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155部分阅读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155部分阅读

    后,告退而出。

    天正六年,十月,李晓以飞驒越中军团主力五万余军势,将北之庄城团团包围之后。

    而三河之德川,亦出动一万军势,与三河尾张边境布阵。

    闻之此事,安土城中,织田信忠召集各军团大将商议战局。

    见之李晓军团兵力雄厚,李晓本人又乃是武田家最强之将领,众军团大将皆是反对,在此刻在李晓军团士气正旺时,增援柴田胜家。

    而就在织田军团商议是否,出阵北陆道时,武田信繁却毫不留情,向北条家发动了全面进攻。

    武田信繁祭出武田信玄,三路进攻的杀手锏,大举进攻北条。

    中路军团乃是武田信繁亲自动员北信浓,越后,信浓,甲斐各路军团的主力,集合了三万五千之军势,从踯躅崎馆出阵。

    马场信房率领一万军势从骏府城出阵。

    真田昌幸率领一万军势从箕轮城出阵。

    闻之武田家全军出动,集合了超过十万大军,东西两路同时出阵。

    关东的佐竹,宇都宫,结城三家,同时举旗,出动三万联军,悍然向北条家宣战,准备收服失地。

    而就在同月,应武田信繁之请,伊达家亦派出大将伊达实元,鬼庭左月,率领一万两千军势,作为盟军参战。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五十章 关东战局

    -< 书 海 阁 >-记住哦!

    这一次武田信繁组织的北条包围网,不同于以往。-< 书 海 阁 >-wen2/-< 书 海 阁 >-wen2/

    在永禄四年,上杉谦信组织的十万关东联军,出阵小田原时。

    那时上杉谦信本领在于越后,远离本土作战,属于劳师远征,只是依赖他便宜老爸,给与他关东管领的权位,指使十几家大名攻打北条家。

    而这十几家大名,号令不一,各怀心思,很难有所见数。

    何况当时善德寺同盟还在,北条家还有武田,今川两个强势大名的协助。

    上杉谦信可能亦知道这一点,他征伐北条家,是为了统合关东豪族,提高自己的威信,

    而之后,信玄在世时又再度三伐北条家。

    当时信玄的目的,是为了重夺回骏河,攻打小田原乃是敲山震虎,迫使北条家从骏河前线撤军。

    而以当时武田家可动员对北条家作战的兵力不过两三万,如此是无法真正对于关东雄主北条家,产生致命的威胁。

    所以上一次武田信玄攻伐小田原,只是作作样子的。

    但是这一次武田信繁,再度集结大军,攻伐北条家,却令北条家感觉不同以往任何一次的压迫。

    武田信繁这一次沿着,当年信玄第三次攻伐北条家的路线。

    武田信胜,武田信繁,武田信廉,小山田信茂,一条信龙,高坂昌信,大熊朝秀,保科正直,武田信丰。望月信永,武田名将齐出,率领三万五千精锐军团,从甲斐踯躅崎馆出阵,之后攻入武藏。

    武田军的行动,正如风林火山的旗帜一般,侵略如火,先击败守备甲州街道的北条氏照军团之后,一路连克北条家十数城,深入武藏之后。侵入了相模国。

    武田军遥隔着小田原城三十多公里,布下阵势。

    武田信繁率领的武田军主力的声势极为浩大,在小田原城外摆出了一副与北条家野外决战的架势。

    眼见的武田军勇猛至此。

    北条氏政召集众家臣在本城之中,进行评定。

    北条家的小田原评定,一月两次,是一个十分有效率的评定制度。

    参与评定的北条家家臣,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外藩家臣。如军团长级大将,还有一部分则是评定众,这评定众中多是由北条家家督直属御马回众众选拔担当。

    这一评定众,类似于一种官僚制度,有主公任免提拔官员,负责领内大小事务。

    这一制度。一面制约了地方大将级,权臣弄权,又可避免家督权势过大,按照一己之意行事。

    不过问题却这样的制度,却导致山头太多。外藩大将,评定众之间各成帮派,谁也不服谁。

    所以在武田信繁率领大军来战时,北条氏政组织的小田原评定之上,北条家众家臣们,围绕是否与武田信繁决战。当即吵作了一团。

    意见分为两派,一是认为从安房,下总调兵,与本家直属军团小田原众,御马回众会合之后,于野战之中,击破武田信繁的主力军团。

    如此可以将战局有效控制在手中。

    而另一派,当然是保守派。

    保守派认为着凭借着天下第一坚城小田原城。完成可以固守不出。

    当年上杉谦信,武田信玄在世时,都舀小田原城,无可奈何,最后不得不灰溜溜地退兵,武田信繁又有何德何能,可以胜过这两员天下第一流兵法家。

    保守派认为,完全可以凭借坚城固守,待武田信繁粮尽退兵之后,衔尾追击。

    在评定之中,保守派的意见,代表大多数家臣的意见占据了上风。

    不过在支持野战一派家臣之中,却有着北条家第一名将北条纲成,以及北条家之中的老笀星,从北条早云起,侍奉四代家督北条幻庵的反对。

    这二人皆是明确主张,武田信繁虽才具不如,上杉谦信,武田信玄,但是这次来战北条家,准备充分,不可能不预计到北条家固守坚城的战法,必然有所应对。

    评定之上,北条幻庵还不老迈,大声言道:“即便是天下第一流的战法,亦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侥幸成功三次。”

    上杉谦信,武田信玄,现在是武田信繁,正好是第三次。

    北条氏政听众家臣的争执,支持固守小田原城的,是绝?p>

    蟛糠旨页嫉囊饧炊砸罢剑撬罹粗氐牧轿怀ふ摺?p>

    北条氏政一时踌躇了起来,他亦舀不定决定,于是下令暂时解除评定,待达成一致再议。

    而北条氏政这一拖延,等于亦默认了,固守小田原城的主张。

    本来各路大名,忌惮于北条家三百万石强大动员力,而北条家高层的迟疑,却给与这些大名们信心。

    在武田信繁的主力军团,以猛虎坐山的态势,监视小田原城的情况下,其他各路军团,大胆出击。

    在上野,真田昌幸的调略之下,上野国新田金山城城主由良成繁,从北条家寝反至武田家,如此一来北条家在上野据点仅剩下馆林城一座。

    真田昌幸一面派大将小幡信贞大军包围了馆林城,一面亲自率领上野军团主力,从内藤昌月一起从箕轮城出城,深入武藏,兵临钵形城城下。

    钵形城守将乃是北条家大将在武藏方面大将北条氏邦。

    北条氏邦在三增垰之战中,追击过武田信玄,而那时真田昌幸尚是无名之辈。

    北条氏邦自然不将真田昌幸放在眼底,在钵形城城下连布七阵,迎战真田军团。

    结果真田昌幸不顾远道而来,亦没有列阵,直接率领其子真田信幸,内藤昌月一起从三面夹攻,将北条氏邦杀得一败涂地。

    北条氏邦逃入钵形城城中,被真田昌幸的上野军团团团包围。

    不过四面进攻北条家的战事,亦非一帆风顺。

    在下野国,此地一贯是群雄割据的态势,最强大名有佐野,小山,宇都宫三家,除了宇都宫家之外,佐野,小山都倾向于支持北条家

    宇都宫家家督,宇都宫广纲在本家菩提庙前,矢志要收复失地,并杀死了家中倾向北条家议和的数名家臣,以之祭旗,向北条开战。

    不过宇都宫广纲志大才疏,这才刚刚起兵,家臣皆川广照在长沼城为北条家调略谋反。

    在皆川广照策应之下,倾向北条家的佐野,小山家,皆一同进兵,将宇都宫广纲打得是节节败退。(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13800100)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书 海 阁 >-记住哦!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五十一章 战局之匙

    越前的北之庄城,下了入冬来的第一场大雪。

    作为北陆道之国,越前的气候,还是略微严寒一些。

    李晓军团五万大军,亦在城下分兵。

    李晓命李正,率领两万军势返回就近的三国凑过冬。

    三国凑靠近海港,并且距离补给线跟近一些,既方便给食,又可护翼这粮道重镇。

    不过李晓率领三万余主力,不得不继续在这天寒地冻的环境,北之庄城城下继续围城。

    经过近一个月的包围,武田军环绕着北之庄内外修筑了三道壕沟。

    以三万军力围困北之庄城中近万柴田军团,还是略微有些困难的。

    李晓目前亦只能做到,在几处要紧地方,布置下重兵防卫,其余地方进行巡逻看护。

    在三道壕沟之中,在第一重,第二重壕沟之间,主要是作为作战防卫。

    在第二重,第三重壕沟之中,主要则是武士,将领级的休息之处,另外伤兵亦会在此得到妥善的照顾。

    在这天寒地冻的围城之中,伤兵并非是来源自作战,而主要来自伤病,冻伤。

    事实上,筑城以来,城中柴田军仅有几次应付性的马蚤扰,对武田军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威胁。

    看来柴田胜家是一心想等,织田信忠从安土城来的援军了。

    而据武田军得到的情报,北之庄城之中,里面又挖掘有深井,粮草水源都十分充足,若是省吃俭用°够柴田胜家一万军势支持小半年的。

    这当然是柴田胜家之前的未雨筹谋,显然是一心。

    看来柴田胜家是铁了心,要死守在北之庄城了。

    大雪一来,天寒地冻,攻城的一切事务。亦暂时停下。

    武田军的将士,进入北之庄城城外临时搭盖的屋敷之中,拥挤在一处,生火烤暖。

    这一幕的情景,令李晓不禁回想起当年。攻打射水郡木舟城时。

    不过当时他远远没有统帅如此多的兵力。

    北之庄城并非一战而下,故而李晓每日的事情,就是通过忍者众情报组织,了解关东战局,以及织田家在近畿动作。

    似乎因为降雪的影响,织田信忠亦没有太大的动作,这倒是令李晓放心不少。

    但是对于关东战局。武田信繁对北条家这场战局,进行了一个多月,局势仍十分不明朗。

    真田昌幸一如既往的迅猛,在历史上真田家亦是北条家最头痛的敌手。

    现在已几乎是上野一国的,国主级大名真田昌幸。率领比历史上强大数倍的真田家,在武藏主持与北条家的战事。

    半年之前,李晓之女明川风风光光嫁给了真田信幸。

    李晓一口气给真田家送上了一万贯的嫁妆,以及无数陪嫁的南蛮,明国之物,这笔豪资轰动了真田家的家臣。

    李晓此举当年。不是拿自己的钱便宜真田家,亦是让真田家上下明白妻家的强势,不敢有人怠慢。如此亦为了女儿的幸概想。

    这在战国亦是有先例,当年武田信虎将女儿嫁入今川家,亦将新攻下的领地,送给今川家,专门作为女儿的御料地。

    因此与真田昌幸已是儿女亲家,真田信繁又在李晓麾下效命。加上李晓与真田昌幸都是由武田胜赖一手提拔的。

    现在真田家与李晓已是武田家内同盟,共同进退。

    李晓与真田昌幸几乎每个月都有两封以上的来信。

    而李晓亦从真田昌幸的信中。更直观的了解到这一次关东战局。

    现在天下的重心,不在于李晓所在北陆道,不在于织田家整合近畿,所推进的攻势,也不在于毛利家出兵宇喜多的战事,更不在于四国,九州,而是在于关东。

    出于对将来大势清醒的判断,真田昌幸与李晓二人,观点十分一致,就是这一次关东战事,能否压服北条家,事关着武田家可否上洛,夺取天下的关键之战。

    否则李晓不用拿出家底,拼堵在北陆道,监视安土城织田信忠的行动,真田昌幸亦不用买足了老力,攻略上野,武藏。

    但是打到现在,战局仍是扑朔迷离,武田北条哪一个占优很不好说。

    真田昌幸已尽全力。

    武田信繁的三万五千大军,远在相模,与小田原城城内的北条军主力对峙。

    马场信房军团在伊豆国,在韭山城下陷入泥沼,与北条氏规打得难分上下。

    武田家三路大军攻势皆已陷入了停滞,作为攻势一方自然不可久持,只能寄消于各处。

    宇都宫家家督志大才疏的表现,不仅没有对战局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在家臣的反叛下,让自己陷入的困境。

    而在北条家继续的动作下,宇都宫家壬生城,鹿沼城城主壬生义雄,真冈城城主芳贺高继,宇都宫家又有两位家臣被北条家寝反。

    宇都宫广纲闻之这两位重臣倒戈,当下气得吐血三升,卧床不起。

    宇都宫广纲病倒后,宇都宫家群龙无首,无法组织对北条家的攻势,令其当初在菩提庙下发下誓言,成了北条家之中的笑柄。

    至于结城家家督结城晴朝,亦并非是一个有决断,魄力的家督。

    因为结城晴朝无子,故而将宇都宫家家督宇都宫广纲之子,结城朝胜收纳作为养子,以作为将来继承家督。

    结城朝胜母亲亦是佐竹义昭的女儿,因此结城朝胜的背景,有着佐竹,结城,宇都宫三家其中。

    这亦是三家大名结盟之毕。

    而结城晴朝除了自己决断力不足外,他出身亦不正,为家臣所诟病,因为他并非上代家督的嫡子,而乃是从小山家过继而来。

    故而一门众中,对他亦并非十分信服。

    结城晴朝在位时,就是不断联络佐竹,宇都宫两家,作为同盟,同时努力与周边大名结好关系。

    在面对北条家在关东不断的蚕食,结城晴朝亦立场不够坚定,曾经数度对北条表示降伏,现又反叛,如此降低了家主的威信。

    所以家主不力,结城军在下野国的攻势,亦是十分疲惫。

    因此战前,无论武田信繁,李晓,真田昌幸,都没有将太大期望放在结城,宇都宫两家之上。

    但是实力已作为影响关东格局权重的砝码,最为武田上下所期待的伊达家,这次却令人大失所望。

    战事开始一个多月,从陆奥赶来了伊达军团,以大雪封路为借口,行军拖拖拉拉,本是几天可以完成的路程,硬生生走了一个多月,仍是没有看见影子。

    李晓从真田昌幸那闻之,伊达家出现状况的内幕,是北条家对其进行了游说。

    北条氏政派出了说客板部冈江雪斋,亲自前往米沢城,向伊达辉宗游说。

    伊达辉宗原本就对联合武田家,剿灭北条家之决定,十分犹豫,只是在长子梵天丸,以及家臣的支持下,才勉强出兵的。

    板部冈江雪斋向伊达辉宗分析以利害,并许诺事成之后,割予利益。

    伊达辉宗登时为之心动,当下命前方大将伊达实元,鬼庭左月停止前进,同时亦不想得罪武田家,给与了一个大雪封路的口实。

    李晓听真田昌幸说此事时,清楚地明白对方的愤怒,这一幕何其相似。

    当初信玄上洛时,朝仓家亦借口大雪封路,迟迟不进兵,导致信长最后大势而成,朝仓家自身亦是覆灭的下场。

    李晓想到此不由轻轻哼了一声,历史上伊达政宗,在丰臣秀吉征伐小田原时不也上演了相似一幕,借故迟迟不到,最后见北条家覆灭在即,这次领兵而来。

    伊达政宗本人差点被丰臣秀吉杀头,而伊达家亦被削封。

    话又说回来,若是伊达政宗真有早生二十年,不能争雄天下的失望,当时应该与北条家联合,对抗丰臣一统天下之势。

    虽说这个局面,最后结果失败的风险仍旧很高,但毕竟也是伊达政宗一生之中最好的机会了。

    李晓踱步于军帐之中,这几日他关注关东局势地图的时间,看得比北陆道形势还要多。

    他重新注目悬挂面前的大幅关东地图,上面的局势犬牙交错。

    不得不承认,北条氏政在武田信繁这次组织的北条包围网下,表示还算相当不错。

    虽在李晓看来,北条氏政仍是太过优柔,没有拿出与武田信繁决战小田原下的勇气,这是一个失招。

    但是北条氏政毕竟不是北条氏康,这样的决断魄力,以及临阵野战的把握,并非是他所擅长。

    即便是北条氏康在世时,面对上杉谦信的十万关东联军,亦只有困守小田原这一战术。

    而事实上除了兵法,战略上的比拼,手腕,以及权谋,亦至关重要。

    而现在,无论对宇都宫家的家臣寝反,以及派使者劝说伊达退兵,北条氏政在外交上,调略上作的努力,亦十分成效,如此将武田信繁之前精心营造出来的北条包围网的威力,大打折扣。

    而今北条家还有安房,下总的预备军团,还未动用,武田军这一次包围网,已显露出疲态。

    照此情况下去,北条家将重现前两次后发制人的策略,终而获得这一战的胜利。

    但是李晓看来,这一次战事,武田信繁仍还是有着胜算的存在。

    而这一影响关东战役的变局所在,李晓转而看向了地图之上的常陆国。

    “坂东太郎,佐竹义重!”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五十二章 冒雪进军

    跟-我-读en文-xue学-u楼记住哦!

    军帐之外风雪正浓,越前已是天寒地冻。

    李晓站在军帐之中,看着佐竹义重给自己的亲笔信,以及他送上了一份‘厚礼’。

    看到这里,李晓不由微微一笑,对着军帐之中的佐竹家使者,言道:“太田殿下,真是有心了。”

    佐竹家的使者,是一名僧人。

    李晓心知对方正是佐竹家的外交僧冈本禅哲。

    而坐在冈本禅哲身边,正是两名头上覆盖着轻纱的女子,正垂头站立,一副恭谦的涅。

    这就是佐竹义重向李晓送上的厚礼,秋田美人。

    在日本一贯有,九州的男人,秋田的美人之说。

    说的就是秋田的美女,当为日本之冠,与京都,博多三地并称。

    秋田盛产美女之说,而佐竹义重所向李晓献上的,正是两名秋田的美女。

    不过佐竹义重现在的领内,还没有如历史上改易至秋田。

    李晓看着轻纱之下,对方的肌肤白皙,犹如陶瓷般光滑,虽未见容貌,但亦可知道是两位绝佳的美人。

    冈本禅哲头一低,言道:“屋形公,这两位都是本国之中,出名的美人,特来献给屋形公,以供日常服侍。”

    李晓点点头,言道:“知道了,太田殿下有心了。”

    眼见李晓笑纳,冈本禅哲脸上浮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来之前。在太田城时,佐竹义重一面擦拭着自己的太刀,一面对他言道:“近卫少将,乃是武田家的权臣,其权位甚至不逊色于巢月公之下。将来武田家能否夺取天下,全在于巢月公,以及近卫少将这二人。”

    “本家将来必定与武田家打交道,你务必先蘀我,先了解其人,知道其一切喜好。优点,缺点所在,如此可清楚其为人,将之有关,如数皆告之于我。知己知彼方能把握一切。”

    当时冈本禅哲满头答应,他作为佐竹家之外交僧,周游列国,拜见了不少关东大名。当年织田家势大时,他亦作为佐竹家的使者,前往岐阜城拜见信长,以表示亲善之意。

    当时的信长,给与冈本禅哲一种盖世枭雄的震撼,而其夺取天下之霸图亦是指日可待。

    所以回国之外。冈本禅哲劝佐竹义重,主动向织田家表示亲善,以为将来筹谋。

    之后信长身死,织田家势退,天下群雄而起。又是冈本禅哲作为佐竹义重的代表,在关东游说各大豪族,组织起宇都宫,结城,佐竹三家同盟,起而一并对抗崛起于关东的之北条。

    而今武田灭上杉√并越后国,已显其革鼎天下之雄心。

    武田信繁给与他之印象,乃是外在宽和,以慈和面目示人,而其内在里,却乃是野心勃勃,欲为本家开疆辟土,甚至不惜奉献自身的枭雄。

    冈本禅哲自认为。武田信繁乃是武田信玄之后,武田家最杰出的人物,其甚至更胜于在长筱合战之中,击败织田德川联军的武田胜赖。

    但是在回复佐竹义重的禀报之中,冈本禅哲却直接言道,武田巢月,当下一切之权力,乃是从家督武田信胜之手暂借而来,若有朝一日,武田信胜真正执掌武田家权柄之时。

    武田家之中权力交蘀,恐怕会有变故,所以不可轻易将消全副压在武田家身上。

    佐竹义重明白了之后,并没有直接说什么,转而派冈本禅哲来北陆前往面见李晓这位,武田家现今,名分其实的第二号实权人物。

    正如佐竹义重所言,武田信繁,李晓二人,乃是而今武田家中最重要的人物。

    他们二人直接决定着武田家,可否夺取天下。

    不过这次冈本禅哲的拜见,见李晓率领军团主力,枯坐于北之庄城下,颇有无能为力之感。

    而见面之后,李晓于大战之时,收其美人,更觉得似乎有些闻名不如见面。

    就在冈本禅哲思虑之时,军帐外进来两员二十余岁之家臣。

    李晓向冈本禅哲言道:“这二位乃是我旗本备下大将山本勘藏,一柳直末。”

    冈本禅哲看着二人,心底暗道李晓麾下人才不凡。

    李晓用手点了点,一旁两位秋田美人,言道:“这两位都是本家勇将,真所谓美人配英雄,这两位秋田美人就赐给你们二人。”

    山本勘藏,一柳直末听了不由一愣,当即皆面色喜色,言道:“多谢主公。”

    反倒是冈本禅哲一愕,待见李晓继续言道:“眼下正值战事,不可留女眷于营中,暂且送还尾山,待战后再行迎娶。”

    说话之间,李晓已将此事定下。

    冈本禅哲见此不由给李晓下了一个‘不眷女色,擅收纳人心,公私分明’的评语。

    冈本禅哲待看见李晓,转过头看向自己,不由低下了头。

    只听李晓缓缓言道:“贵家主,坂东太郎之名,威震关东,乃是第一等骁勇善战之人物≯下关东战局,本家与北条相持,不相上下。太田殿下为何反而坐旁观望。”

    冈本禅哲诚恳地言道:“回禀屋形公,上一次与北条家征战,本家受到重挫,连本城亦失陷,不得不降伏北条家,现在起复再战,纵然主公有雪耻之心,但是家臣们却有异议。”

    李晓闻言笑着言道:“冈本大师,常陆国之地,北有伊达,南有北条,居住两强夹缝,若不奋起谋存,只有困守待毙。”

    “坂东太郎,乃是远见卓识之人,这数年来,降伏武茂氏,白河结城家,岩城氏,又击破小田氏,后又于上杉瓜分芦名家,佐竹家方有了今日之势力。若说太田殿下因为与北条一战告败,即散失进取之决心。那么成王败寇,如此只说明太田殿下不足于谋罢了。”

    听李晓之言,冈本禅哲当即面色涨红,愤然起而言道:“屋形公,切莫小看主公,他乃是有雄心壮志的人物,败于北条家之后,一直图谋雪耻,纵是眼下实力不足,亦要与北条家战至最后一卒。”

    听到这里,李晓笑道:“很好,既然有太田殿下有这决心,为何时至现在,仍是坐而旁观。”

    冈本禅哲看着李晓的笑容,突觉得方才似泄露自己底牌,但是时至现在,亦无可奈何当下埋下头。

    李晓言道:“冈本大师,有何难言之隐,不妨直说。”

    冈本禅哲沉声言道:“实不相瞒,屋形公,今年常陆国受了雪灾……”

    李晓这时将手一止,言道:“冈本大师,不必再说了,请回复太田殿下,就说我这里有不用的铁炮五百门,以及具足百件,可以交纳给佐竹家。”

    五百门铁炮之物,价值何止万贯。

    冈本禅哲听闻李晓这么说,当下不由感激涕零,这此来的目的已经达到

    眼见与此,冈本禅哲亦不多言,直接言道:“多谢屋形公之厚赐,阁下之情谊,我佐竹家自铭记在心。”

    李晓缓缓点头,他雪中送炭,并非没有目的。

    在当今结好佐竹义重,对他自然有长远的帮助。

    天正六年,在关东的大雪之中,谁亦意料不到。

    坂东太郎,有着鬼义重之称的佐竹义重,就在这大雪之际,奋而起兵了。

    对于佐竹义重的骁勇,北条家上下自是十分忌惮,认为其在关东,是仅次于上杉谦信的猛将。

    北条氏政特别在下总国佐仓城,派出大将千叶胤富监视佐竹家的行动。

    千叶胤富乃是关东八屋形之一,下总千叶氏的家督,其在关东亦是老资格了,在当年上杉谦信出阵小田原,在鹤冈八幡宫即位为关东管领时。

    他作为关东豪族的重要大名,与小山家家督小山高朝争夺首座之位,最后由上杉谦信仲裁,由千叶胤富作为关东大名的首位。

    下总千叶家是持反北条之态度,但是在北条氏政吞并安房的里见之后。

    千叶胤富的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主动向北条家表示臣从。

    故而北条氏政十分高兴,将其养女桂芳院许配给千叶胤富次子千叶邦胤,两家结成姻亲。

    闻之佐竹义重从太田城出阵的消息,千叶胤富此刻虽已病重,卧倒在床,但仍不敢怠慢,连忙向小田原城发去求援消息,同时令千叶邦胤暂代家督之位,防守佐仓城,提防佐竹义重来攻。

    但是佐竹军早有准备,铲雪进军,竟是片刻不停。

    前锋大将太田资正不顾六十五岁之高龄,亲自在军前步行,激励士卒冒雪与之一起前进。

    太田资正号三乐斋,其正是当年打遍关东无敌手的太田道灌一流。

    太田资正乃是关东最坚定的反北条之人,他本是仕于扇谷上杉的家臣,当年河越野战,扇谷上杉家名断绝,他便立志为主公报仇。

    之后北条一路势大,国府台之战后,太田家大败,若继续顽抗,则有覆灭之危。

    太田资正则将家督让给长子,让其降伏北条家之后,自己却来到佐竹家成为家臣,佐竹义重对其亦十分赏识,封他成为常陆片野城城主。

    太田资正转化身份之后,继续与北条家死磕到底。

    而前锋大军之中,还有一人,亦吸引了他人注目,此人乃是真璧城城主,有鬼真璧之称,使用一根三米长樫木棒的大将真璧氏干。(未完待续。,(13800100)投推荐票、月票,,。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五十三章 用人如堆薪

    在老而弥坚的太田资正,以及勇将真璧氏干带领,佐竹家的前锋大军在冻伤三分之一的情况下,冒雪突袭佐仓城之战,获得了成功。

    重病卧床的千叶胤富,闻之佐仓城失陷的消息,当下于天守阁之中,切腹自杀。wen2

    而其子千叶邦胤带着少数随从,匆匆佐仓城逃亡,连妻子,北条氏政的女儿,都给佐竹家俘虏。

    佐仓城一失,千叶家败退,下总国的门户洞开。

    不仅如此,佐竹家还一并遏制住了北条家上总,安房向小田原方向的援兵通道。

    这一战,令整个战局大为改观。

    佐竹义重的出手,震慑住了仍在观望中的关东群雄。

    之后大雪纷纷扬扬地降下,各家皆是罢兵,暂时过冬,以备来年再战。

    不过战局的罢兵,并未止歇,双方的使者暗流涌动,相互往来,分化,拉拢对方的阵营,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公元一五七九年。

    乙卯年。

    明万历七年。

    正亲町天皇天正七年。

    这一年,远隔大洋之外的大明朝,万历天子正启用张居正变法,整个大明国力呈现蒸蒸日上之态势。

    而在远隔重洋的欧洲,莎士比亚完成了经典巨作《罗密欧与茱丽叶》。

    而莎士比亚的老乡,英国海盗头子弗朗西斯德雷克船长,继续着麦哲伦的脚步,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环球航行。

    整个欧洲朝着大航海时代,又迈进了一步。

    而在这一年,对于仍处于战国。群雄混战的日本而言,乱世的迷局已有了整合的迹象。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亦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此乃是日本两千年文明之大变局,这句被无数-< 书 海 阁 >-说烂的话,但却真真切切反应当前的状况。

    这个历史的天正七年。正如同原本历史上信长被杀于本能寺之一年。

    天正七年日本,六十六国分割成两大阵营。

    去年的大战,刚刚结束,但是谁皆知道,各方群雄皆在厉兵秣马为今年更加大规模的交战作准备。

    新年伊始。位于相对偏远的四国,却先声夺人。

    四国霸主长宗我部元亲,向织田家宣战,加入武田阵营一方。

    长宗我部家之所以,倒向武田家一方,是为了夺取阿波,故而必须击败从属于织田一方三好家。

    故而长宗我部元亲作出了这个决断。

    长宗我部元亲率领两万三千军势。中富川河畔大破三好家分支家督十河存保,并攻占胜瑞城。

    十河存保出逃,阿波国已大半为长宗我部所有。

    若说长宗我部家的开战,只是为了一己之心,加入任何一边。与整个大局毫无干系。

    那么接下来织田家的动向,就真正可谓举足轻重,将历史车轮向前重重地推了一把。

    琵琶湖畔安土城的深夜。

    城下町繁密的灯火,倒影着夜空。

    在城头的七重天守阁上,更是层层灯火通明,远远望去犹如垂于夜空之中的火炬。

    在天守阁楼阁里。手按着刀的织田家武士,侍女皆是悄无声息地站立。

    纸扉之后那摇曳的灯火,衬着负手踱步的背影。以及那不是发出的一声声叹息,令人倍觉得今日的不同寻常。

    在这件紧凑的房中,传来低沉的声音。

    “安土殿下,恳请阁下速速率领大军出击吧,否则本家在武田佐竹十万联军之围困下,实难支持啊。”

    “可是本家家臣之中不少人。仍持反对之意见。”

    “安土殿下,若是阁下再不攻击信浓。牵制武田家行动,本家亦只有降伏武田,到时唇亡齿寒。”

    “这……,明日再给与阁下答复吧。”

    次日,安土城城中。

    织田家各国主级,旗头级军团大将,皆是聚集内安土城的御殿之上。

    他们以现今织田家四大军团划分,除了北陆道军团未至外。

    人数最多的乃是近畿军团,其总大将明智光秀,以及一门众明智秀满,居于前列。

    明智父子身后,是他的与力,大和郡山城城主筒井顺庆,宫津城城主细川藤孝,伊丹城城主池田恒兴等近畿豪族。

    其后则是伊势,志摩军团,总大将泷川一益,副将织田信雄,安津浓城城主织田信包,纪州新宫城城主堀内氏善,水军大将九鬼嘉隆。

    而山阳山军团羽柴秀吉亦占据一些之地。

    还有新编成的东山道军团总大将河尻秀隆,木曾福岛城城主木曾义昌。

    最后则是织田信忠直属军团,曾根城城主稻叶一铁,日野城城主蒲生贤秀,那古野城城主林贞秀,以及神户信孝,森长可,村井贞胜,织田长益等人。

    织田信忠缓缓看向众人,面色凝重,他给位于他身侧的织田长益点点头。

    织田长益在织田家中是公认的废材武人,不论武技,兵法上皆没有什么见数,只是拜托在信长弟弟的份上,在一门众中占据有席次。

    不过织田长益,虽不能成为出色武人,但是在茶道上却有出色的天赋。

    织田长益,织田家另一家臣古井重然,以及蒲生贤秀之子蒲生氏乡,还有细川藤孝之子,细川忠兴一同拜在千利休门下,乃是后世的利休七哲之一。

    只是除了织田长益之外,另外三名利休弟子,此刻都还没有参与这至关重要评定的资格。

    织田长益以浓重的尾张口音,言道:“北条家已派来使者,说佐竹家攻陷了佐仓城后,战局对他们极度不利,若是本家再不派出大军,进入信浓,袭扰武田家的背后,那么北条家将向武田表示从属。”

    织田长益之言,清澈地响在御殿之上。

    众家臣听闻到此,皆是眉头紧皱,一个个川字额头上浮现。

    织田长益见众人不言,当下看向了泷川一益,言道:“泷川大人,你乃本家重臣,不知有何看法。”

    泷川一益看了织田长益一眼,似在斟酌,最后反问言道:“北条家的使者,难道不知在北陆道,李晓有五万大军,正围攻本家的北之庄城吗?”

    泷川一益表示完态度后,织田信忠面?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