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列强路 > 列强路第30部分阅读

列强路第30部分阅读

    南京再设领事馆,英国与复兴军关系也有升温之势,连国领事敏体尼也破天荒夸赞起复兴军来。

    为了不惹恼复兴军,敏体尼开始约束国商人的逃税之举,毕竟鳃的税不多,远远比不上可以直接到冉地收货卖货的利润,加上江海关增添了四艘河级蒸汽铁甲舰作为辑私艇,海关逃税风大减,关税收入重新开始升高。

    杭州,江忠源已经死守半个多月,城墙早已经被炸得千疮百孔,失去了防御的意义。江忠源用人命填的方式,硬是凭着五千军队,加上城中原先近万兵马和临时召集起来的数万青壮,将占据优势的复兴军拒之门外。

    守了半个多月,清军已经到了精疲力尽的阶段,江忠源本部五千大军只剩下二千残兵,城中近万兵马也不到三千人,召集的青壮死的死,逃的逃,数万人降到不足五千。

    虽然还有近万残兵,只是除了江忠源本部二千人和杭州将军瑞昌的亲兵还有死守意志外,城内守军和青壮意志早已动摇,若不是监管的紧,这些守军和青壮早已经逃走大半。

    望江门附近,一百余的清军紧紧的趴在被炸成废墟的城墙上,耳朵竖起,仔细听听着前方的动静,这些清军衣服沾满了泥土,还破成了一条条,如果不是手中紧握着兵器,恐怕大多数人都会被人认为是乞丐。

    在他们的四周,到处是横七竖八躺着的尸体,再也见不到活人的气息,这是望江门最后的军队。

    “踏,踏,踏。”的脚步声响起,一步步向他们接近,清军顿时将头伏得更低,没办,以前那些敢将头抬高的人都已经死了。

    “八步!七步!……,领头的清军把总默默计算着距离,当他计算到最后一步时,从地上跃起,嘴里大喝:“杀!”手中的大刀向最前面一名复兴军劈去。

    随之,他身后百余名清军也一同跃起,扑向了上来的复兴军。

    复兴军早已料到这种情况,最前面的火枪龘手并没有开枪,而是后退,除三名退的稍慢的复兴军被清军杀伤外,大部分人帮毫发无损。

    清军把总大为不甘,正要前冲,一声清晰的声音传来:“刺!”

    听到这个声音,清军将领身上的汗毛顿时竖起,急令道:“退!快退!”

    可是已经来不及,数十柄长矛从前方刺来,六名一心前冲,想与复兴军火枪龘手交战的清军根本来不及躲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长矛刺进自己的胸膛。

    “砰!”得到长矛手支援的火枪开枪了,子弹漫天飞舞,又击中了数名清军,使得百余人的队伍一下子减员了人。

    “老子跟你们拼了。”

    那名清军把总干脆不退,率人重新撞了进来,又付出六人代价后,清军也杀了一名复兴军长矛手。

    数名被刺中的清军还没有死绝,用手紧握刺中自己的长矛,不让复兴军长矛手有机会拨出,尽露凶悍一面。

    清军如此奋不顾身的打,给复兴军长矛手造成了一些混乱,两军纠缠在一起,火枪龘手帕射伤自己人,也不敢轻易开枪,一时之间,双方竟然战了一个难分难解。

    “砰!”外面的火枪龘手还是找到机会开枪,每一声枪响,清军基本上就要倒下一人,随着伤亡的清军越来越多,复兴军的长矛手也调整过来,将仅剩的数十人团团围在中央。

    “援兵,我们的援兵呢?”感受到四周长矛和火枪传来的阵阵杀机,一名清军大声叫嚷起来。

    “没有援兵了,兄弟们,上报君恩,下报巡抚大人,马革裹尸的时候到子,杀一个够本,杀一双赚一个。”清军把总喘着粗气,用沙哑的声音道。

    “不,我不想死,我投降。”一名清军突然丢下手中的刀,空手向复兴军方向冲去。

    “叶。”那名清军奔跑的脚步突然停了下来,他的胸前露出一段刀尖,他回头一看,杀自己的正是原来的把总。

    “刺!”数十柄长矛攒射下,那名清军把总没能避开,身中数支长矛,等复兴军长矛一收,他的身上出现数个大洞,扑通一声栽倒在地。

    随着把总的死去,剩下的数十余名清军也很快被肃清,整个望江门已经没有清军防守了。

    “进城!”复兴军的一名连长大声命令道,首先跨进了杭州城中。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五十九节 千里追击

    “报,巡抚大人,望江门已破,贼军已经进入城中。”一名满是尘土的清军跌跌撞撞的来到巡抚衙门,向江忠源大声禀道。

    瑞昌、黄宗汉等人都脸色大变,向江忠源看去,虽然黄宗汉才是淅江巡抚,可谁叫本地兵无能,只能靠江忠源所带来的兵马。

    江忠源豁的一下站了起来,道:”刘坤一,带我的亲兵,马上去望江门,堵住贼军前进的道路。”

    ”是。”一个黑脸书生模样的人站了起来,看着江忠源身边仅剩的数百残兵,道:

    “弟兄们,咱们去清江门杀贼。”

    “杀贼!杀贼!”江忠源的亲兵高呼起来,一时土气激昂。

    江忠源所收的亲兵部是与他同县子弟,江忠源本身是举人,练兵时对士兵常贯输忠义思想,此的农民非常质扑,在他们看来,当兵吃饷,江忠源这个举人老爷既然愿意放下身段教导他们,他们这条命就算卖给江大人,也不用管什么是非对错,反正江大人说对方是贼军那就是贼军。

    刘坤一刚领着亲兵要走,又一名清军跌跌撞撞的跑了过来:“报,巡抚大人,清波门破了。”

    听到这个消息,刚要走的刘坤一顿时停了下来,清波门破了,那即使挡住望江门的短毛又有何用。

    “砰!砰!砰!”枪声在城中各个方向激烈的响了起来,这一下人人色变,不用人报告也知道又有大门被攻破。

    此时杭咐城守军确实到了极限,听到一处门破,其余备门的清军斗志如同一只被戳破的气球,迅速瓦解,这才处处失守。

    “各位大人,杭州城已经不可守了,趁现在短毛刚入城时,我们杀出城去。”刘坤一建议道。

    巡抚黄宗汉、布政使王友瑞、盐运使缪粹等人听得大为心动,只是他们身边已经没有什么兵,只能眼已已的看着江忠源,希望他能带大家杀出城去。

    ‘”诸位,向帅命常孺救杭计,只是常孺却没能完威向帅重托,如今城破在即,常孺将与城共存亡,各位如果想离开,还请自便。”,江忠源缓缓的道。

    江忠源不走,他们就是想走也走不了,备人又是着急又是失望,偏偏江忠源说得大义凛然,大家也不好马上相劝,眼看枪声越来越近,备人急得如热祸上的蚂蚁一般。

    “大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何不保有用之身,留待来日。”江忠信却没有什么顾虑,直接相劝。

    “胡说,我堂堂巡抚岂能弃城而逃?”

    黄宗汉被江忠源的话说得一阵脸热,自己才是淅江巡抚,江忠源不过是安徽巡抚,这话明显是打他脸,刚要开口的话顿时咽了下去。

    盐运使缪幸眼珠一转,在江忠信耳边悄声耳语了几句,江忠信脸上犹豫起来,谬幸跺了跺脚,道:“少将军,短毛贼就要到了,再不走就晚了。”

    “好!”江忠信应了一声,来到江忠源面前,道:“大哥,对不起了。”

    江忠源刚要问什么事,发现自己被江忠信架了起来,他顿时惊怒道:“四弟,你要干什么?马上放我下来。”

    “大哥,得罪了,刘坤一,带人在前面开路,咱们冲出去。”

    “是,少将军。”刘坤一大声应道:

    “冲,咱们冲出去。”

    能够冲出去自然比守在这里等死好,各个亲兵顾不得有没有江忠源的命令,反正少将军与大人是一家,听他的准没错,数百人一起,向枪声最少处冲去,其余各个官员连忙跟上。

    咸丰三年元月十六日,复兴军攻破杭州城,杭州将军瑞昌战死,安徽巡抚江忠源、淅江巡抚黄宗汉仓皇逃出城中,其余杭州知府马昂霄、候选道陈炳元、哥都统米存、佐领杰纯等数十名官员,加上城中残留守军三千余人,满城金城老弱二万余人被俘。

    消息传到京城时,已经是元月二十三,京城才刚刚从春节的气氛中走出来,没想到接了这么一个恶噩,据说接到这个消息后,咸丰又咳了一次血。借故处死了两名太监,这才出了一口气。

    杭州丢失,整个淅江都处在复兴军兵锋之下,朝廷已经丢掉了苏南,如果再丢掉整个浙江,那朝廷的财政会更加吃紧,财政吃紧就没有钱粮,没有钱粮就不能编练军队,不能编练军队就不能将反贼剿灭,这简直是一个死循环。

    不得已,咸丰一面严令向荣统领江南大营的兵马收复杭州,一面下旨从周边备省抽调援军进入浙江,希望能够将渐江守住。

    听到杭州城破的消息,向荣就有放弃江南大营的想,没有浙江接济,光靠安徽的钱粮虽然可以勉强养起数万大军,只是安徽大部在江北,安庆又被复兴军夺去,要运粮远比浙江困难。

    接到咸丰旨意,向荣尽起营中兵马,趁着黑夜情悄从江南大营撤离。清军这番动静自然瞒不过复兴军的眼睛,发现清军撤离后,当夜复兴并没有出击,只是第二日天一亮,潘起亮马上发起追击,用了半天时间就追上清军后队清军有深沟壁垒时复兴军进攻艰难,一旦出了乌龟壳,再进攻就简单多了。直接用火枪和长矛手排队向清军冲击,习惯于躲在营寨后面对抗复兴军的清军,在没有工事情况下面对复兴军火枪射击时,很快崩溃,士卒争相逃命。

    接到后队崩溃消息的向荣,非但没有去救,反而加快自己逃跑速度,复兴军吃掉清军后队,开始紧追不舍。

    凭借着抛弃后队赢得的时间,向荣的大军已经和复兴军拉开距离,复兴军吃亏在没有马队,无赶到前头对敌人截击,只能一直跟在后面,往往向荣大军州进入一个城池休息一晚,第二天复兴军必定衔尾追来,因为害怕复兴军用炸龘药爆破,向荣只得继续逃跑。

    为了逃命,清军拿出了吃奶的力气,尽管复兴军咬紧牙关,竟然一直没有追上向荣的主力,这样一追一逃之间,宁国府、徽州府、池州府等城都兵不血刃的落人复兴军手中,元月底,复兴军基本占领安徽在长江以南的城池。

    向荣全军退入浙江后才有时间重新整理一下队伍,他才发现原本三万多的大军已经锐减到一万五干余人,而且经过半个多月的逃跑,大部分士兵都是精疲力尽,成为十足的疲兵。

    借着关城死守,向荣大军只休息了两天,王亮和祝景两人率军分别对金华、处州两府发动攻击,很快将两府攻破,下一个目标直指两省交接处的守着各个关城的向荣部,腹背受敌之下,向荣只好将关城尽弃,退守衢州。

    或许是因为一下占领太多地盘,在向荣退守衢州后,复兴军并没有再作追赶,而是停下来休整。

    这一番追击复兴军可谓酣畅淋漓,将数十日攻营不破的郁闷尽数去除,向荣却被迫得胆战心惊,几次晚上做梦都梦到短毛贼将自己脑袋摘去。

    在衢州停下后,向荣总算得到福建、江西一部分兵力支援,又与江忠源的残部汇合,他的胆气渐壮,思谋着反攻,也好对朝廷有一个交待。

    丧师失地,无论是哪一条,一旦朝廷追责,向荣都吃不了兜着走,江忠源同样如此,只是两人对复兴军的火器实在畏惧,并不敢大观模反攻,只派出骑兵与复兴军进行小砚模的拉据战。

    刚开始对他们派出的军队仗着马快,打不过就跑,倒是沾了一点便宜,不过随着复兴军在前线挖掘壕沟,限制马匹机动后,向萦派出去的人马非但没有便宜沾,每次出击还会死伤不少,向萦只好停止这种侵袭。

    大败的奏章报上去后,让向荣惊讶的是咸丰并没有摘去他的顶裁,还允许他带罪立,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宽厚之举,让向荣感激的眼泪直流,大喊要以死报答皇上隆恩。

    向荣不知道的是,咸丰顾不得处理他了,咸丰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元月十六日,就在复兴军攻破杭州城那天,太平军尽起城中五十万军民,放弃武昌城,乘船沿汉江逆流而上,直入湖广复地。

    畸善指挥大军进入空荡荡的武昌城,马上向咸丰报捷,言自己经过血战,终于收复武昌,击死击伤多名太平军头目,迫使太平军逃跑

    咸丰接到后捷报后还非常欣喜,对椅善报上来的有人员进行赏赐和加官进爵,并写旨鼓励绮善再接再励,务必将残匪全部消灭。只是随后几天咸丰就感到不对,武昌上游告急的文书如雪片般飞入京城。

    放弃武昌后,太平军一路势如破竹,元月二十四日即拿下襄樊重镇,又一路北上,杀人河南,依靠着复兴军处购买的炸龘药,二月份,太平军轻松攻下洛阳、开封两座大城,随之太平军的兵峰席卷河南金省。

    咸丰这才知道自己被臣子耍了,气得直吐血,别人说气得吐血多少有点夸张,咸丰可是真吐血。

    京城与河南只隔着直隶一省,如果太平军全军向直隶进攻,清军也不知道能不能抵挡?

    这种情况下,咸丰哪顾得上惩罚向荣,只要向荣手头还有兵,不让复兴军扩展太快,咸丰已经是烧高香,给向荣的旨意才会如此宽厚。

    ==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六十节 劝进

    太平军不到二个月时间席卷河南全境,目然与复兴军卖给他们高性能炸龘药有关,主要还是河南中身兵力空虚,清军精兵强将都云集在武昌,没想到太平军依靠强大的水师,逆流而上,一下子将清军重兵甩在身后。

    太平军占领河南的消息传出,顿时天下震动,连复兴军打破江南大营,攻取杭州的风头也被太平军盖过,满清上下又重新将太平军列为头号强敌,咸丰连发旨意,催促各地兵马勤王。

    此时太平军形势比历史上还要好的多,河南不如江南富裕,民间积累了对清廷非常大的不满,面对太平军的到来,许多贫苦农民都是老幼进行欢迎,青壮年纷纷加入军中,太平军迅速扩充到百万之多,即使去除老弱,可作战的部队也达刻了三十余万。

    更主要的是河南离京城比南京击京城近得多,只有一省之隔,如果太平军能够尽起全军北伐,短时间创造更大奇迹,直接攻占京城是极有可能之事。

    可惜洪秀全和杨秀清两人还是犯了短视的老病,占领洛阳后,看到洛阳繁华,再也舍不得离开,将洛阳安为都城,开国建衙,太平军正式立国,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的建立,使太平军巩固了河南的统治,也大大增强了太平军官兵士气,连许多地主都开始观望起来,认为天下改朝换代的时机来临。

    不过太平军此举也白白将消灭清廷最好的时机错过,为了保护新都城,太平军数十万精兵强将留在洛阳周围,如同历史一样,只派了林凤祥、李开芳两人率数万兵马北伐。

    尽管太平军北伐的部队仅是一支偏师,只是由于太平军力量比历史上有所增强,这支北伐军的力量也有加强,由二万多人增涨到四万多人,而且不用从南京出发,改为洛阳出发,北伐路程近了很多,清廷如果应对不好,京城依然有被攻占的危险。

    三月,南京街头人流如织,这座城池落入复兴军手中已有五月之久,五个月的统治,民心已定,城中不但恢复了原先的繁华,而且更胜从前。

    上海出产的棉布、花布、精盐、白糖……,外洋过来的西洋参、胡板、自鸣钟,木料……,本地的绸缎、丝鞋……,应有尽有‘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来往的人样中男子已经全部留短发,尽管复兴军并没有规定衣着,不过许多人都自觉的抛弃了原本那种代表满人的窄服,有人换成了汉人传统宽衣,有人换成复兴军那种带着立领军服模样的服装……。

    衣服的颜色也有许多变化,不再是原本那种单色的布料,恒顺彷织厂开发出来的花布受到普通欢迎,其价格低廉到即使是普通百姓也可以买得起。

    这种花布将土布彻底打垮,土布即没有花布好看,又没有花布便宜,唯一的优点就是更厚,可是论结实度也不会比花布强多少,大家自然会选花布而不选土布。

    土布被打垮,引起了不少原本生产土布之人破产,不过,他们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城中正在整修道路,和平洋行已经开始在南京效外圈了大片空地,开始投资办厂,在复兴军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发展的政策后,已经从投资璎丝厂尝过甜头的商人也不甘落后,跟着圈地,其投资已经不再局限于螺丝厂,而是包括了面粉厂、火柴厂、,小五金厂等等。

    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和平洋行所起的引导作用,这些企业在工业化中必不可少,而且投资小,见效快,初期利润丰厚,甚至远超钢铁、轮船、机器厂等重工企业。

    和平洋行不是不可以做,之所以愿意让出这块肥肉是因为和平洋行实在没有那个精力兼顾,工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和平洋行一家,需要更多人加入才行,引导更多的人进入工业,才能加快复兴军整个工业的发展速度。

    那些企业发展了,对于和平洋行也不是没有好处,他们的许多设备都可以向和平洋行购买,最终与和平洋行形成良性循环。

    5楼

    此时南京城讨论最热烈的却不是哪里又开了一家工厂,而是复兴军即将到来的第一次科考和立国称王一事。

    太平天国的建立,对于复兴军上下来说是一个强烈的刺激,论实力,复兴军比太平军只强不弱,论地盘,太平军只占了一个省,复兴军占了淅江大部,江南半省,也不差太平军,既然太平军可以建国,复兴军为什么不可以?

    何况太平军早就有自己的年号,复兴军还用着清妖的年号,以后两军交往,是用太平天国的年号还是用清妖的年号?若用太平天国的年号,复兴军等于平白矮了一裁,若用清妖的年号,未免太尴尬。

    若没有太平军作比较,大家对于王韶委员长的称呼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可是与太平军一比较,人家那边天王、东西南北王、翼王什么一大堆?而自己这边呢,连个王爷都没有。

    立国,一定要立国,即使不立国称王也好,否则堂堂复兴军岂不能凭白比别人矮,这怎么行?从太平军立国的消息传来后,复兴军上下突然掀起了一股立国称帝的旋风,从士兵到各个将领,还有各个委员,强烈支持复兴军立国,委员长即使不称常,至少也要称王才行。

    其中又与陆建瀛、吴健彰、杨积照、金衍照等一批降官最为积级,他们强烈建议王韶一步到位直接称帝,这样才可以与咸丰、洪秀全两人平起平坐。

    除了他们外,复兴军在进攻苏州、南京、杭州等城市中还俘虏了大批清军官吏,这些官吏虽然有个别宁死不降,只是最终大部分人还是降了,这部分人,复兴军给予了择优录用,凡是不通时务,只会吟诗作对的官员统统摘了官帽,任其去留,只有那些确实有能力的官员才给予录用。

    如今加起来,这些人总共也有百人之多,他们不管军事,在民事上还是有很大发言的权利。

    吴健彰是在复兴军攻下南京之后才投降的,此人被关押了四个多月才投降,也算硬气,本身又糙通洋文擅于与洋人打交道,算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投降后重新得到复兴军重用。

    由于上海的发展,复兴军撤了原先的苏松太道,将上海由县提为府,吴健彰做了他的老本行,任命为上海知府。

    对于王韶称王称帝一事王滔委婉提出反对,他认为中目可以向美两国学习,采用共和制,这样才能跳出家天下的循环,只是他的反对就象是一朵微弱的火花,很快淹没在海洋一般的赞同当中。

    在一片劝进声中,王韶也是砰然心动,与复兴军现在的实力哪怕清军倾全力来攻也可以抵挡得住,何况清军还有太平天国一个强敌,无论是称王还是称帝,可以说完全没有障碍。

    刚开始王韶只是想推翻满清,没有自己称帝的想,他所处的时代,大部分国家已经没有皇帝,即使有更多也只是象征意义,真正还有皇帝般权势的只有那些落后地区,皇帝几手是、野蛮、落后等不好词汇的代名词。

    只走到了这一步,王韶的野心也不由滋长起来,既然大家都想自己称王称帝,为什么不称王称帮,偏偏要扭扭捏捏?

    想到这一点,王韶顿对点头同意建国不过拒绝了直接称帝的请求,而是改为称王称帝还是等到复兴军实力进一步壮大之后再进行吧,眼下复兴军连一个完整的省份也没有占据,称帝总让人感觉有点名不副实的感觉。

    王韶没有直接称帝,这让陆建瀛等人有点感到遗憾,不过既然称了王,早晚也要称帝各人也没有再苦苦相劝,而是各自忙碌,准备复兴军建国的事宜。

    既使是称王,也并非是一件简单之事,各种规制、官职、国号、年号……,都要一一理顺,对于这一切,复兴党中的大哪分人都一眼抹黑。只能靠陆建瀛、杨积煦这些旧朝的官吏,不过官职这一块却是王韶自己拟定,并没有让这些旧朝官吏插手。

    虽然称王是一件水到渠成之事,王韶并没有急匆匆称王,而是将称王之事定在一个多月之后的四月十八那天,在此之前,王韶还要举行一次科考,作为新朝储备人才之用。

    拿下浙江三分之二地盘后,复兴军治下民众已近三千万,对降官的录用,使复兴军行政人才缺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只是官吏人数还远远不够,复兴军需要一批新血来稀释那些降官的比例。

    复兴军的政策是发展工商为主,对境内地主并没有打击,只是处理了一批抗拒复兴军政令的地主,对于那些愿意遵守复兴军政令之人,复兴军还是采用了拉笼为主,这次科举就是为了拉笼那些多出身地主阶级的读书人,也是给那些地主阶级一个投靠的途径。

    当然,复兴军要发展工商,强国富民,单靠那些死读八股文的读书人还不行,建国后会推出一个庞大的教育计划,为以后的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六十一节 傅善祥

    复兴军举行科考的日期定在四月初六,此时离科考日期还有十余天,不过有志于到南京参加科考的人基本都提前到了。

    江南文风鼎盛,虽然目前复兴军只占据了两个半省的地盘,可要是统计起来,士子至少有数十万之多,这次复兴军科考,哪怕只来一小部分人,加起来也是一个不少的数字,一时之间南京各家酒楼饭馆都是士子的身影。

    这么多士子聚在一起,自然免不了高淡阔论,尤其是现在这个特殊时期。

    “哼,也不知是那个小人在王爷面前进言,让我等和走夫贩率司台考试,如此岂不是混淆了上下尊卑,进言的小人实在该杀……”一名士子愤愤不平的道。

    虽然王韶还没有称王,王号也没有公布,只是称王建国的消息早已传开,复兴军有许多人都改口直接以王爷称呼王韶,士子们更是觉得委员长没有王爷的称呼威严,基本上都直接称呼王爷。

    复兴军这次科考,采用了类似招贤的形式,对报考之人不限资格,无论以前是什么身份,哪怕是衙役、船夫、马夫、工匠之类,只要有才就可以参加,甚至认不认字都无关系,复兴军专设杂科,供那些有特殊技艺之人考试,只要通过就可授予官身。

    这次科考完全唯才是举,其实这原本是太平军拿下南京之后的做,如今却被复兴军抢先一步实施,也不知洪秀全在河南会不会照做。

    如果只是不分举人、秀才、童生考试的话,士子们还是可以接受的,因衙役、马夫、工匠等人也可以参加这一条,不知引起了少士子的不满,为止许多原本打算参加科考的士子打消了参考的念头,即使参加之人心中也不无微词。

    这名士子的话马上引起了一片赞同声”各人纷纷附和起来”只是靠窗一桌的六名年轻人非但没有附和,几人脸上还露出一丝愤恨之色,其中一人低声道:“委员长,这名狂生胆敢胡乱指责,要不要通知先抓起来。…”

    原来这一桌却是王韶带着几名内卫微服私访,说话之人正是李七”听到李七的言语,王韶摇了摇头:“算了,若是这样就抓,那岂不是南京马上就要扩建监狱。…”

    对于这名士子的指责,王韶并没有放在心上,无非是扩大了报考范围,这些自觉利益受到侵犯的士子发点牢马蚤而已,而那些由于报考不设门槛而放弃考试的士子,王韶丝毫不会感觉到可惜。

    中国的工匠地位一直不高,导致工匠们敝帚自珍”因为此,中国不知有多少让人惊叹的技艺就此失传,找一名有特殊才能的工匠,比招收一名士子的价值高得多。

    “嗤。”角落里突然传来一声冷笑,在一片赞扬声中显得分外刺耳。各个士子连忙向笑声方向看去,却看到两名唇红齿白,包着头布,士子打扮的年轻人正端坐在那里,一脸讥笑的望着众人。

    让人惊讶的这两名年轻人长相绝佳”显得异常漂亮,一些眼睛毒辣之人心中已经有谱,这多半是哪家小姐异装而服,跑到外面玩耍。

    复兴军已经颁布令,解除了许多对女子的限制,并且要求放脚”不许父母家人强迫女子裹脚,女子出门也变得多起来,只是为了方便”也经常有女子穿着男装出门。

    刚才说话的年轻人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的话被人讥笑,脸上顿时有点挂不住,道:“这位公子”不知为何发笑?”。

    “我笑各位只知抱怨复兴军放宽了考试限制,羞与走夫贩率同台应试”却不知努力读书,如果连走夫贩率都考不过,那才是真正丢人。”。

    “笑话,我等苦读圣贤书十余年,又岂是那些走夫贩率能够比拟。”年轻人傲然道。

    “可惜,复兴军考的不是圣贤书上的内容,而是实务时事,如果各位不抓紧时间的话,到时一败涂地也不是不可能。…”

    “啊。

    经过这一提醒,一些士子脸上顿时出现不安的神色,复兴军给每名报考的考生都发了一个关于考试内容的本子,里面许多都是后世一些基本常识,此时许多人却是初次接触,虽然可以理解,但要短时间一字不漏的记住却

    离考试不过十几天时间,如果不能在这段时间熟读,考试一败涂地的可能性极大,万一真的考不过那些贩夫走率,那确实无脸见人。

    “孙兄,小弟还要温习课,先行告退了。”

    “刘兄,慢点,我也告退。”

    不一儿,刚走还满满的酒楼,走得只剩下一半人不到。

    “怎么,你还不走吗?…”

    “哼,那些庸人岂能与我张若成相比,本人过目不忘,自晓有神童之称,这个本子不需一日就能全部记住。”

    “我家小…,………公子才有过目不忘之能,若是参加,状元非我家公子不可。”冷笑士子同伴回道。

    “好大的口气,不如我们比比看如何,放榜之日再到这个酒楼,若谁输了必须当众道赚,并请酒楼各位大吃一顿如何?”

    “好。”张若成话而完,剩下的士子顿时唯恐不乱的起哄。

    刚才冷笑的士子脸上有点犹豫起来,没有回答。

    “怎么,莫非不敢?”

    “比就比,怕你不成?”却是那名冷笑士子的同伴回道。

    “好,就这么说定了,本人张若成,不知足下何人?”

    “我姓偻。”冷笑的子却是不肯说出自己的全名。

    张若成也不在意:“好,傅公子,就这么说定了,大家记住了,放榜之日再来此楼。”

    说完之后,张若成没有再待下去,他虽然放出豪言一天之内就可以对小本子倒背如流,却还是想抓紧时间回去读书,其他人也都差不多心思”陆续离去。

    “都怪你”怎么能轻易答应这样的赌约。”

    “小………公子,如今已经答应了,不如这样吧,反正也没有人知道我们是谁,到时不来就是。”

    “人无信不立,若是这样”岂不会被人在背后骂死。”

    “那公子就报名参加考试吧,反正现在也可以报名。”

    “唉,只好如此了,被你害死了。”

    “公子怎么能怪我,若不是你先冷笑,怎么会引起这件事?”说着,同伴脸色苍白起来:“公子,此事还是不成,听说考试时拨身可严,还要脱了衣服检杳。”

    “脱衣服?”听到这三个字”傅姓士子脸色同样大变,再也没有刚才的镇定。

    主仆两人没有注意酒楼的人走得差不多,此时安静的很,她们两人的争吵却是清晰的传入王韶耳中,几名亲兵脸上都现出一种古怪的神色,他们的眼力非张若成那书呆子可比,自然看出两人十有是女子之身。

    “你们笑容怎么如此古怪。”

    “王爷,这两人是女子。”一名亲兵生怕王韶误会,低声道。

    后世难扮女相”女扮男相已经让人真假难辩的地步,此时却没有这个技术,除非是一此长相有异之人,不能还是容易分辨。

    王韶刚才只是听两人的争执,并没有细看,此时仔细看了一下”发现两人是果然更象女子一此,回忆起她们声音时,更是象女子多一些。

    “姓傅的女子?”王韶感觉到异常耳熟”脑中突然闪现出一个名字,难道眼前两名女子就有一人是太平天国的女状元傅善祥。

    越想越觉得可能,傅善样是南京本地人,自己占了南京”她自然没办去参加太平天国举行的女试,自己还想着要不要学太平天国那样搞一个女试出来,不过,王韶并不想将士子得罪太狠,最终没有开科女试。

    “这位可是傅善祥姑娘。”王韶试探着问道。

    这简单的一句问话,听到偻善祥眼中却犹如平地惊雷,刚才还以为无人知道自己的身份,没想到转眼之间就被人叫出名字,傅善祥慌得双手乱摇:“不,不,我不是。”起身就要离去。

    李七和几名护卫比傅善祥更惊讶,自己只能认出眼前之人是女子所扮,没想到王爷却能一口叫出名字,如果是以前见过面就算了,他们可以确定王爷是第一次与这位傅姑娘相见,难道王爷真得能掐会算?

    “傅姑娘岂慢,在下并无恶意,只是听到刚才姑娘的担心,想提醒一下姑娘,其实大可不必担心,我保证复兴军不会干搜身之举。”

    想起刚才说过脱衣服之语,傅善祥脸上更是一阵发烧,只是还是停了下来,问道:“你怎么知道?”

    “只是依常理而已,复兴军将考试内容提前发给大家,就说明复兴军求才若渴,只要参加考试,录用的比例很高,也没有多少人有胆量冒着遂出考场的危险夹带,不会捏查太严。”

    “公子说的只是可能。”傅善祥脸上还是带着沮丧。

    “不错,这只是一种可能,其实还有一种可能不知姑娘可想到没有,姑娘完全可以直接表明身分后参考,姑娘想一想,复兴军的通告中可以哪条不准女子参加应试。”

    偻善祥仔细回忆了一下:“不错,确实没有,可是考试是男子之事,不是自古如此吗?”

    “姑娘也说只是自古如此而已,只是天下正值变革之极,复兴军又岂会理会那些不合事宜的传统,如果姑娘大大方方走进考场,必定不会有人为难,退一万步来说,真要被拒,知道姑娘身份后,那个张若成也不好再为难姑娘不是?”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六十二节 大考

    回到府中,王韶心中还想着傅善祥之事,历史上,傅善祥虽然只是太平天国女试状元,只是她的才华比男状元也要强许多,这从她留下来的诗文和后来所做许多事都可以验证,如果傅善祥真的中了状元,复兴军第一位科考状元是一位女人,发榜之后不知那些士子又会有什么反应。

    当然,王韶不会因为傅善祥是女子又是历史名人就刻意将她点为状元,一切还要看她是否有真正的才华,复兴军追求的人人平等并非地位平等,而是机会平等。

    王韶一向认为后一点比前一点更重要,地位平等只会让社会成为一滩死水,机会平等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力,使得人人都向上乘登,这也是复兴军此次科考不限身份的意义所在,他自己制定的规则自己自然不会去轻易破坏。

    “王爷‘陆大人求见。

    王韶刚坐下,一名亲卫就过来杂道,他点了点头,道:“有请!”

    不一会儿,

    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