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105部分阅读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105部分阅读

    ,最终结束了为祸明朝南北多年的战事。

    与李旦,王坦之闲聊了这么多后,李晓对这些海商,亦有了新的看法。

    在海禁时,这些人就是倭寇,袭扰地方,而海禁开放后,他们就是正常的武装走si海商,因为走si利润远远高于劫掠所得,他们并不需行此途径。

    所以他们在民间并非无恶不作,相反在闽浙十分有声望。

    明史王直传曾评价,王直在民间“威望大著,人共奔走之。或馈时鲜,或馈酒米,或献子nv”。

    同样是海商,西方政fu对本国之海商,进行不惜余力的支持,最终开创出大航海时代。

    而中国的海商的生存空间,却遭到了政fu的挤压,压迫,最后湮灭。

    而从言语中看出,李旦,王坦之对于明廷的态度是相当不满的,而对倭人亦保持了一种上国之人的不屑之意。

    在他们眼中,他们海商并非是什么恶人,他们信天主教,拜妈祖,彼此兄弟相称,以豪杰自居,自认为是民间之绿林豪杰,类似于杨么,梁山一百零八这样的好汉。

    对于这位李旦,李晓更是忍不住想到,此人以后将成明日之间最大的海商头头,并从中敛取暴利,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几人之一,到了英国人,西班牙人,以及德川家康都找其借钱的地步。

    相谈之间,李晓亦开始向其旁敲侧击,希望他能够向自己提供千石级大船的制作人工以及方法。

    但是李旦很明确地拒绝了,他是绝不可能将这样立身之本的泄l&249;给他人的。

    随即李晓转而求其次,言道:“李当家如此考虑,亦是有阁下深思熟虑之处,但眼下我的水军船小不经风l&224;ng,期间没有大船坐镇,实在无法保护此地周全,不知李当家可否借我五艘大船,以后当有厚报。”

    李晓明白这要求有点狮子大开口了,李旦呵呵一笑,言道:“李大人,未免强人所难了。五艘大船太过了,如果是两艘,我还能向家父言请,通融一二。”

    李晓闻言顿时大喜,他水军中没有安宅船坐镇,正是战力不全,有了李旦的答允,这一问题解决了。

    最后李晓款待这两人中饭后,两人告辞离去。

    岩濑湊的旅笼屋中。

    李旦,王坦之二人洗漱了一番后,正准备休息。

    李旦开口对王坦之言道:“王兄,你看这李晓如何?”

    王坦之犹疑了一下,李旦将手向下微压,示意无事,言道:“你放心这四周都是我们的人,不会隔墙有耳的。”

    王坦之点了点头,言道:“李兄弟,我实话言之,这李晓确实是一个有才具之人,不过他久居倭地,似已忘了自己为汉人之本,这点作实可惜。”

    李旦看了王坦之一眼,笑道:“王兄弟,如此看就错了。”

    王坦之言道:“哦,愿望李兄弟之高见。”

    李旦言道:“与王兄弟恰恰相反,这李晓是否有才具我不敢判断,但是看其双目,观其言谈行事,我断定此人是内心有大抱负之人。”

    “哦?”王坦之微微讶然。

    李旦点了点头言道:“相信我的判断,王兄。眼下我着意结好李晓,并非为了一时。”

    “怎么说?”

    李旦成竹在xiong地,言道:“原因在于狡兔三窟,未雨绸缪,自五峰船主故去后,朝廷虽开放海禁,但实际上仍是外松内紧,视我等海商为心腹之患,早有念头想一并处置。我等在江浙一地已越来越难立足。”

    “所以要谋得出路,一定要另谋根据之地,听闻颜兄弟(颜思齐,另一与李旦齐名之大海盗)已率三千海民与闽渡海,于大员(台湾旧称)定居。而林道乾亦率众而去ji笼(今高雄),不过大员,ji笼都太贫瘠,难以开垦,故而不适,最佳之地,还是日本。”

    “这是为何?”王坦之问道。

    李旦笑了笑言道:“很简单,第一太祖爷当初将倭国定为不征之国,我等在此地,不用担心朝廷会派兵征讨,第二,日本比之大员,ji笼还算富庶,又多良港,易于补给。”

    “而眼下平户太小,特别松浦那老贼,不过贪图海贸利润,实际上对我等防备甚严,而九州当地之人,亦我们多有提防。所以我们难有施展之机会,可是眼下却不一样了。”

    王坦之闻言惊道:“难道李兄弟,有夺取此地,取李晓而代之的打算?”

    “有何不可,”李旦目光一闪,言道,“若这李晓可欺,那么我可借助其势,慢慢渗透,乘机在北陆取得立足之地,之后取而代之,将此人作为第二个平户,若是李晓手腕厉害,我们不能得手,我们亦可与他合作,最少他亦是我们明国人,怎么说也较松浦那老贼好多了。”

    王坦之点了点头言道:“李兄弟果然谋事深远,只是我担心,李晓对我们亦有提防,很难会信任我等。”

    李旦哈哈一笑,言道:“这你就放心吧,李晓所谋之事远大,将来必会有用到我们地方,到时他自己回来找我们的。”

    此刻在教堂之中。

    李晓亦在思索,方才与李旦,王坦之之对话。

    事实上,李晓明白两艘航海大船亦并非随便可得,李旦竟肯在自己身上下如此投资重注,对于商人而言,绝非无的放矢。

    难道他们亦是看重了自己明国人的身份,然后想在自己身上谋取什么。

    不过李晓是不会拒绝的,眼下自己自己水军规模尚小,航路没有打通,更不可能进行什么跨洋贸易。

    所以要想贸易金银,他所依赖的只有葡萄牙人,还有李旦的海商走si船队。

    不过这李旦,在自己身上图谋,却不止是金银贸易这一点。

    正所谓与虎谋皮,李旦犹如吃人不吐骨头的老虎,李晓心觉自己若是处置不甚,反而可能被对方所吞并,所以心底对此人不由多了十二万分的戒备。

    但是对于李晓现在来说,增加了两艘千石级大船之后,自己的越中水军亦有所规模,已可以完全胜任征讨佐渡之战了。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三百七十八章 织田家的应对

    第三百七十八章  织田家的应对

    元龟三年,三月二十四日。

    京都,上京区。

    在前一年,织田信长命村井贞胜为奉行,在上京区重修京都御所,作为天皇的栖身之地。

    上京区除了天皇御所所在,更是京都的中心所在。

    如足利义满的居所huā之御所,京都五山之一,与鹿苑寺(金阁寺)、慈照寺(音阁寺)齐名的相国寺,祭祀y阳师安培清明的晴明神社,以及晴明神社外的一条戻桥。

    在著名的谣曲《罗生&233;n》中,源赖光麾下大将渡边纲在此一条戻桥上用名刀髭切,砍下一名化作美nv的nv鬼的手腕。

    在完成京都御所的修筑后,信长又命村井贞胜与岛田秀满两人,在临近天皇御所的上京区武者小路上修筑自己在京都的居所。

    在奠基仪式上,信长宴请众家臣。

    夜晚,京都已是华灯初上,在舞伎与歌童的歌舞声中,现年三十九岁的织田信长,正垂手正坐叠席上,目光炯炯。

    在方才石山本愿寺的坊官,向信长献上名器白天目茶碗作为新宅奠基的贺礼,不过信长却丝毫未领情,当场将茶碗退还。

    随即信长叫来的细川藤孝继续调大军,包围石山本愿寺。

    看着织田信长杀气腾腾的模样,令在场之人不由想到去年九月织田信长火烧比睿山的一幕,关于信长无法无天之举,以及他的恶名第六天魔王,早已在京都四处传开。

    石山本愿寺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比睿山延历寺?

    在信长家臣一侧,众人对信长此举动并不以为意,反而是继续笑呵呵地看着歌舞。

    在众人之中,唯独有一人微微皱眉。

    此人正是刚刚被封在坂本城五万石的,足利家家臣明智光秀,在信长火烧比睿山延历寺,正是他的立下大功。

    不过作为一名刚正秉志的武士,信长此举是大违他的本意的。

    但是明智光秀无法扭转信长的意志,只得奉命行事。

    这时一名武士走进屋内,单膝跪下言道。

    “大殿,北近江来信。”

    “哦,是猴子吗?”信长想起木下秀吉,嘴ch&250;n边不禁逸出一丝笑意。

    自木下秀吉被他封为横山城城主后,负责截断近江南北jiāo通,而木下秀吉一直做得不错。

    在去年一年间,秀吉先后策反了浅井家猛将叽野员昌,以及宫部城城主宫部继润,这浅井家势力大损,这点令信长对其能力十分赏识。

    面对信长的询问,武士喔地一声言道:“是的。”

    织田信长拆看信看一会,陡然重重将信纸往脚下一拍。

    众家臣们皆是一惊,心底猜测信长不知为何又动怒了。

    织田信长鹰目扫过众人,言道:“秀吉打探到消息,浅井朝仓家,正秘密与武田家之人接洽。另外秀吉从细作得来的消息,觉恕法亲王,已逃往至甲斐,在信玄的庇护之下,这着实可恶。你们有什么看法?”

    觉恕法亲王是比睿山延历寺住持,第一百六十六世天台座主,同时当今天皇正亲町天皇唯一的弟弟。

    在比睿山延历寺被信长焚毁之后,逃亡武田家,其目的不言而喻。

    织田信长一开口,麾下家臣首席柴田胜家,随即侧过身子,下拜言道:“眼下武田家,已今时不同往日,而眼下今川家为信玄公所灭,北条家又畏惧信玄的威势,与其媾和。在前年信玄公动员四万军力,三路会战上杉家,虽未一举攻克越后,但是上杉家已是元气大伤。”

    “所以信玄已不需如以往般借重本家,同我们接好,因此信玄即使现在翻脸,亦并非没有可能。”

    织田信长言道:“权六,你的意思是,信玄会加入包围网,与浅进,朝仓,本愿寺他们联手吗?”

    柴田胜家喔地一声言道:“主公,臣下虽觉眼下本家与武田间仍属同盟,少主又与信玄公之nv定下婚约,但是这几年信玄公一直拖延婚事,这点实在可虑,目下我们要做的应该是通知三河,让德川殿下,先做好准备,以免在武田家大举入侵前措手不及。”

    织田信长摇了摇头,言道:“这点不需我开口,三河殿对信玄公的畏惧,更在于我之上,你还不知,去年四月,武田与德川破盟,武田家出兵攻打三河吉田城。而七月三河国人,奥平贞能又被信玄寝反。三河殿因为此事,曾向我求援,不过幸亏信玄亦没有进一步举动。”

    接着织田信长又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明智光秀言道:“十兵卫,为何不说话?”

    明智光秀见织田信长点到自己,不紧不慢地侧过身子跪伏下,言道:“回禀弹正殿下,臣下正在思索。”

    “思索什么?”信长不耐烦地问道。

    明智光秀言道:“若眼下武田信玄倾诸国之力,与本家决战,本家有几成胜算?”

    明智光秀之语,亦代表了大部分家臣的担忧。

    在连续大破北条家,上杉家之后,眼下武田信玄声势如日中天,其又有战国第一兵法家之誉。

    面对武田信玄,即便织田家此时势大,但仍不敢轻言可以取胜。

    “日向守大人,我觉得你c&224;o心过早。”

    明智光秀的话音刚落,织田家另一员家老佐久间信盛便出声打断,言道:“武田家即便出兵,亦是走东海道,首挡其冲的是三河德川家,还未及与本家决战的地步。”

    明智光秀转过头问道:“佐久间大人,难道你认为,德川家被武田攻击,本家可以坐视不理吗?德川家是本家抵御关东的屏障,眼下弹正殿下,能从容于近畿用兵,所以依赖不正是三河,阻碍住了武田,北条这样的大名上洛之路吗?”

    织田信长点了点头,言道:“十兵卫说的有道理,信盛亏你还是本家宿老,这点见识觉悟都没有吗?该将心思放在正途上,别整日沉&237;于茶道之事。”

    佐久间信盛听了信长的训斥悻悻而退。

    明智光秀言道:“佐久间大人说得也有道理,武田信玄若上洛,最佳途径是东海道,但是信玄亦可以走中山道直接攻入美浓,甚至命已取得越中之地的李晓军团,从郡上攻入美浓。”

    说道这里,明智光秀声音一震,言道:“若我是信玄公,出兵与织田家决战,肯定不止出动一路大军。弹正殿下,试想若是信玄主攻三河,再命一员大将出中山道,李晓出郡上夹攻本家根本之地美浓国,弹正殿下应该如何应对呢?”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三百七十九章 明修栈道

    第三百七十九章  明修栈道

    面对明智光秀的询问,织田信长默然了一会,将双手环于xiong前,目光微微一抬,看向明智光秀言道:“十兵卫,你不妨直言吧。”

    明智光秀心知此刻信长心底已有定计,眼下故意相问,只是看自己的见解是否与他相合而已。

    书上曾有评价,言明智光秀,以其才知、深虑、狡猾深得信长之赏识。

    明智光秀用兵富于谋略,且善于坚韧,在计谋和策略上在织田家中首屈一指。此外本身又jg通茶道,和歌,本身亦为内政达人,善用手腕,深得领民拥护。

    况且明智光秀出身家格又高,乃是源氏名&233;n土岐一族的后裔,从各方面来看,没有明显的缺点,堪称是一位完人。

    故而明智光秀在历史上能得信长之提拔,从外臣直接提拔为一方面之军团长,在本能寺之变前,明智光秀知行三十四万石,掌控麾下山y,畿内,豪族与力,一并二百四十万石之大军团。

    明智光秀言道:“纵观信玄公之用兵,擅长用间,挑拨,寝反,拉拢,化分之谋。若是武田家上洛,肯定会与浅井,朝仓,本愿寺联成一气,相互呼应。”

    “以我猜测信玄公肯定会率甲信主力走东海道,攻取德川家,延续当年义元公之路上洛,原因无他,东海道便利,利于大军进行。至于中山道,很可能会派一名大将,率领偏军出战,以目前来看,武田家驻守高远城之大将秋山信友很可能担当此任。”

    “但是最令人当心,还是李晓的飞驒越中军团。”

    听到李晓的名字,织田信长神s&232;微微一动,言道:“十兵卫你继续说。”

    明智光秀喔地一声继续言道:““李晓乃是当世名将,纵使用兵不如信玄公,谦信公之辈,亦不会差之太多,况且之越中飞驒军团是武田家最强战力之所在,据我所知若进行最大动员,可出动近两万军势。如此强大的军力,可以直接干涉整个战局之走向”

    织田信长听明智光秀这么说,微微一笑,转过头看向柴田胜家,言道:“听闻李晓骁勇无比,其本人为百人敌不说,用兵亦堪称大家,乃是武田家头号猛将。权六,你是我织田家首席大将,同样作为武人,你怎么看这个对手?”

    柴田胜家面对信长的询问微微一愣,之后爽然大笑言道:“李晓不过关东而已,若敢来美浓,近江,臣下必取他之首级来见主公。”

    柴田胜家其雄壮之言,当下引来织田家众将的轰然大笑,同样他们亦一并欣赏着柴田的豪气。

    唯有明智光秀嘴ch&250;n一动,但看见柴田胜家那意气飞扬的样子,嘴边的话还是吞了回去。

    他转过头看向信长,他心知信长心底早已做了定计,方才故意拿李晓与柴田二人比较,刺ji这位首席大将心底武人那股不服人的傲气。

    看来弹正殿下心底已有定计,准备以柴田胜家来出战李晓之打算。明智光秀暗暗心道。

    织田信长对上明智光秀的视线,言道:“十兵卫继续说下去。”

    明智光秀继续言道:“现在从实际而论,李晓出兵的路线有两条,一是走北陆道,向加贺一向宗,越前朝仓借道,与朝仓浅井大军会合,南下攻打南近江。二是直接从飞驒出兵郡上。””

    织田信长点了点头问道:“那你觉得,信玄公会命李晓走哪一条道呢?”

    明智光秀想了一下,言道:“这目前无从得知,只能从眼下判断,北陆道虽入冬以后有大雪封路的情况,但武田家却只要能在入秋前进兵,还是可以畅通的。并且比之中山道,北陆道还算易走,便于大军行动。李晓若出北陆道,可以直接率领飞驒越中之主力出战,除了防备越后的兵力以外,动员一万至一万五千之间的军势出阵,不过不利之处,在于路途过远,中途辗转,可以令我军提早有所准备。”

    “若出兵郡上,那么李晓动向即十分危险,不可揣测了。李晓即可以选择进攻美浓腹地,或者攻打岐阜,或者向东打通中山道,这都很难预计,无法判断。”

    这时织田家另一家臣,信长之ru兄弟池田恒兴言道:“若是李晓从郡上出兵,威胁岐阜,那无疑会动摇本家之根本。主公,这不能不防。”

    听池田恒兴这么说,织田信长双目中l&249;出所思的神情,岐阜城是织田家的本处。

    若是武田信玄出兵东海道,信长是多半是要率织田家主力去支援德川家,而若在这时岐阜城本处受到武田军的攻击,那么对于织田家而言,无疑会军心动d&224;ng。

    这时明智光秀言道:“不过弹正殿下,尚不用太c&224;o心,李晓若从飞驒经郡上出兵,此地路途艰难,其难行之处更甚于中山道,所调动军势反而不会太多。预计能有两三千人出动已是不错,而且受军粮限制,战事不会持久。”

    织田信长听后点了点头,明智光秀的分析可谓十分在理,将李晓两条进军路线优劣之处都道出,虽没有做出肯定的判断,但亦给与织田家重臣一个明确的参考。

    织田信长沉思了一会,突然将手上折扇举起,指向明智光秀言道:“十兵卫,若你是李晓,你出兵走得是郡上,还是北陆道?”

    织田信长此言问得看似突如其来,但实际之中,却十分有诀窍。

    明智光秀作为织田家中首屈一指的谋将,往往所思所虑的结果,常常会与李晓,武田信玄这样同级数的谋将,差距不会太多。

    明智光秀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信长的意思,沉思了一会,言道:“回禀弹正殿下,若我是李晓,会向本愿寺,朝仓家借道,率领主力走北陆道,同时命如岛胜猛这样的猛将,率领一支偏军,出兵郡上,与正面大军配合,袭扰我军后方。”

    明智光秀话音一落,织田家众臣立即群起而动,不少人t&250;n部离开了脚跟,眼中l&249;出深思的神s&232;。

    而织田信长直接起身单膝跪地,将折扇一合,重重地将其chā在叠席上,大声言道:“如李晓真如十兵卫之言,如此行动,那么我织田家就威胁了。”

    信长的言语坐实了众家臣的判断,若李晓真按此进兵,那么织田家在措不及防下,很可能会遭遇大败。

    说到这里,信长霍然站起,鹰目缓缓扫视过众家臣,言道:“用兵之诀窍,在于正奇相合,纵观古之名将,莫过于如此。而信玄公,谦信公更是擅长此道。所以若是这次武田家来攻,将是我信长之最大危机,众位不可不慎。”

    顿了顿织田信长又言道:“我织田家借助大势而起,短短数年已握有十国之力,现在遭天下群雄之忌惮,而引来四面围攻,但我信长此心不惧,誓要布武天下伸张霸权,以统治现今战国之&224;n世,成就平安乐土之霸业。”

    “当今世人颇为揣测,不能理解我信长的志向,但我亦无必要与他们解释,但是各位皆是我织田家肱股之臣,需当同心共济。酒宴到此已是尽兴,退下吧。”

    织田信长说到这里后,大袖一挥。

    织田家众家臣喔地一声,一起退下。

    “十兵卫,你怎么还不走?”

    织田信长待走到殿&233;n边时,却发现明智光秀仍留在原地。

    明智光秀言道:“弹正殿下,我还有话说。”

    织田信长停下脚步,言道:“说吧。”

    明智光秀言道:“若是此次李晓出兵,弹正殿下千万不可令柴田修理迎战李晓。”

    织田信长听后面s&232;一沉,言道:“十兵卫,我还未说让权六担当此任,你这是在揣测我的意图吗?”

    “不敢。”

    织田信长微微一笑,言道:“不过你也不必如此拘谨,说说你的理由。”

    明智光秀喔地一声,言道:“弹正殿下,柴田修理勇武之名,当今天下没有第二人可以比拟,但是刚不可久持,对付李晓这样的名将,我认为派韧x&236;ng足够持久之大将,更稳妥一些。听闻李晓出战上杉家,已斩下多员越后名将,如柿崎,村上,直江都是一国之器的良将,臣下担心……”

    织田信长听闻明智光秀之言,陡然长笑,声音犹如夜枭一般。

    织田信长捧着肚子,边笑边言道:“十兵卫,你索x&236;ng直说吧,即是担心权六不足以对付李晓,若是战死在其手,折损了我织田家的锐气是吗?”

    明智光秀坦言道:“是的。”

    织田信长敛去笑容,言道:“十兵卫,你了解权六多少我不知道,但我对权六之了解,绝对比你深,你以为权六真的只有勇武蛮力吗?若凭此他亦不足以担当本家首席大将。好了此事你就不用担心了,退下吧。”

    明智光秀跪伏在地,拜送信长。

    织田信长走了几步,这时身后的小姓已将纸拉&233;n关上,并斥候信长更衣。

    织田信长抬起头,淡然言道:“若是权六真损在李晓之手,亦证明他不过是无才之将,死了就死了吧,没什么可惜的。”

    此刻,越中,城生城。

    在城外c&224;o场上,李晓之五大备队,正在紧急训练备战之中。

    李晓回身看向一旁的大藏长安,问道:“这两年来,陆续往郡上八幡城运去,所储备的粮草有多少了?”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三百八十章 筹备

    第三百八十章  筹备

    飞驒越中军团训练常备的校场,位于城生城外五里之处。

    此处位置甚为偏僻,特意开辟作为李晓常备训练之地。

    在校场的c&224;o练过程是严格保密,在四周的路口,皆有足轻把守,不让任何生人接近。

    附近的山民经过只听闻山中,整日传来轰鸣爆炸的响声不止。

    一阵又一阵口令声传达下去,沙沙的脚步声响起,校场上所见的队列犹如切了块的豆腐一般,排列整齐。

    在校场一处最利于观察的山头上,李晓,以及其麾下家臣藤堂高虎,土屋昌恒,有山虎定,狩野秀治,师冈一羽,大藏长安,宇佐美奈美站在山头看着五大常备的c&224;o练。

    大藏长安面对李晓的询问,回答言道:“回禀主公,郡上的岛大人,一直遵照主公的指定,囤积军粮,况且这两年来,臣下亦秘密行事,不时将飞驒的军粮,调往郡上储备,眼下郡上城中的军粮已足够六千大军三个月出战之用,并且在今年之中,还可往郡上运粮。”

    李晓闻言哈哈大笑,言道:“大藏你做得不错。那城生城至郡上的街道修筑得如何了?重要是大筒备的大筒可否通过?”

    面对李晓的赞赏,大藏长安心底一喜,继续回答言道:“主公,在前年已修筑完成城生城,神冈城一段,至于神冈城至樱d&242;ng城一段已接近完工,而樱d&242;ng城至郡上八幡城一段……”

    李晓脸s&232;一沉问道:“这段为何还未继续?”

    大藏长安喔地一声,言道:“已正在修筑,只是人工不够。臣下向请求主公允许在下,在三月对郡上,飞驒百姓发布普请役,进行修筑。”

    李晓听闻之后犹豫了一下,因为他早已取消了领内百姓普请役的服役,改而用按工付酬的方式,雇佣百姓来务工。

    但是眼下一切必须从权。

    李晓言道:“三月正是农忙之时,若发布普请役,则容易耽误民间之生产。”

    大藏长安言道:“主公,这点可以不用担心,去年飞驒,郡上的y&249;米收成非常好,百姓家囤粮都十分富足。若是主公雇佣,他们不会有所异议,并且我们依旧按劳支付报酬即可。”

    李晓听了点了点头,自从引入y&249;米之后,飞驒表高虽是三万八千石,而实际内高已达到近六万石,而郡上去年试验地开垦了一段种植y&249;米,效果亦然十分不错。

    百姓生活富足,李晓在领内威望就高,民心巩固。

    李晓言道:“既然如此,就一切依你所言吧。”

    这时藤堂高虎言道:“主公若是整备飞驒至郡上的道路,是否会令织田家,对我们出兵郡上一事有所疑心呢?”

    李晓笑道:“无事,若我们在郡上一点动作也没有,才会令织田家疑心呢。”

    询问完毕大藏长安,李晓一边又举起手中的单目千里筒,观察其校场上的c&224;o练。

    这时五支常备的联合演练,已经开始。

    之所以要进行联合演练,正是为了将来大战作准备,李晓想通过此次演练,c&224;o演炮步骑多兵种配合协同作战。

    李晓心知他的举动绝对是划时代的,他提前古斯塔夫二世大帝五十年,将这一战术运用到日本战国时代之中。

    鲁伊科斯塔以及他的大筒备,位居阵列后方。

    他首先指挥他的十数&233;n直sh&232;炮,向假想敌位置,开始炮击。

    在一阵硝烟弥漫之后,神冈,蛇尾,旗本备,以及铁炮足轻加枪足轻的搭配,开始徐徐向前推进。

    之后,排列成西国方阵的备队,开始以铁炮队向前轮流sh&232;击。

    在最后土屋昌恒率领的骑马备,从两翼向敌军突击。

    这正是当年横扫欧洲的瑞典陆军作战方式,总结起来就是先以大炮轰,再用铁炮sh&232;,长枪兵坚阵防御,最后再投入骑兵进行反冲锋。

    不过李晓看了半响之后,却是神s&232;颇为不快地将单目千里筒放下。

    众将看见李晓之表情,皆知李晓对此番c&224;o练的表现十分的不满意。

    李晓首先看向有山虎定,言道:“虎定,蛇尾备之中新兵太多,彼此配合不属,方才作战,铁炮足轻甚至连基本的sh&232;击纪律也未完成。”

    有山虎定听了李晓之训斥,顿时满头大汗。

    自木下秀长担任松仓城城代后,知行两万领地后,对方即成为蛇尾备的总大将。

    因为木下秀长走时,带走了蛇尾备中一百人,作为直属武士,所蛇尾备中新兵甚多,战力未能齐备。

    有山虎定对此亦毫无办法,毕竟西国方阵的c&224;o练,并非一时仓促可就的。

    随即李晓转过头其他众人,言道:“方才步炮骑协同,我十分不满意,处处都是漏d&242;ng,要知道此次出兵郡上,我们面对的是,并非是以往任何对手,而是席卷了十国,在捅狭间击败今川义元四万大军的织田军。织田军的主力与我军一样,都是常备,绝对不能小视。”

    众将听完李晓的训斥之后,皆是一阵惶恐。

    “从今日起,你们需认真c&224;o练,一个月我会再来审视各位之成果,希望不会叫我再次失望。”

    众将听完之后,皆是跪伏下领命。

    说完李晓带上师冈一羽,率领十余命侧近,策马而去。

    离开校场之后,李晓放马而行,一路寻思起来,实际上作为初次联合作战,多兵种之配合,对于有着这样那样失误也是理所当然。

    他方才苛责部属,不过是希望他们勤力用事罢了。

    毕竟李晓的国力不如当时瑞典,古斯塔夫二世练兵时,可以一步到位,初始时即做到c&224;o练步炮骑协同。

    而相对之下,李晓的大筒备,骑马备都组建得相对较晚,而这几年又一直在征战之中,部队一直有折损,新鲜血液又陆续补充,重新磨合又需耗费长时间。

    所以步炮骑协同的c&224;o练一直拖延下来。

    眼下正是元龟三年三月,距离历史上武田信玄的上洛之战,还有半年时间,李晓必须在这之前,将常备训练到足够强大。

    待上洛之战时,必须发挥出人意料奇兵之作用,影响到整个大局走向,为武田家争夺到足够多的气运。

    否则延续长筱合战的走势,武田家仍是必败无疑。

    当然出兵郡上,是李晓与武田信玄之前,从一开始就谋划下,布置的大局,从两年前就已经秘密往郡上运粮,囤积军备,作为准备。

    眼下一切暗中筹谋,蓄势待发,只等半年后的上洛决战。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下仅一人

    第三百八十一章天下仅一人

    元龟三年。

    织田信长火烧比睿山之后,比睿山住持觉恕法亲王逃亡甲斐。

    武田信玄为觉恕提供保护,而觉恕则任命信玄为权僧正这一僧官。

    僧位之事,是日本中世延续中国的僧正之制。

    从上至下分为僧正、僧都、律师三阶十等,而僧正之中又分大僧正,僧正,权僧正三等。

    觉恕封武田信玄为权僧正,并非无的放矢,除了答谢信玄庇护之恩外,亦给与信玄佛门护法地位。

    觉恕乘此恳请武田信玄,再兴佛法。

    武田信玄答应了觉恕的请求,写一封信给信长,要信长停止干戈,别再妨碍佛法,信末署名‘天台权僧正沙门信玄’。

    信长见信之后,粲然一笑信末署名‘第六天魔王信长’,第六天魔王是佛法之中,居住第六天之恶魔,又名他化自在天,不仅法力最强,而且专破坏修行人成佛。

    信长此举表示与佛法继续作对的决心。

    至此,武田织田两家同盟关系,彻底破裂。

    而菊姬与信长嫡子织田信忠的婚事,亦被取消。

    武田织田同盟破裂的消息,不久就传遍了有心大名的耳中。

    一时之间,有关信玄将行上洛之事,传得沸沸扬扬。

    元龟三年,四月,武田信玄从踯躅崎馆出兵。

    不过信玄的目的地并非是西进,而是北上。

    自北条家与上杉家破盟,重新与武田家结盟之后,加之北条氏康病故,故而上杉谦信再入厩桥城,并联合关东八大名小山、里见、佐竹、结城、小田、那须、宇都宫、千叶联合向北条家开战。

    准备攻北条家一个立足不稳。

    北条家家主北条氏政,担心局势不稳,故而向岳父信玄求援。

    为了表示对同盟的支援,武田信玄应北条氏政之邀,亲自率大军出阵西上野,对战上杉谦信。

    这是前年川中岛合战之后,武田信玄与上杉谦信再次对决,亦是历史上两人间最后一次对阵。

    ps:实际上两人对峙时间,历史上是元龟三年一月。

    在上野国中段的利根川两岸,武田上杉两家大军,隔河对峙。

    在毘字战旗之下。

    上杉谦信白色绢布的头罩上两侧,隐隐露出了灰白色的鬓发,昔日意气飞扬的面庞上,已爬上了数道皱纹。

    当年横扫关东的上杉谦信尽管他握缰绳的手依然有力,气势依然笃定如山,但经历多年的戎马征战,终难免显露出了几分老态。

    今年上杉谦信四十四岁,而他的对手甲斐之虎,武田信玄则五十有二。

    上杉谦信看向‘风林火山’旗帜下的武田军本阵,那乘坐肩舆的男子。

    看了许久,上杉谦信挥了挥《138百~万\小!说网》”

    上衫景胜等众上杉家大将闻言一惊。

    上衫景胜率先言道:“父亲大人,可我们与武田军尚未交战。”

    上杉谦信将马鞭夹在肋下,转过马头对着众将言道:“你们是担心,我们在武田军前避战,会被人以为我谦信胆怯。”

    “当然不是,六次川中岛合战,武田军上下谁敢小视我越后。”上杉景胜昂然答道。。

    上杉谦信点了点头,言道:“正是,但是结果又怎么样了,六次川中岛合战之后,信玄已取了信浓,上野,飞驒,越中,骏河,远江之地,而我谦信还是困局于越后之地,以大势而论,我还是输给信玄了。”

    上杉谦信仰天长叹,言道:“直江,柿崎,村上都是一时之名将,可惜我谦信无能,累你们折损沙场之上。”

    “主公”

    上杉军众将连忙劝道。

    上杉谦信手一止,言道:“不过一时伤感罢了,眼下信玄坐拥八国之地,天下间除了信长之外,已没有人是他抗手了。如此下去,信玄即可上洛成功,完成霸业,并一统天下,到时候连我亦只能望其鼻息。”

    众将听上杉谦信之语,皆是默然不语。

    或许众将有人心底认为信长可以阻碍信玄上洛,但?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