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位者对上位者陈述的口气,可见地位差距,并非修佛法可以抹去的
李晓故作惋惜地道:“柴田胜家不值一提,只是可惜了赖照,赖周,莲钦几位大师”
本愿寺显荣听了李晓提起他们,怔怔立了一会,突然感慨起来,念了一句佛偈,之后言道:“这三位大师求所欲而不得,故而痴障了,哪知一切诸行无常”
听自己随口一提,本愿寺显荣就掉起了袋,李晓不由暗暗头大
而这时显荣身后一名坊官突然大声嗯了一声
显荣像是得之他的提醒,向李晓言道:“屋形公击破柴田胜家,为了死难在他手下十万加贺百姓报仇,这实乃解救苍生于水火之举”
“贫僧愧为主持,上不能弘扬佛法,下不能除暴安良,解百姓于倒悬,实在愧对法主之托付,所以我决定不再担任方丈之位,解除一切俗务,面壁修行”
听闻显荣要下野的消息,李晓不由一愣,显荣可是老实人啊,这十几年来越中,几乎没有给李家的展壮大添过什么乱,若换作七里赖周,下间赖照二人住持越中,自己肯定无法如此轻松
所以李晓绝不愿意,显荣让出住持之位
不过方才显荣身后坊官暗中授意,是什么意思,李晓想了下,还是决定开口挽留了言道:“大师不必太过于自责,此乃法难,并非人力可以逆转,别将一切责任都揽在身上”
本愿寺显荣摇了摇头言道:“贫僧去意已决,还请屋形公不必再提,此来是有一事与屋形公商议,希望可以考虑”
“还请直说”
显荣想了一番,最终还是痛下决心一般,言道:“贫僧退位之后,想请屋形公的次子,来接替贫僧的位置,担任胜兴寺住持”
听了本愿寺显荣之言,李晓反是有几分忍俊不禁
原来这群出家人打得就是这个主意
似乎觉得显荣说的不清楚,方才那名提醒显荣的胜兴寺坊官站出身来向李晓建言道:“屋形公,若是阁下让二殿下继承胜兴寺住持,那么亦获得了越中,加贺信众的归附,对于阁下此去于松仓城与上杉谦信决战,我一向宗僧众亦是为阁下平添一臂之力”
李晓暗暗冷笑,如果本愿寺显荣说得不清楚,那么这位坊官的意见就很明白了
这是一向宗对李晓一次政治投资,他们将赌注全数押上,目的就是赌李晓这次对上杉谦信决战必胜
若李晓同意,并在决战之中胜之,他自然乘势一统北陆道,而一向宗亦可以因为李用成为住持,之后借助李家的势力,死而复生,死灰复燃
若是拒绝,很明显一向宗就不保证在决战之际,越中会生点什么其他的意外了
听闻到此,李晓轻轻哼了一声,当初在信长还在位时,织田家侵入加贺时,本愿寺他们就提议让李晓来担任大坊官
现在时过境迁,本愿寺再次开出类似条件,让李用接任,无疑是已经在退步了
李晓转目看去,只见本愿寺显荣,以及众坊官皆是一副希翼的目光看着自己
在这境地之下,李晓毫不犹豫,当下不容置疑,立即上马走人的态度来回应显荣他们
只留下一脸惊愕的本愿寺显荣,以及一众坊官愣在原地
本多正信在后快马追上李晓,不过却没有说话
“主公,”大谷平马似受了胜兴寺那伙人的拜托,策马追上,在身后言道:“主公,何不再考虑一下”
李晓听了赫然勒住马头,言道:“回去告诉胜兴寺他们,时已易,事亦易,现在是净土真宗仰李家之鼻息之时,并非当年他们可一语断之时若想要乘机献进,告诉他们可乘此机会,放弃一切世俗之权,解散各地之‘讲’,从此安居寺庙之内,专心修佛”
“如此我可以在领内优厚净土真宗,给与在其他各佛宗,南蛮教,高之一等的地位,这点让他们好好考虑”
时过境迁,一向宗现在若是稍稍抱有丝毫企图,皆会在顷刻之间,被李晓彻底铲平
而李晓所顾虑的只是损失少许名望而已
李晓现在如此强硬的态度,就是告诉显荣他们,一向宗今时不同往日,奉劝他们早日认清事实,别想乘着李晓与上杉谦信决战,此事混水摸鱼
大谷平马听了李晓的态度,当下也明白是最后决定,于是认命般的言道:“是的,主公”
当下拨转马头,向一向宗复命去了
当大谷平马马蹄声远去时
李晓心知北陆一向宗的时代彻底过去,这大势早已铸成,只是从刚才他的口中一语而断罢了
北陆一向宗覆灭
而此刻李晓面色沉静,却是一副无悲无喜之色
正待这时,李晓面前一名使番匆匆奔来,言道:“主公,松仓城失陷了”(未完待续)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一十五章 战书
~日期:~10月17日~
听闻松仓城失陷的消息。
本多正信,师冈一羽皆有讶然之色。
要知道松仓城这条防线,飞驒越中军团已经营多年,形如金城雷池一般的防御,城池坚固不说,还配有五门大筒防卫。
上杉谦信居然攻破了松仓城。
李晓沉吟了一番,问道:“松仓城坚守了几日?”
使番回答言道:“五日。”
“看来上杉谦信已动了真格!”李晓下了这断言。
这时本多正信在一旁言道:“主公,松仓城一失,那么鱼津城,天神山城必然亦岌岌可危,我军必须加快行军,增援这二城。”
李晓点点头,言道:“不错,传令下去,大军加速行军!”
想到这里,李晓将马鞭虚空一击,凝思起这几年,木下秀长,竹中重治构筑的松仓城防线,一贯十分的起作用,成为飞驒越中军团,掩护东面有力的屏障。
而这一次松仓城却失守,也证明在上杉谦信这样的将才面前,暂时的得利,并不足以可以持久。
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战争,那是-< 书 海 阁 >-的战例,真正的对手,在你进步的同时,对方亦正在进步。
想着拥有大筒的松仓城皆被攻破,李晓深感到上杉谦信的强劲势力,当下催动大军加速行进。
天正五年,九月二十三日。
北风飘扬,寒意刺骨。
李晓率领,飞驒越中军团最大动员兵力,两万七千大军抵达越中松仓城以东南十里。
李晓大军所在之地,正是越中新川郡的新川平原。
新川平原河流纵横,有黑部川,上市川。早月川,角川等十数条河流,可谓河流密布。
在松仓城以北就是能登国,越中国包围的富山湾,在南面则是白雪皑皑的立山连峰。
李晓大军一刻不缓的前行,但是在两日之前,他收到天神山城失陷的消息。
现在在上杉谦信兵锋之下,只余下鱼津城一座危城正在坚守。
驻守松仓城防线的新川众。除了木下秀长本部之外。损失殆尽。
而之前松仓城守将横浜一庵亦被上杉军俘虏之后,斩杀。
闻之李晓全军而来的消息,上杉谦信留下一千兵力监视鱼津城,自己率领三万四千大军渡过黑部川,背河布阵。摆出与李晓背水一战的态势!
在山顶终年覆盖的冰雪的立山连峰之下。
火红色的日月双纹旗,与黑底的毘字旗,两相对峙,遮蔽平野。
阵营平地而望,犹如盘龙巨蟒威立。
两家大军六万余人马,相互对峙♀是一场更胜于历次川中岛合战的会战。
只是对决的主角,由武田信玄,换作了李晓对上杉谦信。
在毘字旗与乱龙旗的旗门之下,上杉谦信与几十员越后众将看着对面,层层垒垒布下大阵的飞驒越中军团。
披着雪色僧衣的上杉谦信,浑身杀气腾腾,抽出马鞭重重地挥向前方。喝道:“李晓,你终于来了!”
上杉谦信目光锐利。好似出鞘之利剑,令人望而生惧。
“拿帛来!”
“喔!”
小姓立即给上杉谦信奉上一张白帛。
只听上杉谦信‘锵’地一声,将腰间的名刀顺庆长光半拔出鞘。
之后上杉谦信取右手食指在刀刃之上一划,随即用食指在白帛之上书写。
叱叱!
上杉谦信的指尖飞快而有力的摩擦着布帛,一篇书信折而成。
“桶口!”
上杉谦信低声一喝。
下首直江兼续听到命令,立即下马跪伏于上杉谦信马前问道:“主公,有何吩咐?”
上杉谦信将布帛一丢,言道:“立即将此信送至敌军大营,交给李晓。”
直江兼续听后,微微讶然,随即露出大喜之色,这无疑是他可扬名于外的机会。
“喔,臣下誓死完成主公的交代。”
当下直江兼续接过上杉谦信手写的布帛收好,立即跨上战马,扬鞭而去。
而上杉谦信目光沉沉,直迫武田军。
正在上杉谦信观阵的同时,李晓,李正,李用父子三人,竹中重治,本多正信,虎哉宗乙,宇佐美奈美军师幕僚,以及岛胜猛,木下秀长等一众大将亦在观察上杉军行营。
竹中重治熟视良久之后,喟然叹道:“上杉军仓促行军之际,布阵却全无破绽,谦信公真乃当世将才,吾不如矣。”
李正听竹中重治之言,言道:“竹中大人,莫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柴田胜家如何,织田军头号大将,畏首畏尾,结果为父亲大人一战而破之,上杉谦信亦不足为虑。”
本多正信摇了摇头,言道:“少主,不可如此论之,谦信公之才具十倍于柴田,不能同等论之。”
李正听此顿时为之讶然。
虎哉宗乙听了,笑了笑言道:“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不论对手是柴田权六,还是谦信公,我们皆当同等视之,少主,我们皆不可怠慢。”
正在四人交谈之时,这时一名物见奔来,于李晓马前禀报言道:“屋形殿,上杉家有使者前来。”
李晓听后,言道:“带上来。”
不久之后,一名头顶着爱字头盔的上杉家武士策马直上山来。
武田军见这员大将,头顶前立上的‘爱’皆是哄然而笑。
这名上杉家武士自是直江兼续了,他来到李晓身前下马,直挺挺站在哪,问道:“哪位屋形公?”
作为对家主尊敬,众将皆将乘马保持于李晓一个马身的距离,故而谁是总大将一眼了然。
这名上杉家的武士显然是明知故问了。
李晓麾下大将,藤堂高虎上前呵斥道:“上杉家之小儿十分无知,这等眼色亦来丢人现眼,赶紧滚回去,换个人来。”
直江兼续哈哈笑道:“你说我无知,那你可知道我谁么?”
藤堂高虎听了微微讶然,对方头盔上顶个爱字,难道这年头上杉家将领之中,还有谁的苗字,中间有个爱字么。
藤堂高虎当下叱道:“无名小卒,也配我藤堂高虎大爷记得?”
直江兼续哈哈一笑,言道:“不错,我是无名小卒,阁下既不知我是谁,那么说来,不知屋形公名号,亦不会无知了。”
藤堂高虎见对方狡辩当即大怒。
李晓将手一挥言道:“阁下前立的爱字,并非别的意思,而是因为侍奉爱染明王之意吧。”(未完待续。,投推荐票、月票,,。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一十六章 双雄对决
第五百一十六章双雄对决
听闻李晓指出了直江兼续头盔上‘爱’字含义,直江兼续身躯一震。
直江兼续目瞪口呆,几乎是脱口而出,言道:“你怎么知道?”wen2
李晓笑了笑,不作回答,转而是言道:“桶口与六,谦信公差你来有何要说。”
连名字都被人叫出,犹如底牌被对手掀开,直江兼续当下没有方才的倨傲之色。
直江兼续见李晓高踞马上,虽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但这么简单几句话,却有一股长期生杀掠夺而成不容置疑的口吻。
在李晓目光迫视,直江兼续只觉的背心一寒,心道果真此人是自继信玄公之后,主公最忌惮之敌手。
与其主公上杉谦信是截然而不同的人物,但亦然在对方身上,感觉一股不逊于上杉谦信之压迫。
眼见对方是可以与自己主公并驾齐驱之人物,直江兼续此刻虽年纪轻轻,亦明白何为敬重之意,所以不敢似历史上那般写直江状,大骂德川老贼,对李晓那般嚣张。
当下直江兼续毕恭毕敬地对李晓,言道:“回禀屋形殿,主公特命臣下前来,向阁下下战书。”
说完直江兼续将上杉谦信那封血书掏出,交给了李晓侧近头目师冈一羽。
李晓从师冈一羽手里接过,上杉谦信的战书,上面赫然写着。
“时不利兮,大膳公,左京公,少辅公,右府公皆先后而没,恨不能一较长短,今天下英雄,惟吾与近卫少将耳!”
“四十九年一睡梦,一期荣华一杯酒。人生快意之事,唯浮白与君一战尔。”
李晓看了上杉谦信血书之后,微微一笑,心道,上杉谦信明显三国演义看太多,这桥段好似煮酒论英雄。
可惜你并非曹孟德,我亦并非刘使君。
当下李晓将食指放入口中一咬,在布帛连划,回书只有四字:来日决战!
李晓将上杉谦信的战书一掷,丢还给直江兼续,不复再言。
直江兼续将李晓的回复看了一遍,当下再次行礼之后,策马离去。
得知中军放行之命令后,武田军阵势之中,让出一条道,放直江兼续离去。
直江兼续策马而行,与来时情形不同,他胆气已逝去。
在他之前的打算之中,本是于敌军阵中立威。
这亦是两军交战之前,彼此使者应做之事。
所以都是遣胆大狂傲之人,去下战书,以弱敌军威风,直江兼续年纪轻轻,但却有傲骨。
因此上杉谦信才看重他,让他去下李晓军营之中下战书。
结果直江兼续,见了李晓威势,不由心生畏惧,现在已不复刚来时那股锐气。
想起方才见李晓之情况,直江兼续不由将上杉谦信与李晓作了一个对比。
上杉谦信为人正如他之乱龙旗那般,可比作人中之龙凤。
龙之为物,翱翔于九天之上,孤高而不群,处身正直。上杉谦信一生之中欲将义理,贯彻于天下。
在当世战国大名之中,上杉谦信,乃是公认的尊神佛、重人伦、尚气节、好学问的高节之士,不战不义之战,不取不义之地,行仁德之道,匡扶幕府天下,最接近于完人之人。
而反观李晓,刚毅果决,行事大胆而无视于规则,翻脸之间冷漠无情。
不说李晓不动声色之间吞并盟友北陆一向宗。
类似灭亡于李晓之手的姊小路家,江马家,椎名家,加上眼下的加贺一向宗,哪个不是李晓昔日的盟友。
上杉家有人戏言,天下最危险之事,莫过于松永久秀之主公,信长之敌手,李晓之盟友了。
不说李晓的盟友了,看其现在的处境,虽于武田家之下,作为一外藩大将,却是君不君,臣不臣。
说他背主负义,那么他又有长筱救主,击杀信长之功,并维护胜赖遗嘱,宁可退隐,亦要力扶武田信胜上位。
但若说忠臣,而眼下之飞驒越中军团,显然已为武田家之中国中之国,如当年北条早云,出于今川家,最后又脱于今川家,成为与今川分庭抗争之大名。
比起上杉谦信维护天下义理,李晓更接近现实之人,并非恶人,亦并非良善之辈。
若非要以一物比之,说来用巨蟒来形容李晓,更为贴切,接得地气,又有几分阴狠歹毒之意。
并非是因为李晓本城城生城,又名蛇尾城的缘故。
正如众人皆畏惧,巨蟒冷不防张开之血盆大口,却不知巨蟒真正之杀人手段,却是其强有力的身躯。
所以众人只见李晓,待盟友冷血无情,以为其毒辣,却不见他能有今日,却是一步步靠着运筹帷幄,纵横之谋略。
直江兼续寻思之间,微微有几分心神不宁,这几年来追随上杉谦信南征北战,特别征战陆奥,扫平芦名家,这一路来皆是顺风顺水。
而他从未感觉有,这一次敌手之强劲。
上杉谦信这一次终于遇见,可以与之并驾齐驱之敌手了。
直江兼续策马返回上杉军阵容,直入本阵之中,拜见上杉谦信。
明日与上杉军决战之事,已经传开。
武田军上下皆是一片备战之意,磨刀霍霍。
此刻武田家军帐之中。
火把通明,大批甲士持枪侍立在侧。
李晓于大帐之中,升帐点将。
李晓手持太刀拄于身前,缓缓地坐在主位之上,铠甲之上铁叶响动,铿锵作响。
一张长条桌子横放在前,武田家众将皆是屏息静气坐在桌子两边的马扎之上,面对将要来的决战,众人目光皆是满怀信心地看向李晓。
李晓沉声言道:“诸位,从小田原至川中岛,上杉谦信战必胜,攻必取,乃是天下第一大将,明日决战,上杉谦信将博以全力,况且人数多于我军,众位惧怕了吗?”
“我等不惧。”
众将无比坚定的轰然答道。
岛胜猛当即挺身而出言道:“主公,今日不同往日,连信长都亡于等之手,谦信公自是不惧。”
李晓看向岛胜猛给了一个肯定眼神。
“不错,主公砺剑十数年,铸就我飞驒越中军团,这天下一等一之强兵,若是这样也输给上杉谦信,也就意味着本家没有逐鹿天下之资格。”木下秀长亦开口言道。
强敌窥视,犹然谈笑置之。
姊小路良赖,江马辉盛,神保长职,神保长住,椎名康胤,直江景纲,长续连,织田信长多有一时之名将,皆灰飞烟灭。
飞驒越中军团即是李家军,亦是长胜之军。
李晓深感自己这十余年之心血没有白费,这才是我一手培养而出的军团。
若是如当初信繁,信廉之意,要自己指挥小山田信茂,木曾义昌,武田家甲斐军团,这些非嫡系部队去迎战上杉谦信,哪里有这么高的士气。
李晓重重点头,言道:“诸位,那么明日就与上杉谦信决一雌雄!”
李晓说完之后,众将目光笃定,整齐而响亮的齐声言道:“必胜!”
就在李晓这边,正进行军议的同时。
上杉谦信这边的军议却是一团吵杂,面对上杉家的老对手李晓。
上杉军这一次却是没有了必胜之把握。
在上杉谦信的御前,上衫景胜,上杉景虎两名大将,以及各自支持其派系的大将亦是纷乱地吵杂在一起。
不过这两位上杉谦信养子之间,还没有不争气地争议到是进攻还是防御的问题,而是谁打主攻的问题。
很明显,击败李晓的声望,对于两名皆在上杉谦信考核内,有可能继承上杉家家督的二人而言,十分重要。
只要这战能击败李晓,那么担任主攻的大将,无疑可以凭此积累的声望,作为继承上杉家家督有力基石。
看着两名养子的争吵,上杉谦信面色凝重。
上杉谦信看这一幕想起十年前,眼下在座的上杉军众将与之当初已是凋零许多了。
那勇武过人,说话粗声粗气的柿崎景家,
自视清高,轻蔑于人的村上义清,
无论是对自己,还是上杉家皆忠心无二的直江景纲。
当初追随他出阵小田原,征战川中岛的大将们已有许多不在,
而对于这两个养子,上杉谦信亦不认为他们是弱者,可是比之李晓,他们还是……
上杉谦信想起自己年岁已高,多年南征北战,沙场辛劳,身体已大不如前,若是有朝一日,自己一旦亡故。
凭着这两子之中任何一人,若是要对战李晓如此枭雄,必然不济。
所以于此如此,还不如乘着自己尚能征战之时,与李晓决一胜负,即便不能胜,亦要叫飞驒越中军团元气大伤,至少数年之年,不复再战之力,保得越后数年平安,到时上杉家家业就可以顺利传承了。
而这就是上杉谦信的决心。
在军议之中,众将注视的目光,上杉谦信站起身来,将军配一举,言道:“不必再言了,明日决战之事,我将披挂亲自上阵!”
“喔!”上杉家众将皆是轰然领命。
天正五年,九月二十五日,拂晓。
这场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上杉谦信与李晓之间的对决,随着黑夜的退却,已渐渐拉开序幕。
此战史称黑部川之战。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一十七章 后发制人
~wen2< 书 海 阁 >-~ 第五百一十七章 后发制人
天正五年,九月二十五日。
清晨,李晓穿着厚棉铠,背披猩红色之大氅,登上飞驒越中军团主阵地上小山丘,俯瞰而望。
随着天色逐渐发亮,军团麾下各备足轻快步运动,亦进入了各自的位置,偃旗息鼓,整个阵地亦静止下来。
而在黑部川河流,周围覆盖的密林之间,以往清晨时那侧耳的鸟雀鸣叫之声,不复听闻,整个山区之间,陷入了沉沉寂静之中。
偶尔只有数道的身影,影影绰绰于林间穿梭,显出一片刀光剑影的景象来。
李晓身前,那硕大的李字旗印逆风鼓响。
事实之上,自决定今日决战以来,昨夜之间,一场暗中的交锋已经开始。
两军的物见,忍者众全数出动。
其目的一是侦查敌军,是否有夜袭,或者是分兵偷袭的打算。
第二是侦查和刺探,两军布阵情况,地形,以及兵力分布。
上杉家的轩辕众虽然覆灭,但是上杉谦信这一次却请了外闻之忍者,前来协力,自己的物见亦是全数出动。
飞驒越中军团这边,横谷幸重,橫谷幸清两名上忍一起出动,指挥这场暗战。
而李晓忍者众,包括音部,暗部之忍者,上千忍者,以及两百多物见,与上杉家外闻忍者展开了一场秘密的暗战。
双方忍者众相互刺探,渗透,暗杀对方的哨兵,物见,各展手段,战事未起之前,即有数百人亡命在这场看不见的喧嚣之中。
结果这一次暗战,以横谷幸重一方获胜而告终。
李晓经营多年的吾妻忍者,这一次全面压制了外闻忍者,不仅将己方的监视网扩大,保护了自己的军情不被窥探,而等同变相废掉了上杉谦信的半个耳目。
故而在忍者失利的情况之下,这一次上杉谦信若想再效仿川中岛合战前夜,夜袭武田信玄八幡原本阵一幕,在情报网被废的情况之下,根本是自寻死路。
李晓得知此事之后,嘉许了一番横谷幸重,不过亦只是嘉许而已。
李晓取得了一定先机,但今日之决战才是重头戏,硬碰硬之实力比拼,来不得丝毫取巧。
所以李晓拿起了那单目千里筒,对着远处打量起上杉谦信的阵地来。
这次会战的战场选择在新川平野附近,大体位置在日本今日的黑部市,黑部市往北是下新川郡入善町,朝日町,这两町所在是黑部川下游扇形地之上。
故而战场是在黑部川上中游一带。
这里靠近立山连峰,附近的枫林红叶十分有名。
此时又已入秋,故而皆是一片层林尽染的景色。
除了两军相互对峙的战场中央有一段数平方公里半狭长的开阔地,而两翼之上多是林木高耸的山区,黑部川支流,十分不便利于行军,作战。
故而,李晓自然而然地将主力,集中于中央开阔地一侧,而在两翼只是投入次要兵力,进行守卫和警戒。
而在后方北陆道主要街道,亦然投入部分兵力防守,同时作为机动所在,
六万人的大会战,在战国时,足以是一场决定地方的大合战。
能够作为执掌军配所在的总大将李晓,十分谨慎,并没有贸然进行进攻。
他的战略十分简单,就是后发制人。
自己的铁炮,大筒在防守战之中,威力无双,所以以守代攻是一个不错的战略。
而以李晓的判断,以上杉谦信的战法,虽然难以揣测,但是一贯心高气傲的对方,一定要在兵力优势情况,先发制人率先进攻。
这并非李晓的臆想,上杉谦信生平上百战,何时见过被动防守过。
既然知道对方肯定要进攻,那么李晓无疑必须要挨过对方开局三板斧,之后再提反击。
看起来,战局貌似,只要李晓防守了正面防线,即便不可获得战场胜利,亦能保持不败。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这正面防线并非简单易守。
原因在于此形状太过狭长,纵深不过一公里,而横截面却长达六公里多。
扣除两翼,后方的防守部队,以及预备队。
李晓手上一万三四千兵力,要防守这段六公里多长的防线,实在有点麻烦。
要知道,李晓的西国方阵,所适用地形,在正面开口地形越狭小的战场,越是能发挥巨大威力。
若是开口过长,就有被敌军包抄两翼的危险。
西国方阵,可没有四面八方射击的火力配置。
看来上杉谦信选择此,进行决战,确实早有成算。
显然是事先做过功课的。
兵法之中,地利亦是重要的一环,合战是双方主将默契所在。
故而地利之影响十分重要,但是既然李晓,上杉谦信都明知此地利之下,而选择在此决战,肯定都有他们自己的打算。
上杉谦信是削弱,李晓西国方阵的最大威力,而李晓却是有着另外的想法。
见于地形,李晓果断放弃了,以西国方阵平地决战的打算。
而是连夜在开阔地的前沿,修筑了一道临时野战工事。
李晓是打算以阵地战,代替野外合战的方式,就类似于长筱合战时,信长先以固守,再后发制人的战法。
李晓的野战工事,依托背后的山势,连绵而建。
长筱合战时,信长虽败,但是他的三道栅的工事,确实不错。
李晓有意效仿之,不过时间不够,所以必须有所简化。
野战工事皆是由临时征伐本地民夫,仓促完成的,李晓入主新川郡以来,民望甚好,故而一口气召来了上万民夫,修筑工事。
在一日一夜的劳作之下,两道绵延而起的一间高矮墙拔地竖起,远远还是一道木栅栏竖在平野之上,权作第一道防线。
真正重点,就是开阔地后方的六个小山丘,李晓将此作为这条土垒防线上的支撑点,配以重兵守卫。
李晓将其最经历的神冈备,蛇尾备,旗本备,大筒备,以及李正亲军虎贲备,皆投入了阵地之中。
一来,这几次常备皆是精锐精兵,勇猛善战,二来,这数支部队,火器程度最高,铁炮,大筒的装备率,远远高于这个战国时代的平均水平。
为了迎击上杉军。
每个山丘之上,皆配属专门的炮兵阵地,以安置各种口径的大筒。
大筒备,附属大筒队的大筒,皆分配到六个山丘之上,在鲁伊科斯塔的指挥之下修筑了野战炮兵阵地。
而大筒备训练有素的炮兵,操作越来越职业化,事先在战场之上完成了测绘,战场各地高度,距离,诸元皆标注好了。
现在进入李晓视线的,是已完成布置的野战工事,铁炮足轻,大筒足轻皆准备就绪,藏身在工事之后。
出色的野战工事,既能起到防护作用,亦能遮蔽敌军的视线。
李晓极目望去,所部将士皆藏身于工事之中,没有露出丝毫踪迹,令越后军无法窥探这里的布置。
这点令李晓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
旭日冉冉升起,天色大明。
万道金光照耀在身后白雪覆顶的立山连峰,雪色映衬之下,分外夺目。
李晓立身在中央山丘,看向对方的越后军阵营,发觉对方丝毫没有动静。
按道理这时候,上杉军早已开始发动攻势了。
不过对方阵营之中,却是依旧是寂然无声,这情景令李晓一时有几分怀疑自己的判断,心想上杉谦信是否改变了主动求决战的意图,转而进行防守。
就在李晓暗暗纳罕,准备派使番巡查两翼阵地时。
这时,前方嘹望的物见,已吹响示警的法螺号,随着第一道法螺号吹响,法螺号一道接着一道响起,之后响彻成一片。
黑衣黑甲的上杉军将士,犹如一道黑潮排出,缓缓在对面露出狰容来。
一面旗印接着一面旗印,出现在对面山头。
旌旗如海,军势如山。
不久之后,上杉谦信的两面旗印,亦在上杉军之中出现。
乱龙之旗,毘字旗印。
李晓举起单目千里筒,仔细看去。
在上杉家众将士的拱卫之中。
上杉谦信骑乘在战马之上,高擎起他的宝剑,缓缓指向他身后的将士。
剑锋所指之处,上杉军众将士皆爆发出一股震天般的欢呼声,无数上杉军将士此刻面对毘沙门天化身,他们主公上杉谦信的表情,皆是各种不可抑制激动,膜拜。
在这热烈之至的欢呼声之中,连身为敌人的李晓亦为之一震。
面对沉寂在安静之中的武田军阵地,李晓随即暗暗感到羡慕嫉妒恨,这上杉谦信三军齐呼的场面,简直是比他更像是本书主角。
上杉军的士气,随着上杉谦信亲自督战,一下子之间拔到了巅峰。
上午十时,就在武田军上下等得不耐烦时。
上杉谦信将手中的剑锋一劈,上杉军终于开始了进攻。
三军齐呼,万马奔雷。
上杉军主力出阵。
数十面的太鼓擂响,轰隆隆的踏地之声响彻在耳。
上杉军枪戟如林,阵容鼎盛。
而反观武田军阵地一边,却是一片寂静。
藏身在工事之后武田军铁炮足轻,在各自大将的命令下,缓缓将竹筒里的火药,从枪口倒入了枪膛之中。
ps1:最近盗贴很猖獗啊。
希望盗贴的童鞋,也能尊重下我的劳动成功,虽然字数不多,也是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构思出来的。
大家还是支持正版吧,毕竟订阅才是吃饭的本钱。
ps2:旧电脑硬盘坏了,资料全删(可惜我无数典藏4年多的经典好片,泪),现在新电脑砸积蓄已买,前日断更很抱歉。
~wen2< 书 海 阁 >-~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一十八章 炮轰本阵
~日期:~10月21日~
,nbsp;上杉军主力列阵完毕之后,号角声呼呼地响起≥-书_吧(
上杉谦信将手中军配一划,上杉军将士接到命令,犹如倾泻的洪水一般开始向武田军发动进攻。
在上杉军冲锋之军,分为五阵。
从左至右,第一路是上杉家大将本庄城城主本庄繁长,第二路是村上义清之子,上杉谦信养子山浦景国,第三路,亦是居中一路乃上杉四谱代家老之一千坂景亲,第四路是须贺川二阶堂氏当主二阶堂盛义,第五路最右翼一路,则是大宝寺家家臣东禅寺城城主,东禅寺义长。
这五人作为冲阵大将,向飞驒越中军团的野战工事发动进攻。
上杉军心知武田军铁炮,大筒火力骇人,亦并非没有准备。
在阵前,推出上百辆高高的牌车。
所谓的牌车,就是一辆大车,经过改装之后,用三重竹束立于车前,作为防御铁炮射击的挡板。
这竹束有两间多高,后面用层层的推板加固,并以支撑。
挡板除了用竹束外,表面还涂了一层特制的漆,作为放火处理。
在每一辆移动的大牌车后面,三十多上杉军将士紧密地藏身其后,推着牌车徐徐上前。
正面上杉军牌车的阵势,组成颇为壮观的绵长攻击阵容,有一公里多的长度,当然对于李晓整个六公里多长的防线,还只是不到四分之一而已。
显然可见上杉军的目的是准备在这一地域缩兵力〉施猛攻了。
李晓一见此情况,就心知如此牌车,不说是弓箭了,就算是铁炮的攻击,亦对其无效。
当即李晓下令,所有大筒向牌车开炮。
李晓刚下达命令,就听得一声炮响。
正当李晓有几分错愕之时,突见到身边的数名侧近,一起上前将自己扑到。
这时李晓只听,近处轰地一声大响。
李晓见自己不明不白就被手下扑到在地。当即大怒,推开侧近爬起身来。
他左右而望,见这声炮响并非这声炮响并非来自己方阵地,竟然是上杉军隐藏在牌楼之后的一门大筒打出的。
原来上杉军大将山浦景国∧思歹毒,利用高大牌楼的掩护,悄悄将一门大筒拖拉到近处。
之后利用大筒的射程,直接一炮轰向李晓的阵地所在,意图一炮干掉李晓,擒贼先擒王。-< 书 海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