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之今川家都是最好的例子。”
松平家康摇了摇头言道:“不,平次,你错了。信玄公是乱世之中,真正的英雄,正常人之伦理道德,不可作为准绳,放之在其身形容。若是仅凭仁德二字,就是做到极致,也夺取不了天下。”
酒井忠次讶然问道:“主公,武田信玄是英雄?难道主公认为他可以夺取天下吗?”
松平家康挺直身子,正色言道:“信玄公,能否最终夺取天下,我不清楚,但放眼天下之间,能与之抗衡的,除了织田弹正忠,景虎殿下二人以外,不作第三人之想,我家康亦是不如。”
酒井忠次听松平家康如此言道,心底颇为几分不服,言道:“难道以主公之睿智,我三河武士之善战,都不能抗衡武田信玄吗?”
松平家康微微一笑,并不回答,转而言道:“将敌人判断得更强,总比更弱要好一点,如此方才能谨慎,谋划更周全,以多算胜少算克制敌人。此次与信玄公谋划需谨慎,否则我松平家终也会成为诹访,小笠原,村上之流,败在他的手上。”
酒井忠次头一抬,言道:“主公,如此你答允了?”
松平家康嗯地一声,言道:“若不乘此今川家虚弱之时,乘机篡去骏河,我松平家永远只能困守在三河之中,武田信玄固然厉害,但北有上杉,东有北条之肘制,不像我松平家,背后有织田家支持,眼中只需专心致志对付今川家就可以了,并且弹正忠大人,随时亦会出兵支援我的。”
酒井忠次听了这里,犹豫了下言道:“主公,臣下觉得还不是不要对弹正忠大人抱有太大期望。弹正忠大人,图谋远大,并非是夺取眼前一城一国之人,可以满足的,他或许不会将我松平家太放在眼中。”
松平家康哈哈一笑,言道:“平次,你不了解信长,我当初在清州作织田家人质时,自幼与他结交,所以深有了解。信长自小志向远大,目空一切,当初捅狭间时,连今川义元亦不放在眼底。但和我家康一样,却唯独忌惮一人,那就是信玄!”
“信玄一日不死,信长就无法真正掌握这天下。织田家若没有我松平家,在东面替他抵抗武田家,今川家,他一日无法完成上洛,所以信长公就必须借重我松平家,否则我松平家一倒下,下一个就是他织田家了。”
酒井忠次对松平家康的话表示了赞同,但同时也言道:“其实信长公之担忧,不正如主公今日之担忧,织田家少不了我们松平家,同样的若是今川家一灭,武田信玄若想从东海道上洛,就必须直面我松平家,到时我松平家与武田家必有一战。”
松平家康点了点头言道:“正是,但是我却是不得不夺取今川家啊,毕竟现在甲信之实力要在三河之上,若将希望都寄托在上杉北条牵制武田信玄上,是是不切实际的。若是能多了解一点,武田家的底细就好了。”
松平家康说道这里,酒井忠次突然身子一顿,言道:“主公,我记起来了,本多正信出奔之后,不是前往甲斐吗?眼下听说正出仕于武田家家老李晓,或许我们可以通过本多来了解武田家之底细。”
“正信吗?许久没听到他的名字了,”松平家康点了点头,言道:“我知道他已在武田家出仕,他可是我松平家第一智士,可惜了。”
酒井忠次言道:“若是主公有意,可以招揽他回来,或者潜伏在武田家为我们作内应,提供情报。要知道本多正信的妻儿都还留在三河呢。”
松平家康听到这里,摇了摇头言道:“挟持故家臣亲属,以胁迫对方,是不义之举,我不会作。正信的性格我清楚,要他作内应是不可能的,若是招揽他回来,却是可以,当初一揆之事,我亦有错,若他肯回来,我当亲自向他赔罪。”
“不过若是他不肯回到我松平家也就罢了,切不能为难他的家人。本多正信出仕的武田家家臣李晓,在白根山时大战上杉谦信,以六十骑直冲上杉谦信本阵,我家康亦深羡慕信玄有这样一员勇将。若是正信能出仕于他,也不是委屈了,总是故旧一场。他有个好主家,我亦感到欣慰。”
酒井忠次听松平家康如此之说,当即拜下言道:“主公真是仁德。”
松平家康点了点头言道:“平次,与武田家同盟之事,就交给你了。”
“攻灭今川家,可一雪我当初在骏府作人质之耻辱。你要知道我的喜好,我是多么希望能在骏府城内,一面眺望着富士山的雪景,一面享用着茄子,这也算是我家康一点微不足道的野心吧。”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两百四十五章 夺取天下之路
第两百四十五章 夺取天下之路
永禄八年,二月。
尾张国,小牧山城,天守阁。
木下藤吉郎毕恭毕敬地跪坐在织田信长面前。
此刻织田信长正为木下藤吉郎点茶。
与以往不同,点茶时的织田信长一副正统武士打扮,头上竖着公卿式的朝天髻。
织田信长点茶时的举止,不急不缓,清风拂过,如高雅的茶人般,一举一动之间都透着一股宁静悠远之禅意。
这与木下藤吉郎平时认知的那位充满狂野不羁之气的主公,完全是两个人般。
犹如当初正德寺会面时,织田信长去见斋藤道三,之前穿着打扮极其无礼,犹如草莽百姓,待进入正德寺后,却换上正统武士装饰,与斋藤道三会面时无论言行都是一丝不苟、谦谨持重。
这前后之反差,令有蝮蛇之称的斋藤道三大为震动,会面之后说出,他斋藤道三的儿子,今后恐怕要在女婿的门前系马了。
木下藤吉郎深知织田信长为何如此作为,他前后如此反差,正是要摆明,若要成为一名正经严肃之武士,我亦能办到,只能平日不屑为之罢了。
想起此事后,木下藤吉郎看向对面这位替他点茶的男子,心底更生一种复杂的情感,欣赏,崇拜,甚至一丝嫉妒。
“猴子,拿去。”
织田信长将茶碗递给了木下藤吉郎。
“喔。”
木下藤吉郎拜谢后,依据礼仪将茶汤喝下。
织田信长显然今日心情甚好,言道:“猴子,我亲自给你点茶,是因为这次你所操办与武田家联姻之事,我十分满意。”
木下藤吉郎喔地一声,放下茶碗,连忙言道:“多谢主公称赞,这事主要是织田扫部大人在操办,臣下只是在旁边尽一点薄力。”
“织田扫部,不过庸碌无能之辈。他能办成什么事,所以猴子你不需谦虚。”
织田信长说完拿起折扇,敲在了木下藤吉郎的肩膀。
这一下并不重,是表示亲昵的举动,不过木下藤吉郎却呲地裂起了嘴,十分疼痛的样子。
织田信长喔地一声,问道:“猴子,你受了伤?”
木下藤吉郎喔地一声,言道:“回禀主公大人,臣下在回来路上遭遇忍者的袭击,若非蜂须贺大人的保护,在下已经死在这些忍者手上了,不过还是受了伤。”
织田信长目中露出森然之色,怒道:“连我织田家的重臣,也敢袭击,是什么势力的忍者?是谁指使的?”
木下藤吉郎揉了揉右肩,言道:“是谁指示的不清楚,不过蜂须贺大人说袭击忍者,应该是风魔众的手段。”
织田长信沉思一阵,言道:“你恐怕是这次出使武田家,得罪了什么人,将此次出使的经过给我讲一遍。”
“是主公大人。”
接着木下藤吉郎将此番出使武田家的过程说了一遍。
待木下藤吉郎说道武田与织田联姻达成,织田信长将手中折扇一挥,言道:“猴子,你不必再讲下去了,这些忍者是那个李晓派出的。”
木下藤吉郎讶然问道:“主公,为何说是李晓呢?在下出仕武田家时,接触的人中不止他一个。”
织田信长哼地一声,将折扇往脑门上一拍,言道:“这是我的的直觉,不会有错的,就是这个李晓干的了。”
木下藤吉郎露出深思的神色,言道:“臣下根本没有得罪他,这李晓为何要制我于死地呢?”
“很简单,李晓在忌惮你,”织田信长将折扇朝木下藤吉郎头上一指,言道:“你在出使武田家的过程中,表示出心智,令李晓觉得你是将来的一个劲敌,所以才派忍者刺杀你的。”
“忌惮我?臣下不过区区一名足轻大将,差距李晓何止十倍,他为何在忌惮我?”木下藤吉郎流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
织田信长油然言道:“猴子若非你出身低微,以你的智谋与能力,今日之成就要远远在于很多人之上,你懂吗?”
“或许他人没有察觉,但至少除了我信长之外,李晓亦是很赏识你,猴子,你明白吗?”
“多谢主公称赞。”木下藤吉郎拜服下,激动地大声言道。
“好好努力吧,猴子。”织田信长点了点头,随即又言道,“不过这李晓忌惮猴子你,我亦未尝不忌惮武田信玄手下有这样一个勇将。”
接着君主两人,继续闲谈。
日已经西垂,天天渐晚。
不过织田信长却谈兴正浓,随口提到了天下大势。
织田信长大声言道:“自等持院殿之后,幕府已统御天下两百多年,应仁之乱起后,幕府权威沦丧,有力管领,守护大名四面而起,意欲取代幕府,执掌天下之权柄。”
“可惜如细川胜元,山名持丰,细川政元,三好长庆之流,他们固然一时能夺取京畿,号令天下,但眼转之间身死之后,霸业烟消云散。我织田家眼下虽屈居于尾张一国,亦有雄心上洛。但我不屑如细川,三好他们为伍,执掌短暂之天下。”
说完这里,织田信长拿出一件茶具,摆放在木下藤吉郎面前,言道:“猴子,给你看一件名物。”
木下藤吉郎奇怪织田信长为何将话说到了一半,不过仍是盯着织田信长所拿出的名物,看了许久才言道:“主公,这用来装茶末的肩冲,外观似乎十分古朴。”
织田信长点了点头,将茶具放在手底抚摸,言道:“这并非是普通的肩冲,而天下三肩冲之一的新田肩冲。”
“喔,新田肩冲,”木下藤吉郎双眼放光,口中啧啧称奇,言道:“主公,这可是大名物啊。”
织田信长嗯地一声,不无得意地言道:“此肩冲最初为名茶人村田珠光所有,后辗转为我所得。在茶道中有一句名言,茄子为天下,肩冲为将军。如天下三大肩冲,亦有三大茄子之说。现在天下三肩冲之一的新田已为我所有。”
木下藤吉郎听织田信长如此说,更是犹如有只老猫在心底爬。
织田信长见木下藤吉郎这个样子,笑道:“你若是喜欢,也拿起来观赏一番吧。”
“多谢主公大人。”木下藤吉郎面露喜色,大声言道,然后小心翼翼捧起了肩冲在手中摩挲,颇有几分爱不释手的感觉。
“猴子,你知我为何喜欢茶道吗?”
木下藤吉郎听到这里,联想起信长方才所说之话,问道:“莫非与主公夺取天下有关。”
“不错,猴子你果然很聪明,”织田信长哈哈大笑言道,“不过你为何知道茶道,与夺取天下有关吗?”
“这个臣下不知。”木下藤吉郎如实回答言道。
织田信长打开折扇,在胸前轻摇,然后极其少见的正色言道:“当年泽彦宗恩大师曾与我言过,周公制礼作乐,推行周礼。礼记中有言,礼辨异,乐统同。目的是以礼法,区分尊卑,贵贱,上下,让每个人各守秩序,不可混淆擅越。人们明白礼后,再以乐统和,让不同位次的人,都是同享其乐。若天下都能行这礼乐之制,那么大同之世就不远了。”
顿了顿织田信长继续言道:“我信长最佩服的人物是周文王,周公,孔子,周文王开创周,周公制周礼,孔子推行周礼。我效仿这三人,实现他们的志向,开创如周天下,那般的盛世。所以我要以武力征伐天下,讨平不臣,革旧布新,重竖秩序,最后分封天下六十六国。”
“分封天下六十六国。”木下藤吉郎身子震动,尽管他知道织田信长志向远大,却也没有料到远大到这个程度。
“不过仅仅只以武力,重竖秩序,还是不够,这样我信长最终不过是细川,三好,山名之流罢了,远远不及周文王他们。所以除了以武力,重竖秩序与尊卑外。我还要在家臣,领内上下推行茶道。”
“主公难道是以茶道取代乐吗?”木下藤吉郎问道。
织田信长点了点头,言道:“不错,茶会之上,你我虽各自守礼,却并无君臣之分,区别不过是在我点茶,你喝茶罢了。我们君臣同享茶道之乐。所以我信长所推行的武家茶道,不同于公家,寺庙中的茶道。”
“我要以茶道,让家臣上下与我信长一起,同享这打天下取得成果,如此君臣上下方能一心。所以茶道在我信长眼底是收拢人心的手段,是手段并非是目的。猴子,他日你若是因为茶道而沉迷于茶道,忘记一名武家之士的本分,那么我会一脚将你踢出织田家的。”
木下藤吉郎听了织田信长本来说得好好的,突然色变,不由背后出了一身大汗,忙拜伏下言道:“是,主公,臣下不敢忘记武家的本分。”
织田信长见威服了木下藤吉郎,微微一笑,言道:“好了,猴子,你是个聪明人,你会知道怎么办的。”
说完织田信长站起身,来到小牧山城天守阁的窗边,手抓着折扇,并指着远方,声音洪亮地言道:“前面就是美浓了,再更远看不见的地方,就是斋藤家之本城稻叶山城。眼下与武田家同盟已达成,而东美浓又在我掌握之中,攻取下稻叶山城,指日可待。”
“攻下稻叶山城后,我当效仿周文王凤鸣岐山之典故,将岐山与孔子之乡曲阜中各取一字,将稻叶山城改名为岐阜,而后行天下布武,做一番前无古人之事,统一六十六国,开创一个平安乐土的盛世!”
“而这就是我信长夺取天下之路。”
甲斐,惠林寺。
寺庙之中,李晓与武田胜赖二人正在摆开棋枰,黑白纵横地对弈。
秋山亲久,师冈一羽等武田胜赖,李晓皆在一旁远远地护卫。
在上一次武田义信谋反之时,秋山亲久等众侍卫突围失败,有半数被赤备所擒。
不过饭富虎昌并没有杀了他们,只是监禁起来,后来武田义信失败之后,秋山亲久他们又被放了出来,现在仍留在武田胜赖担任侧近。
李晓与武田胜赖二人都不是什么围棋高手。
而李晓更差,他除了看过动漫棋魂外,对围棋之道几乎是一无所知。
不过二人也是一时无聊之举,下棋纯属于消遣。
李晓下了一个白子,然后出声言道:“殿下,再过五日,我就要返回北陆了。”
武田胜赖,将手中本要落下的黑子,停在半空,讶然问道:“这么快?”
李晓点了点头,言道:“不错,我在越中飞驒的领地,四面受敌,若是再迟一点返回领地,恐怕就有几家势力蠢蠢欲动了。”
武田胜赖听了叹了口气,言道:“这才相聚不过这些日子,你就又要返回越中了,李晓,这次兄长变乱,多亏你在旁鼎立协助,替我多半谋划,若非你,我现在早被夺权不说,连性命也是难保。”
李晓笑了笑言道:“殿下言重了,李晓确实有一点计谋,但都不是堂而皇之能上正道的,若是要治理领地,威服百姓,统御家臣,收拢人心,这才是正道。殿下不能舍正道而谋小计,如此就是舍本逐末了。”
顿了顿李晓又言道:“不过殿下之路就在自己脚下,这点不能依托其他家臣,必须自己来走。现在义信殿下已失势,主公现在又在重病,众家臣因为此次变乱心存犹疑,人心不固,对将来我武田家何去何从,多数人心底也丝毫没有把握。这个时候,正是殿下当仁不让,乘势而起,而担当责任的时候,千万不能在现在拿不定主意。”
武田胜赖听了点了点头,言道:“李晓,你说的对,我正该如此。若在父亲大人生病之时,我再拿不定主意,那么下面的人就不知该怎么办。”
“眼下兄长已经失势,但我还不能掉以轻心,父亲还未将本家嫡位传给任何之人。也就是一切尚未有定论,所以我更要在此时,作出表率,让父亲,众家臣们看到我的能力,最后才能执掌本家的家督。”
李晓见武田胜赖能有这么说,十分欣慰,问道:“那殿下明白眼下自己身处的之位置了吗?”
“位置?怎么说?”
李晓笑了笑,探手从棋盒取出一把棋子,言道:“若这天下比作这棋盘,在义信殿下未失位之前,殿下的位置,就是我手中这把棋子中的一颗棋子。棋子有棋子的思考,可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必考虑太长远,做好棋子的职责就可以了。”
“而殿下现在不同了,义信殿下被紧东光寺之后。殿下已成为本家之中,最有希望接替义信殿下,执掌我武田家之人。作为一名将来武田家家督,就不能有一颗棋子的见识,殿下的目光就要跳出这棋盘之外,思考如何成为一名夺取天下,争夺胜负的棋手,从而决定这盘棋的胜负。”
“争夺天下?棋手?”武田胜赖身子一震,言道:“要似父亲大人那样来看待这局面吗?”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两百四十六章 为将来者谋
第两百四十六章 为将来者谋
“似父亲一般,谋划大局,谈何容易?我胜赖自问还有许多比不上父亲大人的地方,比如……”
武田胜赖长叹一声,将手中棋子放入棋盒,言道:“一德斋大人,昨日曾与我言过,兄长……兄长的妻子已怀孕多月了,他言道若是……”
武田胜赖说到这里,便停住不言了。
李晓已明白了武田胜赖话中的意思,真田幸隆这头老狐狸,肯定是劝武田胜赖斩草除根,将武田义信这未出生的儿子或者女儿除掉,以免后患。
真田幸隆的考虑并非没有道理,要知道武田义信眼下虽失势,但是武田信玄至今还有没有一个孙儿。
作为家督继承者,嫡孙也十分重要,若是武田义信之妻产下男婴。
那么这男婴亦有继承武田家的机会,很可能会危及武田胜赖继承武田家。
“李晓,你的意思呢?”武田胜赖问道。
李晓明白武田胜赖此刻的痛苦,眼下胜赖的地位虽然万人仰慕,但同样的这个位子不好坐,对他而言,犹如时刻处于水淹火侵。
武田胜赖眼下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很多事固然他并非想去做的,那他必须同时照顾到下面人的想法。
就如当初的武田信玄要放逐父亲武田信虎时,若非几位如坂恒,甘利等家中重臣在下面的鼓动支持,凭武田信玄一人之力怎么可能放逐武田信虎。
当然最后的罪名还是由武田信玄一人来担罢了。
所以武田胜赖现在的任何决断,并非是顾及到他一个人,而是照顾到他手下如真田幸隆,李晓,保科正俊,大熊朝秀等一帮人的利益集团了。
看着武田胜赖望着自己,似乎在期盼李晓他能给他一个决断。
而李晓此刻要考虑的并非武田胜赖的立场,却是自己的立场。
真田幸隆现在居然干起教唆武田胜赖,杀死自己亲侄儿之事来了,这绝对不是一名家臣给主公该出的主意。
并且李晓听闻这头老狐狸已正式退隐,将真田家家督之位让给长子真田信纲,而自己退居幕后而专心在武田胜赖身边辅佐。
其实在武田义信失势后,真田家的政治投资已经成功。
真田幸隆现在正是为真田家将来铺路,加强在武田胜赖身旁的影响力,而在李晓看来,绝不能让这头老狐狸再得意下去了,这次教唆武田胜赖连杀死自己侄儿的事都赶出来,下一次岂不是要弑父。
所以必须压一压真田幸隆的势头。
面对武田胜赖询问,李晓直接言道:“殿下,以真田大人之位,可以如此说,但殿下却不可如此作?”
武田胜赖神色一动,问道:“为何这么说?”
李晓言道:“真田大人,一片为殿下计谋之心,要斩草除根并无可厚非,只是殿下若要除掉津弥肚中的孩儿,此事能瞒得过主公的耳目吗?那孩儿怎么说也是殿下未来的子侄,杀死血肉至亲,在主公眼底殿下与谋反之义信殿下,有何区别?”
“纵然瞒过主公,但是这孩儿死得蹊跷,而家臣上下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恐怕会对殿下的名声不利。”
武田胜赖听李晓如此之说,恍然大悟言道:“一德斋大人的计谋,差一点误了我,令我大失所望,还是你能替我打算。”
李晓听到此微微一笑,实际上在历史上,武田义信妻子所诞下的是一个女孩,所以也无所谓斩草除根之说。
李晓点了点头言道:“殿下,眼下义信殿下虽去,但主公却仍没有将嫡子正式传给殿下你,比如能继承嫡位的,还有|岤山,仁科等几位殿下在,殿下现在也并非没有其他竞争对手,所以越到了这时候,殿下一切行事,反而要比之前更加谨慎。行百步者半九十,这世上有多少才能之士,在大业将成之时,却自我松懈,最终而功亏一篑。”
“所以我的建议,殿下切莫以为,现在大敌已去,行事就可以毫无顾及了,反而要比之前愈加谨慎才是。越是如此,越能让众家臣们觉得殿下目光长远,而并非拘泥于本家家督继承一事上。”
必须要承认,武田胜赖在虚心纳谏这一点上做的非常好,至少一直以来对李晓的话,绝对是言听计从。
武田胜赖正色言道:“你说的对,这几日以来我确实有几分大意和松懈了,差一点出了差错,现在一身冷汗在背,还请先生教我以后如何行事?”
先生之言,是李晓当初作为武田胜赖枪术师范时,武田胜赖整日挂在口中称呼的。
眼下二势地位都已比当年发生了许多变化,再用这称呼已不太适合。
今日武田胜赖再提此称呼,显然再以李晓为师,希望他能替自己出谋划策。
李晓见武田胜赖其意甚诚,点了点头言道:“殿下,千万别这么说,暂时之大意和松懈,也是人之常情,以后警惕就是了。既然殿下发问,那我就帮殿下分忧一二。在现今之下,殿下若要顺利继承武田家家督之位,必须首先做到这三件事,如此差不多就十拿九稳了。”
“哪三件事?”
“首先,殿下要早日与织田家成婚,除了引织田家为外援之外,然后争取为主公生下长孙。有了长孙在,殿下你在武田家的权位,就更高了一层,主公见殿下你后继有人,肯定会在心底对殿下日后继承家督之位,增添一块重重的砝码。”
武田胜赖点了点头,李晓之言正好切合他心中之意,确立嫡子继承家督,不是看一代,而是要看二代三代。李晓的意见确实是替他打算之谋略。
“第二,眼下义信殿下虽已失势,但此次政争之后,本家家臣上下多少还有明里暗里,之前支持或者依附义信殿下一方的存在。他们可能会担心,殿下日后上位为家督,会不会对此事计较,日后行以打击报复之举。这点若是处理不当,会成为殿下日后上位的阻力,万一日后殿下继承本家家督,这也是一个不安定的危险。”
武田胜赖一拍大腿言道:“不错,兄长因早早被父亲立下嫡子之位,之前在本家之中,也算颇得人望,所以如何让之前支持兄长的家臣,转而支持我,确实是一个为难的地方。那我该如何办呢?”
李晓言道:“很简单,这时候殿下对这帮家臣们,要怀之以柔。不需要对所有人皆是如此,这样只会贸然降低了身价,殿下只需想想当初谁在义信殿下一方,对殿下最为记恨,并日日与殿下的作对的,然后对此人施以宽容就可以了。”
武田胜赖突然咬牙切齿地言道:“不用想了,就是长坂光坚与迹部胜资这两人了,之前他们一直帮着兄长与我作对。这两人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宽容他们的。”
长坂光坚就是之前武田义信被诛杀的侧近长坂源五郎昌国之父,迹部胜资就更不用说了。
李晓笑了笑,言道:“我并非叫殿下真正宽容他们,只是摆个样子,做个姿态就可以了。殿下,你想若是你连最记恨的长坂光坚与迹部胜资二人,都表示宽容接纳了。”
“而那些之前依附义信殿下的其他家臣会怎么想,他们在殿下心底之厌恶,应该远不如这二人吧。若是殿下连这二人都宽容了,为何不能宽容他们呢,如此殿下在他们心底就是一名宽容之君。而且若是殿下真的厌恶这二人,不妨等日后武田家家督位置坐稳之后,再行处置,眼下这两人还是有用途的。”
听了李晓的话,武田胜赖尽管愤愤不平了一会,但最终还是表示接受。
李晓见武田胜赖勉为其难的样子,还是微微一笑。
说白了,政治就是一门彼此妥协的艺术,如果妥协不了,就要拳脚相加,铲除对方了,杀敌一万自损三千,这是最坏的结果。
所以暂时妥协,待实力强大了再秋后算账,这样的招数屡见不鲜,这也是一名成熟的君主,所要掌握的。
“第三也是最后一件,自然是就是殿下要早日替主公攻下西上野,夺取这半国之后,不仅对主公有了交代,对扩大本家之势力,将来殿下执掌武田家都是大有好处,所以这是必须做到的。”
顿了顿李晓又言道:“同时我最后再给殿下提一个建议,殿下在本家中,虽然军略上出色,但政略上却是有所逊色。作为守护大名,一国之主,必须文武并举,若是重武而轻民生,等于是无源之泽,总有一日会干涸的。所以殿下这点上不妨向本家几位奉行学习,以便日后执掌我武田家家督,如此主公方能放心地将家业交给殿下。”
“殿下如能听李晓之言,那么执掌我武田家不在话下,将来与群雄争夺天下,亦然足够的根基了。”
武田胜赖听李晓之言面色凝重,显然是在细细消化。
最后武田胜赖面露喜色,向李晓诚恳地称谢言道:“先生之话,胜赖一切都记下了。”
李晓听到这里哈哈一笑,言道:“殿下能如此说,那么我李晓就可以为殿下放心了,数日之后,我便可安心地去北陆,为本家在那里打下根基。”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两百四十七章 虎哉宗乙
第两百四十七章 虎哉宗乙
惠林寺一间禅房之中,武田胜赖正坐于武田信繁下首。
当武田信繁待听闻武田胜赖讲述,武田义信谋反,饭富虎昌切腹之事,只是油然长叹一声,便不言语了。
武田胜赖言道:“叔父大人,因为兄长谋反之事,众家臣中人心惶惶,所以我此次来,特请叔父大人,出山辅佐父亲大人,处理家中大事。”
武田信繁听到此呵呵一笑,将手中念珠轻转,言道:“四郎,这真是你的意思吗?
武田胜赖听到,一时说不出话来。
武田信繁似已洞悉一切,看向武田胜赖言道:“四郎,这是别人来你来问我的意思吧?我猜能让你这么问的人,不是真田幸隆,就是李晓,对吗?”
武田胜赖听到武田信繁这么一说,知意图被揭破,颇为面红耳涨。
确实正是李晓同武田胜赖言过,武田家一门众中,武田信繁是唯一能力不逊色于武田信玄之人。
要知道当年武田信虎偏爱信繁,有意将家督改由他继承。
后武田信玄举事放逐了其父,武田信繁立誓辅佐兄长,这才使得武田家渡过那一段危机,这件事众家臣上下都知道。
因为武田信繁无私之举,所以让武田家家臣团上下对其钦佩不已。
这次武田义信失势,所以万一武田信繁还俗,争夺家督之位,以他在众家臣之中心目中地位,并非没有机会。
而在李晓眼底,川中岛合战之后,武田信繁脱离历史而不死,他必须这一点计算进去,万一他有争夺家督之意,就必须早作防范。
最后李晓让武田胜赖来试探武田信繁是否有重新出山的意图。
未料到武田胜赖不善于掩饰,并且一下就被睿智的武田信繁看破。
武田信繁看了武田胜赖一眼,放下念珠,微微笑道:“四郎,你和太郎,自小是我看着长大的,所以你的性子,我是明白的。太郎自幼多沉默不言,看似颇为稳重,但内心心机颇重,而你却相反,直于言表,看起来是轻浮了一点,但直面本心,不去作伪,所以没有坏心。”
“所以我原本猜测,若论三十岁前,你不如太郎,三十岁后,你该胜于太郎。但你现在已做到了。”
“叔父。”武田胜赖为刚才试探之意,而感到后悔了。
武田信繁将手一止,言道:“你不必愧疚,若你问我是否有重新出山之意。那我回答你,二十年前,我既不会与兄长去争家督之位,今日更不会与你争夺。当年的武田典厩信繁,现在只是一介僧人,已无心世俗之事,安心在惠林寺坐禅。”
武田胜赖见此感动不已,拜伏在地上哽咽言道:“胜赖还是请叔父大人出山,帮助父亲重整武田家,胜赖自觉的能力不足。”
武田信繁哈哈一笑,将手抚在武田胜赖背上,言道:“你不必如此,胜赖我说过,我很看好你。这几年见你如此,我深喜武田家后继有人,但我想更高兴的应该是兄长吧。我有预感,在你身上我会看见武田家夺取天下的一日。”
“所以你一切不需顾及什么,放手去做吧!”
“喔!”
武田胜赖见武田信繁表示了支持自己的态度后,大声答应到。
李晓用完过午饭后,于惠林寺内闲逛,这一次已是他第二度来惠林寺。
上一次在这里是三年前,他在此拜见了武田信繁,快川绍喜,并拉拢真田昌幸加入了武田胜赖的阵营中。
眼下武田胜赖去拜见武田信繁,自己就在四周闲逛一下,欣赏下禅院之中的风景,顺便消消食。
李晓信步闲走,走到颇为偏僻的一处院落,此地甚为荒凉,林木茂盛,地上覆满青草。
这时忽然听到庭院深处有人长吟道:“自从乱后别京关,一入烟萝十五年。重出故山生白发,却装新卷谒清贤。”
李晓听对方言辞,语调铿锵,竟是用汉语念出。
李晓不由好奇,示意师冈一羽等人侧近留在院门之外,自己踏步走入林中。
待李晓走入林中深处,却看见一名黑衣僧人,正坐着烧水。
对方听有人踏草而来,不由转过头,看见李晓后,微微一笑合十施礼。
这僧人正是当日游说|岤山信君放今川军进入甲斐的外交僧。
李晓自然不知他的身份,但见他一人在这野外烹茶颇为奇怪,问道:“刚才阁下所吟之诗是出自杜荀鹤吧。”
对方听李晓这么说,讶然一下,言道:“正是,未料到阁下汉学如此精深,哦,对了,这几日听快川大师言道,寺内有一位明国客人,想必阁下就是名声赫赫的李但马守大人吧。难怪如此。”
对方这最后一句难怪如此,自然是为自己解释对方为何懂得汉诗的缘故。
李晓微微一笑言道:“正是在下,大师显然对汉学也深有专研,不知大师如何称呼?”
这名僧人低下头言道:“贫僧虎哉宗乙,拜见李但马守大人。”
听到对方的名字,李晓身子一震,心想:虎哉宗乙,oh,y gad,那不是后世培养出伊达政宗的学问僧吗?
临济宗僧人在战国时代虽名声不显,但却留下了重要的地位,其最有名的莫过于培养出今川义元,德川家康的太原雪斋和尚。
除了太原雪斋之外,织田信长幼年师从于临济宗大师泽彦宗恩。
武田信玄亦师从于岐秀元伯。
而泽彦宗恩,岐秀元伯都是尾张瑞泉寺毕业的优秀学生,所以从某种意义来将,织田信长与武田信玄可谓是同门师兄弟。
而眼下日后作为伊达独眼龙老师的虎哉宗乙,也曾师从于临济宗两大名僧,岐秀元伯与快川绍喜门下。
“但马守大人,你怎么如此惊愕?难道以前听闻过贫僧之名吗?”虎哉宗乙开口问道。
李晓哈哈一笑,随口言道:“说来巧合,只是大师之名,让我想起了李太白的一句诗,所以让我愣住了。”
虎哉宗乙微微一笑,问道:“不知是什么诗,令但马守大人,想到贫僧呢?”
李晓点了点头,正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