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的孩子里,有一个突然大哭了起来。
负责照顾她们的姑娘走了过去,突然叹了口气。“小祖宗,你就不能老实一会吗…”说着从一旁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尿布,打算替这个婴儿换上,然而她的右手上少了两根手指,速度根本快不起来。
最后还是另一个手腕上有疤的姑娘走过来帮忙,才算是把这件事忙完…
看着总算是安静下来的孩子,房间里的人都松了口气,毕竟要是十多个孩子都跟着哭起来,那可就热闹了。
而看着自己少了两根手指的右手,刚才的那个姑娘脸上却是一片黯然。
就像曾经说过的一样,农民一旦进厂做工,他们的身体便等于是出卖给了资方,不再由自己任意支配。工人一旦出现工伤事故,厂方会补贴一点医药费,但大多是杯水车薪。
而纱厂工人的工作,多为看守机器,大多使用的是手部。在飞快转动的机器上摇纱、换纱、接断头,手部受伤的几率是比较高的,如果只是轻伤到还好说。一旦工人手部受伤变成残废,她便完全失去了劳动的可能,工厂是不会再让她们继续工作的,自然也不可能养她们一辈子。
严绍在建厂前,曾经让英国技师给她们进行过培训,所以工厂里的工人受伤率要比其他工厂低上许多。但就算这样,大半年下来还是有不少女工受伤,因此而残疾的也有十多人…
手部残疾,也就等于是丧失了劳动能力,根本无法在工厂里继续工作。所以当时负责财政管理的丁茂在给了这些人一笔钱后,便让她们回家去了…
这么做如果在后世明显是不人道的,甚至很可能会被告到破产,然而在这个时代却是常理,因为几乎每个工厂都在这么做…
当时负责这件事的是柯富和丁茂他们,在他们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大事,所以也就没有告诉当时正在上海的严绍。
后来由伊莱诺和卡特琳娜负责后,她们曾经细致的查阅过一遍有关工人的资料,并从资料上看到了这十多个人的遭遇。
正好当时严绍要在工厂里弄一所幼儿园,本来按照一些人的意思是,从外面聘请一些奶妈进来比较合适——————奶水充足且会照顾人,由她们来的确是比较合适的。
不过最后伊莱诺和卡特琳娜她们,却决定把这些已经无法工作的女工找回来,让她们负责照看这些孩子。没错,在手部出现问题后,她们的确已经无法去做那些沉重的工作,但是照看孩子的话还是没问题的,而且还付给了她们和其他女工一样的工资,这多少也算是一种补偿…
那些已经回家的女工在得到这个消息后也是喜出望外,手残疾,也就等于是丧失了劳动能力,不要说去工厂做工,就连下地务农也不可能,就因为这样这些女工在回到家中后可说是受尽了婆家的责骂。
不过她们在进工厂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再加上也很清楚其他工厂工人残疾后的遭遇,所以尽管作为工厂老板的严绍才是她们残疾的罪魁祸首,但她们依然感激着严绍。
当然,一般来说幼儿园是只照顾3岁以上的孩子的,不过现在这个时代也讲究不了那么多了。
————————————————————
厂内女工的孩子,当然不可能只有婴儿或者是六七岁的孩子,也有不少更大一些的,这些则是被安排在了距离幼儿园并不是很远的一所小学里。
和幼儿园不同,小学里负责照顾孩子们的,就不是那些因伤无法工作的女工了。毕竟这个时代的女性地位很低,除了有钱人家外,很少会有人把自己的女儿送到学校去读书识字——————要是换成是男孩就不一样了,只能说重男轻女的确害人。
为了让那些已经可以读书识字的儿童能够尽早受到教育,严绍派人到上海的几所女子学校里去聘请了几个刚刚毕业的女学生过来。
纺织厂,不,应该说是严绍旗下工厂进行改革的消息,在上海已经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些在学校里读书的女孩子们也听说了。所以在受到邀请后,不少女学生都很乐意到工厂附属的小学里来任教,而且在工资方面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对她们来说,她们只是在得知了改革的事情后,想到芜湖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助那些困难的工人们,金钱什么的对家境富裕的她们来说反倒是不怎么重要…
只能说那个时代的学生,的确是非常的淳朴…
于是在半个多月前,新建的芜湖附属小学里,除了数十个年龄不等的学生外,还多了几个十分年轻的女教师…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听着从小学里传出来的读书声,陪着严绍过来看看的伊莱诺和卡特里娜互相看了一眼。“我们去那边看看…”说完这么一句话,两人便把严绍一个人留在了幼儿园里。
当初在聘请教师的时候,严绍一直都坚持要聘请女教师。这么做的原因除了他小学时候,除了一个体育老师,剩下整个学校都是女老师外,还有一个原因却是因为后世一些新闻的影响,害怕在自己的学校里出什么乱子。
伊莱诺和卡特琳娜当然不会知道他的想法,只以为他是想对女学生啊,女教师什么的图谋不轨,因为过去在房间里严绍也曾让她们穿过一些学生服、教师服什么的,只是就算服装一样也只能算是s而已,怎及得上真的……咳咳…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两人对严绍看的相当严密,这次会陪着严绍一起来,除了想要看看改革成果外,也是想看看新来的女教师里有没有什么人会自己产生威胁…
严绍当然不知道两人的想法,他只是隔着窗户好奇的看了眼床铺上的一个婴儿“这孩子挺可爱的…”严绍其实很喜欢孩子的,前提是他们别哭…
见严绍似乎很喜欢那个婴儿,一旁陪着他的幼儿园园长笑着道。
“老板,您忘了?这个孩子就是前段时间在车间里生出来的那个啊…”在看向那个婴儿的时候,面容显得很慈祥。
这次公司的改革,说到底也和这个婴儿还有她的母亲有关,所以幼儿园里的几个幼师对她也是相当的关照。
“原来是她啊,难怪觉得眼熟…”
这时有个幼师跑了过来,似乎是有什么事,幼儿园园长告罪了一声后,便跟着那个人向仓库走去。
而在看了看那个女婴后,严绍则是对身旁的付修明道。“说起来,你们派人替我去慰问那个叫冉今雨的姑娘了吗?”
“已经派了…”正瞅着房间里那几个幼师的付修明,听到严绍问他话,连忙凑上来回答道。“我们派人送了些慰问品,还留了一些钱,那个姓冉的姑娘还说过段时间要亲自上门道谢呢…”说到这里,付修明的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微笑。“说起来,我还让人打听过,那个姓冉的姑娘似乎是个新寡,丈夫前段时间因为意外死了,只留下个遗腹子还有身子不便的老娘…”
“新寡吗…”听到这个词,严绍也略微精神了一些,心里暗暗道。“说起来那个姓冉的姑娘虽然不及伊莱诺和卡特琳娜,但模样似乎也很俊俏,而且未亡人什么的,咳咳…”
陷入沉思的严绍并没有注意到付修明和其他几个卫兵突然大变的脸色,轻拍了一下手掌后义正言辞的道。“作为公司的老板,我有义务去探望遭遇不幸的员工,决定了,明天就亲自去…”
“亲自去做什么…”一个声音在严绍身后阴森森的道…
像是僵住了般,严绍一点一点的转过身子,哭丧着脸对正一脸怒色看着自己的两人道。“亲自去送个果篮…”
————————————————————
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三更~~~
正文 第八十四章 坏消息(第四更)
当伊莱诺和卡特琳娜走到教室窗外时,一个看上去至多不过18、9岁的年轻教师正站在讲台上教下面的学生背诵唐诗。
她叫学生们背诵的,就是两人刚才听到的《锄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来到中国后,两人对中国文化也是多有了解,自然不可能不知道这首唐代诗人李绅的名诗。
而在讲台下面,几个女教师也坐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着曾经的同学,如今的同僚站在上面教着学生语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虽然现在工厂里已经有了三千多名工人,但毕竟不是每个女工都有孩子,也不是每个有孩子的女工都会把孩子送到学校来,所以现如今工厂的附属小学一共也只有50多名学生,勉强凑满了一个班的数量,而这些从上海聘请来的教师就只能轮流教这些学生语文、数学和历史等等…
在旁听了一阵后,伊莱诺和卡特琳娜点了点头。
虽说讲台上的那个教师还不到20岁,而且恰是满脑子热血的时候,但是她的课到是讲的相当不错。
“看来这次并没有找错人呢…”侧过头去,伊莱诺对身旁的卡特琳娜道。
听到伊莱诺的话,卡特琳娜并没有回答,只是嘴角微翘,露出了一丝笑意。
这个时候两个人似乎忘了,她们其实也不过才刚刚19岁而已,和教室里的女教师属同一个年龄…
点点头,在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感到满意的同时,伊莱诺她们也略微放下一些心来。
教室里的那几个老师虽然年轻,但无论是身材还是容貌都远不及两人,而且她们身上穿的教师服也是从上海学堂里带出来的,土土的,和严绍强迫两人在房间里穿的那种完全不一样。当然里面也有两个面容姣好的,只可惜被身上的衣服给毁的差不多了。
“就算那家伙再想尝鲜,也不可能会瞄上她们吧…”
想到这里,无论是伊莱诺还是卡特琳娜都安心了许多。
与此同时,似乎是感觉到了什么,那个讲台上的女教师向窗外瞥了一眼,却看到两个绝美的白人女子正站在那里,配合着好像画框似的窗口,就好象画中的人物一样…
直到今天之前,她都没有想过这世上居然还有这么美的女人…
尤其是在配上那种被人滋润后的风情,更是连她也不禁被吸引了进去。
见自己两人已经被发现,伊莱诺朝那个女教师微微一笑,便和卡特琳娜一起离开了学校,只留下那个女教师失魂落魄的留在讲台上…
在发现学校里的那些教师对自己两人都没什么威胁后,两人的心情可说是相当的好。只是她们才刚刚放松了对那些女教师的警惕,就听到严绍在那里嘟囔着要亲自去前不久的那个寡妇家去…
虽然无论是相貌还是身材,那个叫冉今雨的似乎都无法和她们相比,但如果严绍只是想尝个鲜的话…
想到这里,伊莱诺和卡特琳娜狠狠的瞪了付修明一眼,然后十分危险的看向还不知大祸临头的严绍。
————————————————————
被狠狠的修理了一顿后,严绍瞪了一旁偷笑的几个卫队成员一眼。
当初组建他们的目的,明明是要保证自己的安全,结果刚才那种情况来人了都不告诉自己一声,真是白给他们那么多薪水了…
从幼儿园和学校那里离开后,严绍和伊莱诺她们接着去了一趟医院。
医院是和学校一起建的,之后严绍从上海请了几个华人医生,西医,工厂里工人会需要看病,通常都是因为受伤的缘故,有时甚至会碰上处理不当就会致残的意外,这个时候西医明显要更合适一些…
在请来医生的同时,严绍也从上海购来了几套西医用的医疗器械。虽然规模小了一点,但至少和一般的医院相比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自从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后,工人们的精神明显好了许多,不但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受伤的几率也降低了许多。事实上受伤这种事和精神状态也有一定关系,精神越差越容易受伤。所以当严绍和伊莱诺她们到医院去看看时,医院里并没有几个病人…
走出医院,工厂的主要道路都已经铺上了水泥路,这些水泥都是从已经开工许久的洋灰厂那里来的。
这段时间来,供应工厂扩建的洋灰,几乎都是从那家洋灰厂而来,整个洋灰厂几乎是从未闲下来过。不过也因为生产出来的洋灰都供应给了纺织厂,所以直到现在洋灰厂都没能盈利——————其实把产品全部供应给自家,也算是替公司剩下了不少钱。
“要不要去花园那坐坐?”
揉了揉还有些疼的胳膊,严绍凑到负气的两人中间,有些讨好的道。
没办法,谁叫他想着犯错误的时候,却没注意周围的动静呢,合该他遭此劫难。
走了这么长时间,伊莱诺和卡特琳娜其实也有些乏了,所以尽管还很生气,但最后她们还是点了点头。
那个所谓的花园,面积并不算大,是严绍在改革后令人在工厂里建的,专门供工人们歇息用的。在建成后严绍和伊莱诺她们也曾来过,虽然很小,但也不错…
凉亭里,伊莱诺和卡特琳娜坐在石凳上闲聊着,只当一旁献殷勤的严绍不存在,严绍也不在意。最近一段时间,公司的事情都很顺利,船运公司再被收购下来后,便载着纺织厂生产的棉纱到南通,将棉纱卖掉后再带着那里的棉花回来。同时另一些船也载着公司的产品,到安庆等城市去…
面粉厂的人选也已经挑好,只是厂址还没有选好而已。
在严绍看来,目前八万枚纱锭的数量,根本无法满足安徽、湖北、四川和江西等省的需求,只是将来是把工厂的规模扩大,还是在别的地方令建分厂,严绍暂时还没有考虑好。
面粉厂也是需要一定动力的,如果是建在纺织厂旁边的话,正好可以用纺织厂多余的动力来磨面,但如果位置没有选好,则很容易会影响纺织厂的扩大,这也是严绍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动手的原因…
“还有种植基地,美国那边已经联系好了,会带所有的陆地棉种过来,到时只要在江淮平原上划下一块地,然后再分别建几个实验基地,相信就能找出适合在江淮平原种植的棉种了…”
就在严绍想着这件事时,不远处李良突然快步跑了过来。
不远处李良突然一脸焦急的跑了过来,尽管他还没有说什么,但严绍却直觉的认为这不会是什么好消息。一旁一直都不理睬严绍的伊莱诺和卡特琳娜也停止了讨论,显然也是注意到了这一点…
然后…
“老板,刚得到的消息,芜湖地面上突然出现了大批的日产棉纱和棉布,另外在南通那边似乎也有人肆意抬价,和我们抢购那里的棉花…”
努力的喘了几口气后,李良告诉严绍的果然是一个坏消息…
————————————————————
求收藏,求推荐票~~~
正文 第八十五章 低价倾销
“老板…”
办公大楼前,看到严绍和伊莱诺她们总算是回来了,负责进出货的邱博彦连忙迎了上来。
朝着邱博彦点点头,严绍直接向办公室走去,路上一声不吭,一直等到进了办公室后才开口道。“老邱,到底出了什么事?”
“是这样…”听到严绍询问,邱博彦连忙把事情说了一下。
原来在不久前芜湖和安庆等沿江城市的市面上,突然出现了大量日产棉纱、棉布,而且价格要比芜湖纺织厂生产的低出一块。另外南通那边也传来消息,说有日商刻意抬高棉花的收购价格,导致他们从棉农那里收购棉花的时候,不得不跟着提高价格…
这时还不是10年后,要是现在有个‘二十一条’曝光一下,或许还会有棉农和百姓站出来抵制下日商和日货,但是现在的话…
结果南通的棉农都把棉花卖给日本人,安徽境内的一些城市也都忙着抢购日本人的商品,纺织厂生产的棉纱和棉布在无人问津的情况下顿时积压了起来。
“低价倾销吗…”听完邱博彦的叙述后,严绍皱了皱眉。
这种事情已经属于恶性竞争,想解决的话也容易,只要官府发出一道禁令就可以。问题是这时的官府畏洋如虎,哪怕只是东洋,就算诚勋收了严绍不少好处,想要他出现帮忙恐怕也是不可能的。
换句话说,这件事上官府完全靠不住,只能靠自己。
“日本人都集中在上海那边…”沉吟了片刻,严绍对着闻讯赶来的李良道。“你去给上海那边发封电报,询问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明白。”
等到李良转身离开后,严绍对着邱博彦道。“你出去打探一下,看看日本人的动作有多大,究竟有多少家日商参与了进来…”
“我这就去…”
接着严绍又逐步安排了一下,等到所有人都出去了后才对伊莱诺她们笑了笑。“看来日本人是想报复上次的事…”
细眉微蹙,伊莱诺白了他一眼。“这本来就在意料之中,不是吗…”
————————————————————
回国这么长时间,严绍怎么说也是认识了些朋友,在上海也有些关系。所以在上海办事处的人很快就给严绍回了一封电报,只是电报上的内容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妙。
这次与其说是三井洋行自身的报复行动,到不如说全上海所有和纺织业有关的日商都参与了进来,规模极大。
“这就有些奇怪了…”看着从上海传回来的情报,严绍有些不明白。“我当初在上海似乎只坑了三井洋行一家,怎么他们也参与进来了…”要是说他们和三井洋行的关系极好,严绍到是能理解,问题是这次参与进来的日商几乎都曾经对三井洋行落井下石过,怎么想山本也不可能和他们合作。“难不成山本那家伙其实是个抖?”
“这点上海那边的人还在查探,不过短时间内恐怕不会有什么有用的情报能传回来…”已经电报局回来的李良开口道,脸色不是很好看。
已经有些经验的他很清楚,低价倾销这种战术很不好应对,如果官府不介入的话,基本上只能等其中一方撑不住为止。
如果说这次只有三井洋行一家的话,或许还没什么,虽然三井洋行家大业大,想要用这种手段搞垮严绍的芜湖纺织厂也没那么容易。但现在参与进来的日商至少也有二十多家,短时间内根本不需要担心资金的问题,那现在麻烦的就是严绍了…
实际上,这也是为什么山本条太郎会把上海租界内的其他日商也叫来的原因,要是只有三井洋行一家的话,即便能斗垮严绍,最后付出的代价也会得不偿失。山本虽然很恨严绍,但还不至于为了私人恩怨而做到这个地步。
但如果上海的其他日商也参与进来,问题就简单多了。
“二十多家洋行,就算是用低价倾销的方式来竞争,摊在每家身上的数字并不会很多,甚至坚持个一年半载的,对我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坐在三井洋行的会议室里,山本条太郎一脸笑容的对在座的各个日商道。
听到山本的话,其他人也都含笑点了点头。
就像山本说的一样,如果只是一家洋行或者是几家洋行的话,想要对中国的一个省进行商品倾销,所要付出的代价无疑是极大的。但如果是二十多家洋行的话,这个代价分摊在每家日商身上,也就不是那么难以承受了。
如果不是这样,根本不可能会有人愿意陪着山本一起疯。
而他们会陪着三井洋行发疯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严绍所带来的威胁。
眼下日商的主要市场还在上海、江苏一带,对长江流域内的安徽、江西、两湖等省份还没有太多的触及。但这并不是说他们没有这个想法,只是暂时还没有这个能力罢了。
就像张謇的大生纱厂,四万枚纱锭也只能满足南通一半的产量一样,日本人也是如此。但日本人在上海、江苏一带扩张的速度很快,迟早有一天会想把生意扩展到长江流域内去,毕竟整个长江流域涵盖了多个省份和中国的近半人口,其中单是一个四川就有五千多万人口,这么大的一个市场英国人不会放弃,日本人当然也不会。
本来在长江流域内有一个张之洞的湖北织布局,勉强能算是有点威胁,可惜这个对手最后却是自己把自己给搞垮了。而在湖北织布局后,哪怕是像安徽这么大的省份,在历史上也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三年才出现了第一家机器纺织工厂。
对日本人来说,偌大的长江流域就像是一个完全没有挖掘过的宝藏一样,而且根本不需要担心竞争对手。
但就在这个时候,严绍出现了。
如果说严绍只是办了一家普通的纺织厂,哪怕是像大生纱厂那种规模的,恐怕日本人都不会担心。但是严绍刚开始便从英国人那里购下了八万枚纱锭,整个工厂完全竣工,就算是算上中国境内的所有外国纱厂,恐怕也没有一家能在规模上和严绍的芜湖纺织厂相比。
而且根据他们得到的资料,严绍还很有野心。
如果日本人还像过去那样按部就班的慢慢来,没有个十年八年恐怕不太可能深入长江,而这段时间已经足够严绍把生意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了,到那时就算日本人想玩低价倾销也没用。所以他们才会想在严绍羽翼未丰前,先把这个有威胁的嫩芽给拔掉。
但是就算严绍对日本人有威胁,如果没有人挑头的话恐怕也未必会有人愿意这么做。毕竟想要对某个省份进行倾销,单凭一家或者是几家洋行是不够的,而且就算严绍真的羽翼已成,那也是十年八年后的事了,没有几个人会愿意为这么多年后的事情拼命,就算有人愿意,想要召集上海所有洋行也需要足够的影响力才行,这是一般洋行完全办不到的…
不过谁叫严绍和山本有仇呢,三井洋行更是日本洋行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就算严绍没什么威胁,山本都想着怎么报仇,如今严绍已经对三井洋行造成威胁,他自然更是没有罢手的可能…
————————————————————
求收藏,求推荐票~~~
正文 第八十六章 困难
来自日本的纺织品就如潮水一样涌入安徽市场,极低的价格固然没有给日商带来多少利润,但也成功的让芜湖纺织厂的产品出现了积压和滞销。
对日商来说,用这么低的价格进行倾销固然不是很舒服,但他们是由二十多家洋行组成的联合体,这么点代价完全承受的起。
然而对势单力薄的严绍来说,事情就有些麻烦了…
“这些日本人时机抓的很准,恰好在中国人开拓其他几个省份的市场前动手,让他连抛弃本地市场的机会也没有,十分被动…”
哈里森的办公室里,一个叫伦纳德的副经理在看过从安徽传回来的消息后,对着哈里森和另一个叫希尔的副经理道。
“没错,而且那个中国人刚刚进行完工厂改革,再加上收购船运公司和正在进行的种植计划…”将一份资料扔回桌上,那个叫希尔的副经理轻抬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道。“现在他的手里剩不了多少钱了,如果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恐怕要不了几个月就给停工…”
这个叫希尔的副经理到是算的很准,在进行工厂改革和收购了船运公司后,严绍手里的资金的确少了不少。而四万枚纱锭消耗的棉花数量也十分惊人,每天在原料采购上的花费就达到了三万多银元,等到另外两万枚纱锭也投入使用,这个数字甚至会涨到四五万的地步。
换句话说,每个月单是在原料采购上,严绍就需要花出近百万银元,和这些相比每个月万余银元的工人工资反而算不得什么了。
“现在主要看日本人能坚持多少时间,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芜湖纺织厂现有的资金大概在一百五十万左右,省着些用的话应该能坚持两个月。”
“那看来这个中国人是没什么希望了…”摇摇头,希尔开口道。“以那些日本人的实力,就算支持半年也没问题,不过…”
说道这里,希尔看向哈里森。“经理,我记得那个姓严的中国人,是一个非常出名的小说家对吧…”
“没错…”刚才一直听着他争论的哈里森点点头,作为严绍的书迷,他自然了解很多情况。
“那…”见哈里森开口承认,希尔继续道。“不知道他每月在这方面的收入是多少?我记得他好像写了很多很畅销的小说,如果这方面的收入过多,说不定能多坚持一段时间…”这个希尔并不是一个小说爱好者,所以也只是听说过严绍的一些传闻而已,毕竟这个世界可没有什么一类的。
哈里森稍微想了一下,然后摇头道。“我记得他每个月的收入大概有几万英镑,不过这些年底才能到手,恐怕现在他是指望不上了…”
听到哈里森说有几万英镑,希尔和伦纳德都吃了一惊。
这年月英镑可是很值钱的,和银元的汇率更是达到了1:105的地步,几万英镑的话至少相当于几十万银元。如果能有几十万在手的话,省着些用甚至还能再撑一个月。不过在听到哈里森说年末才能到手后,两人也跟着摇头叹息起来。
“看来这个中国人的确是没希望了…”
既然是他们都能得到消息,日本人当然没理由会不知道。日本人敢把商品低价倾销到安徽去,也和知道这件事情有关。
虽然分摊后的代价对三菱和三井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说不痛不痒,但是那些小洋行还是会觉得很难受。三两个月也就算了,真要维持个一年半载,恐怕他们也会觉得受不了。
如果不是三井洋行和三菱洋行承诺事成之后,会把安徽省和江西省一半的市场份额分给他们,他们甚至都未必会参与进来。
而对三菱、三井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说,单独或家洋行对一个省份倾销也是件吃不消的事情,这也是他们会需要哪些小洋行的原因。
虽说这件事在之前被隐藏的很好,但在发生了后却不是什么秘密,包括怡和洋行在内的诸多外国洋行也都很清楚。只不过在这件事情上,哈里森等外国洋行的大班(也就是经理,以后还是叫经理吧,不然真心别扭)的态度却很复杂。
先前芜湖纺织厂发展的那么顺利,他所带来的威胁哈里森他们自然不会看不到。这个时候日本人愿意出面在这根嫩芽长成前就拔掉,也比较符合英国人的利益。
问题是,在把芜湖纺织厂拔掉后,顺势侵入长江流域的日本人会不会成为比严绍更大的威胁?
这时日英同盟才刚刚签订完没几年,英国人正需要日本人去牵制俄国和德国在远东的发展,会不会愿意在这件事上和日本发生冲突他们也不知道,所以很多事情就需要这些在中国的商人去思考…
————————————————————
办公室里,看着李良提供的长长的名单,严绍一阵苦笑。
他不是没有想过山本会报复,但是这么多日本洋行一起来,却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什么时候日本人这么团结了…”无奈的苦笑了一下,严绍看向面前的几个人。“现在这个情况,各位都有什么办法?”
听到严绍这么问,柯富几人互相看了看。
他们也曾听说过严绍和三井洋行的矛盾,却没想到矛盾居然这么大,几乎全上海所有和纺织业有关的日本洋行都参与了进来。本来如果只是一家三井洋行的话,他们或许还有办法解决一下,但二十多家洋行合力…
“恐怕就只有等他们自己放弃才行了…”
听到丁茂这么说,严绍摇了摇头,扭头看向伊莱诺和卡特琳娜。
两人刚才也在细思着解决的办法,见严绍看了过来,紧咬了下嘴唇后伊莱诺缓缓开口道。“就像丁部长说的一样,眼下就只能等着日本人自己放弃才行,不过在这之前我们还有三个选择…”
“第一,就是和日本人硬碰硬,既然他们用低价倾销货物,那我们就用更低的价格来销售货物,不过这个办法我不推荐,因为无论是从资金上还是生产能力上,我们都远不如日本人,这么做的话只会把我们自己给拖垮…”
“在一个,就是将工厂停工,等到日本人结束倾销后再说,不过这么做的话等于是把安徽和其他几个省份拱手让给日本人,就算我们重新开工,短时间内恐怕都很难再有什么作为…”
“最后一个,就是拖,先停工一部分机器,然后用同样低的价格来销售货物,不过这么做的目的不是把日本人赶出去,而是为了保证工厂在省内的存在感,免得停工后安徽被日本人彻底占领,而在这个期间我们要尽可能的去找新的市场”
说到这里伊莱诺和卡特琳娜细眉微蹙,因为这个办法其实和赌博没什么区别,只不过赌的是日本人什么时候会放弃。如果在他们的资金耗尽前放弃,那就算严绍赢了,可要是严绍的资金全部被耗尽了,他们还没有放弃的话,那严绍就会血本无归,而从眼下看,严绍的输面要大的多…
至于新的市场,就算他们能找到,难道日本人就不能追上来吗?
然而眼下这也是唯一合适的办法,因为如果选择另外两个办法的话,前一个根本拼不过,第二个除非严绍愿意改行,不然恐怕很难再有什么作为。至于派人过去和谈,这点无论是伊莱诺还是卡特琳娜都没有想过。
日本人既然会弄出这么大的阵势,显然不会轻易善罢甘休,即便是和谈,提出来的条件也是他们难以接受的。
这一点不止她们清楚,就连严绍自己也清楚,所以在沉吟了片刻后,严绍开口道。“那就用第三个吧,看看谁撑得比较久…”
————————————————————
求收藏,求推荐票~~~
正文 第八十七章
见严绍想要比比看哪一边撑的更久,一直沉默着的丁茂开口道。“既然日本人想要低价倾销,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直接从他们手里收货,然后低价卖到上海去,这样即便算上运费我们也能赚上一笔…”
听到丁茂这么说,其他几个人眼前一亮,严绍和伊莱诺她们却摇了摇头。
低买高卖,如果单只是想赚钱的话,这么做当然没问题,不然的话也就不会有所谓的远洋贸易了。问题是这么做会得罪很多很多的人,要知道在上海不止有日本人,还有英、美、德等国和许多华商存在,真要在芜湖收货然后拿到上海去卖,等于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
而且想卖货,总要有销售渠道才行。
问题是有那些洋行出面,上海哪家商铺敢收这些货?就算你直接在大街上叫卖,人家只要找人上来放把火也就解决了。
报官?别说严绍和陆元鼎只有点金钱上的交情,就算两人是生死之交,这件事他也不敢管,更管不了…
事实上,低价倾销的确很有效,虽然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伤到自己,但是却胜在使用。历史上安徽的第一家机器纺织厂裕中纱厂,就是因为洋商的倾销导致产品积压,资金周转不灵,债务激增,最后为了维持生产甚至三次出租,如果说一个低买高卖就能解决问题的话,裕中纱厂也就不会变得这么惨了。
吩咐完事情后,严绍三人乘着马车返回庄园。
在往庄园走的路上,顺着车窗严绍看到有许多职工的脸上都露出一脸愁容,显然工厂眼下的困境她们都已经听说了。
看着那些职工脸上担忧的表情,虽然严绍现在还在为工厂的事情烦心,但他还是感到一丝欣慰,因为这代表那些职工已经开始替工厂着想了,当然,也是在替她们的饭碗着想。
“至少前阵子没有白费…”想到这里严绍扭头看向伊莱诺和卡特琳娜,却发现坐在对面的两人正眯着眼睛看着自己。
严绍当然明白她们为什么会这个样子,连忙举起双手承认错误。“好吧,好吧,我承认是我错了,我不应该乱得罪人…”到了这个地步,他也不愿意说什么‘我也没想到会冒出这么多人来’一类的话去辩解,因为错了就是错了,而且他当初只想着让日本人吃亏的想法也的确是有些轻率。
见严绍的确知错了,两人也不再做出一副生气的样子,毕竟她们两个都是聪明的女人,很清楚什么时候该适可而止。
————————————————————
严绍的命令很快得到了执行,正在安装的四万枚纱锭和一千台织机,继续按照原计划安装。不过已经开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