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网游之洪荒传说 > 网游之洪荒传说第1部分阅读

网游之洪荒传说第1部分阅读

    《网游之洪荒传说》

    作者:魔法师·杨

    内容简介:    一部震古烁今的游戏,一个传奇另类的一生。    刑天传人!有熊氏族!一把战刀!一张盾牌!走过大荒万万里,冲上天界万万丈!    海底鲛人氏,九尾涂山氏,东海青丘国,极西不死族!让我们期待整个这个世界,让激|情充满大荒!    【138百~万\小!说网四组签约作品】    新书《重生之攻受兼备》火热更新中,希望各位支持。

    网游之洪荒传说全集下载

    第一卷  山海经里面的国家

    更新时间:2011-10-07

    羽民国:类人,长长的鸟头,有羽毛,善飞行。他们住在西南的大海边,喜欢拿着自制的叉子捕鱼。

    灌头国:异人,也叫丹朱国,是尧的后代丹朱的子嗣。鸟头,有翅膀,但只能当拐杖用。能从虚空直接获得生命能量,体能超常,但需要阴。水来维持体阳。善捕鱼,捕食海马。

    厌火国:类人,长得像猴子,皮肤黝黑,以碳石为食物,能从口中喷火。在其国家有一种食火兽,叫祸斗,犬类,能喷火。

    三苗族:人,九黎族的后裔,巫术之乡,有着极高的宗教信仰,天生能预知生死,占卜吉凶,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强大的感知能力。

    贯胸国:异人,胸前有两个洞,可以将竹竿穿过,由于长期在大自然中受到残酷的磨砺,有着惊人的忍耐力和爆发力,能在战斗中少流血,伤口愈合能力。

    交胫国:矮人,个头不高,四尺左右,两腿交叉着走路,

    不死民:人,皮肤像黑炭,长生不老。

    载国:人,据说是皇帝的后裔,黄|色的皮肤,擅长搭弓射蛇,做事细腻,精准度高,而且通晓怪兽要害,擅长一击毙命。

    结胸国:异人,鸡胸,因佝偻病而使胸脯隆起。擅长捕蛇,捕鱼,把虫叫做蛇,把蛇叫鱼。

    歧舌国:妖,舌头分叉,蛇头人身,喜欢吐舌头,全身黑红相间,异常恐怖,会放射出剧毒液体,夜间行走,眼睛闪烁红色光芒。

    三首国:异人,身体上长了三个脑袋,由于三个头,所以视野开阔,防御力高,好斗,多是单人行走,喜欢攻击狼类,食狼肉。

    周饶国:矮人,身材短小,戴个帽子,为人和善,头脑精明,由于给人以弱小外表的印象,故被小看,但他们有着极其发达的头脑,战斗方式灵活多变,而且很有君子风范。身材矮小,善于隐蔽,不被别人发现。

    长臂国:人,手很长,擅长捕鱼,能用两只手就直接在水里捉鱼,长手的他们做事方便,行动灵活,能快速在枝头攀行,能站在地上采集树上的果子。臂膀非常有力。

    三身国:异人,长着三个身子,六臂,各拿一种武器,好斗,攻击速度快,让人防不胜防。以黍为食,善驱使虎豹熊罴。

    一臂国:异人,只有半体,一只胳膊,一只眼睛,一只鼻子。一臂国里有一种马,长着一只眼睛和一只角,有着虎斑。叫做纹棕马。

    三面一臂国:人

    言灵国:妖,据说与魑魅魍魉等精怪有着密切联系,能通过语言建立一种契约关系从而操控签订者,强大的契约能力使他们性格孤傲,冷漠,有着一种不可一世的傲慢态度,但他们并非无懈可击,他们的这种契约关系会耗损精力(即生命值),而且他们的自身修炼也不强,很容易受到物理攻击的致命打击。

    奇肱国:异人,长着一只臂膀,三只眼睛,一身兼有阴阳两性,行走需骑文马。奇肱国里有一种鸟,长着两个脑袋,红黄|色的毛,常随人而行。

    丈夫国:人,都衣冠楚楚,身佩宝剑,长的很君子,好舞剑,喜欢将剑作为武器。

    巫咸国:人,总是右手缠绕一只青蛇,左手缠绕一只赤蛇,巫咸国里有座登葆山,登葆山实际是一座天梯,巫师们都是从这里往返于天上和人间。

    女子国:人类,族里全是女子,这里的女的都是在外族里交。配,然后产子,或者与过路人,以此来繁衍后代,如果生出来的是男孩子,会一出生就送到外族。女子国里有两个女的,这两个女的住的地方周围都是水,也有说这两个女的住在洞里。

    轩辕国:人,轩辕国里的人都长寿,最短的也能活到八百岁,轩辕国里的国民都长着人一样的面孔,蛇一样的身型,尾巴缠绕在头上。他们住在江山的南麓以求无凶无灾。

    白民国:人,全身都是白色的,披头散发,以黍为食,善驱使虎豹熊罴。白民国有一种坐骑,叫乘黄,长得像狐狸,但背上长着角,人要是乘着这种坐骑,便可以活两千岁

    肃慎国:人,肃慎国有一种树叫做名叫雄常,中国每当有圣人出世,替代暴君时都会来到这里来,用雄常树的树皮做成衣服。居住在不咸山上,不咸山上有两种兽,蜚蛭、琴虫。

    长股国:巨人,都披散着头发,脚很长,这样使他们行走速度很快,瘦弱的身体,有着灵活的动作,采集树枝上的果实,运送木头,干活,都非常麻利。

    无启国:人,这个国家的人都没有子嗣。这个国家在长股国的东边。

    一目国:异人类,脸上长着一只眼睛,在正中间,以黍为食。

    柔利国:异人类,这个国家的人都只长着一只脚,一只手,膝盖是反向长的,脚心都是弯曲朝上长的,柔利国也叫做留利国,足是反折的。

    深目国:人类,这个国家人民的眼睛都是深陷于眼眶内的,平常总是举着一只手,以吃鱼为生。

    聂耳国:人,耳朵垂至腰,有的人两手能拖着两只耳朵,能使唤两只文虎,他们居住在海上的孤岛上,能入海捕捉怪物,文虎在聂耳国东边能捕捉到。

    无肠国:异人类,深目国的东边是无肠国,无肠国的人身材高大,腹内无肠。

    夸父国:巨人类,夸父族的人身材十分高大,但行动却不缓慢,是巨人类中的精英,他们族内的唯一八位巫师长者守护着女娲当年拯救世界的天柱,他们最大的优点就是耐力很好。夸父国遗留下来的人不多,为了追求自己无上的光荣使命,即追逐控制太阳的能力,不断地向东方奔跑。他们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

    博父国:巨人类,博父国在聂耳国东部,博父国的人身材高大,手中缠着蛇,右手青蛇,左手黄蛇。夸父手杖画作的邓林就在博父国的东边,博父国的人据说是夸父族的后裔。

    拘缨国:人类,住在积石山的东边。种植缨树,缨树上结的果子非常甘甜,而且能充饥。

    歧踵国:巨人类,两只脚特别大。

    大人国:巨人类,善划船。在海中一个岛上。

    君子国:人类,衣冠楚楚,都佩戴着宝剑,他们吃野兽的肉,旁边总有两只老虎,他们性格谦让,不好争斗。君子国有一种植物,叫薰花草,寿命短,早晨生长,晚上就死了。

    青丘国:妖类,里面是一些妖怪聚集的地方,主要种族是狐妖。

    黑齿国:精怪,脑袋是黑色的,主食稻米,爱吃蛇,人人身边都有两条蛇,一条是红色的,一条是青色的。善驱使虎豹熊罴。

    雨师妾国:人类,雨师妾国的人皮肤是黑色的,两手总是我这一条蛇,两只耳垂也个穿着一条蛇,左耳是青蛇,右耳是红蛇,他们手握龟,与祈祷、仪式有关。

    玄股国:人类,玄股国的人都以鱼皮做衣,以鸥鸟为食物,他们身边总是有鸟供他们使唤。以黍为食,善驱使虎豹熊罴。

    毛民国:类人,毛民国的人身上长着又黑又粗的鬃毛,力气非常大,但是缺乏头脑。以黍为食,擅长驱使虎豹熊皮作战,当初禹生均国,均国生了役采,役采生了修革,修革杀了绰人,天帝可怜血绰人,帮助他们的后人建立了国家,就叫毛民国。

    劳民国:人类,劳民国的人皮肤都是黑色的。

    伯虑国:人类,

    里耳国:妖类

    雕题国:妖

    北雊国:人

    枭阳国:类人,国民长着人的面孔,嘴唇奇长,身体黝黑,脚跟朝前,见到别人总是喜欢笑,奇丑无比。

    巴国:人,始祖是后照,后照是乘厘的儿子,乘厘是咸鸟的儿子,咸鸟是伏羲的儿子。

    氐人国:类人,据说是炎帝的后裔,人面鱼身,很美妙。

    匈奴国:人

    开题国:人

    列人国:人

    流黄封氐国:人,国土方圆三百里,十分发达的都城。

    东胡国:人

    夷人国:精怪,在大泽的东边

    貊国:精怪,在东胡国的东边

    燕国:精怪

    犬封国:类人,犬封国长着狗头人身,嗅觉灵敏,能够追寻怪兽。犬封国有一种马,全身白色,只有马鬃是红色的,眼睛金光灿灿,这种马叫吉量,能乘骑这种的人,可以活千岁。

    蟜国:类人,虎头人身,虎斑非常美丽,腿部饱满有力。

    阘非国:妖,身形似兽,面孔似人,全身毛皮是青色的。

    环狗国:妖,国民身形似人,长着一个刺猬头,全身黄|色。

    魅国:精怪,脑袋黑色,眼睛是竖着长的,身形似人。

    戎国:妖,脑袋似人,头上长着三只角。

    林氐国:人,国里有一种动物,身形似虎,全身五彩斑斓,尾巴比身体还长,不吃活的动物,叫驺吾,其上能行千里。

    盖国:人

    巨燕国:巨人

    倭国:人,臣属巨燕

    朝鲜国:人,

    列阳国:人,臣属巨燕

    姑射国:人,海上一个岛国,

    大蟹国:海妖,居住在大海的深处

    陵鱼国:类人,身形似鱼,面孔、手、脚都似人,在大海中生活。

    鯾鱼国:海妖,居住在大海深处。

    墩端国:异人,居住在流沙大漠之中

    玺唤国:异人,居住在流沙大漠之中

    大夏国:异人,居住在流沙之外

    竖沙国:异人,居住在流沙之外

    居繇国:异人,居住在流沙之外

    月支国:异人,居住在流沙之外

    韩雁国:人,都周南边的大海之中

    始鸠国:妖,在韩雁国南边的大海之中

    大越国:人,会稽山的北边

    彭泽国:人,

    聂阳国:人

    少昊之国:人,居住在巨大的深谷之中。

    靖人国:矮人,居住在海外大荒之中。

    蒍国:人,以黍为主食,善驱使虎豹熊罴。

    中容国:人,帝俊的后代,喜欢吃野兽和赤木玄木的果实,善驱使虎豹熊罴战斗。

    司幽国:人,帝俊的后代,以黍为食,吃野兽,驱使虎豹熊罴为其战斗。

    嬴土国:类人,柔仆民,长着鸟一样的脚。

    夏州国:人

    盖余国:人

    困民国:异人,

    有易国:异人,

    摇民国:人,

    熏民国:人,

    女和月母国:人,神祗

    季禺国:据说是颛顼的后代,以黍为食。

    卵民国:异人,

    盈民国:人,主食为黍,还有人吃树叶

    季厘国:人,以吃野兽为主,

    载民国:异人,也叫巫载民,舜的儿子无滛的后代,以五谷为食,有能歌善舞的鸾鸟,凤鸟,各种野兽,谷物生长旺盛。

    蜮民国:人,以黍为食,射杀蜮为主,被称为蜮人

    焦饶国:矮人,以优质五谷为食。

    伯服国:人,主要以五谷为食

    鼬姓国:人

    昆吾部落:人,

    张宏国:人,以鱼为食,善驱使四鸟捕鱼

    菌人国:矮人,

    淑士国:人,

    白氏国:人,居住在大泽长山中

    长胫国:巨人,

    西周国:人,姬姓,以五谷为食,是叔均的后代,叔均是帝俊的孙子,后翳的儿子,

    先民国:人,以五谷为食,驱使虎豹熊罴。

    北狄国:人,黄帝孙子始均的后代

    沃民国:人,一野外凤鸟蛋为食,喝野外的甘露,凡是他们想要吃的东西,野外都有。野外还有甘华树、柑橘树、白柳树、视肉、三驹马、璇瑰玉、姚碧玉、白本、琅玕石、白丹、青丹、以及丰富的银矿、铁矿。野外凤鸟和鸾鸟载歌载舞,自由自在,百兽和睦相处,这里被称为沃之夜。

    寒荒国:人,寒荒国有两个人,女蔡、女蔑。

    寿麻国:人,女虔与南岳生下季格,季格生下寿麻,站在太阳底下,却看不到他们的影子,大声呼叫人们却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寿麻国十分炎热,热的人们无法去那个国家。

    盖山国:人,这个国家有一种树,树皮和树干都是红色的,只有树叶是青色的,名叫朱木。

    互人国:异人,互人是灵韧的后代,他们都能乘云雨往来天地之间,

    胡不与国:人,以黍为食

    叔歜国:人,以黍为食,驱使虎豹熊皮为其战斗。还有一种黑色的野兽,有些像熊,名叫猎猎。

    北齐国:人,驱使虎豹熊皮作战。

    始州国:人,

    詹耳国:人,詹耳国的人都姓任,是禺号的后人,以五谷为食。北海中的一个小沙洲里有一尊神,面孔似人,身似鸟,耳垂上各穿一条青蛇,两脚各踩着一条红蛇,叫禺强。

    犬戎国:人,以肉为食。

    继无民国:异人,以食空气和鱼为生。是无骨国的后人

    中煸国:人,颛顼的后代,以黍为食。

    赖丘国:异人,

    苗民国:异人,有翅膀,长的是蝙蝠一样的肉翅,以吃肉为生,有神名曰延维,人头蛇身,身长如车辕,左右共长两个脑袋,身穿紫色衣服,头戴毡帽。

    牛黎国:异人,没长骨头,是詹耳的儿子。

    天毒国:人,居住在海上的一个小岛上,对人慈爱

    壑市国:人,在西海内的流沙之中,

    汜叶国:人,居住在流沙的西边。

    朝云国:

    司彘国:

    禺中国:

    列襄国:人,这里有座灵山,山上有树,树上有蛇,名叫偄蛇,这种蛇以食树上的花果叶为生。

    盐长国:类人,长着鸟头,鸟氏

    流黄辛氏国:人,国土方圆三百里,土地肥沃,有座山叫做巴遂山,绳水从这里发源。

    朱卷国:人,这里有黑蛇,脑袋青色,它能够吃象。

    氏羌国:鱼人,始祖是先龙,先龙的父亲是西岳,西岳的父亲是伯夷父,

    大幽国:类人,小腿红色

    钉灵国:马人,这个国家的人长着马蹄,行走速度极快。

    山海经里面生物种类分为:人:分为人,类人,异人,巨人,矮人。妖:山妖,海妖。精怪:植物类精怪,动物类精怪,元素类精怪。鬼尸。民间神。

    今天有点累只有一更发点资料

    第一卷  苗族

    更新时间:2011-10-13

    今天停电到现在一直都没码字,只能上传一章杂锦了

    是苗族!苗族是最古老的民族,是中原最早的农耕民族!我从很多方面搜集了一下资料,用以证明,请仔细看完以下所有资料。

    1我们先来看看文学大师余秋雨在《贵州考察手记2-以美丽回答》的描述:

    “

    据《黄帝内传》记载:“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牛鼓八十而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这里所说的里程数当然不无夸张,难以定为史实,但那场战争规模极大,地域极广,驰骋极远,则是可以想见的。

    蚩尤终于战败,被擒被杀,景象也非常壮观。而且,这种壮观的景象也占据了辽阔的空间。

    据《山海经·大荒南经》及郑玄注,蚩尤被黄帝擒获后戴上了木质刑具桎梏(锁脚的部分叫桎,锁手的部分叫梏),从今天河北北部的涿鹿县,押解到今天山西西南部的运城地区。这条路很长,要穿过河北省的一部分,山西省的大部分,将近两千华里。蚩尤的手足,都被桎梏磨烂了,桎梏上渗透了血迹。

    为什么长途押解?为了示众,为了让各地异心归伏。

    终点是现在运城县南方、中条山北麓的一个地方,那儿是处决蚩尤的刑场。处决的方式是“身首解割”,因此这地方后来很长时间被称为“解州”。

    蚩尤被杀后,桎梏被行刑者取下弃之山野。这副桎梏本来已在长途押解中渗满血迹,此刻更是鲜血淋漓。它很快就在弃落的山野间生根了,长成一片枫树,如血似火。

    从此开始,更多壮美的传说出现了。

    蚩尤倒下的地方,出现了一个湖泊,湖水有血色,又有咸味。宋代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有记:

    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未尝涸。卤色正赤,在阪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

    即便仅仅是一种因巧合而产生的传说,也是气壮山河。

    蚩尤死后,遗体又一次长途旅行千里,被运到现在山东省西部的黄河北岸,也就是九黎族聚居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漫长的葬仪呢?一种说法,仍然是示众,以平息蚩尤旧部流传的“蚩尤不死”的谣言;另一种说法,是黄帝仁慈,让自己的对手归葬故土。但是,再仁慈也仍然没有消除后怕,蚩尤的头颅和身躯还是分开埋葬了,而且两地拉开了不小的距离。

    对于这一点,蚩尤的在天之灵显然是有点忿怒的。《皇览·冢墓记》有记,“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由此开始,连天象学中也有了“蚩尤旗”的名称,特指一种上黄下白的云。《吕氏春秋》中就有这项记录。

    你看,蚩尤把忿怒化作了云气,连天地都要另眼相看。

    有一项关于那场战争的记载更让我心动不已。那天,黄帝的军队包围住蚩尤,把他从马上拉下来,锁上桎梏,蚩尤也就最后一次开放了自己战马的缰绳。这是一员战将与自己真正战友的告别。据《帝王世纪》记载,这个地方就有了一个豪壮的地名,叫“绝辔之野”。我曾在台湾的《历史学刊》上读到历史学者宋霖先生就这个地名写下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出现在历史论文中似乎有点突兀,但我非常理解宋霖先生难于压抑的心情。他是这样写的:

    绝辔,割断缰绳,一任曾经驮载蚩尤纵横天下的慓悍战马,在溅满鲜血积满尸体的殷红荒原上踽踽踯躅,在铜青色天幕映照下,伴着清冷残血的旷野中长啸悲鸣。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的第一场大战,就此落幕。

    面对着远古的浩荡之气,再严谨的学者也不得不动用浩荡之笔。在那绛红的荒昧天际,历史、传说和文学,还分不清界线。

    我问西江苗寨的两位年轻姑娘:“你们说是蚩尤的后代,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这是一个逗乐的问题,本来不期待回答。而且我想,她们也回答不了。

    没想到她们竟然回答了:“打了败仗,一路逃呗。从黄河流域逃到长江流域,再逃到这里。朝廷的官兵在追杀,我们的人越逃越少,就这样啰。”

    说完又是一阵笑声。用那么轻松的表情讲述那么残酷的历史,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就进一步问:“正规的史书里可没有记载蚩尤后裔向这里迁徙的确切史实,你们能提供一点证据吗?”

    “有啊”,她们还是那么快乐:“我们这里有一部传唱的苗族史诗叫《枫树歌》,说我们苗族的祖先姜央就是从枫树中生出来的。我们这里世世代代崇拜枫树,不准砍伐。你知道枫树就是蚩尤的桎梏吗?”

    我听了一震,连说“知道”。心中立即浮现出黄河近旁那个由桎梏化为枫树的动人场景。

    她们还在说:“朝廷没追上我们,写不出来;苗族没有文字,记不下来。我们只要记住枫树就可以了,那就是历史。”

    与她们分手后我在西江苗寨的石阶路上边走边想,我们所熟悉的文本历史,实在是遗落了太多重要的内容。你看,连中华文明最早的胜利者和失败者的历史,也只留下了一小半。

    “从影影绰绰的记述中可以看到,蚩尤失败后,他的部下九黎族被黄帝作了一次大范围的整编,大致被分为善、恶两类。“善类”迁移到邹鲁之地,也就是今天山东省的南部,后来成为孔子、孟子的家乡;“恶类”流放到北方,据说与后来的匈奴有关。不管“善类”、“恶类”都记住了自己是九黎之后,是“黎民”。我们后来习称“黎民百姓”,也与此有关。

    由此可知,蚩尤的下属并不都是南逃了,而是有很大一部分被收编进了黄帝部落。而且,黄帝的后裔还与蚩尤的后裔有通婚之举。黄帝的后裔是男方,蚩尤的后裔是女方,是绝色美女,可见蚩尤不仅不是妖魔,而且有俊美的基因。

    但是,在蚩尤的猎猎战旗下,确实也有不屈的一群。他们崇尚勇猛奋斗,又保持着失败者后裔的傲岸,背负着祭祀先祖的使命,不惜与当权者征战。历史上那个与尧的队伍战斗在丹江的“三苗”部落,就自称是蚩尤的“九黎之后”,这可能正是苗族的祖先。

    三苗打不过尧,曾经被尧收编,却又时时反抗,尧就把他们流放到现在敦煌的三危山,这就是《史记·五帝本纪》所记的“迁三苗于三危”。三苗的首领驩兜,则被流放到崇山,即今天湖南大庸市的西南,已属武陵山区。

    后来,禹又与三苗打了一场历时七十天的大仗,三苗大败,从此不见于史册。

    不见于史册的族群,活动得更加神秘。苏雪林教授认为,屈原所写的《国殇》,就是在描写祭祀无头的战神蚩尤。我虽然觉得还缺少更多的资料佐证,但想起来也觉得热血。

    这一彪不屈的男女,当然不能见容于任何朝廷。如果真如上文所说,九黎族中果真有一批人被流放到北方汇入了匈奴的行列,那么,长期与匈奴为敌的汉王朝也许寻找到了自己的对手与蚩尤之间的某种关系,因此更进一步贬斥蚩尤形象,追逐南逃匈奴。南逃匈奴与落脚湖南的三苗有没有会合?我们不知道,但大体可以判断,就在汉代,三苗的一部分人,进入了贵州、云南一带。

    历史学家章太炎、吕思勉先生曾经认为,古代的三苗未必是现在的苗族。我知道他们也是因为没有找见足够的文字记录。但是,对于一个长期没有文字的族群而言,要找到这种记录实在是太难了。我想,如果章太炎、吕思勉先生到西江苗寨走走,听听代代相传的史诗,看看奉若神明的枫树,也许会改变一点看法。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里年轻人对于自己祖先的坦然确认。这等于是确认几千年的沉重恶名,确认几万里的步步落败。这样的确认也是一种承担,承担多少鄙视和嘲笑,承担多少防范和窥测。

    这种确认和承担对他们来说早已是一种代代相续的历史遗嘱。他们不能书之典册,藏之名山,只能一环不缺地确认,一丝不断地承担,才能维持到今天。不管在草泽荒路,还是在血泊沙场,他们都会在紧要时刻念一句:“我们是蚩尤的后代!”

    “我们是蚩尤的后代!”

    “我们是蚩尤的后代!”

    ……

    这是无数黑夜的生命秘语。他们根本忘了什么是委屈,也不知道需要向什么人为自己的祖先辩护。全部辩护就在这句话里,只是为了自己民族的延续生存。

    终于,黑夜过去了,秘语已经可以公之于光天化日之下。

    经过千年蒸馏,不再有忿恨的印痕,不再有寻仇的火气,不再有诉苦的兴致,不再有抱怨的理由。

    完全出乎意料的是,光天化日之下的后代,居然那么美丽。

    几千年的黑夜逃奔不就是为了维持生存吗?最后得到的,不是“维持生存”,而是“美丽生存”。

    耳边又响起了那句话,却是用欢快的嗓音歌唱般传来:“我们是蚩尤的后代!”

    我想,蚩尤在此刻是大大胜利了,胜利在西江苗寨女孩子的唇齿间。

    这种胜利,彻底改变了横亘于全部历史文本之间的胜败逻辑。

    她们用美丽回答了一切。

    ”

    从以上文字不难看出,蚩尤是苗族人的祖先!但是蚩尤是什么人?我们再来看一下蚩尤的资料:

    2蚩尤

    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中国神话中的战神。原为炎帝臣属,炎帝被黄帝击败后,蚩尤率八十一个兄弟举兵与黄帝争天,在涿鹿展开激战。蚩尤被黄帝所杀,帝斩其首葬之,首级化为血枫林。后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诸侯见蚩尤像不战而降。后来人们为了歌颂黄帝,便丑化蚩尤,把他论为妖魔、邪神形象。

    蚩尤是农部落的名称

    《龙鱼图》云:“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优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威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

    蚩尤所处的时代,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正值“神农氏世衰”之时。

    神农氏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民明农耕生产工具耒、耜的一个氏族。《易·系辞》记:“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从此,在中华大地上,许多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谋生手段的族硌先后转向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如《白虎通义》记:“古之人民皆食禽兽之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这是对狩猎肉食的族群转向农耕生产历史的追忆。又如《淮南子·修务训》记:“古者民茹草饮水,采草木之实,食螺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这又是对采储果实及螺蚌之肉为主食的族群转向农耕生产历史的记忆。

    耒耜的发明是中国原始社会生产力的一次大飞跃,它奠定了中国原始农业的基础,导致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即“神农氏之世”的出现。神农氏功绩伟烈,被尊为“农皇”,又称“地皇”。《尚书大传·卷第四》说:“神农为农皇也。……神农以地纪,悉地力种谷疏,故托农皇于地”。指其功德之实质在发挥地力,亦称“地皇”。

    “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

    从被尊为“农皇”的“神农氏之世”,到被称为“炎帝”的“神农氏世衰”之时,是一个历史的转折时代。

    蚩尤活跃于历史舞台之时,即“神农氏世衰”的“炎帝”之时。当时部落林立,各部落依仗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武力互相争斗,不再服从由于发明耒耜的功绩而自然形成的部落联盟首领炎帝神农氏的约束

    蚩尤与炎帝、黄帝的关系

    蚩尤与炎帝有族裔的关系。《路史·蚩尤传》说:“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

    炎帝与蚩尤均由神农氏族发展而来,同属农耕部浇联盟。炎帝部落为神农氏族之直系后裔,仰成于其先祖神农氏发明耒耜功绩之余烈,得以居逐耕部落联盟之首,而称“炎帝”。炎帝与神农氏既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故《史记·封禅书》例举封禅大典时,将神农氏与炎帝分列先后。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关于神农氏与炎帝的记叙非常贴近,但未予指明其间的关系。《帝王世纪》说:“神农氏作,是为炎帝”,已经注意到二者的亲缘关系。《汉书2古今人表》及《易·系辞》疏将为帝与神农氏合称呼为“炎帝神农氏”。

    蚩尤部落是由神农氏族发展而来的一群农耕部落中实力最强的一个部落。其实力雄厚的原因,一是益于其居地产盐;二是在煮盐的生产过程中,发明了冶炼金属与制作兵器。

    《梦溪笔谈2卷三》记:“解州盐泽,方面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未尝涸。卤色正赤,在版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

    《管子·地数篇》说:“葛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是岁相兼者诸侯九。雍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戟芮戈,是岁相兼者诸侯二十”。葛庐之山及雍狐之山具体所指无考。其地处当不会离今运城市太远。或者就在其地。“金”泛指金属,不限于黄金。

    与今山西运城市相邻的今河南三门峡市,也是农部落的聚居中心。数千年之后,这里仍有神农氏后裔

    由史籍所载观之,蚩尤部落因得盐池之利,金属冶炼之法,成为以炎帝为首的农耕部落联盟中实力最雄厚的一个部落。蚩尤与炎帝同为神农氏后裔,显赫者称炎帝,失败者称蚩尤。

    如《山海经·大荒北经》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风伯雨师是农耕蚩尤部落专司气象的巫师,后为农业气象神,立有庙,岁时奉词。《韩非子·十过》说:“昔者黄帝俣鬼神于泰山之上……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反映了风伯雨师与蚩尤部落之密切关系,因为农业部落生产的丰收部是与风调雨顺分不开的。

    蚩尤战败后的结果,一说是被黄帝擒杀,如前引述《史记》《逸周书》《山海经》所记;《龙鱼河图》所言:“黄帝制服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逮至秦汉,民间尚有以蚩尤为兵主行礼祠之俗。以致秦始皇东游及高祖刘邦起兵,皆从民俗礼祠蚩尤,见载于《史记·封禅书》及《史记·高祖本纪》。

    蚩尤”本是农部落的他称,既是对部落酋长的他称,也是对部落全体成员的他称。蚩尤部落的第一任酋长称蚩尤,第二任酋长亦称蚩尤;第一代部落成员称蚩尤,第二代部落成员仍然被称为蚩尤。如同《大载礼记·五帝德》记“黄帝三百年”之类传言的实际内涵。把黄帝与蚩尤的战后关系放到原始部落战争的历史背景中去认识,杀戮是不可避免的,斩尽杀绝又是不可能的,最终只能是让战败的部落在服从的条件下保持原状生活下去。

    蚩尤的遗裔

    在蚩尤部落活动过的地方留下了聚居点(后世所谓“城”)、坟冢、祀祠等遗迹的记载,追溯这些遗迹,可以看出蚩尤部落的活动地区,以现其遗裔的线索。

    关于蚩尤城的记载,见于(水经注·卷十三)涿水条记:“涿水出涿鹿山,世谓之张公泉,东北流经涿鹿县故城南……〈魏土地记〉称,涿鹿城东南六里有蚩尤城。泉水渊而不流,霖雨并侧流注阪泉”。又引〈晋太康地理记〉曰:“阪泉亦地名也。泉水东北流,与蚩尤泉会,水出蚩尤城,城无东面”。故涿鹿在今河北涿鹿县。涿水待考。蚩尤泉在今涿鹿县。阪泉在今北京市延庆县。新安县有蚩尤屋场等。

    《太平寰宇记·河东道七》客观存在邑县条下记:“蚩尤城在县南一十八里……其城今摧毁”。故安邑县治在今山西运城市安邑镇。

    关于蚩尤冢的记载,见于《皇览·墓冢记》:“蚩尤冢,在东平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肩髀冢在山阳郡钜野县重聚,大小与阚冢等”。三国时之东平寿张县治在今山东阳谷县寿张镇。山阳钜野县治在今山东巨野县。

    关于蚩尤祠的记载,见于《史记·封禅书》。秦始皇东巡游,封泰山,禅梁父,礼祠齐八神。八神之中,“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今山东东平县即其故治。又,《汉书·地理志》东郡寿良(张[9])县条下记:“蚩尤祠在西北(涑)[10]上,有朐城”。汉东郡寿起兵之时,“祠黄帝蚩尤于沛庭”。秦时沛县,治在今江苏徐州市沛县。沛县东境隔微山湖与山东相望。

    《逸周书·尝麦解》中,有“命蚩尤于宇少昊”之语。这里的“宇”释为“边”。于屋则檐边为宇,于国则四垂为宇。意思是说蚩尤部落曾被安排在少昊部落的边垂居住。当时少昊部落居地,以曲阜为中心。《左传2定四年》杜预注:“少昊墟,曲阜也,在鲁城内”。蚩尤在少昊之西垂。

    《述异记·卷上》云:“太原村落间祭蚩尤神,不用牛头”。又云“汉武时,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