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孙郎啸 > 三国孙郎啸第2部分阅读

三国孙郎啸第2部分阅读

    ,儿子会暂时放下仇恨,投奔袁术帐下,养精蓄锐,熟读兵书。”

    “好吧,你现在已经是孙家之主了,我们也只能支持你的决定。”

    “多谢母亲。”

    “你要说的就是这个?”“不,儿子是想老管家俞河服侍父亲多年,对孩儿有如叔伯一般,我想让他加入我孙氏一族,在儿子走后他能好好照顾母亲和弟弟妹妹,和三叔一起打理好家中的事情。”

    “这样也好,不过入族这种大事还需你三叔同意才行。”

    “其实我也正有此意,只是二哥在世时没有机会说罢了。”三叔孙静和俞河风尘仆仆的赶进来。

    “见过三叔。”我与吴芸齐声道。

    “策儿这段时间可担心死我了,要知道你拿几个弟弟都还小,我们都怕你出事啊。”

    “让诸位担心了,孙策在此赔罪。”

    “俞叔,你不嫌弃的话,从今以后孙策就叫你四叔可好?”

    “大公子,俞河不敢当啊。”老管家泪如雨下。

    “四叔,从我父亲少年斩杀水贼时您就是他的书童了,您是看着我长大的,您对孙家的忠诚是天地可鉴的,我想父亲此次若能回来的话他也会这么做的。您有何当不起啊。”

    “谢大公子大恩。”俞河已泣不成声。

    “那好,明日拜过孙氏祖先之后,你就正式改名孙河,字子流,是我的四弟。”孙静眼眶湿润。

    “大哥,陪我玩。”一旁的小霸姬孙仁扯着我的衣服。

    我抱起小香香(家中所有人都对这个小霸姬宠得不得了,她总是随便出入家中任何地方),“小妹,大哥暂时会离开你一下,等我回来了就陪你玩好不好。”

    “不嘛。”孙仁闹道。

    “小妹,大哥知道你舍不得大哥,大哥又何尝不是呢,这一个月以来,就只有你和芸儿每天陪我啊。”看着孙尚香,我能体验到在二十一世纪作为独生子女绝对体验不到的兄妹之情,“但是,哥哥还有事情要做,不然爹爹会打我的。小妹已经三岁了,已经是姑姑了,要照顾好嫂嫂和依儿(孙策的长女)(古人十几岁结婚生子很正常)知不知道,大哥回来之后要检查的,要是她们瘦了,我可为你是问。”

    “哦。”孙尚香一脸不快,小声喃喃:“爹爹真坏。”所有人听到这里又是一片沉寂。

    第一卷 磨刀三年 第四章 雨霖铃

    更新时间:2011-06-21

    三日后,富春。

    “三叔四叔,我走后帮我做几件事。”

    “什么事?”

    我看了看送行的两位母亲和妻子,她们知趣的到一边去了。

    “1在家乡广纳流民,开垦荒地,大力种植水稻,我知道现在大家都喜欢种麦子,但这玩意在江东不好长,不如种稻划算,而且在江东种稻一年至少两熟甚至三熟,不可不推广啊。(这时候心里想到只可惜红薯玉米土豆这些东西只有在美洲才有,不然将来我定无粮草之忧。)

    把每年产量最高的稻子留下来作为下一年的稻种,这样年复一年稻子的产量又可以提高不少(我不懂杂交水稻,就只能这么做了),正所谓虎父无犬子嘛。”

    两人听到这句虎父无犬子又用别样的眼光看着我。

    “3多招募一些匠人,尤其是铁匠、木匠和船工,给他们最好的待遇,我这里有几张图,你们让他们研制一下,日后可能还会有。”说罢,我把这三天里我能想到几种兵器给了他们,事实上也就是有关连弩、轮船、和腰刀的图谱和一些有关转轴、淬火技术、灌钢法、弹簧的原理。说实在的,二十一世纪的物理学学得真的没什么用,除了原理我什么都不知道,动手的事就只能交给下面人去办了,毕竟离我起兵还有接近三年的时间,完成一些还是没有问题的吧。

    “4交好商人,那些士族是蛀国之虫,若是他们来交好我们也就罢了,没事我们没必要去理他。但是商人却是非常重要的,日后起兵还需他们鼎力相助。我们可以与他们合作做生意,还有这个是算盘的图谱和使用方法,四叔应该对它很有兴趣的。”说罢,我把这个只有雏形的东西交给他,只见他看完之后两眼冒精光。做了多年的管家,虽然精于算数但在我这个全国数学联赛二等奖面前完全是小巫见大巫,不过他还是能深切的体会到这当中的价值的。

    “还有,三叔,此事非你去办不可,我必须要联络舅父吴景,在我起兵之前让他最好也在袁术的帐下效力与刘繇打斗,最好是屡战屡败,而且在适当的时候最好也能让袁术也吃点亏才好。”

    孙静是脑上几个大问号:“虽说你舅舅统兵打仗不是很在行,但你也不用这样讽刺他啊,虽说你做什么我们都会支持你,但这事……”

    “三叔误会我的意思了,若舅父不屡战屡败,袁术不损失惨重,将来袁公路又怎么会放我返回江东?”

    “你不去不就完了?”孙河问道。

    “不去是不行的,大丈夫一诺千金。”虽然这么说,但我心里清楚,孙策起兵时的一班人才现在可都在袁术帐下或治下呢,不去的话我哪来的人才可用。

    “好吧,但你要记住,在寿春也不要老是看别人的眼色行事,孙家虽然没落,但也不至于如此,不要弱了你父亲的威名。”

    “是。”

    “好了,去跟你媳妇交代几句吧。”孙静满脸关切。

    不远处,

    “芸儿,我走之后要好好照顾自己和女儿。”

    “恩,夫君,我会为你祈福的,你只要平安就好。”

    “好了,别哭了”我双手把她搂在怀里(残存的记忆对这个夫人还是有些感情的),“最多一年,等我在那边安定下来了就来接你。”

    “恩,我等着。”已经泣不成声,好不容易才哽咽出:“夫君,你再抱抱依儿吧,等你下次回来依儿只怕都会不认得你了。”

    “恩。”看着怀中的婴儿不由得感触良多。

    “我走了。”

    “保重。”

    “保重,对了,这个给你。”我转身走去,头也没有回一下。吴芸看着手里的绢,眼眶又一次红润了,而我,也只是在心里默默的念道: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走了,阿蒙。”

    “是,公子。”

    “对了,我一直没问,你的原名叫什么?”

    “吕蒙,家父临终前给我起字子明,我是姐夫邓当推荐给管家的,公子一直都不知道。”

    “什么!”我震惊,东吴四英将中白衣渡江的吴下阿蒙竟是我的书童!

    “哈哈哈。”不由自主地仰天长啸,“上天待我不薄啊,竟然送一个吕蒙给我!”

    第一卷 磨刀三年 第五章 江上遇险

    更新时间:2011-06-21

    数日后,我在船上看孙坚留下来的兵法。

    “子明,你看如今天下大势如何。”我试探性的看了看吕蒙,看看这个东吴的第三任大都督现在有多大的能力。

    “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我觉得为将者要有高超的武艺,像破虏将军和吕温侯那样,威震天下,谁人不惧之?我相信公子武艺高强,最终会干出一番事业的,不管发生什么我一定至死跟随公子。”

    果然啊,现在的吕蒙还只是那个不修兵法,一味武勇的吴下阿蒙啊,还不是鲁子敬所赞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正好,此时提点他一下。

    “子明啊,其实……”

    砰的一声,船身的摇晃打断了我的话。

    “船家,什么事?”我问道。

    “公子,水贼来了,他们撞了我们的船,我们走不掉了。”

    我和吕蒙走出船舱看见三条船把我们包围了,五六个水贼冲上了我们的船。

    “看你们这样,定是富家子弟,船家,大哥有令,我们不截百姓,只抢豪族,所所以这两个富家子弟可不能放过。”带头的水贼和蔼的对船家说道,“你先走吧,等下再回来拿船。”

    “诺。”船家似乎很有经验的说道,接着他跳入水中游到江岸。

    盗亦有道啊,我心想。“不知几位是哪位当家的手下?”对这伙水贼我顿起收服之心。

    “告诉你也无妨,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某家蒋杰是也,乃是扬子江水贼蒋钦周泰的手下。”

    原来是蒋钦周泰!此二人都是东吴上将啊!历史上孙权劝学之事,便是对吕蒙蒋钦说的。后来蒋钦的成就虽不及吕蒙但也是难得的将才,有勇有谋之士,堪称东吴的“五子良将”之一,颇为难得啊!至于周泰,自孙策起兵时便偷袭牛渚投靠孙策,之后多次救了孙权的命,尤其是在逍遥津一战打出了不亚于甘宁的威名,以金枪不倒著称,实乃东吴的“许褚”啊!但是历史上这二人是如何被孙策收服的说的不是很清楚,可江东却是因为有此二人和甘宁为将才能称霸长江。

    定要尽早的收服他们和甘宁!

    “你怎么了,莫不是被我大哥的威名吓怕了!哈哈哈……我看你还是老老实实的把财物交出来吧,我保证不伤害你。”此人一脸轻蔑。

    狂妄,我心想,收服这些水贼还是先礼后兵,否则必须先示之以勇,把他们打服了,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大义说服之。“我看你还是待我去见你们老大吧,你还是……”

    “就你也配见我们老大?小子,别狂了,我还是那句话老老实实的把财物交出来吧,我保证不伤害你。”

    “哦,就你?”

    “小子,看刀。”此人满脸怒气,干这行的没多少耐心和你磨嘴皮子,更加痛恨别人小看他们。

    我拔出孙坚的古淀刀抵挡,没办法在船上没法用自己的霸王枪,只能用孙坚的佩刀了。当我拔刀作战时小吕蒙也拔剑作战,又有四个水贼加入战场。

    “哦,想以多欺少,看来你们也只是浪得虚名啊。”我佯装不屑道。

    “小子,没想到你还会几分武艺,但是已经晚了,你惹怒等你死了再去和你的祖宗说吧。”水贼大怒。

    “公子,看来情况不妙啊。”吕蒙还只能勉强挡住一个水贼。

    “没事。”说罢我把两个水贼打入水中,老实说实在是孙策本身的武艺很好,现在我还没有完全把握好这具身体,缺少实战经验,大概还只能使出孙策原本武艺六成,还没有用孙策的霸王枪,只是用了古淀刀,但还是非常厉害,对付普通武将完全没问题。孙策起兵时没有强将,若要席卷江东,看来以后还要像历史上小霸王一样好好练武啊。

    “住手!”这是旁边有人叫道。

    我和吕蒙都满心疑惑,到底是谁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大哥,我们就快得手了,为什么要我们住手?”一众水贼对这个刚刚赶来的汉子问道。

    “原来是头领来了,看来事情好办了。”我心想。

    “笨蛋,你没看到人家已经收下留情了吗?你看他们俩”他指着那两个被我打下水的水贼说道,“要取你们性命人家早取了!”

    说罢对我道:“多谢壮士收下留情,周泰在此谢过。”

    “不谢,大家都是走头无路才不得以干着行当,不让谁不想在家享受天伦之乐。”

    “壮士高见,周泰佩服,不过在下还有一事不明。”

    “说吧,只要我知道的一定告诉你。”

    “在下有个不情之请,壮士可否将佩刀接我一看?”

    “公子,不可呀,若如此,我等岂不是束手就擒!”吕蒙急忙道。

    “无妨,我相信周泰是忠义之士。”在周泰的赞赏和吕蒙的叹息中我把古淀刀交予周泰。

    “果然是古淀刀!壮士请受周泰一拜!”

    第一卷 磨刀三年 第六章 蒋钦周泰

    更新时间:2011-06-21

    包括我在内,所有人都是一脸茫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幼平这是何故?”我试图将他扶起,但他用巧劲硬是给我磕了三个响头才起身。

    “不知壮士如何知道我的表字?”周泰也一脸诧异。“幼平公奕之名威震大江,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倒是幼平刚才之举是为何意啊?”我先把他捧起啦,就不信他不上钩。

    “相信阁下定是乌程侯孙文台长子人称狮儿的孙郎。”

    “正是,但这又有何关系?”我十分郑重,此人对我如此尊敬,看来与孙氏有莫大的联系。

    “某家与公奕在黄巾之乱时险些为乱军所杀,多亏乌程侯率军所救。乌程侯看我俩根基不错就传了我们几手武艺,后来我们遭小人妒忌,诬陷我们。为了不连累乌程侯,我俩这才落草为寇,在这江上混营生。乌程侯讨伐董卓之时,我因家母病重,本想为侯爷效力但却不能走脱,公奕一向事我母为亲母,故亦不曾离开。待我母亲过世之时,我俩欲投侯爷却收到了侯爷的死讯,悔不当初啊,若我等当时在乌程侯身边,拼死也不会让侯爷……”说到这里,周泰已经泣不成声,“以前乌程侯交我俩武艺时皆是执此古淀刀,因此刚才在远处见到公子执此刀我便认了出来,之后又见公子的忠义这才能肯定公子乃是恩人之子啊!”

    “原来如此,幼平不必难过,家父已经过世,死者已矣,未来还要看我们这些人。”心中激动,孙坚不愧一世英雄,收服蒋钦周泰还不收到擒来。

    “诺。”周泰道,“公子请到寒舍一坐,尝尝我们自酿的好酒,见见公奕,相信他也一定十分高兴地。”

    “也好。”收服水贼就在这里。

    过了一会儿,进入水寨。不得不说,蒋钦周泰是难得的水战奇才,虽没有读过兵书,但是却精于水战,只看这水寨的布局便可知晓,藏得隐蔽,防范严密,易守难攻,难怪可以称霸水上这么多年。

    “公奕,公奕,你猜猜谁来了。”周泰满脸兴奋。

    “幼平,你这是怎么了,诶,这位是……”蒋钦满脸疑惑的看着我。

    “公奕,此人是恩公的长子孙郎啊。”

    “啊,”蒋钦惊讶,“钦,见过恩公之子。”

    “公奕不必多礼,我可不拘泥于这世俗礼法。你们的事幼平已经跟我说了,不想那些不快的事,我可是奔你的好酒来的。”

    “公子果然豪爽。来人,把最好的酒拿出来。”蒋钦十分激动。

    拿来酒坛,蒋钦倒了三大碗酒,先给我一碗,然后他和周泰又自己各拿了一碗。“公子请。”二人端着碗对我道。

    “干。”我一饮而尽。古代的酒度数不高,即使是我这个前世刚满十八岁还没来得及喝酒的人也不觉得咋的。

    “好,再来,今日非把公子喝趴下不可!”

    “来就来,我孙策还没怕过谁。”

    酒过三巡之后

    “不知公子有何打算。”蒋钦首先问道,说罢主动打发走了手下,让我赞叹此人果然心细如尘,可以独当一面。

    不由赞叹,蒋钦却有上将潜质,才一会儿就看出了我的来意,这不比周泰这样的猛将可比。在二十一世纪,老板要好好地筛选人才,而人才又何尝不是呢?就算是在古代,人才和主公之间的关系也只是多了一份忠义而已。贤才择主而事啊,看来他是想考验一下我,看我是不是可以投靠的明主,我必须拿出让他震撼的魄力才行。

    “我欲先在袁术帐下效力。”听了这话,蒋钦颇有些失望。

    “然而,袁术又岂是长久的安身之地?三年之内,我要从袁术那里拿回父亲的旧部,拉起一支雄师,不断地锻炼自己。在我可以独当一面之时,我便会找理由脱离袁术,起兵夺取江东。至此,我才有与天下群雄一争之实力。之后我再兴义兵讨伐刘表夺取荆州,如此便天下三分有一也。逞江东水军之利,逆游而上取益州,绝江海直达青州,锁黄河,如此天下可定!”

    看见我一气呵成,吕蒙、蒋钦、周泰全部震惊,沉醉在我所构建的天下之中,久久不能回过神来。其实,用心的人就会发现,这是鲁肃的二分天下之计的改编版,加上我的个人见解而已。

    “不知公奕幼平以为如何?”

    “壮哉!”周泰抢先答道。果然是急性子啊。

    “想法很独特,尤其是那个以水军袭青州锁黄河的构想,胆大妄为,前无古人,不过很有意思。”看得出来,蒋钦十分心动,因为他知道,计划中一天下的关键在水军,他不愁没有用武之地。

    “不知公奕幼平日后有何打算?”我反问道。趁热打铁,此时不收服二人更待何时。

    “如将军不嫌弃,某愿投将军帐下!”周泰这个急性子已经被我深深地吸引了。但是我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蒋钦,因为我知道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半,蒋钦周泰这俩个好兄弟是分不开的。

    周泰不知是难得的开窍了还是兄弟情深,含情脉脉的对蒋钦说:“公奕,孙将军胸怀大志文武双全不失为一代明主啊。你还是和我一起投将军帐下吧。”

    “好吧,我蒋钦便吧这身皮囊卖与将军。”

    “蒋钦(周泰)拜见主公。”二人对我单膝跪下齐声道。

    “幼平公奕快快请起,我得你二人有如汉武得卫霍耳,何愁天下不定!”

    “但凭主公吩咐。”

    “好,幼平公奕,你二人三年内可在江上经营水寨,操练精兵,三年后我当率军平定江东,到时你们可作为我的一只奇兵。但记住,今日之事不可为外人道。”

    “诺。”

    直到日后我才知道,他二人在此是下了多大的决心,任劳任怨的等我三年,听我号令。古人云一诺千金,诚不欺我也!

    第一卷 磨刀三年 第七章 吾得卿,谐也

    更新时间:2011-06-21

    “主公慢走,路上小心。”蒋钦周泰道。

    “恩,你们也要保重。”

    从蒋钦周泰的水寨出来,直达庐江舒城。

    城外,有一人收到我来到的消息,正在无尽的等待。

    只见此人与我一样,白袍白衫。不同的是他手执寒冰剑,我手执古淀刀,他羽扇纶巾器宇轩昂,我白巾玉饰雄姿英发。不错,此人正是汉末第一儒将——美周郎。

    “瑜,见过兄长。”周郎一脸笑容。

    “诶,公瑾,你我总角相交,昆仲之情,何必拘泥于世俗礼法。莫非是看不上我这个兄长了?”我开玩笑道。

    “哈哈,周瑜知罪矣,快随我到家中,舒儿(周瑜妻)可是已经为你备下了好酒了,此酒乃是上次你我分别之时,舒儿酿的,正等你来开封呢!”

    “好啊,这才是我的好兄弟嘛。”

    走在大街上,周瑜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不断的有人对我们投来惊异的目光,可见我二人回头率之高。其中还有不少是女子,这让人不得不感慨汉代时还没有受封建礼教残害的女性是多么开放。

    “周郎英姿冠天下,他旁边的男子是谁?竟然可与周郎一教高下!”一个对周瑜怀春的女子问道。

    “这你都不知道啊,那人就是周郎的结拜义兄富春孙郎。听说是江东第一美男子呢!”又一人小声说道。

    “难怪英气逼人,不过我觉得还是周郎比较好看。”

    ……

    真不知道我那弟妹怎么受得了,她要是和周瑜一起出门,那岂不是……

    “公瑾的名声越来越大了啊,现在可是人称“曲有误周郎顾”啊,不知最近可曾谱出什么好曲子没有?”

    “兄长见笑了,那些只是乡里人的取消罢了。不过,最近我普了一曲《长河吟》,相信兄长定会喜欢的。”

    “哦,可曾填词?”

    “兄长来填不是更好。”“你少跟那笑话我。”这时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小乞丐撞到我们。

    众人皆以为我们会大怒(这时代以强欺弱很流行),但周瑜却不怕弄脏那身白袍,把这个小乞丐抱起来说:“小朋友,你的家人呢?”

    “我的没见过我爹爹,娘亲在几天前去世了,我都好几天没吃过东西了,大哥哥,你能不能给我点吃的,我什么都可以帮你做的。”

    “好孩子,走去我家,我请你吃东西。”不少人听到周瑜的话之后大为赞叹。史书记载周瑜性度恢廓,可谓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典范人物,真不知道是哪个混蛋把周郎弄成了个小气鬼!

    不一会儿,“舒儿,为夫我回来了。”

    “知道了,陆舒见过兄长。”紧接着周妻对我行礼。

    “妹子,你这招可是跟这家伙学的?以前你可没这么行李过。”

    “经年不见,妾怕兄长怪罪才特行此礼。现已经备好酒宴向兄长请罪。”

    好个伶牙俐齿啊,我暗道。“公瑾,既如此当不醉不归啊。”

    “除了我这儿,你还能归哪去?”周瑜笑道,“夫人,我在街上看见这孩子甚是可怜,你带他去洗个澡换身衣服吃点东西吧。”

    酒色正浓,琴声渐起。一曲《长河吟》扣人心扉,接着酒劲,周瑜大声高歌:“大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这便是历史上周郎久唱不厌的《丈夫歌》了。

    “好!公瑾有壮志,不知壮志何事能酬?”

    “飘渺无期啊。兄长又有何见解。”

    “公瑾可知为兄之志?”对付这个深交多年的知己还是开门见山的好。

    “兄长志在四海。”周瑜大笑道,“你我深交这么多年,相互引为知己,我岂不知你心中之意?只是此时还不是良机啊。”

    “哈哈,知我者,周郎也。”我笑道,“我意暂投袁术,取回我父亲旧部,厉兵秣马,熟读兵书,精进武艺,三年后便是我一飞冲天日。”

    “兄长此意甚好,只是……”

    “只是什么?”

    “瑜觉得兄长有些变了,我原以为兄长会因伯父的离世而沮丧,甚至一蹶不振呢,现在看来一切都还好啊。还有以前的孙郎是不会去主动读兵书的,我还记得当年你不想读书而和伯父顶嘴,结果被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呢,现在变得沉着冷静多了。”

    “公瑾此时又有何打算?”

    “前些日子,袁术派人来娉我为官。”

    “公瑾答应了?”

    “还没呢,不过兄长既愿暂投袁术,瑜到也可以暂在袁术手下为官。”

    “哦,我起兵之时公瑾可会助我?”

    “兄长何须多次一问,周瑜拜见主公。”紧接着周郎单膝向我跪着说道。

    我用力的扶起周瑜“公瑾言重了,我得公瑾有如高祖得三杰(韩信、陈平、张良)也。”

    “主公言重了,瑜万不敢当。”

    “诶,公瑾,你我还是和以前一样,你永远都叫我兄长,我永远都叫你公瑾,这辈子下辈子,你我二人永远都是兄弟,何必要有这么明确的君臣之分来疏远了你我兄弟的感情!”

    “是,兄长。”

    “这才是好兄弟,接下来你想怎么办?”

    “既然袁术要我当官,就任居巢长一职吧。”

    我心大喜,和历史上一样。来的时候我经过了居巢,发现由此地前往江东最多也不过是半日路程,相当的近。并且此地离江东重镇曲阿也不过是一日水路,偷袭江东,实在是再好不过的出发点。

    我心一惊,周瑜万事都在为我着想啊,放着如今四世三公,统领淮南、豫州、南阳等地的实力最强的诸侯袁术不顾,却为了兄弟之情来投我这个一文不名的家伙。周郎不愧是孙策的好兄弟,周郎待我何其厚也!时间将会向他证明,这将是他一生中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我心中暗暗想道,不由得眼眶有些湿润了。

    “兄长怎么了。”

    “我只是太高兴太感动了。”

    “兄长不是要干大事吗,怎么还哭哭啼啼的。”周瑜的眼眶也有些湿润了。

    “公瑾,有你做兄弟真好。”

    “我又何尝不是呢。”

    “哈哈,公瑾,吾得卿,谐也!”

    第一卷 磨刀三年 第八章 孤儿姓

    更新时间:2011-06-21

    整整一夜,我与周郎同塌而眠(不是bl),诉说心中大志。越说我越发现周瑜不愧是东吴第一俊才,行军打仗、谋略内政无一不精。再加上他性格宽厚,待人友好,但关键时刻绝不含糊,说一不二,难怪可以深得上司下属甚是是敌人的喜爱和钦佩。

    得此一人,可敌天下!

    若把他与历史上的人做一下比较的话,曹操帐下只怕得郭嘉荀彧曹仁相加才可相抵,刘备帐下得庞统姜维联手(诸葛亮实在是没什么才华)才能与之一战。若比先秦的管仲乐毅,那是犹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我看来周瑜已经是趋近完美的人了,历史上周瑜忠义敌豫让,英姿羞陈平,统兵胜韩信,鬼谋赛张良。能与如此人杰相交,实乃人生之幸啊。能得如此人杰相助,何愁大志难酬!历史上孙策有周瑜相助,曹操畏之如虎。孙权虽然没什么能力,还嫉贤妒能,气死周瑜,但在周瑜的辅佐下仍旧可以雄霸东南,三分天下。

    周郎啊周郎,三国因你而精彩绝伦。

    “兄长昨夜睡得可好?”陆舒象征性的问。

    “我是睡好了,只怕有人恨我而辗转难眠啊。”我不怀好意地看着陆舒说道。

    陆舒似乎明白了我话中的意思,羞得说不出话来,一旁周瑜对此也只是一笑而过。

    早饭之前,我在院中舞枪,周瑜舞剑,其间滋味难以形容,旁人看来实在是宛若神仙啊。

    “兄长武艺未曾精进啊。”周瑜疑惑道。

    “然也,前些时因父亲之死而受伤,心中悲愤,无心练武,故武艺有所荒废,最近加强练习,也只能赶回到去年时的水平啊。”其实我现在大概已经融合了原来孙策八成的武艺,但这种事说出去谁信呢,人还不把我当疯子啊。

    “兄长无需灰心,须知你自幼聪颖,伯父曾多次说过你是难得的练武奇才,假以时日必可武艺冠天下。如今只是一时的不顺罢了,兄长切莫挂怀。”周瑜说得十分诚恳。

    不由感慨,周瑜不愧是孙策的知己啊!如此知心的朋友,或许昔日伯牙子期、管仲鲍叔牙也不过如此吧。

    感慨归感慨,但我总不能道出实情吧,此时只能说:“听公瑾之话,愚兄豁然开朗。愚兄今日方觉得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啊。”(程普将来的话盗过来用用)

    “兄长过誉了。”

    “走,喝酒去。”

    不远处,我们又看到了昨日的那个小乞丐。

    “多谢恩公。”小乞丐拜道。

    “举手之劳,不必多谢。”

    “救命之恩,岂能不报?”说罢,当即跪下给周瑜磕了三个响头。

    “公瑾,这个孩子年纪轻轻,却是懂得大义啊。孩子,这是你母亲教你的么?”

    “你怎么知道的?”此时他还是一脸童真。

    “昨日你说你幼年丧父,是你母亲把你拉扯大的,所以我才猜想如此啊。”

    “原来如此。”孩子道,“恩公,我可不可以留下来。”

    “这……”周瑜在犹豫。

    “我什么都可以做的,我就和那边那个哥哥一样,留下来给你当书童好不好?”说着指了指一旁的吕蒙。

    “夫君,我见这孩子甚是喜爱,他又无依无靠,你就帮人帮到底吧,反正咱们家也缺一个书童啊。”

    “弟妹啊,你这么喜欢孩子,就叫公瑾加把劲嘛。”

    “我……”陆舒满脸通红无话可说。

    “公瑾,其实我看这孩子倒也聪慧,心地善良,收下他倒也不错。”说后那孩子很感激看着我。

    “好吧。”

    “多谢恩公,不,多谢公子。”那孩子道。

    “你先别急着谢我,要想进我家,我还要考校你一番,若你合格了才能留下。”

    “夫君,你干嘛呀。”一旁陆舒由喜转哀,因为他知道周瑜肯定又要刁难人了。

    “弟妹不用担心,其实这样也好,看看这孩子根基如何。照我看公瑾是有意收徒了。”

    周瑜笑而不语,但他的心思我也只猜到一半,我猜到的是收徒,没猜到的是他要怎么考他。

    “恩,你若能用竹篮从井中给我打一桶水,我就留下你。”

    “夫君,你这不是欺负人吗?这怎么可能做到嘛!”

    “小子愿意一试。”

    “那好,便以日落为限。”

    一整天里,我和公瑾都没有去看那个孩子,周夫人倒是哭哭啼啼了来过两次。直到落日时分。

    “怎么样了,孩子?”周瑜问道。

    “不负先生所望,小子已经打了一桶水。”

    听到这话我与陆舒眼前一亮,周瑜倒是神色如常,看来古人早熟,我还缺少历练啊。

    “说说看,你是如何做到的。”周瑜连看都不看一下那个装满水的桶。

    “说来见笑,开始的时候,我试过几次,怎么样也行不通。在我快要绝望的时候,我突然想到,竹篮打不上水,是因为它的缝隙太多,太大。于是我给它加了一层石子,但还是行不通,打上来的仍旧是空的。后来我又给它加了一堆土,把他们混合在一起,封好了篮子的空隙,就打上来水了。只是这么一来,篮子就小了很多,每次只能打上来一点点,所以我到现在才打完。”

    “好,”我道,“公瑾慧眼独具,如此徒弟可好啊。”

    “智力和毅力都有,可堪大造。”

    众人闻言大喜,尤其是陆舒喜极而泣。

    “徒儿拜见师傅。”

    行了拜师大礼后,周瑜问道:“对了,你的名字是什么?今年多大了?”

    我汗,这点和我还真像。

    “回师傅,我也不知道我叫什么。我今年六岁,以前别人叫我小五。”

    “夫君,既如此,那你给他起个名字吧。”陆舒很兴奋。

    “也好。”周瑜也很兴奋。

    “夫君,我和这孩子很是投缘,不如就让他随我姓陆吧。”陆舒抢先说道。

    “那好。”

    “谢谢夫君。”陆舒满脸喜色。

    “我观你刚才喜形于色,眉宇间透露着一份骄傲,便以这个逊子来告诫你。做人当要谦逊处事,满招损谦受益,明白吗。”

    “是。”

    “既如此,从今往后,你便姓陆名逊,表字伯言可好?”

    “徒儿陆逊拜见师傅。”陆逊满心欢喜道。

    若论此时谁最震惊,舍我其谁?

    我下巴都快掉了,东吴第三任大都督吕蒙是我的书童,而陆逊陆伯言,东吴第四任大都督竟是机缘巧合之下周瑜收的徒弟……

    第一卷 磨刀三年 第九章 北上投袁

    更新时间:2011-06-21

    在庐江休息数日后,我和吕蒙北上前往袁术的治所寿春。

    走在寿春城内,我的感觉是袁术帐下有能人,估计还不少。因为之前在路上可以看见家家户户几乎都没什么男丁,农民的生活苦不堪言,但城内却是井井有条,想必是袁术全力维护士族利益,因此在世家的帮助下,袁术这穷兵黩武的做法才可以持续下去,否则若换做曹操或者是孙策这种一直与世家为敌的老板,早就炸开了锅。

    历史上在袁术称帝之前,他一直是天下一霸,毕竟四世三公的名声太响。想想群雄逐鹿之时以袁绍袁术势力最大最强,若他兄弟二人联手,不管是猛虎霸王还是j雄小人,都只能乖乖认命。官渡之战以前,曹操一直是袁绍的下属。袁术称帝称帝之前孙策也是袁术的手下,只是因为其人太狂了,称帝的时间太早,所以才会惹得天下群起而攻之,败得太快太早。

    好歹也是一世枭雄啊,袁术还是很有能力的,至少在他称帝以前是这样的,称帝以后太沉迷于奢华的生活之中,最终毁了自己。

    前车之鉴啊。

    “哥,你看那人是谁,从来没见过哦,不过他长得好帅啊!”一个约摸十五岁的黄衣女子指着我对以男子说道。

    “不知道,阿福,你知道那人是谁吗。”一身着红衣,金光闪闪的约摸十九岁的男子对他的随从道。

    “公子,我也不知道,待我上前问问。”

    “喂,小子,你是哪来的,叫什么,见到我家公子为何不拜。”这人狗仗人势全身傲慢的对我说道。

    吕蒙气愤不过正欲上前动手,我拦住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此人不把自己当人,我们又何必与之斤斤计较。”

    “小子,你说什么,打狗还要看主人呢,你有种再说一次。”那个男子气愤的说道。

    “真没想到竟然有人喜欢我叫他畜生,不过既然你要求了,我还是会尽量满足你的。”我不怀好意地笑道。此人必是此间豪族之子,仗势欺人惯了,我必须得教训一下他好在寿春树立孙氏的威名。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