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亮兄弟,给予他们支持,那么山遇惟亮两兄弟的决心就下地果断一点,起兵就会坚决一点。 ”
“假如我们对山遇惟亮兄弟的举动有所怀疑,山遇惟亮兄弟必然心灰意冷,转而拼死保卫李德明,从而让我们凭空多出十万的敌人。 这样做实在是有点得不偿失。
”
夜哥翰问道:“江大人,万一那山遇惟亮兄弟使出的是诈术,意图拖延我军的前进速度,我们在这里驻扎下来,岂不是正好给了派人求援的时间吗?”
江逐流叹气道:“假如戎里耶没有跑掉,那么我们此刻宁选择什么都不相信,直扑兴州城而去。
可是戎里耶趁着沙尘暴的时候溜掉了,那么他的消息必然早已经送了出去,和当初我们预计抵达兴州城时间相比,此时已经晚了七到八天。
因此我们偷袭地突然性隐蔽性已经完全丧失,在这里多休整一天少休整一天已经不关乎战争的大局。 ”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七万五千大军在腾格里沙漠中长途跋涉了半个多月,人困马乏,现在突袭战变成了攻坚战,那么正好借机在这处水草丰美的草地休息一下,让战士们和马匹的体力都得到补充和回复,把战力调整到最佳状态,那么即使山遇惟亮是假意讲和,其拖延我们一天时间的损失完全可以在战力上弥补过来。
”
听江逐流把事情分析的这么透彻,狄青、夜哥翰等诸将领俱都心服口服,再也没有其他言语。
当下江逐流让辎重部队把车辆连接成一圈,形成一个巨大的简易屏障,军队都在屏障中休息。 另外派了五千人马到外面警戒,每三个时辰进行一拨轮换。
这边刚安排停当,那边就过来一小队西域胡人装束的商队,领头之人正是山遇惟亮将军地家人阿九。
负责警戒地正是夜哥翰,他把阿九和另一位胡商带到大宋军营来见江逐流。
那胡商进了江逐流的营帐,立即把头上地胡巾解了下来,望着江逐流大笑道:“宣德郎大人,别来无恙乎?”
正是党项左路厢兵统领山遇惟亮将军。
江逐流亦放声大笑,他上前挽住山遇惟亮的手说道:“山遇将军,一别数月有余,想煞小弟也!”
挽着山遇惟亮到大帐中间入座,然后江逐流叫道:“翊卫郎将军,还不陪阿九先生到后账饮酒?你们一定要好生招待客人,勿要怠慢!”
夜哥翰躬身答应,请阿九到后面饮酒去了。
江逐流又挥了挥手,帐内亲兵卫士也都退下。 江逐流这才笑吟吟地看着山遇惟亮。
山遇惟亮拱手说道:“惟亮多谢宣德郎大人的信任有加。 ”
江逐流笑道:“山遇将军还客气什么?当日我在山遇将军府中,将军不也曾如此信任于我吗?山遇将军,现在时间紧急,我们也就不讲什么客套话了,请将军把你的起兵计划讲一讲吧!”
山遇惟亮说道:“宣德郎大人,关于兴州城附近的军力形势,阿九已经向你说过了,我不再重复了。 目下在兴州城可以说掌握在我兄弟手中,取李德明的人头易如反掌。
关键的问题是,如何防范卫慕山喜和野利王的两路大军回师反扑!”
序 第三百一十三章 苏峪口之战(一)
第三百一十三章 苏峪口之战(一)
江逐流站起身来,双手背在后面来回在营帐内踱步,心中盘算着各种可能性。 山遇惟亮着盘坐在矮几前,双眼紧张地盯着江逐流,等待江逐流为他拿主意。
江逐流双眉紧锁,脸上表情不断地变化,试图从这繁芜杂乱的各种可能性中寻找出一条最稳妥的道路。
大约过了两盏茶的时间,江逐流停了下来,双眉舒展开来,脸上一副豁然开朗的神情。
他返回矮几前坐在山遇惟亮的对面,严肃地对山遇惟亮说道:“山遇将军,你可是做好了举事的准备吗?”
山遇惟亮点头道:“惟亮觉得此时乃是最好的时机。 俗语云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假如惟亮不抓住现在有利时机,等卫慕山喜和野利王率军回来,我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
江逐流拿出地图摊开在矮几之上,对山遇惟亮说道:“鸣沙堡距离兴州有多少里?”
山遇惟亮说道:“五百里出头。 ”
江逐流又指着乌梁素海说道:“乌梁素海呢?”
山遇惟亮道:“大约一千五百里。 ”
江逐流道:“这就是了,首先消息传到鸣沙堡和传到乌梁素海速度就不一样。 到乌梁素海的时间大约是鸣沙堡时间的三倍。
其次,卫慕山喜即使在乌梁素海接到消息开始往兴州赶,那么花费的时间也是鸣沙堡野利王部队时间的三倍,再加上路上消息传递的时间,卫慕山喜的大军赶回兴州大约需要二十天到一个月的时间。
此外在乌梁素海,卫慕山喜还要面对着契丹大军的强大压力。 他即使想要撤兵,恐怕还要防备契丹大军从后面追击,所以他只能是缓缓撤退,如此一来。
又要多花上十天的时间,所以卫慕山喜即使赶回兴州城,至少是一个半月开外了。 ”
山遇惟亮说道:“惟亮也是如此考虑地,实际上只要惟亮举事之后,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鸣沙堡野利王的部队。 野利王率领八万大军从鸣沙堡赶回来,只需要四五天的时间。
再加之鸣沙堡大宋枢密使钱惟演率领的部队已经并围困数月,战斗力几乎丧失殆尽。 此时看见野利王撤兵,绝对不敢在后面追击。 只会趁机撤回大宋境内。
所以野利王的八万大军可以毫无顾忌地赶回兴州来。 ”
江逐流道:“山遇将军,你们兄弟两个加起来有十万军队,自然是不怕野利王的八万大军。 ”
山遇惟亮道:“宣德郎大人,如果仅仅是野利王的八万大军,惟亮自然是不放在眼里。
可是在和野利王血拼之后,惟亮还要面对着卫慕山喜地十五万大军,此时惟亮手中军队可能仅仅剩下两到三万,如何是卫慕山喜十五万人的对手?”
“呵呵。 山遇将军,本官还率领有近十万大军,到时候你我两家联合起来,自然不怕卫慕山喜的十五万大军。
”江逐流说道:“本官所忧虑者不是野利王,也不是卫慕山喜。 而是紧随而至的契丹大军。 在卫慕山喜我们消灭之后,必然要面对着契丹大军。
所以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到时候才能依据兴州城之险抗衡契丹大军。 ”
山遇惟亮道:“宣德郎大人,怎么个提前准备的办法?”
江逐流说道:“山遇将军。 你虽然人在兴州,可曾听得数月前本官在甘州如何对抗李元昊的十多万攻城部队的吗?”
山遇惟亮点头说道:“惟亮听从甘州回来的党项将领说过。
他们说宣德郎大人督造出一种威力无比地投石大炮,可以用很少人操作投石大炮,而且攻击距离比以前老式投石车要远上数倍,发射的石弹也比以前重上数倍。
当投石大炮发射起来,漫天都是隆隆作响的巨大飞石,气势非常吓人。 很多党项士兵只是听到响声就被吓得目瞪口呆了!”
江逐流笑着说道:“山遇将军,你听到的传闻稍微有点夸张。 不过大体上是不错的,这新式投石车地威力非常巨大。
兴州城墙高城险,而且无论是城池的长度和宽度都相当于数个甘州城,更适合布置这种新型的投石车。
这样这样我们能趁这卫慕山喜和契丹大军没有回来的一个多月时间内制造出大量新式投石车来,将来至少有八成把握可以守住兴州城。 ”
山遇惟亮大喜,说道:“只要有宣德郎大人主持,惟亮就放心了。 ”
江逐流道:“山遇将军,你首先回兴州城去控制住李德明。 然后把李元江手下地两万铁卫军也控制住。 然后本官再率领大军进入兴州城。
和你一同对抗野利王的八万军队。 ”
山遇惟亮道:“李元江的两万铁卫战斗力强悍,假如他们龟缩在兴州城不出来。 解决起来可能比较费事。
所以惟亮想出一计,可以把李元江的两万铁卫军引出兴州城,然后你我两军来个两面夹击,李元江的两万铁卫军肯定被我们消灭!”
江逐流说道:“山遇将军,什么计策?”
山遇惟亮笑着俯在江逐流耳边说一通,江逐流点头说道:“嗯,这样的计策可行,就按照这样的计策来。 ”
兴州城西平王府,李德明躲在王宫内愁眉不展,李元江和王府教习徐敏宗陪在一旁。
“王爷,现在看来大宋军队不用如何担心,需要担心的是倒是东北边境地契丹铁骑。
”李元江说道:“虽然现在看起来卫慕山喜将军占据了上风,但是契丹人仅仅是出动了十五万骑兵。 若是辽国继续增派部队过来,恐怕卫慕山喜将军就不好应付了!”
徐敏宗却道:“李将军,你休要小看大宋军队。 虽然目前大宋枢密使钱惟演和一万七千余名军队被困鸣沙堡,那是因为大宋朝廷一时大意,没有派出最强的将领出来。
以我对大宋的了解,大宋从来不缺能征惯战的将领,只是大宋朝廷不敢放手使用而已。
别的不说,就说那几乎以一人之力大破我们党项十万铁骑的江逐流来说,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五品宣德郎,竟然就如此厉害。
假如大宋朝廷任命江逐流为大军统帅而不是瞻前顾后的大宋枢密使钱惟演,那么野利王将军和大宋军队之间地胜负还是未知之数呢!”
李德明一拍龙案,怒道:“这个可恶地江逐流,不要让本王抓到,否则一定要把他千刀万剐,祭慰元昊在天之灵。 ”
李元江道:“王爷不要伤心。 徐教习不过是在长宋人的志气,灭我党项人地威风。 这次野利王将军率领八万大军对鸣沙堡困而不攻,就是想引诱大军援军上圈套。
按照道理来说,鸣沙堡被围的消息应该早就传回大宋朝廷了。 可是为什么我们期待的大宋援军还不出现呢?”
徐敏宗叹了一口气,说道:“李将军,你休要误会!在下不是在长宋人的志气,灭党项人的威风。 在下只是在提醒王爷和李将军,休要小瞧大宋军队。
在下估计,大宋的救援军队应该已经秘密出发了。 只是行程比较保密,没有被我们的细作发现而已。 ”
李元江怒道:“徐教习,你说话可要有点真凭实据,不要在哪里凭空推测信口开河。 你们宋人最擅长的就是夸夸其谈。
当初元昊王兄若不是听信你们宋人张元吴昊两个夸夸其谈的东西的计策,也不会被江逐流杀得一败再败,最后把性命也送在江逐流手上。
究其根本原因,与其说元昊王兄是死于江逐流之手,不如说是死于张元吴昊两个夸夸其谈的宋狗手里!”
徐敏宗阴沉着脸不说话。
李元江继续说道:“徐教习,你说大宋救援军队应该秘密出发了,那么可有什么凭据?这行军打仗之事最需要的就是依靠准确的情报进行军事部署,而不是红口白牙地一点证据没有在哪里信口胡说!”
徐敏宗脸色被气得通红,偏偏说不出话来。
李元江是李德明的侄子,现在李元昊死了,恐怕李德明的王位很可能会传给他最重新的侄子李元江,也就是说,李元江很有可能是自己未来的主子,所以徐敏宗即使有一千条一万条驳倒李元江的理由,也不敢再争论下去。
殿外忽然间想起急促的脚步声,一个亲卫冲上殿来跪倒在地禀告道:“启禀王爷江逐流率领十万大军出现在温泉山苏峪口外。
山遇将军兵力吃紧,急需军队火速驰援!”
序 第三百一十三章 苏峪口之战(二)
第三百一十三章 苏峪口之战(二)
李德明面色大变,他一下子从铺白虎皮的龙椅上坐了起来,指着亲卫说道:“你说什么?”
亲卫头碰着地面说道:“王爷,江逐流已经率领十万大军出现在温泉山苏峪口外。 山遇将军兵力吃紧,怕抵挡不住,急需兵力火速驰援!”
“江、逐、流!”李德明叫了一声,一下子跌坐在龙椅之上,他颤抖着手问道:“他,他,他怎么会出现在苏峪口?”
李元江大步上前,一把将亲卫提了起来,吼道:“王爷不是问你,江逐流怎么会出现在苏峪口?”
亲卫面色惨白,他哆嗦着说道:“山遇将军说,江逐流很可能是远道跨越黄河,从腾格里沙漠中穿越过来的……”
噗通一声,李元江把亲卫扔在地上,嘴里说道:“知道了,你先退下去!”
徐敏宗嘴角挂着一丝看不见的微笑,心中说道,我就说嘛!大宋军队很可能已经秘密出发了。
你们不相信,现在怎么样?大宋军队已经到了温泉山下,距离兴州不足一日的路程。 而且还是大宋第一猛将江逐流亲自率兵。
李德明呆坐在龙椅上,脑袋里几乎吓成空白了。
宣德郎江逐流,宣德郎江逐流,他有五千军队在手,已经在党项境内任意驰骋,现在率领十万大军过来,那党项城池还不是任他予取予夺?
李元江走进两步,叫道:“王爷,王爷!”
李德明这才清醒过来,他连忙道:“元江,现在江逐流已经打到温泉山外,我们该如何应付?”
李元江道:“江逐流有十万大军,山遇将军只有五万。
无论如何是抵挡不住的,我们当务之急就是立即派兵到苏峪口支援山遇将军,千万不能让江逐流越过苏峪口,不然兴州城就危险了。 ”
李德明说道:“可是兴州城哪里还有什么军队啊?其他地方远水解不了近渴。 ”
李元江说道:“王爷,眼下之计只有小侄率领两万铁卫火速到苏峪口支援山遇惟亮将军。
另外再派兵到灵州西平府,请山遇惟永将军火速率领右路厢兵赶往苏峪口支援,无论如何,都要把江逐流阻挡在苏峪口之外。 ”
李德明说道:“那这兴州城岂不是兵力空虚?”
李元江道:“眼下已经顾不得了。 假如让江逐流十万大军越过苏峪口,以小侄手下两万铁卫军的实力,也抵挡不住江逐流的攻城大军。
现在只有拼死一搏,和山遇惟亮将军的左路厢兵汇合在一起,把江逐流的大军挡是苏峪口外,等山遇惟永将军的五万右路厢兵一到,基本上可以保证苏峪口不失。
只要苏峪口不失,兴州城就安全。 另外王爷手下不是还有两千野狐卫吗?他们在头领乞里骨地率领下可保王爷的安全。 ”
李德明觉得李元江分析的不错。 于是就问徐敏宗道:“徐教习,你以为如何?”
徐敏宗虽然觉得李元江的主意不妥,但是此时已经不敢再和李元江唱反调了,他躬身说道:“王爷,在下也觉得李将军的主意不错。
一定不能让江逐流的大军越过温泉山来到兴州城下。
不然消息传到前线去,野利王将军那边情形还好,面对的是一万几千名大宋困军,而卫慕山喜将军那边却是和十五万契丹铁骑对垒。
一旦得知江逐流大军包围了兴州城,他们一定军心震动,必然会败给契丹铁骑。 ”
李德明点了点头,既然首先文武两位亲信大臣都如此说,那就这样办吧。
“元江,你速速率领铁卫军到苏峪口支援山遇惟亮将军,前线军情有什么变化,要急速回报给本王。 ”
“王爷。 小侄这就出发!”李元江躬身说道。
“好,本王就预祝你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把江逐流那小贼歼灭于温泉山外!”
李元江率领两万铁卫军温泉山下,从山下遥望苏峪口,只见两山夹缝之间,一条十数里长的山道遥遥地通向山顶。 在山顶有一座巨大地石堡,镇守着两山之间的缺口。
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站在山下。 依稀可以听见山顶上战鼓雷鸣,杀声震天。 显然战况进行的非常惨烈。
李元江大喝一声:“儿郎们,给我冲上去!”
他一马当先沿着笔直的山道向上冲去,两万铁卫大军紧紧跟在后面。
越往上走,山道越是陡峭,马匹几乎不能不能奔跑,只能缓步艰难地往上走。
“下马!”李元江喝了一声,翻身下马,牵着马匹往上小步疾跑。 身后的铁卫军也翻身下马,跟着主帅牵着马向上小跑。
在陡峭的山路上奔跑了一刻多钟之后,包括李元江在内,所有人都累得气喘吁吁,好在这时候距离苏峪口大石堡不足三里路,石堡上的旗帜上的图案和花纹都清晰可见。
就在这个时候,石堡中战鼓声和厮杀声忽然间停了下来,一时间天地俱静,只能听到两万铁卫军地粗重的喘息声此起彼伏。
石堡高大的城墙顶端出现一个人影,李元江远远地就认出来了,正是山遇惟亮将军。
山遇惟亮微笑着冲山路上高声喊道:“元江贤侄,你终于来了。 愚叔等待多时了!”
李元江在下边大笑着高声回应道:“山遇将军太好了,我终于及时赶到了,江逐流的大军尚未攻克石堡。 ”
山遇惟亮微微一笑,叫道:“元江贤侄,你再看看,这是何人!”
山遇惟亮话音未落,一个高达俊朗的身影就出现在石堡地城墙上,和山遇惟亮并肩而立。 在山风的吹拂下,此人一身宽大的宋服衣袂飘飘,神情潇洒之极。
正是威震党项的大宋宣德郎江舟江逐流。
江逐流微笑着冲李元江拱了拱手:“元江兄,别来无恙乎?小弟江逐流这厢等候地好苦啊!”
李元江面色大变,他知道上当了!他连忙急声叫道:“后撤,立即后撤!”
一时间还怎么来得及啊。
这时候石堡中战鼓又响,只见石堡的大门洞口,一辆接着一辆尖端镶嵌着巨大而又锋利的钢刃铁滑车从石堡中冲了下来,铁滑车上面载满了巨大的石块,冲起来威力更是猛上数倍。
山道上的李元江和铁卫军一时间肝胆俱裂。 这铁滑车的威力远非人力所能阻挡,山道笔直而又陡峭,两旁都是山峰,让人躲都无从躲起。
李元江大喝声,抽出腰刀,冲身后的铁卫军喊道:“给本将军闪开。 ”提着刀就冲进了人群。
可是身后的铁卫军也急着要逃命,怎么会给李元江让开呢?李元江情急之下挥舞着腰刀噗噗噗地向挡在他身前地铁卫军将士砍去。
铁卫军没有想到主帅竟然会拿他们开刀,一时间竟然让李元江从身后砍倒了十多个,他也奔出去十多步。
这时候只听见身后铁滑车的隆隆作响的声音越来越近,李元江又一刀放倒挡在自己身前的一个铁卫军头目,猛然觉得腰间一凉,低头看去,只见自己的下半身已经被铁滑车碾在车下,而自己的上半身则贴在铁滑车的上半部随着继续向下冲去。
“我好冤!”李元江大叫一声,留下他人生最后一句话,就追随他的堂兄李元昊去了。
在三百多辆地铁滑车地连续冲击下,山道上倒满了铁卫军的尸体。
只有队伍最后地一千多铁卫军见势不妙,翻身骑上战马拼命往山下狂奔,由于山路陡峭,不时有战马失蹄,马上的铁卫军将士不是被战马践踏至死,就是被紧接而至的铁滑车给碾压死或者给削死撞死。
那些战马没有失蹄的铁卫军战士就侥幸逃出了山道,来到山下的平原上。
殿后的铁卫军将领抹了抹额头上的汗,回过身点了一点身后的铁卫军士兵,不足八百人。
两万党项最精锐的铁卫军啊,即使李元昊王子当年率领的精锐部队战斗力也比不上铁卫军,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只剩下不到八百人了。
铁卫军将领欲哭无泪。
就在这时,忽然间听到一声炮响。
只见两旁的草原呼啦啦涌出无数的军队,当前是一员带着狰狞面具的小将,在他身后竖着一面旗帜,上面书有一行小字:大宋二路平叛军先锋官,旗帜正中央是一个大大的“狄”字,迎风飘扬!
序 第三百一十四章 献俘
第三百一十四章 献俘
大宋天圣八年。
三月二十三日,江逐流率领十万大军围攻温泉山苏峪口,党项左路厢军统领山遇惟亮将军率领五万部众奋勇抵抗,形势危急。
三月二十四日,西平王李德明派侄子李元江率领两万铁卫军驰援温泉山苏峪口,苏峪口战局危机得到缓解。
三月二十五日,党项右路厢军统领山遇惟永将军率领四万大军从灵州出发,在定边镇渡过黄河,一路衔枚疾进,于三月二十六日赶到温泉山苏峪口。
苏峪口战局形势彻底被颠覆,党项大军战局了上方。
三月二十八日,山遇惟亮将军兄弟和李元江将军率领十一万党项大军于苏峪口下奔马大草原和江逐流率领的十万大宋精锐进行大决战。
大战整整进行了三天,直杀得天昏地暗。
四月一日,党项军队在山遇惟亮兄弟的率领下,全歼江逐流率领的十万大宋精锐。
大宋二路平叛军招讨使江逐流战败被俘,同时被俘的还有大宋二路平叛军先锋官狄青。
虽然最终获得了这场大决战的胜利,党项方面也付出了惨烈地代价,铁卫军统帅李元江在战场上中箭身亡!
李德明坐在大殿中,看着苏峪口前线传过来的一系列战报,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伤心。
该高兴的是,大宋第一猛将江逐流终于被党项人打败了,十万大宋精锐不但被全部歼灭,连他和大宋先锋官狄青也被俘虏了。
伤心的是,他最喜爱的侄子李元江也在这场战争中中箭身亡。
这个天杀的江逐流,竟然接连夺去本王最喜爱的儿子李元昊和最喜欢的侄子李元江的性命,这让老夫百年之后,把党项之主地位置传给谁?其他那些侄子都是些不成器的东西。
整日只知道花天酒地的玩乐,这党项之主如果到他们手里,恐怕不出两年党项就会败亡了吧!
李德明重重地一拳砸在龙案上,不管怎么说,江逐流总算落到本王手里了,本王一定要把当着全兴州城百姓的面给你剐上一千刀一万道,让你受尽人间所有的痛苦,让你死后也永世不能超生。
放解本王心头之恨。
山遇惟亮在最后一封信上说,四月三日,他和兄弟山遇惟永将率领着大军押着江逐流和狄青回兴州城,当面向西平王李德明献俘。
今天是四月二日,李德明顿时激动起来,他兴奋地盼望着明天赶快到来,到时候他就把江逐流踩到自己的脚下任意折磨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德明就早早的起床。 率领文武百官披挂整齐,由乞里骨率领五百野狐卫护送着出城去迎接山遇惟亮兄弟班师回兴州。
徐敏宗本来不赞成李德明这样做,他劝谏李德明说道:“王爷为党项之人主,自然要有党项人主的风范。 山遇惟亮兄弟虽然立下了大功,但是他们毕竟属于臣子。
王爷岂能主动出城迎接臣子地?臣还是建议王爷就留在西平王府,等待山遇惟亮兄弟把江逐流押解过来吧。 ”
李德明却听不进去徐敏宗的劝谏,他说道:“本王虽然是党项的人主,但是作为人主就不能去迎接去犒赏凯旋的部队吗?目前我党项四面楚歌。
腹背受敌,正需要一场大捷来鼓舞士气。
山遇惟亮兄弟消灭了大宋十万精锐部队,俘获了大宋第一猛将江逐流,这样大的功劳难道不值得本王出城迎接吗?如果本王留在王府等山遇惟亮兄弟前来拜见,纵使山遇惟亮兄弟不说什么,可是他们手下为本王奋勇拼杀浴血奋战的将士会怎么想?他们会不会觉得本王这样做是故意轻慢他们,不在意他们的功劳,如此下去会寒了他们的心啊!”
“徐教习。
即使在你们大宋,边将打仗得胜归来,皇帝出城迎接地事情也时有发生吧?”李德明说道:“本王记得,当日大宋大将军曹彬奉大宋太祖赵匡胤之命征讨南唐,得胜归来的时候,赵匡胤曾亲自率领文武百官迎出汴梁城五十余里。
现在本王率领文武群臣去迎接山遇惟亮将军兄弟,有什么不可的?”
徐敏宗哑口无言。 看来拍马屁没有拍到正地方啊。 西平王李德明也并不是听了几句马屁话就飘飘然然的,什么君贵臣轻的话语到他这里不一定管用啊。
李德明见徐敏宗没有话说。 然后又问其他文武群臣:“你们谁还有话说?”
这些文武群臣全部是党项蛮族。 哪里懂得那么多纷杂繁缛地汉人礼节啊?他们全部都是凭着自己高兴,怎么开心怎么来。 现在山遇惟亮兄弟既然消灭了十万大宋精锐。
活捉了大宋第一猛将宣德郎江逐流,这些文武群臣谁不想过去先看个稀罕?他们眼巴巴地留在西平王府陪着李德明一起等候山遇惟亮兄弟得胜大军的到来,不是活受罪吗?于是纷纷说道:“臣等赞同王爷的意见,还是出城迎接山遇惟亮将军的胜利大军吧。
这样山遇惟亮兄弟麾下地党项勇士们以后为王爷打仗的时候就更为凶猛!”
李德明满意地点了点头,“嗯,正合本王之意!”
其实李德明执意要出城迎接山遇惟亮兄弟的大军可不是为了犒赏党项战士,表彰山遇惟亮兄弟的彪炳战功,他主要是想见江逐流的心太迫切了,一刻都不能再等候。
他在王府里多等候的每一瞬间都是对他耐心的无情折磨。
李德明一定要看看这个杀死了儿子李元昊和侄子李元江的大仇人,李德明一定要让天下所有地人知道,胆敢和他李德明做对的人最终是什么样的下场!
副统领率领两百野狐卫在前面开道,乞里骨则率领三百野狐卫护着李德明和一众文武大臣向西而去。
李德明和文武大臣前行了大约有三十里的时候,忽然间看到前方尘烟滚滚,地上也传来微微的颤动。
李德明心中一喜,山遇惟亮兄弟率领得胜大军班师回来了。
那边野狐卫副统领快马迎了上去,一盏茶的功夫,野狐卫副统领疾驰而回。
“启禀王爷,前方正是左路厢军统领山遇惟亮将军、右路厢军统领山遇惟永将军率领的大军,两位山遇将军听说王爷过来了之后,害怕大军开过来惊动了王爷圣架,所以命令军队停下,在前方排列好阵型,等候王爷率领文武百官过去检阅!”
李德明大喜,对野狐卫副统领说道:“走,前方带路!”
在野狐卫的护卫下,李德明率领几十名党项文武官员浩浩荡荡地往前走去。
前进了大约有两里路,就看到前方有数万军队整整齐齐地列着四方地阵型等候在那里,在大军地方阵最前方,有两员党项大将,正是山遇惟亮和山遇惟永将军兄弟。
见李德明率领党项文武百官出现,山遇惟亮兄弟立刻拍了一下身下的战马,飞快地向李德明这边迎了过来。
当两匹战马距离李德明还有十多步地时候,山遇惟亮兄弟立刻翻身下马快步上前躬身道:“左路厢兵统领山遇惟亮、右路厢兵统领山遇惟永恭迎王爷大架!”
李德明哈哈大笑,用马鞭轻轻一抬说道:“两位将军,辛苦了,快快请起!”
山遇惟亮和山遇惟永兄弟心中就有气,李德明架子不小啊。 自己两兄弟给他伪造了这么天大的战功,他竟然连下面搀扶一下的意思都没有。
“谢王爷!”心中虽然不满,山遇惟亮兄弟嘴里还是恭恭敬敬地说道。
李德明说道:“两位将军,你们在苏峪口大败大宋十万精锐,活捉大宋第一猛将江逐流和他麾下的先锋官狄青,实在是劳苦功高。
这些功劳本王都记在心里,等回去兴州城之后,本王再对你们进行封赏!”
山遇惟亮、山遇惟永兄弟立刻躬身说道:“臣山遇唯亮、臣山遇惟永谢过王爷大恩!”
李德明无心听山遇惟亮兄弟说话,他拿眼睛不住地往山遇惟亮兄弟身后瞄,怎么也看不到江逐流和狄青在哪里。
于是就问道:“两位将军,本王来问你,那大宋战俘江逐流和狄青现在在什么地方?”
山遇惟亮躬身说道:“启禀王爷,江逐流和狄青现在被押在大军后面,王爷如果想现在见他们,请跟我来。 ”
山遇惟亮上马一挥手,十万党项大军立刻左右分开,让出一条宽阔的道路。
山遇惟亮在马上躬身对李德明说道:“王爷,请!”
李德明长笑一声,率领文武百官在五百野狐卫的护卫下,快马驶向十万党项厢兵中间那条宽阔的通道。
序 第三百一十五章 代王与废王
第三百一十五章 代王与废王
山遇惟亮兄弟陪在李德明左右,大约驱马走了一百多步,已经进入大军正中央的部分,山遇惟亮躬身对李德明说道:“王爷请稍候片刻,我和惟永一起到后面把江逐流和狄青押过来。
”
李德明尚未回话,山遇惟亮兄弟已经放马奔驰起来,转眼之间已经距离李德明、文武百官以及五百野狐卫的队伍有五十多步。
李德明正在诧异,忽然间一声号角声响起,十万党项厢兵忽然间举起兵器合拢起来,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包围圈,把李德明这一行人牢牢地包围在里面。
李德明大怒,喊道:“你们打算干什么?难道想造反不成?”
“哈哈,李德明,你说对了,他们真的是想造反!”
正前方传来一声长笑,厢兵们闪开一条道路,江逐流和狄青骑着高头大马缓缓走了出来,在他们身后,山遇惟亮和山遇惟永两兄弟紧紧跟随着。
“江逐流,你不是战败被俘了吗?又怎么会……”说到这里,李德明蓦然醒悟,他逼视着江逐流身后的山遇惟亮兄弟,愤怒地说道:“惟亮、惟永,本王待你们两兄弟不薄,你们怎么忍心如此负我?”
山遇惟亮冷笑一声,说道:“王爷,你误会了。 惟亮兄弟之所以选择跟随宣德郎大人,并非为了个人利益,而是为了全党项人的福祉。 ”
李德明一愣,说道:“此话怎么讲?”
山遇惟亮道:“王爷,还记得当初惟亮兄弟是怎么劝你的吗?惟亮当初劝王爷道,大宋天朝待我党项族不薄,屡次加封王爷,赏赐我西平府无数粮草绢帛,虽然我西平府名义上属于大宋的地盘。
但是大宋皇帝并没有派一官一吏前来管理,更没有向党项百姓征收一厘一钱的赋税,整个西平府境内十数州都由王爷自行管理,实际上和一个独立的藩属国并没有区别。
非但这样,大宋天朝还在边境开通互市,允许我党项族人和宋人进行物品交换,互通有无。 在这样的条件,我党项族人安居乐业。 生活怡然自得。 ”
“可是王爷你却贪心不足,一心要建立党项国自立为皇帝。 为此不惜杀害辽国使臣,嫁祸于大宋天朝,从而招致大宋和辽国同时向我党项人兴兵。
甘州一战,我党项折损四万人马。 黑山峡一战,我党项又折损六万铁骑。 乌梁素海,十五万党项大军被辽国契丹铁骑压着死死不能动弹。
而此时辽国也不过只出动了十五万大军,尚余数十万大军没有出动。 而温泉山下。 宣德郎江大人已经率领十万大军抵达苏峪口。
王爷,当初宣德郎大人以五千残兵就破党项最精锐地十万大军。
现在宣德郎大人率领十万精锐之师兵临城下,我们党项又需要多少大军才能抵挡?即使我们能勉强抵挡住宣德郎大人的十万精锐之师,可是大宋天朝尚有雄兵百万,假如挥师西进。
岂是我们党项一族力量所能抵挡的?假如此时再不做决策,到时候我们党项一族面临亡族的之虞可就悔之晚矣!”
山遇惟亮这番话几乎是一口气说出来,连一个停顿都没有。 说到最后,山遇惟亮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大声说道:“王爷,正是因为看到如此可怕的前景,为了拯救我党项一族免于亡族的威胁,惟亮兄弟思前想后最后决定跟宣德郎大人江逐流讲和。
希望江大人能高抬贵手,放我党项族人一把。 同时也希望能借助宣德郎大人战无不胜的兵威,抵挡住辽国的契丹铁骑!”
李德明气得浑身发抖,他用颤抖地手指着山遇惟亮说道:“你,你。
你疯了!你一个小小地左路厢军统领,有什么资格教训本王?本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我党项族人所考虑,这其中关节又岂是你这种草莽匹夫所能想明白的?”
李德明仓啷一声抽出肋下佩剑,对周围围困着他的厢兵说道:“我乃党项之主,你们休要听从山遇惟亮兄弟两个的妖言惑众。
来人,听本王的命令,上?br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