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福妻盈门 > 福妻盈门第21部分阅读

福妻盈门第21部分阅读

    憾就是没有保住她的一儿一女。以至于寿山伯府如今被一个庶子继承。

    于是对后继无人这样的话,本身就有一种天然的抵触。

    何况是寿山伯府也不是没有嫡孙。

    彤哥儿那可是正牌的嫡子嫡孙呢!

    你当着众人的面说伯府指望着孙氏肚子里的孩子来继承,当彤哥儿不在了不成?!

    老夫人这一生气,孙氏也不好再继续炫耀,规规矩矩的闭上了嘴,闷闷的坐在自己嫂子身边喝茶。

    一旁也有眼色好会来事儿的女眷忙忙的寻了新话题出来,岔开了这点不愉快。

    马屁拍到马脚上的那位堂嫂,也在寿宁伯夫人杀人的眼神之下,乖乖的缩回到了角落里,不敢再吭声。

    就在屋里的气氛又热烈起来之时,老夫人身边伺候的王妈妈一脸喜色的从外面进来,冲着老夫人福了福身,掩不住激动的开口道:“老夫人,您猜猜这会儿谁给您拜寿来了?”

    “你个老货,数来数去的不就是那些人,有什么可猜的。”老夫人愣了愣,随即笑了:“是不是欣兰和瑞兰两个丫头又在搞什么新鲜花样了?快去让她们进来,不然可仔细我赏她们一顿好罚!”

    “不是,老夫人,是表姑娘来看您了。”王妈妈眼圈有些泛红:“这会儿正站在咱们福安堂院外候着呢。”

    “表姑娘,是,你说的是……”老夫人如遭雷击一般腾的一下从位置上站起来,不敢置信的瞪着堂下站着的王妈妈:“是二娘家的,灵玥?”

    “是,就是灵玥姑娘,回京了。”(未完待续)

    第一卷  第九十一章 寿宴(二)

    寿山伯夫人孙氏的脸色,霎时变得很难看。

    其实老夫人寿宴之前,确实提过想苏灵玥回来参加寿宴的事情。

    但是最终还是被她找借口给推掉了。

    她确实是想接苏灵玥回伯府,正因为真正的目的不好明说,她才想外头的人越少知道这位伯府表小姐的存在越好。

    当然,若是这位表小姐真的胆小怯懦,畏畏缩缩不见大家气度,她倒也乐得每次都将她如亲生女儿一般,带出来见客。

    那样既可以给自己博个好名声,又能打老夫人的脸,何乐而不为?

    不过,如今她还没有见到过苏灵玥,并不知道她的秉性脾气如何。就这样贸然的答应,总是有些冒险。

    何况,她也不想让老夫人如意。

    虽然那天是老夫人的好日子,能够给她添堵,向来是她最乐意见到的事情。

    所以这件事情,便被搁置了下来。

    但是如今,那丫头是怎么知道今天伯府在给老夫人办寿宴的?

    不过事情到了眼前,再追究这些也没了意义,她只能在心底暗暗祈祷,希望那丫头缩手缩脚一股小家子气,这样在大庭广众之下丢了老夫人的脸面,日后她再行事反倒会方便得多。

    正在孙氏胡思乱想焦虑郁结之际,只见上首坐着的老夫人已经站起身,迫不及待的扶着一旁的王妈妈往外走,一边走还一边大声吩咐外头伺候着的丫头:“你们这一个个的都没个眼色的杵在那里做什么,还不快请进来!”

    有了老夫人领头。孙氏也不好再坐着,只得硬撑着一脸笑容,扶着一旁的丫头凝霜站到了罗氏身边,刚刚站定。便见到院门口呼啦啦涌进来一群刚刚迎出去的丫头婆子,中间簇拥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子,身上穿着一身藕荷底面绣玉兰花褙子。头上轻巧的挽着一个侧髻,点着一支金累丝蜂蝶赶菊花篮簪,她如今刚出了孝期,却也不太适合打扮得太过鲜艳华贵,只这一身,虽然简单,却也不失身份体面。

    苏灵玥随着簇拥领路的丫鬟和婆子进了院子。低头缓缓而行,眼光却已不动声色的开始打量院子里的境况。大厅门口的台阶正中站着一位精神矍铄的锦衣老妇,不用猜便已经知道是她的外祖母了。

    不用人引荐,苏灵玥快行了两步上前,恭恭敬敬的敛神下拜。裙裾不摇,身姿不摆,端庄得体。

    “灵玥给老祖母请安,恭祝老祖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老夫人哪里舍得苏灵玥久跪,上前两步便将她整个人团团的揽进了怀里,心肝儿命根子的叫个不停。

    自己的一儿一女命薄,只留下了佟哥儿和苏灵玥两个。

    在私心里,她其实还是更喜欢那位远嫁的独女。

    都说女儿贴心。这话放在古代后宅是有很大缘由的。

    儿子长到一定的年岁,便会离开母亲身边,大半的时间,也就只有女儿会围绕在母亲身侧,相处的久了,自然更为亲热一些。

    何况。她的女儿又是那样的懂事明理。

    只可惜……

    老夫人搂着苏灵玥又哭了好一阵,才被周围的夫人们劝住了,一起簇拥着回到了大厅里。

    只是一路上,老夫人都紧紧的攥着苏灵玥的手半点不松,罗氏见状也没多说,只吩咐一旁的丫头去搬了一个小圆凳过来搁在老夫人座位一旁,让苏灵玥坐下。又亲自从一旁小丫头捧着的铜盆里绞了帕子递给苏灵玥净面,见她拾掇妥当,才让人伺候上茶。

    “这是你大舅母。”一旁老夫人已经开始为她柔声介绍,同时也顺道扫了一眼一旁立着的孙氏,不咸不淡的开口道:“你二舅母如今身子不方便,有什么事儿,你只管找你大舅母说,别去扰了她。”

    虽然这话明面儿上透着老夫人对孙氏的关心,但在这种场合,当着初见面的侄女儿介绍她的身份,轻视之意就显得格外明显了。

    不过想必这种事情在伯府婆媳之间也不是第一次发生,所以孙氏脸上并没有显出什么不适来,依旧带着笑,抬手虚扶了给她请安的苏灵玥起身:“不妨事的,有什么缺的用的,你尽管过来找我便是。”

    一旁老夫人已经问起了苏灵玥的行李和随行伺候的仆妇丫头,候在门外的周妈妈得了信赶紧进来先给老夫人磕头,后才一脸恭敬的禀道:“如今行李人手,都安置在京城宅子里了。”

    “怎么安置在那边去了?”还不等老夫人开口,孙氏已经抢先应道:“这怎么成?灵玥一个姑娘家,一个人住在外头老夫人也不放心哪!”

    她心里要说不着急,那是假的。

    苏灵玥自己回来,已经出乎她预料了。如今再住到外头,那她以后要如何行事?

    她就是再找理由关心侄女儿,总不能把手伸出伯府去吧!

    “灵玥一个人在蜀川呆了这几年,我有什么不放心的?”老夫人抬头看了一眼面有急色的孙氏,轻笑一声:“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况灵玥这丫头八岁就当家,如今这几年还不是把日子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老夫人这意思也很明白,早先那么早远在蜀川的时候,你怎么就不担心了?

    那会儿苏灵玥才刚刚丧母,年纪又小,你没着急着将她接回京城来照顾,如今都过去三年多了,她都学会当家理事了,你倒是着急了!

    你这到底安的是哪门子心?

    “不过你二舅母顾虑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如今在京城不比在蜀川,你人生地不熟的一个人住着,总是有些不便。不如就搬过来,一来陪陪我这个老太婆,二来也好和姐妹们凑个伴儿,府里请了女先生,你和她们一道读书玩耍,也能热闹许多。”

    “祖母也知道你担心什么。”见苏灵玥面有犹豫,老夫人又握着她的手低声道:“如今府里的哥儿们年纪也都大了。这样吧,你过来也不用去别处寻地方安置了,就在我这福安堂里住着,可好?”

    语毕还一脸戒备的看了一旁的孙氏两眼。

    老夫人这话一出,再配上那个小心戒备的神色,全场顿时一片哗然。

    孙氏的脸,也彻底黑成的焦炭。

    这分明是当众在抽她的脸啊!

    其实苏灵玥住进福安堂,她倒并不怎么在意,毕竟只要能进府,她有的是办法关起门来慢慢调教。

    重点是,老夫人当众将质疑的信号放出来,日后她要想再挽回这个局面,就得多费不少力气,甚至是再耗费力气,也都没有办法挽回了。

    “灵玥谢老祖母厚爱怜惜。”

    苏灵玥自进大厅以来,总算是开口说出了第一句话。

    不多言,举止优雅得当,神态不卑不亢,再想到她的身世,一个八岁的孤女,能够独自留在蜀川,给母亲守孝已是不易,再看看这一身的气派,随行的丫头婆子也是举止得体,可见家中打理得也该是井井有条,又生得一副好模样,底下已经有不少夫人暗暗点头,对她存了几分欣赏之意。

    “老祖母,母亲临走时曾嘱咐灵玥,祖母年岁已高,她让祖母伤心难过,已是大不孝,灵玥为她的女儿,一定不能再给祖母添半点儿麻烦。”苏灵玥站起身,先是恭恭敬敬的冲着老夫人福了福,才回头走到孙氏面前,柔柔一笑:“灵玥谢二舅母,谢二舅母在两年前派了得力的人前往蜀川帮助灵玥理家。”

    “你这孩子,这会子说这些做什么?”孙氏没想到在这当口苏灵玥会过来帮她挽回脸面,不觉心底也松了几分,这丫头看起来聪明乖巧,没想到竟是个笨的。

    这一屋子人都能看出老夫人对她的不满,偏偏这时候还出来帮着她说话,这岂不是当众让老夫人的脸上过不去么?

    孙氏不自觉的偷偷瞧了一眼旁边的老夫人,却见她一脸平静,看不出什么喜怒。心里越发高兴起来,旁人不知道,她是经常和老夫人打交道的。

    越是生气,老夫人的脸色便会越平静。

    如此来说,这丫头眼前的这举动,应该是让老夫人不痛快了。

    若是老夫人不痛快……

    “周妈妈,去把东西取进来吧。”

    孙氏眼底透着的兴奋并没有逃过苏灵玥的眼睛,她心底暗自好笑,只是说句好话就高兴成这样,那一会儿见了抬上来的东西,那岂不是要高兴的晕过去?

    “二舅母,母亲说,伯府家大业大,也有自己的难处。如今老祖母和舅母怜惜,收留灵玥住下,灵玥真是感激不尽。只是多一个人,便多一份用度,灵玥不能再让老祖母和二舅母破费。”苏灵玥言语诚恳,说话间周妈妈已领着四个婆子,用大杠抬着一个沉甸甸的黑皮箱子从外头进来,小心翼翼的搁置在大厅中间:“这是母亲早就准备好的,说等我守孝期满,便回京城,京城里有老祖母,舅舅和舅母在,也能有个照应。若是老祖母和舅舅还有舅母怜惜,留住在伯府,这五千两银子,便是灵玥这些年的花销用度。”

    周妈妈这时正好打开了那大厅正中的黑皮箱子,满满一箱银锭子明晃晃的扎眼。(未完待续)

    第一卷  第九十二章 寿宴(三)

    满满的一箱银子,一锭一锭都是那么的锃光瓦亮,很轻易的就勾起了人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想将其占为己有的欲望。

    可是孙氏很难受。

    她心里就和猫爪在挠一般,但面上她还得笑,笑得比谁都要亲切和善,然后还得挖心挠肝的寻找合适的正大光明的理由把这送上门的银子,推出去。

    “既然灵玥有心,你就收下吧。”

    偏偏老夫人还哪壶不开提哪壶,在这个时候痛下心窝脚:“这样她以后在伯府里过日子,也自在些。”

    她当然是自在了,可是她不自在啊!

    孙氏在心底哀嚎,若是她真的当众点头收了这银子,不到明天她就会沦为整个京城权贵圈的笑柄。

    母亲临终前安排自个儿孤弱的女儿投靠母舅家,还得先准备好吃穿用度的开销银子,这母舅家该是多么的不容人啊!

    而且这侄女儿如今已经十一岁,眼看几年后就要到谈婚论嫁的年纪了,短短几年时间哪里耗费得了五千两银子?是不是母舅家这边故意拿乔让临终前的母亲不得已做出这样的选择呢,还是如何,由不得人不往深处想。

    何况,她若是此番银子一收,日后她还不得要像供祖宗一样把苏灵玥供着?

    要不然旁人开口闭口的你收了人家那么多银子,怎么还这样苛待?莫不是想贪墨别人的银子?!

    “母亲可别这么说。灵玥是我的外甥女儿,我这一瞧见她,就喜欢得和什么似的,能让我照顾她两年,那是我的福气。府里姑娘们吃穿用度都摆在那里的,哪里就是什么了不起的花费了?若是真的收了这银子,才是生疏见外呢!”孙氏忍得肝疼,却不得不拼着一口气继续扮演好儿媳,好舅母的光辉形象。

    苏灵玥忍住大笑的冲动。

    两世之后,这位昔日高高在上的舅母。也会有这样憋屈的时候,真是难得!

    前一世,她到达伯府时,身边只剩下崔妈妈钱妈妈几个。

    从蜀川到京城便不断的灌输着舅母如何如何的慈善,老夫人如何如何的难相处这样的内容,她那时不过是个还不满九岁的幼女,加上几个婆子威势逼人。自然也没有反抗的意思,顺着她们的吩咐对老夫人保持戒心,对这位舅母言听计从。

    有过前一世的了解,她当然清楚孙氏最爱的是什么。

    除了那两个嫡亲的女儿之外,她爱的便只有这银子了。

    之前准备这银锭子时周妈妈也曾疑惑过,若是真的想刺激一下孙氏,拿银票出来便可以了。干嘛非得换成银子这样累人的抬进去?

    可是苏灵玥还是很坚定的选择了银子。

    银票不过是轻飘飘的几张纸。哪里有这样满满一箱银子来得震撼?

    也唯有如此,才能让孙氏更直观的知道,自己看得到吃不到的银子,究竟有多少。

    让一个爱财如命的人,将送到嘴边的银子再推出去,真是比杀了她还要让她难受!

    而这,就是苏灵玥所要的效果。

    “二舅母……”

    “不必说啦,这银子。舅母是不可能会收的。”已知道是吃不进嘴里的肉,所以孙氏很果断的断了心底的不舍之心,索性将面子做足了,也算是捞点回本。不等苏灵玥再劝,她已经异常干脆的挥手制止了她:“好丫头,放心吧,只要有舅母一口吃的,便不会饿着你。”

    “你二舅母疼你,你便依了她吧。这银子,你娘攒到现在也不容易,不如,就收着给你将来做嫁妆吧。”老夫人笑起来,满是欣慰的看了一眼站在一起的孙氏和苏灵玥:“以后既然是住在府里,也不用那般拘束,就当,是在家里一样。”

    “是,谢老祖母,谢二舅母。”

    老夫人已经发了话,苏灵玥也不再坚持,只恭恭敬敬的又冲着老夫人和孙氏行礼道谢,一旁早已有王妈妈上前小心的扶了她落座,才又听到老夫人对着底下站着的周妈妈和颜悦色道:“你随着你们姑娘赶了这些天的路,也累了,下去歇着去吧。”

    “谢老夫人。”周妈妈忙跪下磕了头,才起身和几个婆子抬着重重的箱子出去了。

    经历了方才的小插曲,屋里的气氛又再次热络起来。

    一旁已经有老夫人娘家的亲眷言语温和的问苏灵玥一些闲话,苏灵玥乖巧的坐着一一答了,回答的也是大方得体,让一旁的老夫人连连点头,脸上的笑容也更浓了些。

    一整天苏灵玥都被老夫人拽在身边,连平时看得比眼珠子还贵重的佟哥儿也落了后,只是如今已经十三岁的少年并未见任何不快,只在吃饭的时候,一脸平静的出来和苏灵玥见了礼,便告退出去了,别说是留下来寒暄问候,就连抬头看苏灵玥一眼都不曾。

    其实在知道有这位表哥存在的时候,苏灵玥很是被雷了一下。

    下意识的就自动带入了某个经典纨绔角色,有着老夫人的宠爱,便成了府里的混世魔王。

    不过如今见了真人,这种落差感和庆幸感并存的状态,还是让她很是深吸了两口气才缓过来。不由得让她忍不住感慨——若是当年贾宝玉有如今宋晋彤的半分稳重得体,也不至于气得他老子要打死他了事!

    但这也实在是和两人的身份不同脱不开关系,宋晋彤的身份,虽然和贾宝玉相似,但事实上还是差了一大截。

    虽然都有一位疼爱他胜过命根子的祖母,但宋晋彤却没有一位能够为他遮风避雨的老爹,要真算一算,他和那贾兰,倒是有许多相似之处。

    苏灵玥陪着老夫人入饭厅的一路上都在胡思乱想,直到进了饭厅落座后才收神,静静的坐在老夫人身边,眼神却已经不动声色的将屋内的几桌的女眷扫了个遍,特别是和她平辈的那一桌——日后难免要低头不见抬头见,总是先有个大概的轮廓,接下来才好应对。

    和她前世记忆里的并没有什么不同,孙氏的两个嫡女自然是桌上的主角,穿着打扮都更胜旁人一筹,言语动作,也都透着几分异于旁人的冷艳高贵。

    特别是那个穿着鹅黄|色衣裙的,更是拿钢刷子一般的目光扫了她几个来回,恨不得能从她身上挫下两块肉来才甘心,这不觉也让苏灵玥有几分奇怪——她似乎这还是第一次和这位小姐见面吧,怎么就遭她这般恨了呢?

    她记得,前世自己刚进伯府的时候,这两位小姐对她可是相当亲切热络的,见天儿的往她住的院子里跑,亲亲热热的用事实告诉她亲如姐妹就应该要做到‘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这一经典谬论。

    可是如今……

    还不等苏灵玥的胡思乱想有个结果,便被某人新一轮的找茬儿而拉回了神智。

    那是一个极其尖利刺耳的声音,却偏偏拖着极长的嗲音,山路十八弯的回旋绵长感让苏灵玥不自觉的抖掉了一层鸡皮疙瘩:“这位苏姑娘,莫非就是和咱们家廷方议过亲的那一位?”

    苏灵玥在心底叹了口气,早先在孙彦章上门来闹腾未果之后,她便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只是没想到,会在她回到伯府的第一天就爆发出来。

    不过也好,今天一次性当众解决了,也省的以后再扯出来麻烦。

    对于古代的女子来说,名节是尤为重要的东西。

    她一个人在蜀川,后来孙廷方过去,又发生了那么一大堆的事情,最后孙廷方灰溜溜的缺了一条胳膊回到京城,从此一蹶不振最后醉死在烟花之所,无论放在谁的眼里,这都是一个很不错的八卦题材。

    她相信,她那位和善亲切的二舅母,是不会放过这个帮她成名的好机会的。

    一个声名狼藉的外甥女,拿捏起来自然更简单。

    只是这么快那位二舅母便想到了反击的办法,也不愧是个混迹内宅的高手。

    只是不知道这个被派出来填炮灰的,又是寿宁伯府的哪位高人。

    苏灵玥并不急着回答,只默默的瞟了那个出声的媳妇两眼,很眼生,前世的记忆里并没有什么印象。不过应该不是妾室,这种场合还容不得一个妾室出来撒野,那么就应该是仰仗寿宁伯府生存的某个庶支家的正室了。

    果然,那媳妇儿的话成功的吸引了在场不少女眷的注意力,苏灵玥明显的感觉到自己成了视线汇聚的中心,甚至身旁已经传来了不少窃窃私语声。

    她依旧没搭腔,只是保持着她端庄优雅的坐姿,静静的呆在老夫人身边。

    这会儿搭腔的才是傻x呢!

    这年月,是头猪都知道,婚姻大事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休养一些的大家闺秀在提到婚配二字都要掩面害羞而走,何况是在这大庭广众之下,提及原本就没有发生过的传言?

    如今她的几个长辈都在现场,哪里有她说话的份儿?

    可是苏灵玥不说话,却并不代表那边会放弃,等了一会儿仍然不见苏灵玥开口,那位媳妇有些不满的轻咳一声,看着苏灵玥的方向又开口问了一句:“这位,难道不是蜀川苏府那位和我们家廷方议亲的苏小姐吗?”(未完待续)

    第一卷  第九十三章 寿宴(四)

    苏灵玥依旧眼观鼻鼻观心,没任何动作,甚至连面上的表情,都依旧是和先初一样,温和恬静,就似那媳妇步步紧逼与她没有半点关系一般。

    苏灵玥的回应,让整个房内的气氛,都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很多先前还和旁人窃窃私语的女眷,也换了一种眼神再次打量着坐在老夫人身边的少女,多了几分赞赏,少了几分轻视。

    那个媳妇在这样的公众场合冒冒失失的问出这种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极其不妥当的行为。

    如果苏灵玥站起来回应,不仅不会获得大家的理解,反倒会被人看轻。

    这个是谁都清楚的事实,但是真正能做到像她这样,面对这样的挑衅而面不改色的,真心不多,何况她才十一岁。

    “你这姑娘好没规矩,我这里问你话呢,为何不答?”

    那媳妇在众人面前得了个没脸,不觉有些恼羞成怒,也顾不得在场还有老夫人一干年长尊贵的女眷在,竟啪的一声拍了桌子,站起身来冲着苏灵玥高声喝道:“这样的不知礼数,是什么家教?!”

    可苏灵玥还是没有任何回应。

    依旧淡然的坐在那里,连头都没有偏一下,就更别提搭腔了。

    那媳妇大怒,正要离席上前,却听到角起的一位打扮富态华丽的妇人哼了一声,满是不屑的开口,却是对着与那媳妇同桌而坐的寿宁伯夫人:“这样大庭广众之下撒泼,我这里也好奇的问一句,这又是哪家的家教规矩?”

    “桂喜。回来坐下。”寿宁伯夫人被这一通抢白,脸色有些挂不住,虽然这媳妇提这一茬,是她与孙氏刚刚寻思的结果。想的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大庭广众之下将那丫头的名声败一败,这样的开局也算是个半斤八两。日后她们再做些努力,将她塑造成一个刁钻圆滑心思诡毒的女子,那今天她在福安堂上抬出银子的行为,反倒会成为她居心不良算计舅母的罪证。

    偏偏苏灵玥却至始至终不接话茬,如果再这样闹下去,不仅不会对苏灵玥不利,反倒会把她们自己给折进去。所以寿宁伯夫人很果断的决定收手。

    可就在这个时候,苏灵玥起身了。在众人怀疑、好奇和不解的目光中,她已经离席走到了寿宁伯夫人面前,端端正正的冲着她福了福身,才道:“灵玥见过姨母。”

    “都是自家孩子。不必多礼了。”寿宁伯夫人心底暗觉不好,但却不知道苏灵玥这会儿过来,是想做什么,只得强撑着笑脸,摆出一副慈爱长辈的模样,起身扶起了苏灵玥:“桂喜她向来性子直,说话口没遮拦的,回去我定会好好的说她,你别往心里去。”

    “灵玥不明白。”苏灵玥却是一脸的不解。很无辜的看着寿宁伯夫人:“姨母的意思,刚刚那位夫人,是在和我说话?”

    苏灵玥的这个回应,别说是她面前的寿宁伯夫人,就连在坐的不少见过世面等着看热闹的夫人们,也傻了眼。

    谁也没想到。眼前这个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的小姑娘,会给出这样一个回复。

    老夫人捂着刚刚被苏灵玥轻轻按过的左手臂,不动声色的勾起了唇角,这丫头,倒是个聪明的!

    “难道这里还有旁人姓苏,又从蜀川来的吗?”原本已经老老实实坐下的桂喜被苏灵玥这话一刺激,一个没忍住腾的一下站起身,抢先瞪着她怒道:“长辈面前你竟然也敢装傻拿乔?”

    “灵玥是姓苏,也的确是从蜀川而来。不过方才您所说之事,灵玥并没有听任何长辈提过,故而才以为您是认错人了,蜀川姓苏的人家,可并不少。”苏灵玥不慌不忙,回头看着桂喜软软的笑道:“这位夫人您若是不信,如今灵玥的祖母和舅母都在,大可以问问她们,有没有您说的那回事。”

    “若是没有,咱们家的廷方,怎么会在姑娘家,一住就是数月之久?”对方显然也是有备而来,桂喜索性也扯开了脸面,看着苏灵玥皮笑肉不笑的哼道:“这种事情,若是没有个前因后果,岂是能拿出来乱说的?”

    “既然这位嫂子都不怕家丑外扬了,我这里倒也有个新鲜的笑话儿,说出来也好供大家伙儿乐一乐。”

    苏灵玥还没有回答,却听到左边角落的桌子上传来了一阵压抑不住的笑声,随着笑容站起身的,是一位穿着石榴红撒花锦缎的妇人,只看那头上熠熠生辉的金镶玉嵌宝万寿大钗,便足以彰显出主人非同一般的身份。

    而且在这种场合,能够站起来这样毫无顾忌张口大笑的女眷,绝对不可能是泛泛之辈。

    她先是走过来握着苏灵玥的手,上下来回打量了一阵,才笑嘻嘻的扶着将她送回到了老夫人身边坐下:“你一个姑娘家脸皮薄,说不得那些个。我是个嫁了人孩子都生了一大把的破落户,可不怕某些人死缠烂打,满口的胡诌!”

    “在座的不少都知道我那位当家的是个什么差事,少不得一年到头要东跑西跑的,这不,前两年的时候刚好去了一趟蜀川,也就听说了一段奇事。”

    “说是京城里头啊,有位有爵人家的少爷,说是受了他姑母的委托,过来照顾一位父母双亡,却有着大把家产的官家小姐。”

    “可是这位少爷呢,偏偏不是个吃苦受累的命,一月中倒有二十来天是吃住在那歌舞弹唱之所,这银子啊,是大把大把流水一般的往外撒,啧啧,真真是挥金如土,半点不心疼哪!”

    “后来据说那位公子啊,要帮那位官家小姐,运一批古玩摆设进京城。小姐倒是思虑周全,这蜀川到京城可是路途遥远,便给了银子让这位公子呢,去雇一些可靠的护院,好稳稳当当的把东西运进京。”

    “结果那位公子听了在那烟花地认识的几个友人的糊弄,请了几个半点底子经验没有的混混便上路了。在这方面银子倒是省下了,可在别的花销上,倒是一点也不含糊,一路上点菜打赏那是豪气十足,结果还没出蜀川就让山匪给盯住了。”

    “那些个陪着公子出行的混混们吃喝倒是在行,一遇到危险哪里还顾得了那么多,纷纷逃命而去,留下那公子被人抢尽了财物,还砍成了重伤。所幸还有一位忠心的仆妇,寻了两个人把那位表少爷抬回了蜀川,那位官家小姐倒是心善,几乎将整个蜀川数得上名字的名医都寻了个遍,那些人参、鹿茸一类的珍贵药材更是不要钱似的往那公子的跟前儿送,才算是保住了那公子一条命。”

    “按说到了这份儿上,若是那位公子的家人知道了,感恩戴德还来不及呢,谁知道那一家人得了消息赶到蜀川,别的没干,首先逼得那位忠仆差点自尽,后来又当众逼着那位小姐,让她承担那少爷受伤之责,不管不顾的开口便要那小姐以身相许,照顾那位公子一生。”

    “大家伙儿都是明事理懂规矩的大家夫人,也来评评理,那位小姐丢了大笔的家产不说,还要被这样的坑害,是冤还是不冤!”

    那妇人一通话说得是又快又急,偏偏还条理清楚,叙述明白,就算是没有点名道姓,在眼前这样大张旗鼓的说出来,让人不用猜也能知道所说的两位主人公是谁。

    “你,你血口喷人!”桂喜被这样一通抢白,脸瞬间胀成了猪肝红。

    其实她也并不知道事情的真实经过,只是刚刚进饭厅时寿宁伯夫人的交代,让她在宴席开始前提起这件事情,最好是和苏灵玥吵起来,要是能气得她当众失态,那就是再好不过了。

    可是现在的事实却变成了苏灵玥半点损失没有,反倒是她们这边,快要失态了。

    苏灵玥却在心底笑开了花,大概谁都没想到,这妇人是她为了应对孙廷方这件事情,早早就布置好的一枚暗子。

    她夫君的官职并不高,可是在整个京城,却是一个谁都不敢轻易得罪的主儿。因为他的身份,相当于明朝锦衣卫的头头。

    干的就是打听各家,特别是有官职爵位人家的隐私之事。

    所以她能说出来的话,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有据可查的。

    自从苏灵玥从楉管事那里知道,这位夫人经常光临绮罗香绣坊,又是一个热心快肠喜欢扶贫济弱,爱打抱不平的主儿之后,她便有了请她帮忙的心思。

    先是请楉管事慢慢的与她交好,随后再慢慢的将她的事情,告诉这位夫人。

    让她在心里,先有了苏灵玥这个人的印象。

    有些事情,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若是一个人每天都听到这个人很好很好,那么在心底潜意识里便会存有这种概念。

    而楉管事所宣扬的,就是苏灵玥如何被欺负,如何可怜,所以时间长了,这位夫人自然心里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然而今天,当苏灵玥被桂喜逼迫的时候,那位夫人理所当然的,便坐不住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卷  第九十四章 道谢

    “别拿什么男女同住一府来说事儿,你们也倒是讲讲道理,人家那府里如今就只剩下那小姐一位主子,难不成这上了门的贵客她要往外轰不成?”

    那妇人战斗力彪悍,身份又特殊,虽然寿宁伯夫人气得手直哆嗦,却也不好真的开口说得太过,闷了半天才憋出来一句道:“这些府宅内的事情,夫人倒是知道的周详。”

    “也不怪我消息灵通,夫人您可知道,那位公子爷的家人逼迫那家小姐结亲的时候,旁边都还坐着谁?”寿宁伯夫人这一句讽刺丝毫没有挫伤那妇人的攻击力,她抬手捏着帕子笑得更开心了:“蜀川府的夏大人,当时可就在堂上坐着呢,眼见了那一幕,真是瞠目结舌,闻所未闻啊!”

    “他过来对我相公说起这事儿时还连连感慨,如何也是功勋世家,还是一个长辈,这样不顾礼仪廉耻的去逼人家一个九岁的小姑娘结亲,反正我这是第一次听到,也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夫人在以前有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寿宁伯府有关孙廷方去世的事情,之前在京城也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这样大型的八卦事件,在座的很多夫人自然都有耳闻。

    如今再次被扯出来,结合这位妇人所说的经过,很多人都不约而同的用含笑的目光瞟向端坐在那里的寿宁伯夫人——自己家的庶子出了这样的事情,她这位嫡母还能这样没事儿人一般的坐在这里,实在是……

    寿宁伯夫人此时坐立不安很是难受。而陪坐在老夫人身边的寿山伯夫人孙氏也不比她好哪里去。

    那位孙廷方少爷,可是她授意前往蜀川的。

    所以在那位妇人说经过的时候,老夫人的目光已经像钢刷子一般,来来回回挫了她好几遍了!

    什么派人过去帮着管理家务。这种借口骗骗外人也倒罢了,可挪到这里来想瞒过老夫人,却是一点可能性都没有。

    根本就是看上了苏府的家产。动了歪心思!

    以为苏灵玥年幼好拿捏,先派了人过去掌握全局,然后再一点点的蚕食鲸吞。

    真真的好盘算!

    不过好在元娘教女有方,身边坐着的这丫头并没有让她得逞。

    老夫人想到这里再回头看苏灵玥的目光又柔软了几分,也不知道她在蜀川受了多大的委屈,如今到了自个儿跟前,这些人居然还不罢休!

    那个叫桂喜的。不过是个寿宁伯府旁支的媳妇儿,她哪里知道那些寿宁伯府里的勾当?

    何况当时孙廷方的事情,寿宁伯府为了脸面掩得很紧,就更不可能到处去宣扬了!

    而且那媳妇早不提晚不提,非要在这吃饭前当着众女眷的面抖出来。分明是受了某些人的指使!

    原本她也没想过孙氏会正正经经的给她好好办寿宴,可是如今竟然还要借着她寿宴的机会,来抹黑自个儿的外孙女,这种居心,简直是是可忍而孰不可忍。

    想到这里,老夫人的火气再也憋不住,腾的一下就上来了,她轻咳一声,似笑非笑的侧身看着一旁笑容勉强的孙氏:“这件事情。怎么我这个做祖母的,竟没听到半个字儿?”

    “这件事,媳妇儿也没有听说过。”孙氏垂头,低眉顺眼的小声回道:“许是听岔了吧。”

    “我想也是。”老夫人点了点头,才高声对着在场的女眷们笑道:“蜀川姓苏的人家也不少,指不定还真是弄错了。时候也不早了。咱们就开席吧!”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自然没有人再无眼色的继续揪着不放。

    饭菜上桌,食不言寝不语的条令在上,更是没有人再多事。

    这样一顿饭吃完,后头园子里早已经摆好了戏台子,一干女眷互相邀约着一路说笑,随着引路的丫头们往戏台那边赶去。

    苏灵玥和老夫人告了个假,却不想老夫人似早已知道她所想一般,了然的拍了拍她的手:“去吧,人家今天帮了你的大忙,如何也该去道声谢才是。”

    不?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