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133部分阅读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133部分阅读

    说到这里,武田信虎将腰间太刀,往内藤昌月面前一掷,言道:“当年我用此刀,杀你们工藤家五十人,汝祖父便是死在我的刀下,你若想要报仇,大可杀我抵命。”

    “还有你,当年马场伊豆守虎贞,也是死在我的刀下,你马场美浓继承了马场家的名迹,亦有资格替他来报仇。”

    马场信房听后按捺不住,当下手朝腰间刀柄按去。

    在对方一门众的河窪信实,武田信友,一条信龙见了皆是色变,齐声喝道:“马场美浓,你要作什么?”

    高坂昌信一旁见了,忙言道:“信春,不可造次。这可是老主公的父亲大人,纵然放逐出我武田家,但是毕竟是前代家督,也不可随意向其拔刀(星宿列神。”

    马场信房听后,重重哼了一声,重新坐下。

    这一幕李晓看在眼底,脸上微微露出笑意,这位老朽信虎公,可是老而腐朽,弄巧成拙啊,方才他的本意,是想向马场信房,内藤昌丰二人道歉,以赔罪当年灭绝了马场,内藤两家之事,为二人关系作为缓和,为等会推动仁科盛信上位一事,减轻阻碍。

    但是无奈武田信虎心高气傲,明明是想道歉,但却又不肯拉下架子,所以导致马场信房的不满。

    不过信虎的个性,亦可以看出宁折不弯,到时恐怕会有一番纠缠。

    在武田信廉,武田信繁二人的圆场之下,武田信虎,马场信房,内藤昌丰三人的冲突这才算缓和下来。

    武田信廉言道:“现在第二件之事,是商议本家家督继承者。”

    武田信廉之下,河窪信实言道:“我支持仁科殿下,继承本家家督,原因无他,眼下本家有织田家如此大敌在侧,武王丸尚且年幼,无法亲政,更无法带领本家破敌制胜,夺取天下,但是仁科殿下不同,是先主公的血脉,英睿才智之士,才具绝不亚于兄长馆主大人。其住持仁科家多年,统御家臣,上下有道,绝不缺乏历练,一旦上位继承家督,可迅速带领本家振作,重新挑战织田。”

    河窪信实,信虎党,李晓暗地下了这个论断。

    毋庸置疑,作为武田信虎之子,他也更倾向更多打过交道的自己侄儿继承家督。而当初他镇守在后方长筱城,未在武田胜赖面前有过承诺,所以由他来放炮最合适不过了。

    而这时,居住家臣团侧下的小山田信茂开口了,李晓看向此人,小山田信茂的母亲,正是武田信虎的亲妹妹。

    他言道:“我亦觉得让武王丸继承家督不合适,并非我有辜于馆主大人的托付,只是眼下本家当前利益在先,一个能迅速带领本家振作的家主,绝对是必要的(异界之超越巅峰全文阅读。这争霸天下,时不我待,错过良机,将成为终身之憾。不如如此,先由仁科殿下执掌本家,待武王殿下足够成长可以执掌本家家督之后,仁科殿下再将家督之位传给武王殿下。”

    “小山田左兵卫,什么叫足够成长,执掌本家家督的时候?空口无凭,若是二十年三十年,又如何算得数呢?”

    提出质疑的担任过两职之一的家老原昌胤,这也是历史上本该战死在长筱合战中的人物,但是如今他继续位列武田家家老席次之中。

    “就以十年为定如何?”

    清澈的声音响过,众人看去却是坐在武田信虎身边的仁科盛信。

    只见他环视众人之后,缓缓地开口言道:“原美浓话说的不错,空口无凭,既然如此,我就在众家臣面前定下承诺如何,若我能成为家督,十年之后,我必将家督之位让给武王丸,若违背此誓,我仁科盛信自绝于武田家门墙之下。”

    仁科盛信话音一落,外殿之中的家臣一阵马蚤动,显然在思索他话中的意思。

    仁科盛信顿了顿,言道:“在下并非是想争夺这家督之位,只是想在武王丸成长之前,为本家担当一份责任,十年之后,武王丸十九岁时,已足够有判断力执掌本家,到时候我必然出家退隐。”

    仁科盛信之前一片诚挚,并发自肺腑,听到在场家老席,侍大将席之中家臣们不少皆是纷纷点头。

    确实在武王丸未继承家督前,由年纪更长,更熟悉本家事故的仁科盛信来执掌,亦是一个不错的决定。

    武田信廉看向原昌胤,问道:“原美浓,可还有异议?”

    原昌胤想了一下,回复武田信廉言道:“武田刑部,暂时没有了(剁他与逗她。”

    随即原昌胤在席次上,身子一转向仁科盛信言道:“仁科殿下多有冒犯。”之后闭口不言。

    眼见仁科盛信劝说了原昌胤,顿时武田信虎方支持仁科信盛即位的家臣们信心大涨。

    当下河窪信俊,武田信友,武田信光这些一门众之中的家老格家臣,纷纷发言支持仁科盛信即位。

    最后甚至连|岤山信君亦倒戈站在信虎一方,表示表态支持仁科盛信。

    至于原昌胤,一条信龙等原本受过胜赖托孤,初衷表示反对的家臣,现在亦保持了默然。

    而支持武王丸方面的,以武田家家臣团中,李晓,马场信房,真田昌幸等人却一个也没发言反对。

    任由信虎一方在台面上,大肆支持仁科盛信。

    马场信房本欲出头的,但因为方才刚刚顶撞了信虎,此刻不易出面,于是将目光瞧向了坐在他上首的李晓。

    而武田信廉,武田信繁二人亦是暗暗焦急,若是如此下去,肯定会越来越多的家臣倒向信虎一方,暗中频频以目示意李晓。

    不过李晓倒是一副安步当车的模样,沉静地微笑,始终一言不发,但心底亦知,到了此刻看来真的要自己出头,出面硬顶武田信虎一方的威势了。

    想到这里,李晓开口了。

    ps:明天要进行一个单位内部讲课,在备课,字数较少望见谅。

    !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四百七十六章 舌战

    第四百七十六章  舌战

    正待李晓要开口时,武田信虎插言向武田信廉,言道:“既然五郎如此得本家家臣上下支持,如此定下就由他即位成为我武田家下一代家督,执掌御旗,盾无铠。”

    武田信虎此言一出,武田信廉脸色一变。

    一旁的武田信繁欲言又止,终长长唉地一声。

    “信廉,你还等什么,还不做下决断么?”武田信虎觉得已掌握一切,本家重臣李晓,高坂昌信,马场信房,真田昌幸四人皆不吭声,他终于可以将武田家纳入自己期望的轨迹之中了。

    武田信廉嘴唇一闭。

    “慢着。”

    李晓终于出言了。

    武田信廉,武田信繁,马场信房,真田昌幸等人心底皆是一松。

    武田信廉看向李晓,言道:“李但马……”

    “李但马守有何异议么?”

    武田信虎一口打断武田信廉之言,咄咄的目光上下逼视向李晓。

    李晓转目看去,武田信虎手中似有意无意的按在刀柄之上,整个人似乎一副要半蹲而起,拔刀相向的模样。

    “你要违抗本家上下一致的决定么?”

    显然李晓只是普通一言,就似已踩到此人的老虎尾巴一般,令武田信虎这个虽已经垂垂老矣的大虎,整个人长毛竖立,似要将一切敢于冒犯他威严的之人撕裂于他的身前。

    李晓看了武田信虎一眼,语气平静,不卑不亢地言道:“不错,在下不认同仁科殿下继承家督一事。”

    “混账,”听李晓敢于冒犯于他,武田信虎勃然立身而起,手指李晓,大声骂道:“李晓,你算什么东西,不过一介外样家臣,焉能插手过问我宗家家督继承一事。”

    李晓双手插着胸前,微微笑着,他尚未开口,马场信房就已经开口言道:“左京殿,李但马守并非是外人,他的嫡子已与本家菊公主联姻,更何况是他是本家笔头家老,又是馆主大人托付之臣,足够有权……”

    “够了,”武田信虎打断马场信房的话,言道,“就算本家笔头家老怎样,本家家督继承之事,当然由宗家商讨而决定,与我甲斐源氏无关的人,无权参与。”

    武田信虎这一句话,就将武田家重臣中,李晓,高坂昌信,真田昌幸三人皆排除在商讨资格之外了。

    马场信房还算勉强够着一点边。

    而武田家这几年,攻略上野,骏河,信浓,远江国,兼并各地豪族,国人,家臣团中早就不是四十年前,以甲斐本地武士团组成的班底了,武田信虎此言一出,等于得罪了在场一半的家臣。

    可问题是,当年武田信虎在甲斐当地,铲除强势国人豪族,试图将权力集中在武田宗家之手,结果操之过急,得罪了一大批武田当地豪族,所以遭到放逐,因此在甲斐国人眼中,武田信虎名声反是更差。

    一时家臣团之中群情滔滔,不少人看向武田信虎目光皆是流露出了不忿之色。

    连武田信繁,武田信廉亦是摇了摇头,武田信虎确实老而昏聩,除了倔脾气不改外,早已不如当初执掌武田家时杀伐果断的气象。

    但是摄于武田信虎,当年强势的作风,以及本家前代家督的身份,故而众人皆是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样子。

    武田信虎以为自己压下众人的意见,于是又搬出了幕府这座大山,言道:“公方殿也已支持我的决定,将信浓守护一职授予了仁科五郎,现在谁若是反对,就是无视幕府的意见。各位还敢有异议么?”

    幕府的名声,确实镇住了在场不少人,内外殿之中的议论停止了。

    “难道公方殿任命仁科殿下为美浓,尾张守护,本家就能取得美浓,尾张二国吗?”

    这冷测测的话语传出,令武田信虎眉毛倒竖,喝道:“是谁在哪里放肆?说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只见一人霍然站起,大声言道:“左京殿,是在下说的。”

    武田信虎转头视去,只见此人的席次坐于李晓身后,显然是他麾下家老格的家臣。

    “混账,你是何人,你家家主都不敢说,如此大逆不道之言,你居然敢说,来啊,殿前武士,给我拿下此人!”

    武田信虎将手朝他一指,随即纸拉门一推,从外廊之中而来数名武田家武士,手按长刀站在武田信虎身后。

    不过这名李晓麾下这名家臣,却是冷哼一声,正要将腰间太刀拔出鞘时,却被李晓伸手拦住。

    “但马守大人。”

    李晓微微一笑,对他言道:“既然左京殿直询你之名,你何不告诉他呢?”

    听了李晓之言,这名家臣随即会意,言道:“左京殿,在下乃是川上山上讨取织田信长的马场昌房,你难道有什么见教么?”

    “马场昌房!”

    武田信虎气势微微收敛,待看向他腰间所按佩刀时,这刀正是他当年所持过的名刀左文字宗三。

    此刀他当年赠给女婿今川义元,后听闻今川义元亡于捅狭间之后,此刀就到了信长手上。

    而信长身死之后,李晓因觉得此刀历代佩戴过主人,下场尽皆不祥的原因,没有将此刀收作自己佩戴。

    倒是马场昌房身为武士,没有这么多顾忌,将此刀日日佩在腰间,以彰显其武士莫大的荣耀。

    而李晓让马场昌房自报身份的用意,亦是十分显然,连放逐足利义昭,不可一世的信长都死在他的手中。

    足利义昭那么一点名分大义,更是连厕纸都不如了。

    看了此刀,武田信虎或是因为往事浮上心头,又或者为马场昌房斩杀信长的威势所慑,当下默然不语。

    而武田信廉这时看向武田信虎,身后武士,喝道:“给我退出去,你土屋总八郎,没有我的命令,大殿武士谁也不得入内。”

    武士首领土屋总八郎喔地一声,随即带领武士尽数退出,将纸拉门重新合上。

    眼下震慑住了武田信虎,这时李晓朗声言道:“诸位,在下李晓,并非甲斐源氏出身,但蒙之老主公,馆主大人不弃,将在下收录为本家武士,历经十数年之辛苦奋战,方至今日成为本家笔头家老。”

    “可谓没有两位主公,就没有李晓的今日,身为武士者当知恩图报,以生命奉献忠诚于主公。长筱合战后,馆主大人为逆臣所乘,身负重伤,垂死之际,将武王殿下托付给在下。”

    “李晓虽是不才,但也明白何为士为知己者死的道理,既然主公以孤子相托付,唯有以死报答尔。今日武王殿下在此,李晓言明,只奉武王殿下一人为我武田家家主!”

    李晓之言语,听得大殿之中众家臣纷纷点头,不说他们是否支持仁科盛信或者武王丸,但作为一个武士,对主家的忠诚,乃应守之义。

    所以李晓所作所为,绝对是在情在理,不愧于武田胜赖将独子托付。

    这时仁科盛信开口了,他言道:“但马守大人,在下绝无夺取武王丸家督的野心,我说了十年之后,必将家督之位交还给武王丸。在下绝不会违背此诺言。”

    李晓看向仁科盛信,言道:“仁科殿下,你我虽无深交,但阁下是恪守忠义的仁德之士,在下是素有知晓的。”

    李晓之言,令在场以为他要维护武王丸,转而攻击仁科盛信的家臣,大惑不解。

    但亦有家臣认为李晓在两面讨好。

    随即李晓将话锋一转,言道:“武家之传承,乃是父子相传,却不是兄终弟及。难道阁下不听闻宋朝宋太祖,宋太宗兄弟二人之事么?”

    宋太祖,宋太宗二人,就是赵匡胤,赵匡义兄弟二人。

    烛光斧影之后,赵匡胤离奇身死,之后赵匡义借口当初金匮之盟,取代赵匡胤之子即位为帝。

    而赵匡义即位后,自己侄儿,赵匡胤之子赵德昭、赵德芳先后逼杀,又将自己即位可能者弟弟赵廷美杀之。

    铲除这些人后,赵匡义将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李晓之言,令在场之人,明白这项掌故之人,皆是幡然醒悟。

    李晓补充言道:“正所谓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不是在下不相信仁科殿下,只是不相信这私欲,以及世道人心。武家传承绝不违背,否则宋朝之事,将会在本家重演。”

    “而至于推说武王丸年幼不可亲政之事,这馆主大人,早在遗命之中提及,让巢月大师来担当武王丸之后见,内有贤臣之辅佐,外有众家臣们齐心协力,数年之内本家可重整旗鼓,执天下牛耳!”

    李晓这一语出,仁科盛信半响无语,终于点了点头,不复再言。

    正当殿内形势渐渐为李晓扭转之时,这时却有一人道出,言道:“李但马守,方才听你说只奉武王殿下一人为本家家主,也就是若非武王殿下执掌家督,你就要叛出武田家,自立门户不成么?”

    听闻此,李晓心底微微一凛,心道这人之言好恶毒,转过头看去,出言之人竟是|岤山信君。

    李晓冷哼一声,言道:“|岤山玄蕃,说话需要谨慎才是,我李晓岂是你可随意污蔑的。”

    |岤山信君冷笑言道:“并非在下污蔑,李但马守当初长坂光坚谋逆之时,可说是阁下一手指示的,联想至今日之事,却不容在下有所怀疑。”

    听|岤山信君提到武田胜赖身死之事,李晓双目一眯,露出森然之色,心道:正可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岤山信君是要把火烧到自己身上。

    ……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四百七十七章 权臣

    第四百七十七章 权臣

    |岤山信君目光不让地与李晓对视着,但他心底却未想表面上那样强硬。

    眼下他顶撞李晓却也是迫不得已之所为,当初在长筱合战时,在面临织田军柴田胜家主力大军的反扑,他作为武田家家臣,兼一门众的身份,竟然率领一千两百军势,临阵脱逃。

    因为他的不战自败,直接导致了武田军中央军团阵线出现一个缺口,为织田家所乘,并导致了安中景繁,土屋昌次,真田信纲,真田昌辉,四名臣之一内藤昌丰等武田军大将战死。

    不过|岤山信君也有自己的打算,当日长筱合战他以为本家战局必败。

    武田家实力大损之后,而对于他这样手握重兵,只会安抚不会追究,否则万一逼急了,|岤山信君立即举旗叛变,为织田军内应。

    不过结果武田军,在李晓之助下,反而在长筱取得胜利,反而斩杀了信长。

    |岤山信君这次方知道不好了,幸亏武田胜赖不久身死,否则他当地就要遭到极严厉的处罚。

    而眼下武田家中正处置家主更替之事,尚无力追究他,但若家主一立,如李晓,马场信房,高坂昌信,真田昌幸这些实权派将领,必然追究他临阵脱逃之罪责。

    特别是马场信房,高坂昌信二人,更是恨不能杀|岤山信君而后快。

    高坂昌信这次更是奉武田信廉,武田信繁二人之令,连上杉谦信都不顾了,从海津城最了最大动员,率领一万北信浓军势进入甲斐,就是准备镇压各方蠢蠢欲动的势力。

    |岤山信君听闻高坂昌信大军进入甲斐后,更惶恐不安,在这样兵力面前,|岤山家领内这点兵力根本不堪一击。

    所以|岤山信君这一个月来,皆是惶恐不安之中过日,而这时武田信友等人,来拉拢|岤山家,言明只要|岤山信君支持仁科盛信即位,就可以免除|岤山家这次合战的罪名。

    现在眼见李晓要局势扳回,|岤山信君当下心一横,他自知不是李晓辩才的对手,所以决定直接攻击李晓自身,让其引火烧身。

    “长坂光坚,这逆臣是要报其子之仇,试图颠覆我武田家,故而故意中伤李但马守,这么浅显的计谋,难道|岤山玄蕃都看不出么?反倒是|岤山玄蕃你在长筱合战中率军擅自自退,眼下居然还有资格污蔑李但马守!”

    马场信房须目皆张,怒叱|岤山信君,同时亦替李晓解围。

    |岤山信君哼地一声,言道:“这谁又知道?李但马守手握重兵,领内石高六十余万石,可谓一路诸侯,这心怀叵测,恐有自立之心。长筱之战时,本家右翼军团,中央军团在苦战,死伤惨重的时候,李但马守在干什么?区区一个丸山,与佐久间信盛磨战了半日不下,却迟迟不投入,其常备主力。”

    “手握精锐大军却迟迟不战,这才是拥兵自重,保存实力,是最大的悖逆。如此说来,要追究我|岤山信君的罪名,先拿下李晓再说!”

    |岤山信君手指着李晓,一派为本家秉公处置的模样,反而在此刻倒打李晓一耙子。

    眼见|岤山信君一副义正严词模样,李晓身后的本多正信,霍然立起,大声喝道:“混账,|岤山信君你以三倍兵力攻打八剑山,反而为德川家的本多重次杀得片甲不留,现在居然还有面目来讥讽我家主公,长筱之战,众所周知我飞驒越中军团,以八千之众牵制了织田军两倍以上兵力,你这都不知吗?”

    李晓亦言道:“|岤山信君,本来尚不想在此刻追究你的罪名,眼下你是自寻死地,各位,|岤山信君在长筱合战之中的表现有目共睹,临阵脱逃实在是丢进我武田家武士之颜面,如|岤山信君不杀,至战死的内藤,土屋,真田等位大人于何地?此人不除,我武田家日后还有谁肯死战。”

    “眼下就将此逆贼拿下,并没收|岤山家领地!”

    “你敢?”眼见李晓发难,|岤山信君背心发凉,色厉内荏地言道:“李晓,我武田家尚且轮不到你一人说话算数的时候,你要干什么,代替家主决定么?”

    李晓不理会|岤山信君之言,直接向武田信廉言道:“馆主大人,临终时有遗命,本家之事,可有我们五人议定,眼下我提议剥夺|岤山家领地,杀|岤山信君如何?”

    李晓身为武田家家臣笔头,是有提议权,亦有通过权,所以他当众提出要杀出|岤山信君,亦是合情合理之事。

    |岤山信君眼见李晓要提议杀他,当下害怕了,只凭李晓,马场信房二人对他恨之入骨,而真田昌幸亦是站在他们一边,五大老中有三人站在一边,若是李晓如此提议,他必死无疑。

    |岤山信君望向武田信虎,满脸求恳之色,言道:“左京殿,你看李晓这是要把持本家大权,眼下一言不和就要灭我|岤山一族,此后如何了得,还请左京殿替我主持公道啊!”

    这时武田信虎亦起身,手指着李晓,言道:“李晓,你太放肆了,来甲斐之前,本家的人都告诉我武田家出了权臣,出了曹操,本待我是将信将疑,但是今日一见你所作所为,绝非一名笔头家老,应有的担当。”

    “胜赖之死,以及长筱合战你皆有莫大嫌疑,念在你的笔头家老暂按下此事,日后再行追究,而现在到了今时今地,李晓你也不必再说了,其身不正,自领嫌疑,闭上嘴,听我们的决意再……”

    “我看住口该是你!”

    李晓霍然立起,手指武田信虎言道,言道:“左京殿,我敬重阁下是馆主大人之祖父,故而对阁下一再忍让,在下笔头家老之职是馆主大人生前所授,有议事之权,你有什么资格剥夺。”

    “反而是你,当初一意孤行被放逐出甲斐,先主公曾说过,阁下不可入甲斐一步,眼下馆主大人见你年老,故而许你住高远城,而今日阁下进入甲斐不说,还对本家之事务指手画脚。我倒要反问阁下,你有什么资格,必须住口的人是你才是,否则我武田家不会留你。”

    武田家的大殿之中,一片寂静,谁也没有想到,李晓居然当众和武田信虎扯破脸皮了,而且还不给这位前家主丝毫面子。

    武田信繁,武田信廉二人皆是怔住,但众家臣一时也是反应无措。

    倒是武田信虎这一刻身子颤巍巍地抖着,一手抚着胸口,一手指着李晓言道:“反了,反了,你果然是权臣,是我武田家的曹操,司马懿!”

    “此人留不得!否则我武田家必然亡于你的手上。”

    一门众座次上的河窪信实,河窪信俊,武田信友,皆是起身对李晓喝道:“李但马守,你虽是本家笔头家臣,却不可对左京殿无礼,请立即道歉。”

    “李晓,左京殿是本家前代家督,你不可有失礼的地方,赶快致歉!”

    “道歉,哼,各位可以对我有异议,”

    李晓负手而立,言道,“但我李晓生平绝不向任何人道歉!”

    李晓此言一出,殿内武田家众家臣皆是惊然。

    李晓环视全场,将众人表情看在眼底,心底却想着,方才自己还是冲动,在武田信虎咄咄逼人面前,没有控制自己的脾气,随着自己这么一闹,恐怕自己在武田家中就更难以混下去了。

    毕竟武田信虎也是武田家前代家主,李晓的举动等于将本家一门众上下得罪了个遍。

    不过得罪就得罪了吧。

    想到这里,李晓神色一冷,心底暗暗一哼,如此也就给与自己独立的借口了,与本家彻底断了一干二净,这群人却偏偏要推仁科盛信上台,而我已经尽力,也算报答了武田胜赖的情义。

    现在我就可借此机会,负气出走,并以拥立武王丸的名义,与本家决裂,彻底走上战国大名之路。

    既然说我是曹操,那么我就坐实曹操之名,给你们看。

    我若一反,别说织田家,上杉,北条两家大名任何之一,武田家都会有大麻烦。

    哼,这是你们自找的,逼走我李晓的下场。

    如此李晓忍不住一时快意,但随即又想到。

    如此虽是痛快,可是这样就可以了吗?

    李晓看去武田信繁,武田信廉,武王丸,马场信房,真田昌幸,内藤昌月,保科正直他们看待自己的眼神。

    若是决裂了,自己真的就要走到这些人的对立面了,从此与武田家为敌。

    难道这样就算是报答了武田信玄,武田胜赖二人待自己的大恩了吗?

    还有李正会怎么看自己,自己家臣团呢?他们的想法又会是如何?

    想到这里,李晓突然抽出腰间的佩刀,河窪信实,河窪信俊,武田信友以为李晓要对武田信虎不利,当下皆要拔刀。

    哪知李晓却将太刀,朝脚下木板重重一挫,大声言道:“馆主大人,对我李晓恩重如山,我唯有以性命报之,即便家业不在,身败名裂亦无话可说,既然左京殿对李晓见疑,说我是权臣,李晓对此二字愧不敢当。”

    李晓看向武田信廉,武田信繁二人,眼见这二人都是不断使眼色,希望自己能与武田信虎说和。

    既然如此,就让一步,算是对胜赖有个交代吧。

    李晓见二人的表情,微微笑了笑,朗声言道:“我不会是权臣,也不会当曹操,既也不见容于左京殿,今日我在此向各位宣布,我李晓卸除武田家笔头家老,飞驒越中军团长之职,同时让出本家家督,与长子李正继承。自己则正式退隐,从此不再过问武田家任何一事。”

    说完李晓将腰间太刀,肋差,连同刀鞘一起朝一丢,言道:“至于是武王殿下,还是仁科殿下担任家主,你们去议吧,在下都无异议。”

    说完李晓走到武王丸面前,深深行了一礼之后,在满堂家臣震惊诧异的目光,独自一人大步走出大殿。

    在奉迎家督一事上,李晓与武田信虎闹翻,直接顶撞之后,为武田信虎等人所迫,卸除了自己一切职责,正式退出本家权力中枢。

    这次评定直接逼走了本家首席家老,这是之前谁也没有料想过的事情。

    但是余波未了,接着哐哐地声音响过,李晓麾下大将马场昌房,竹中重治,本多正信皆将佩刀掷在地上。

    而之后李晓侍大将狩野秀治,有山虎定,宇佐美奈美等人也将佩刀掷在地上,然后一行人一起走出大殿。

    他们的做法,当然是以示与本家共同进退的立场。

    李晓人虽走,但是余威仍在,众家臣皆是默默想着,各怀心事。

    唯有|岤山信君却在这时,站起身来大声言道:“哼,李晓这个逆臣,走了更好,他不过是就一个外人而已,左京殿,请你不必在意,继续商议本家家督继承者之事,待日后追究李晓亦是不迟。”

    |岤山信君话刚说完,这时马场信房却哈哈大笑起来,大声道:“好一个一介外人,不必介意,看来在左京殿,还有|岤山大人眼底,我马场亦是一介外人了,李但马守都卸任,我还有什么话说,这武田家就由想操心的人,去操心吧,我马场信房不管了!”

    说完马场信房,向武王丸一拜之后,站起身来丢刀在地,大步走出大殿。

    |岤山信君看着马场信房走出,气得变色言道:“马场这个匹夫,太放肆了。”

    |岤山信君话刚说完,马场信房座位下首,真田昌幸哈哈笑道:“正是,正是,听马场美浓这么说,在下也不禁有偷懒的打算了,那么一切拜托|岤山大人。”说完亦是丢刀在地,向殿外走去。

    在马场信房,真田昌幸之后,高坂昌信亦默不作声地站起,将自己佩刀解下,放在一边,向武王丸所在之处深深跪拜了一下,大步离去。

    顿时之间,待李晓走后,武田家家臣团排名前四的家臣,尽数走得空空荡荡。

    所有人皆是瞠目结舌。

    “父亲大人,接下来的事,你一切决断,我绝无异议就是。”武田信廉淡然地向武田信虎言道。

    武田信虎听武田信廉之言,又看向右首四个空荡荡的叠席,大声言道:“李晓,你果真是个曹操!”

    言毕,身子一僵,当下晕倒过去。

    !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四百七十八章 织田家的岐阜会议

    就在武田家因为策立家主一事,吵得不可开交,除秋山信友外,四大军团长辞职不干,武田信虎气病在床的事情闹出。

    织田家方面,在岐阜城亦并非是一片风平浪静的景象。

    织田信长大丧之后,倒是织田信忠毫无异议,继承了家督。

    但是随着信长猝然身死,织田家战略方向的调整,内政策略,以及丹羽长秀,佐久间信盛,塙直政三名大将死后,织田家势力重新分配的决定。

    丹羽长秀现在掌握的织田家北近江佐和山城,以及若狭国领地,丹羽长秀死后其嫡子丹羽长重才五岁,肯定无法继承家业,而他旗下代执本家领地,需交给他人名下。

    佐久间信盛则是织田家在尾张重臣,尾张佐久间氏,分布于御器所,山崎城附近,一共有四族。

    佐久间氏是尾张三河交界豪族,当年作为今川与织田家的缓冲存在,位置十分重要。

    佐久间家前代家主佐久间盛重,作为织田家重臣,在捅狭间之战的前哨战中,驻守丸根砦,战死于今川家前锋德川家康之手。

    佐久间盛重死后,佐久间氏家督为另一族的佐久间信盛继承。

    眼下佐久间信盛身死,佐久间氏家督,必须重选。

    至于塙直政更不用多说,出身赤衣母众,一举被提拔为畿内山城,大和两国守护,或者九州名族原田氏赐姓。

    故而也名原田直政。

    在信长切取兰奢侍时,其作为御奉行以示信任。

    在历史上,是作为织田家近畿军团总大将,率领明智光秀,荒木村重。细川藤孝,对畿内的本愿寺进行压制。

    在商议这三家重新划分的评定之中。

    织田信忠。河尻秀隆等人。眼睁睁地看着,柴田胜家,明智光秀,泷川一益。羽柴秀吉,池田恒兴数名军团级家老格大臣。当堂吵作一团。

    若非各位都是身穿武士服,差点令人以为这盗贼之间的分赃。

    会议之中织田信忠勉力维持,以及织田家一门众。织田信广。织田信包,织田益重的调谐之下,各位重臣最终才勉强达成协定。

    柴田胜家,明智光秀无疑是最大的赢家。

    在丹羽长秀领内的划分上,柴田胜家获得了代替本家执掌的若狭国的权力,增强了北陆道军团的势力。

    而丹羽长秀的嫡子丹羽长重。以及丹羽家,佐和山城皆划归。羽柴秀吉配下,成为北近江军团的与力。

    而佐久间家家督的归属,则在柴田胜家的大力支持下,由佐久间盛次继承。

    这也是评定会议上争执最厉害之处。

    原本按照织田宗家的意属,是将佐久间的家督传给佐久间信盛之子,今年二十岁的佐久间信荣。

    但是在柴田胜家的大力干预之下,转手令他的姐夫,佐久间盛次继承了佐久间家督一职。

    佐久间盛次亦是知多佐久间四族之一,除了他娶了柴田胜家的姐姐外,他的长子佐久间盛重,亦在柴田胜家的北陆道军团的配下,是一名织田家中年轻勇将,有鬼玄蕃之称。

    而三子胜政,则过继柴田家,改名柴田胜政,成为柴田胜家的养子,故而作为亲兄弟的佐久间盛重,在柴田家亦视作一门众待遇。

    正是由此,柴田胜家才大力支持佐久间盛次上位,成为自己在织田家中的有力臂助。

    而织田家的近畿军团,在历史上,先后是由塙直政,以及佐久间信盛率领的,不过这两人已先后在长筱战死了。

    所以能担当这一重任的,数来数去唯有明智光秀方有资格了。

    明智光秀继承塙直政,执掌山城,大和国守护,并且拜领了朝廷从五位下、日向守的官职,改姓为惟任,称之为惟任日向守。

    明智光秀将出任织田家近畿军团,成为其军团长,配下细川藤孝,筒井顺庆,松永久秀,荒木村重,若江三人众等近畿内数一数二的大名势力。

    至于泷川一益,由于其在长筱合战中,右翼军团,直接被李晓击溃,导致了织田军战事吃紧,本来没有实质性的收获。

    但是为了平衡四大军团的势力,在信忠的做主下,南伊势的北畠家,被划入了泷川一益与力,并担任监视役。

    于是泷川一益军团,亦直接为升格伊势军团。

    各方势力划分完毕,织田家众家臣之中,既有不快,又有不满的。

    在这之中获利最大的,无疑是柴田胜家,明智光秀。

    与历史上的清州会议比较,现在的羽柴秀吉势力太薄弱,领地不过北近江十万石,尚不是本能寺之变时统帅数国的大军团长,而且又没有铲除逆臣明智光秀的名分大义。

    所以在会议之上,话语权较小,而作为织田家笔头格家老,又是织田家第一大军团,北陆道军团的实权将领柴田胜家,以及拥有朝廷背景,人望出身才具既是上佳的明智光秀,这时获得最大支持,成为这场利益划分的胜利者。

    这领内划分完毕之后,这织田四大天王,才与织田信忠等人一起,重新商议接下来织田家的战略方向,以及内政大事。

    信长身死之后,本已受到压制的石山本愿寺,以及山阳山霸主?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