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扩张之路 > 扩张之路第22部分阅读

扩张之路第22部分阅读

    万枚纱锭,却停掉了两万枚,也就是说现在纺织厂回到了刚建厂时的状态。

    这两万枚纱锭生产出来的棉纱,以和日本人差不多的价格在芜湖、安庆等城市销售。不求和日本人拼出个结果,只求能在安徽境内保持存在感,避免整个安徽都被日货占领,不然的话就算日本人取消恶性竞争,短时间内纺织厂也很难再有什么发展。

    位于上海的山本,很快就从在芜湖的人手那里得到了这个情况,不过在得到这个情况后他却只是冷笑了一下。

    “想拖到我放弃为止吗…”

    如果说只有山本自己或者是家洋行这么做,或许山本真的有可能会放弃,但现在有二十多家洋行和他站在一起,他根本不需要担心资金上的问题。

    不过就这么被拖下去也不是个事,所以在考虑了一下后山本对小田良介道。“告诉南通那边的人,继续抬高棉花的价格…”

    就算严绍只开工一半的纱锭,还是需要不少棉花的,安徽本地的土棉不堪用,如果不想购买美棉的话,就只有从南通购棉。而要是山本抬高价格,那严绍就不得不用有限的资金去收购棉花…

    山本现在就是算准了严绍缺少资金,专门在这一点上欺负他…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从上海来的日本纺织品已经充斥了整个安徽省,甚至开始向两湖、江西和四川进军,这些都是在严绍想要开辟新的市场时,日本人追击上来的…

    到最后,除了在芜湖和安庆还有点存在感外,安徽境内的其他城市已经找不到芜湖纺织厂的纺织品了。

    另一方面,日商的目标自然是严绍,但张謇也跟着遭到了无妄之灾。

    日本人往安徽倾销棉纱、棉布,这和张謇当然没什么关系,但是他们在南通肆意抬高棉花价格,却对张謇的大生纱厂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某种程度上讲,这也算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现在大生纱厂的那些股东几乎每天都在骂日本人,有的时候连严绍也骂,毕竟他们多多少少也算是被严绍给牵连了。

    幸好和严绍一样,日本人对南通的本地市场同样没什么兴趣,不然的话恐怕张謇也要急得上吊了。毕竟大生纱厂的分红里,有一部分是要给官府的,而且这部分属于无论是赔了还是赚了,都是要给的那种…

    当然这并不是说山本就不想动大生,事实上日本人对东北市场同样有兴趣。只不过他也清楚张謇和严绍不同,严绍虽然名气大,但毕竟刚回国没多久,人脉还没有建立起来,官面上也只有这种诚勋这种行贿得来的关系。张謇则不同,人家还好歹也是正经的状元出身,当年办大生的时候又是张之洞亲口关照的,再加上每年大生都要付一大笔的官利给官府,要是动大生的话,很难说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

    最重要的是,他们完全不需要在南通动手。

    就像曾经说过的一样,大生坚持的是土产土销的政策,也就是从南通收购棉花,然后在纺成纱卖给当地织户,由织户织成关庄布卖到东北去。

    和大生相比,日本人干脆省略了卖纱的步骤,直接在营口仿织关庄布,然后把一种叫‘瀛布’的土布在东北卖,在日本人看来这么做可比在南通和大生竞争效率多了。

    ————————————————————

    求收藏,求推荐票~~~

    正文 第八十八章 被遗忘的某个人

    看到严绍从巡抚衙门里走了出来,几个跟他一起来的人连忙围了上去。“老板,怎么样?巡抚大人答应了吗”

    回头看了眼巡抚衙门的大门,严绍一脸晦气的摇了摇头。“走吧…”

    虽说明知道诚勋管不了这件事,但眼下纺织厂的情况却不能不让严绍来试一试。

    到了巡抚衙门后,诚勋那家伙到是没有闭门不见,但是当严绍提到帮忙的时候,这家伙却来了个‘顾左右而言其他’,最后被严绍逼的实在不行了干脆来了个端茶送客。

    很明显,诚勋这边是不用指望了…

    “不行吗…”

    注意到严绍的脸色,那几个人也变得沮丧起来。

    在他们看来,如果没有官府介入的话,公司根本无法和那二十多家日商组成的联合体对抗。而眼下公司的情况,很难让他们不沮丧。

    事实上不止是他们这么认为,就连英国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先生们,现在是我们动手的时候了…”

    怡和洋行的会议室里,哈里森双手交叉对着其他几个洋行的经理道。

    和日本的洋行不同,英国洋行并不只专注于纺织业,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大利益。当然,这并不是说英国人不关注,毕竟他们是靠纺织业起家的,只不过英国人的纺织厂都在其他地方,在中国的很少,其中最著名的大概就是怡和洋行创办的怡和纱厂了…

    虽然明知道日本纺织品在长江流域的倾销不可能会持续的太久,但是看着日本人的商品在长江上销售的如此顺利,要说英国人能高兴得起来也是不可能的。

    不过在长江流域内出现一个规模庞大的华资纺织厂,对英国人来说一样有很大威胁。所以在思考了良久后,英国人才下定了一个决心,那就是在阻止日本人的同时,想办法拔掉那根有可能会威胁到自己的幼苗,至少是抑制住…

    这个办法就是收购,或者说是入股。

    只要芜湖纺织厂成了英国,或者说是有了英国人的股份在里面,那么英国人就有借口介入到这场恶性竞争当中,阻止日本人对长江流域继续入侵。毕竟长江流域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这点是事实,就算是日本政府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在长江流域内,维护英国商人的利益,这也是十分正常的…

    而只要能入股芜湖纺织厂,也就等于是把这间工厂控制在了自己手里,将来对英国人造成威胁的可能性也就少了许多。

    当然,想到这个办法的也不止是英国人,还有德国人,只可惜,虽然因为曾经的那件事情使得上海的英国人和德国人的关系不像以前那么紧张,但两国毕竟是随时可能会爆发战争的敌国。如果说英国人能勉强接受日本人在长江流域活动的话,那么德国人就是绝对不行。

    “不过该由哪家洋行出面…”端起茶杯,一家洋行的负责人开口道,说完还有些警惕的瞥了哈里森一眼。

    对于收购或者说是入股芜湖纺织厂这件事,在场的人到是很赞同,不过他们同样很清楚,谁能收购了芜湖纺织厂,就等于是先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在场的洋行中,实力最强的就是怡和洋行,所以几乎每个洋行的负责人都在警惕的看着哈里森。

    用几乎不可察觉的动作摇了摇头,哈里森清楚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那这次的会议恐怕也谈不出什么结果来了。“我的想法是,不由哪家洋行出面,而是由我们这几家洋行组成一家纺织公司,然后由这家公司出面进行收购或者是入股…”

    把这件事交给别的洋行做,其他洋行都不可能放心,这点哈里森自己也是如此。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由几家和纺织业有关的洋行合力组成一家公司,然后由这家公司出面,这样一来利益均沾,反对的人也会少上许多。

    果然,听到哈里森的这个提议,其他几个洋行的负责人互相看了看后没有再反对什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讨论一下股份的问题。

    见在场的洋行负责人不在反对,哈里森微微一笑。“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先要派出一个代表和那个严绍先生接洽一下,免得他在我们和他接洽前就已经被日本人给打垮了…”

    就在哈里森心里想着接洽人选的时候,他并不知道,日本人也在想着同样的事情。

    “小田,这件事就交给你负责了…”三井洋行的经理办公室里,山本淡然的对小田良介道。

    听到山本的话,小田良介点点头。“请阁下放心,我一定会尽一切努力,不过…”说到这里他迟疑了一下。“要是那个中国人不识抬举呢…”

    “不识抬举…”似乎是想起了某些事情,山本的表情变得比刚刚狰狞了许多。“那就不用和他谈了…“

    和哈里森一样,山本也打着芜湖纺织厂的主意。

    虽然对严绍咬牙切齿,但他很清楚怎么做才能赚取最大的利益。

    眼下三井洋行控制的几家纺纱厂,只能勉强满足上海市场的需求,而且还是和其他几个纱厂一起,想要涉足长江腹地的话多少有些勉强。但要是有了芜湖纺纱厂,那完全可以借此机会夺下一两个省的市场,三井洋行也可以借此机会再次压倒其他日商…

    和这些相比,他和严绍的那点仇怨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能入股芜湖纺织厂,那将来就算是严绍也要看他的脸色…

    “真要是能有这么一天…”

    想到将来的某一天,严绍在他面前敢怒不敢言的样子,山本就觉得浑身燥热。

    没多久,日本人和英国人先后找到了严绍,只是等到他们找上门的时候,却都遭到了严绍的拒绝

    对于严绍来说,他宁可把芜湖纺织厂关掉,也决不能让他落入英国人或者是日本人的手中。他很清楚,别看现在日本人闹的很欢,实际上英国人并不欢迎他们,只是因为看自己不顺眼所以才想借日本人的手先处理掉自己。

    等到自己这么问题消失了,英国人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日本人赶出长江。如此一来,也就等于是重回历史上那种,至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英日商人还没有深入长江的情况。

    可如果把纺织厂交给日本人或者是英国人,那两方就等于是在安徽境内有了一个立足点,然后他们就可以顺着这个立足点就能自然而然的向长江深处侵入。那样的话,自己回到这个时代非但没能改变什么,反而会让这个国家陷入更糟糕的境地…

    所以他宁可改行,也绝不能让纺织厂落入别人手中…

    看着摔门而去的日本人和英国人,伊莱诺和卡特琳娜皱了皱眉,不过最后并没有说些什么,因为先前严绍已经和她们说过拒绝的理由。

    但是伊莱诺和卡特琳娜能理解,其他人就有些不理解了,到不是说他们不知道什么叫民族,什么叫国家大义,只不过工厂关厂,他们也要跟着失业。对某些人来说,钱袋里的银元可比这些重要的多。

    另一方面对这种宁可关厂也不和自己合作的态度,无论是英国人还是日本人都觉得他不识抬举,尤其是山本更是极为恼火,在派出去的人遭到拒绝后,甚至在和其他日本洋行的会议上提出要加大倾销量,一时间除了芜湖外,整个安徽省都见不到一枚属于芜湖纺织厂的商标。

    不过就在严绍苦苦挣扎的时候,在遥远的墨西哥,某个被遗忘了许久,名叫奥道尼斯的人却是依旧在坦皮科那块土地上忙碌着…

    ——————————————————————

    求收藏,求推荐票~~~

    正文 第八十九章 多斯波卡斯1号井

    坦皮科以南的dosbocas,一台钻井已经被工人们架好。

    和半年多前相比,站在钻井旁的奥道尼斯明显憔悴了许多,但是看着架好后的钻井他还是强撑起了几分精神。

    石油并不是那么好找的,尤其是高产的自喷井,如果不是这样多汉尼在坦皮科也不会找了那么多年,最后弄得自己差点破产。

    奥道尼斯的情况比多汉尼要好一些,至少他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口产量还算不错的油井。而且在被严绍任命为墨西哥石油公司的管理者后,奥道尼斯通过在地质研究所任职时结下的关系联系上了美国的标准石油,用每桶1美元的价格向标准石油提供原油。

    pez1号井每年能产出价值五十多万美元,也就是一百五十万银元左右的原油。就算扣除掉公司运作所需的各种费用,每年也能向严绍提供五十万以上的资金。这笔资金甚至比严绍的稿费、吉列和可口可乐的全部收益加起来还要多一些。当然这和吉列还有可口可乐正处于发展阶段,尚没有达到历史地位有关。

    (这时国外的石油商人在发现石油后,还不需要向墨西哥政府缴纳税金,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18年2月18日,墨西哥政府按照新宪法发布命令:对石油储藏地地租、矿区使用费及开采出来的石油征收税金。结果美国政府支持在墨西哥的美国石油商对抗墨西哥政府的政策,1920年5月,在美国政府和石油商的支持下奥夫雷贡发动政变,颠覆了原来的墨西哥政府,也就是卡兰萨。)

    pez1号井的发现,让奥道尼斯成了墨西哥的名人。

    不少人甚至因为觊觎坦皮科这块土地而上门威胁他,只是因为pez1号井的产量并不算特别多,再加上奥道尼斯在墨西哥也有些关系,最重要的是能够拍板做决定的严绍当时已经离开了墨西哥,所以那些人最后也只能打消了念头。

    后来的大半年里,为了回报严绍对他的信任,奥道尼斯钻了不少油井。但绝大部分都和多汉尼当初找到的差不多,每天只能产几桶或者是几十桶原油,剩下的那部分产量虽然比较高,但也没有一个能超过一千桶的…

    因为这件事,找上门想要买下公司的人算是彻底没有了。不过这并没有让奥道尼斯松一口气,反而让他变得更加拼命。

    他愿意这么卖命的替严绍工作,除了报答严绍对他的信任外,还有一点就是他想出一口气,一口被赶出地质研究所的气。他要找坦皮科找到一口自喷井,来证明自己当初的论断是正确的。

    但是大半年的时间里,他找到的都是一些小油井。

    就算严绍从来都没有催促过他,他还是有种愧对于人的感觉,这也让他更加卖力的寻找可能会有自喷井的位置,而现在他所站着的,就是他自认为最有可能会出现自喷井的地方之一…

    “这大概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一个了吧…”

    看着这片到处都是油苗的土地,奥道尼斯朝着钻井上一个叫德玛瑞的墨西哥人点了点头。

    那个叫德玛瑞的墨西哥人正是钻井旁那些工人们的头,在得到奥道尼斯的示意后他连忙朝着下面的工人喊道。“开始吧!”

    得到命令的工人们开启锅炉,钻头也缓缓的转动起来。

    和奥道尼斯曼满脸期待的样子不同,那些工人们的表情算是相当平淡,在过去的大半年里,他们至少钻了二十多口油井,产量最高的一个也没过一千桶,再加上他们都只是工人,就算钻出了自喷井也没什么好处,自然也就没什么好期待的了。

    “你看那家伙,还在那里做梦呢…”

    钻井台上,看着奥道尼斯站在那里死盯着钻井不放,上面正工作着的一个工人笑声嘲笑道。

    “是啊…”旁边的一个工人也是咧嘴一笑。

    这种工作,从多汉尼那里开始,他们已经进行了不知道多少次,所以虽然油井钻探并不是什么安全的工作,不过他们并不怎么紧张。

    庞大的钻头逐渐接触到地面,在肉眼可见的速度下,地面上形成了一个半米多宽的深坑来。

    见钻头已经深入地面,奥道尼斯变得有些紧张。这次选择的地点是他这一段时间里找到的最好的位置,也是最有可能出现自喷井的地方,所以对这次的钻探奥道尼斯可说是抱有相当大的期望。

    见奥道尼斯这么紧张,一旁的助理连忙上前安慰道。“不用担心,这次一定能找到石油的…”

    说着他也望向了钻井台那边,只是对这里究竟能不能发现自喷井他也没多少把握。毕竟在墨西哥还没有人发现过自喷井,就连产量最高的也就是自家的那口pez1号,至于像美国“纺锤顶”油田式的高产大油田,则是连影都没有的事。

    听到助理的劝慰,奥道尼斯点了点头,在深呼吸了几次后原本紧张的心情稳定了许多。

    时间就那么一点点的过去,井架旁工人们已经看不见钻头的影子,不过钻井那里却还是什么都没发现。

    到了这一步,本来还算有点干劲的工人们彻底懒散起来。在他们看来这次和过去的几次一样,什么也没能钻出来,就连那个一直都在安慰着奥道尼斯的助理也是如此。

    “难道,真的连一点油都没有吗…”慢慢走到钻井旁,奥道尼斯微微皱眉。“不应该啊…”在他看来这次选的位置就算不能发现自喷井,多少也能钻出些油来,这点从周围旺盛的油苗就能看得出来。但是现在居然什么也没有,这实在是有些奇怪…

    “难道是我判断失误?”想到这里,奥道尼斯凑到了钻井旁。

    看着缓慢转动的钻杆,奥道尼斯能感觉到脚下传来的震动,不过和前几次一样,这次也是什么都没能找到。到了这一步,奥道尼斯也变得沮丧起来,就在他打算让钻井上的工人停下来的时候,钻洞里突然传来了一阵奇怪的声音。

    听着这种既陌生又熟悉的声音,奥道尼斯似乎明白了什么。紧接着一股黑色的洪流从钻头钻出的坑洞中涌起,势头之大甚至就连钻井也跟着摇晃了起来。

    看着眼前喷涌而出的黑色洪流,奥道尼斯并没有像其他工人一样躲避,而是站在那里高兴的大笑了起来,一直到他被那些雨点一样的原油涂成黑色都没有离开。

    只是也不知道是不是乐极生悲,在经过一阵剧烈的摇晃后,一箱工具居然从井架上掉了下来,结果正好砸在了奥道尼斯的身上。最后在被助理和几个工人冒险从井架附近拖出去后,奥道尼斯只来得及嘱咐他们把锅炉关掉就昏厥了过去。

    已经昏厥的他并不知道,正是这番嘱咐避免了一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灾难。

    历史上他所选的这口多斯波卡斯1号井曾经发生过强烈井喷,但是当时的钻井人却忘了熄灭锅炉,结果引发了油井大火,一发不可收拾。为了灭火,墨西哥政府派去200多士兵,但毫无办法,只能任凭这口井每日狂喷原油,让原本就熊熊燃烧的大火变得更大,结果大火居然形成了一个面积达几公顷的“火山口”,最后一直烧了两个多月才自然熄灭。

    油井钻出后没多久,正在安徽为资金犯愁的严绍便得到了发现自喷井和奥道尼斯重伤的消息。在得知奥道尼斯居然被掉下来的工具砸伤后,严绍也是哭笑不得,不过油井的发现对严绍来说却是一个好消息…

    因为这口油井不但能让严绍摆脱资金匮乏的窘境,也让他有能力进行一场反击,一场能让日本人记忆犹新的反击。

    ————————————————————

    求收藏,求推荐票~~~

    阅读。

    正文 第九十章

    虽然奥道尼斯被从天而降的工具砸的昏厥了过去,但是他并没有在病床上养伤,而是拖着带伤的身子在油井周围指挥工人铺设油管。

    油井喷出的原油十分惊人,甚至直到奥道尼斯苏醒后也没有减弱的趋势。经过了一番计算奥道尼斯得出了一个结果,那就是这口被命名为多斯波卡斯一号井的油井,每天至少能喷出一万吨以上的原油,相当于pez1号井的五十倍,这也意味着在墨西哥可以找到美国“纺锤顶”式的高产大油田。

    对奥道尼斯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一方面发现高产油田能够报答严绍对他的信任。另一方面,这也证明了当初奥道尼斯的论断,那就是在坦皮科的地下有着丰富的石油。

    事实上在这口多斯波卡斯一号井被发现前,墨西哥国家自然资源局局长曾经请两位地质家分别到坦皮科地区和“黄金带”地区去考察过。这两处都有很多油苗露头,但两个人的结论截然相反。前者就是奥道尼斯,他认为:“既然有这么多油苗露头在地表,不难想到,地下圈闭中会有大量石油”。而另一位维拉里罗却说“既然已经有这么多油苗露头,不难想像,地下的石油已经所剩无几。”气得局长当面把他们的报告撕碎。

    由于当时对墨西哥石油前景持悲观的态度的人大有人在,墨西哥地质研究所也是如此,所以最终奥道尼斯被赶出了那里。

    如今多斯波卡斯一号井的发现,恰是他扬眉吐气的时候。

    “去,把在墨西哥城的几家报社都找来,我要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尽管深受重伤,但奥道尼斯还是打算用一场发布会来宣布在墨西哥已经找到“纺锤顶”式油田的消息。

    “好的,先生!”作为奥道尼斯的助理,油井的消息让汨罗也很兴奋,在听到他的吩咐后连忙起身,准备乘车到墨西哥城走一趟。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敲门声,紧接着另一个助理从外面走了进来。“先生,从中国来的电报!”

    “哦?”听到是从中国来的电报,奥道尼斯稍微冷静了一下。“给我看看”

    在拆开了电报后,奥道尼斯很快就看到了里面的内容。内容很简单,就是让他想办法把油田的消息隐瞒下来,并让他想办法联系已经开始和墨西哥石油公司合作的标准石油

    “联系标准石油吗…”看着严绍传来的电报,奥道尼斯也从兴奋中清醒了过来,同时也自以为明白了严绍让他这么做的意图。

    随着多斯波卡斯一号井的发现,坦皮科本身的价值也变得相当惊人。

    不过正因为价值惊人,所以才会让这块土地变得烫手。

    只要想想多斯波卡斯一号井的消息传出去后会有多少人找上门来,即便奥道尼斯不是一个胆小的人也觉得不寒而栗…

    当然,远在中国的严绍肯定是不会有什么问题了,毕竟那帮石油商就算能耐再大也不可能隔着一座大洋就想威胁严绍。何况奥道尼斯也对自己的这个中国老板有些了解知道他在中国有着一支三百多人的卫队,这可不是几个或者是十几个牛仔就能解决的。

    但是自己就不一样了,就算他们不能对付自己的老板,对付自己总没问题吧…

    并不知道严绍其实另有想法,只以为他是在替自己考虑的奥道尼斯一边想办法隐瞒消息,一边动用自己的关系去联系标准石油,现如今这个烫手的山芋恐怕也只有标准石油能够接下。不然的话,就算那帮石油商人没法对付严绍,找些人袭扰一下,让油井烂在严绍手里还是很简单的。

    “暂时先不要把这个消息传出去”皱了皱眉,奥道尼斯叫住了正打算出去的汨罗。“还有,告诉下面的人,如果不想死于非命的话就管好自己的嘴巴”

    有些奇怪奥道尼斯的变化,不过在和另一个助理对视了一眼后,汨罗还是点点头道。“好的,先生!”

    ————————————————————

    “真是天不亡我啊…”

    接到奥道尼斯已经开始联络标准石油的电报后,严绍兴奋的抱住伊莱诺和卡特琳娜在原地转了两圈。

    等到严绍停下后,伏在严绍的怀里,两人也替他高兴了起来。

    实际上对纺织厂的困境,两人并不像严绍那么担心。对伊莱诺来说,她会关心是因为严绍本身和他当初的承诺,卡特琳娜则单纯的是因为严绍,反正她孤家寡人一个,也不需要到哪找个父亲出来为难一下严绍。

    至于纺织厂倒闭,会不会影响两人的生活?

    纺织厂倒闭固然会带来极大影响,但两人毕竟有手有脚,即便没了严绍也不必担心生计问题,事实上不提伊莱诺,就连卡特琳娜自己也有一定的财产,不然的话她也不可能在去美国的时候住头等舱了。

    而且就算没了纺织厂,严绍也有稿费、吉列和可口可乐两家公司以及在墨西哥的油田收入。其中稿费和油田的收入基本已经固定,但是吉列和可口可乐的势头却很好,三者相加相信用不了多久,每年的盈利就能达到过百万银元…

    有了这些收入,三人根本就不必担心钱的问题。

    “就算纺织厂倒闭了,只要等个两三年,我们一样可以重头再来。”在工厂陷入困境后,她们就是这么和严绍说的。

    当然,这只是她们的想法,严绍很清楚现在距离辛亥革命已经没有几年了,如果不能在那之前打好基础,就会赶不上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只是这些事情牵扯到他身上最大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却是无法和两人说明的…

    “对了,为什么不趁着这个机会把消息散布出去,让日本人主动退出去呢…”虽说并不是很关心纺织厂的命运,但不管怎么说这里面毕竟也有严绍大半年的心血在里面。所以在高兴过后,伊莱诺在严绍的怀里抬起头来轻声问道。

    另一边的卡特琳娜点点头,也是一副好奇的样子。

    看着两人好奇的样子,严绍微微一笑。“当然是要借着这个机会,让日本人付出代价啊…”

    被人弄得差点工厂倒闭,严绍也不是泥捏出来的,当然会考虑报复的问题。

    如果说现在就把油田的事情公布出去,在得知严绍有了资金来源后,日本人肯定会缩回上海,那样严绍就算想报复也没有办法。所以想要报复的话,就只有在他们还没有缩回去的这段时间,这也是严绍让奥道尼斯尽可能隐藏消息的原因。

    “你是想…”只是沉吟了片刻,伊莱诺就猜到了严绍的想法,一旁的卡特琳娜在这个时候也是美目微睁,显然和伊莱诺一样也猜到了什么。

    见两人已经猜到了,严绍微微一笑。“没错,我就是想这样,不过在那之前,还是要先联系一下洛克菲勒家族才行,不把油田的事情处理掉,说什么也是白说…”

    “要去美国吗…”听到这么说,伊莱诺微微皱眉。“会不会太危险了些。”显然她也清楚,此刻美国对严绍来说有多危险。

    虽然严绍已经让奥道尼斯隐藏消息,但是这个消息实在是太大了,能隐藏多久谁也不清楚。要是在严绍和洛克菲勒家族达成协议前,消息就已经传了出去,那美国对严绍来说和龙潭虎|岤也没什么区别。

    “我当然不会去了…”伸手拧了下伊莱诺的鼻子,在避开拍过来的手掌后严绍笑了笑。“我想坦皮科那块土地,就算请不动老洛克菲勒本人,请小洛克菲勒来一趟还是够资格的吧…”

    说着严绍走到桌旁,拿起电话对李良道。“告诉下面的人,机器只开十分之一,剩下的全都关了…”说完回头对着两人一笑道。“先让日本人嚣张一段时间,接下来有他们哭的…”

    ————————————————————

    求收藏,求推荐票~~~

    正文 第九十一章 启程

    办公室里,李良正和几个同他一起从美国回来的同伴在一张刚清理出来的桌子上喝着闷酒,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愁眉不展的样子。

    “真是名副其实的闷酒啊…”把杯子里的酒一饮而尽,李良苦笑着道。

    酒桌上其他几个人也不吭声,只是继续把酒往嘴里送,的确是货真价实的闷酒。

    见同伴这个样子,李良摇了摇头后没再说些什么。

    如今工厂的情况几乎每个人都很清楚,没错,芜湖纺织厂的确称得上是大型机器纺织厂,等到剩下四万枚纱锭和一千台织机也投入使用后,甚至称得上是中国境内最大的一家纺织厂,但是和二十多家日本洋行组成的联合体相比,这点规模就有些不够看了。

    李良他们虽然一直都很信任严绍,但现在纺织厂的情况的确不容乐观,回天无力的情况下,他们几个也只能躲在办公室里喝喝闷酒…

    闷酒什么的,本来就喝的很快,何况他们还有五六个人,没多久的功夫,酒瓶里的酒就已经喝没了。

    摇了摇空掉的酒瓶,已经有些醉意的李良站了起来。“我去再拿一瓶来…”说着朝办公室的一个角落走去,他也清楚五六个人的话,一瓶酒根本不够,所以特意从外面买了一箱白酒。

    从已经被打开的纸箱里取出一瓶酒来,晃了晃脑袋,李良朝酒桌走了过去,这个时候酒桌上已经有人开始不耐烦的用空了的酒杯砸桌子。受到催促,李良迈动脚步的步伐也快了许多,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铃铃铃…”

    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铃声,电话的响声几乎都是一个样。

    刺耳的电话声突然响了李良也是被吓了一个激灵,手里的酒瓶更是差点被吓掉。

    “谁来的电话…”多少清醒了一些,李良把酒瓶放在桌上,示意他们几个先喝,然后走到桌上拿起电话有些随便的道。“谁啊?”

    旁边的几个人见有电话来了也不在意,只是继续在那里喝着他们的酒。不过没多久,他们就发现李良的脸色变了一下。

    在连声称‘是’后,李良把电话挂断,桌上一个姓孟的有些奇怪。“是谁打的电话…”

    “是老板…”这么说的时候,李良的脸上既有些喜色,却有有些难以置信,就像是猜到了什么却不敢肯定一样。

    “老板?”听到李良说是严绍来的电话,其他几个人有些恍然的点了点头。

    刚才看到李良的表情变了一下,他们多多少少也猜到了电话是谁打来的。毕竟在这个工厂里,能让李良这么恭敬的人没几个。

    “老板…”把手里的杯子放下,刚才那个姓孟的看了过来道。“电话里有什么吩咐吗?”

    “有一个…”走到桌前,给自己倒了杯酒后,李良精神奕奕的道。“老板刚才打电话来告诉我,说把大部分机器都停了,只开十分之一…”

    “只开十分之一…”一个负责车间管理的心中一惊。“是要停工吗?要是这样,工人们恐怕会…”

    虽说因为改革的关系,工厂里的工人对严绍都很感激,可要是停工的话,恐怕还是会有不少人跑出来闹。不是他们不懂得感恩,而是因为这些人一家老小的生路全都在他们辛苦做工赚来的微薄工资上,要是这些工资没了,恐怕全家都要跟着挨饿。

    要知道,这年月光是耕地可不太容易填饱家人的肚子,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工厂的工作环境那么恶劣,还是有不少人愿意到工厂做工的原因。

    “放心吧…”明白他在担心什么,李良笑了笑后开口道。“老板已经说了,薪水照付…”

    “薪水照付?”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但如果薪水照付的话,至少短时间内不用担心会出什么问题。

    见那几个人已经听明白了,李良也不和他们继续罗嗦,直接拿起电话把严绍的意思传达了下去。

    ————————————————————

    “孙老板,再给我来一包棉纱…”

    第二天清晨,一个三十多岁的夫人走进商铺,对着商铺的老板轻声道。

    这家商铺的门面并不算大,整个商铺除了老板外就只有两个伙计,她经常到这里来买棉纱回家纺,所以和这家商铺的老板并不陌生。

    姓孙的老板正在柜台低头算账,听到声音抬起头来,一看是熟客来了,连忙把账本和算盘放下。“原来是佟家的嫂子,你稍等一下…”说着对一旁正在忙的伙计到。“拿一包棉纱来…”

    “好嘞!”听到老板的话,正拿着扫帚清扫的年轻伙计连忙放下手里的活,从一旁的架子上拿了包棉纱过来…

    佟家嫂子本来已经准备付钱,但是看了眼那包棉纱后却皱眉道。“……怎么不是芜湖厂的了…”

    虽说日本人的棉纱便宜,但也不是每个人都会跑去买日本人的棉纱。毕竟不管怎么说这里也是芜湖,纺织厂里的工人都是芜湖人,而且到如今已经有四千多人了。

    要知道整个芜湖也只有十多万人,四千多名职工,算上他们的家属至少也有万余人?何况为了和日本人打价格战,芜湖厂的棉纱等产品也进行了一系列的降价,仅仅只比日本人的高上一点,工厂职工的家人自然不可能为那一点钱就不支持自己的家里人,这个佟家的嫂子也是如此。

    听到佟家嫂子的疑问,孙老板歉意的笑了笑。“真抱歉啊,今天也不知道是怎么的,芜湖厂的人说,从今往后他们卖的货只有过去的十分之一,再加上还有不少人只认芜湖厂的货,现在我们这里实在是没有了…”

    除了佟家嫂子这样的外,也有不少人和她一样也只认芜湖厂的商标,理由很简单,两个字,排外…

    这个时代正是乡土情结最严重的一个时代,对芜湖的当地百姓来说,虽然严绍不是芜湖人,但工厂里的工人却几乎都是芜湖本地的,再加上因为善待职工的事严绍在芜湖当地的口碑很好,芜湖的百姓对他并不是很抵触。但是对芜湖的当地百姓来说,日本人却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