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帝国风云录 >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96部分阅读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96部分阅读

    铁作坊都控制在巨贾邓氏和张氏手中。”琴唐说道,“邓氏和张氏的背后都是楚系熊氏,而张氏比邓氏更为强大,因为他的背后还有韩国国相张平。琴氏与邓氏、张氏世代合作,所以我到了南阳后,曾与他们商谈多次,试图与他们合作,但均遭婉拒。”

    宝鼎微微皱眉,“现在南阳是我的封邑。”

    “不错,南阳是武烈侯的封邑,但武烈侯的财富来自南阳的田租和商税。”琴唐解释道,“南阳的铁矿不是武烈侯的财产,邓氏和张氏的冶铁作坊也不是武烈侯的财产,他们上缴的商税才是武烈侯的财产。只要他们正常纳税,武烈侯对他们就无可奈何。你总不至于明目张胆地去抢吧?”

    “我没有时间和他们周旋,当然要抢。”宝鼎冷笑道,“邓氏的背后是熊氏,和你们琴氏的关系又不错,不好直接下手,那就先对付张氏吧。灭了张氏,杀鸡给猴看,邓氏如果不怕死,非要和我抗衡到底,那就一块杀了。”

    琴唐等人的眼睛顿时就亮了。南阳的铁代表着取之不竭的财富,如果把南阳冶铁之利夺到手,那将是一笔惊人的财富,任谁都会怦然心动,铤而走险。

    “张氏的背后为什么是韩国国相张平?”宝鼎问道,“他是韩国人?”

    “南阳张氏和韩国国相张平本是同宗。”琴唐说道,“张氏以铁致富,世代经营,是南阳第一巨贾。我大秦夺取南阳后,因为需要张氏的冶铁技艺,不但没有驱赶张氏,反而给了张氏更多的优惠。南阳东北的叶县、舞阳一带也有一个大铁矿,秦军曾多次攻打,但都没有成功。那座大铁矿就控制在韩国张氏手上。韩国张氏数代为相,是韩国第一显贵,他们的财富就来源于那座大铁矿,而开采者和冶炼者就是他们的同宗南阳张氏。张氏周旋于秦韩两国,左右逢源,两边得利,在南阳的实力非常强大,即便是楚系,当年也是做了一定的让步,才与张氏顺利合作。邓氏正是在楚系和张氏的共同扶植下,才得以在南阳崛起,所以邓氏一向以张氏马首是瞻,只要打掉了张氏,邓氏也就不足为虑了。”

    宝鼎略感惊讶,没想到这个张氏的背景如此复杂,而这个人显然可以给秦国带来更多的铁,因此即便是楚系也对他礼让三分。

    看到宝鼎沉默不语,琴唐担心他改变主意,急忙说道,“我们已经成功制造出大型活塞风箱,冶铁技艺取得重大突破,但受限于铁矿石的数量和价格,我们制造兵器的成本非常高,假如能把南阳南北两地的铁矿全部控制到手,那我们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打造一座中土最大的冶铁作坊和兵器作坊,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大军提供中土最坚硬最锋利的兵器。”

    这句话说到了宝鼎的心坎上,他毫不犹豫地挥手说道,“我马上调黑冰,只要查到张氏通敌卖国的蛛丝马迹,即刻予以缉捕,将张氏连根拔除。”

    琴唐等人大喜,乌原不失时机地补了一句,“武烈侯,时间紧迫,越快越好。”

    “我要杀他,他跑得掉吗?”宝鼎笑道,“不过,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叶县和舞阳。”

    “武烈侯要打韩国?”乌原急忙问道。

    “军队建好了,第一个就打韩国。”宝鼎说到这里口气变得凝重了,“这支军队是我们自己的军队,诸位务必竭尽全力予以相助。”

    说到底还是钱的事,没有钱,这支军队就很难形成战斗力。

    众人正在商量的时侯,侯府相国甘罗和南阳郡守章邯联袂而至。

    琴唐等人和甘罗、章邯是第一次见面,寒暄一番后,琴唐等人便告辞离去,但宝鼎喊住了琴唐,请他留下继续议事。

    这一次屋内就五个人,武烈侯宝鼎,大匠琴唐,相国甘罗、郡守章邯和中护军曝布。

    “南阳郡的情况和我们预想的不一样。”甘罗神色沉重,低声叹道。

    “如何不一样?”

    甘罗没有说话。章邯浓眉紧皱,开口说道,“南阳郡是边郡,但它却是连接西南郡县和京畿的要地,同时它又处于秦韩魏楚四国的交界处,所以南阳理所当然成了韩魏楚三国重点关注之地,不但秘兵多,盗贼更是猖獗,烧杀掳掠无所不为。”

    根据那位卸任郡守的描述,潜藏在南阳的关东秘兵非常多,这些秘兵与活动在山川之中的盗贼互通声气,经常打劫商道,屠杀商旅,甚至联合起来劫掠朝廷的物资。

    盗贼也要吃饭,光靠打劫吃不饱肚子,所以放牧耕田的普通庶民也成了他们打劫的目标,尤其靠近山区的郡县,不但粮食减产,就连人口都越来越少。人都跑哪去了?没办法活了,干脆上山为贼吧。

    既然有盗贼,那当然要捕杀,郡尉不就是做这事的嘛,但盗贼的背后有韩魏楚三国的影子,还有无处不在的内应,这导致剿贼大军尚未出动,盗贼就成群地撤出大山,到韩魏楚三国避难去了。所以,南阳的盗贼有恃无恐,有增无减,一年比一年猖獗,成为困扰南阳的一大忧患。

    南阳的商途是不是因此断绝?不是,南阳是四通八达之地,治安越乱,工商业反而越是发达,只不过,小商贾全部被南阳盗贼赶跑了,留下来的都是实力强大的巨商富贾,他们垄断了南阳所有的行业。垄断给巨商富贾带来丰厚的利润,但官府的商税却年年递减。

    “郡县年年上计,南阳局势如此恶劣,咸阳不知道?”宝鼎冷声问道。

    “南阳是边郡,而且还是一个地理位置非常特殊的边郡,出现这种恶劣局面很正常。”甘罗低声解释道,“咸阳只要保证南阳这个要冲之地畅通无阻就行了,而对于楚系来说,南阳是他们财富的来源,南阳越乱,越有利于他们从中谋利。”

    宝鼎的脸色愈发阴沉,“这么说,我又要断楚系的财路了?”

    琴唐急忙摇手,“慎重,一定要慎重。”他对南阳的事情略知一二。南阳和南郡本为楚地,咸阳需要楚人治理这两个地方,所以即使在昭襄王打击楚系的那段时间,这两个郡的官长也是楚人。几十年下来,楚系早已把南阳和南郡打造成了根基之地,外系的人在这两个郡根本无法立足。秦王政把南阳赐给宝鼎做封邑,本身就存了挑拨离间的意思,他断定宝鼎到了南阳肯定要大打出手,最终会逼得楚系与其再一次反目。利益面前,即使是亲兄弟也会拔刀相向。

    “有人抢我的钱。”宝鼎冷笑道,“谁敢抢我的钱,我就杀了谁。”

    第一卷 崛起 第210章 独轮车和翻车

    第210章 独轮车和翻车

    章邯有个重要使命,他要给咸阳筹措粮草,而办法就是在国外购买。

    南阳有不少六国商贾,本地巨商张氏、邓氏与他们关系密切,算是南阳商界的领军人物,章邯要在外国买粮,必须求助于南阳商贾,这其中就牵扯到了彼此间的信任问题。章邯名不经传,声望不足以赢得南阳商贾的信任,所以他只能求助于公子宝鼎。以宝鼎的显赫地位和身份,再加上他是南阳之地的主人,如果由他出面,此事就变得很简单了。

    章邯把自己的意思委婉表达后,宝鼎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琴唐率先赶到南阳,并不知道这件事,虽然咸阳有书信过来,并详告侯府相国甘罗和南阳郡守章邯的事,但这两位都是咸阳宫用来钳制和监控宝鼎的官员,就算未来宝鼎把他们拉进了蓼园,目前彼此之间的信任还是非常有限,这种情况下,章邯恳请宝鼎出手相助,其目的就值得怀疑了。在琴唐看来,章邯其实就是冲着宝鼎背后的巨商富贾。

    南阳奉命筹措粮草,章邯只能花钱去外国购买,但章邯不可能直接去买,他也买不到,他只能利用商贾去外国购买。商贾把粮食运到南阳后再卖给章邯,这中间的差价就是商贾的利润,而这个利润显然非常丰厚。

    利润的确诱人,但普通商贾与官府做生意,如果没有相当的后台,没有与官府建立良好的关系,那就没有什么保障,假如商贾历经千辛万苦把粮食运到了南阳,结果给官府“抢”去了,那这笔生意就赔了,所以琴唐认为,这是章邯看中了蓼园一系的巨商富贾,打算把这笔生意交给蓼园的商贾,以此向武烈侯示好,主动给武烈侯送钱。

    琴氏、乌氏、墨家和卓氏联手,不但财力雄厚,与各国商贾也有深浅不一的关系,假如此事由武烈侯承揽,交给琴氏四家来做,那绝对是一笔赚钱的大生意。琴唐怦然心动,决心拿下这笔生意,不过现在不能说,要等宝鼎拿主意。

    甘罗看到宝鼎沉默不语,于是小声劝道,“虽然武烈侯认为今年河北无战事,这批粮草即使买到了也不会运往太原,但这是大王的命令,郡府不能不做。再说,咸阳今年的财赋有限,即便中原爆发大战,咸阳也无法保证大战所需,所以,此事不能耽搁,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头等大事。”

    “我当然要买粮。”宝鼎说道,“我不但现在要买粮,未来我还要一直买粮,买所有的战争物资。这有助于大秦的统一大战,同时也是减损关东诸国的国力一种有效办法。只是,此事必须秘密进行,仅靠琴氏一家的力量显然不够。”

    “琴氏与外国商贾的关系密切,由琴氏出面最为合适。”章邯笑道,“咸阳人都知道,现在的琴氏可不是一家的力量,乌氏和墨家都是琴氏的盟友,其财力之雄厚,即使放眼天下,也是首屈一指。”

    “你不如把话说白了。”宝鼎揶揄道,“你郡府没钱,咸阳暂时也不会调拨,你就指望他们出钱买粮。等粮食到手了,你再向咸阳要钱,是不是这样?”

    章邯无奈苦笑,躬身为礼,“武烈侯,事关中原战局,更关系到南阳的安危,请武烈侯务必鼎力相助。”

    宝鼎的目光转向琴唐,“大匠意下如何?”

    “需要多少粮食?”琴唐问道。

    “至少需要三十万大军两个月的用度。”章邯说道,“如果加上途中运输的消耗,那就更多了。”

    “筹粮时间有多长?”

    “从现在开始,最多四个月。”

    琴唐神色顿时凝重,思索了片刻,苦笑摇头,“四个月,根本不可能。粮食在各国都是禁运物资,运出国境的难度非常大,只能一点点夹带,即便买通了关隘守将,也只能偶尔为之,所以买粮的时间肯定很长。另外,太守需要的粮食太多,琴氏即使有乌氏和墨家相助,也难以凑齐这笔巨资。”

    “粮食肯定要买。”宝鼎说道,“这件事就交给你。至于买粮的钱,我们再想办法。”

    “武烈侯,四个月的时间根本不够。”琴唐不得不郑重提醒。

    “我说过四个月吗?”宝鼎笑道,“河北今年不会打仗,今明两年的仗都在中原,所以你不要考虑转运河北的事,只管买粮就行,除了粮食,绢帛、盐铁等物资你也要尽力购买,买得越多越好。”

    “但这笔巨资如何解决?”琴唐问道。这肯定是赚钱的生意,章邯送上门来了,岂有推脱的的道理,但问题的关键是,买粮的钱从何而来?现在南阳很多事要办,处处都要花钱,没有钱是万万不能啊。

    “你先买一些粮食过来,咸阳宫认为此计可行,当然会全力支持,这样国库的钱就滚滚而来了。”宝鼎停了片刻,又说道,“南阳的六国商贾不比咸阳少,而以大秦的武力,南阳的安全有充足保障,六国商贾也愿意在秦国投入,所以你可以想办法进行融资。”

    融资?琴唐一听就懂了,说白了就是借高利贷。中土的巨商富贾一般都放子钱(高利贷),但子钱的利息太高,而买粮的时间又长,这样算下来这笔生意就无利可图了。琴唐把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宝鼎当即摇手,“融资未必就是借子钱,也可以采取合作的形式。”

    琴氏要在南阳拓展,必定要与南阳商贾合作,一味地打击压制南阳商贾显然不利于自身的发展,更不利于南阳的稳定,如果琴氏能借助这次买粮的机会与南阳商贾通力合作,必定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琴唐接受了宝鼎的建议,打算连夜书告琴氏家主,把此事的利弊详加解说,由家主最后定夺。以宝鼎和琴氏的关系,既然宝鼎赞成此事,那琴氏家主肯定答应,所需协商的不过是细节而已。

    因为这件事关系重大,需要南阳商贾的通力合作,所以拿下南阳巨贾张氏一事就要推迟,或者再看看张氏的态度,假如张氏能够正确理解南阳局势的变化,今日南阳是武烈侯的封邑而不再是楚系的天下,南阳的主人已经换了一个,他迅速做出了顺应形势的对策,主动投靠武烈侯,那么大家就可以携手合作,互惠互利。

    甘罗和章邯听说之后暗自吃惊。宝鼎第一天赶到宛城就要对张氏下手,与楚系针锋相对,这未必太过冲动了。要知道南阳是楚系经营了几十年的地方,楚系的势力在这里盘根错节,宝鼎刚刚抵达南阳,尚没有立足就要打击对手,显然操之过急。就咸阳政局来说,宝鼎与楚系目前是合作关系,这时候大打出手,无疑将把双方的关系再度推向极度恶劣的境地。

    “南阳的局势若想迅速得以扭转,还得靠南阳人。”甘罗小心翼翼地劝谏道,“当前南阳要剿贼,要稳定民心,庶民要去耕种,而普通商贾的大量涌入也将有助于南阳的繁荣,如此可确保南阳的赋税,也可以进一步稳固南阳。”

    宝鼎接受了甘罗的劝谏,“张氏的事暂时放一放。不过该调查的还是要调查,抓到他的把柄就可以控制他,假若他依仗楚系为后盾,处处与我们作对,那就坚决拿掉他。”停了一下,他对甘罗说道,“南阳是我的封邑,凡是关系到我切身利益的事情,我肯定要干涉,比如盐铁,比如宛城的冶铁作坊,这些事直接关系到我的利益,关系到封邑的稳定,我不可能让我不信任的人卡住我的脖子。”

    甘罗心知肚明,南阳的铁矿和冶铁作坊是南阳商税的主要来源,过去这些财富都落在了楚系和南阳巨贾手中,现在南阳是武烈侯的封邑了,假如武烈侯不拿出对策,那等于任由别人偷自己的钱,这当然不能容忍。

    “如果他们不来找我,我就去找他们。”甘罗冷笑道,“巧取豪夺也要看对象,如果楚系欺人太甚,张氏和邓氏甚至欺负到封君头上,那就没有情面可讲了,该杀的一个都跑不掉。”

    “我的意见是,如果大家合作,凡事好商量,反之……”宝鼎用力一挥手,“斩尽杀绝。”

    甘罗微微颔首,心中已有计较。

    “太守,买粮的事我帮你解决了,其它的事你打算怎么办?”宝鼎问章邯道。

    “南阳局势不堪的根由在盗贼猖獗,剿贼是郡府的第一要务。”章邯说道,“剿贼一事由郡尉负责,但咸阳至今没有任命新的南阳郡尉,我又不好越俎代庖,留任的郡尉又不值得信任,所以我还是要恳求武烈侯的帮助。”

    宝鼎莞尔失笑,“你到底还有多少事需要我出手相助?”

    章邯躬身为礼,尴尬地说道,“有劳武烈侯了。只要武烈侯给下官一点时间,下官一定把南阳治理好。”

    “你总不至于让我的虎烈卫去剿贼吧?”宝鼎调侃道。

    “我需要一个信得过的郡尉,急切需要。”章邯说道。

    “你有合适人选?”宝鼎惊讶地问道。

    “我有一个袍泽,早年曾与我并肩杀敌,屡立战功。现在是杨端和将军帐下的一个军侯。”

    “只要你信得过就行。”宝鼎不以为意地说道,“你把名字、爵位、官职报给我,我即刻奏请咸阳。”

    章邯犹豫了一下,说道:“他叫熊庸,是昌文君的庶子。”

    宝鼎、甘罗和琴唐不约而同地楞住了。昌文君熊炽的儿子?昌文君还有一位在前线浴血杀敌至今不过是个小军侯的儿子?

    “十三岁的时侯,他的母亲死了,他便毅然离家出走,至今已有十几年了。”章邯说道,“他在军中化名庸夫,我们都叫他大头庸夫。过去我也不知道他的身世,直到在咸阳偶然重逢,后来又认识了他的妹妹,这才知道了他的身世。”

    “他至今还没有回家?”宝鼎吃惊地问道。

    “没有。”章邯说道,“不过,据我的估计,昌文君应该对他有所关注,只是因为父子不合,所以才闹成现在这个样子。”

    宝鼎、甘罗和琴唐立即便明白了章邯的意思,对他不禁更是看重了几分。南阳是楚系的天下,与楚系针锋相对只会让局势越来越糟糕,假如拉一个楚系的人过来,在两边都能赢得信任,那必将缓和与楚系的矛盾,有利于南阳局势迅速改善,尤其在利益上也能与楚系达成一定程度的妥协。

    “那么,是用庸夫的名字上奏,还是用熊庸的名字报于咸阳?”宝鼎问道。

    章邯再度躬身,“请武烈侯做主。”

    宝鼎笑了起来,手指章邯,“你既想讨好佳人,但又怕得罪袍泽,于是好人你做,得罪人的事就让我来做,是不是?”

    章邯尴尬无语。

    “这件事没有必要隐瞒,就用熊庸的名字报奏咸阳。”宝鼎笑道,“最起码我可以卖楚系一个人情嘛。”

    “这个人的才智如何?”甘罗担心地问道,“太守确信他能剿贼成功?”

    “南阳的一些大盗贼与南阳的官、商相互勾结,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剿杀难度太大。”章邯解释道,“但此事假如由楚人出面,而且还是昌文君熊炽的儿子,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最起码,熊庸会得到南阳和南郡两地楚人的鼎力相助。”

    “既然是太守信得过的人,我们有什么不放心的?”宝鼎冲着甘罗摇摇手,示意这件事就这么定了。甘罗不知道宝鼎和章邯之间的秘密,他有些想不通,章邯为什么要推荐一个熊氏子弟出任南阳的郡尉,而武烈侯竟然不假思索的答应了。

    “剿贼的事远比我们预想的要艰难。”甘罗说道,“假如南阳一些大盗贼的背后有官、商的影子,那必然与楚系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熊庸即使有心剿贼,也未必能如愿以偿。我们在南阳有大事要干,不能把有限的时间、钱财和武力浪费在剿贼一事上。以我看,还是把剿贼的事交给护军府为好。”

    护军府借着选拔黑鹰锐士的机会要组建一支武力强悍的军队。甘罗献策,让各军悍卒深入大山各处剿贼,以此来做为选拔黑鹰锐士的条件之一。数千名悍卒杀进深山老林剿贼,那战果可想而知,而剿贼需要时间,这样正好给了护军府组建军队的充足时间,可谓一举多得。

    “两府互相配合吧。”宝鼎手指章邯和曝布说道,“你们先拟定一个具体的剿贼计策,等到熊庸上任了,各军悍卒也到了南阳,你们就可以实施剿贼大计了。”

    接下来章邯又说到了两件事。

    一件事是南阳的春耕。春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庶民全力投入,郡府更要竭尽所能。这段时间,南阳千万不能乱,不能有战事,也不能征发徭役。

    不过另外一件事却影响到了春耕。南阳是连接关中和西南巴蜀、荆襄的要冲,巴蜀和荆襄的物资由水路运到南阳,再经陆路送至关中。陆路需要车马人力,人力的调配就必然影响到春耕。

    章邯的确是个人才,转眼间的功夫,他这个郡守就做得像模像样了,不过因为南阳情况复杂,他这个郡守刚刚上任,难题便接踵而至。

    几个人谈到深夜。甘罗等人退下休息,宝鼎则把琴唐留了下来。

    “大匠,你对运输的事情怎么看?”宝鼎问道,“可有什么节省人力的办法?”

    从宛城到咸阳,一路上都要翻山越岭,物资的运送除了车马就要靠人力肩挑背扛。马车牛车的数量毕竟有限,人力的使用还是最为普遍,那么徭役的征发和运送途中的粮食消耗就成了大问题。南阳郡府承担着繁重的物资运送任务,每年为此要征发大量徭役,至于运送途中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的消耗更是加重了庶民的负担。

    “如果我们能制造一种节省人力的运输工具,岂不可以减少徭役的征调,减轻庶民的负担?”

    琴唐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武烈侯莫非又有什么奇思妙想?”

    宝鼎笑笑,摊开案几上的草纸,拿起朱笔画了一辆独轮车。琴唐一直看着,等到独轮车画完之后,他已经知道了这种新型运输工具将大大节省人力,不禁拍案叫绝。

    “这叫独轮车,可拖可推,负载量大,而消耗人力较少。”宝鼎笑道,“你看能不能即刻造出来?你造出来了,不但郡府会买,商贾会买,就连庶民都会买,但赚钱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这可以节省人力,可以让更多的劳力从事耕种等其它劳作,为我大秦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武烈侯,除了这个独轮车,还有没有其它的工具?”琴唐可不想错过这个发掘宝鼎天才想象力的机会。

    宝鼎不假思索,提笔又画了个翻车。翻车又叫水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在宝鼎前世的家乡,这种水车很普遍,不过后来渐渐被水泵代替了。

    这个时代的灌溉工具非常落后,就是靠肩膀挑水,需要耗费惊人的劳动力。

    琴唐看到这种灌溉用的水车,惊喜不已,好在他已经见识过活塞式风箱那等不可思议的发明,对宝鼎的天才已经见怪不怪了。

    “武烈侯,还有没有?”

    第一卷 崛起 第211章 水力鼓风

    第211章 水力鼓风

    宝鼎哑然失笑。

    前世自己学的是建筑机械,而建筑机械的基本原理就是力和各式运动,诸如活塞、杠杆、凸轮等等更是在建筑机械里广泛应用,像古代机械这种简单东西当然不在话下,但机械发展受制于时代的科技水平,有些机械即使拿出来也做不出来。

    “独轮车有助于运输,尤其在路况极差的情况下,独轮车的作用非常明显。”琴唐兴奋地说道,“比如我们巴蜀路途艰险,连接关中和陇西的都是栈道。独轮车的出现,等于解决了巴蜀向外运输的大难题,独轮车将成为巴蜀最主要的运输工具。”

    “翻车对耕种的好处不言而喻,尤其遭遇严重旱情的时侯,这种灌溉工具将最大程度地减少粮食损失,缓解灾情,可以有效促进农耕的发展。”

    “独轮车和翻车都很好,利国利民,但这种工具一旦传开,马上就会被人仿制。”琴唐毕竟是个商人,他最关注的还是赚钱,所以他马上提出了建议,“以我看,我们把独轮车和翻车做出来之后,可以先在南阳试用,然后再在关中和巴蜀逐步推广,你看如何?”

    宝鼎知道他要垄断这种新机械的制造,而这种制造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目前在大秦有能力大量制造这种新机械的除了蓼园巨贾外,就是中央主掌王室金库的少府了,大秦官办作坊都在少府控制之下,无论经济实力还是技术实力都超过了蓼园。宝鼎理所当然要垄断新机械的制造,这不但可以给蓼园带来丰厚的利润,还可以在最快时间内推广独轮车和翻车,这才是宝鼎一心一意要做的事。

    “南阳现在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土地。”宝鼎笑道,“大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只要利国利民又利己就行了。”

    琴唐抚须而笑,“武烈侯,独轮车和翻车都是利国利民的东西,那么有利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有没有?比如有利于开矿、冶铁的新工具?”

    宝鼎思索了片刻,蓦然想到一件事,南阳地理位置特殊,四周高中间低,水系发达,因为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如果充分利用这些水力资源,那将大大节省人力,提高效率,增加财富。他的脑海中马上出现了一个熟悉的画面,于是手中的笔立即落到纸上,画了一条河,又在河里画了一个大水轮。

    琴唐喜形于色,凝神细看。

    宝鼎很快画了一个水碓磨,就是用一个大水轮同时驱动水碓和水磨的机械。这种机械在宝鼎穿越前的世界里依旧存在,尤其在南方一些偏远山村,水碓磨还是常用的一种生活工具。

    水碓综合利用了水力、杠杆和凸轮的原理,它的动力机械是一个大的立式水轮,轮上装有很多板叶,转轴上装有一些彼此错开的拨板,拨板用来拨动碓杆。每个碓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杆,杆的一端装一块圆锥形的石头。下面的石臼里放上准备加工的稻谷。流水冲击水轮使它转动,轴上的拨板臼拨动碓杆的梢,使碓头一起一落地进行舂米。这就是水碓,其原理就是回转运动带动上下摆动输出运动,如果把回转运动转化为往复运动,那就可以推动石磨。

    既然要利用水力推动水轮,那么水碓磨当然要建在河畔。这种机械不仅仅可以加工粮食,还可以捣碎药物、香料,甚至还可以粉碎矿石。

    宝鼎把水碓磨原理和用途详细解释一番后,琴唐直接忽视了它促进农夫生活水平的作用。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水碓磨用在乡村,作用的确有限,对商贾来说没有任何价值,不过琴唐毕竟是大匠,他马上就从水碓原理里发现了惊人的财富。

    “武烈侯,如果我把冶铁作坊,兵器制造作坊建在水流湍急之地,岂不可以利用这种原理进行鼓风?”琴唐激动地问道。

    “当然可以。”宝鼎毫不犹豫地说道,“我可以设计一个水排。水排的原动力也是水力,水排通过曲柄连杆机构把大水轮的回转运动转化为连杆的往复运动,再由往复连杆推动风箱的活塞进行鼓风。即使鼓风设备是橐也是一样。我们的冶铁技艺之所以止步不前就是因为鼓风不足,而鼓风不足的原因就是人力已经无法推动巨大的橐。活塞式风箱也是一样,也需要人力进行鼓风,但到了一定极限的时侯,人力同样推不动活塞,必须要借助外力,而利用水力鼓风无疑是最节省最有效的一种办法。”

    琴唐欣喜若狂。先有活塞式风箱,现在又有了水排,鼓风的两大瓶颈:连续鼓风技术和永不停止的动力全部解决。可以想像,水力鼓风一旦投用,必定能加大风量,提高风压,增强风力在炉里的穿透能力,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冶炼强度,还可以扩大炉缸,加高炉身,增大有效容积,增加生产能力。要知道,炼出生铁的必要条件就是有足够强大的鼓风能力,足够高大的炉子,而这些难题突然间全部解决了,琴唐怎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他恨不得振臂狂呼啊。

    “武烈侯,公子,你是天才,不,你就是神,天神下凡,哈哈……”

    “用水碓磨粉碎矿石,用水排鼓风,这样无论是冶铁还是制造兵器,都能做到事半功倍。”宝鼎笑道,“相信用不了多久,南阳将拥有中土冶铁最大的作坊,不管是冶铁技艺还是铁器产量,都将突飞猛进。”说到这里他拍拍案几,揶揄道,“大匠,未来南阳富可敌国了,但也成了中土众矢之的,恐怕这仗要越打越大啊。”

    “有你这位天神在,何足惧哉?”琴唐太兴奋了,转身就向门外跑去。

    “大匠,你要干什么?”宝鼎奇怪地问道。

    琴唐迅速消失在黑夜里。很快,卓文、乌原、马骕、唐仰、司马昌等人就睡眼惺忪地跑了进来。琴唐口若悬河地把水力鼓风一事做了详细解说,众人又惊又喜,眼前金星飞舞,感觉财富就像呼啸而来的狂风暴雨一般,想躲都躲不掉了。

    “南阳的铁矿,我们超绝的冶炼技艺,把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必将创造奇迹。”琴唐挥舞着手臂,激动地说道,“武烈侯,只要你给我一年时间,不,半年,半年以后,你要多少武器,我就给你多少武器。我们造出来的剑,肯定是天下最锋利的剑,我们造出来的盾,肯定是天下最坚硬的盾。”

    众人顿时欢呼起来。卓文更是心潮激荡,他恨自己的年纪太大了,没有几年活头了,看不到卓家崛起于中土的那一天。以武烈侯的惊天之才,假以时日必能统一中土,而卓家在他的庇荫下,崛起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大概动静闹得太大了,甘罗、章邯和曝布也被惊动了,匆忙赶来。

    相比起来,甘罗和章邯更注重独轮车和翻车的发明。独轮车对大秦来说太重要了。打仗就要靠后勤,运输则是后勤的重中之重,有了独轮车,既能节约人力又能节约运输途中的消耗,还能加快运输速度,一举多得的事。对今日的南阳来说同样重要。南阳人口有限,但承担着繁重的运输任务,有了独轮车就能节约大量人力,就能把更多的劳力投到耕种、修渠建城中去,还可以让他们从事工商业,当战争发生的时侯,也能征调更多的兵力。

    至于翻车,对商贾来说或许没有经济价值,但对官府来说,却是一件宝贝,有了它,可以确保粮食产量,可以节约人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赢得民心,让庶民深切感受到王国和官府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

    甘罗和章邯都是第一次见识到宝鼎的天才。任何一个人对强者都有一种本能的敬佩,宝鼎在各方面都是强者,甚至在百工技艺上都达到了旁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武烈侯的形象自然在这两位的心目中更加高大起来。

    蓼园人有心把甘罗和章邯拉进蓼园,所以有意无意间向甘罗和章邯表示亲近之意。甘罗其实没有退路,他愿意投奔宝鼎,可惜双方没有信任的基础,甘罗要赢得宝鼎信任还需要时间,而章邯事实上就是宝鼎的人,只不过因为某种需要,双方目前还不能把这种关系公诸于众。这种情况下大家坐在一起共商大事,基本上能保持一致,一番热烈讨论之后,很多事情就有了明确的对策和分工。

    甘罗和乌原、卓文等蓼园巨贾负责筹划买粮事宜,这其中的关键就是与南阳巨贾的合作,如果合作成功,不但可以融资,可以买粮食等各种物资,还能逐步把南阳巨贾拉进蓼园一系,那就是双赢的局面,而武烈侯是最大的受益者。

    琴唐和墨者马骕负责筹建冶铁和兵器制造大作坊,把水力鼓风技术即刻投入应用,以期尽快多产铁,产好铁,打造出质量更好的武器。

    章邯则负责南阳政务,当前重要的是组织春耕和确保物资运输,为此他需要和蓼园合作,尽快制造出独轮车和翻车,并马上把它们投入到运输和春耕之中。至于水碓磨,则要等到南阳局势稳定下来,在秋冬季节进行试验性的制造和使用,这个机械如果缺少了官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事实上很难进行推广。

    曝布负责组建军队,在组建军队的同时,与郡府配合剿杀盗贼。

    宝鼎马上奏请咸阳举荐熊庸,同时以护军府的名义,急书南部军统率杨端和、王贲,请调熊庸即刻赶赴南阳。不管咸阳是否同意宝鼎的奏请,宝鼎都要调用熊庸,假如熊庸不能做郡尉,那就在护军府任职,将来还可以做军队的将率。

    几天后,南山子和少师残月抵达宛城。

    宝鼎请他们暂居蓼园,并与南山子再次商议赶赴楚国的事。

    “你以什么名义赶赴楚国?”南山子问道,“你现在是一等封君,一举一动无不牵扯到国之安危,除了以使者的身份赶赴楚都外,我实在想不出来你还有其它办法离开封邑。”

    宝鼎对他并不隐瞒,“此次赶赴楚国的目的是促使李园尽快参加合纵,所以我必须在最短时间内与楚国的‘屈、景、昭’等贵族达成约定,我不去就无法取信于他们,所以咸阳已经答应了我的恳求,让我秘密赶赴楚国。”

    “你还是无意诛杀李园。”少师残月突然说道。

    宝鼎看了她一眼,问道:“春申君为何败于函谷关外?”

    残月霍然醒悟。当初她的祖父春申君率领合纵大军攻打秦国,突闻国内政局有变,一时间进退失据,给吕不韦打了个突然袭击。春申君正好以此为借口,匆忙撤军,但最终还是败于李园之手。今天武烈侯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要用同样的办法诛杀李园,同时,也用同样的办法击败合纵军。

    “原来你早就算计好了。”残月漂亮的面孔上掠过一丝红晕,“我可以追随左右吗?”

    宝鼎摇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李园不是一般人,赵韩魏三国更需要这场胜利,所以指望对手重蹈覆辙事实上不可能,对手自有破解之策,我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你跟在我后面,不但杀不了李园,反而深陷危险之地。不过有一点我想提醒你,现在诛杀李园并不能让你报仇雪恨。你若想报仇雪恨,就要先把他从令尹的位置上推下来,然后慢慢折磨他,等到时机成熟,宫里宫外一起动手?br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