉清目秀,五岁左右。

    “妾身李虞氏见过将军,这是犬儿李韶,韶儿,快快行礼。”这个女人先对我行礼,然后就告诉自己的儿子。

    “夫人不必多礼,尊夫于策有恩,策不敢受此大礼。”

    “将军言重了,夫君已经告诉过我,此行乃是为了报答诸葛先生当日的救命之恩,谈不上什么其他的。”

    这个女人说的轻描淡写,仿佛这一切都不关他什么事。又或者,这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女人,把生死看得很淡,把大义看得很重。

    不管怎么样,这个女人不简单。

    “孩子,你今年多大了?”我看见这个孩子,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欢。

    “七岁了,将军,我爹爹什么时候可以回来?”这个孩子一脸的天真无邪。

    “韶儿,不得无礼。”李虞氏马上说道,“孩子还小,还请将军不要见怪。”

    恐怕她是处于孩子还小,不懂事,还没有告诉李韶事情的真相。

    “敢问尊夫今年多少岁了?”我向这个女人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