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毒麦 > 毒麦第97部分阅读

毒麦第97部分阅读

    人以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世界还是有点人味儿的。

    这个目标一直没有改变,坚持数年,不改初衷,无怨无悔,付出很多,可是,不清楚将来的结果如何,他相信,只要付出,方向对头,就有收获,不会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当把法律当成了信念而坚持走下去的时候,对有些人来说,就是一种福气,有了法律的支持,可能会让人看到希望,并且受到鼓舞,对人世间至少还有些眷念。当所有的方法和途经,都不能让受害者得到公平的对待的时候,受害者不仅会受到折磨,即便连精神,也会遭到重创。受伤,可以痊愈;精神受害,影响深远,并且需要很长的时间疗伤,才有可能恢复健康,这个健康,不仅指,更是指心灵。

    想着想着,德志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他睡得很踏实,一觉能睡到天亮,自然,他比尹懋强得多,尹懋不知道是受伤了还是怎么了,晚上要起来好几次,可能肾功能慢慢在渐弱,或者有前列腺炎?谁也说不清,包括医生,不见得个个都值得信赖。

    现在人和人之间缺乏信任,人宁愿相信太阳从西边升起,从东方落下,也不愿相信人说的话。因为,人一开口,就让人发笑,原因很简单,他们用的,还都是以前那些非政治人物常常说一些做祠堂的话,谁知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大家弄明白了政府的意图,知道政府是在帮他们的忙,造势要做祠堂,这些古时候的东西,更需要保护,更不能欺负老人,特别是当老人的孩子在外地遭遇“维稳”的时候,更容易遭到伤害,这种伤害的影响,将会很长远。

    政府拿一些教条来说教,说不上指导,实际上已经无法满足机构的发展,机构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如果一直做“万金油”,恐怕不会长久,到了那时候,想做项目,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做都做不了了。

    第一卷  第335章 白色袜子

    才开年,没有开会,大家各自奔赴一线工作岗位,当然,尹懋也去。

    上午买票,下午五点上车,中午各自解决午饭,今年的开年饭没吃,虽说有预算,可这笔钱还不够齐老师塞牙缝儿的。加上她的儿子去了外省上学,就是有开年饭,她儿子也吃不着,干脆取消。

    如果开年饭作为福利制度,并且有制度执行人,监督制度执行,恐怕就不会随意取消。开年饭的钱,可以充作他儿子的半个月的生活费,节省下来,好给他儿子寄过去。

    她的儿子上初中,为了上好学校,需要开证明、走后门,实在开不出证明,齐老师就找小广告上的电话,可以代办各种证件,就这样,齐老师花钱买了做好了的证明,又给有关负责人打点了礼物,反正这些开销由刘小姐负担,而刘小姐又找基金会负担,私人用不着出钱,作为朋友,帮帮忙,至于追问下来,可以以工作需要为由支开。就这样,齐老师的公子哥上了重点初中。

    可惜好景不长,没多久,她儿子就开始厌学,经常逃学,有时候骗老师说生病了在家养病,有时候骗齐老师说在学校里,实际上他既没在家,又没在学校,弄得老师和家长都非常担心。

    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事,齐老师非常刻苦,每天都送她儿子上学,并且一直送他到学校,生怕他等齐老师走了,他再跑出来,就站在校门口不远的地方,盯着他走,一直看到他走进学校,身影消失之后,她才离开。

    谁知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齐老师放心地离开学校,那小子躲在大树背后,暗中观察,看到齐老师离开,他马上跳出来,离开学校,到外面疯玩去了。

    可惜,老师总是让齐老师去学校,老师和老师的对决开始了。初中老师,对付的是神学院的老师,按照级别,也算是教授级别了,结果,在真相面前,教授也无地自容。

    后来,齐老师就领回了自己的儿子。

    做假证明的事,齐老师的儿子从始至终,都清清楚楚,加上齐老师说话不能兑现,久而久之,她儿子逐渐不听话起来,无论齐老师用什么国际上最有效的亲子教育的方法,但是,到了她儿子身上,就是油纸伞,挡住了任何雨水,无法淋到她儿子的头上。

    后来,听说山西有个慈善扶贫项目,做得非常好。另外,还有一所著名的澳大利亚人办的一家私立学校,专门培养初中以上直到大学本科的学生,校长是基督徒,欢迎基督徒的子女上这个学校,同时,读这个学校,可以有大把的时间用来练习英语。

    齐老师很会算计,名义上是去考察项目,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然后再顺便看看学校。她的理由冠冕堂皇,无可辩驳,加上她有绝对的领导权,刘小姐是来自香港的小姐,即便你再有钱,到了我的地盘上,就得听我的,否则,你就另起炉灶吧。

    刘小姐当然屈从,自从和齐老师合作以后,没有一次赢她,全部败给她。久而久之,齐老师更加骄傲,总觉得在自己是天下第一,这种狂傲,将会伴随她很长时间。当一个人陷入迷途,很难自己找到出口,需要别人的帮助。可她就是铁娘子一样的性格,不爱求人,哪怕是错的,也要按照错的来,哪怕碰得头破血流,也死不认错,还说别人都是错的。

    去考察,肯定带着包含芭比在内的几名亲近的工作人员,只有这样,才显得公正,说是考察,实际上是吃喝玩乐。美其名曰,是考察学习,实际上就是羊肉泡馍、看兵马俑、上古城墙,看兵器,也就是这些,至于什么是否学习到了新知识,还是个问号。

    要说懂得历史的,没有几个。有的稍微懂一点,但读的是野史,不是正史,写正史的,不见得都是正经人,不见得个个都写得全面。这个事情,不好把握。

    不懂历史的人,登上了西安的古城墙,无非是为了留影纪念,证明来过,总比在墙砖上镌刻“某某某到此一游”文明。

    古人有题诗作画于石壁上的习惯,但不是由文人亲自来操刀吧,而是在纸上写好了,请石匠师傅照样子刻在石壁上,然后再给石壁上写字。

    不可能让文人墨客爬到石壁上写吧,他们不是攀岩高手,也不是侠客,没有多大的本事,写点文字还行,用剑在石壁上刻字是不可能的。

    从西安回来,当然是坐飞机了。这个铁疙瘩,能飞,就是一个奇迹。谁的功劳,不是爱迪生,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而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没有那百分之一的天分,因此,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是天才。

    因为再努力,也是白费,不是方向不对,就是没有天分,这天分,其实就是天赋。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没有天分,努力也白费。

    他们回来,项目决定上了,另外,齐老师的儿子的事情也确定了,学校答应接受他,因他是牧师的儿子,他的父母都是牧师,这样的家庭很少见,的确,他生在一个牧师的家庭,应该是比较属灵的,再也不容易找到这样的家庭了。

    对于一个陌生的环境,齐老师也有种种担心,但是,在大都市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在温室里也培养不出人才。

    德志的预感是,这小子离开繁华的都市,到了穷乡僻壤,肯定受不了。据说是封闭式的管理,军事化的管理,这种场合,心里浮躁、天天打战斗游戏的,无异于从天堂到地狱。

    因江城吃喝玩乐,样样都有,非常方便,只要有钱,就有一切。再说,那所寄宿学校,有点类似于清教徒办的学校,非常清苦,让他受不了。不要说他一个孩子,就是让生理心理都成熟的人来说,被突然与人隔绝,无异于坐牢,受得了吗?

    说去那里,的确没地方可安排了,小子可能要换个环境,或者他的女朋友嫌弃他了,都说不定。

    齐老师非常头疼,也想借着这次机会,让她儿子走上正轨,想法挺好,可是不见得能成功。这是一定的。好人,从小就是好人,坏人,从小就是坏人,到老不改变。中间,就是反反复复地转变。人生来都是恶的,最后,有修得善果的,但是,能取得成功的很少很少。

    午饭后,是午休,午休之后,看百~万\小!说,时间就过得差不多。尹懋很积极,把东西都收拾好了,德志百~万\小!说竟然忘了,只好赶紧收拾。

    宋浪和安德烈、春燕、金莲已经离开。芭比也要跟着他们去黄冈,领导不阻拦,在江城,没有事可做。在这里浪费了时间,不如快点下乡,离开领导越远越好。

    就像大臣,天天陪着皇上,有时候得到小恩小惠,有时候会被砍脑袋,人的心情会因着环境而变化,对你好了,给你吃馍馍,对你不好了,就想让你立马在眼前消失。

    德志的想法就是,到了宣恩,天高皇帝远,落个身心自由,那要好得多。总比在领导身边,浑身不自在要好。

    德志收拾好东西,拖着行李箱,前往车站。

    到长途汽车客运站需要从天桥上走过去。上天桥,再下天桥。天桥上,到处都是摆摊的,卖一些小东西。这样的群体,全国各地都有,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风里来雨里去,还担心城管的突然袭击,这样的生活充满了风险。

    不定的因素太多,人就容易变得焦虑不安,可是,这样的人,看上去没有愁容,反而很开心,至少很平静,这样的人,实际上是经历了很多的事的。

    经过天桥,他们到了车站,看到去恩施的车,然后将行李箱放进车厢,再上车。

    车门口站着一个服务员,手里拿着白色袜子,每上一个人,就给一双袜子,是白色的。

    有一首变态的歌曲,曾经唱到:“

    喜欢白色袜子,那淡淡的味道。”

    听了这歌,心里一阵阵作呕,恨不得马上把唱歌的人毙掉,怎么会喜欢喜欢一个人,连他的臭袜子都一起喜欢呢?难道是爱屋及乌的翻版吗?

    德志接了袜子,这袜子是上车脱鞋之后要穿上的。

    德志没穿,他要节约一双袜子,于是拿了塑料袋,将脚套上,然后按照车票的票号,上了二楼,放下背包,躺在铺上。

    车上的棉被有一种怪怪的味道,不过,比较以前坐过的车,还要干净些。

    这种豪华车,贵是贵一点,不过,坐着舒服。车上的司机再四交代,不要吸烟。如果吸烟,就会停车,空调也会关闭。

    冬天里坐车,肯定不能开车窗,否则谁都受不了。

    不开车窗,有人吸烟,烟味肯定跑不出去,吸二手烟的滋味非常难受。

    还有,吸二手烟所吸入的有害物质,比吸一手烟的还要多,这样说来,吸烟的人实际上是杀手,用烟来夺取多人的生命。

    车很快就出发了,车上的电视打开,播放一些无聊的娱乐节目。另外,有人在打着电话,说了又说。

    窗外的风景渐渐黯淡下去,车行走在路上,先是平路,然后走丘陵、山路,外面漆黑一片,远处有人家的灯,在夜幕中亮着,就像黑色的幕布上点缀着星星。

    第一卷  第336章 社会保险

    这次去宣恩,多了一个人,尹懋可能没想到机构还会要他。他认为,出了这事,机构肯定会做出人事调整,该辞退的就辞退,辞退时给一笔经济补偿金,不该辞退的,还继续留用。

    尹懋想到可能被辞退,就豁出去了,想到要补偿,然后把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买够,再安全着陆,将来老了也有个依靠。掐指算来,还有几年,就交够十五年了,够了年数,就不交。

    余哥也是这样想的,他的医疗保险没买,因他考虑到将来不会去黄冈生活,领养老金可以通过银行,只要有银行的地方,都可以取钱;但是,医疗保险必须要去黄冈才能报销。等余哥七老八十了,走路都困难,到黄冈看病实在不便,还有,报销又不是一次都能报的,万一遇到一个不懂事的工作人员怎么办?

    思前想后,他决定不去那买,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呢?这些事终难定。

    参加基金会的工作,差不多五年了,可机构没有遵守《劳动法》,对员工,都没有买“五险一金”,因为大家都自称为基督徒,当然不会主动去要。

    可是,宋波觉得这事有点不对头。看看领导,一个是香港的,福利待遇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非常有保障;另一个是神学院的老师,一方面有教师工资,还有各种福利津贴,加上省民宗委的拨款,特殊津贴,一直到退休,都有保障。然后,做牧师工作,就不存在退休,一直干到上不了讲台为止。只要上讲台,就不存在吃饭的问题。再说,人一老,吃的也就简单,大鱼大肉,不利于消化,不如喝粥吃菜根,倒还快活得多。

    宋浪着急,大家都当好人,没人来提这事,他也不好意思提。为了大家的利益,他终于没有憋住,提出建议说:“为了大家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我们干了这些年,也需要一份养老保险。”

    他提出后,大家沉默。每每遇到这种情况,领导和乖乖儿们都集体沉默。大家都在打着自己的如意小算盘,看怎样才能获得最大利益。

    齐老师先说话了,她说:“好吧,我支持这个提议。不过,先要打听一下黄冈社保的具体办法,看看怎样申请。弄好流程,看要有什么要求。”

    她说完话,看着宋浪说:“就烦请你去打听,打听好后,告诉我们具体操作办法。”

    德志有些感动,还是齐老师关心我们。

    德志心里琢磨,黄冈的同事要买,齐老师的外甥女在里面。肯定对她有好处了。

    恩施的同事买,她可以跟着搭便车,也买一份。因为据说她所在的神学院都没有买,她买了,自然比别人优越一些。

    有了这个资本,她自然变得格外高傲,在别人面前更加趾高气扬,因为别人没有的,她有;别人有的,她的更优秀。这是个什么世道?甚至连据说是神圣的神学院里也免不了世俗。

    宋波和办公室行政人员嬴诗接到命令后,就匆匆赶到了黄冈市社保局,到那里打听怎样办社保。

    工作人员上下打量了一番两个人,宋波的脖子长,戴眼镜,看起来像是老学究;赢诗个子也高,看人的鼻子不用仰头才能看到,看起来都像是机关工作人员,可为什么要买保险呢?机关工作人员都不用买保险的,到退休的时候,工资比买了社保的工资还高几倍。这两个人到底想干什么。

    经过仔细询问,他们才搞清楚,原来他们的办公室在黄冈市政府里面,可不是独立的机构,需要政府机构授权才能在外面活动,同样买保险也需要政府出证明,表示支持。

    宋波和赢诗回到办公室,因为赢诗常去政府,一些人看着就面熟,只是喊不出名字,人家看她也较熟悉,赢诗不知道找谁才好,想来想去,还是找主管部门,也就是黄冈市宗教科,听明白了来意,宗教科科长,没有科员,他一肩挑。

    他说:“这是好事,大力支持,只要做到社保到位,就可以让你们高枕无忧,可以继续为我县做贡献了。这证明我来负责开具,你们放心好了。”

    宋波当然高兴,听他这么一说,马上信心倍增,恨不得马上拿到证明,就没有挪开脚步,没有走的意思。

    科长看到这一幕,心里明白,敢情他们现在就要证明了,于是站起来,说:“走,我看看办公室的小刘在不在,如果在,现在就去让他盖章。如果不在,只好等下次。 ”

    宋波一听,喜从中来,当然,这个目的达到了。于是,他看那科长有点好玩,还算聪明,知道对付国际机构,不是那么容易的,虽说是当地人,可学了不少外面的东西,看问题也就没有局限性,对他所说的什么时候盖章,也就无所谓了。

    果然,科长没有打印文件,他请两位一起去政府办公室,一看,还真的发现小刘在那里,他上前去说了两句,小刘点点头,然后就在键盘上噼里啪啪啪啪地打印一份文件,然后从抽屉里找出公章,“啪”一声,盖在了文件上。

    科长则在一边放着的记录本上刷刷刷地写了几个字,签了名,然后拿着文件,笑嘻嘻地走过来,把文件递给宋波说:“诺,就是这个。今天运气好,找到了我,小刘刚好也在,真是太好了。你看看,是不是要这个?”

    宋波接过来,立马把证明信交给赢诗,她接过去一看,点了点头,然后又交还给宋波,宋波说:“是的,谢谢科长,谢谢小刘。你们的帮助,让我们终身难忘。”

    宋波说着客气话,将证明信放进包里,然后说:“等办好了这些,我请你喝酒。”

    “算了算了,别提喝酒了。我不行,喝酒就会发酒疯。”科长说。

    “那,以后请你喝茶吧。”宋波不甘心。

    实际上,喝茶比喝酒更贵,因为现在的人,没有几个有雅兴去品茶的,大多数都比较功利,喜欢来实在的,这都是唯物主义教育的结果。

    古人颇有智慧,因为他们大多数都看淡世界和人生,也看得很透,知道人心诡诈,因此宁愿归隐红尘,宁愿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却非常满足,也就享受着人间的快乐了。

    科长笑着说:“喝茶?当然好,像广东人那样,有喝早茶、下午茶的习惯,一边喝茶,一边聊天,的确很好。可惜,现在公务缠身,难得闲情逸致去品茶赏月。”

    宋波听了这话,觉得这科长还略懂文学,说话也有些文绉绉的,很有意思。

    官场中不知道还有多少这样的附庸风雅的人在,他们不是不学无术,而是被独裁所毒害,想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却没有渠道发挥,很多事情都是总裁说了算,并不需要民主表决。公司也好,政府也好,社会慈善组织也好,大多数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如果发扬民主,真正地让人站起来,就需要赋权,让别人知道有他们有这个权益,不容侵犯,一旦侵犯,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然后再看看他们有什么反应。其实,大多数人还是沉默,不会去想本该得到的权益。因为沉默,所以大家都觉得活着不开心。在世上生活,多少都有些失意;将来去到哪里,心里的确不清不楚。不管在政府机构上班,还是不在政府机构上班,都是这样。

    宋波和赢诗谢过了科长,于次日就去找社保局,没想到他们看了证明信以后,又仔细核对了一下政府办公室的公章,然后抬起头来说:“可以了。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医疗保险还有工伤保险,都可以在这里购买,其它保险,我们也管不着,因为商业风险无孔不入,意志稍微薄弱点,就会中了埋伏。一旦开了头,就没办法停下来,谁都无权干涉民间的买卖合同关系,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厢情愿的事,外人不好多说什么,也不好意思干涉。”

    因为他们是合伙人,合伙人就是宋波,或者因为是好事,宋波和赢诗办得格外顺利些,从今往后,大家都可能会被炒鱿鱼,没有固定工,都是临时工,到时候以前交的保险,退休后会有些钱(抚恤金),可是,现在的物价奇高,等交够十五年后,领悟了,也就清楚了现在的作为,可是不到时候,不碰壁是不清楚的。

    就像物业公司的保安,他们永远不知道业主委员会在干甚么,百~万\小!说的人永远不了解主人公是作者心里面的谁。

    办好了这个重要的事之后,芭比继续留在黄冈,那边的项目也有不少,需求也挺大的,可惜的是,黄冈好像时间也到期了,马上就要搬家,实际上他们的心早已跑到外面去了,更重要的,就是迅速地让每个同事都有一张办公桌,都有明确的身份,可惜都没有。宋波差点有了,被春燕一搅合,就黄了。

    宋波办完这些事,将情况按照刘小姐的要求,写了个简单的情况汇报,然后打开电脑,将电邮发到了她的邮箱里。

    很快,刘小姐回复:“收到,多谢!”。

    人们在安逸中,就没有危机意识,或者有了一点,马上又消失,或者将其束之高阁,可惜的是,更大的危险在不远处潜伏。人们差不多都有心理障碍,并不愿意承认,也不懂得怎样处理。

    第一卷  第337章 三人同行

    一个问题没有处理好,又出现一个新问题,问题的层出不穷,让人们往往疲于奔命,慌忙解决问题,一个问题貌似解决了,实际上还是存在这个问题。

    黄冈的社保弄好了,德志就有了信心,觉得在这里干下去,还有盼头。

    尹懋听说养老保险办好了,非常高兴,这次放假回去他还专门请了人来唱戏,将村子里的人都请过来,免费看戏。

    他在戏班子里也可以当个角色,可惜身材不好,也扮演不了角色,做一些后勤还行。另外,他能修改剧本,并且收了学生。

    学生可能过于沉迷于剧情,为了追求一个她爱的人,谁知道人家不爱她,她就自杀,几次都没被人救了,没有死成。

    后来,听说她的男友要结婚的,就又自杀,要给他一份“大礼”,以死抗争,死,是为了结婚用的。于是跳河,结果又被一个小伙子给救了。

    小伙子被她的痴情感动,觉得这女子性情太烈,就像一匹烈性马,只要驯服她,她就会服服帖帖,也情愿为你去死的。于是他展开攻势,没日没夜地追求她,皇天不负有心人,她终于被打动。

    从她谈恋爱的时间来看,他的女学生付出的很多,目的就是想对她的下半生的人生伴侣来一个全面充分得了解,尽量一次性成功,不能吃回锅肉、炒现饭,那样做出来的食品,既不好看,也没营养,也不新鲜,最好在吃的方面要讲究,谨防病从口入,在条件好的情况下,讲究营养搭配。他的学生答应了亲事,然后开始闷着学习做饭,从网上下载营养搭配的东西,一心一意地服侍她老公,比学习修改剧本还要认真十倍百倍。

    芭比的后半生,因为有了养老保险,就觉得进入了百宝箱,认为啥事都不用管,等到退休拿钱。

    其实,德志很清楚,芭比可能需要和领导好好谈谈,别做项目了,凭借刘小姐和齐老师的关系,在家里呆着,天天看电视,又有钱拿,名声也好听,为什么要到别处呢?

    在这里,哪怕工资少一点,但还有涨薪的空间,员工就愿意呆在这,住在城里,城市设施蛮多,住着比较舒服。

    其实,要想管好公司,必须让领导人满足,只要公司不违法,有了靠山,领导就很牛,敢于曲解法律或者章程,给谁加工资,就说神的旨意,神恩待谁,就是谁,别人有意见,随便,让他有意见。不喜欢谁,就不恩待谁,也说是神的旨意,神说,我没说,也无所谓,反正,神在人犯罪的时候的声音十分微弱,微弱到几乎听不到。

    保险办好之后,大家算是长舒了一口气,将来不再担心养老问题。但是,一个问题没解决好,又来了一个新问题,就是同事身份的特殊性。因为同事中间有一些来自农村,具有农村户口,村里开始登记农村村民养老保险,尹懋、余哥和金莲等人,属于农村户口,登记的时候,就报了名,他们很想知道将来能否拿双份的养老金,实际上,他们的算盘打错了。

    卖保险的是政府行为,他们现在挣钱购买,将来再从政府那里返还自己所交的钱。政府到时候有没有钱,还是个未知数,能不能兑现养老金,也是个问题。

    和政府做生意,政府是卖家,百姓是买家,买家永远没有卖家精明,因为卖家知道出厂价、进货价,买家永远不知道,因为商业秘密不容侵犯。国家作为最大的老板,想必没有人敢拿国家开玩笑。可是,有人说,国家领导人如果不兑现当初的承诺,只管卖保险,不管将来的保障,天下必然大乱。而且,保险属于自愿购买的,不能强制。但是,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社保又是强制性的,必须购买。

    这些企业真的有些头疼,不仅要交税,还要买社保,当然包括“五险一金”。

    国家的一项重要收入,就是社保,社保让很多人没日没夜地工作,为的是将来有一个美好的结果。可是,现在很难说社保能保所有的,只有让大家都安心赚钱购买社保,政局稳定,社会没有马蚤乱,老实地各做各的,自然就不会有这些问题了。这是国家领导人的高明之处,令德志不得不佩服。

    德志在去恩施的车上昏昏然,眼睛看着电视,心里想着刚才的事情,越想越觉得有趣儿。电视放着无聊的节目,德志昏昏睡着。

    车在山上盘旋,外面漆黑一片,到了晚间,电视关闭,因为车上有人睡着了。

    司机是换着开的,一人四小时,就换,在路上停车的时候,就开始加水,然后调换驾驶的岗位,乘客们可以下车,也可以不下车,这要看车上的人的自控能力怎样了。自制能力强的,可以憋一憋就行了,免得麻烦。自制能力差的,肚子里有了就要排泄出去,才会感觉到很轻松。

    德志还行,能憋得住尿,但是尹懋和余哥就稍微差一些了。

    尹懋和余哥都受过伤,断了骨头,一个人断的是肋骨,另一个人断了左胳膊。

    身体受到伤害,生理机能就会出现问题。比如这憋尿的功能,就受到了影响。

    车到了一个比较亮堂的地方,司机喊话,让所有人都下车。

    德志正纳闷,不过,看看他们都下车,他也没犹豫,下车一看,原来是一家饭店。

    大巴车在山路上转来转去,终于到了喘息的时间。德志想,将所有人赶下车,目的很简单,这是司机的关系户,一路上有那么多路边店,没有找,偏偏要到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

    大家都下车,目的是为了安全,车上有人带了笔记本电脑或者其他贵重物品,一旦因司机的原因,东西被盗,那司机这一趟车是白跑了,需要赔偿乘客的经济损失。

    路边店都比较简陋,晚上亮着灯,有停车场,也有小卖部。小卖部里有桶面和火腿肠,免费提供开水,不吃饭的,站在旁边玩,活动活动筋骨,舒展舒展身体,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感觉到山区真的很好。

    德志懒得吃东西,对路边店,德志不感兴趣。因为司机和路边店老板熟,自然会给司机免费提供饭食,当然,这不是免费的,给司机的利益,会从司机带来的一车人的人身上赚回来。天底下没有人愿意做赔本的买卖。

    吃完了,休息好了,感觉到冷气袭来,还是没有车上舒服,当司机用遥控器打开车门,德志就上了车,人们也陆陆续续地上车,车厢内气氛高涨并且活跃了一会儿,车继续前行。

    不一会儿,车厢里传出鼾声,德志受到影响,随着车身的摇晃,也渐渐进入梦乡。车后面发出的机器的轰鸣声,都没能吵醒大家,显然,吃过饭之后,大家都有了困意,加上车上暖和,又像摇篮一样,乘客就是婴儿,很容易入睡。

    人的生物钟不容易改变,白天工作,晚上睡觉,从古到今,都是这样,从中到外,各个国家都是这样。这是人的奇妙之处,不好解释。

    车到恩施的时候,德志才发现,周围很安静,有人仍在打鼾。德志问尹懋:“尹大哥,这是哪儿?”

    “到了,现在是早晨四点半。还能睡一会儿,天亮的时候是七点左右。”尹懋说。

    “那你怎么没睡?”德志好奇地问。

    “有人不喜欢睡车上,要去住旅社,下车拿行李,我担心他们迷迷糊糊地拿错了行李,就起来盯着看。还好,他们没有拿错,我准备睡,你醒了。”尹懋说。

    德志说:“谢谢啊!”

    尹懋摆了摆手,没说话。德志看看余哥,还在那里呼啸车厢。

    看来,他也没有下车的意思。

    三个人都没有下车的打算,那就睡吧。德志的瞌睡挺大的,翻了个身,继续睡。

    不知道过了多久,外面有人喊叫:“宣恩,宣恩,到宣恩的有没有?车马上要走了。”

    还有喊到别的地方的,在车窗外面喊叫,德志被吵醒,再看看他们俩,也在翻动身子,德志知道他们已经醒了,只是感到疲惫,不想动弹,就说:“宣恩的车来了,我们下车吗?”

    他俩异口同声地说:“下。”

    原来他俩在等德志做出决定,看来,德志在某些方面还是要主动些,不要一味地跟从,在有些地方还是要注意表现坚决些,不要游移不定,让人摸不着头脑。

    三人下车,打开车厢的盖子,这盖子是往上开的,一拉,往上一掀即可。德志拉出行李箱,马上有人过来问:“是不是去宣恩的?”

    德志点点头,她一看有戏,连忙说:“是的,是的,快,快,车就在门口,在等你们呢。

    德志往车站门口一看,门口的确有车,不知道是不是合法的,万一坐上黑车怎么办?

    这是德志的担心,本来这种担心有些多余,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谨慎点才好。

    德志问:“怎么不进来拉客?“

    “不准进。”

    “现在停车场没有车出入,又不影响,为什么不考虑一下放车进来呢?”德志很好奇。

    “你不清楚,这是车站的规矩,如果不遵守,就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那人说。

    “规定的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对人有好处,大致过得去就行。不管从事什么职业或者参加什么活动,都需要变通,当然了,原则性需要坚持了。该说的,一定要说。不该说的,一个字都别提。”德志说。

    “你可真厉害!口才真好。你要是车站领导就好了,既方便了乘客,又方便了我们。”那人说。拿眼看尹懋和余哥,看他们有什么反应。

    第一卷  第338章 又到贵地

    德志在磨着嘴皮子,他的才华,在和一个普通的卖票的人那里,显然有些多余。余哥和尹懋已经拉了行李箱,背着背包,向车站门口的车走过去。

    车上已经有了三四个人,加上德志他们三个,在清晨的恩施,已经算不错了。德志也上车,放好了行李箱,街上的人渐渐多起来。小山城的人比较休闲,没有江城的人忙碌。人倒有不少,可惜的是,都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忙碌。

    恩施人没有多大的追求,日子过得悠闲自在,怪不得当时日本占领了大城市,机关搬到了恩施,才保存住了政府。留得了政府,就还有希望。政府抗住了日军,就有了威望。

    恩施作为战时的避难所,全靠大山屏障,天险沟堑,日军数次进攻,都没有成功,只好作罢,打通了长沙一线后,纵贯南北,成了大通道,但是始终没能进入恩施半步。想想以后,恩施还真是一个好地方,值得选作居住的地方。

    恩施还在,数风流人物,曾在这里做过大事,发生了很多故事。原来,在这大山深处,曾经有不少传说,流传很广,恩施这座城,充满了故事,如果有空,可以好好地和当地人聊一聊,做一些记录,实际上,这些人非常有追求,为了大家的福利,宁愿多做工作,争取更多的权益,只不过在中国当领导有多种限制,让人放不开手脚。

    大清早,路上人还少,车却跑得慢,司机的意思,是想在路上再捡一些人。跑客运,理解成货运,就好懂得多。人没有了思想,就和货物差不多。

    司机和售票员基本上都是熟人,为了一个目的,就是上人、下人,一上一下,留下的就是钱,或多或少,车轮一转,财源滚滚而来,真是好得无比。跑运输,在中国算是赚钱的行业,但是,运输业的致命伤就是出车祸。一旦出车祸,将有灭顶之灾。将进入万劫不复之地。

    不出车祸,运输业不管客运还是货运,都稳赚不赔。

    没有捡到人,车上了坡,离开市区,沿着盘山公路朝前驶去,等上了山顶,发现路边有执勤的,一看,像是路政,又像交警。路政的工作人员一般在房子里面,交警一般站在警车旁边,奇怪得很,每次都是两部警车,这个让德志百思不得其解,想,其中肯定有一部车是坏的,要不,为什么有三名交警,非要摆出两部车不可呢?这事不知道经过纳税人同意了没有。

    中巴车停下来,上来一个人,德志一看,是交警,他是来查什么的呢?他们的名堂有很多,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德志突然想到,可能是查春运超载的,因为现在正值春运,还没结束。德志觉得交警认真的精神值得学习,可是,他也不动脑筋想一想,现在的情况是,出去打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