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163部分阅读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163部分阅读

    放得如此低,不是说三河人最耿直的吗?

    怎么看来像个阿谀奉承的小人。

    李晓言道:“三河守大人,在下正是李晓,久仰其名。”

    德川家康继续呵呵笑着言道:“区区之名,不足与近卫少将共语,此来还是多谢,近卫少将照顾,救下了平八,我心底感激万分啊!”

    德川家康如此之言,当下令站在李晓一旁做客的本多忠胜,当下这位勇将,亦是垂泪言道:“主公!”

    李晓矜持地点点头,言道:“本是同盟,相助乃是分内之事。”

    随即德川家康又看见了李晓身后的本多正信,言道:“正信,许久不见了。”

    本多正信神色有异,上前一步,行礼言道:“三河殿下,十余年不见,阁下清健如故。”

    德川家康呵呵一笑,亦是眼眶微红,显然记起几分旧情,言道:“正信,当年之事,已是过去。我有我固执的地方,所以才遗憾失去阁下这样的良臣。不过对于阁下却是一件幸事。”

    本多正信垂下头,言道:“三河殿言重了。”

    之后本多正信默然退下。

    李晓看着德川家康,心道战国三英杰之中,论才具能力,德川家康显然逊之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一筹。

    但论及笼络人心之道,德川家康却当之无愧居三英杰之首。

    在关原合战前,鸟居元忠为德川家康死守伏见城。

    城破之后,鸟居元忠仰天而道:“主公,祝您武运昌隆。”之后切腹自尽。

    在他人问及德川家康,三河有何宝物之时。

    德川家康毫不犹豫地回答言道,五百三河武士。

    李晓打量这位,面容黝黑,身材微胖的男子,对方出阵穿戴的阵羽织,虽看似十分工整,但是早已洗之褪色。

    突然忘了,这位战国出头人,还有另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就是俭朴,或者吝啬。

    李晓收起方才的看法,伸手向阵幕里一指,对德川家康言道:“三河殿下,里面请。”

    一道阵幕隔断内外,李晓与德川家康二人,皆是盘膝坐在地上。

    德川家康看向李晓,诚恳地言道:“近卫少将,实不相瞒,我德川家之兴亡,就在阁下的一念之间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书海阁(wen2)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七十九章 决战之本方阵容

    李晓听了德川家康之言,笑了笑,言道:“三河殿下,言重了,在下能小力薄,有何能帮助阁下?”

    德川家康看着李晓,言道:“屋形公,织田十万大军在前,倾巢之下焉有完卵,单独面对则独木难支,现在你我需同舟共济才是。”

    李晓看向德川家康,仔细辨识对方脸上的表情。

    但是德川家康略显黝黑的脸上,却透着几分诚挚,双目看向李晓一瞬不避,显得内心坦荡。

    李晓双目微微一眯,笑道:“三河殿,有何高见?”

    德川家康正待开口之时,突然在阵帷之外,一名侧近高声言道:“禀报主公,佐竹殿下率军势前来。”

    李晓听了,笑道:“原来是鬼义重到了,三河殿下,不如你我一起出迎才是。”

    德川家康闻言,点点头,言道:“正是如此。”

    说吧,李晓,德川家康二人皆是策马来到远处下,只见不远之处一路大军前来。

    李晓将手里马鞭一扬,指着这路大军,言道:“鬼义重勇冠关东,其麾下坂东武士,亦乃是关东之雄,其军势之威武,可见一斑。”

    德川家康听了李晓之言,当下发自肺腑般言道:“不错,鬼义重乃枭雄亦。”

    不久之后,在数面旗印之下,佐竹义重为首一行武士,已经驰骋至李晓面前。

    两边之人尽皆下马。

    李晓仔细打量这位关东枭雄。只见佐竹义重额高面阔,颧骨突出,双目炯炯有神,一眼望之即明白此人乃是极其有个性,有主见之男子,立下决断而不易更改。

    而同样佐竹义重亦在打量,李晓与德川家康。

    不过李晓与德川家康,一个身材高大魁梧,一个身材微矮胖一些,故而亦容易分清楚。

    佐竹义重一下马言道:“能在此见到屋形公。家康公,真乃是在下之幸。”

    李晓微微一笑,亦与德川家康一道开口寒暄了一阵。

    不久后,佐竹义重显然不耐在客套下去,直接言道:“屋形公,现在武田家之主力军团延迟难至,而织田家十万大军在侧,已集结完毕。若是全力一击,我等皆无法抵挡。”

    “眼下需有一人出面担当,力挽狂澜,在下信服屋形公之为人,愿追随其后,并肩作战。”

    佐竹义重以一家独立大名的身份。对李晓说出这样的话,以是相当放低身段了。

    李晓接受也不是,拒绝亦不是。

    而德川家康亦言道:“屋形公,诚然到这一步,再指望巢月公率大军前来。亦是无济于事,我亦愿意率领三河战士一起,与屋形公共同进退。”

    李晓听了这二人之言,当下明白了。

    佐竹义重,德川家康说话行事,亦是滴水不露。

    他们的决定。就是与李晓一起共同进退,或者说是开启绑定模式。

    李晓现在两个选择,勉强一战,则坚守北方城,若是退则,放弃北方城,那么这个责任,将来武田信繁问责起来。这黑锅李晓,佐竹义重,德川家康三个人一起背。

    这个策略深得中国文化之精髓,正所谓集体负责制,换句话说,也就是集体不负责制。

    好嘛,你武田信繁将来要翻脸,有本事,将我们大家三大名一锅端了。

    李晓言道:“我深负主家之重托,必然决定死守北方城,二位真愿意与我共同进退。”

    被李晓以为自己如此一说,德川家康,佐竹义重二人就会犹豫。

    未料到,佐竹义重,德川家康亦一口断然言道:“当然愿意与屋形公,被一并死战,成就万世之名。”

    好嘛,这两个老狐狸,又将皮球踢回给自己了。

    李晓心底暗骂言道。

    九月十七日。

    在北方城的这一个日夜,最是难挨。

    大垣城,距离北方城距离很近,李晓,德川家康,佐竹义重在这之间,都派出了各自忍者,细作,物见,对方织田军主力动向,进行的侦查。

    而这一夜,终于从前方传回消息。

    织田军十一二万主力大军,终于已完成了集结,隐隐已有向北方城,全力压来的迹象。

    而现在北方城之中,李晓从加贺越中带来的军势两万,德川家康一万,佐竹义重五千,岛胜猛美浓众两千,安藤守就一千,兵力不足四万。

    北方城城小,根本不足以屯兵。

    所以织田家十一二万大军一至,若是李晓不退却,双边就是进行野外决战。

    若进行决战,则彼此兵力悬殊太大。

    这天夜里,李晓,德川家康,佐竹义重三人皆是,一起于武田军本阵阵帷之内。

    三人皆是一并双手扶膝,正坐在马扎之上的姿势,一夜未眠。

    待到了天亮,三人无丝毫困意。

    就在天边旭日的晨光,渐渐破开浓雾之时。

    一骑快马疾驰而来,就听有人从马背上滚落的声音,阵帷外传来,我有军情要面见主公,如此之言。

    听此李晓,佐竹义重,德川家康三人皆是彼此看了一眼,心道是否织田军主力出阵了。

    不久之后,对方通过盘查,进入了阵帷。

    “禀报主公,骏河军团,上野军团,已连夜抵达!”

    这名武士大声向李晓言道。

    闻此消息,皱着眉头整整一夜的德川家康,喜不自胜地从马扎上站起,包着皮手套的双掌,重重一合,发出一声闷闷的响声。

    德川家康大声言道:“真是报之喜事的妙音鸟啊!”

    李晓笑了笑将马鞭夹于腋下,看向佐竹义重,只见对方缓缓点头,一口白色的长气从口中吁出。

    三人并肩走到小山之上,待见到收秋之后,显然一片宽阔的浓尾平原上,两路大军犹如大蟒一般,匍匐前进。

    战马长长的嘶鸣,荷甲叶片锵锵作响,六连钱的旗指物迎风噗噗作响。

    须发皆白,但是仍显得精神抖擞的马场信房,以及武田家之中最年轻的军团总大将,真田昌幸二人并骑驰上山。

    五人一同在山上会面,李晓打量向众人,不由自嘲地想到,没想到这就是这场,抵定天下局势一战的,本方出阵阵容。

    真是比预想之中的,要单薄不少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书海阁(wen2)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八十章 可供驱策

    “九月间,土岐氏夺取了天下。”

    明智光秀仰起头,看着水蓝色的桔梗旗印之上,空中飘着的蒙蒙细雨。wen2

    明智光秀缓缓地戴上皮手套,将马鞭抓在手底,之后翻身跃上马背。

    明智光秀目光烁烁,对并骑的明智秀满言道:“我土岐一族出自摄津源氏,与河内源氏乃是平出于清河源氏一流,但多年以来,武家栋梁之位一直为河内源氏所执。”

    “待后来我土岐一族执掌五职家,统御伊势,尾张,美浓三国时,织田家当时不过乃附庸羽翼之辈尔。”

    明智秀满听了,紧紧抓住缰绳,目光中亢奋之色越浓。

    紧接着明智光秀言道:“时至今日,我已暗中布置妥当,只需在决战之中,击败武田,我即可夺取武家最高声望,代替织田家行布武天下之事。”

    “朝廷方面,我已联络妥当,诚仁亲王殿下,太政大臣皆支持我,将来执掌征夷大将军之位。眼下我已至最后一步,只要击败武田,我毕生之心愿就可以完成。”

    明智光秀说完之后,明智秀满已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不久之后,明智光秀,明智秀满二人,已来到织田军本阵阵帷前。

    一旁织田信忠的侧近,向明智光秀言道:“日向守大人,主公久候多时了。”

    明智光秀微微点头,当下侧近一掀阵幕一角。明智光秀,明智秀满二人大步入内。

    坐在主位之上的明智光秀,一见这二人,当下满脸喜色,言道:“日向守,你来了就好了。”

    明智光秀闻此,心底轻哼了一声,但面上仍是十分恭谦的言道:“主公,臣下处理一些紧急军务,故而来迟。还请主公恕罪。”

    “无妨。”

    织田信忠呵呵笑着,之后对一旁的织田长益使了眼色。

    织田长益点了点头,当即下令小姓将地图展开。

    织田长益取过一支竹杖,指着地图上中央的位置,言道:“按照日向守大人,本家之前的谋略,是打算将北方城作为引诱,武田军之诱饵。将其吸引城下,以便围点打援之策。”

    “现在此策已经成功,武田为了北方城城中十万石军粮,派遣德川家康的三河军团,佐竹义重的坂东军团,真田昌幸的上野军团。马场信房的骏河军团,以及李晓的飞驒越中军团,赶至城下增援。”

    “而武田巢月的主力军团,尚困在中山道,不能而出。预计还要晚上一到二日,才能抵达北方城。现在武田家的增援军团,以及武田巢月的主力军团脱节,这两者正给与了我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织田长益分析完战局之后,织田信忠满意地点点头,对明智光秀言道。“多亏了日向守大人的奇谋,眼下形势对本家极度有利。”

    “而今本家大军已先于武田家,在大垣城集结完毕,各大名皆已率众而来,清点之后,大垣城下本家军势,足够十一万五千之众。敢问日向守大人,眼下是否。已是时机进军向武田军发动突袭了?”

    “正当如此!”

    明智光秀毫不犹豫地,将马鞭虚空一击,言道:“以众击寡,此乃常道,这是上天赐予我等之良机,过时不取,反受奇祸,若是等武田巢月的主力军团赶制,我军在进行决战,胜算就极低了。”

    织田信忠嗯地一声,言道:“不错,不过武田巢月乃是卓识之辈,怎么会犯此分兵的错误,我想这其中会不会有诈。”

    明智光秀哈哈一笑,言道:“主公未发现,这几路军团,除了马场信房乃谱代家臣之外,其余皆是武田家的外样大名,及外样家臣。武田巢月之心,已是昭然若揭,他想消耗外样之实力,而保全主力。”

    “若是李晓,德川家康他们战败,武田主力亦是无损,武田巢月可坐享其成,有何不好。”

    说到这里,明智光秀面色一沉,言道:“不过李晓,德川,佐竹,真田,马场等人皆是当世名将,换我织田家之中,亦难有匹敌之将,所以必须乘此机会,以重兵猛击,以势压人,不给他们喘息之机会。”

    织田信忠听明智光秀之言,当下合掌言道:“既然如此,就一切听明智大人的意见吧。”

    就在织田信忠,明智光秀准备发布,全军出击的命令之时。

    织田军的物见番头,却在这时于阵幕外求见。

    织田信忠闻此不由猜测言道:“莫非李晓,德川他们弃北方城而走,如此我军之计划,就不能全功了。”

    织田信忠现在最担心就是,武田军不给他们一决战的机会。

    织田长益亦露出忧色,反是明智光秀一副得失淡然的模样。

    这时这名物见番头已进入阵幕,向织田信忠禀报言道:“参见主公。”

    明智光秀轻轻地问道:“难道有什么紧急军情么?”

    而织田长益亦是迫不及待地问道:“是不是,李晓,德川家康他们,率军势离开北方城了?”

    这名物见番头,听织田长益之言,当下讶然,言道:“原来一切,都在大人意料之中。”

    听这物见番头之言,阵幕之中三人脸上表情,当下各是不同。

    “混账,什么意料之中。”织田长益不由怒道。

    织田信忠不由叱道:“什么举世名将,不过是不敢一战的懦夫。丢了北方城,我倒要看李晓,德川如何向武田巢月交代。”

    明智光秀平静地问道:“那么武田军离开北方城,去哪里了?”

    这名物见番头,当下回答言道:“回禀日向守大人,武田大军离开北方城之后,以三河军团为突前,飞驒越中军团次之,坂东军团再次之,而上野军团,骏河军团,南信浓军团驱后,直奔关原而来。”

    “关原?”

    明智光秀,明智秀满二人皆是惊呼。

    而织田长益,在地图上搜索之后,当下也是啊地一声,跳了起来,言道:“你是说,武田家增援北方城的大军,居然不退反进,直逼大垣城而来!”

    “正是。”

    这名物见番头沉声言道。

    “这怎么可能?”

    “李晓,德川家康,不是只有六万大军么?,怎么敢主动,向我寻求决战?”

    织田信忠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沉声言道:“这必然有什么阴谋,在于其中!”

    时间倒退回两个时辰之前。

    就在上野军团,骏河军团赶到北方城的一刻。

    飞驒越中军团本阵之上。

    李晓,德川家康,佐竹义重,真田昌幸,马场信房五人坐在马扎之上。

    五人各自坐着,沉吟不语。

    马场信房首先开口,言道:“此来,巢月公,准备以信廉公作为前线军团总大将,负责统筹上野,飞驒越中,三河,坂东各路军势,守备北方城。”

    听马场信房之言,另外四人都是老谋深算之辈,当即就猜了武田信繁的意思。

    站立李晓身后的大将,马场昌房当即问道:“父亲大人,信廉公现在何处?”

    马场信房言道:“正率领两百轻骑,赶来这里。”

    德川家康起身,断然言道:“我不同意!”

    德川家康之言,震惊四座。

    马场信房身后,骏河军团的副将,一门众河窪信实之子信俊言道:“三河殿下,阁下怎可质疑本家之决定。”

    德川家康将脸一板,喝道:“织田家十万大军,就在眼前,若是织田军大军压到,难道我们还等信廉公到场再战吗?”

    河窪信俊支吾了一番,强自言道:“可以美浓守大人,暂时执掌全军?”

    听到这句,佐竹义重当即就连连冷笑,言道:“好个武田巢月,好个武田家,近卫少将,我真替阁下不值。”

    闻佐竹义重之言,李晓双目迥然,看向马场信房问道:“美浓守大人,你我皆是带兵之人,你以为河窪大人之言,可有道理?”

    马场信房当下默然。

    河窪信俊见此情况,当下言道:“近卫少将,难道阁下还想以外样之身份,执掌全军吗?”

    “有何不可?”出声的是一直不言的真田昌幸,他霍然从马扎上站起言道:“在座诸位,近卫少将兵力最强,官职最高,长筱合战击破织田家,亦多亏他运筹帷幄。我等不听从他的号令,难道还听从你的号令不成吗?”

    河窪信俊被真田昌幸这一番叱责,当下面色涨红,言道:“真田大人,你眼中还有主家之存在么?”

    “够了,”马场信房当下阻止了河窪信俊之言,看向李晓沉声,言道:“近卫少将,若是信廉公未至,当然是以阁下为前线总大将,我马场信房愿听从阁下之令。”

    “我德川家亦愿听从!”

    “我佐竹家亦愿听命!”

    “上野军团可供驱策!”

    当下德川家康,佐竹义重,真田昌幸纷纷表态。

    李晓站起身来,点点头言道:“并非我要在此掌控兵权,只是当此两分天下之役,当当仁不让,方才是大丈夫所为,多谢各位信任,我唯有全力以赴,以报答各位信任,报答本家对我的栽培之恩。”

    “所以我决定,以关原为预设战场,全军出动!”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八十一章 杭濑川之战

    杭濑川河畔。

    作为三河军团的前锋,一行三百骑的赤红色骑兵,滴答滴答地飞驰。

    这支身着赤甲的骑马队,乃是德川家康模仿武田赤备,所组建的骑马军团。

    而这一次德川赤备的大将,则是来自远江国井伊谷的国人井伊直政。

    这位后世称作德川三杰之一的,赤鬼井伊直政,此时只有十九岁,年少英俊。

    自从德川家康小姓出身之后,即作为这支井伊赤备的大军,为家康委以重任,这一点令本多忠胜,榊原康政等大将,皆是有所不服。

    故而井伊直政亦憋了一口气,在这次关原之阵中,主动请缨,作为大军前锋德川军之前锋,征战在第一线,以展示新练成井伊赤备的厉害。

    “禀报主公,前方发现织田军军势!”

    井伊直政喔地一声,问道:“有多少人?是哪位大将的旗印?”

    “旗印辨识不得,大约不过百多人,有战马,正在河川边喝水!”

    “旗印无法辨识,自然是无名之将,不足为虑。”

    井伊直政听后,用拳头一砸马头,言道:“很好,首战的第一功是我井伊赤备的了,赤备队突击!”

    井伊直政所在的位置,在于美浓赤坂。

    中山道宿场有六十九番之多,从京都一直连接至关东。

    关原所在乃是五十八番宿场。而赤坂则乃是五十六番,两宿场的中央,则是垂井,这里已是接近关原之阵的主战场,南宫山。

    井伊直政率领三百赤备,当然是准备以先声夺人之势,乃是夺取头功,亦是为接下来的大军通过这里,直达关原,扫清障碍。

    井伊赤备一路如风。沿着杭濑川而进,果真看见河畔边,不少插着小旗的织田军,正在河边喝水洗马。

    井伊直政当下将大枪一招,麾下骑兵带下会意,当下一左一右包抄上前,而自己从中路突进。

    对方军势显然是仓促无备,眼见井伊赤备杀来。慌忙上马。

    而这时候,井伊直政麾下骑兵纷纷放箭,倏然之间第一轮箭雨,簌簌直下。

    这一轮箭矢之下,当下十几人倒下。

    对方立即失去战意,当下慌不择路。四面乱窜。

    “太轻松了!”井伊直政不由大叫一声,当下三百骑兵,左右冲突一口气将对方包围在了河滩之上。

    正待井伊直政以为一切顺利时,从左翼包抄的骑马队旁的树林之中,伸出了一口口铁炮。

    只听砰砰之声。

    倏然之间。左翼井伊赤备,战马嘶鸣,骑马武士不断栽落马下。

    不好,中埋伏了。

    井伊直政大叫一声,正待挥枪指挥,部下从原路退回时。

    突然一旁小丘之上。抛下了无数根乱木,丢在了退路之上。

    乱木挡道,人虽可以通过,但是战马却无法行走。

    而这时,喊杀之声从另一侧响起,不知多少人从树丛后杀出,包围向井伊直政的骑马队。

    井伊直政明白自己的年轻冒进,结果令赤备队。反而陷入了敌军的重围之中,这一处林木茂盛,显然不是骑马队施展之地。

    当前情况之下,井伊直政对众将士大喝,言道:“诸位弃马,随我从原路杀回!”

    井伊直政之言,令众三河武士们面面相觑,战马得之不易,乃是所有人皆明白的。

    井伊直政此举,等于将苦练的赤备,又重新变成无马武士。

    壮士断腕,实在不易,面对树林之中,不断杀来的敌军,众人既知道只有原路乃是生路。

    当下众三河武士随井伊直政,下马步战。

    织田军见三河武士,没有战马,就犹如老虎拔牙,当下前后一起扑上。

    不过井伊直政在这时,却将队伍聚集在一起。

    织田军冲上来时,先以弓箭招呼。

    三河武士手中强弓,绝非织田军弓足轻手上的丸木弓,可以比较的。

    重矢齐下,身披几乎没什么防御力竹铠的织田军足轻,纷纷倒下。

    待织田军冲到近前时,赤备武士,皆是弃弓,换之长枪,薙刀上前。

    失去战马之痛惜,加上三河武士之悍勇,这群武士,当下猛冲入织田军的阵势之中,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当下数百名织田军伏兵,在三河武士的一个冲锋之下,打得丢盔弃甲,四面而逃。

    井伊直政亦没有贪功,命部下停止追击,割下织田军武士的首级之后,跨着乱木井然有序,从原路后退。

    井伊赤备,这番好整以暇,从容不迫的后退,当下惹怒了织田军上下。

    这时一杆旗印,从山间出现,井伊直政从旗印上辨识,对方乃是织田家大和守护筒井顺庆,手下的名将松仓重信。

    松仓重信一现,当即重新组织部下,上前追击井伊赤备。

    这时候,三河武士们,充分展现了什么叫殿后者不惧,精锐之兵的勇气。

    尽管织田军人数数倍于井伊军,堀秀政组织了数次突击,甚至本人亦亲自上阵,但是皆被三河武士们给硬生生击退。

    井伊直政血染铠甲,身负两处刀伤,仍是与将士于队尾殿后,阻击织田军的军势。

    井伊直政指挥军势退出一里之后,终于德川军的后阵接应之军,榊原康政,大久保忠世二人赶到。

    松仓重信亦心知两人悍勇之名,当下率军后退。

    “混账!两千人居然奈何不了三百人。”

    筒井顺庆返回大营向织田信忠,明智光秀缴命时,遭到了织田信忠的怒叱。

    织田信忠一阵暴怒的同时,但是一旁的明智光秀,则是暗暗心惊。

    筒井顺庆战力如何,他是知道的,对方久在大和境内,与松永久秀作战,并非是无能将领,而松仓重信之勇猛,他亦是有所听说。

    之前,他是想以这诱伏之计谋,全歼敌军一支,以怯对方求战之意。

    但是未想德川军三百人中了,自己布下两千军势埋伏之后,仍能突围而出。

    不仅如此,并杀伤织田军五百余人,并斩获对方武士首级三十多级,加上之前,德川家大将本多忠胜,以五百人力据织田家四万军势半日,不由深感德川军之善战。

    明智光秀心想德川军皆厉害如此,若是碰上精锐更甚于德川军的李晓直属常备,那么将来的关原一战,可是极度的不好打。

    织田信忠仍是一脸怒色,明智光秀心想筒井顺庆毕竟是国主级大名,可不能如此不留情面。

    当下明智光秀出面作好人,温言安慰了一番。

    就在明智光秀,估摸着两军合战的胜算时,飞驒越中军团已赶至赤坂,在此与德川家康的旗本军会合。

    李晓当下与德川家康两人相见。

    德川家康向李晓禀报了,之前杭濑川之战的经过,告之自己最精锐的赤备,中伏受挫的消息。

    李晓听后,温言安慰了德川家康一番,并令部下给了对方一袋金子。

    让他以奖励这次作战之将士。

    这一袋金子,当即令德川家康精神振奋了不少。

    当即李晓与德川家康二人,研究起了关原之地形。

    德川家康率先言道:“我军前锋既已经中伏受挫,说明织田军,已经先一步进入了关原,并在此摆开阵势准备迎击我方大军,若是按照之前于关原进行决战,则地利不在于我。”

    哦?李晓听后,当下大感兴趣,这位历史上关原合战的正版东军总大将,也就是李晓现在的位置。

    对方居然认为,在关原进行合战,地利极其不便。

    李晓当下命人摊开地图,问道:“三河殿下,有何高见?”

    当下德川家康将马鞭指在地图上,分别点了三点,言道:“近卫少将,你看关原之阵,地势上有分别有松尾山,南宫山,笹尾山,以品字分布,织田军扼守山上,皆可以凭山势据守,又居高临下,俯瞰全局。”

    “织田军本阵,设于笹尾山前的天满山,天满山之前虽山势平缓,利用攻击,又有平野可供决战,但若我军直接攻击天满山,则容易遭到。笹尾山,松尾山,南宫山上,织田军的三面之夹击。”

    李晓听了德川家康分析,顿时明白,若是自己要攻击织田军本阵。

    打个比方,就如同直接插入以品字形陈列的三座大山中央,进行攻击天满山,左侧,右侧和后侧,都容易遭到从笹尾山,松尾山,南宫山上织田军的攻击。

    这显然是兵家大忌。

    历史上的关原之阵,石田三成,亦是利用此地形,摆出了鹤翼之阵,以本阵作为诱饵,引诱德川家康,来进入口袋。

    从战局的排兵布阵之上,西军占据绝对优势,而明治时代,日本请来军事顾问米切尔少校,亦是一看关原合战,双方合战的布阵图后,毫不犹豫地断言西军必胜。

    只是可惜,最后之结果……

    南宫山上的毛利家大军,坐视观望,吃了一整天的便当。

    而松尾山上,关原战神小早川秀秋,横空出世,高喊了一声正义在于东军,于是乎石田三成就果断杯具了。

    李晓当下看下德川家康,眼中不由多了几分玩味。

    于是李晓想,眼下在就处于当年德川家康的位置,眼下指挥此战,难道还是效仿德川家康当年,以六万主力,直突天满山,与织田军本阵决战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书海阁(wen2)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八十二章 先入关中者为王

    暮色之下,向上仰望,南宫山之上,旌旗如林。([138百~万\小!说网]无弹窗 wen2)

    武田军已不用计数,敌军的旗印,旗指物多少,因为太多了,而丝毫数不清了。

    而这仅仅是南宫山,在南宫山之后的笹尾山,松尾山之上,织田军皆然布有重兵,而织田军的本阵在于三山夹持之间的天满山。

    本阵之处,处于环山之间,安如泰山。

    李晓看着现在的局势,如此清楚的想到。

    他发觉他走向与历史上,德川家康同样的轨迹。

    在历史上,德川家康明知阵形之不利,亦要绕过南宫山的夹持,强攻天满山,正是因为他已策反了南宫山上的毛利家,吉川家,以及松尾山上的小早川家。

    故而德川家康直接攻击其本阵,迫使他们在阵前做出决定。

    若是一开始攻击当前之南宫山,则只会将毛利家,彻底拖拽入西军的阵营。

    而李晓现在与德川家康相较,他并没有已策反了南宫山的敌军,事实上,策反之事,他一直在秘密进行之中,但是绝没有历史上,德川家康那么大的把握。

    数名织田家的外样家臣,他们的回答,只是在模棱两可之间,反与不反,在战局未清晰之前,他们不可能作在决定。

    徘徊观望,这是必须的。

    是的,李晓可以先攻击南宫山,或者松尾山,依照正途用兵的方式,一寸一寸地推过去。

    但是如此就将战事,扯入无限制的拖延之中。

    他担任东军总大将的时间,只有明天一日,明日一过,无论是武田信廉亲至。还是武田信繁的主力军团赶到。

    而到时。取得这场二分天下合战胜利的关原之阵,其最终,只能让武田信繁成就大名。

    正所谓。先入关中者为王!

    时机稍纵,霸业已不为我有。

    对于处心积虑一直提防自己的武田信繁,李晓时刻都在寻找着摆他一道的机会。

    现在机会。正在眼前!

    而内心磅薄的野心壮志,亦是驱动着他,迫使他做出这冒险一击!

    是的,只有攻击织田军本阵,击垮于他,方能明日之内一战而定乾坤,将胜势揽在自己的手中。

    想到这里,看着暮色下的南宫山,李晓目光逐渐坚定。身躯拔得挺直。

    而一旁的德川家康,亦看到了李晓之变化,当下神色越发的恭敬。

    这几日与李晓之相处。德川家康一直在暗中观察。揣测的对方,甚至在于心底。将他与武田信繁,明智光秀二人,悄悄在心底做出一个对比。

    而今对于李晓,德川家康心底只有三个字,看不透!

    这时候,李晓将马鞭一举,言道:“三河殿下,我已决定,明日一战,从中山道直接进军,攻击织田军本阵天满山!”

    听李晓之言,当下德川家康毫不犹豫地言道:“一切以近卫少将马首是瞻。”

    李晓转过头看向德川家康,问道:“阁下难道一点,也不询问?”

    德川家康低下头,言道:“近卫少将既已做出决定,心底必是有万全之策,在下只需鼎立相助就是。”

    “很好!”

    夜风之中,李晓的声音,回荡在南宫山山下。

    “明日之决战,我军沿中山道进军,以德川殿下的三河军团为前导,我自率飞驒越中军团居中,马场殿下,保科殿下,真田殿下,佐竹殿下,依次趋后,可有问题?”

    “决无问题!”

    众将一直回答言道。

    李晓见在场众人皆是知兵之将,但是闻之李晓,如此违反军学的进攻之举,居然无一人提出反对,不由有几分诧异。

    只听真田昌幸微微一笑,言道:“近卫少将,兵法当世第一,在阁下麾下打战,实在轻松,我等都只需奉命厮杀即可。”

    真田昌幸话一说完,佐竹义重,德川家康,保科正直等人脸上皆是露出笑意,显然亦是赞同,真田昌幸如此之说法。

    场上唯有马场信房,面色凝重。

    李晓当下心知,自己的打算,瞒不过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显然他的内心亦是在挣扎,到底是倾向武田信繁,还是李晓之中。

    马场信房待看见李晓,盯着自己,亦抬起头来,言道:“近卫少将……”

    李晓伸手一止,言道:“美浓守大人,放心,长筱合战时,御馆大人对我所言,我铭记在心。”

    马场信房闻言如释重负,言道:“近卫少将,如此我就毫无异议了。”

    当下李晓点点头,缓缓地言道:“很好,诸位,现在我们之一举一动,天下皆在看着,后世子孙亦在看着,明日一战将铭记后世!”

    “上半夜休息之后,下半夜之后,全军出动即进入预设阵地!”

    喔!

    军帐之内,德川家康,佐竹义重,马场信房,真田昌幸,保科正直五人皆是轰然答应。

    众人皆知道,自这一刻起这决定天下之一战,就在于他们的脚下。

    次日,凌晨两点之时。

    布阵于关原南宫山之上的,织田军近畿军团,听见了山下密集的马蹄声,以及那连绵不绝,轰隆隆的脚步声。

    毫无疑问,这是大股军势,前进的声音。

    山上织田军,皆是轰然一惊,试图点亮的火把,朝山下看去。

    但是浓厚的夜色,却遮蔽了织田军的一切视线。

    南宫山上的?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