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铁血大军阀 > 铁血大军阀第17部分阅读

铁血大军阀第17部分阅读

    是辫子军的冲锋队形很分散,前面的人被击中之后,后面的人马上就趴了下来,借用地形地貌不断的朝前运动。可是这片战场是经过选择的,地形上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只有几个不甚大不甚深的土坑可以让辫子军士兵利用,结果他们还是难逃被机枪射杀的命运。

    由于何封部正面的火力较为猛烈,阵地又是环形,冲过来的辫子军士兵不自觉地往两边开始散开,以期发挥人多势众的优势。

    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

    就在这时,环形阵地两侧战壕里的机枪开始侧射,为环形阵地提供火力支援,而且一阵比一阵猛烈,子弹象雨点般泼向辫子军。肖文龙在阵地正面配备了大量机枪,几十挺机枪同时开火,又形成了侧射的交叉火力,威力之大出乎辫子军的想象。

    不到3分钟,冲过来二百多辫子军全军覆没,王世虎在龙河对岸直接看傻了眼。他的嘴巴张的老大,半天合不上。这边党卫军的士兵们也是难以置信,就扳机一合,看上去气势汹汹的二百多号人眨眼就都没了。

    欧洲战场上,德国人以平均每百米一挺马克沁g08机枪的火力密度,向40公里进攻正面上的14个英国师疯狂扫射。一天之内,6万名英军士兵伤亡。肖文龙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投入了几十条挺马克沁机枪,而对手仅仅是几百人,这个战绩已经是杀鸡用牛刀了。

    被消灭的这个连是王世虎这一营人马中的精锐,都是辫子军的老兵了。剩下的两个连有一半是新兵,正在赶来的两个营也是新组建的,恐怕一见这场面就得吓得尿裤子。王世虎右手不断地握拳又放下,开始为自己的轻敌后悔了。王世虎下令停止进攻,所有人马在龙河对岸驻扎。

    第二天一早,王世虎集中一个营的兵力向党卫军再次发动猛攻。

    看似已经被打得破破烂烂的堡垒里再次爆发出了马克沁重机枪的狂吼,呈扇面的钢铁暴雨铺面而来。辫子军冲锋的人浪前锋顿时就倒挫了下来,但是辫子军这次的冲锋看来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后面的人浪仍然在朝前涌动,又不断的被打倒。但是这种冲锋在党卫军超高强度的密集火力面前,除了把尸体堆砌成尸堆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这次冲锋同样只持续了10多分钟,辫子军就因为无法承受巨大的伤亡而不得不撤退。

    “大人,对面到底有多少人?为什么有这么多机枪?”赶来增援的二营长郝鹏又气又急12月的商丘天气已经凉了,有怕冷的人早早地穿上了冬衣。一匹杂花马拉着马车,不急不慢地停在镇守使署的大门口。坐在车上的佣人利索地跳下马,一掀帘子,然后放好一个小板凳供自己东家下车。

    沈子圻是沈家的大少爷,沈家名义上的家长还是沈老爷,但是老爷子最近几年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沈家大小事务都是由沈子圻在掌管。

    沈子圻下了马车,拍了拍长衫的下摆上站到的灰尘,又整了整衣领,然后迈开方步正要往镇守使署里走,对面又来了一辆马车,车上下来的也是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

    “哟,沈老弟,你也到啦?”对方向沈子圻打供

    沈子圻一看原来是宋家的宋谦侯,宋谦侯今年三十四岁,是宋家的二少爷,宋家大少爷在国外留洋,据说还是个书呆子。坊间都说宋家的家产肯定是宋谦侯接手了。

    沈子圻笑笑,也拱了拱手,说道:“没办法,镇守使又要召集大家开会。”

    宋谦侯也笑答:“是啊,北洋军税多,咱们这儿的党卫军会多。”

    沈子圻莞尔,说道:“虽然听着没劲,但是总比叫咱们掏钱强。”

    “沈老弟~你先请。!”宋谦侯做了个谦让的动作

    沈子圻拉起宋谦侯道:“客气客气咱们一起!”

    到了镇守使署的后花厅,只见其他侯、叶、余、周、高、杨、陈、蔡、穆、柴、尚、孟、胡几家的人也都到了。

    沈子圻和宋谦侯与众人互相行礼,之后就见李默涵拿着一个象棋的棋盘走了出来。

    “诸位辛苦了,要诸位百忙之中抽空来我这里,真是叨扰。”李默涵笑着吩咐佣人给客人们上茶上烟。接着,李默涵让人把象棋的棋盘放在花厅中间的大桌子上。

    “镇守使大人好兴致,今天是邀我们大家来手谈的吗?”沈子圻笑问

    李默涵摇了摇头,说道:“不是,诸位还记得我劝诸位拿土地换工业股票和投身工业时说的话吗?”

    宋谦侯笑道:“当时大人可是说了不少话。”

    李默涵莞尔,说道:“还记得我说投 资工业,利润的回报是几何数字增长的吗?”

    陈家的陈佩伦点了点头,说道:“这话我记得,但是何谓几何数字增长,大人却没说清楚。”

    李默涵说道:“我知道你们用世代经营的土地来换风险位置的股票是很不情愿的。但是我可以保证,你会得到你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丰厚回报。”说罢,李默涵指了指象棋的棋盘,说道:“我今天先跟你们讲讲几何数字增长是怎么回事。”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望向那个棋盘

    李默涵说道:“诸位都是商丘的大富之家,但是我可以肯定,你们的全部身家都放不满这个棋盘。”

    此言一出,众人都露出不屑和不悦的神色。

    李默涵说道:“不服气?不服气就来试试。在第一个棋盘的格子里放一分钱,第二个格子里放贰分钱,第三个格子里放肆分钱,以此类推。诸位谁先来?”

    论钱,这七大户八大家里就数陈家最多,于是陈佩伦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说道:“我先来。”

    李默涵这个陷阱中所应用的数学原理就是倍增原理。这个数学模型的可怕之处在于,如果一个数字大于或等于2,那么按几何级数增加时,其倍增的速率是十分惊人的。如果把第一个格子的一粒米写成2的0次方,第二个格子写成2的1次方,第三个格子写成2的2次方,那么第个格子就可以写成2的-1次方。象棋棋盘有64个格子,最大数值是2的63次方,即9223372036854780000分,这还只是这一个格子的容量,如果全部累计,则为18446744073709600000分,换算成【元】则是184467440737096000元,就算把商丘七大户八大家全部身家加在一起都不够。

    果然,陈佩伦还没放满几个格子就感觉不对了,鬓角开始冒冷汗。

    李默涵哈哈一笑,说道:“陈公,我就不为难你了。”说罢就公布了事先算好的数字,在座的人都是吓了一跳。

    李默涵指着棋盘,说道:“这就是所谓的几何数字增长了。”

    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冷气。

    李默涵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眼下英法等列强忙于欧战,正是我们中国有志之士奋发图强,以实业兴国的大好时机。在内,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给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外,英法德俄等国忙于战争,生产受到破坏,致使外国来华商品和资本输入的总额显著减少,甚至还要从中国采购商品回国,这将有力地刺激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沈子圻想了想,似乎确实是这个道理。

    李默涵继续说道:“另外,众所周知商丘已经有了一个工业园,我还打算再建立一个经济开区,引入外国资本来这里投资。”

    “镇守使大人的意思是,要在商丘建立一个租界?”宋谦侯十分惊讶。

    “不,不,不是租界。”李默涵立刻否定,“租界这种老旧方式除了会激起民愤外,还能带来什么吗?我们要的是西方列强的钱和技术。”

    从一些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成功经验和我国近十年的实践效果来分析,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比利用国外贷款对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更为有利,且风险较小,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与投资者的利益直接挂钩,双方共负盈亏、同担风险。由于中外双方对企业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其利益紧紧地与企业的命运联结在一起,产生了彼此生死与共的密切关系。这种内在的强制约束力,促进了企业素质的提高,增强了企业的生命力。

    其次,有利于“一揽子”引进,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外商为了使投入资本增殖,在确定投资办合营或独资企业的同时,必然要采取较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办法,并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和土地等资源,发挥其综合优势,不断开发创新,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经济、技术的发展。同时,还有助于培养适合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技术管理人才,有助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第三,有利于扩大产品销售,开拓国际市场。合营或独资企业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外商作为投资一方,必然会积极关心市场开拓。

    “当然了~”李默涵强调道:“租界是我们虽然有主权,但是没有管辖权,而这个开发区是由政府进行主导,行政管理权等事务依旧是我们手里,只是集中划出一片地方来专门办工业而已,而且这个开发区不但可以让洋人办工厂,我们中国人也可以到里面办工厂。国人在开发区办厂,还可以享受二免三减的税收优惠政策。”

    所谓“二免”就是第一第二年免税,所谓“三减”是第三第四第五年减半收税。因此,二免三减的目的就是为了扶植民族工业。“恼火他妹~!”李默涵骂道:“我还没发火呢,哪里轮得到他?”

    刘慕圣眉毛一挑,心想关张勋他妹什么事?

    李默涵打开电报一看,笑了,“肖文龙这小子到很会办事,从辫子军里挑了不少炮兵和工兵。”

    刘慕圣说道:“就怕他们劣根难除。”

    “劣根?”李默涵轻描淡写地说道:“如果除不掉劣根,那就连带他们自己一起除掉。”

    刘慕圣莞尔,不置可否,又从袖子里掏出一份电报,递给李默涵,“这是张勋发来的电报,要求我们立刻交还砀山县和俘虏的兵丁、物资。”

    李默涵一愣,随即大笑,“他糊涂了吧?吃进嘴里的肉能吐出来?”

    刘慕圣说道:“张勋在电报里威胁说要向袁大总统告你的状。”

    “告状?”李默涵笑得更加厉害,脱口而出道:“袁世凯忙着称帝,哪里有功夫理会他这个前朝的辫子将军?”

    “称帝?”刘慕圣一惊,“少爷,你怎么知道的?”

    “呃~!”李默涵发觉自己说走了嘴,想了想与其圆谎,不如干脆就把自己说成是一个眼光长远,有先见之明的青年才俊更能唬人。于是,李默涵清了清嗓子,开始了表演。

    首先袁世凯要称帝,这与其家族的病史有相当的关系。袁家男人都不满花甲而死。袁世凯的曾祖父袁耀东没活到40岁就死了;祖父袁甲三1863年染病去世,算是袁家人寿命最长的一个,也只活了57岁;袁世凯的亲生父亲袁保中终年51岁,过继以后的父亲袁保庆终年只有49岁,堂叔袁保恒只活了52岁。活着的袁家人对去世先祖寿命进行一番统计后,提出袁家男人生命最大极限为57岁的说法。袁世凯生于1859年9月,到1916年就是57岁,他在心理上不可能不受到这样的暗示。

    1909年袁世凯被摄政王载灃以患有足疾而开缺回籍,隐居于彰德时,他醉心于相命、堪舆之术。据说一个当地有名的相命大师也称袁不会超过58岁,袁很焦急,询问有什么解法?

    大师说:难呀!只有龙袍加身才能化解。

    其次袁世凯自信能当上皇帝。袁世凯的自信来自于他的驭人有术。袁世凯为了使部属为他卖命,尤其注重笼络人心,据袁静雪回忆:阮忠枢与袁世凯交情甚深, 阮在天津某妓院认识了一个名叫小玉的妓女,想纳为妾,袁世凯认为有碍军誉,当面严正地驳斥了阮忠枢。不久,袁称有公事到天津,邀阮一同前往。下车后二人走进一个院门,只见屋里铺设得异常华丽,堂上红烛高照,并且摆着一桌很丰盛的酒席,及至进入里屋,只见一个丫头搀扶出一个新娘打扮的俏丽佳人。阮忠枢不明所以,仔细一看,嘿!这不是自己要娶的那个小玉嘛!原来,袁世凯在阮忠枢和他商议完此事后,就秘密派人给小玉赎身,待一切办妥后才引阮一同前来。从此,阮忠枢对袁世凯忠心耿耿,始终如一。

    袁世凯确实驭人有术,工于心计。1909年,他被载灃赶回家乡隐居,为了让世人知道他已与世无争,超然世外,他将自己与三哥袁世廉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在舟上垂钓的照片送到上海《东方杂志》登载,这就是著名的“洹上垂钓图”,完全是在作秀,做样子给满洲贵族看的。他是想让人们相信:我袁世凯已没有斗志,再无心过问时事了。不过,许多人以为身披蓑衣、安坐船头的是袁世凯,其实,站着持篙点水的才是袁世凯,而坐着的却是袁世凯的哥哥,哪有哥哥站着弟弟坐着的道理呢?正如李宗一在《袁世凯传》一书中所说:袁世凯曾弄舟池上,持篙立船尾,其兄袁世廉则披着蓑衣,安坐船头,由天津某照相馆摄像,送上海《东方杂志》登载,以表示自己寄情山水,渔樵足乐,不再过问政治。

    袁世凯可谓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j雄。

    第三点就是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有个太子梦。袁克定之所以主张其父称帝,是因为这样一来他就是皇太子了。袁世凯有一妻九妾,有17个儿子、15个女儿,袁克定是袁世凯的长子,而且是唯一的嫡出,由正室于氏所生,其他的都是庶出。袁世凯对袁克定十分重视,抱有殷切期望,这从袁克定的名字中就可看出。袁克定的||乳|名叫“继光”,袁静雪说:“大哥生下来的时候,由于额上长着一块记,所以他的小名叫记光,也叫小记儿。这一块记,到他长大就没有了。”这是不对的。至于“继光”的含义,用袁世凯的原话是:“继吾先人之光也”,就是继承光大的意思,这与胎记没有什么关系。

    由于袁世凯的着意培养,袁克定不仅旧学功底深厚,而且德语和英语都相当不错,袁世凯与洋人交涉时,经常由袁克定充当翻译。在他的书房里,堆满了德文和英文书籍。所以,袁克定很有抱负。辛亥革命后他极力鼓动帝制,无所不用其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动就是给他父亲编造《顺天时报》。

    《顺天时报》是日本人在北京办的报纸,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列强无暇东顾,因此,袁世凯十分关注日本的态度,《顺天时报》就是袁世凯的重要消息来源。由于该报纸经常发表一些对帝 制不利的消息,于是,袁克定心生一计,决心瞒天过海,偷梁换柱,自己花钱编造假版《顺天时报》,经常刊登一些鼓吹帝制的文章,袁世凯看了以后,非常高兴,认为日本方面不会有问题,于是加快了帝制的步伐。

    刘慕圣眉头一皱,呼啦一下收起折扇,奇怪地问道:“第一第二两点若细加推敲到也说得过去,可袁大公子假造《顺天时报》的事情,少爷你是如何知晓的?”

    李默涵衣服神秘兮兮地模样,压低了声音,说道:“袁世凯身边,我有人。”

    刘慕圣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说道:“既然如此,少爷的意思,是要和张勋那老儿真打?”

    “不真打难道还假打?我们党卫军如今有四万多兵马,只有一小半有实战经验。以打代练,比什么操练都有用。”李默涵把张勋那份电报一撕,对刘慕圣说道:“师爷,我把商丘交给你了。”

    刘慕圣大吃一惊,“怎么?少爷,你要亲自出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