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46部分阅读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46部分阅读

    色。

    姊小路良赖恍然感觉到一股解脱的意味,战到这一刻,已非他再努力可以扭转局势了,姊小路军大势已去。

    甲斐,志摩温泉。

    武田信玄今日的心情不错,上午他乘马在附近山间疾驰了一阵后,回到志摩温泉,又泡了一个下午温泉。

    现在他回到屋敷之后,神清气爽,感觉纠结他多年的肺痨之症一下子好了许多。

    在傍晚时,本家的两职饭富虎昌,马场信房同时来到了武田信玄所住的屋敷。

    这两人一到,随即武田信玄知道有大事发生了。

    果真饭富虎昌,马场信房给他带来了一好一坏两个消息。

    好消息是在飞驒方向,山县昌景的飞驒征讨军在决战中大破姊小路,内岛家的飞驒本地联军,讨取敌军大将多名,首级五百余。

    姊小路,内岛家遭此重创后,各自败逃。

    姊小路良赖,姊小路赖纲父子率领残兵,退回樱洞城死守,而内岛理氏则撤退回本城归云城固守。

    现在山县昌景已率大军将樱洞城重重围困,一旦攻下,可以彻底铲平姊小路家。

    坏消息是上杉谦信集结了一万五千的军势,第五次从春日山城,出兵川中岛。

    “一万五千军势,”

    武田信玄默念了一遍,然后沉声道,“继上一次川中岛之后,上杉辉虎居然还要与我武田家,进行一次决战。难道他以为我信玄,野战不如他么?”

    “不,恰恰相反,”马场信房出声言道,“事实上,上杉辉虎再度出兵已是无奈之举。继上一次川中岛合战之后,本家在飞驒国,上野国的攻势,进展顺利,而越后之势力则在日益萎缩。若在此时,上杉谦信再不作为,终会被本家一举消灭,所以上杉辉虎才试图与本家再度决战。”

    饭富虎昌亦然言道:“我赞成,马场大人的意见。上度川中岛合战,他已经见识到本家之战力,这次再起战端,并非是要与本家决战。他的目的,只是牵制本家在飞驒,上野两地的攻略,迫使本家抽兵回防。”

    武田信玄点了点头言道:“虎昌你说的很对,若是本家不从飞驒,上野抽兵,那上杉谦信下一步会采取什么行动?”

    饭富虎昌和马场信房对视了一眼,饭富虎昌言道:“若是本家不抽兵回防,上杉谦信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南下,依靠之前归附上杉家的,村上高梨等信浓先方众的助力,袭扰本家北信浓。这一点在臣下之前军议的布置下,早有所防备。”

    在饭富虎昌的授意下,侧近众取过一张信浓的地图来。

    饭富虎昌指着地图上言道:“在海津城之后,本家已加强深志城,小诸城二城的防守,加上真田一德斋大人,新筑成的上田城。这三城可以互相呼应,扼制住上杉军南下通道。深志城有本家的信廉公在那主持,应该不会有大的问题。若上杉谦信围攻这三城中任意一城,本家都可以即使从甲斐出兵,进行增援。”

    顿了顿饭富虎昌言道:“不过臣下担心的是,这次上杉辉虎作战目的,并非是袭取信浓腹地,而是西进飞驒,抄袭后路,分出一路军势,从后方攻击本家的飞驒征讨军。”

    饭富虎昌此言一出,武田信玄和马场信房都是一齐点头,表示存在有这个可能。

    如果上杉谦信采取这个策略,山县昌景的飞驒征讨军就危险了。

    武田信玄沉思良久,然后出声言道:“那按照虎昌你的意思,源五郎的飞驒征讨军都必须撤回了。”

    “臣下是这个意思。”饭富虎昌答应一声。

    马场信房则是叹了口气言道:“不过这样一来,源五郎好容易在飞驒,打下的大好局势,就要断送了。”

    武田信玄淡然一笑,言道:“信春,不必过虑,飞驒势必是要在我武田信玄的掌握之中,但迟个一时半会没有关系。你跟随我征战多年,也知没有任何一战战事的局面,都可以完全在个人的控制之下,若中途不出现意料之外之事,反而才是意外。”

    马场信房点了点头言道:“是,主公大人,是臣下太操之过急了。”

    武田信玄转过头对饭富虎昌言道:“既然越后出兵,那么姊小路良赖必定也得到了消息,所以我们要立即写信给源五郎,让他停止飞驒攻略,迅速与姊小路家和内岛家媾和之后,就撤兵退回盐崎城一线,随即我会亲自率领本家大军出阵,与他在这里会合。”

    武田信玄此言一出,饭富虎昌,马场信房同时面露讶色。

    饭富虎昌问道:“主公,你的意思是出兵川中岛,与上杉谦信决战吗?”

    武田信玄点了点头言道:“既然越后军闯入我国国境之内,若不迎战,会被视为胆怯。我和上杉谦信在川中岛对决十一年,交战四次,川中岛上尸骸垒垒,堆满了两军将士的尸骨。

    “可是我与上杉谦信二人至今仍未分出胜负,两家损兵折将在此,彼此都错失了问鼎天下的契机。”

    “所以既始于川中岛,亦终于川中岛,川中岛就是我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宿命终结之地。天下大小了,容纳不了,太多的英雄,我和上杉谦信二人之间,不是他,就是我武田信玄,会将自己的大旗竖立于京都之上。”

    “既然如此,我武田信玄何惧一战!”

    “喔!”饭富虎昌,马场信房二人同时拜下,轰然答应。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一百八十五章 生财大计

    第一百八十五章 生财大计

    就在山县昌景指挥飞驒征讨军大破姊小路,内岛家的飞驒联军之后。

    李晓就向山县昌景告辞,提出自己要率军势回到神冈城。

    李晓的请求令山县昌景大为诧异,在昨日一战中,李晓率领左翼军势击败飞驒豪族联军,为整个战局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以战功而论,李晓可谓是当之无愧的一番功。

    眼下飞驒大局已定,只要攻破了樱洞城,就可彻底铲平姊小路家,若姊小路家一灭,剩下的内岛家也必然孤掌难鸣,等待他们的只有降伏的命运。

    可正是在这摘桃子,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候,李晓却在这时,主动提出率兵返回神冈城,这就令人颇为费解了。

    山县昌景是个厚道人,向李晓保证,这番决战击破飞驒联军的大功,他一定会上禀信玄主公,让他奖赏李晓。

    李晓听后却不以为意,然后说了一番义正严词的话,大意是我为我武田家制霸天下奋战,不求封赏之类高风亮节的话。

    开始众人还以为李晓是谦词。

    结果当天,李晓就带领自己的两百常备返回神冈城,而江马辉盛同样告辞,带着自己的三百军势,亦回到高原诹访城。

    这下众人才相信了,对此山县昌景对李晓的做法是肃然起敬,而木曾义昌则是因为少了李晓分一杯羹,在那暗暗窃喜。

    李晓率军返回神冈城的路上,岛胜猛,师冈一羽等人也是大惑不解,对李晓这样的举动表示不解。

    李晓对此也没有解释,只是在肚子里暗笑,他们不懂,这就是穿越者的实力所在啊。

    正是因为李晓知道,在历史上武田家攻略飞驒的计划,受到上杉谦信第五次出兵川中岛的影响,所以才未能得以全功,导致之前苦战的结果尽弃,所以李晓才提前撤兵的。

    尽管对于武田家而言,这次出征飞驒是半途而废,但对李晓而言却是大大的收获。

    最大的收获就是飞驒两大豪族,姊小路家和内岛家的势力,经此一战之后,遭到重创,实力大大的削弱。

    以李晓的预计,经过这一战,姊小路家,内岛家,将士折损不说,而且为了准备这生死一战,他们领地内的农兵几乎都被动员,无论是战胜还是战败,今年的农业几乎都是废弛了,所以在今年之内,这两家是不可能再出动军势出战。

    并且如果要恢复战前的元气,两家最少也要两到三年的时间。

    这就意味着,李晓今年之内出兵越中,就可以倾尽全力,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

    若是换种情况,若不是李晓预知了上杉谦信出兵川中岛的消息,那么姊小路家,内岛家在这一战之后,就要被武田家铲除。

    尽管到时,李晓可以凭着战功,在飞驒获得一大块封地,但依据之前的约定,武田信玄也会让木曾家分享这一成果,但是木曾家势必也会插足入飞驒的势力之间。

    这等于被李晓视为自己家一亩三分地的飞驒国,被人横插了一杠子。

    况且凭着现在李晓与木曾家的恶劣关系,若对方势力深入飞驒后,刺探出自己神冈银山的情报,那就大大不妙了。

    现在神冈银山对于李晓而言就相当于一座七八万石高的知行地,若要他为了区区飞驒几千石高的贫瘠之地,而付出泄露神冈银山秘密的代价,那就太划不来了。

    毕竟现在神冈银山,名义上还掌握在江马家的手里,而且石高多少对其他人而言也是一个秘密,所以纵然姊小路家,内岛家对神冈银山略有所知,但也不想将这秘密泄露出去,透露给武田信玄知道。

    这样的后果,只是徒然增强武田家的实力罢了。

    而若让木曾义昌知道,情况就大大不一样了,木曾义昌这鸟人,要想给李晓保守秘密,简直做梦。

    所以此番樱洞城合战,对李晓而言结果十分满意。

    而现在李晓之所以急匆匆地赶回神冈城,就是准备对越中用兵一事。

    就在樱洞城合战的第二日,李晓率领自己的两百常备,回到神冈城。

    李晓回城之后,首先听取现在担任神冈银山奉行兼任町奉行的大藏长安,对近期城下町的发展了解个概况。

    在大藏长安的整治之下,商人匠人町,町人町的临街店铺,住宅区已经修筑个大概的规模,同时为新增加的三百常备所住宿的长屋也已经修葺完毕。

    在城下町最早修筑用途,就是给城主行政,以及武士居住使用的,在一般城下町中,武士所占的人口比例达到百分之五十。

    到了之后,特别兵农分离的进行,常备军的建立,导致城下町的人口更多,规模更大。

    以丰臣秀吉为例,在天正二十年,即使一五九二年,其常备就达到两万人以上,而常备同样都是驻扎在城下町中。

    像李晓神冈之町中的常备就有五百人,还包括他们的家人也有近千人也搬入了町中,与其一起居住。

    再加上驻在神冈银山的五百人,神冈之町总人口达到两千以上。

    二三千人口以十六世纪中期城下町人口规模而论,也基本是这个平均数字,当时过万的城下町,多半分布在人口密集的近畿,不过其他地域也有,但却不多。

    当时较大的城下町,比如一乘谷之町,酒田之町,小田原之町等,人口也都是过万。

    即使后来织田信长的居城安土城,其城下町人口,武士约有两千人、商人约七千人,人口勉强徘徊在万这个数字。

    而日后被称百万城的江户之町,现在人口也只有百余户而已。

    目前在神冈之町中,每日所需两千人份以上的吃穿住行,以及各样的行业都必须进入,这无形就是一笔大的潜在商机。

    如米屋,油屋,盐屋这类生活必需品的,早有如盐屋秋贞这样精明的商人,已经先一步在神冈町率先抢点登陆。

    李晓深信至于其他吴服屋,大工屋,鍛冶屋,绀屋,在之后条件成熟了,也会日益登陆在神冈之町了。

    而盐屋秋贞之前承诺李晓重修从城生城到神冈城的街道,也已经修葺完毕。

    现在在这个渠道上,李晓从神冈银山上开采出的灰吹银,通过秘密的方式,兑换来大把大把永乐通宝,军粮,盐,还有指定物质,同时也陆续进入了神冈城中。

    除了一大部分钱投入常备的组建和使用之外,其余的都被李晓投资入城下町发展中。

    眼见自己的城下町正蒸蒸日上的发展,李晓心底生出一股对未来期待感,因为城下町的人口的增加,就意味着商业的繁华。

    商业的繁华之下,也就意味着李晓从城下町征收的赋税增加,成为除农田税收,矿山以外,第三个收入。

    在战国末期,因为借鉴织田家重视商业,矿山的兴起,很多大名家也效仿如此,不再视土地年贡为主要收入,转而加大对商业开发。

    仅以陆奥国的安东家而论,在关原合战那一年,土地年贡以外收入,就超过年贡的收入。

    而李晓眼前的神冈城城下町,虽未成形,但已可以预期到未来的发展,这里将会成为武田家进入越中的重要通路。

    只要武田家继续执行三路并进,攻打越后的计划,那么神冈之町就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以后的商机将源源不断的增加。

    但是神冈之町的弊端,也十分明显,一年只有七个月的贸易时间,道路通行不便等等都是进一步制约城下町继续扩大的限制。

    不过在大藏长安给李晓的预期估算下,明年这个时候,神冈之町就会给李晓带来不小的商业收益。

    在听完大藏长安的汇报后,李晓对领内的发展感到十分满意。

    除了现有情况以外,大藏长安还提出了两个构想,一个是开垦新田,因为现在城下町的发展,人口不断的增加,渐渐飞驒本地的粮食已经不够供应了。

    而若从越中,信浓运输粮食来飞驒。那么因为路程消耗,粮价就会上升。

    这点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现有经济繁荣的发展。

    所以大藏长安提议在明年中,鼓励农民整治水利,大幅开垦新田,以增加飞驒本地粮食的供应。

    同时新田的增加,也可以提升李晓领下的石高,算是一举两得。

    而对此李晓却有另外的看法,因为考虑到飞驒的高地气候,山地地形,所发展水稻,小麦等粮食开垦并非有太大的前途。

    相反若是土豆,玉米等粮食作物,不仅耐寒,并且适用土地贫瘠的山区种植。

    以李晓看过yy种田文的经验,在明末时期,土豆,玉米已被西班牙人引入中国,而到了清朝时,这两种作物,还有番薯,支撑起后来中国的人口膨胀。

    但现在对李晓现在而言,飞驒是个山区,因为消息闭塞,去找西班牙人,明国人去引进土豆,玉米两种食品,还是个老大的难题。

    李晓下一步准备派忍者众去接洽这方面事宜,看看能不能联系到西班牙人。

    接着大藏长安又给李晓提出了第二个构想,就是在神冈之町实行盐买卖垄断。

    大藏长安提议中的意思,就是关于从神冈之町进入飞驒国的所有过关盐货,只能在神冈之町进行买卖。

    这样神冈之町,就会成为整个飞驒的盐货集散中心,飞驒国要买盐的多只能通过神冈城这个途径,此举不仅能增加税收,还能进一步提高城下町的繁华度。

    盐对于飞驒,这样的山地内陆国而言,绝对是个垄断性的战略物资。

    所以在神冈城,这样主要通路上,垄断盐业这其中绝对是一项很大的赚头。

    这一点在历史上,织田信长也做过。

    他建起安土城后,为了增加安土之町的商业收入,就曾硬性的规定,领内之内的有关于马的买卖只能在安土之町进行。

    李晓听了却摇了摇头,大藏长安的想法很好,但却没考虑到具体实际。

    眼下飞驒国盐业,主要是由盐屋秋贞,进行垄断的。在这个没实行乐座乐市的年代,如盐屋秋贞这样的座商权力很大,等于垄断了飞驒整个盐业。

    若是真按大藏长安所提议的,在神冈之町强制实行盐业买卖,一定会触及盐屋秋贞的根本利益。

    到时候盐屋秋贞,很可能会跟李晓翻脸,若是他一怒之下,对飞驒国实行盐业禁运。

    那么李晓领内盐价飞涨,领民们很可能会起来暴动,到时候自己这个领主大人,就不好办了。

    另外盐屋秋贞还有一种选择,就是不通过神冈城,改由现在姊小路家领地上,从越中运盐到飞驒也是一样。

    他唯一只需绕一点远路就是,而李晓却是一文钱都赚不到,还大大吃亏。

    大藏长安见自己两个意见都没在李晓那里通过,显得颇为沮丧。

    但李晓随即安慰了大藏长安,虽说他的意见没有在自己这里通过,但他的这两点构思,确实给了自己很好的启发。

    特别是第二个构思,实行盐业垄断,现在可能不行,但若是李晓将来能攻下斋藤家的城生城,这时情况就不一样了。

    攻下城生城,等于李晓在越中获得了一个据点,越中靠海,当地的盐商肯定不止盐屋秋贞一个。

    到时,李晓就可以不通过盐屋秋贞,而联系到另外的越中盐商,可以打破对方的垄断,实行自由市场贸易。

    并且这时,李晓手头上已经有城生城,神冈城两个飞驒,越中进出路的据点。

    盐屋秋贞那时候再想绕路运盐,就往大山里,再绕几十里山路吧。

    如此,李晓推行大藏长安的强制食盐交易的计划,才有十足的把握。

    而这强制食盐交易只是第一步,李晓想到更深远的是,就是著名的武田家断盐事件。

    历史上,因为武田义信的造反,提前泄露了武田信玄攻打今川家的意图。

    所以今川家以武田信玄破坏了甲相骏三国同盟为由,联合北条家对武田家实行食盐禁运。

    这个举动一时造成,位于山地内陆国的武田家内部盐价的飞涨。

    李晓预知了历史上这一情况,正好通过盐业垄断这一途径,对食盐实行囤积。

    待武田家内部食盐危机一出现,他就可以立即运盐往信浓,甲斐。

    如此一来,既可以成就李晓危难之时,心系主家的名声,又可以乘此机会赚他一笔,何乐而不为呢。

    唯一可惜的,就是历史上上杉谦信‘赠盐予敌’的佳话,看来是要失传了。

    想到这里,李晓不知觉脸上露出了笑意,计划是很不错,但是这项计划的前提,就是必须攻下越中的城生城,作为先决条件。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式战法

    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式战法

    李晓拿定了攻打越中城生城主意之后,立即命横谷幸清去联络他的兄长横谷幸重,李晓想问他最近忍者众负责对越中的情报收集工作,进行怎么样了。

    这支两百忍者众可是李晓让小幡姐妹俩经营明国拉面馆的盈余用高薪供应着。

    自然李晓期待他们能做出一番成绩来。

    接到李晓的紧急传讯,横谷幸重马不停蹄,傍晚过后就来到了神冈城。

    横谷幸重仍是一副虚无僧的打扮,并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显然是从老远地方赶来的。

    李晓首先向横谷幸重询问他之前命他筹办,专司暗杀精英忍者队准备了怎么样了。

    横谷幸重回禀道:“因为主公的严格要求,所以符合条件的人,并不多。筹建半年来,只有十二名忍者符合要求,已经正在训练中,随时可以执行刺杀任务。”

    李晓听了初时微微有点不满,但随即在横谷幸重的解释之下,明白情由。

    原来对方也是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既然李晓对这支暗杀忍者队的要求期待之高,所以人员选拔上也是相当不易。

    在李晓看来,横谷幸重显然是将这支暗杀忍者队,当作后世如特种部队这样来选拔,训练的。

    并且横谷幸重还制定了每两个月淘汰最弱一人的规定,当然出于对他们严格训练的回报,这支忍者暗杀队也是拿着高薪在办事。

    听了横谷幸重的详细描述,对于他的这次办事,李晓还是表示满意的。

    接着他又向横谷幸重问起了城生城,斋藤家的情况。

    横谷幸重这次刚刚是从城生城赶回,随即将他已收集到城生城的第一手资料,全数报告给李晓。

    城生城,又称为蛇尾城,城域南北约四百六十间、东西约九十间,覆盖整个丘陵山体,在当时算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山城。

    城池东靠神通川,南面是其大手门的位置,所有靠南一面是防御是全城最坚固的区域,城池上的防御工事有土桥、丸马出,二重的虎口,还有人工切削做的断崖。

    显然是经过守城者的精心射击。

    凭着情报上这几点,李晓得知这座城生城,若是要强攻,凭着李晓手头上这两百常备,加新募的三百人马,也是不够的。

    李晓预料的没错。

    事实上,之前城生城,曾遭到神保家家主神保长职率大军包围,并被攻打一年以上,仍未陷落的辉煌战绩。

    后来神保长职与斋藤家家主斋藤利基,在能登畠山家仲介下,以神保长职将女儿嫁给斋藤利基为条件和睦。

    神保家与斋藤家因此结为同盟,并且之后的关系迅速升温。

    而除了有坚城之外,斋藤家本身实力也不弱,斋藤家自身石高就有一万五千石,并且凭着城生城作为飞騨越中重要交易据点的便利,一年的商业收入也是不菲。

    城生城中有一支百人左右的常备常年驻扎,若是再进行动员征召,也可集结起一只五百人左右的农兵进行出战。

    就双方实力而论,斋藤家只在目前李晓实力之上,而不在之下。

    当然若是李晓凭着明年神冈银山的继续开发,那么他的实力又会超越齐藤家,但是对于李晓而言,若等到明年再进行斋藤家的攻略,那无疑就是错失良机了。

    并且斋藤嘉除了自身势力之外,还有两个实力强大的同盟,斋藤家家主斋藤利基的妻子越中守护代神保长职的女儿,他的儿子斋藤信利娶了姊小路良赖的女儿。

    姊小路家目前尚且不说了,今年之内肯定对李晓造成不了威胁了,若是以后以姊小路良赖父子的野心能力,倒是李晓的一个劲敌。

    但神保家就不同了。

    在越中四郡中,妇负郡(越中中部),射水郡(越中西北部)是神保家的势力范围,神保家家主神保长职出任这两郡郡代,而面积最大的新川郡(越中东部),则由椎名家占据,椎名家同时也越中守护代,其家主椎名康胤也是新川郡郡代。

    不过在永禄三年之后,越后之势力,已经进入新川郡。

    而砺波郡(越中西南部)现在则是一向宗的势力范围。

    以上只是大概范围,实际上各郡之间多方势力犬牙交错。

    作为昔日越中三守护代之一的神保家,现在的情况,应该用劫后重生这四个字来形容。

    在永正十七年,即一五二零年,神保家家主神保庆宗败于长尾为景(上杉谦信之父),而自刃,神保氏衰灭。

    之后其子神保长职复兴神保家,击败了入侵之一向宗,并重新恢复家族旧领妇负郡,射水郡。

    完成中兴大业之后的神保长职意气奋发,发起了越中统一战,向另一越中守护代椎名家发功攻势。

    椎名家当时顶不住神保长职的攻势,遂向上杉谦信求援,成为上杉谦信介入越中的口实。

    永禄三年,第四次川中岛合战前一年,上杉谦信沿着他祖父,父亲的当初出兵越中的路线,第一次出阵越中。

    椎名家在上杉谦信的帮助之下,击败了神保长职的军势,后又经数度激战,上杉谦信两度攻陷神保家本城富山城。

    神保长职不得已下经过能登畠山义纲的仲介向上杉谦信降伏。

    因为椎名康胤引别国势力借兵插手越中一事,神保长职与椎名康胤二人结下了化不开的恩仇。

    神保长职降伏上杉谦信之后,上杉谦信对其从轻发落,让他保留了妇负郡,射水郡两郡。

    故而作为城生城斋藤家的盟友,神保家的势力绝对不是李晓现在可以撼动的,若李晓攻击城生城,就必须考虑神保家的反应和态度。

    李晓必须考虑到,若攻陷了城生城,引来神保家的征讨大军,那必须如此处置应对。

    听完横谷幸重的禀报后,李晓对越中情报做了一些安排,就让他退下,继续负责对城生城的监视。

    接下来的日子起,李晓就要抓紧自己的常备训练了,立即组建成新军,增强自己的实力。

    眼下他的三百常备,已是训练有成,李晓立即交给岛胜猛,让他与原来的两百常备,重新编组城五百人军势。

    李晓重中之重是将这支常备,迅速训练成精锐军势,以投入战斗。

    李晓首先在小幡晓宪原来铁炮队的基础上,扩建了编组了自己的铁炮队。

    李晓花了一笔重金,来向近江商人购买铁炮,为自己组建了一支八十人的铁炮队。

    这购买铁炮的费用,几乎花光了李晓所有的积蓄,还预支了今年神冈银山的所有收入,等于向盐屋秋贞借了一屁股的债,但是李晓深信这笔钱花得物有所值。

    在之前的战斗中,李晓已经见识到铁炮这种热火器,在冷兵器时代的作用。

    铁炮除了拥有极高的杀伤力外,其轰鸣的响声,也会震慑住,很多对铁炮不明所以的下级足轻。

    并且除了铁炮采用之外,李晓还决定参考这个时代,已在欧洲成为主流战术的西班牙方阵,以及未来在北方雄狮古斯塔夫二世手里,将来大发光芒的莫里斯方阵。

    李晓决定采用铁炮队和足轻队混编的方式,将自己的常备训练成一支正规的战术编队。

    西班牙步兵方阵继承于马其顿方阵和古罗马军团方阵,以连队,纵队,步兵团为军事编制。

    连队一般在两百五十到三百人之间,纵队则有四至五个连队,步兵团则有三个纵队组成。

    以其军事编制,以及执行作战任务,近似于近代的团,营级单位。

    在西班牙步兵方阵,一般是以纵队作为最小作战单位,一个纵队一般有两种不同的连队,即长矛手连队和火枪手连队,有时候还混编有戟兵、剑盾兵连队。

    在十六世纪一段时期时,西班牙方阵这种军制统治着欧洲战争。

    而李晓将要采用的战术编队,同样战阵线列化,主要效仿古斯塔夫二世的方法。

    古斯塔夫二世,是李晓小学时候看过一本世界二十位军事家传记知道的,对其印象十分深刻。

    历史上,古斯塔夫二世是瑞典国王,在后来评价上,既是一位出色的名将,也是一位出色的军事改革家。

    他所大放异彩的时代是,作为新教徒阵营一方参与的三十年战争。

    不过古斯塔夫的战术,并非是自己独创,他战术效仿之人是荷兰名将莫斯里亲王,

    莫里斯发明的战斗队形,被称为“莫里斯横队”,同样是参照自古罗马军团方阵,以及后来的西班牙方阵。

    李晓想出这个想法之后,第二天找来岛胜猛,小幡晓宪,木下小一郎等家中大将商议。

    李晓的想法,对这个时代的人而言,简直是闻所未闻,即使如岛胜猛这样见多识广的人,也从未听说过,什么战术编队。

    岛胜猛率先向李晓提出疑问:“请问主公,你的所思所想,臣下从未听说过。一般而论,各国大名备队合战时的战法,都是在合战中,由铁炮队,弓足轻队在阵前先行射击,之后再由枪足轻队压上进攻,主公如此所谓战术编队,有何过人之处?”

    李晓向岛胜猛解释言道:“这过去的战法,都是适用了弓足轻战术,不适合铁炮足轻的战术。铁炮不同于弓箭,射程比之远,射速比弓箭慢,杀伤力比弓箭强,所以新战法使用,完全是配合铁炮加枪足轻的新式战法。”

    铁炮队加枪足轻的新式战法?

    李晓此言一出,众家臣都顿时表示惊愕。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一百八十七章 西班牙方阵

    第一百八十七章 西班牙方阵

    在十六世纪,世界上大体有两个区域,已经长期将火器列装部队,并应用于实战之中。

    这两个区域,一个是欧陆,一个就是明朝。

    由于火绳枪是以平射,射速慢的特点,不同于弓箭可以抛射,并且射速较之快,所以欧陆,明国的军事家们一直寻求一种,发挥火绳枪最大威力的阵形。

    在明朝,戚继光南平倭寇后,北调长城,以防的游牧骑兵。

    当时明朝军队火器普及率极高,戚继光针为了发挥火器的优势,用车步混同的方式,组建车营。

    车营的战法,就是用坚固的战车作为防御屏障,将火器装在车上,遇敌时拒车防守,并以鸟铳、火箭、佛郎机轮番施放,作为打击。

    不过车营的战法,对李晓而言,并不适合作战,多山地,少平原,车营行驶不便,而且也没有那么多驮马来驮车。

    事实上西班牙方阵除了长矛火枪混同外,较之明国的车阵,以及同为戚继光发明火器步兵混同的鸳鸯阵,有一个根本上战术的革新。

    岛胜猛,师冈一羽,小幡晓宪,木下小一郎,大藏长安他们五个面面相窥,对着李晓抛出的一个又一个新名词,一个又是一个新概念,现在是一团雾水,满脑子浆糊的局面。

    李晓顿时因此生出一种穿越者的优越感,这就是知识的力量,谁说整天玩游戏,玩不出知识来的。

    西班牙方阵,就是信长之野望里,南蛮科技,西班牙最后一项科技树的西国方阵。

    李晓装出一副知识渊博的模样来,言道:“这个新战法,我将他命名为西国方阵,就是效仿泰西国,哦,不,你们叫南蛮人的战法。”

    “南蛮人的战法?那些蓝眼睛,大鼻子的南蛮人的战法?”岛胜猛,大藏长安是李晓家臣团中仅有见过南蛮人的,都是他们当年在博多游历,学习时候见过南蛮人。

    “没错,铁炮就是我们明国人发明,然后传给南蛮人,之后南蛮人又传到的。”李晓为了加强他们对于新式战法的信心,作了一番解释。

    听到这里,岛胜猛,师冈一羽他们都一头,对于铁炮从种子岛传入,这一点他们是知道的。

    “西国战法在泰西,额,也就是南蛮人那边,是主流战法很是厉害,他们针对铁炮的特点,将铁炮队设计成8-12排的站位方式。”

    “8-12排?为什么要这么长呢?”小幡晓宪当场提出疑问,他是李晓麾下的铁炮组头,对铁炮自然十分了解。

    一般的合战之上,铁炮队都是站在己方长枪足轻阵的前列,要么站姿,要么跪姿站成一排,或者是站,跪两姿态,站成两排同时齐射。

    铁炮足轻开完一枪后,迅速溜回到队伍最后面。

    而在小幡晓宪的理解里,铁炮是只能平射,不能像弓箭般抛射,如果站成8-12排不意味着,后排的人射击,很容易击中前排,或者只能朝天空放枪。

    李晓向小幡晓宪点了点头,言道:“你说的没错,不过遭遇敌军时,西国方阵的铁炮队,只有第一排才能射击,然后第一排铁炮足轻射击完毕后,在排与排的间隙中后退,退到最后一排去装弹,让第二排铁炮足轻射击。这样的战术,我将他称为后退装弹战术!”

    李晓此话一出,顿时在场之人都是一团雾水,只有小幡晓宪脸上脸上露出了喜不自胜的神色。

    他言道:“主公,这战法十分高明,如此我们的铁炮队就可以不间断的,从头射击到尾了。”

    小幡晓宪此言一出,众人才微微略有所悟,并非其他人的悟性差,只是对于铁炮这新鲜事务,大多数人都不了解。

    李晓微微一笑对小幡晓宪的领悟力表示了赞许。

    所谓的后退装弹战术,正如他刚才所说。

    就是当遇敌时,第一排火枪手齐射后,第一排的火枪手在排与排的间隙中,后退到最后一排去装弹。待前排火枪射击都射击完毕后,原本第一排的火枪手已装填完毕,在原阵势最后一排的位子上射击。

    最后火枪队的阵势,不向前,反而是在射击之中,步步倒退,又称之为反向前进(uterarch)。

    据说西班牙人说,假设有十排以上的火枪横队,还有充足的弹药,西班牙方阵就可以保证,战事从头到尾,火枪火力一直不间断。

    在历史上西班牙人最早是在,与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帕维亚之战(公元一五二五年),第一次采用后退装弹战术,然后打得法军打败,法王弗朗索瓦一世被俘。

    西班牙方阵,以这种后退装弹战术,在欧洲战场力压旧时代封建军队,以至一百多年后在燧发枪问世并逐步得到完善时,这种战法仍然是弥补火枪发射速率太慢这一缺陷的主要手段。

    不过后退装弹战法,并非西班牙人独创,明初大将沐英,本愿寺和尚,魔王都采取过类似的三段击。

    小幡晓宪越想越是兴奋,颇为乐观地言道:“主公,这个战法真是绝妙,如此?br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