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仍然有着浓重的封建残余存在。
立宪派、革命党人、袁世凯甚至李安生这样的强权人物,代表着各自的利益,谁肯轻易臣服于谁?
若是有一个皇帝,还能制约这些臣子,可没了皇帝,一个大总统或是总理,能够压的住这些派系、强力人物?压得住那些骄兵悍将?
锡良也研习西方历史与体制,英法的革命无比反复,付出了无数牺牲,巨大的代价,才有了真正的民主共和。
但是,中国处于如此危险的境地,谁会这么宽容,容许中国犯无数的错误,容许中国反复折腾?
日本可以说是一个从到立宪最为轻松的国家,天皇虽然拥有无上荣耀,但是实权还是在首相内阁。
但是,日本就能容许中国也走他们的道路,走向独立自主的自强道路?
中国真的实现民主立宪,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没有内斗,只怕连美国都要忌惮三分,将中国列入继日本之后的又一危险国家名单。
中国将来的道路仍然很曲折,李安生跟锡良反复商议,那就是保住东北这片净土。
作为蓝天蔚,他从宋教仁那里得到的消息,是李安生倾向于民主立宪,而不是当满清的走狗,似乎也并不认同君主立宪。
是的,谁都无法容忍一个满人的皇帝,更加无法容忍一个汉人的皇帝上台。
东北的形势大好,如果说过去因为朝廷的腐败而导致许多计划夭折,锡良给气得旧病复发,那么近两年来朝廷的掣肘少了,锡良也听从李安生的建议,将东三省总督的职权超负荷的运行起来,许多事情都直接绕过朝廷,反而让东北受益无穷。
蓝天蔚可以理解锡良与李安生等人的心情,谁都不愿意东北的大好形势给破坏掉,可是,破而后立,这么浅显的道理,为何这些既得利益者就不明白呢?
话不投机半句多,胖叮当认识到了蓝天蔚不是可以拉拢到李安生麾下的,即便对方是个人才,也只能打着哈哈,客套一番。
今后蓝天蔚还有大用,自然不能坏了交情,喝了几回酒,胖叮当便推说醉了,摇摇摆摆的走了。
蓝天蔚将他送到营门口,看着他的背影,心生叹息,李安生是个枭雄,是个盖世英才,可惜却因为太过在乎得失,不敢破而后立,还是没有魄力,成不了大事业。
不然的话,凭借吴禄贞与李安生的交情,两人联合程德全,说服锡良,能够席卷半边天下,清廷就此倒台也说不定。
由孙中山来出任总统,吴禄贞主掌军权,李安生可为民政一把手,那么国家中兴有望,只是,李安生这样的枭雄会甘居人下?
人家已经有了基业,如浮萍一般还在海外飘荡的孙中山如何能折服对方?
哎,可惜啊,既得利益者。
胖叮当晃晃悠悠的走着,他可没喝醉,他也喝不醉,他只是叹息,蓝天蔚这样的人不能为李安生所用。
李安生的苦心也实在无人理解,反而是程德全与锡良两位朝廷大员与他惺惺相惜,那些革命党人多有痛骂李安生为刽子手满清走狗的,也有批驳李安生心怀不轨的。
就为杀了一个陈其美,革命党人对李安生口诛笔伐,全然不顾法度,仿佛清廷的一切都是腐朽的错误的,最好李安生连这官都不做,那么这官不做,谁来做?
难道让给汪精卫、胡汉民这些只知道空谈误国的伪君子假道学来做吗?让他们这些人来治理地方,繁荣经济?
只怕,这些人损人利己,干起来比满清贪官还要狠辣吧?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三百零七章 女间谍宫泽惠子
第三百零七章 女间谍宫泽惠子
“喏,那个就是李富贵,你这次的目标。”
宫泽惠子眼神热切的看着在奉天大街上晃悠的胖叮当,仿佛是在看着一头猎物一般。
“收敛些你的眼神,惠子。你从这刻开始,就是个纯正的中国人,千万不要泄露出一丝一毫的不同,否则,就是死。”
满铁王牌特工北原彦一反复叮嘱宫泽惠子,这次她的任务,是要接近胖叮当,这个程李系的三号人物,据说东北的农业计划他出力最大。
宫泽惠子是日本情报界号称第一美女的王牌特工,一直没有在中国使用过,而且还是个如假包换的,这个时代可没有38元买一赠一的修补手术可做。
这次满铁也是下定决心,要从胖叮当身上打开缺口,希望能够得到黑龙江农业公司最大的秘密。
必须要走在俄国人的前头,这是满铁与日本国内的共识。
胖叮当是个好色之徒,他们确信无疑,虽然胖叮当并不去招妓,但是,有心之人还是发现,不是胖叮当不需要,而是他太过挑剔。
前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的宠妾沈蓉,还会时不时的找个借口,到东北来散散心,实际上,她的行踪完全落到了满铁的手中。
满铁当年在徐世昌身上可是下了大本钱的,沈蓉也会时不时的过问徐世昌与满铁合办的木材公司账务,所以满铁对沈蓉也很在意。
每次沈蓉到了奉天,都是直接到了胖叮当的住处,据说半夜浪叫滛声响彻云霄,经久不绝,甚至通宵达旦。
每次从胖叮当的住处出来,都是几天以后,而且沈蓉都是坐着汽车到火车站的。
据火车站的工作人员说,沈蓉上火车也是在侍女的搀扶之下,显然是两腿无力,且两腿开叉,不敢厮磨过度,想必是因为房事激烈之故。
奇怪就奇怪在,这李富贵似乎除了沈蓉,就没有其他女人,正牌夫人去了美国学习电影艺术,难道一个沈蓉就能够满足?
从沈蓉每隔两个月就来上几天的频率,固然是需求不旺盛,可是,别忘了,人家可是通宵达旦的折腾,而且是一连数天,恨不得连床都不下,如狼似虎到如此地步。
不信邪的满铁特工首领北原彦一决定主动出击,用大美女宫泽惠子来试试李富贵这条大鱼。
若是宫泽惠子能够像沈蓉一般的得宠,那么说不定就能探知大量的秘密。
他硬是忍了半年,这半年中他反复的训练着宫泽惠子,尽量中国化,说话口音,仪态,习惯等多方面,甚至还主动研习中国传统文化古代艺术。
等到终于消除了最后一丝日本味道,又特训了一个半月,宫泽惠子这张王牌才终于给打了出来。
“救命,救命啊。”
宫泽惠子喊起救命的声音,终于不那么风马蚤滛荡,而是充满着纯真的学生味道,这让躲在不远处遥控指挥的北原彦一不住点头。
这个马蚤蹄子曾经是许多贵人看中的,要不是满铁极力保护,早就当了人家的床上玩物,能够让这浪货保持完璧,实在是个只有日本人才能创造出来的奇迹。
日本女人从小就要接受教育,如何服侍男人,甚至是为各种男人服务,她们要有漂洋过海为国家出卖身体赚取外汇的觉悟。
许多日本女人都给训练得风马蚤入骨,天生媚态动人,简直就是当特工的料。
“哟西,花姑娘地,你地别跑,让大爷爽爽。”
几名日本军警色迷迷的向着宫泽惠子扑了过去,刚好就在胖叮当前行的几米处。
英雄救美的古老桥段吗?
宫泽惠子那充满惊恐的眼神以及那几位日本大兵的演技无比拙劣,这也太假了吧?
貌似这种桥段在后世的-< ~138~~百~万\小!说~~网~ >-中经常能够看到,作为一名骨灰级读者,胖叮当第一时间就发现了他眼前发生的一幕,这不是跟小说中完全雷同么?
那几名日本军警滛邪的眼神与表情,也太过虚假,完全不是真正的见色起意,脸上肌肉抖动的频率经过胖叮当的一分析处理,马上得到结果,假的。
那位美女同样如此,假货。
而且一名日本兵捏了把她的屁股,但是她的反应虽然激烈,但是却并不符合胖叮当对这位美女眼神、气质、神情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处理。
甚至,那名日本兵使劲抓了一下她的咪咪的时候,咪咪的弹性系数立即给分析了出来,太过坚挺,而且咪咪晃动的曲线波动显示,这对咪咪以前是一直给束胸的,束胸的材料类别也大致给分析了出来,如此长期需要束胸的女人,绝对不是农村妇女以及小家碧玉能够做到的。
这位美女身穿一身朴素的寻常布衣,肯定没有干过农活,手上的老茧以及被晒的有些微黑的皮肤,出现的时间不超过半年,半年以前,这位美女说不定皮肤白皙细腻,小手柔滑细嫩。
在满铁看来天衣无缝的设计,在胖叮当的分析处理之下,简直就是漏洞百出。
那位美女飘忽的眼神,似乎一直隐隐在关注他这边的动静,显然是针对他来的。
而且,那位美女被捏咪咪的时候,叫声凄惨,仿佛要引起他的主意,可他扫描分析了一下,这位美女其实皮上肾素猛增,要是在无人的房间里,只怕要达到出水的地步。
失败,完全失败,这个失败的布局。
胖叮当摇了摇头,本来想要掉头就走,哥不想玩。
可是,想了想,似乎无事可做,陪这些人玩玩也不错。
看来,这铁定是日本人在设局,想要从他这里得到点什么。
胖叮当很配合剧情,立即飞身上前,怒吼一声,三拳两脚的打倒了那些日本军警。
“快滚,再让爷爷我看到,一定不会轻饶,打你成脑残。”
看着日本军警抱头鼠窜,一脸英雄气概的胖叮当连脸上的胖肉都是方方正正,无比肃穆,一本正经的对着宫泽惠子说道:“这位姑娘,让你受惊了,下次小心点,别一个人出来。这些日本人坏的很,最不是东西。”
宫泽惠子连忙千恩万谢,然后,顺理成章的,向胖叮当主动兜售起她的履历来。
她的履历都是真的,只是人已经换了一个,名叫丁晓芳,家里是闯关东到了奉天的,结果父母没几年就相继病死,农庄上可怜她,让她到奉天读了两年初中,也算是个知识分子。
如今丁晓芳想要响应锡良开发热河的号召,到热河的小学校去教书,已经报了名,就等通知。
锡良还兼任热河都统,自然也管着热河的大小事务,其实热河也是个好地方,不仅仅是承德,其他地方也颇具开发的价值。
更何况,热河还远离奉天这个是非中心,也算是一片大后方。
其实北原彦一的设计无比巧妙,让宫泽惠子通过英雄救美与胖叮当相识,而胖叮当刚好又要到热河去指点农事,宫泽惠子又是小学教员要去热河开发,正好一同南下。
热河进行农业开发,是从新开始,想必能够探知更多的秘密。
有了那一层英雄救美的关系在,宫泽惠子自荐枕席,想必就不是那么的突兀。
胖叮当很配合剧情发展,真的很配合,于是,顺理成章的,丁晓芳跟着胖叮当一同南下,前往热河。
到了热河之后,没几天两人就打得火热,就差那最后一步了。
“晓芳,你知道吗?东北粮食高产的最大秘密,其实是在化肥上头。”
“化肥?”
“恩,是的,化肥。根据不同的土质,培养种子,然后因地制宜,开发不同的化肥,就能够使得粮食高产。”
“原来化肥有这么大的功效,怪不得其他地方的粮食亩产远远不如东北。热河也准备这么做吗?”
“那当然,热河将来也是一个粮仓,而且还能发展畜牧业。”
胖叮当满嘴跑马,信口开河,恩,化肥,不错,这个借口不错。
最好日本能够发动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研发化肥,将大量的精力都花在化肥上头。
“我听说东北有这样一个奇怪的传闻,说是铁道附属地的粮食种植远远不如其他地区,这是为什么呢?土质不是差别不大吗?为什么出了铁道附属地就不行呢?我有老乡就是在那里种植的,也同样使用了黑龙江生产的化肥啊。”
胖叮当笑眯眯的回答:“那是因为他们没有使用特殊方法培植种子,化肥也没有用对。铁道附属地因为铁路的出现,其实地质已经发生了改变,环境也发生了变化,种种因素,导致了铁道附属地种植粮食并不成功。”
“铁路居然能改变地质环境?要用特殊方法培植种子吗?真是意想不到,农业科学实在是太高深了,我真是佩服你们。像我就只能教小学生认认字呢。”
丁晓芳撒娇起来的时候,总是有韵律的晃动着她那一对,惹火的身材,有意无意的在胖叮当的身上蹭啊蹭的。
她知道只能好奇的发问,却不能问的太多,不然的话,会惹来嫌疑,她只能循序渐进。
不过,勾引这死胖子,却是已经到了时候。
“来来来,晓芳,咱们到房间里头去好好聊聊这农业科学,门道很多呢。”
胖叮当笑眯眯的将丁晓芳拉到了房间里,好好的研究了一番对方那硕大无比的,又研究了一番对方的屁股为何这么的。
于是,当天晚上,胖叮当的房间里再次响起了如哭如诉的滛声浪语,响彻云霄,通宵达旦。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三百零八章 别急,咱有王牌
第三百零八章 别急,咱有王牌
离松花江封冻还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个时候是松花江船运最为兴盛的时候,往年这里都是俄国船只的天下。
但是随着中国夺回松花江航道权力,管制俄罗斯船只,以及水泥船的大量涌现,俄国松花江航运已经完全给水泥船给淹没。
随着东北水泥产业经过这两三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能够初步的使得水泥船海得到实现。
水泥船造价低,经久耐用,撞坏了也只用修补一下,成本低的惊人,俄罗斯航运公司哪里是水泥船的对手。
等到俄罗斯同样研制出水泥船的时候,东北造的水泥船已经完全完成了质的飞跃,技术更加成熟。
这些日子由于互相敌视,已经出现了多起松花江中俄船只互相撞击的事件。
但是俄罗斯的水泥船一撞就沉,或是损坏,无法修复,而中国的水泥船只用简单修复一下就能够继续使用,完全一副让你撞的架势,看谁撞的过谁。
现在松花江上劈波斩浪的基本都是中国船只,俄国船只只能靠边站,胆战心惊。
俄国炮艇也不敢肆意妄为,稍微嚣张一点,说不定就有匪徒炸船偷袭之类,比比皆是。
随着东北大规模的动员民间兴修水利,疏浚河道,开挖几处小运河,在东北局部地区实现内河航运,水泥船更加大行其道。
“看,那是什么?”
一名子船员大声的指着天空叫嚷起来,仿佛是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
“怎么?难道天上有巨龙吗?我告诉你,尤里,那些都是中国人瞎编出来的,哪里又什么巨龙。”
老船长骂骂咧咧的走了出来,站在甲板上望着天空。
“噢,天哪,天哪,我真是不敢相信,那是什么?”
“好像,好像是飞艇?”
俄国现在也在造飞艇,所幸也有人能够认识飞艇。
李安生设计的飞艇很恶搞,纯粹是照搬了后世一个叫做红色警戒中的基洛夫飞艇的样子,整个形状就像一条鲨鱼一样,前部画上了狰狞的血盆大口,锋利的牙齿,后面的尾翼也是如同鲨鱼一般。
整条飞艇大概有三十多米,这是专门用来载货用的。
李安生可不想花费巨资去建造军用飞艇,飞艇用于军事简直就是烧钱。
飞艇建造可不便宜,一艘三十多米,能搭载12吨货物的飞艇,造价高达数十万两白银,目前一共只造了三艘。
这些全部充了氦气的飞艇可比这个时代同类的飞艇要先进多了,再加上已经得到验证的铝合金冶炼技术,铝合金材质的飞艇与飞机很快就能面世。
由于东北的两条铁路大动脉掌握在俄国与日本手中,新修与这两条铁路接轨的话很麻烦,也要受到两国的辖制。
黑龙江还好,毕竟还有松花江,毕竟还有绥化到佳木斯等地的铁路,关键是长春到奉天等地区。
李安生准备使用飞艇来实现运输,比如正在实验中的氦气飞艇,可以使用铝合金材质,使用5台柴油机动力,载货25吨,一艘造价在百万两银子上下,十艘不过一千万两银子,一次载货能够达到250吨。
要知道,飞艇虽然造价高——相比货轮,载货一百吨的才不过十万两银子,但是飞艇使用起来简单,造成之后就不需要太多的费用来维持,不像火车跟轮船需要大量的煤,以及损耗。
飞艇速度是慢了点,虽说由于技术进步使得飞艇高速能在60-70公里每小时,抗风暴能力也很坑爹,但是胜在垂直起降,直线输送,比如将铁岭、抚顺、本溪等地的煤铁运送到营口、葫芦岛等港口,一天一夜能跑好几个来回,运输力就很可观。
暂时造飞艇会占用大量的宝贵资本,但是,真正建成后,飞艇将带来巨大的收益,其实是在战争时代,对于目前的东北时局,更是显得弥足珍贵。
飞艇简直就是为中国东北的现状打造的,用它来跑运输,实在是划算的很,俄国与日本再也无法用铁路来打压东北粮食贸易。
将来的地面作战,也不再仅仅围绕铁路展开,东北新军可以围绕铁路打大型战役,并且可以进行铁道破袭,但是敌人就没有办法破坏东北的空中运输。
到时候天上全是中国飞艇与飞机的天下,俄军也好,日军也好,只能被动挨打。
或许飞艇的性价比并不是那么高,但是在东北,这性价比也就无比珍贵了些,实在是东北居家旅行必备之良艇。
目前越过松花江的三艘飞艇是首批建造的载运粮食的专用飞艇,站点设在绥化,将黑龙江各地的粮食集中到绥化,然后通过飞艇运送到奉天等地。
毕竟,粮食要能运送到出海口,才能够有效地打击外国粮商,将利润最大化。
铁道、内河、飞艇,将组成东北运输生命线,这是真正掌握在东北手中的生命线,不再受到日俄两国的打压。
这次三艘飞艇同时也是在进行试验,每条飞艇上都有国内大粮商的代表在,这些飞艇可都是要卖出去的,没有买家可不行。
为了打广告,这次飞艇免费为这些粮商运送粮食,让对方看看飞艇的成本优势。
李安生想出来的模式是这样的,黑龙江飞艇公司造出来的飞艇所有权是东北官方与粮商一人一半,粮商只需要出一半的钱,但是运送粮食的间歇为官方运送货物要免费以及战争期间,这些飞艇都必须无条件供官方首先使用。
这是尽快扩大飞艇规模的最好办法,不然的话没有买方市场,没有资金继续建造,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飞艇平稳的飞行着,虽然有些风,但是却并不强烈,飞艇自身的自重,使得这个庞然大物很难被撼动。
后世的兴登堡号规模是这种飞艇的十倍,能够运送1000余人,超过200吨的货物,要是有上一艘这样的飞艇,整个粮食运输能够节省不少的成本。
东北内陆很少有风暴,当然,飞艇的天敌是恶劣的环境,比如暴风雪,也就是冬季,东北的冬天暴风雪并不如西伯利亚那么多,还算是比较温和的,飞艇照样能够投用。
不过,冬季进行战争的可能性很小,光是那冰寒刺骨的气温,就能让军队大规模减员,有谁会傻到在冰天雪地里作战,除非是大型国战,不计生死。
飞艇只是从佳木斯飞到绥化,就已经彻底的折服了这些粮商代表,这几年他们这些粮商的利润除了持续的投入到粮食交易所,还略有积存,总比买买古董房产要好,购置这飞艇也算是家产,只要不发生战争,这飞艇只花一半钱就能实际拥有,而且就算爆发战争,飞艇损毁,官方也会照他们原先支付的费用全额赔付。
官方的信用还是有的,双方签了合同,就再难违背,李安生在任的时候就推广契约精神,锡良同样如此。
花一半的钱,就能实际拥有整艘飞艇,不过是数十万两银子,豁出去的话,两年节省下来的运费,就能买一架飞艇,更何况这飞艇的寿命极强,能够用上一二十年没有问题。
现在什么都讲究一个成本核算,就比如东北各地纷纷争着买飞机,用来给农田播撒农药,甚至还有人用来播散苗种,实际使用下来,能够降低成本,一个两三百户人家的农庄拥有一架飞机,还是很合算的。
各种飞行员学校一时之间也开出了好几家,这些粮商已经在考虑着,要求尽快推出飞艇学校来,教授驾驶飞艇的技能,将来有了银子多买几条。
“不知道还有没有更好更大的飞艇?”有人算了一笔帐,若是购买5条以上的飞艇,为各家没有实力买的起飞艇的小粮商以及中小商行专门做运输,运送散货,利润能够很可观,几家手头有钱的商人已经在商量,要不要合资开一家飞艇运输公司。
“听说是有的,东西更好,可价更高啊,好像说是用什么合金做骨架,气囊也更安全,这飞艇就是要牢固安全,不然损毁的话,这银子就打了水漂。”
“听说外国也已经有了这种飞艇公司,专门载人载物,我看啊,载人更赚钱。”
的确,飞艇载人是最安全的,但是,在开始阶段,还是载货更加利润高,不为什么,这年头,敢去坐飞艇的都是胆子大的。
这不,刚下飞艇的几个人已经在浑若无事的大声探讨起来,这飞艇的实用性与性价比。
性价比这个词是李安生提出的,也就是说,东北不论是地里出产,还是加工制造,都要有足够的性价比,不仅要质量好,而且还能够在卖出高价的情况下更能体现质量的优势。
有几个胆子小的腿软了,一下飞艇就软倒在地,吐的死去活来,这辈子再不愿意上飞艇,但是,胆子大的永远有,而且还不少,他们永远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于是,几位粮商世家的子弟,当场表了态,回去之后尽快推动家中购买飞艇,并且考虑加入到飞艇运输这一新兴行业中来。
李安生弄出来的东西,不是暴利就是神器,这点在国内国外都已经验证了,出于对李安生的信任,飞艇也迅速的被这些人接受,这倒是李安生始料未及。
水泥船海、由东北大农庄促成的拖拉机海、农业飞机海,还有这飞艇海,东北前景可是一片光明啊。
尤其是在军事上的话,这坦克海与飞机海可是让李安生期待已久。
在坦克制造技术以及飞机制造技术上,中国绝对能够领先世界。
而且在坦克驾驶员与飞机飞行员的人才培养上,中国也领先世界的太多。
将来大农庄随便拉一群人出来,便是坦克手、飞行员,而像日本这样的国家,说不定机械师修理维护坦克,还不如东北的农民土八路。
东北目前中小规模的农庄已经上万个,有数千户的大农庄也有数百个,将来可是随便就能拉出几个装甲师,几个飞行大队。
这就是大农庄机械化农业的好处,所以,李安生现在可是将他的快乐建立在全世界劳动人民的痛苦之上,无限加大农业恐怖主义。
中国人好养活,粗粮就能对付,而殖民地粮食减产,减的可是列强的子,尤其是英国这样对粮食无比依赖的国家,还有它那遍布世界的棉纺织品倾销。
到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粮价还要涨,而中国的粮食生产不断的增长,不仅能够解决四万万人吃饭问题,还能够大量换取外汇,这可是天赐良机,要不然,哪里有这样的好事,粮食能够轻易地交换到各种的工业品、机械、军舰等。
甚至,粮食换土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李安生,正在干拿石油来换土地的勾当。
他们的船队经过新加坡的时候,正好是李麦边与金翰圣在新加坡与安德逊爵士谈判。
为了表示诚意,两人甚至没有带着卫队,而是大摇大摆的踏上了新加坡的土地。
不是他们不怕死,而是手中握着王牌。
“什么?我有没有听错,或是两位的表达有所错误?”
安德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似乎听到那个叫麦克的苏格兰人提出,文莱自治领将包括沙捞越与沙巴两地,包括整个加里曼丹岛的北部。
这简直就是大半个马来亚的土地,就这么的并入文莱这个微小的国家?
自治领可是个独立的国家,名义上是大英帝国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拥有大部分的自治权,除了对外宣战等几个方面,其他的跟主权国家并无区别。
对于这帮雇佣军,不,这帮强盗来讲,这简直就是在抢劫,居然抢劫到了大英帝国的头上。
他也从来就没有见过这么一帮狂妄自大的海盗,转行做良民就算了,居然还想要裂土称王称霸?
李麦边,也就是麦克,经过乔装改扮之后,哪里还有人能认得出他就是那个洋片子麦边?只见他淡定的笑道:“爵士先生,你没有听错,既然文莱这么一个弹丸之地作为自治领不够资格,那么我认真的想来想去,只能扩大地盘,更何况,沙捞越与沙巴两地自古就是文莱的土地,只是后来文莱衰落了,才脱离出来,如今重归故土,不是正好?而且,作为自治领,仍然是大英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之前是保护国,现在是自治领,似乎,这个结果是最好的了,不是吗?亲爱的爵士。”
他阳光灿烂,笑得很是无邪,露出了一口白牙,这哪里是个苏格兰人,简直就是个犹太人,无耻。
“荒唐,简直就是荒唐。我不明白,你们底气源自何处?作为一名苏格兰人,难道祖国的无上荣耀没有沐浴到你的身上吗?”
安德逊爵士用手指戳了戳麦克的肩膀,仿佛要宣泄他的愤怒。
“不不不,总督大人,我想您误会了。我是想要为祖国做些贡献,贡献。请息怒,认真的听我说先生,我愿意拿祖国最需要的东西来换取这片土地,然后更好的为祖国服务。”
安德逊爵士开始用戏虐的神色打量着这个很像犹太人的苏格兰人,眉飞色舞的说道:“是吗?难道你要用这些年当海盗劫掠所得,来敬献给女王陛下?不过,换取爵位或许有可能,想要换土地?哈哈,真是可笑。”
麦克平静的看着安德逊爵士,等到对方笑完了,认真的说道:“我是说,石油。”
“石油?”
“是的,我是美国之星石油公司的股东之一,我拥有美国之星石油公司百分之三的股份。”
安德逊爵士愣住了,美国之星石油公司其实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只是炼油厂没有洛克菲勒多而已,油田拥有量完全超过了洛克菲勒财团。
虽然美国之星石油公司为了防止被反垄断盯上,主动将墨西哥的石油公司一分为二,与洛克菲勒合资的美国之星石油公司,以及墨西哥石油公司,但是规模还是相当庞大,在海外还有南洋之星石油公司与中东石油公司。
麦克所说的美国之星石油公司,由于在墨西哥的大油田产量已经相当稳定,也是唯一的两家美国之星财团石油公司中的一家,另一家是墨西哥石油公司。
美国之星石油公司的市值在十一亿美元左右,百分之三的股份也有三千多万美元之多。
没想到,这位海盗头子居然还是名千万富翁,还是名石油大亨。
“这次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谈判,英国似乎很被动,若是我用这百分之三的美国之星石油公司的股份来置换中东石油公司的股份,以此来换取美国之星财团与洛克菲勒财团的支持,在土耳其石油重组之中得到应有的份额。这样一来,大英帝国就能掌控中东石油,让德国在石油争夺上处于下风。总督大人,您想想,我这个方案不知道有没有可行性?”
关于重组土耳其石油公司的谈判旷日持久,要是没有人妥协的话将会一直搁置下去。
这可是对大英帝国很不利,毕竟稳定的石油来源要赶紧确认,壳牌石油公司只是拥有一些小油井,还不足以作为底牌。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三百零九章 文莱自治领
第三百零九章 文莱自治领
目前参与土耳其石油公司重组谈判的几方分别是英波石油公司、由美国之星财团与洛克菲勒财团控股的中东石油公司、德意志银行与壳牌公司。
其中中东石油公司控制了大部分在中东发现的油田,拥有绝对话语权,美国之星财团对这家公司直接控股,占了75的股份,而洛克菲勒财团为11。
也就是说,美国之星财团对于土耳其石油公司的重组是有相当影响力的。
壳牌公司组建始于1907年英国壳牌运输和贸易有限公司与荷兰皇家石油公司股权的合并,目前这家公司与英波公司的实力差不多。
德意志银行也加入到这场争夺,它的背后是洛克菲勒。
这时候,德国事实上被美国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所控制——标准石油公司所属的德国石油销售公司控制着德国销售总额的91,而德意志银行只拥有标准石油公司德国销售公司9的股份。
所以,情况相当的复杂,而且不是一般的复杂。
美国之星与洛克菲勒都相当的暗昧,显然是有了默契,想要尽可能的榨取好处。
如果按照正常历史的话,很简单,谈判拖上几年,然后随着德国的妥协而告终,李安生查了下资料,1914年的时候,根据《外交部协定》英波公司在重组的土耳其石油公司中掌握50的股份,德意志银行和壳牌石油公司各持股25。另按协议,英波公司与壳牌公司各拿出25作为“受益人利息”给土耳其石油公司创始人卡洛斯特?古尔本金。
这一协定的签约方还必须接受一个“自我放弃”条款,即除非通过土耳其石油公司共同合作,他们当中任何人不得在奥斯曼帝国任何地方单独从事石油生产。这一限制性条款,表明这家新公司控制了整个奥斯曼帝国土地上的石油资源。
英国与德国对于土耳其的争相拉拢,使得土耳其方面颇为矛盾,但是,德国的步子似乎要大一些,英国的态度要傲慢一些。
现在英波公司被李安生盗取了天机,抢去了不少的大油田,出于弱势,只能依赖中东石油公司。
李安生设定的分配方案是这样的,中东石油公司拥有55的股份,而英波公司则拥有20的股份,德意志银行与壳牌公司分别拥有10的股份,土耳其石油公司的创始人则分得5。
英波公司即便联合壳牌公司,也只有30的股份,即便拉拢了土耳其人,也只有35,而中东石油公司的控股权在于美国之星财团,就算洛克菲勒财团站在英国这边,也无法动摇中东石油公司的地位,更无法左右土耳其石油公司。
作为海峡殖民地总督,安德逊爵士自然知道目前大概的谈判进程,毕竟壳牌公司的根基在东南亚。
麦克提出用美国之星石油公司的3股份来换取中东石油公司的股份,能够换到15左右,等于说能够分得8左右的土耳其石油公司股份。
这自然是美国之星财团跟李麦边共同演出的一场好戏,目的就是要引英国人自己进入陷阱。
这也等于是用石油公司股份在换土地,只是一些贫瘠的土地罢了,出产些森林资源,也没什么稀奇的地方。
安德逊爵士立即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伦敦,希望能够尽快给予回复。
毕竟跟石油相比起来,北部婆罗洲这么一点土地根本不值一提,更何况还是作为自治领的形式出现,并不损害大英帝国的颜面。
英国一直对石油资源耿耿于怀,当初与俄罗斯为对手的时候,俄罗斯在巴库发现的世界级大油田几乎让他们崩溃,巴库油田一度占据了世界石油市场的大半壁江山。之后美国又在本土发现了大油田,接连在墨西哥发现了油田,美国之星石油公司就是个奇迹。
反观英国,对于这种代表着未来的燃料,竟然没有办法去占得一席之地,好不容易跟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合并为壳牌石油公司,但在荷属东印度的几个小油田仍然不温不火,在沙捞越发现的只能说是油井,储量少的可怜,根本看不到前景。
石油啊石油,英波公司好不容易在美索不达米亚发现了油田,但是随后却传来噩耗,美索不达米亚的大油田都在中东石油公司的手中。
这简直就是大挫败,在寻找石油上头,全世界都不是美国之星财团的对手。
英国不是没有想办法,比如煽动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