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哪怕是美国之星,的确要感谢洛克菲勒,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19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俄亥俄州的利马发现了新的油田,但原油含硫量很高。洛克菲勒为了建立自己的石油储备,决定大量买进利马石油。1989年,标准石油公司雇用的德国化学家赫尔曼?弗雷彻研究成功氧化铜去硫法,利马石油的价格立即从标准石油公司购入时的每桶15美分涨到30美分,而且继续爬升。
正是凭借着类似的技术革新,标准石油终于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
洛克菲勒在这个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心血,李安生所说的正好切中了洛克菲勒的心软处,老洛克菲勒简直就是太喜欢李安生了,这话说得老家伙差点老泪纵横啊。
美国之星财团这次为了避免同样被反垄断看上的命运,并没有出资购买标准石油的股票,而是向华人资本进行了信用保证,给予了大笔的短期借贷融资。
洛克菲勒对于这种行为自然是赞许的,关键时刻,还是同行兄弟伸出了援手。
诺克斯也搞不明白载洵与李安生到底在搞什么名堂,而华人资本大规模的购买标准石油的股票,也成为了一大新闻热点。
美国人民茶余饭后,可是多了个话题。
更多的人还是比较不看好华人资本的抄底,认为这是在异想天开,说不定这次愚蠢的清国人会大吃败仗,狠狠的亏上一笔。
去年华人资本在橡胶股票风潮中并没有受到损失,反而大有进益,这倒是让整个世界刮目相看。
可这次,华人们辫子翘到天上了,他们以为,资本运作就是这么简单?
瞎猫撞到死老鼠,只此一次,好运气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
似乎这次华人资本的入场成为了美国人民的笑柄,最高法院已经很明确的释放出信息,标准石油必定会被解散。
许多人都在看跌标准石油,这时忽然有一群人挥舞着大把的钞票,抢着购买节节下跌的标准石油股票,他们越是买,越是跌的厉害。
到了五月初,李安生终于大手笔出手了,手头调集的资金前段时间陆续购买了一千多万两银子的股票,他开始拼命的吸纳股票。
在经历了6年旷日持久的诉讼之后,1911年5月15日,美国最高法院对标准石油公司垄断案做了了断。《纽约时报》1911年5月16日的头版使用的标题是“标准石油公司必须在6个月内解体”。
标准石油最终的命运还是解体,这让标准石油黯然销魂的同时,许多资本集团开始嘲笑起了华人资本集团,这是个大败仗,滑铁卢。
可以预见,华人资本集团将会损失惨重。
不过,李安生紧接着连续出手,将所有的剩余资本全部砸进了股市,他始终呆在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柜台前,成为了中流砥柱。
似乎也有有心人注意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标准石油的股票价格哪怕在被勒令拆分之后仍然没有迅速的下跌,没有崩盘,只是下跌。
《纽约时报》在那篇著名的文章之后,有个副标题非常值得玩味“——只有不合理的贸易遏制才被禁止”。这实在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副标题。
有律师们认为裁决结果对大公司有利,是因为在此之前大公司及利益相关者担心,对标准石油公司的裁决可能成为一个可效仿的案例,下一步政府将把手伸向所有具有垄断地位的大公司,如果那样,这将成为一种灾难。
最后裁决的结果,虽然标准石油公司被分拆成37个公司,但判决书中特意强调,垄断规模本身并不构成拆分公司的充分条件,利用垄断地位控制价格才构成垄断。
这些都是扑朔迷离的,当局者迷,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的看清。
但是,李安生是从后世来的,自然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那就是在后世,有个比较明确的看法,那就是——保守派把持续多年的反垄断称为白痴行为。
而这种白痴行为导致的结果便是,被拆分为37家大公司的标准石油帝国并没有走上不归路,反而更加的辉煌。
6月初,37家大公司的股价纷纷上扬,而且势头还不错。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然挑战
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然挑战
6月底的时候,在美国玩够了的载洵终于催着李安生启程回国。
整个股票市场的行情的确不错,华人资本经历了短暂的慌乱之后,收获了沉甸甸的礼物。
岂是是不错?李安生清楚的知道,在被拆分为37家大公司之后,股票的价值很快就超过了原来没有拆分前。
标准石油公司虽然被肢解,但悬而未决的“另一只鞋子”总算落地了——大公司可以继续他们的扩张,只要守规矩。
李安生所购买的股票不仅会带来丰厚的回报,而且,还将使得他拥有了部分的优质资产。
100年之后——在李安生穿越前的那个时代,被肢解为众多小公司的标准石油的血脉依然在世界最著名石油公司的血统中流淌。印第安纳标准石油改名为阿莫科石油,现为英国石油阿莫科公司的一部分;纽约标准石油改名为美孚石油,纽泽西标准石油改名为埃克森石油,二者均是埃克森美孚公司的一部分;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改名为雪佛龙石油,为雪佛龙德士古公司的一部分。
经历了100年的分分合合,如今30多家标准石油的分支公司,还是顽固的回到了几家巨头的名下,石油行业依然是后世垄断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
这,便是李安生的胜利。
在载洵与李安生他们踏上上海码头的时候,他们得到了更加振奋的消息,37家大公司的股票市值,已经远远的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李安生让美国方面开始出货,在高位出掉一部分,用盈利部分作为股票的形式继续在美国存在。
等于是华人资本跟着李安生在美国玩了几个月,而本钱回来了,还有些利息,多出了些什么呢?石油公司的股票。
被更换的股票主要还是集中到了主要的几家大公司之中,这些股票也是最为优质的。
这次的大获全胜,不仅使得华人资本界获得了上千万两银子的流动资金,还获得了在美国的优质资产,可以想象,将来分红也很客观。
不过,李安生再次的给了他们个惊喜,从标准石油帝国拆分出来的股票高位出货后,陆续的购买了美国之星石油公司的股票。
到8月底的时候,美国之星石油公司宣布了拆分计划,同样拆分成为七家公司,避免了反垄断反到它的头上。
而这七家公司的股价经过一个下跌期之后,也迅速上扬,有了一波小行情。
这自然是后话,而如今李安生回到上海,简直就是给当成了财神爷一般给隆重的接待。
载洵这次也沾了光,小小的获利了十余万两银子,这让他更加对李安生敬佩有加。
更加让他佩服的是,美国人给反复的忽悠了一大圈,不但没有不耐烦,反而派出了纽约造船厂的设计师与技师,不仅准备帮助江南造船厂设计新战舰提供参考,而且他们还将为船厂工人提供指导。
有了德国与英国的技术,还有德国技术人员的指导,现在美国人也来锦上添花,这次全新战列舰的设计基本不成任何问题。
李安生要的是德国支持的设计理念,任何不合理的地方,只要经过胖叮当的扫描分析,然后得出最佳的修改方案,交给德国设计师重审,然后不断的进行改动,至于从日德兰海战中得到的许多借鉴,李安生也全部应用,得到了德国设计师的支持。
载洵已经与梁敦彦迅速的赶往京城,兴许是有什么大事发生,毕竟出来了大半年,也的确是太久了些。
李安生一开始没多想,但是几天之后,也就是1911年7月20日,清政府在立宪派国会请愿运动的压力下,颁布《新订内阁官制》,实行所谓“责任内阁制”。下令裁撤旧设内阁及军机处,成立由十三名国务大臣组成的新内阁,以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为协理大臣,下设外务部、学部、民政部、度支部、陆军部、海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理藩部十部,以梁敦彦、善耆、载泽、唐景崇、荫昌、载洵、绍昌、溥伦、盛宣怀、寿耆分任各部大臣。
十三人中,满洲贵族九人,汉族官僚仅四人,而满洲贵族中皇族又占七人。这是一个以皇族为中心组成的内阁,人们称之为“皇族内阁”或“亲贵内阁”。
李安生这才回过神来,原来载洵与梁敦彦赶去京城是因为这么一档子事,历史的惯性依然无比巨大,当然他这只蝴蝶也阻挡了一下,将皇族内阁延后了两个多月。
大概是在英国与德国相继订造战列巡洋舰之后,清廷觉得威望大增,又有东北的大丰收,所以有些飘飘然了。
皇族内阁的成立表明清政府根本无意实行君主立宪,只是借“立宪”之名集权皇族,抵制革命。
载洵居然在李安生跟前屁都没放一个,看来,还是不相信李安生。
那倒好,既然你们做的出,那就别怪老子不客气。
李安生亲自坐镇上海,立即暗中通知潜伏出去的特工们,不断的制造事端,这辛亥革命也该发生了。
本来中国推动立宪已经是水到渠成,可是,清廷丝毫不顾民间的意愿——主要是载沣太没有主见,强行逆时代潮流,这一步是走错了,大错特错。
这招臭棋可是将大部分的政治力量都推动到了革命党人那边,即便没有铁路国有没有财政危机,今年发生革命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最迟也拖不过明年。
比如立宪派本有两个要求,一个是速开国会,一个是责任内阁,但速开国会的要求被打了折扣,而皇族内阁就更是让那些立宪派至为的失望。因为在这个极为敏感的问题上,清廷在不经意间犯下的巨大错误,这等于是证明了革命党人反清排满和实行种族革命主张的正确性,这等于是在给革命党人加分助力的愚蠢之举。
程德全与李安生两个都没有得到任何的风声,想必其他的地方督抚大员也没有被信任,这让整个地方上的离心离德更加的显著。
“皇族内阁”剥夺了地方督抚直接向皇帝上奏入对的权利,改将各省交由内阁统辖,而这是早已坐大的地方实力派完全不可接受的。
对于李安生来说,奕劻领衔的内阁要是想要掣肘他的大计,那么就小心点,别怪他不客气。
锡良虽然是个千古名臣,但是却有着致命的缺陷,他不会犯上,为了确保东北的事业不受影响,他也应该迅速的行动起来。
8月29日,江苏圩堤溃决成灾,浙江杭、嘉、湖等低矮平原也是泛滥成灾,民众苦不堪言。
李安生迅速制定了救灾事宜,借着救灾的名义,将手伸入了浙江四府。
同时,李安生也上奏朝廷,要求将徐州的新军第十三混成协升格为新军第十二镇,请调刚回国的张孝淮为统制。
这立即引起了朝廷震动,这责任内阁刚出炉呢,奕劻这个总理大臣还没觉出个味道来,李安生就来逼宫了。
“他娘的,这李二愣是我们欠他的?一天到晚的逼债,这也太过分了些吧。”
事实上,奕劻自从坐上了这总理大臣的位子之后,就是骂声一片,全国上下反对声音此起彼伏,让他很是头痛。
即便他为了表示自己的开明,提倡什么三权分立,仍然应和者寥寥无几。
这才刚“立宪”呢,李安生就来逼宫,到底是什么鸟意思啊。
这江苏已经有两镇新军了,李安生抓着江南制造局,又抓紧了两镇新军,这倒是罢了,现在又要新军第十二镇的编制,驻扎在徐州这个雄城的一镇兵马可不是闹着玩的。
奕劻一连骂了几天的娘,但是却无计可施,这李安生的意图很明显,是在要官要权,还不能不给他。
奕劻想要试探天下督抚的态度,但是天下督抚何尝不想试探内阁的态度。
现在都是在小心翼翼的试水,步步为营,万分马虎不得。
头痛了好几天,奕劻这才想到,东北跟美国签署了协议,由美国方面提供军费,武装四个镇的兵力,并且进行军官培训。
锡良急着要成立新军第二十七镇,倒不如先满足了锡良那边,张孝淮就让他去锡良那边,当个第二十七镇的统制,看李安生怎么说。
这张孝淮虽然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4年,除精通日语外,还懂德语、英语,能力也相当不错,但是也并不能一下子就提拔到了统制位子。
要是奕劻驳回,那么张孝淮说不定会生出怨念,深怪内阁阻了他的升官之路,而对李安生感激涕零。
让张孝淮去锡良那里,也是招妙棋,省的李安生一天到晚想要挖墙脚。
不过,李安生很快就提出,让之前一直在东北松花江与黑龙江等地负责河上缉私以及边境缉私的高金虎出任第十二镇统制,这是在赤裸裸的任用私人,直接挑战奕劻。
奕劻没有想到李安生会走出这么一招狠棋,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恨不得宣告天下,他李安生想要搞什么割据。
李安生想要割据江苏,必须要拿下徐州,将江北之地尽数掌握,北望山东。
江苏并不是个适合割据的地方,但李安生伸手想要浙江四府,又有程德全为靠山,有安徽为纵深,古代两淮历来是整体防线,能够掌控安徽与江西,对清廷来说并不是件好事。
可是程德全与李安生羽翼已成,一时之间倒是难以压制。
载洵一连几天都在与载沣紧急磋商,这皇族内阁是否太过失了民心,李安生与他在欧美同行大半年,互相也有所了解,李安生并不是有大野心之人,只是对于中国富强的渴望比谁都强力,要是他认为皇族内阁有损于中国的富强道路,那么说不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站在对立面。
当务之急,是尽快安抚地方督抚的情绪,让地方不要对中央生出背离之感,尤其是李安生这样对朝廷有功的功臣。
不过,李安生很快就有质疑传到了京城,而且这次的言论震惊了整个中国。
“大清朝廷仍将国家权力视为一家一姓之私产,不仅不信任汉人,甚至也不信任无血缘关系的满人,而只信任自家那一小撮宗室亲贵。他们死也不会放权,其公然蔑视皇室不入阁这一源于英国宪制的惯例,等于坐实了革命派对它的严厉指控:满清王朝分明就是骑在汉族头上的‘鞑虏’,是一个反华排汉的异族压迫政权,若要去除此压迫,舍革命而无二途。”
这番言论如同炮打京城一般,将整个北京城震的嗡嗡响,这是要公然造反吗?
江苏巡抚公然喊出了舍革命并无它途的口号,实在是当世少有,极大的鼓舞了革命党人。
朝廷很快就给出了回复,除了严厉申斥李安生不注意言辞,也没有实质性的惩罚,只是反复安抚劝说,希望李安生能够消停些。
载沣等人始终认为,李安生与革命党人是不一致的,只是这次皇族内阁之事,的确有些太过了些,招致全国一致反对。
要是李安生不反,那么朝廷还能从容的宣布“五年立宪”,否则的话,必定天下大乱。
朝廷也派出了载洵为首的钦差大臣,到江苏来慰问灾区,同时也是在抚慰李安生,希望这位激进派领军人物不要给朝廷惹什么麻烦。
李安生这段时间忙着赈灾,由于粮食与物资充足,倒是没有什么难为的地方,而且这次灾情更是得到了洛克菲勒的支持。
洛克菲勒现在无事一身轻,整日间就忙着慈善活动,这次江苏洪灾,自然要伸出手援助一把,以示友好。
实际上,美国最高法院肢解的标准石油公司早已经是没有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了,早在1896年洛克菲勒就金盆洗手光荣退休。标准石油被判解体反而让洛克菲勒收回了大量股份,他用这些钱成立了自己的基金会,全力投入了慈善事业。
他对全球医疗事业所做的贡献比他对石油产业的影响更加久远和广泛,后世著名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就是洛克菲勒捐助的。
这次保罗成为了天使慈善基金会的最大出资者,投入了两千万美元,用于整个江浙的慈善活动,首要目标就是在这次洪灾之中树立洛克菲勒家族的正面形象。
这其实是对李安生之前力挺标准石油的回报,虽然李安生因此收获颇丰,但是,当时墙倒众人推,只有李安生领衔的华人资本坚信标准石油的垄断是符合产业所需,时代潮流。
结果,事实证明,李安生的分析没错,标准石油步入了进一步的辉煌。
安琪作为天使慈善基金会的执行董事,每天忙的脚不沾地,但是她觉得很有干劲,这在美国是接触不到的。
美国固然需要救助的案例很多,慈善基金会也有不少,但是很少有像中国这样的大规模的天灾,致使无数人无家可归,忍饥挨饿。
事实上,去年冬天在西伯利亚与远东发生了一场规模空前的鼠疫,有十六万俄罗斯人死于疫病,俄罗斯损失惨重,其中光是驻军就有超过五万人的减员。
俄罗斯到现在还没有从去年冬天直至今年春天的鼠疫之中缓过气来,而且巨大的恐慌仍然在弥漫,由于大量人口的缺失,使得今年俄罗斯在远东与西伯利亚的粮食收成将大受影响,要是不及时想办法救助,只怕会出现大规模的饥荒,说不定仍然有瘟疫光临也不一定。
在李安生看来,俄罗斯人居心叵测,良心简直就是被狗吃了,居然故意想要将鼠疫传到中国来,一怒之下,让特工将鼠疫病菌直接投放到了海参崴、双城子、海兰泡与库尔涅兹克等地,造成了一场灾难。
谁叫俄国佬先有害人之心,李安生自然不会客气。
要不是他知道历史上有这么一场瘟疫,早就让人布置好了一切防疫手段,否则的话,历史重演,东北不知道要承受多么巨大的伤害。
在真实历史上,其实早在去年春夏之交,俄国西伯利亚就已经发生了疫情,但西伯利亚人烟稀少,居住分散,再加上俄国方面控制严密,疫情没有扩大。出于对自身的保护,俄国把大量疑似染病的中国劳工驱逐回国。劳工们带着病毒,沿铁道一路向南。俄国骑兵们可是尾随着,到处烧工棚,不让他们停留,直接要赶进中国境内,让鼠疫扩大。
狼子野心,竟至于斯。
李安生半点都没有愧疚,立即大规模的向远东与外东北也进行了细菌战,投放了大量的鼠疫病菌,使得本来没有遭受到鼠疫袭击的远东与外东北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其实俄罗斯死亡16万人还是少的,许多小村镇都是集体灭绝,根本就没有人生还。
李安生恨不得将从西伯利亚到外东北、远东的600万俄罗斯人尽数灭绝掉,只是限于疫情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免伤害到自身,以及国际的舆论,也就没有进一步加大细菌战。
细菌战将来是要留给日本人的,后世日本人没少用细菌战对中国人民作孽,李安生早就计划好了,给日本鬼子来上一场彻头彻尾的细菌战,将日本变成死岛,绝地。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三百一十九章 江南造船厂的新历史
第三百一十九章 江南造船厂的新历史
载洵赶到上海的时候,中国国产战列舰的设计图纸最终确认,虽然没有订单,也没有建造计划,但同样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这意味着中国在战舰设计上走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战舰设计其实并不是简单的绘图,在绘图板上涂涂改改,画画战舰的大致样貌,这些胖叮当就能轻易做到。
战舰每一部分的设计都是需要相当精湛的实力的,也需要灵动的技巧,还要有足够的经验,经验非常重要,非常关键。
战舰的设计,最重要的是合理,不浪费每一个吨位,不浪费每一款设计理念,将战舰的性能发挥至最大化。
李安生并不急着建造,他在等待着配套工业的完成,首先要在硬件、材料上面毫无瑕疵。
只有在硬件与材料上头,以及战舰核心部件的制造工艺上头向英德看齐,才能将建造时因为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出现的各种情况带来的后果降至最低。
也就是说,即便有来自英德甚至美国的技术,更有德国与美国的技术精英的指导,战舰大跃进依然会出现各种问题,使得战舰即便设计的相当完美,也会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导致总体性能降低。
比如日本的“扶桑”级,建成时作为当世最大的战列舰,性能却相当的坑爹,整个就是中看不中用,用来当存在舰队的一员效果或许不错,完全落后于德国的“恺撒”级这样中规中矩的战列舰。
“扶桑”是古来对日本的美称,以此来冠其名,可见日本军方对这款超无畏舰报以何等的期待,然而,当时日本的造船工业以及设计能力虽然已经日趋成熟,但若要设计生产世界最高水准的超无畏舰还显得不足,该舰被要求装备当时世界最强的双联14英寸主炮六座,排水量也达到了29300吨。
由于受到了中国订造战舰的刺激,这款战舰在向英国订造“比睿”号——“金刚”级的第二号舰之后,就开始了设计,并且在上个月开始了正式的建造,刚刚放下了第一根龙骨。
就连英国都很是关注,日本这回可是闹大发了,居然要有六座双联装炮塔,十二门356毫米主炮,这火力威猛是威猛了些,但是却太过激进,贪得无厌。
这种不顾实际的“造舰大跃进”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厉惩罚,日本人很快就会发现“扶桑”号存在有重大的缺陷。所有的问题可以说都是由硬塞在舰体中央的第三、第四两座炮塔所惹出来的,首先是夹在这两座炮塔中的烟囱给射击指挥会带来麻烦,分别配置的弹药库的搭载量会有限制,射击产生的气浪会给上层建筑带来破坏,更麻烦的是,由于主机舱中间又了炮塔,这样不光限制了轮机舱的空间,使大型锅炉难以搭载,还要迫使其主防护带延伸,加重了防护的负担。
这样,设计人员必须在速度和防护上作出抉择,大家都懂的,日本鬼子本来就喜欢牺牲防护,增加速度,现在,更加坑爹了。
“扶桑”级将是日本造舰历史上的最大败笔,以超无畏舰的身份打上次品无畏舰的标签。
有鉴于此,中国的造舰水平并不比日本人高,甚至还有所不如,李安生自然不会轻易定下设计图。
这份设计图纸是经过胖叮当反复验证的,电脑分析处理加上全程模拟,自然能够得到这艘新战舰的各种优劣之处,不断的得到调整。
可以说,在设计上,这款战列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没有任何的缺陷,只是在建造过程中的一些过失可能会导致战舰性能受到影响。
更何况,他虽然准备全部采用燃油锅炉,但并不是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燃油锅炉,这个时代的燃油锅炉,要达到7万马力以上,至少要20台燃油锅炉,像“伊丽莎白女王”级就是24台燃油锅炉。
而十几年后的全重油燃油锅炉,只需要8台便可,不仅能够提升最起码上万马力的功率,还能够大幅度的节省空间,节省宝贵的吨位,这是无比关键性的技术革新。
胖叮当目前正在进行反复的分析处理,进行不厌其烦的模拟实验,希望能够尽快的将燃油锅炉的技术革新方案拿出来。
英国将在明年建造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所使用的燃油锅炉,其实是英国国产的同时,采用了美国巴威公司——babck & wilx的一项新技术,单鼓式结构重油锅炉,这项新技术使得锅炉效率很高,能够具备搭载在新一级战列舰上的实力,所以英国就果断的在没有更好的方案情况下,采用了美国的这项技术。
而李安生同样得到了这项技术,但是他并不满足,他需要的是更加先进的燃油锅炉。
英国的战列舰使用燃油锅炉,增加了两千吨的排水量,航速快了两节,但船体过长,李安生并不感冒。
也就是说,在燃油锅炉技术没有完全成熟,而且硬件与材料基础并不厚实的状况之下,他不会轻易造舰,要造,就要造精品。
而且,他也在等待,等着德国开发出381毫米45倍径主炮,这才是真正的大口径舰炮。
相比英国急吼吼的在“伊丽莎白女王”级上头搭载技术并不纯熟的381毫米42倍径主炮,德国在舰炮制造技术上的积累才算雄厚。
作为试验与积累,这艘新战舰也将只建造一艘,建造代号为“长江”。
设计排水量为两万八千吨,由于搭载24台重油专烧锅炉,本来李安生打算使用球形舰首的,技术也相当成熟——胖叮当通过模拟试验数据得出了结果——这种舰首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这在后世的“大和”号上也是得到验证的,只是考虑到中国造舰经验的不足,还是老老实实的根据德国人的方案建造。
毕竟,只要在德国人的方案上稍微改动,就能直接建造,而球形舰首还是个未知的领域,连德国人也没有把握。
这款极具后来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以及“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各种综合特性的战列舰基本具备了两种战舰上的各种先进设计理念与新技术。
设计航速为25节,但实际上可能会更快一些,续航力为9000海里/125节,搭载8门双联装356毫米45倍径主炮,12门150毫米50倍径副炮。
主炮目前还没有决定是直接从维克斯公司购买,还是等待一段时间,由德国方面帮助研发后自己建造。
这实际取决于中国政局的走向,今年的辛亥革命无论如何要推动,李安生已经在暗中着手布局。
清廷不能再继续存在下去,否则对他很不利。
载洵赶到上海,不仅是为了战列舰设计一事,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安抚李安生。
东北有锡良在,朝廷还是很放心的,李安生的根基虽然在东北,但还是不足为患,只要李安生乖乖的待在江苏,危险性就不是太大。
在奕劻看来,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在于地方督抚,李安生就是头号危险分子,所以要尽快将李安生稳住。
李安生万分感慨,好好的革命党不去防范,真是本末倒置,如今正是要严防新军中的革命力量渗透的时候。
清廷自取灭亡,真是无药可医了。
“明年,等明年财政宽裕些,我们就能开始建造这艘战列舰,这可是我们自己建造的第一款主力战舰。虽说我们没有根基,跨越也大了些,但日本同样如此,比我们也好不到哪里去。”
载洵在听了李安生的一番解释之后,骨子里头对大海军的前景也无限憧憬起来,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大跃进。
“不错,我们去年刚刚订造了两条战列巡洋舰,财政上也会受到影响,还是务实些好。最好是后年开始建造,等到财政宽裕的时候,或者看看造舰技术有没有进一步的革新。到那时,我们的造舰技术骨干都将学成回国,还有我们的海军军官。不然的话,还真没有那么多的军官在战舰上服役。”
载洵讪讪的笑了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急切,务实的办法,的确是在后年,在有了足够的积蓄之后。
美国佬也提供了一笔借款,用于军港以及造舰工业的完备,虽然并不多,但是也能让江南造船厂有所帮助。
用粮食换取德国的设备与技术,或是向美国借款购买美国设备与技术,都是走的同样一条道路,那就是在硬件与材料上进行足够的技术储备。
江南造船厂相继的完成了国内的1000吨训练炮艇以及美国炮艇的建造,甚至连美国之星财团订造的5000吨海轮,以及中华航运订造的三千吨海轮也已经建造完工,实现了一个整体大飞跃。
中华航运公司甚至准备订造万吨货轮,美国之星石油公司也准备订造一艘一万五千吨的油轮,图纸也已经由美国方面的专家经过胖叮当的模拟分析之后,得出了最终结果。
只等江南造船厂在完成了另一艘5000吨海轮之后,就开始开工建造一万五千吨油轮。
载洵刚到江南造船厂的时候,正是万吨货轮正式开工建造的日子,在默默无闻的情况下,江南造船厂再次的翻开了中国造船工业新的一页。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三百一十九章 革命党在行动
第三百一十九章 革命党在行动
江浙水灾并没有影响到生丝业的进展,除了桑树种植蚕养殖技术的革新,同样使用先进机器的江浙生丝业忽然之间有了兴旺的苗头。
李安生心里很清楚,只要持续推广下去,中国的生丝迟早有一天会挤垮日本的生丝行业,让日本的经济跌入万丈深渊。
不过,或许是中国生丝业有着顽固保守力量,也有着后知后觉者,生丝业的整体科学管理以及工人待遇都没有提升。
而且,反而有部分在李安生的生丝扶助计划中尝到甜头的资本家露出了肮脏的嘴脸。
李安生出访欧美前对江苏官场进行了一次铁血清洗,反腐力度以数十人头计,回来之后又狠狠的将某些仍然没有尊重他辛苦制定的规章制度的出头鸟做掉几个,现在这些无良资本家又跳了出来。
9月16日,上海与江浙等地的多家工厂工人联合起来举行了罢工。
这些丝厂虽然大部分都是受了无妄之灾,被殃及池鱼,但是错误的是,他们容许了几家工厂组织起来的对罢工工人的镇压。
他们聘请了大量青帮人员,地痞流氓城狐社鼠纷纷登台,还有工厂自己的保安人员,对手无寸铁的工人们进行了狠毒的殴打。
这些暴徒当场打死两名工人,打伤了百余人,为了达到法不责众的目的,这些资本家一不做二不休,干脆集体出动到处殴打其他工厂的罢工工人。
在上海与苏州等地的丝厂暴动迅速的被驻军镇压,行凶的暴徒无一漏网,尽数被抓获。
而且李安生甚至派新军进入到了南浔等地,丝毫不顾浙江方面的抗议,将闹出事端的无良资本家与暴徒们尽数抓捕。
真是开玩笑,扶持生丝业,不是扶持一帮无良资本家的,黑心黑肺就算了,将来让他们坐大,不是要坑害无数国人。
这些资产阶级将来很多人都会走上权力阶层,比如李平书等人,绝对不能让那些品质有问题的资本家混入其中。
这些人能够如此辣手的对待同胞,那么对于通敌之类的活计,想必也是毫不顾忌的,心黑透了的人,哪里还有什么廉耻。
中国是个极度需要法制的国家,依靠法制来约束,而不是进行人治,中国要走宪政道路将会很曲折很困难很漫长。
其实李安生的铁血政策,也同样是人治,这个时代的转型期,法治需要人治来保证,的确是个悲哀。
上海的清理黑社会很成功,但是似乎还不够彻底,这次成为了资本家的帮凶,以后说不定会形成惯例。
李安生清楚的知道,后世的民国政府也几度进行过反黑,但是效果并不大,整个国家权力阶层之中充斥着这等人物,当时有陈其美等人,甚至孙中山等一大帮所谓革命元勋都是大流氓的后台。
就连蒋介石也是黑帮中人,对付工人罢工之类常常要动用黑帮力量,可想而知黑帮的势力。
政策固然要为资本家服务,却不是保证资本家特权的,更不能让资本家找到借口利用黑帮人镇压人民。
资本家固然需要扶持,但是工人的利益也需要保证,没有一个好的温床,怎么来建立中国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李安生毫不留情的杀的杀,关的关,一切都通过法律渠道来,甚至还允许那些动了歪脑筋的资本家聘请律师辩护。
只是,在他们犯下的罪行面前,任何辩驳都是无力的,也没有律师愿意为他们辩驳,好不容易请来了几个洋律师,似乎也毫无办法。
这些资本家的产业被毫不留情的没收,拍卖,作为对死伤工人的赔偿,另外,还责成剩余的丝厂资本家进行整改,提高工人福利待遇。
但是,李安生更多的还是觉得要尽快推翻清廷的统治,不然的话,他建立劳动保障制度,始终名不正言不顺。
所有的东西都要被写入法律,而清廷暂时还无法给予李安生这样的支持,那么只能去背弃它,推翻它。
李安生越来越感受到,进行资本主义改革受到清廷封建制度的约束,为了尽快的实现富国强兵,这种制度也到寿终正寝的地步。
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