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159部分阅读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159部分阅读

    乐意借钱给李晓的。

    特别是李旦,财大气组,听闻李晓在攻击北之庄城,又批量给了李晓价值两万贯的火药。

    在日本硝石十分稀缺,故而火药配比并非容易,多是依赖进口。

    故而李旦亦是十分会做人情,‘顺路’从明国捎来了一船的火药,给与李晓支持。

    李晓不由摇了摇头,这位在历史上雄霸马六甲的中国‘海贼王’,被西方人敬畏视为‘中国船长’的男子,正在一口接着一口,在李晓面前喝着龙井茶。

    李旦的武装商船实力,要比历史上更加强大。

    尽管在明国朝廷的打压下,在本土之地,生存日益困难,但是李旦在日本,却获得了李晓的强大支持,并开辟了根据地。

    李旦现在经过,佐渡金山,神冈银山的贸易,积累了大量财富,依靠于此李旦,不断拉拢分化,明国武装海商中的势力。

    现在的李旦已隐隐有了几分,取代当年的五峰船长,成为新一代的海商领袖,联系日本明国之代言人。

    不过对于李晓而言,通过李旦进行明日,日朝之间海上贸易,却并非是他本意。

    李晓希望是李旦,能成为明国,甚至亚洲弗朗西斯,德雷克。

    众所周知,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重用德雷克这样的海贼,在十年之后,于海面上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创了日不落帝国的霸业。

    德雷克这一代的海贼,带领不仅仅是英国,还是一整个欧洲,步入了宏伟的大航海时代,之后西方力量一日千里,进入了蒸汽,工业时代,将原先领先的东方亚洲,远远地抛在身后。

    那么为什么李旦,不可以成为中国的德雷克。

    现在的明国海商,拥有的海上力量,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任何一国的势力,为什么不能有属于亚洲的大航海时代。

    是的,李旦没有德雷克的运气,他缺乏政府的支持。

    以集权为主明廷,剿灭李旦这等人还不及,如此会支持。

    故而李旦为明国不容的情况下,试图支持德川家康,对其进行大量金钱援助,以获得在日本立足之地。

    只是可惜后来德川幕府,抛弃了他们。

    明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所以在李晓的念头中,明国,德川幕府给不了他们的,就由李晓来给。

    -< 书 海 阁 >- 文字首发,欢迎读者登录 wen2 阅读全文最新章节。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六十四章 浅井三姐妹

    李旦一面喝着茶,一面亦是看着李晓,心底亦是在换算着李晓今时今日之地位。

    越中,能登,飞驒,加贺,佐渡,若狭,还有丹波半国,一共七国之地,治下人口接近百万,营兵近万(值得是常备),能战的军户四万。

    能以一介明国之人,在这自来被称为扶桑的藩外之国,奋斗至今日。

    这样人物之雄才,实在乃是朝廷之中的武将,亦难以寻出。

    听闻现在朝廷四方未宁,若是李晓身在其中,必然亦能安邦定国,建立一番功绩。

    李旦将龙井茶重新放下,看向李晓言道:“李大人,听闻往昔倭国曾有意向东窥视,结果为唐时高宗皇帝于白村江大破。眼下经过数百年治乱,我听闻倭国将有能主,重新归于一统。”

    “到时候,得陇望蜀,若倭国之主,若想再进一步,有意染指朝鲜,甚至大明,李大人何去何从呢?”

    李晓见李旦目光笔直看向自己,眼神如刀。

    对于这样直指本心之言,李晓一贯不予正面回答的。

    但是他现在要收拢这位未来,七海霸主之心,当下毫不犹豫地回答,言道:“我虽在倭国,但是无一日忘记自己是明国人的身份,并且我子子孙孙亦不会忘记,若是有一日,倭国有人意欲对明国不轨,无论是谁,吾当击之!”

    “说得好!”李旦大声击掌言道,当先袖袍一拂,向李晓作揖言道:“李大人高风亮节,请受我一拜。”

    李晓点点头。言道:“李兄台,我才佩服你才是,阁下受到朝廷缉捕,却忠诚之心不改,令在下佩服才是。”

    李旦点点头。言道:“惭愧,惭愧。海上谋生之道,多赖弟兄们协力,故而不可抛之,走上与朝廷敌对之路。但是我自小也是读过书的,华夷之辨是绝不敢忘的。”

    李晓听了点点头,言道:“正是如此。”

    接着李旦突然言道:“李大人,请恕在下冒昧,听闻阁下乃福宁卫百户,是否可想在福建,寻访一下家人。在下可以……”

    李晓听李旦这么说,面色微微一变。

    到了此时此刻,以他现在的地位,自是不担心对方揭穿自己的身份。

    当下李晓直接打断对方之言,言道:“在下并非福宁卫百户出身。”

    李旦闻言微微一愣。当下低下头去,不再言语了。

    李晓当然亦不会解释什么,或者编其他的谎话来圆,以他现在的地位,亦没必要和李旦多说什么,但无论如何自己乃明国人的身份。李旦是不会怀疑。

    当下李晓与李旦,又言了几句,突然微微笑着。神秘地对李旦,言道:“我有一样重宝,给与兄台。”

    见李晓郑重其事,李旦不由微微讶异,但想李晓既如此说,绝对是有什么别样之物。给与自己一见。

    当下李晓命人,取过一个圆筒来。

    李晓亲自打开圆筒的盖子。从筒中取出一张厚厚的纸来。

    李晓缓缓将纸打开,而李旦亦是瞪大了眼睛,待李晓将纸张全貌,展示给李旦看后。

    李旦表情微微一错愕,但是随即恢复常色,言道:“李大人,这莫非是全天下的海图么?不过与我之前所见,似乎不大一样。”

    这会轮到李晓惊异了。

    不错,他手中之地图,正是‘世界地图’,乃是李晓凭借记忆所绘的大致,虽不可能太详细,但是亦是这个世界上,最接近于真相的世界地图。

    据李晓所知,这个时代,拜托于传教士,倭国人反而较明国人,先一步见到这幅世界地图。

    而明国在四年之后,当时是由传教士利马窦向万历皇帝献上《坤舆万国全图》的才是第一幅史料可载的世界地图。

    李旦笑道:“我们海上跑的兄弟,没少与那些红夷鬼打交道,他们什么海图,我早就见识过了不少。我想红夷鬼虽是粗俗,但也是有本事,就将这样的图买了几幅,闲时就看看。”

    李旦口中的红夷,就是这个时代的荷兰,荷兰的东印度公司,亦是马六甲海之上,一大强大海上势力。

    真正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此时尚未成立,但是其先驱者已早早在此跟随着葡萄牙人在马六甲活动。

    李晓明白了缘由后,向李旦言道:“我此图与红夷人手中之图不同,你看向此角。”

    李晓将手一划,指向了地图上澳洲大陆的地方,言道:“距离马六甲上千里之处,尚有一处大陆,其地之大方圆数千里,足可容纳千百万人在上居住。”

    李旦听闻,讶然言道:“竟有此地,那么为何天下竟无人知晓,甚至连红夷,佛朗机人都不知道。”

    李晓笑道:“这自然是我从一个传教士手中秘密购来的,兄台可想朝此一试,此地之肥沃富饶更甚倭国十倍。”

    李旦犹豫了一下,面色凝重。

    李晓明白中国人的固定观念,是不肯离开故土的,要他们远离重洋,到澳洲之地开垦生活,确实有几分难了。

    若他们没有此勇气,以及信念,李晓亦不可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们的身上。

    不过李晓觉得自己的任务,已经做到,给了李旦他们开了一扇大门,但是愿意不愿意,从这大门中迈出,走向一个新天地就看李旦他们的意愿了。

    李旦最后言道:“李大人之盛情厚意,在下十分感谢,此事尚不能立即答复,需和兄弟们商议一二,再做决定。”

    李晓笑了笑,言道:“如此甚好,来喝茶。”

    李晓和李旦又是一杯茶下肚,之后李旦就告辞退下。

    李晓看对方似乎魂不守舍,不知会做出什么决定。

    正待李晓喝茶时,天守阁下,侧近禀报言道:“屋形殿,前田大人携妻子阿松,以及织田家市公主的三个女儿,前来求见。”

    李晓听这几个人的名字,当下将情由猜到几分,言道:“让他们来见。”

    不久前田利家,阿松,还有那浅井三姐妹,一起向李晓跪伏行礼。

    行礼之中,李晓看见阿市那最小女儿,似乎挺直了身子,颇有几分不甘愿向李晓行礼。

    突然这名不过六岁的小女孩,不顾姐姐的阻拦,忽然站起身,一手指着李晓,大声言道:“此人是杀害我们母亲的凶手,为何向他跪拜?”

    这名小女孩,如此大胆之言,顿时令得前田利家,阿松,还有她两个姐姐皆是色变。

    “大胆,阿江,还不向屋形殿赔罪。”

    “我不要,我死都不要。”浅井家的小女孩倔强的撅嘴。

    眼见阿松劝阻无效,当下前田利家额头上冷汗滴落,膝行向前几步跪伏下,向李晓言道:“主公,小女孩不懂事,还请不要见怪。”

    李晓看去这六岁的小女孩,眉目如画,再想到对方历史上的传奇经历,不由感到所谓三岁看到老的说法还是有点靠谱的。

    “你叫阿江,浅井江对吗?”

    李晓板着脸开口言道。

    阿松抢着回答,言道:“回禀……”

    李晓挥了挥头,示意阿松不必多言,目光看向浅井江。

    浅井江对着李晓的逼视,终究还是心底有几分发毛,言道:“不错,我就是浅井备前守的女儿阿江。”

    嗯,李晓点点头,转头看向前田利家,言道:“这个小女孩能够直言不讳,将来或许会有一个不错的归宿,你好好照顾他。”

    前田利家,阿松听闻李晓不计较,当下皆是大喜,一起伏下言道:“多谢,屋形殿。”

    随即李晓转过头去,看向另外两个女子。

    这二人看向李晓目光扫来,当下一名年纪稍长,穿着火衣的女子,率先平静地言道:“参见屋形殿,我是茶茶。”

    另一名女子看见李晓,显然是甚是恐惧,身子有几分颤抖,言道:“参见屋形殿,我是阿初。”

    李晓见此微微点头,这浅井三姐妹果真各有特色,当下微微点头。

    处于拉拢前田利家,以及覆灭织田家作用,李晓亦不会将这三名女子怎么样。

    当然从她们因为其母亡故,而对李晓自身的怨恨上,这一点不可磨灭,李晓亦无法轻易化解,当下如何安排这三人的归宿,确实令李晓一时有几分难以计较。

    但是这乱世之道亦没有定理,后来茶茶不是嫁给了羽柴秀吉,而当时羽柴秀吉正是攻灭小谷城,迫使浅井长政自杀的凶手。

    当下李晓言道:“两国交兵,各为其主,我奉主家之命前来攻打北之庄城,也是忠诚之事,对于你们母亲之死,亦是无可奈何。”

    “但是对我心怀怨怼,既不能对我有所伤害,亦不会令你们将来人生有所帮助,故而今日之言,你们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也就罢了。”

    当下李晓一拂袖,前田利家,阿松他们皆是如蒙大赦一般,向李晓重新行礼之后,携带浅井三姐妹退下。

    临走之时,浅井江转过头,愣生生地用着他的大眼睛盯着李晓仔细打量。

    李晓只是微微一笑,报以笑意。

    这一刻李晓忽然想到,随着自己的介入,这一刻这浅井三姐妹的经历,也会较历史上有所改变,不知他们会有何等归宿呢?

    -< 书 海 阁 >- 文字首发,欢迎读者登录 wen2 阅读全文最新章节。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六十五章 惠及同乡

    天正七年,六月。

    李晓的新居城尾山御坊,终于落成。

    御坊乃是一向宗信徒之词,自然不再适合新城之名。wen2

    所以新的尾山御坊,李晓在听取了众家臣的意见后。

    觉得有些苦笑不得,如新京城,应天城之类威武霸气的词藻,这不是令他难堪么。

    所以李晓,还是简单而低调地决定,将新居城就称做尾山城好了。

    新的尾山城,修耸在金沢平野的立野台地上。

    这片台地实际并不大,故而李晓之前,还破费气力,整平了附近几座山,作为城池的外郭。

    新的尾山城,并未效仿日本城池的构建,而是采用中国城池的标准建设。

    也就是防卫的城墙,将整个居民区亦揽括在其中。

    一如这个时代的明国京城,李晓的所在天守阁,以及本丸和御殿所在,皆位于城池的最北端。

    而城池向南面,则是居民,商业,住宅区。

    这里则是以一条大道贯通,类似于古代长安城的朱雀大街一般,南北贯通,将整个尾山城,一分为二,划作了两个大区。

    东大区,是家臣团居所,以及町人的居住地。

    西大区,设立有明国町,南蛮町,寺内町,三大町。

    前两个町分别招待明国人,南蛮人来此入主。

    明国町完全是由李旦。王坦之他们自筹自建,没有花李晓一文钱,而南蛮人町也是如此。

    而至于他们建设什么,李晓亦是一概不予限制。

    故而在南蛮町,各式教堂被建筑了起来,李晓从天守阁看去时,是一片穹顶竖立。

    此外还能看见各种西式住宅,就目前为止,凭着李晓与南蛮人长期的良好关系,已有两千多名南蛮人来至此定居。

    加上其他几个港町之中的南蛮人。在李晓国内之中,已定居有不下于三千的南蛮人。

    这些南蛮人中,开始主要还是葡萄牙人,但是随着大航海时代中,西班牙,荷兰的强势崛起,港町之中欧洲人亦是越来越多起来。

    特别是西班牙,现在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一世以自己拥有葡萄牙王室血统的身份,企图吞并葡萄牙。

    在历史上,在一五八零年时,腓力一世会派遣大将阿尔瓦公爵,占领葡萄牙,而这时西班牙的势力将达到历史上的巅峰。

    而荷兰。这时候还未从西班牙,但这个低地国家,反抗之斗争一直没有停止。

    在陆地上,西国方阵的创造者之一,莫里斯亲王率领荷兰人争取着。

    而海上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亦利用强大海上贸易的优势,在海外开始了争夺。

    因此在南蛮町之中,这西方各国之间彼此间倾轧。

    但是他们在尾山御坊之中,却是不敢放肆,因为在这里,李晓有着一支不弱的水军。还有他强大的明国海上盟友。

    一驾富丽堂皇的四轮马车,缓缓地行驶于南蛮町中的坡道上。

    拉着轻纱窗帘,李晓看着整齐的石道,以及依着山坡比肩般耸立的欧式房屋,有一瞬间似乎来到了电影中的欧洲一般。

    看来这些南蛮人,甚有城市建筑的美感。

    马车缓缓行过,李晓看见石道少数南蛮上流人士,戴着高帽子。手持着文明棍,一面手挽着一名穿着蕾丝长裙的女士,慢悠悠地走在街道边,似乎在享受着午后的阳光。

    待对方看见自己的马车之后,当即躬身行礼,甚是有礼貌。

    李晓微微颔首,重新又躺回了这座马车的舒服的靠垫上,三匹驮马拉驶着这四轮马车行驶在石道上,这也是传中的三驾马车。

    这三驾马车平稳而不颠簸,速度较之牛车,又快了许多。

    这座马车自然是葡萄牙人孝敬给李晓的。

    在日本明治维新前,因为马匹的稀缺,只有牛车没有马车之。

    而在中国,因此转向问题没有好的解决,多只是有两轮马车,而没有四轮马车。

    当然两轮马车虽是简便易行,但是运载量,以及旅行舒适度,绝对是不如四轮马车了。

    李晓躺在马车上,四周是上百名旗本备,以及侧近护卫着。

    刚才他在,南蛮町中的葡萄牙总商会之中,与新上任的负责东印度的葡萄牙商会会长,卡布拉尔,以及数名葡萄牙商人一起,享用了一顿丰盛的午饭。

    这位卡布拉尔,身上有部分葡萄牙王室的血统。

    他来东印度的目的,就是为了拓展葡萄牙人在此的贸易,并准备成立葡萄牙的东印度公司。

    而新官上任的卡布拉尔没有在印度,澳门呆上片刻,直接坐船来到了日本,只在平户短暂逗留了一日后,直接乘船来到加贺三国凑登陆。

    对于李晓,在托雷斯神父等人大力推介之下。

    卡布拉尔深知对方的才具,不可以理想定义之中的东方人看待,对方是在托雷斯神父的口中,描述成一位有澎湃野心,富有有远见,卓识的大名。

    同时对方手腕巧妙,周旋于明国海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势力之间,依靠着海上贸易,积攒下大量的财富,并以此铸造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卡布拉尔闻之之后,当下不敢怠慢,不仅是要认识李晓这位实权人物,更重要是李晓眼下是未来东印度公司的重要商业合作伙伴。

    以眼下而论,李晓与葡萄牙人的金银贸易,已经达到了葡萄牙人在整个日本金银贸易的一半以上,乃是东印度公司大客户。

    无论是托雷斯神父,还是其他人,都是变着方子的接纳讨好李晓,至于什么布教大业,上帝原谅,与卡布拉尔而言这并非放在最重要的地方。

    所以在午餐时,卡布拉尔多次幽怨的提及,凭着李晓大人与葡萄牙人良好的关系,可是在金银贸易的配比上,葡萄牙人所占据的份额,还不如李晓的那些明国朋友,所以这点实在有些伤感情。

    李晓想到方才宴会上的事情,不由觉得好笑。

    卡布拉尔百般拉拢,最后还将隆重介绍了自己两个妹妹,而卡布拉尔这两个妹妹,亦是具有葡萄牙王室的血统。

    如果李晓能够答允他的条件,他不建议李晓与他两个妹妹进行一番深入富有意味深长的交流。

    李晓看了苦笑不得,是不是自己收了幡姐妹作为正室偏房,所以别人都认为他有姐妹的邪恶癖好呢。

    所以最后李晓对于这对葡萄牙大洋马姐妹,还是敬谢不敏了。

    不过李晓倒是开出条件,让卡布拉尔再提供一笔无息,甚至低息贷款,让李晓现在渡过眼下这财政吃紧的便利,而作为回报李晓将会考虑在金银贸易的分配份额上,倾向葡萄牙一些。

    反正在大藏长安的住持之下,佐渡金山,神冈银山的开采量,日益增加,他也不是不能分一点份额,给自己的商业伙伴。

    提供贷款之事,还是令卡布拉尔犹豫了一下,毕竟李晓已经欠了葡萄牙人不少钱了。

    据他所知,李晓这次一口气向西班牙人,订购了三艘最新式的西班牙大帆船,填充自己的水军,而这笔钱则是由葡萄牙商家垫付。

    现在又问自己拿钱,卡布拉尔要服下面几个大商人,确实有点麻烦。

    不过之后,卡布拉尔想到未来东印度公司中,能够在亚洲贸易中巩固地位时,最后还是答允了李晓的条件。

    马车之中,李晓十分舒服将头枕在了双手之后。

    完成与卡布拉尔的商谈后,确实可以令他渡过这一段财政上的危机,待明年日朝贸易,以及金银贸易收入到账之后,就可以与账面上的赤字再见了。

    待从南蛮町离开之后,李晓的马车行驶入明国町之中。

    与南蛮町不同,明国町也是有着自己的特色,町内有妈祖庙,摩利支天菩萨,甚至教堂。

    这不奇怪,明国海商之中,很多人都是信奉天主教的,这一点上郑芝龙就是个很好例子。

    不过郑芝龙除了天主教外,还信奉摩利支天菩萨,以及日本八幡神,属于是见庙就拜那一型。

    明国町的建筑,基本都是闽粤一带的风格,不少人讲着乡间俚语,闽南话,闽北方言皆有。

    这让马车中,听惯日本话的李晓,倍加觉得亲切。

    他想若是将来真正退隐,当可住在此地,也算是回到族群之中。

    毕竟中国人讲究的还是树高千丈,落叶归根,这一点的认同感,是藏在每个人心底的。

    所以尽管现代回不去了,明国也回不去了,在这样地方居住,也算是住在唐人街吧。

    李晓马车行驶而过,町内百姓皆知道李晓的身份。

    当下不少人,皆是在外聚集,见马车就站在两旁有序避让。

    对于这些背井离乡的人来,有个舒适之地,可供落脚,不用担心受到欺负,就已足以了。

    这一切李晓都做到了。

    故而这些人对于李晓的感激亦是实实在在的,面对没有举着回避,肃静牌子出行的李晓,他们觉得有所不同。

    当然对于李晓而言,提供一个安全的居所,给与这些漂流在海外的同胞,亦是自己的分内之事。

    【注册会员可获私人书架,百~万\小!说更方便!】

    fnt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的第五百六十五章惠及同乡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六十六章 信繁野心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六十六章 信繁野心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六十六章 信繁野心 &rao 历史军事 &rao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rao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六十六章 信繁野心返回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目录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六十六章 信繁野心小说名字:《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作者:幸福来敲门 类别:历史军事武田家的明国武士记住(纯文字更新快哦!

    李晓乘坐马车从明国町,一路返回本丸传说学院最新章节。[`小说`]

    途径寺内町,寺内町原来是尾山御坊中金沢御堂的所在。

    现在李晓改筑尾山城,亦将原先佛寺濒,作为加贺境内一向宗弟子居留地。

    金沢御堂中正由李晓的老朋友本愿寺显荣,担任住持。

    这位出家人,胸襟倒是拿得起放得下,安心在寺庙中传道布教,而一向宗亦真正交出世俗的权力,解散了加贺,越中各‘讲’。

    见一向宗如此配合,李晓当然不会作坏人,拨出了一大笔钱,给与重新修缮金沢御堂,以及门前町,供给一向宗弟子居住。

    返回本丸之后,李晓下了马车,一名李正身边的武士,早早在旁等候,一见李晓当即言道:“主公,从踯躅崎馆来得武田信丰大人在御殿之中等候丧尸养殖场。”

    “武田信丰来了?”李晓微微点点头,心知这绝非无的放矢,武田信繁将他的长子派来,定然有要事相商。

    李晓大步走向御殿之中。

    李正正坐在主位之上,接待武田信丰。

    经历多年战场经历,武田信丰气度不凡。

    因为武田信繁得势,现在他又越居一条信龙等一门众,成为居武田信繁,武田信廉之下,武田家一门众中第三号实权人物。

    眼下李晓步入御殿之中,武田信丰一如既往的待李晓十分恭敬。躬身行礼。

    李晓微微一笑回礼之后▲在了御殿上的主位之上,李正退居次席。

    武田信丰开口言道:“父亲大人说这一次,本家能够降伏北条,屋形公在北陆道一战至关重要,故而父亲大人特命在下,来答谢屋形公竭诚奉公一事。”

    说完武田信丰命随从上前,给李晓奉上一封礼单。

    李晓飞目一扫,将礼单一合,笑道:“我李晓武田家之臣子,为主家尽忠乃是应有之事。”

    随即李晓命侧近将这份礼单收下。

    武田信丰哈哈一笑≡道:“赏有功,罚有罪,本就是家督所行之事,若是赏罚不明。又如何服众。”

    李晓听到武田信丰提到家督二字,双眼一眯,言道:“信丰,此言有错了,本家家督只有信胜殿下一人都市修仙之至尊宝玉。”

    武田信丰听了微微错愕,但不以为意,言道:“一时口误。{免费小说}”

    李晓听着武田信丰的口气,言道:“这一度本家攻下,武藏一国不知准备如何处置?”

    武藏国乃是大国,分郡二十二。仅次于陆奥,石高六十七万石,仅次于陆奥,近江。

    自古以来就乃是关东的粮仓所在,并且乃是武士团的发源地,当年武藏七党赫赫有名。

    武田家这次从北条家手里,夺得了上野,武藏全境,势力大增。

    说到武藏国,武田信丰脸上露出喜不自胜的神情≡道:“在前几日的连判众评定上,已有决定。本家已决定成立武藏军团,在下获封河越城城主,将出任军团总大将,小山田昌行大人为忍城城主。出任军团副将,三枝守友大人为骑西城城主。出任军奉行,横田备中守康景为钵形城城主,曾根昌世为泷山城城主。”

    听闻武田信丰出任武藏军团,军团总大将,李晓不由愕然。

    设立武藏军团一事他早有听说。

    在连判众评定时,李晓不能到场,但是将自己支持的人选,写作了一票用书信投递而去。

    按道理而言,武藏军团总大将,在李晓心目中最佳人选,乃是原昌胤。

    对方是数代老臣,曾经出任本家最高的两职之一,又在长筱合战立下汗马功劳,如此人物才是武田家的中坚,出任武藏军团长本是无可争议凡人修仙传。

    没有料到,居然由一门众之中的武田信丰出任,这无疑破坏了信玄一直以来,奉行的将军团长之位授予谱代家臣的默契。

    就算织田家之中,也从未听说,信长,信忠任命一门众,为军团总大将之事。

    不用猜,李晓也知道是武田信繁在背后授意的,难道这对父子不清楚,这会引起谱代家臣之中的不满么。

    不过名声与利益之比,也难怪武田信繁如此,对于一个偌大的武藏国,难怪武田信繁会行此破坏默契之事。

    除了武田信丰之外,武藏军团中其他配置,亦是合适。

    小山田昌行与小山田信茂,一同出自郡内小山田一族,不过乃是旁支。

    其父子小山田虎满与小山田昌行,皆是武田家谱代家臣,战功赫赫。

    而小山田昌行本人,在长筱合战之中,作为鸢巣山守备队,讨取德川家大将松平伊忠,为武田军守住后路,立下大功。

    故而这一次小山田昌行出任军团副将。

    至于三枝守友,曾根昌世皆是信玄原奥近习六人众之一,乃是忠心耿耿之臣子,这一次也获得重用,至于横田备中守康景,乃是甲阳五名臣中横田高松之后,亦是谱代家臣出身。

    李晓观看武田信丰气色,见其手握大权之后,颇有几分意气飞扬之色天宇传说之逍遥天下。

    李晓素知观人,当看得志落魄两态,眼下武田信丰有几分露于行妓。

    当下李晓不由隐晦地提点了武田信丰几句,不过对方明显没有明白。

    李晓叹了口气,点到即止,不复再说。

    这时武田信丰,意气飞扬地言道:“本家拿下武藏,击败北条之后,大势已成,而屋形公击败柴田胜家,进取越前,又为本家在近畿先声夺人。父亲大人,已有决断,准备在九月之时,集合甲斐,信浓,越后,武藏,骏河,远江,上野六国之兵,正式上洛与织田家决战!”

    听到武田信丰之言,站立在一旁的李用,不由呀地一声,言道:“巢月公,当真立下了决断了。”

    武田信丰当下点点头,言道:“李二殿下,正是如此。”

    “太好了,终于可以见之这夺取天下的一幕了。”李用不由斗志昂扬。

    不仅是李用,李正亦是坐立不住,脸色涨红,沉沉地言道:“上洛!霸业!大丈夫当如是也!”

    李晓双目一眯,这一刻他反而是想到病死在驹场,壮志未酬的武田信玄,以及长筱城下,含恨不能闭目的武田胜赖。

    率领赤备军团向织田军发动决死冲锋的山县昌景,在织田军重围之中孤身一人的内藤昌丰。

    还有土屋昌次,真田信纲,真田昌辉那一个个人,面容栩栩如生修真横行。

    不知为何,这些人的相貌,犹如过电影一般在李晓眼中掠过一遍。

    要把我的旗帜插到京都之上!

    最后李晓耳边只余下武田信玄当年这一句豪言壮语。

    李晓沉沉深吸一口气,平息下这股涌上胸口之气。

    上洛的意义,对武田家的意义而言,对于李晓心中之滋味,如何是他人可以体会的。

    武田信丰一副慷慨激昂之色,待见到李晓面沉不语,当下不由问道:“屋形公,为何不言?”

    李晓笑了笑,言道:“巢月公,要完成当年信玄公,胜赖公两位未竞之遗愿,李晓实是欣慰。”

    武田信丰哈哈一笑,言道:“不错,织田家已非当年长筱合战时的织田家了,而本家却夺取了越后,武藏,势力倍之,到时父亲大人率领本家大军出中山道,屋形公,以及三河殿下可以分别从北陆道,东海道呼应。”

    “三路并击,织田家又有何大将可以抵挡。”

    李晓沉吟言道:“话虽如此,但是织田家明智光秀,羽柴秀吉皆是不世之才,绝不会束手待毙的。”

    武田信丰笑道:“到时大势之下,一切手腕权谋,亦无济于事,屋形公尽管放心,这事乃是父亲大人,让我向屋形公交代之事,还请守密。九月之时,还请屋形公率领北陆军团,来与父亲大人的主力军团会师。”

    李晓点点头,言道:“这是当然,我定会尽犬马之力医手最新章节。”

    武田信丰说完之后,当下向李晓父子告辞。

    李晓命李用去送武田信丰,返回居馆休息,转过头看向李正,言道:“你有什么想法?”

    李正想了下言道:“武田信丰太过自信,目空一切,并非是良将,但是巢月公却断不会如此,故而此与织田家之决战,本家胜算很大。”

    “本家上洛,若是一举击败织田,正可定鼎天下,到时父亲大人就乃是本家第一重臣,何去何从亦有父亲大人决定。但是孩儿想,巢月公若要把持权柄,革新天下,公方殿,以及御馆大人,必然不会坐视,到时权力争夺,倒是父亲大人的机会。”

    说到之后,李正当下言道:“这是孩儿一点浅见。”

    李晓深深吸了一口气,言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但是眼下一切务必以击败织田,上洛夺取天下为重任,至于巢月公,人皆有私心,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李正当下点点头,言道:“一切以父亲大人之命行事。”

    当下李晓笑了笑,言道:“执行完这上洛之战后,再过两三年,我就会正式退隐,你很出色,必然可以继承我的家业,到时本家之一切就拜托给你了,消不要辜负我的重托。”

    李正正色言道:“孩儿必然幸不辱命。”(未完待续。,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查找本书最新更新!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六十六章 信繁野心 /du66252/39htl幸福来敲门写的武田家的明国武士好看吗?没看完的您可以把武田家的明国武士:(键盘←(回车键√)(键盘→ 推荐阅读:无限真神大唐新手贴身保安龙狂都市美女图贴身美女军团:天才医生至尊少年王极品特工如果您喜欢幸福来敲门写的《武田家的明国武士》,请把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最新章节,方便以后阅读如果你对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有什么建议请给管理员发短息。

    为你收集各种历史军事小说作品,提供《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最新章节(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六十六章 信繁野心)的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六十七章 彼此计较

    惠林寺寺庙长廊前。

    成群成队身披重甲的武士,把守住了各个出入口,并在四处游弋,目光警惕地打量着四周。

    咚!

    长长地一声水添声响过。

    惠林寺住持快川绍喜,佝偻着身子看向院子之外。

    看着在昔日清静的佛寺之中,那三步一人,五步一岗,手持太刀薙刀巡弋的武士,不由微微皱起了眉头。

    正坐在快川绍喜对面的武田信繁,将手里的茶杯,轻轻放下,言道:“大师,若是的,我这些武士搅扰了佛门清静。我就让他们撤下才是。”

    快川绍喜呵呵一笑,白胡子轻抖,言道:“巢月,我看不必了,我看就算是你下令了,你的侧近头目,亦是不肯这些人离开你的身边吧。”

    武田信繁闻言,微微一笑,用手指了指快川绍喜。

    快川绍喜这时却缓缓地摇了摇头,言道:“当年身在庙堂无人问,今日巢月你得志之后,侍从侧近前呼后拥,可还记得当初在惠林寺中枯?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