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心事,不妨说出来。”
宇佐美奈美抬起头看向李晓,言道:“主公,不须提醒,臣下记得当初曾经答允过主公,若是宇佐美家大仇得报,那么我会终身侍奉主公,放下这段仇恨。”
李晓听宇佐美奈美如此说,哈哈一笑坦然言道:“你果真还记得。怎么还是不愿意吗?”
“我……”宇佐美奈美继续低头。
李晓端起茶碗来又喝了一口,气定神闲地言道:“这话是五年前,我问你的。而对于你的答案,我始终是在等候的♀五年来,你我君臣相宜,我从未用过任何主君之权力,对你有所施压,大家仍是相处如宾。”
“但是到了今日,我仍忍耐不住,还是想听听你的答案,若是不允,我仍尊重你的决定,君臣之情依旧如何?”
面对李晓的询问,宇佐美奈美抬起头看向李晓,深深吸了一口气,她本来想说道:“对于主公对臣下的抬爱之情,臣下铭记于心,但无奈奈美心若死灰,上杉家覆灭之后,还请主公允许,臣下能够侍奉佛前。”
但是待听见李晓之言后,这句话又按了下来,目光之中反而皆是晶莹之色。
宇佐美奈美苦笑一声,言道:“主公……五年之光阴,臣下已非当年奈美,现今主公见过奈美之女子打扮后,仍觉得如往昔般倾慕吗?”
宇佐美奈美记得,李晓正室与侧室,小幡姐妹二人都是倾国倾城之色。
李晓听了微微一笑,站起身来,走到了宇佐美奈美的身后,之后将手按在她的双肩之上。
这一动作令宇佐美奈美气息微微急促了起来。
李晓按住宇佐美奈美柔软的双肩,按捺下进一步试探的动作,言道:“只有比想象中更好,其他赞美之词,无以复加。”
听了李晓的话,宇佐美奈美几可见微微点点头,而李晓见之,当即双手伸进了她的衣间。
宇佐美奈美肌肤微凉,身躯在微微的颤抖,李晓手指下探终于触碰到她胸前饱满之处,终于宇佐美奈美发出了羞涩的呻吟之声。
外周大雪纷飞,寒彻入骨,而室内火塘上的柴火渐渐燃熄,终于化作了一丝袅袅的青烟。
一室皆春。
火塘旁李晓低喝一声后,两人停止动作。
宇佐美奈美满头汗水地贴在李晓的胸膛之上,双目之中却滑下的泪水。
李晓轻轻地抚摸着宇佐美奈美的纤背,感觉她冰凉的泪水落在自己身上,不由问道:“为何哭泣,刚才弄疼你了吗?”
宇佐美奈美以手拭泪,言道:“多谢主公怜惜,只是想起了过去之事。”
宇佐美奈美抬头看向李晓,见他紧张关心自己的神情,不由心底一动。
一日夫妻百日恩,何况李晓文武双全,乃是天下间之名将。
这样的男子,丝毫亦不逊色于上杉谦信。
宇佐美奈美与李晓相处十余年,此间感情一抹一抹的浮上眼前,淡淡的暖流从心底而过。
这一刻她的心底,觉得上杉谦信那个名字,终于开始离她远去。
奈美,或许真的是到了该放下的时候了。
就在宇佐美奈美逐渐将上杉谦信在心底的烙印淡忘之时。
这位与武田信玄,毛利元就,北条氏康同一时代之战国枭雄,此刻在春日山城之中,却到了呼吸人生最后几口气的时候。
春日山城,毘沙门堂之中。
越后的众将们皆是静静地耸立在堂外,任由豪雪降落在自己身上。
大将身上黑色铠甲之上,皆是一层白色。
方才已昏迷了一个月的上杉谦信突尔醒转,并宣布召集众将,交代身后之事。
位于春日山城下的越后家臣们,听闻之后皆是一齐骑马快速赶到城中。
不过令他们失望的是,上杉谦信只是短短清醒了片刻,又昏迷了过去。
现在这座供奉着毘沙门天之相的僧堂之中,医师正努力地施救着,而僧人们却是尽力念诵着经文,但一切都不能令上杉谦信有所好转。
在场的越后众将们,皆是心知虽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但是他们这位号称军神的主公,已到了日薄西山的一步了。
若是上杉谦信撒手人寰,那么上杉家这偌大的地盘,将由哪一位人来继承,将来众家臣效忠的对象是哪一位,是上衫景胜,还是上杉景虎。
这一切皆在昏迷的上杉谦信的脑海之中。
不过听闻上杉谦信方才醒来之后,对周近之人交代了几句,这些话可能就是他的遗嘱。
为了确认这遗嘱,谨防他人篡改,上衫景胜,上杉景虎二人皆是目不交睫地守在上杉谦信的身边,就想听见他最后的答案。
而上杉家众谱代家臣中,亦是轮流派出两人亦是陪同这二人,日夜守在上杉谦信的身边,以作为最后的公正。
现在这个答案,已然揭晓。
今日随同上杉谦信在侧的上杉家家臣,上杉信景,本庄实乃二人大步从堂内走出,他们身后跟从的则是上衫景胜,上杉景虎两位公子
上杉信景作为上杉家一门众,地位高于本庄实乃,只听他沉声言道:“御馆大人,方才留下遗命,要我越后将士能够遵循此遗命,不可有违。”
众将听了皆是喔地一声。
只听上杉信景沉声言道:“御馆大人遗命,自我谦信死后,首先之事,乃与武田家,李晓议和,继任家督者,自此熄了上洛之心,争霸天下之野望,守备领地,不可再动刀兵。”
rg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二十九章 御馆之乱
~日期:~11月03日~
上杉四天王之一的甘糟景持轰然而起,喝道:“你敢妄传主公之命?我上杉家有五万将士,百万石高,足有争霸天下之资,何谈熄了上洛之心的话。”
甘糟景持的话亦代表,上杉家一部分武斗派的意见,少数家臣亦附和起来,但是大多数人皆是沉默不语。
“住口。”
甘糟景持刚说完,一直站在本庄实乃后的上杉景胜,言道:“主公的遗命,岂是你可以质疑的。”
眼见上衫景胜出面,甘糟景持神色微变,他似当即明白了什么。
本庄实乃双眼一翻,言道:“甘糟大人说话需慎重,这是主公遗命,我和信景大人都在一旁见证了,你出面质疑,主公说可该当杀之。”
甘糟景持听了怒气上涌,正当翻脸,这时山本寺景长,起打圆场言道:“几位不必争论,且将主公遗命听完再说。”
当下甘糟景持重重哼了一声,言道:“我且听着。”
本庄实乃瞪视了甘糟景持一言,言道:“不动刀兵之外,主公还说,他故之后,上杉家不可无主,需得家臣上下一致信服,仁义勇武智谋可担当家主之人物。凡事以义理为绳,声张正义,拥护幕府,匡扶天下为先。”
“上杉家家督并非易当,肩负领内数十万百姓之望§袖家臣。将士,非贤良之人不可担当,我谦信自愧不如,深负众望,但盼下一代家督警之戒之,如此我谦信黄泉之下亦可宽心。”
说到这里,本庄实乃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视而过,众将听了皆是神一紧,将目光落在本庄实乃的后∠衫景胜,上杉景虎二人的上。
毘沙门堂之中的空气仿佛停滞了一般,只余下几个粗重的呼吸声。
而这时本庄实乃终于言道:“我决定将上杉家家督之位,传给……”
“慢着!”
正当本庄实乃话音未落之时。一个人在堂外高声言道。
上衫景胜为之色变,喝道:“谁敢阻扰家督遗训宣布!”
堂中上杉家众将皆是大怒,待转头朝外看去之时,只见堂外占着二人。
其中一人五十多岁,宽袍大袖般的直衣,头上带着高高的立乌帽子,手持一柄乌色折扇,而这人众人皆是认得正是前任关东管领上杉宪政。
上杉宪政自平井城被北条家攻破之后,流亡越后,投入上杉谦信的庇护之中。
后上杉谦信以十万大军出阵小田原∠杉宪政在鹤冈八幡宫将关东管领之位正是渡让给上杉谦信。
卸下关东管领之位后,上杉宪政一直住在山城之下,上杉谦信为他修建的关东管领馆之中。
此关东管领馆,又称为上杉馆,以及御馆。
上杉宪政虽是前任关东管领,但现在早已去位,上杉家众人皆不太买他帐,只是估计到他的份问题,却也无一人呵斥其。
至于上杉宪政旁另外一人,众人却皆不认识。
顾及于上杉宪政的颜面。(镜湖文学网更新快)本庄实乃直接对上杉宪政旁之人,喝道:“你是何人,居然敢擅闯本堂。”
对方嘿嘿了两声,傲然言道:“在下武藏国泷山城城主北条氏照。”
“北条氏照?氏康公的三男,北条当主氏政公之弟。”
上杉家众将皆是震惊♀北条氏照还有一个份,就是上杉景虎血亲兄长。
同时此人与武藏钵形城城主北条氏邦一起负责对北条家武藏∠野方向担当。
亦是相当于军团级大将的人物,这样的人居然亲临上杉家之中。
见北条氏照亲临,上衫景胜目光一寒,而这时直江兼续言道:“眼下本家议论内事,北条家无关之人,出现在此有何意图,还不速速出去。”
眼见北条氏照到来,上杉景虎不由多了几分底气,言道:“北条家乃我上杉家盟友,闻之家督病重,故而特派使节前来问候。”
北条氏照微微点头,毫不客气地踏入了毘沙门堂之中,越后家臣之中,本有数人想出声呵斥,但是因为不明况,此刻只能静默不言。
只见北条氏照对着那作怒目而视之状的毘沙门天法相,言道:“管领大人,乃是天下一等一的豪杰,家父在世之时,亦称其为当世更胜于信玄的名将,对谦信公钦佩不已,闻之病重,我北条家将士上下如五内俱焚。”
听北条氏照之言,上杉家家臣中皆是暗骂,北条氏康对上杉谦信的敬仰或许还是有的,但对于率领十万关东联军包围小田原的凶人而言,北条家上下恨上杉谦信速死之心才真的吧。
“若是阁下吊唁已毕,还请离开,本家还有要事商议。”本庄实乃冷声言道。
面对本庄实乃不快,以及众越后大将的怒色,北条氏照反而一副恬不知耻的样子,反问言道:“有何要事商议,莫非是上杉家家督之继承,关东管领之位人选否?”
“混账,我上杉家内事亦是尔等可以商议的。”甘粕景持怒叱言道。
甘粕景持怒叱完毕之后,却发现上杉家众家臣之中,并非有太多人附和,暗暗生疑。
北条氏照旁若无人,反而是哈哈笑道:“不错,我是外人,但是兵部少辅大人却有话说,各位听是不听呢?”
上杉家众家臣听北条氏照如此说,皆目光转向上杉宪政,对方虽已经退隐,并让出关东管领之位,但名义之上还是上杉谦信的父亲。
对上杉家的家务。确实有插上一脚的实力。当然这只是名义上,上杉宪政无权无势,谁也不会拿他的话当回事。
不过换做有北条家的支持就不一样了。
北条家乃关东最强之大名,在前不久结束的合战之中,北条家出动十万以上大军。
在北条家主北条氏政的率领之下,与佐竹,结城,宇都宫家三个关东大名,举行会战。
在旷世三个多月的关东会战之中,北条家先败而后胜。在强大领地经济的支持下,以及源源不断后备军,生力军的支持之下。
北条氏政将佐竹,结城。宇都宫三家在持久战之中,活生生累死拖垮,最后毕其功于一役,在常陆大田城下,以八万大军将佐竹,宇都宫两家不足三万军势击败。
佐竹家家督佐竹义重虽悍勇无双,屡次大破北条家大军,在最后决战之中,带领家族之中精锐勇士冲阵,甚至差一点攻入北条氏政的本阵。
但是在密密麻麻”不胜杀的北条家大军,里三重外三重的围攻之下,终于军势被击败,甚至连太田城亦失陷,成了丧家之犬。
北条三阶麟之大旗,因此威震关东。
最后佐竹,结城,宇都宫三家,献上了人质,割地求和♀才在北条家的兵锋之下,苟活下来。
现在关东群雄,亦只有伊达,安东等数家尚在观望,其余各大名皆是向北条家献书。表示景从之意。
北条氏政已无限接近一统关东的夙愿,一如当初的镰仓北条执政。
或许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杉宪政这才放下了,当初城破国灭,子死将亡之恨,与北条家互通款曲,选择了支持北条家一方。
不错,只要有大义名分与强大势力上的结合,他上杉宪政就有足够话语权干涉上杉家之事了。
北条氏照给上杉宪政使了一个肯定的眼色之后,上杉宪政仿佛找了当初领袖关东,群雄拜服之时的气魄,开口言道:“诸位,在家督遗命还未宣读前,我以为上杉景虎,皆具备有继承关东管领之资格,有他辅佐幕府,平定实乃最佳之人选。”
眼见上杉宪政表态,越后众家臣皆是哗然,而北条氏照乘机言道:“既到了此刻,我亦实话说了,上杉景虎有我北条家之血脉,乃是氏政公血缘之亲脉。”
“若他上位继承上杉家家督,我北条亦将越后视之一脉,共同进退,否则,若是上衫家家督给予他人,北条与上杉则不容,将共同面临武田,本家之讨伐。”
北条氏照之言语极其无礼,换作上衫谦信在位时,即便对方是北条家家督之弟,亦一刀杀之了。
但是眼下形势更易,若上衫景虎即位,北条家与上衫家之联手,就是天下最强之军事同盟,一切势力武田,织田,毛利皆不是抗手。
换句话说,若是北条与上衫敌对,在眼下上杉谦信不在之景下,面对北条,武田联军,上杉家亦只有为其瓜分之命运。
北条氏照之言,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正在犹豫的上杉家众将的心底。
两相比较,上杉家众将即被北条氏照恐吓的,一时无人反驳。
哼!
堂中本庄实乃重重怒哼一声,言道:“上杉家之家督,由主公之遗命而定,北条家焉可插足,这事绝不更易。我现在宣布,主公遗命越后上杉家之家督继承人,乃————上杉景胜!”
本庄实乃不顾北条氏邦的威吓,直接将上杉谦信之遗命宣布,令所有人一震。
而上杉景胜与上杉景虎两人,这时针尖对麦芒一般对视而起。
而在场众人还待犹豫之时候。
直江兼续在这时,突然对众将高喝言道:“还不参拜本家新家督。”
直江兼续声若洪钟,在他这一喝之下,上杉家众家臣听这时犹如醍醐灌顶一般。
当下上条城城主上条政繁,桝形城城主主甘粕景持,越后钟旭斋藤朝信,大将千坂景樱?境〕浅侵魃郊?俺ぃ?畋敝谥?恢褓肚旄伲?逭呱狡樾阆傻仁??私允堑奔聪掳荩?陨仙谰笆ば屑抑鞑伟葜?瘛
但即便如此堂上仍有三分之一的人,却是强直着子。
其中山本寺景长,鮎川盛长,黑川清实,武藤义氏,桃井义孝,神余亲纲等上杉家大将。
直江兼续见了拔刀而出,上前一步言道:“大胆,你们敢违抗主公之遗命,我今即便就是血溅在此,亦不可放过你们。”
直江兼续年纪虽小,浑却透着一股恶勇之气,犹如一个好斗的小猛虎一般。
在他的目光视之下,上衫景虎阵容之中,又有二三名家臣犹豫之后下拜于上衫景胜面前。
而剩下笃定而立的,显然是态度十分明确之分子,亦是上衫景虎这边的死党。
上杉景虎眼见上衫景胜之势已成,心觉得此地不可久留,他要返回陆奥,那在才是他的根据之地,他所支持家臣亦都在这里。
然后上杉景虎再请北条,武田联军共同讨伐上衫景胜,重夺上杉家家督,这才是上之上策。
正当上杉景虎,上杉宪政,以及北条氏照等人走之际。
直江兼续,甘糟景持等人大将,子横栏在大门之前,喝道:“叛逆上杉家之家贼,要往哪里走?”
上杉宪政,北条氏照二人齐喝,但是直江兼续,招呼数名亲信武士就是死死把在门口,不让这数人先走。
而上杉景虎如何肯坐留在此,等来直江兼续召集亲信旗本,将他们一网打尽。
北条氏照,上杉景虎亦早为这一步早作了安排,当下数十名支持上杉景虎的武士从外赶到了毘沙门堂之外。
当下堂内堂外皆是锵锵地一片拔刀之声,昔上杉家的袍泽,现在彼此拔刀相向。
上衫景胜亦感如此之下,己方未必有所胜算,反而在这狭小之地动手,反而会遭遇不测。
正当上衫景胜要出声喝止直江兼续的时候。
突然之间,就在这时,一声沉重的钟声咚地响起。
咚!
咚!
钟声间隔许长,缓缓响起。
上衫景胜,上杉景虎二人此刻皆是脸色大变。
而同时在山城本丸之外,正持戈待立上杉家将士,仆役,马夫,侍女们听到钟声后,皆是放下了手里之事,恍然明白了什么。
砰!
砰!
砰!
本丸的大门震天般地被擂起,从山下涌来的上杉家将士们,发了疯一般地拥堵在门前,痛哭哀嚎之声从门外直入大门。
轰地一声,毘沙门堂之中,所有家臣们皆将刀尖向下插立,面向本丸天守阁方向叩拜。
关东管领,弹正少弼,上杉不识庵谦信故。
对越后上杉而言,上杉谦信故,宛如五丈原星陨,诸葛亡后之蜀汉,气数渐尽。(未完待续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三十章 大军起帆
~日期:~11月03日~
跟-我-读en文-xue学-u楼记住哦!
天正六年,二月。
加贺,本吉凑。
本吉凑作为三凑七町之一,乃是加贺国最大的港町。
手取川之河流,在此汇注入海。
手取川虽不如大河长江,少了几分磅礴浩荡之意,但是水流湍急,怒涛排岸,亦多了几分险奇之感。
游佐续光头戴醒目的半月兜,穿着一身本小扎色威黑色具足,看着手取川的急流,脸上忍不住多了几分笑意。
“没想到我游佐续光,年过半百,已是满头白发,到了今日还有坐镇一方大将的机会。”
游佐续光喃喃自语地言道,说着他将手里的马鞭临空一划,显露出内心的激荡。
率领大军,挥师伐帅,是每一个武人的梦想。
现在对于能登珠州郡领主,原先田山家大佬,游佐续光而言,这次受命作为出征丹后国主将,亦是他焕发武士生涯第二春的机会。
游佐续光目光从手取川的河流上收回,看向本吉凑港町之上的码头之上。
港町之上是一片桅杆高耸的景象。
数十艘运兵的大船,停泊靠岸,向陆地之上伸出一支支小舢板。
而每一道舢板上,插着靠旗的足轻士兵们,正排着长队陆续登船。
各种战备货物,如兵粮,战马,铁炮,大筒等兵器,亦是一个劲地搬入了大船之中。
看此情景,游佐续光亦不由豪气冲天,暗暗言道:“丹后才是靠近近畿之地,此战若是可以获胜,我游佐家之基业,就可以在丹后建立。如此子孙亦因为我今日之功绩而倍感骄傲。能登算得了什么,不要也罢。”
正当游佐续光浮想憧憬着,这次率大军渡海,出征丹后的一幕时。
一名武士向其禀报,言道:“禀报大人,主公,少主已抵挡港口,前来送大军出征。”
“是吗。何不早说。”
游佐续光听闻李晓亲至。当下不敢怠慢,正了正头盔,之后在侧近搀扶之下,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待游佐续光赶到一座俯眺本吉凑的山坡之时↓看见了日月双纹的旗印。
远远望去,游佐续光眼见这次出征丹后国的几名大将皆到,唯独缺他一人,不由暗骂一声该死。
游佐续光来到山下下马,之后气喘吁吁地奔到李晓面前,言道:“拜见主公≠主,请恕臣下迟来,怠慢之罪。”
山坡上李晓,李正,竹中重治,本多正信等人皆在。
李晓笑了笑,言道:“游佐大人♀不怪罪于你,军势皆上船了吗?”
游佐续光点了点头≡道:“臣下从能登带来两千军势,已经登船,就等主公一声令下,即可开船。”
李晓缓缓点点头,言道:“很好。”
接着李晓又看向狩野秀治。
狩野秀治言道:“回禀主公,神冈备亦已上船,而加贺国人众三千军势亦已登船,现在可以出发。”
李晓哈哈一笑,将马鞭一击,言道:“很好,既然一切就绪,我就在越中,等候你们平定丹后的捷报,切莫辜负我之所望。”
游佐续光,狩野秀治二人皆是一起拜下,大声言道:“臣下必然竭尽忠诚。”
李晓缓缓地点头,正色言道:“那就大军出发吧!”
此刻虽正值二月,天气依旧微寒,但气温已是转暖。
在山头之上,放眼望去,万里晴空碧蓝如洗,海面波涛微微起伏,在阳光照耀之下,万道金鳞闪闪夺目。
在船坞之内,咕噜咕噜的声音响起,各舰船皆在从水里,将铁制的大锚用绞盘拉起。
呼!
铁锚齐然出水。
“升帆!”
船头的大声高喝着,并从船头走向船尾。
白色的船帆,一面接着一面从桅杆之上挂起,在远处看去,渀佛如一夜之间,无数白色花朵倏然开放之情景。
轰轰!
码头之上,大筒轰鸣,发出了大军出发的命令。
当下港町之内,近百艘满满吃水的各式大船,在主桅大帆鼓风受力之下,缓缓挪动。
在出港的一刻,无数加贺本国将士的家属,在远处高喊送别。
运输船队渐渐从港町之中排浪而出,在水面之上划出了道道白色的水痕。
在运输船出港的港町远处,大片大片的舰队向运输舰队行驶而来,舰船黑色高大的船身,远远望去,好像海面之上如乌云低垂一般。
这是从本吉凑另一个港口出发的,李家,明国联合舰队,担任这一次大军出发的护航舰队。
这一次李晓出征丹后。
除了海面上护航的三千水军众,出阵大军由游佐续光率领的能登众两千人,狩野秀治的神冈备,加贺国人众三千人,还有明国禾王坦之麾下一千由明国人,朝鲜人,本地人组成的水寇队,这一次从加贺本吉凑出港,至若狭国小滨之町登陆。
之后若狭国国人武藤友益出阵两千,丹波国大名内藤如安出阵三千,各率领军势前来,大军会合后,出兵丹后与毛利家大将吉川元春会同,进行丹后攻略。
这一路军团由游佐续光担任总大将,狩野秀治为副将,海陆军势达到一万五千以上,组成大军团作战。
一万五千大军,换作当年,初步平定越中,飞驒的李晓而言,已不可想象之倾国大军。
但换做今日,亦只是李晓的一路军团而已,要知道现在的李晓,可是名副其实的加贺百万石。
在游佐续光,狩野秀治出阵丹后的同时。
在北陆道方面,为何配合丹后攻略。
李晓数日前以木下秀长为大将,前田利家,藤堂高虎副之,以加贺一国,加之越中射水一郡。出阵一万两千军势的兵力,渡过手取川,挟着去年大胜之势,猛攻柴田胜家的北陆道军团。
木下秀长,前田利家等人,已将柴田胜家在加贺国最后的据点,江沼郡的大圣寺城,重重包围。
而柴田胜家闻之飞驒越中军团出阵的消息。竟在北之庄城全无讯息。似乎已失去了合战的勇气,只想龟缩城中,坐视大圣寺城为李晓攻陷。
从去年的战略性防守,至今年年初的战略性反攻。
飞驒越中军团两路并举,过万军势的同时出击♀种大气势,疾风怒涛般的攻势,在天正六年一开始,即震惊了还沉浸在新年大雪的天下各大名。
而作为李晓军师幕僚的竹中重治,在于本多正信一起制定,这次出兵的作战方略。亦不由感慨般地言道,自织田信长已死,若上杉谦信再故去之后,天下将再也无人可压制得近卫少将了。
听闻竹中重治这么说,本多正信只是微微一笑,对此一切,他当年投效李晓之时。早已是胸有成竹。
同样作为军师,军中智者。亦为竹中重治当年智者千虑,却未早早看好李晓这一点上,有着智谋上胜之一筹的优越感。
在港町之外的海面之上,运输舰队与护航舰队亦已会合,这一次水军出阵,也同时成了各色船舶的展览。
其中有日本的安宅,关船,亦有明国的福船,还有南蛮人的克拉克大帆船,各种船只混合在一起。
飞驒越中军团水军大将,向井正纲当下在旗舰之上,发布命令,让护航舰队一分为二,一左一右将运输舰队护在中央后,这支两百多艘的大舰队,张满了全帆,乘风破浪向西面航去。
目送舰队发出之后,李正向李晓言道:“父亲大人,一色家已经凋零,这次游佐,狩野两位大人,会同毛利家大军,率此军势出征丹后,必能一战而功成。”
李晓闻言笑了笑,言道:“攻取丹后我是有十足把握,不过未必一帆风顺,一色家没落是不错,但亦有勇将。”
说到这里,李晓对李正,言道:“昨日我接到吉川元春的来信,说他在弓木城久攻不下,故而请求我大军速速出兵,以缓解毛利家的压力。”
李正讶然问道:“一色家有什么勇将,竟连西国大将吉川少辅亦感到为难。”
李晓言道“我所说的一色家勇将,就是弓木城城主稻富佑直。据我说知,此人擅使铁炮,麾下有一支铁炮军,攻打弓木城的毛利家,在铁炮压制之下死伤不小,而数名大将亦战死,故而吉川元春才向我求援。”
李正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这时又进前一步,向李晓言道:“父亲大人,游佐美作已是年老,又是能力平庸之辈,这次出征丹后,以此人为主将,是否不妥,以我见之,狩野大人才是一军一将之帅才。”
李晓听了微微一笑,言道:“不错,游佐续光确实是才具不如狩野秀治,但你以为我为何以他为大将?”
“那是因为游佐续光乃是当年能登之重臣,若叫他居之在较他年轻,并资历远逊的狩野秀治,如何能服。军内若不团结一致,争取夺利,反而会种下祸乱,如此倒不如让狩野秀治为他副手,尽心辅佐于他。”
“至于攻略丹后之后,我会将游佐续光撤回,命狩野秀治为丹后若狭军团大将△野秀治毕竟还太年轻,多磨砺为好,若提拔太快,则失之用人之当,而得位后亦不懂得珍惜。”
李正听李晓如此说,这才点点头一副深思的涅。
李晓微微一笑,压了下他的肩膀,言道:“这个道理,亦是与你说,盼你要记得。”
李正抬起头看向李晓,点点头,言道:“孩儿明白了。”(未完待续。,(13800100)投推荐票、月票,,。
跟-我-读en文-xue学-u楼记住哦!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三十一章 料事在先
~日期:~11月03日~
李晓同李正说完之后,亦言道:“你母亲大人下月就到本国了,而京极家的公主亦会前来,到时候你的婚事亦会在那时举行。”
李正听闻之后,沉声言道:“是的,父亲大人。”
李晓点点头,言道:“京极家,乃是北近江一带有不少国人豪族,仍倾向于他,并且在近畿亦有影响力,我们联姻京极家,正是为了上洛作为考量。”
李正言道:“父亲大人,我明白,我会处置好菊公主与京极公主之间的关系的。”
眼下李晓家中,菊姬,不仅是正妻,并且乃是主家公主,其地位不容置疑,并且又为李晓诞下嫡孙之后,将来李正下的李家第三代家督,几已内定。
至于京极家的联姻,亦是帮助李正拓展对近江的影响力,以及将来上洛为京都公卿打交道而准备。
李晓缓缓言道:“这场婚事务必要盛大,让人看见我本家的威势,到时候京极家家督,京极高吉,以及其子京极高次,亦会抵达本家之中。我会将他们纳入家臣,以作为将来安定近畿之用。”
李正明白李晓的意思,是想将京极家作为亲藩大名,将来直接封在近畿一带。
从李晓的意思可以得知,将来本家战略方向,就是上洛,掌控京都所在的近畿。
正当李晓与李正细细说着本家将来的战略方向时,这时一匹快马疾驰而来,马上武士向李晓禀报言道:“禀报主公,馆主大人与马场大人,已率大军攻下德川家吉田城。”
“吉田城,终于攻下吗?”
李晓微微笑道:“看来巢月公亦很有实力。”
竹中重治在一旁对李晓言道:“屋形公,吉田城一下,德川家在三河与远江的联系已断,如此之下,家康公恐怕该是考虑降伏了吧。”
李晓犹豫了一下—而向本多正信,问道:“正信,你怎么看?”
本多正信侍奉过德川家康,三河亦是他故土,对于李晓的问询最有回答的资格。
本多正信仔细想了一阵,言道:“德川殿下,性情坚韧刚毅,即便在危局之下。亦有死撑之决心,若骤然要之降伏恐怕是不易。”
李晓闻言点了点头,德川家康毕竟是战国三英杰,历史上开创幕府三百年天下的人物。
换作其他大名,在此情况早就降伏了,唯有德川家康亦在危局之下坚韧。
李晓笑道:“家康公的坚韧,我早有听闻,不过我想亦有一个限度,若是再攻陷数城。家康公亦只有降伏一路了吧。”
说到这里,李晓向那名武士问道:“那主家大军呢?”
武士回禀言道:“眼下主家大军已经返回甲斐。并解散军势,预计过了农忙。下一步的动向应该是讨伐,背主之臣木曾义昌吧。”
因为木曾义昌的背叛,导致南信浓军团总大将秋山信友战死,武田家亦丢掉了东美浓这个据点。
故而无论如何,武田家都必须出兵攻伐木曾家,以讨回这笔血债。
李晓想了一下,突然问道:“现在住持南信浓军团的是何人?”
这名武士回禀言道:“主公。由保科正直大人暂替指挥南信浓军团。”
李晓听了不由露出欣慰之意,当年的保科正直居然亦成为方面军团长的担当。
不过秋山信友战死,木曾义昌叛变♀南信浓军团,较之全盛时期,实力却下降不少。
听闻禀报之后,李晓,李正,竹中重治,本多正信,皆离开山坡,在百余名侧近的随从之下,前往尾山御坊休息,亦准备在此视察。
木下秀长对北陆道军团方面的攻略情况。
就在这天夜里,李晓睡到中夜之时,突然为忍者音部的来使吵醒。
李晓披衣而起,在房间之内,居然见到自己的忍者头目横谷幸重亲临屋中,一脸正色地向他禀报。
“主公,据越后传来消息,上杉谦信已死,他两个儿子上衫景胜与上杉景虎为争夺上杉家家督一事,引发内乱。”
李晓听了微微一笑,心道御馆之乱终于到来了。
原来上杉谦信身死之后,上杉景虎,上杉宪政连夜从春日山城出发,要返回陆奥,上野,起兵与上杉景色分庭抗争,将上杉家一分为二。
但是上杉家家督上衫景胜如何肯坐视此情况出现。
在直江兼续的建议之下,上衫景胜当下立即派四天王之一的甘糟景持,斋藤朝信二人追击上杉景虎,务必要将此留在越后国内,甚至不惜杀死对方亦可。
上杉景虎亦有后备之手段,鮎川盛长,黑川清实两员扬北众之将领,已暗中投靠其,甚至连一向深得上杉谦信,上衫景胜二人器重的一门众宿老上杉信景,亦站在了上杉景虎的一边。
这三员大将集合军势之下,设下埋伏,反而将来追击的甘糟景持,斋藤朝信二人打了一个埋伏,歼灭其军势大半。
见到上衫景胜的手段,似乎亦不过如此,上杉景虎一边的态度,发生的变化。
上杉宪政以为可抢占春日山城,以此为中心号召越后各国人豪族来加入这场家督之争。
反观若视上衫景胜占据春日山城,那么亦上杉家亦只有一分为二之结局。
上杉宪政的意见,令本来要逃回陆奥的上杉景虎发生了迟疑,在进退两条路上产生的犹豫。
但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就在上杉景虎犹豫之时,上衫景胜以上杉谦信印判,以及生前佑笔的名义,向越后国人豪族下令勤王。
上衫景胜并将上杉谦信当年积?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