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列强路 > 列强路第22部分阅读

列强路第22部分阅读

    材肥?劳思松了一口气,不过他马上还价,头摇的象拨浪鼓:“老板,一个两艘不行,三个月两艘还差不多,你知道,钢铁厂每个月才能提供二百五十吨合格钢材。”

    听到钢铁厂每月只能提供二百五十百吨钢材时,王韶也有点无奈,三家钢铁厂即使是六成产能,每月也有一万五千吨的产量,可惜铁多钢少,每月产钢只有六百吨,蒸汽船偏偏全部要用上好的钢材建造,两家一分,已经把大部分资源给船厂,如果不突破钢材生产的瓶颈,想要大量铁甲舰只是做梦。

    “那就两月两艘。”王韶用不容置疑的口气道。

    每两月两艘,意味着一个月才五十吨钢材用在新铁甲船研究上,詹姆士劳思大为不乐,只是他明白胳膊扭不过大腿的道理,只好耸了耸肩:“好吧,老板,那么这两艘大船怎么办,难道建了一半停下来吗?”

    “这个……”望着这两艘大船,王韶也有点舍不得,那是六百吨啊,虽然和列强战舰相比吨位还有很大差距,可是面对满清水师的却是可以横着走。

    “这两艘断续建吧,不过,以后再建新的大型船只,只能一艘一艘开建。”

    “是,老板。”听到可以继续建造两只大船,詹姆士劳思欢喜的应道。

    对于第一造船厂所取得的成绩,王韶还是非常满意,在参观结束时,马上宣布,造船厂所有工匠全部奖励一月薪水,对于在制造铁甲蒸汽船中作出主要贡献的几人,则奖励三个月薪水。

    王韶的话一说完,整个造船厂的工匠顿时欢声雷动,他们的工资虽然不低,只是谁也不会对奖金嫌弃。

    从第一造船厂出来,王韶马上去了第二造船厂,第二造船厂的进度比第一造船厂慢了不少,只是也建成了两艘两百吨的蒸汽铁甲船,同样正在建造两艘六百吨蒸汽船,不过这两艘船只刚刚才进入建造阶段,王韶马上下令第二造船厂将其中的艘停建,改为建造二百吨小船。

    第二造船厂的总工同样是一名英国人,名叫劳达尔,苏达尔对于詹姆士劳思取得的领先极为不服,若不是第一造船厂先建三个月,谁领先还不一定,如果王韶要求两艘船一起停建,劳达尔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如今只停建一艘,劳达尔虽然不愿,也只能遵从。

    当初无论是钢铁厂还是机器厂、水泥厂、造船厂,王韶都是购买两个以上,为的就是形成互相竞争的关系,自然也不会让第二造船厂实力太弱。

    “总教官,这是我们最新生产的火枪。”一名二十岁左右青年,拿着一支崭新的枪支递给王韶。

    这名青年名叫何清,厂卫一期,他父亲是木匠,何清从小就跟着父亲做工匠活,长大后喜欢自己动手做各种小东西,王韶发现他的才能后,干脆将他调为自己在实验室的助手,半年前,王韶在宝山县秘密建立兵工厂,又将何清任命为兵工厂负责人。

    从何清手中接过火枪,王韶仔细检查了一下,和以前购买的英国滑膛枪毫无差别,至于质量,由钢铁厂生产的最好钢材制造,王韶相信不会差到哪里去。

    “何清,目前一月能生产多少支火枪。”

    “回总教官,现在每月可以生产三百支。”

    “太少了。”王韶不由摇头,现在复兴军已经扩军到三万多人,按这个速度,几年也满足不了每人一支火枪的要求。

    设兵工厂之事王韶进行了严格保密,所需设备都是从其余工厂抽调,产量上不去也不稀奇,不过,现在复兴军已经起事,兵工厂可以不用保密,完全可以正大光明的购买各种设备,怕的是列强不肯开这个口子。

    这并非是王韶的杞人忧天,复兴军自从起事后,几次向英美两国提出购买一批火枪,英美两国都采用了托延之术,连吴利国也不例外,倒是火药弹丸等物各个洋行还可以买到。

    火枪尚且如何,更不用说兵工厂了,如果买不到,王韶只能寄希望于机器厂能够自己开发兵工厂的设备。

    何清当然知道这点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复兴军的要求,只是兵工厂的设备只有这么多,工人又是从无到有,一点一点摸索,即使想快也快不了。

    “何清,新式火枪的研究如何?”

    “回总教官,目前还没有大的进展。”何清回道,脸上不由有点羞愧,总教官交等自己的事,自己好象都没有办好。

    倒是王韶拍了拍何清的肩膀,安慰道:“不急,慢慢来。”

    王韶要求何清研究的新式步枪,自然是后膛步枪,虽然普鲁士人德雷泽早有1840就发明了后膛击针枪,只是普鲁士人对这款枪进行了严格保密,直到1848年才公开。此时即使是英国人刚刚定型,后世大名鼎鼎的恩菲乐德步枪依旧是采用前膛枪设置,直到1866年才改为后膛枪。

    眼下复兴军的兵工厂才建立半年时间,刚刚学会如何仿制英国人的滑膛枪,要想全新设计出一款后膛枪,即使有王韶的指点,困难可想而知。

    “是,总教官。”对于王韶的安慰,何清大为感激,暗暗决定,无论如何,一定要尽快将总教官吩咐的后膛枪研制出来,并尽量扩大兵工厂产量。

    提起新式步枪,王韶倒是想起了普鲁士,眼下上海应当有普鲁士人开设的洋行,如果从英、美、法等国卖不到兵工厂设备的火器,不知从普鲁士商人那里能不能买到,回去之后,倒是要好好查查。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二十七节德国洋行

    王韶在宝山县待了三天,除了第一天时间参观钢铁厂、机器厂和船厂外,其余时间都放在兵工厂,和平洋行的实验室已经搬到兵工厂,在这段时间里,除了对后膛步枪进行指点外,王韶还在实验室对无线电进行了改进。

    无线电研究已经进行了两年,目前主持无线电研究的,同样是厂卫出身的一名刚满二十岁青年,名叫顾元浦,顾元浦父亲是一名买办,从小就对机械感兴趣,十岁时就把家中的西洋钟拆了又装起来,而西洋钟完好无损,居然没有被家人发现。

    以顾元浦的家世,原本不会参加和平洋行的厂卫招聘,只是他父亲因为生意一时不慎,给所在洋行带来重大损失,不但被开除了买办职位,而且还赔了一个倾家dàng产。经过这次打击,顾父一病不起,顾元浦无奈,只得挑起家中重担,成为一名厂卫。

    王韶发现顾元浦机械方面的才能后,将他从厂卫调进实验室,正合了顾元浦心意,尤其是王韶提出无线电研究计划后,顾元浦更是痴i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有线电报正式使用已经有十五年,目前欧洲正在大规模架设有线电报,再过五年时间,英美两国就会架设通过大西洋海底的有线电报,而在中国,连听过电报的人都少得可怜,短时间中国肯定无法架设有线电报,只能将通讯的希望寄托在无线电上。

    一年前,首台无线发报机已经制造出来,不过通信的速度有限,只有区区十公里,而且对天气,地形要求严格,经过一年时间的改进,王韶如今在实验室看到的无线电通信距离已经达到一千公里,虽然机器还有一点笨重,只是完全可以投入实用。

    王韶给顾元浦的要求是尽快将无线电小型化,重达四百公斤的机器放在固定地点无所谓,可是要随军行动就太不方便了,而军队无疑是最需要无线电的客户。

    无线电并不复杂,之所以比有线电报晚了半个多世纪才发明,是因为此时连无线电的理论都没有提出,直到三十多年后,才由德国人证明了无线电bo的存在。

    若不是王韶时间太忙,无线电根本不会研究了两年的时间还如此笨重,经王韶指点,顾元浦等人马上就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原先一些模糊的地方变得清晰起来,多余部件全部被删减,据顾元浦预计,改进过后的无线电报机重量会在一百公斤以来,通信距离还会有新突破。

    一百公斤虽然还略显笨重,如果能将重量压缩到一个人背起走路最好,只是此时的技术显然还难予做到,不过,能压缩到一百公斤已经非常不错。

    王韶并没有时间等待无线电报机的改进,上海还有一大堆事等着他处理,第四天一大早,王韶带着随众,剩着刚刚jiāo付的小火轮回到上海。

    小火轮果然快捷,原本由宝山到上海,逆流而上需要一个半时辰,可是乘坐小火轮连半个时辰都没有huā,一路上,无数船老大和水手们看到这艘没有风帆却能飞速前进的怪船,都惊讶的张大了嘴吧。

    好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开埠,上海的船老大和水手都见多识广,认为很可能是洋人的新船,并没有如同满清官员一样僵化,闹出或许是牛拉的笑话,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艘小火轮却并非洋船,而是中国人自己制造。

    虽然钢铁厂运力吃紧,王韶还是将四艘小火轮全部拨给军队使用,复兴军所占之地水道密集,小火轮在大部分水道都可以通行,即使一些不能通行的河道,只要稍微疏通一下也可以容纳小火轮通行。

    每艘小火轮可以运载一百五十名士兵,四艘小火轮,一次可以运载六百名士兵,在铁路没有修好之前,小火轮无疑是军队最有效投送兵力的工具。

    尤其是上海和苏州之间,通过苏州河,小火轮由上海可以直达苏州城,原本两地三天的距离,一下子缩短到区区一个半时辰,比起此时火车速度,其实并不慢多少。

    回到上海,王韶马上找到梅鸿吉,让他查找一下上海有没有普鲁士人开办的洋人,梅鸿吉查了一下,还真有一家普鲁士洋行,这家普鲁士洋行名叫禅臣洋行,今年才刚刚在租界成立。

    “禅臣洋行,又是禅又是臣,倒不象做生意,而是特地来讨好别人似的。”刘懋功笑着说道。

    刘懋功作为一个世家子弟,与复兴军出身的高层有很大差别,只是在他努力下,却很快消除了其中差别,变得与各人相处融洽起来,不能不说这也是刘懋功一种能力的体现。

    “哈哈。”刘懋功的话,引起其余人一起大笑。

    王韶的幕僚除了刘懋功外,还有另外四人,其中两人厂卫出身,分别叫杨chun海、李秋岩:另外两人则各有来头,一人是旗昌洋行大班林显扬之侄林耀堂,一人是张颂贤次子张宝善,其中张宝善比刘懋功还晚几天才加入王韶的幕僚队伍。

    只是其中却有一人没有笑,那人却是林耀堂,等众人笑完,林耀堂才道:“禅臣洋行我听叔叔说起过,道光二十六年就在广州开设了分行,没想到如今也到上海来了。”

    “耀堂,你知道这家洋行,快说,这家洋行是干什么的?”

    “是,大人,这家洋行经营tg广,有染料、布匹、针线这样民用的东西,还有工厂成套设备,军火等物,广东衙én曾通过禅臣洋行购买过一批大炮,据说价钱比英国人便宜,质量还要好。”

    成套设备也好,大炮也好,这正是复兴军需要的东西,王韶听的大喜,连忙道:“好,耀堂,你马上准备一下,跟我一起去禅臣洋行拜访。”

    “委员长,你要亲自去,这未免太抬举那家洋行了吧。”梅鸿吉诧异的道。

    确实,现在王韶身为复兴军首领,即使是与怡和、宝顺这样的大洋行打jiāo道也都是分派下面之人进行,只有与英美两国领事打jiāo道,王韶才会亲自见面,禅臣洋行不过是一家刚开业的小洋行,确实不值得复兴军首领上én。

    “一点也不,这家洋行值得我亲自去。”王韶笑道。

    此时德国尚未统一,国际声望更是不高,再过十九年,击败法国后,德国将会成为欧洲第一强国,眼下正是加强复兴军与德国关系的有利时机,王韶又如何会不亲自走上一趟。

    ……………………

    注:历史上,禅臣洋行1856年才在上海开业,不过此时上海发展远比历史上迅速,老茅把禅臣洋行在上海开业的时间提前了。

    感谢jiang1one的打赏和评价票,也感谢骨兵的催更,明天六千字应当没有问题。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二十八节大订单

    禅臣洋行位于外滩二十八号,一幢刚刚兴建起来的钢筋水泥小楼内。有了宝山生产的水泥和钢材,现在上海的房屋修建非常快速,一幢三层楼高的楼房,一个月之内就可以建好主体,二个月内完全可以住进去。

    禅臣洋行这幢小楼刚建成两个月左右,此时én口并没有什么人进出,两名学徒懒洋洋的站在én口,无聊的看着街上行人。

    复兴军的起事,虽然对上海没有造成什么破坏,可是毫无疑问,还是影响到了上海的繁荣,许多洋行运过来的奢侈品销量大减,原本湖广一带躲避战火的富人都改变了前往上海的路线,甚至连每天都有的流民也少了很多……

    这种情况下开业的禅臣洋行,生意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原来看中上海发展迅速的大班费力克斯后悔的几乎肠子都青了,早知如此此,就在广州不来上海多好,费力克斯,这个名字在德语中有幸运者的意思,费力克斯却感觉到用不幸来形容自己更准确一些,整天无jg打采,只会唉声叹气。

    大班如此,下面的职员自然会受到感染,两名伙计的懒散就不足不奇。

    当王韶的所乘的马车径直驶到禅臣洋行én口时,两名伙计却连看也懒得看一眼,直到王韶来到两人面前,两人好象才发应过来,一人猛然问道:“你找谁?”

    看到两个伙计的态度,王韶几乎怀疑禅臣洋行不是德国企业了,在王韶原本的印象中,德国人一向严谨,德资企业也是一样,可是两名伙计哪有半分严谨的模样。

    “我找你们经理,就说和平洋行王韶来访。”王韶并没有报复兴军的名称,而是打算用和平洋行的名义与禅臣洋行jiāo易,这样能够减少一些麻烦。

    那名伙计显然没有听过王韶的名字,还想再问,另一名同伴连忙拉住,道:“好的,先生,请稍等,我马上向经理禀报。”

    等到同伴“咚咚。”跑上楼向经理汇报,刚刚问话的伙计才发现与自己jiāo谈的人并非一个人来,后面还跟着十余随从,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这个发现让他吓了一跳,眼前之人肯定不一般,好在没等自己问完同伴就发现,否则问东问西,惹恼了客户,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先生,里面请。”伙计恭敬的道,一瞬间,禅臣洋行的培训重新在伙计身上体现出来。

    听到和平洋行的人拜访自己,尽管仅感觉王韶这个名字有点耳熟,费力克斯还是迅速从楼上冲了下来,和平洋行给英国人发出的大单,整个欧洲都引起了哄动,费力克斯做梦都想能与和平洋行达成与英国人一样的大单子,他几次登én向和平洋行推销自己的产品,虽然获得了接待,可是却没有下文。

    如今和平洋行的人找上én,莫非有好消息?上帝,保佑我,今天是我的幸运日。

    当费力克斯走下楼,看到王韶和身后一群人时,更是眼前一亮,连忙道:“王韶先生,你好!欢迎光临禅臣洋行,敝人正是禅臣洋行经理费力克斯,请问有什么需要效劳?”

    “费力克斯先生,你好,我想我有些东西需要通过贵行采购,不知贵行能不能提供一间方便jiāo谈的静室。”王韶回道。

    听到采购两字,费力克斯脸上顿时布满笑容,伸手向前一引:“当然,请。”

    王韶示意其余随从在外等待,只带着林耀堂跟在费力克斯身后,费力克斯将两人直接带上三楼,又令秘书端上茶,这才问道:“阁下,不知需要向敝行采购什么东西?”

    王韶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先呷了一口茶,感受到茶叶有点涩,不由轻轻皱了一下眉。

    看到王韶的表情,费力克斯心头莫名一紧,连忙解释道:“阁下,实在对不起,市面上的好茶几乎没有了,只能用此劣茶。”

    王韶当然知道其中原因,复兴军起事后,因为迅速拿下苏南地区,生丝生意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对茶叶的生意影响却非常大,苏南茶园很少,上海茶叶从杭州和福建两地进货,复兴军拿下苏南,与外地隔绝,也断了上海茶叶的来源,市面上自然没有什么新茶。

    “没关系,费力克斯先生,我到贵行不是为了喝茶,倒是和平洋行还有一些五月份的新茶,不知贵行感不感兴趣?”

    费力克斯眼睛顿时一亮,自从茶叶首先在英国流行开来后,整个欧洲都陷入了对茶叶的追求中,普鲁士人喝茶虽然不如英国人,可是如今上海一茶难求,相信如果能够买以茶叶运回欧洲,肯定能在赚一笔。他急急忙忙的问道:“当然感兴趣,如是贵行有茶叶的话,敝行愿意按六月茶价的基础上加价五成,如何?”

    王韶摇了摇头,费力克斯顿时心中一紧,果然没有这样的好事,他已经作好了王韶狮子大开口的准备,只是王韶接下来的话却让他o不着头脑。

    “费力克斯先生,我愿意以原价出让一千担茶叶,不过,作为条件,贵行需要用设备与我行jiāo换,不知阁下以为如何?”

    费力克斯心中飞快的计算,一千担茶叶,哪怕提价五成,运回欧洲至少也能赚一倍的利润,不提价,等于二倍利润,这一笔生意,禅臣洋行至少可以赚二十万两银子以上,甚至三十万两都有可能。

    至于机器设备,在费力斯克看来,压根就不是什么问题,禅臣洋行本来就有此项业务,他压住心中的狂喜:“没有问题,不知阁下需要哪些设备?”

    王韶向林耀堂使了一个眼sè,林耀堂从怀中掏出一份清单,费力克斯接过清单看了看,脸sè马上就一变,清单上赫然写道,二家年产一万支德雷泽步枪工厂设备,二家枪械修理厂,二家弹yào生产厂,二家炮弹生产厂、二家钢制线膛炮厂,除此之外,还一次xg采购二万支德雷泽步枪,二百én各式火炮,加上弹yào,炮弹,其他附属设备,林林总总,价值不下数百万两白银。

    和平洋行果然财大气粗啊,这张订单如果接下,足可以给禅臣洋行带来百万两银子以上的利润,可是即使普鲁士目前对远东没有任何企图,一些东西也是非卖品。一时之间,费力克斯患得患失起来。

    …………

    第一更,求推荐!

    感谢翔天天翔书友的打赏!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二十九节铁道科

    费力克斯考虑了一段长长的时间,才抬起来头来,沮丧的道:“对不起,阁下,这张单子上很多货物是非卖品,我不能接下这张单子。”

    王韶早料到不会这么容易就达成自己的要求,脸上并无失望的表情,只是平静的问道:“费力克斯先生,那么不知贵行可以接下其中那些单子。”

    费力克斯从怀中掏出一支钢笔,首先将两家炮厂划掉,又将大炮中的重炮全部划掉,只保留了三十门小炮,对于德雷泽步枪,费力克斯却没有什么顾虑,早几年前普鲁士公布这款枪支时就允许外销,王韶买得越多越好,只是将笔尖放在步枪厂时,费力克斯犹豫了一下,如果一点设备不卖的话,和平洋行很可能拒绝这笔单子,他将二家步枪生产厂改为了一家,年产一万支改为五千支。

    最后下来,单子上只剩下二万支德雷泽步枪、三十门火炮、一家枪械修理厂、一家年产五千支的德雷泽步枪厂、一家弹药厂,加上弹药和炮弹,总价值不到一百万两。

    将单子递给王韶时,费力克斯有点忐忑不安,生怕王韶一口拒绝,毕竟他砍得太狠了。

    王韶扫了一下单子,心中却是松了一口气,前面那份单子本来就是狮子大张口。禅臣洋行能卖,王韶肯定买,不能卖,王韶也不强求。比起工厂来,军火才是复兴军最为需要之物,能捞到一座年产五千支德雷泽步枪的兵工厂,王韶已经是喜出望外了。

    “我想知道,贵行什么时候可以交货?”

    “九个月。”

    “太慢了,六个月如何?”

    “不,不行,最快也需要八个月。”

    “好吧,那就八个月,合作愉快。”王韶有点无奈的道,起身向费力克斯伸出了手。

    明年的二月份太平军就会攻占南京,历史上太平军攻下南京后就派林凤翔、李开芳两人发动了北伐,并没有来得及东征就遭到清军围攻,如今形势已变,到时太平军与复兴军是敌是友难说的很,王韶很想这批军火能在二月份到达,可惜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合作愉快。”费力克斯呆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和平洋行已经接受了这份订单。

    签订了草约,王韶带人离去后,费力克斯才发现自己有点晕呼呼的,禅臣洋行竟然一天之内签下一笔上百万两白银的大单,让他遗憾的是许多东西太过敏感,否则这份单子应该是三百万而不是一百万。

    “王韶,王韶,那不是复兴军的首领吗?”费力克斯终于想起王韶的身份,随即又是一番喜悦,搭上了复兴军首领的线,至少短时间禅臣洋行不愁没有生意,费力克斯越发感觉到这次生意将会给自己带来无穷好处。

    从德国人处打开了军火贸易的突破口,王韶心中也很是兴奋,现在复兴军并不缺钱,也不缺发展潜力,缺的是大量马上就能用的武器,现在是八月份,按交货日期计算,明年四月份这批武器就可以到货,一旦这批武器到货,复兴军马上就会实力大增,太平军如果一心打清军,复兴军还可以帮帮忙,如果敢打复兴军的主意,那么复兴军也不介意反击一下,让洪杨两人清醒,清醒。

    让王韶可惜的是得不到德国人的重炮,德国人火炮技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队使用的德雷泽火枪射程不如法国人的沙斯波式击针枪,完全是凭借着克虏伯火炮远胜法国人火炮的良好性能,普鲁士才取得胜利。

    不过,想到自己实验室里的那些先进技术,王韶马上释然,早晚德国人会求着用火炮技术来交换复兴军手中的一些先进技术。

    “委员长,有一个洋人来找你,他说是盖尔的朋友。”王韶刚回来,刘懋功就向他报告道。

    “盖尔的朋友。”王韶反应过来:“让他来见我。”

    “是。”

    刘懋功下去后,不一会儿就领着一名三十多岁的洋人进来,卷曲着头发,胡子拉碴,衣服已经有破洞,看起来这名洋人在上海混得并不好。

    “尊敬的委……委员长阁下,我叫……叫贾斯帕……是……是……”

    “好了,贾斯帕先生,你还是用英语吧。”王韶打断他的讲话道。

    贾斯帕松了一口气,用流利的英语介绍了自己一遍,据贾斯帕所言,他毕业于伯明翰大学机械系,先后供职过多家公司,不过他最喜爱的还是铁路工作,今年被派遣到印度,只花了半个月就设计好印度的第一条铁路线路,只是因为得罪了总督府的高官,怕被报复,他才丢了印度的工作,来上海碰碰运气。

    至于是什么原因得罪了总督府高官,贾斯帕却扭扭捏捏不肯说,王韶看着贾斯帕的模样也不象一个小白脸,怎么提到得罪了总督府高官是会有脸红的表情。

    不过,贾斯帕如何得罪总督府高官不重要,能不能修铁路才是重要之事,王韶随口问了几个问题,贾斯帕对答还算可以,他当场拍板:“好了,贾斯帕先生,我先任命你为铁路总工师,负责修建一段大约十五公里长的铁路,薪金为120两每月,不知你以为如何?”

    才十五公里长,贾斯帕心中有点失望,不过还是点头:“乐意效劳。”

    有了贾斯帕,王韶又任命一名叫魏雨农的厂卫作为贾斯帕副手,先期投资一万两白银作为铁路初办经费,其余经费则随铁路进展再进行拨付。

    王韶并没有把铁路马上提到与交通局并列地步,而是在交通局下设了一个铁道科,新成立的铁道科无疑非常简陋,魏雨农是铁道科科长,贾斯帕是铁道科总工,只有两个头头没有一个兵,加上一万两经费,挤在交通局分给他们的一幢老房子里办工。

    不过,这点困难并没有打击到魏雨农和贾斯帕两人的热情,魏雨农正是三十名到欧洲游览的学员之一,对铁路狂热推崇,正因为如此,王韶才会挑魏雨农来担任铁道科科长。

    领取开办经费后,魏雨农马上开始招兵买马,为了让铁路尽快开工,魏雨农用高薪挖起了工业区厂人的墙角,将刘墉气得直跳脚。

    时间过得飞快,九月份,长沙之战中,太平军付出了惨重代价,西王萧朝贵身先士卒,不幸被清军火炮击中,当场身亡,太平天国在永安所封的五王已折其二,太平军在长沙的形式也变得险恶起来。

    就在此时,胜保的军队也到达江南,江南官员为之一振,复兴军也将迎来自己的首次恶战。

    ……………………

    第二更,求推荐!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三十节坚城

    无锡城下,密密麻麻全是清军军营,二万余人的清军将这座一个多月才归属于复兴军的县城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胜保现在的职衔是江南钦差,可以调动江南各省所属军队,除了他从京城带过来的五千人外,陆建瀛又一股脑的给胜保凑了一万五千人。

    杨文定因为丢了苏州,已经丢官去职,陆建瀛明白,若他不是曾做过咸丰的老师,恐怕早给皇帝拿下问罪,故这次对胜保作战全力配合,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在南京休整了一天,胜保就迫不及待的领兵向复兴军扑来,因为清军人数众多,又有骑兵,复兴军只得撤回城中防守,无锡随之被紧跟上来的清军包围。

    胜保虽然看不起复兴军,只是身为主将却没有莽撞到第一天就对无锡城发动进攻,而是带着总兵虎嵩林、参将秦如虎、主事刘存厚及新任的江苏巡抚许乃钊等一干人,顺着无锡城城墙查看,寻找城池漏洞。

    一个多月前无锡城被炸塌的城墙早已经修补好了,非但如此,无锡的城墙还都用加高加厚了不少,许多地方用上了钢筋水泥,即使现在清军手中有和复兴军一样的t-n-t,要炸开象以前那样的口子也是一样不容易之事。

    越看胜保越惊,一个小小的无锡,县城什么时候建得如此高大结实,他向许乃钊看去,问道:“许大人,这无锡城墙以前就这样高大么?”

    许乃钊虽然是江苏巡抚,不过他这个巡抚是新任,以前一直在广东、河南、山东等地为官,只得摇头,道:“下官亦不知。”将目光转向参将秦如虎。

    秦如虎道:“末将倒是知道一二,这无锡城墙原本绝没有这么高,从外表来看,肯定是短毛逆贼临时加高而成。”

    为示两支叛贼的区别,太平军已被清军称为长毛,而复兴军自然就是短毛,众人听了秦如虎之言,仔细朝城墙看去,城墙上虽然灰蒙蒙一片,仔细一点还是可以看出新建痕迹。

    胜保的表情顿时一松:“新建就好,贼军占城不过一月,想必不会太坚固,我军有大炮数十门,足予轰塌城墙,只要城墙一塌,城中短毛逆贼就大势已去。”

    “钦差大人高明。”各人纷纷对胜保称赞起来。

    又察看了一下城墙,确定找不到什么破绽后,胜保一行才拨转马头,返回军营。

    在胜保等人察看无锡城墙时,城墙上有一双眼睛也在紧盯着胜保一行,这双眼睛的主人正是此时无锡城主将潘起亮,看到胜保一行回去了,才悻悻的放下手中的望远镜。

    复兴军的望远镜都是从英国人手中购买过来的,一具望远镜开价五百两白银,王韶还是咬牙买了一百具,将望远镜配属到了营一级。

    “呸,狗日的鞑子。”一名脸上还带着稚气的复兴军战士忍不住对着远去的胜保一行吐了一口痰。

    潘起亮哈哈一笑,拍了拍那名小战士的肩膀道:“鞑子明日就要攻城,怕吗?”

    “回团长,不怕。”

    “不错,是一个好兵,我们有城墙,有火枪,还有炸药包,鞑子不攻则罢,要想攻城,复兴军一定会让他崩了牙。”

    潘起亮敢这么说,自然有所仗持,复兴军在无锡县有两个团,总兵力四千人,还有新近组编的两个警察营,警察营虽然人数较少,只是加起来又是六七百人。

    如果清军提前一个月来进攻,即使人数再多一倍,潘起亮也不敢说有把握守住城池,如今经过一个月时间,无锡城已经加固,城中百姓经过强制剪辫后,大部分已经倾向复兴军,更主要的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复兴军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再也不是刚刚组建的菜鸟。

    若不是顾忌清军骑兵,说不定潘起亮会将军队拉到城外,与清军真刀直枪的打一仗。

    当夜无事,第二天一大早,复兴军上下正吃着早饭,城外鼓声已经响起,一名复兴军从城墙上探头看了看,马上看到从清军大营中拉出了一门门大炮,他数了数,足足有五十多门。

    清军火炮数量如此之多,让那名复兴军吃了一惊,急忙向潘起亮报告,潘起亮也看得暗暗惊心,无锡城只有缴获的四门老式铜炮,要是比火炮,复兴军可是大大落于下风。

    “传令,鞑子开炮期间,除了留观察哨外,都到下面的藏兵洞躲避。”

    “是。”

    得到命令,正在城墙上吃饭的复兴军连忙端着饭菜离开城墙开阔地,躲到藏兵洞。

    严格来说,面对大炮的炮击,藏兵洞并不一定安全,因为藏兵洞一般都是修建在城墙下,在冷兵器时代,藏兵洞主要是守兵躲避进攻一方用投石机或者弩箭进行远程打击,相对来说只要躲进藏兵洞基本上就没有危险,可是面对大炮却不一样,一旦城墙被轰塌,藏兵洞的士兵将被活埋,一死一大片。

    只是在明知对方有大量火炮的情况下,总不能让士兵暴露在火炮底下吧,只能希望城墙够坚固,抵挡住鞑子火炮的打击。

    忙碌了近半个时辰,清军才将炮兵阵地建好,五十多门火炮炮口一起对着无锡城墙,看到这一幕的清军无不信心百倍,他们仿佛看到前面的城墙在大炮打击下了成为一堆堆砖块和垃圾时的情景。

    “钦差大人,炮兵已经准备好了。”一名清军军官向胜保禀道。

    胜保矜持的点了点头,志得意满的道:“传令,开炮!”

    “开炮!”

    一面旗帜猛然一挥,炮手们依次将大炮火绳点燃。

    “轰、轰、轰。”

    数十声响过后,所有清军都睁大眼睛,盯着前面的城墙,当灰尘散去时,令他们失望的是,前面的城墙依然完好无损的耸立,连墙壁也丝毫没有破,只留下来炮弹砸在城墙上的一些黑色痕迹。

    “怎么回事?”

    不少清军都用疑惑的眼光看着同伴,他们当然不指望一次炮击就能轰开城墙,可是也不能这样若无其事啊,即使是全砖结构的城墙,炮弹砸过去,至少也可以将表面的青砖砸碎。

    昨天还以为无锡的城墙刚修不久,不会太坚固,没想到炮弹砸上去仿佛砸到岩石上一样,胜保感觉到难予置信。

    “不要停,再开炮!”

    “轰隆隆。”清军的第二次炮击开始了。

    ……………………

    回答两个问题。一是铁路,早期的铁路确实可以用生铁,而且铁轨很轻,每米铁轨一般二十多公斤,最轻的甚至只有十五公斤,与现在四十五公斤和七十五公斤的规格不能相比,大家不要拿现在的标准和早期铁路相比。

    关于无线电报:1901年英国的无线电报已经发送到大西洋彼岸,而电子管1904年才发明,没有电子管,无线电报已经可以实用。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三十一节炮战

    “怎么样?”第一轮炮击后,潘起亮迫不及待的向一名回来报告的观察员问道。

    “回团长,城墙完好无损,鞑子的火炮奈何不了我们的城墙。”

    听到城墙无损,潘起亮松了一口气,在观察哨的肩膀上拍了一下才道:“那就好,你先下去休息吧。”

    “是。”

    “轰隆隆。”

    城外清军的大炮又响了起来,藏兵洞内和前面一样,扑嗦嗦的下起了灰尘,将里面的复兴军一个个弄得灰头土脸,不过,复兴军上下没有了刚开始的不安,一些神径粗大的人甚至大大咧咧的开起了玩笑。

    “呸,鞑子又放屁了。”

    “放吧,放吧,鞑子们等放完了屁,就该轮到咱们的火枪对鞑子招呼了。”

    ……

    听到士兵们的议论,潘起亮更是满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