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37部分阅读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37部分阅读

    形。

    “杀!”

    武田军足轻重新开始压上,而锋矢阵箭头两翼的侧面的马场昌房队,高坂队亦然纷纷奋勇向前。

    武田军重新排成锋矢阵,一口气攻向了河上联军的军阵中。

    而河上富信看着这支俞挫,反而俞勇的武田军,反是吃惊得目瞪口呆。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一百六十章 一马当先

    第一百六十章 一马当先

    从高原诹访城退下的姊小路军正缓缓地集结,重整军势。

    看到武田军前阵遭到河上军标枪射杀,而损失惨重时,姊小路赖纲忍不住一笑,对左右言道:“本以为河上家,不是武田军的敌手,不料今日倒看走了眼。”

    姊小路良赖摇了摇头,言道:“临阵之时,绝不能轻敌,要知道上杉谦信这样的举世无双的名将也会败在||乳|臭未干的武田胜赖手下,更何况其他人,战场上瞬息万变,稍有大意强弱之势就可以逆转,捅狭间,河越城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姊小路赖纲点了点头,言道:“父亲的话,我记下了。”

    “嗯?”姊小路良赖轻哼了一声。

    “怎么了?父亲大人?”姊小路赖纲问道。

    “怎么武田军受挫之后,反而更勇,甲斐人之善战,果然可怕。”

    听姊小路良赖这么说道,姊小路赖纲看去果真武田军,受挫之后,反而是更是奋勇起来。

    见此情景,父子两人脸色都是微变,这样的军势实在太可怕了。

    姊小路良赖突然面露讶然之色,将手指着武田军军势中,当先在前猛冲一员大将,问道:“此人是谁?如此勇猛,难道就是李晓?”

    姊小路赖纲看了一眼,只见对方手持一把厚大宽长太刀,挥动之间四面斩杀,所经之处一片血肉横飞,残肢断臂。

    在面前河上家的武士足轻,无论是刺出长枪还是劈出太刀,都被此人用恐怖的臂力,劈成两段或者一刀震飞。

    此人几乎是在瞬间,仅仅凭一人之力,就在河上军密集防御的长枪阵前,硬生生打开了一个缺口。

    一旁的姊小路大将见此纷纷咋舌,有一人竟然忍不住言道:“当世竟然有如此猛将,看来这李晓果然名不虚传。”

    “不,传闻李晓擅长使枪,而这人所用的厚大太刀,明显不是李晓的兵刃,显然只是他一员部下。”姊小路赖纲出声解释。

    姊小路赖纲如此解释,反而令姊小路家众将更加惊惧,连区区一名手下就勇猛成这样,若是李晓本人亲至,那还了得。

    正当众人惊疑未过之时,这时武田军阵中又杀出一名穿着白衣的剑豪来。

    之所以说此人是剑豪,是因为对方不像武士般,全身穿戴铠甲,只是穿着一身白色棉服,下身穿着数道褶皱的马乘袴,袴裙下不穿草鞋而是木屐。

    而更加奇怪的是,此人腰间不别肋差,而是居然在一左一右各别了两把长柄武士刀,一共四把备刀。

    只见对方双手上握持一把锐利而长的太刀,脚步轻盈,身法飘忽不定,而辗转腾挪之下长刀翩然舞动,每一下劈落,仿佛半天之中有一道电光劈过。

    而在此人面前,无论是河上家的武士或者足轻,无人是他一招之敌,中剑之后,不是颈血喷溅,就是向前扑身倒地。

    当剑刃卷刃之后,此人就将太刀猛掷向前,再掷杀一人后,再瞬间从腰间又抽出一把武士刀,继续挥杀。

    只见这名剑豪越战越兴奋,各种难以置信的出剑角度,但同样剑速都是快得不可思议,仿佛他上阵来不是为了获胜,而是仅仅用杀人磨练自己剑技的。

    杀人只用一刀,这样恐怖得只在传闻之中的剑术,居然在姊小路家众将面前,活生生地看见了。

    姊小路家一名足轻大将,看着这一幕,颤声言道:“难道又不是李晓,仅仅是他一员部下吗?”

    姊小路赖纲摇了摇头,心道,显然如此勇猛的两员大将,确确实实都只是李晓部下而已。

    李晓的武田军,在岛胜猛,师冈一羽这两名绝世猛人的大发神威之下,一口气杀进了河上和仁两军的结合部,以中央突破的战法,硬生生在对方的阵势里搅动杀开。

    河上军上下虽然作了比较顽强的抵抗,但仍是抵不住武田军如狼似虎的攻势,阵势已显露出渐渐不支的态势。

    李晓在后观望全局,只见姊小路军已经从高原诹访城,将人马撤下大半,而其军势在城下正重新集结之中。

    因此李晓的武田军,若不能尽快击溃当前河上联军的军势,马上就面对姊小路家的增援,然后将陷入苦战,或者面临败亡的危境。

    所以李晓当机立断,决定亲自出阵,将精锐的马回众和作为后诘的预备队投入。

    随着太鼓声急速催促,武田军的总攻击开始了。

    持旗手高举着日月双纹的旗印,向前行进。

    李晓勇武之名,早已名扬关东,而此刻作为大将的李晓,亲临第一线。

    眼见李晓提枪跨马的身影出现在阵中,武田军上下士气为之一振,全军爆发出一股震天的喊杀声,攻势瞬间再度增强。

    除了李晓的常备之外,同时马场昌房队,仁科队,高坂队亦然同时发力。

    李晓见此情景颇为自得点了点头,看来这就是自己“统率力”高的具体体现,还能够使得全军士气值上升。

    “驾!”

    李晓双腿一夹“黑锻”的马腹,黑锻驮着李晓,四蹄狂奔而起,黑锻比之前栗色大马,身形丝毫并不逊色,并且速度和瞬间爆发力更胜了一筹,这令李晓当真是如虎添翼。

    李晓一马当先,而身后马回众亦然跟上,母衣众身后母衣犹如一个鼓起的大包裹,哗地在身后飘动,在骑兵身后则是几十名枪足轻,提枪狂跑着随着母衣众接力而上。

    李晓寻觅了河上联军阵势一处最薄弱的要害处,然后自己手持长枪催马狂奔。

    黑锻短时间之中,爆出出那风驰电闪的速度,令李晓几乎是瞬时之间就杀到敌军面前,令对方措手不及。

    同样的黑锻将李晓手下母衣众坐骑日本马,远远地甩脱在后。

    而那些母衣众眼见主公独自一人杀进敌军阵势,生怕李晓有什么闪失,一副羞愧的赶忙狂抽马鞭,希望能立即赶上在一旁护卫。

    不过他们的担心显然是多余了。

    待李晓驱策黑锻杀到,在河上军阵势之中掀起了一阵狂飙。

    激战持续着。

    姊小路军终于将攻城的军势重新集结完毕,但这时他们已无必要支援河上军的必要了。

    姊小路良赖和姊小路赖纲父子眼中所见,是漫山遍野败逃,被武田军打得溃不成军的河上军。

    河上家家主河上富信的首级,直接被武田家的另一员大将马场昌房讨取。

    山上姊小路家众将看得都是目瞪口呆,今日一战,他都不自禁生出这种念头,若武田信玄麾下的武田军都是这样的战力,恐怕上杉谦信真是有难了,武田家四次川中岛合战就不用打得这么辛苦了。

    特别是方才敌军大将李晓的表现,更是令他瞠目结舌,一人一骑杀入河上军中,如入无人之境,果然盛名之下名副其实,令众人不禁生出,马中黑锻,人中李晓的念头来。

    这一战的结果是,河上联军在武田军攻击之下完败。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国之地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国之地

    “姊小路家退兵了。”

    江马时盛说出这句话后,松了一口气,可是脸上却丝毫没有喜色,因为他看向城的另一边那飘扬的武田菱旗指物,以及那日月双纹的旗印,目光之中透出一股厉色。

    “没想到武田军强到如此地步。”江马时盛淡淡地说了这么一句。

    在河上和仁军大败之后,在城下姊小路家的一千多军势,正徐徐后撤,并未露出丝毫仓促之色。

    显然姊小路良赖也是一员统兵的良将,安排下足够殿后的军势,本阵大军缓缓后撤。而凭江马时盛手下这支残兵根本没有追击的能力。

    而相对父亲的神色,江马辉盛眼神之中却有几分神采飞扬,但他神色内敛,脸上未露出丝毫异色。

    “父亲大人,武田军为何不乘胜冲击姊小路家的后军呢,凭现在一战而胜气势,武田军至少有把握击溃,姊小路家的后军呢。”江马辉盛问道。

    江马时盛冷哼一声,言道:“这就是武田家打得好主意,姊小路良赖并非庸才,追击能不能胜是两说,但只要飞驒国有姊小路家在的一日,我江马家就不得不对武田信玄附耳听命。”

    “想必武田信玄还更感谢姊小路家,若不是他们侵入我江马家,他能如此轻而易举插手飞驒吗,而到了现在,我江马家到处都要借重武田家,听对方的摆布,如此才是姊小路家存在的价值。”

    江马辉盛一愣,自己一直觉得父亲胆小懦弱,优柔寡断,没有决断的气魄,特别是快要破城时,那副六神无主的样子,实在愧为一城城主,到了此刻,他才发现父亲安定下来,确有深谋远虑的一面。

    江马时盛看了江马辉盛一眼,言道:“辉盛,你的那点小心思,还有对本家图谋,我早都知道,只是没说破而已,但是我能理解你的之所这么做。眼下武田家已迫到我江马家的地头上了。现在一切存亡以本家基业为重,所以你要将任何打算都收起来,只有将我江马家的家名传承下去,才是关键。”

    江马辉盛顿时背上冷汗直冒,原来他与武田家李晓内通的一事,江马时盛一直都知道,只是没有说破而已。

    当下江马辉盛连忙跪倒拜下,言道:“父亲大人,一切都是我的错,利欲熏心,日后必然一切以本家为重。”

    江马时盛点了点头,言道:“你能这样想,就很好了,只要我江马家父子齐心,武田信玄若要并吞我江马家,哪里有这么容易。”

    而就在这时,武田军军势缓缓向高原诹访城靠近,并向城上的守军,发出入城的请求。

    得知这一消息,江马父子都是脸色一变,这是武田军在试探江马家的行动,怎么说对方也是解救江马家的盟军,若将他们拒之门外也太过于无礼了,但是若对方别有什么企图,要一举夺城,在这江马家最虚弱的时机,灭亡江马家那该如何是好。

    江马时盛目光一闪,显然正在做着痛苦的忧虑和挣扎之中,而江马辉盛此刻也是手心冒汗。

    这时一名武士奔向城头,

    “禀报大人,神代家,吉村家的军势出现在本城的侧翼。”

    “哦?”江马时盛脸上又几分讶然,但是脸上却露出一丝喜色来。

    他和江马辉盛,还有江马家的几名武士,一起奔到本丸曲轮的另一面,果然见到在这里有两路军势,打着神代家,吉村家的旗号正朝高原诹访城而来。

    江马家的一名武士愤愤不平,冷声讽刺言道:“神代家和吉村家,来得真是“恰到好处”,姊小路家退兵,这才赶到,是来给我们收尸的吗?”

    “来总比不来的好,”江马时盛淡然言道,然而神色上重新精神焕发,他对众人言道,“神代家,吉村家,怎么说也是我飞驒国的豪族,是我江马家的家臣,比武田家那般狼子野心的家伙,要好上一百倍,有了他们的军势,至少面对武田家的时候,我们能多有几分底气。”

    “喔!”众将听了都答应一声,江马时盛的意思很明白,对他们而言武田家是外来者,抱着一股排斥的情绪,这是必然的。

    “开城门,让武田军入城。并且一会见到神代,吉村两家家主,不可有丝毫无礼,懂吗?眼下他们才是我江马家对抗武田家的最大臂助。”接着江马时盛从属下接过头兜,重新戴上,恢复了一派自信,一方豪族地头的威风,“走,就让我们会一会这武田家的李晓,各位拿出精神,却不可让武田家小瞧了我北飞驒的勇士。”

    “喔!”众将答应一声。

    李晓,岛胜猛,师冈一羽于高原诹访城城下,看着这座高耸的山城。

    高原诹访城是由江马家上一代家主江马时经所筑。

    经过江马时经,江马时盛父子两代家督的经营,已经十分坚固,全城都有山石垒砌而成,显然在飞驒这样的地方,寻找这么大块的山石并非易事。

    而城头之上猎猎飘动的正是平氏北条家的家纹三阶麒。

    李晓已经瞧见神代家,吉村家的军势正缓缓朝城下开来,而就在这时高原诹访城这边的城兵,才向李晓他们发出入城的邀请。

    李晓向岛胜猛示意将军势留在城外,自己与师冈一羽两个人入城就可以了。

    岛胜猛倒担心李晓安全,问他是否要多带一点侍从,李晓却不以为意,江马家在这个时候绝不敢跟武田家翻脸的。

    要知道这一战,姊小路家虽然退去,但实际上兵力损失并不大,而反观江马家本家人马损失惨重,而四大家臣已去其二,剩下两家也与主家开始暗生间隙,这个时候唯有倚重武田家,才能维护他们在北飞驒的地位。

    如果没猜错,归云城的内岛家,接下来也会进一步有所动作,他们会继续支持姊小路家,还是乘此机会跳出来起势,上演飞驒国的三国演义,这不得而知。

    所以内岛家应该算是,影响飞驒国的一个变数存在。

    李晓现在也只能扯着武田家这张虎皮,在飞驒国得瑟,而实际从武田家的大战略上,在明年之前,武田信玄根本无力,从西上野的战场抽身而出,派出军队对李晓进行支援。

    这一点武田信玄之前已写信对李晓说得很清楚了,所以飞驒国现在的一切攻略,都只能靠李晓一人来把握。

    李晓和师冈一羽策马上本,奔驰在城中马道。

    待行到本丸之前,江马时盛,江马辉盛父子二人,还有江马家的一系武士都在那里等候。

    李晓将马鞭递给师冈一羽,跳下马来向江马时盛见礼。

    江马时盛和江马家众将本以为,这李晓既是勇将,应该十分粗豪才对,而现在看起来除了身形比他们高以外,看过去倒是一名十分斯文有礼的年轻人。

    江马时盛惊讶之意只是一露而过,然后开口言道:“对武田家来援一事,江马时盛在此十分感谢。”

    李晓十分爽朗地哈一笑,言道:“区区小事而已,以今日武田家和江马家的关系,说这些实在太客气。”

    江马时盛点了点头言道:“李晓大人,并非客气,在下再重申一边,依据之前的约定,武田家与江马家只是同盟关系,并非臣属的关系。”

    李晓看了江马时盛一眼,问道:“江马大人还是太见外了,分得这么清楚,也好,这是阁下的决定,一切遵照就是。”

    江马时盛微微一笑,见自己在颜面上稍稍占了上风,心底平衡了一点。

    接下来江马时盛在天守阁中接待李晓,双方入内后分宾主坐下。

    李晓让师冈一羽拿出一封文书,言道:“江马大人,这是之前我方提出的协定,并略作了一番修改,阁下如果没有异议,就签下花押吧。”

    李晓说完,一名江马家的武士将李晓手中文书拿过,递到江马时盛的手中。

    江马时盛接过文书之后,看了数行后脸色一变,将文书重重往地上一掷,喝道:“阁下这么做,未免太过了吧,我之前许诺你们武田家救援之后,而酬谢的领地一共是三千石高,何时变成五千石高。”

    李晓不动声色地,言道:“江马大人,操之过急了吧,何必不等将文书看完。”

    “不必了,阁下毫无同盟的诚意,我在此拒绝,阁下请吧,改日还是让信玄公亲来飞驒一趟,如此相谈方显得诚意。”江马时盛脸色一沉,一下把话说绝,并且语气森然,竟然摆出一副送客的模样,让李晓师冈一羽回去。

    顿时场面上的气氛,一下变得紧张了起来。

    而师冈一羽顿时大怒,让武田军回家?武田军是经过血战一番才救下了江马家,江马时盛这么做无疑是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举动。

    只听噌地一声,

    师冈一羽忍不住,就要当场拔刀。

    而这一番之下,江马家的武士们亦然色变,纷纷站起身来伸手按刀。

    评定室内一时之间,充斥着火药味,呈现一种剑拔弩张之势。

    江马时盛冷笑一声言道:“李晓大人,你想在这里动武,这不是太不智了吗?”

    只见江马时盛双掌一合,评定室两侧纸拉门一下破开,二十多名手持刀枪的江马家的武士足轻,在左右包围了李晓,师冈一羽二人。

    此刻江马时盛反是从容地坐下,一副老子早有准备的样子。

    李晓伸手下按,停止了师冈一羽拔刀的举动,看了江马时盛一眼,言道:“江马大人,凭这点人,就拦得住我们二人?白根山,上杉谦信八千大军都办不到的事,你以为这高原诹访城区区几百残兵,就可以办到。”

    说到这里,李晓将手朝江马时盛鼻头上一指,厉声言道:“江马大人,我们二人既敢孤身前来,就有足够把握能离开这里,明国有句古话叫咫尺之内,人尽敌国,莫非你真的要拿自己性命一试?”

    李晓这么一说,江马时盛只觉得一股寒气透进,顿时脸色巨变。

    换其他人这么说,他一定会嗤之以鼻,但是李晓和他这名部下,这二人的勇武,他刚才可是在城下亲眼见识过的。

    咫尺之内,人尽敌国,江马时盛汉文功底虽不太好,但也知这是李晓威胁自己之意,若扯破了脸皮,他就要行荆轲刺秦王之举。

    江马时盛只觉得背心冷汗透湿,他将手一挥,左右的武士足轻向他行了一礼,然后一起退下。

    江马时盛缓了一口气,言道:“李晓大人,是你这位部下太冲动,如果阁下没有什么其他想法,我们当然不希望和武田家交恶。”

    李晓见四周武士足轻都退走,言道:“阁下以为这样就不会交恶我武田家吗?”

    江马时盛怒道:“我并没有毁约,而是你们临时加了条件,本来我和阁下密使说好,若解围之后,可酬谢武田家三千石石高的土地,可是眼下阁下一下子提高到五千石高,这难道就是你们武田家信守承诺的表现吗?”

    李晓冷笑一声言道:“可是之前,我答应来解围的时候,阁下只说让我击退姊小路家的军势就好,却没有说,除了姊小路家军势外,还有河上,和仁两家军势啊?”

    在李晓的反诘之下,江马时盛一时语塞。

    江马时盛气得胡须直翘,然后手指颤抖地指着李晓言道:“阁下这是在强词夺理。”

    闻言李晓冷哼一声,言道:“是不是强词夺理,我却是不知,但既然阁下这么没有详谈的诚意,那么我想可能姊小路家或者内岛家,他们那里更有兴趣,听我这一番强词夺理。”

    江马辉盛见李晓和他父亲两人,彼此僵持不下,忙出来打圆场。

    江马辉盛走上前,将地上的文书捡起来,言道:“父亲大人,李晓大人,请息怒,这样相谈是根本没有成果的。”

    这时一名江马家的武士突然出声言道:“李晓大人,阁下对于这增加的两千石石高的领地,有什么解释吗?”

    李晓点了点言道:“不错,这多加的两千石高,正是我武田家显示对江马家同盟的诚意,先透露一个消息,武田主公明年将派遣超过五千的军势,进军飞驒。”

    “五千军势?”

    众将闻言都是吃了一惊,若武田家这五千军势真进入飞驒,就是整个飞驒国上下所有豪族军势加在一起,也不是敌手。

    到时,就真的到了顺武田者昌,逆武田者亡的地步。

    李晓点了点头言道:“武田主公,之前有交代过在下,我武田军真正谋求的是消灭越后之上杉谦信,所以飞驒国领地的获得,并非看重,我武田家更看重的是与飞驒各豪族的同盟关系。”

    李晓的话一出,江马家众将听了都是暗暗嗤之以鼻,骗三岁小孩都不是这样的,对飞驒国没有领土野心?笑话。

    李晓继续正色言道:“姊小路家悖逆妄为,攻灭原国司不说,还窃取其家名自居,并蒙蔽朝廷,得到了官位册封。这样的大名家,实在不配支配,这飞驒一国,所以信玄主公的意思,是让我商量与江马家同盟一事,然后攻灭姊小路家,两家平分其领地,而这两千石高,就是你们江马家给与我武田家的保障。”

    江马家众将听了李晓这话,都是一惊,武田家与江马家平分姊小路家的领地,这诱惑也太大了吧。

    姊小路家的石高,有一万六千石之多,两家平分,也就是江马家可以获得八千石高。顿时此刻连江马时盛听到李晓的提议,也是意动了。

    他仔细将文书捡起重新看了一遍,上面果真有写着武田家与江马家平分姊小路家领地的条约。

    而李晓此刻看着姊小路家一干人的反应,心底暗暗冷笑。

    他之所以将这原本答应的三千石高,一口气提到五千石高,也是有原因的。

    在出阵飞驒国之前,李晓曾向武田信玄写信诉苦,说飞驒国又小土地又贫瘠,民风又彪悍实在不好攻取,所以向武田信玄要兵要钱要粮。

    而武田信玄见此回信给李晓,说武田家的攻略已全部倾向西上野了,所以要兵没有要钱没有,要粮也没有。

    不过武田信玄也抛出了一个,对于李晓而言,天大的诱饵,若是他能凭一己之力攻下飞驒国多少地盘,就全数封给李晓作为知行地。

    所以现在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李晓冒着和江马家翻脸的危险,从江马时盛嘴里将原本三千石高的领地,一下子提升到五千石高。

    因为这些打下来的,实实在在都是李晓以后自己的地盘。

    而现在李晓看向江马家一干众人,屏息静气地等候他们商议的最后答案。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一百六十二章 升任城主

    第一百六十二章 升任城主

    甲斐,武田家本城,踯躅崎馆。

    武田家两万出征上野的甲信大军,已经凯旋而归。

    在武藏松山城城下,武田北条联军一共近五万大军,苦战围城近五个月,仍就不克。

    松山城守将上杉宪胜出身自深谷上杉家,后继承自河越夜战断绝的扇谷上杉名迹。

    在永禄四年,上杉谦信率十万关东联军出阵小田原,拔掉武藏要冲松山城,就命上杉宪胜在此驻守,岩付城主太田资正,安房国大名里见义弘协防。

    上杉谦信的目的,以松山城这座坚城扼住北条家出入上野国之咽喉。

    上杉宪胜并非庸才,而松山城更是一座有名坚城,城中装备有众多铁炮,武田军攻城之下损失惨重,武田家铁炮大将日向藤九郎战死,名武士米仓彦次郎中弹险些身死,后来喝了一碗马粪,吐出鲜血,才免于身死。

    因为强攻数月未果,武田军伤亡惨重,最后武田信玄想出办法,调来了挖金山的“金掘众”,在城下挖了三条地道入城,并一举攻陷松山城外城。

    这才使得松山城陷入弹尽粮绝之绝境,上杉宪胜不得已下只能降伏。

    闻之松山城落城的消息,上杉谦信的八千援军才刚刚抵达厩桥城。

    上杉谦信一怒之下,发书斥责太田资政救援不利,并将上杉宪胜两个作为人质的儿子,一起处斩,于是好容易由上杉宪胜继承的扇谷上杉家,这回真正地绝嗣了。

    武藏国前沿的松山城已失,关东群豪也已经离心,所以上杉谦信梦想再如上一次汇集十万大军,围攻小田原已变得不可能。

    上杉谦信也未甘心吃亏,转而攻灭附庸北条家的两个小豪族小山家与佐野家,扩张了领地之后,最后率军返回了越后。

    不过尽管做了努力,但上杉谦信,在关东影响力还是进一步衰退了。

    而北条家此刻也将战略重心向东转移,起因是攻打松山城时,安房国大名里见家数度出兵袭扰北条家的后路。

    此举令北条氏康大为恼火,于是攻下松山城,平定下武藏的局势后,就向安房国用兵,先平定后方再说。这就为两家第二次国府台合战埋下了导火索。

    由于上杉,北条在上野的势力退却,武田家渐渐将西上野除箕轮城一块,统统划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踯躅崎馆内,武田信玄设宴款待此度出阵松山城的有功之将。

    而作为嫡子武田义信,四男武田胜赖亦有出席。

    自岩拒城之战后,在武田家家臣们,一直以为武田义信就在东光寺养病,而事实上武田胜赖知道,这是武田信玄为了惩罚了武田义信在之前内通上杉家之举动,将他幽闭于东光寺中已有大半年。

    这既是武田信玄对武田义信的警告,也是一种处罚。

    但据说武田义信在东光寺幽闭期间,一副洗心革面的样子,平日勤读军略,内政时务不说,看完之后,还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呈给武田信玄浏览。

    武田义信并且还每日抄写佛经十篇,以此祝求武田信玄身体康健。

    这一系列的举动,与他以往判若两人,连武田信玄对他也是大为改观,这一度武田军凯旋而归,就结束了他的幽闭,让他出来参加宴会。

    武田胜赖看去只见宴会之中,武田义信神态从容,始终笑容满面,丝毫不见有受过幽闭的委屈。

    武田义信的母亲三条夫人出身公卿,所以他自小接受教育也是公卿的一套。

    武田义信的态度举止都是京城风雅人士的大家风范,这一举动令在场武田家的老臣宿将们,都感到十分赞赏,觉得他确实有将来武田家家主的风仪。

    宴会之中,武田义信更是数度带头祝酒,恭贺武田信玄从武藏凯旋而归,弄得气氛十分融洽,将众人目光都吸引在自己身上。

    这点却令同样从上野国建功而归武田胜赖的风光被他抢去了不少。

    “胜赖殿下。”

    武田胜赖转过头去,原来是真田幸隆。

    真田幸隆今年五十一岁,身形本就颇似瘦弱,但年老之后更显得有几分佝偻。不过就是这样貌不起眼的小老头,他身上涌现的智慧却是不可估量的。

    当初武田胜赖依据李晓所说,去松尾城亲自请真田幸隆出山,作为笔头家臣来辅佐自己。

    这一特殊的礼遇,顿时赢得了真田幸隆真心投效。真田幸隆正式表示表态,真田家从此以后将全力支持武田胜赖夺嫡一事。

    这一消息,对武田胜赖又惊又喜,真正将真田幸隆视作了自己的心腹。

    而真田幸隆不负武田胜赖所望,成为笔头家臣办理的几件事情,都极为漂亮,顿时将大熊朝秀留下的烂摊子,打理井井有条。武田胜赖家臣团上下都一致信服,认为他的能力完全可以与山本勘助并驾齐驱,就是素来挑剔的大熊朝秀,也对真田幸隆甘拜下风。

    并且真田幸隆的能力不仅仅体现在如此,武田义信在幽闭东光寺期间,人虽不能离开一步,但仍是暗中指示饭富虎昌,迹部信秋在背后暗暗搞武田胜赖的小动作。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武田义信如此暗中捅刀子,小动作,确实令武田胜赖防不胜防。

    但自从真田幸隆来了之后,武田义信这暗中搞得小动作,小阴谋,转手被他云淡风清般的化解。

    武田义信碰壁几次后,也开始收敛,减少了下手次数,但如此从容的手段,仍令武田胜赖感觉真田幸隆仍是游刃有余,未尽全力。

    果真如李晓所评价,真田幸隆真是一只在山中修炼千年,年老成精的老狐狸。

    因此武田胜赖越发看重真田幸隆,以及他背后真田家的助力。而真田幸隆除了武艺不行以外,在才具权谋上的能力,简直是山本勘助和李晓,两个人加一起的综合加强版。

    面对真田幸隆的询问,武田胜赖摇了摇头,言道:“上一次没有让我兄长下台,这回他幽闭解除,必然卷土重来,我要暂避他的锋芒了。”

    真田幸隆微微一笑,成竹在胸地言道:“殿下,你错了,自上次义信殿下内通上杉家一事后,在主公的有力压制下,他的势力已大不如前。这是他不甘心承认,眼下他越是跳出来显示自己的嫡子地位,不过是试图去拿回他以往丢失的东西而已,想证明自己势力仍在,但越是如此,反而越显得自身的心虚,底气不足。”

    武田胜赖听了点点头,显然觉得真田幸隆说得很对。

    正在真田幸隆与武田胜赖相谈之时。

    却看见武田义信朝这里走来,武田义信来到武田胜赖面前示意下真田幸隆告退,显然有些话想单独对武田胜赖说。

    而真田幸隆临走前给武田胜赖一个眼色,让他小心应对。

    眼下这一角落只剩下武田义信和武田胜赖二人。

    武田义信看了武田胜赖一会,脸上挂着笑意,令人皆以为是兄弟二人友好长谈。

    而实际上武田义信话语中,却阴恻恻地言道:“胜赖,看到我平安无事的被放出来,心底很失望吧。很好,没想到你也长进了,也学会玩弄心机了。知道吗?这一回你没弄死我,废除我的嫡位,是你最大的失策,这给了我东山再起的机会,你会因此后悔的。”

    武田胜赖双目冷然,毫不掩饰地言道:“兄长,我从没想过针对你,只是你做出了如此背叛武田家的事情,还有什么颜面,去执掌这家督之位。放手吧,将来我会善待你的。”

    武田义信冷哼一声言道:“这一切还不是你逼的,你若不是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何必与你为难。好吧,到了现在,也不必估计什么兄弟情谊了,我们将来只有一个人,能活着执掌我武田家,多说无益,以后日子长着,我们慢慢玩,看看谁先弄死谁!”

    说完武田义信,伸手拍了下武田胜赖的肩膀,然后仰起头哈一笑,从容而去。

    这一幕令有心看向这里的人,都未看出什么异样,只觉得不过是两人友好的一次对话罢了。

    这一番话之下,代表武田义信与武田胜赖两人之间,连颜面上的和谐都没有了,彼此扯破脸皮,正式相互宣战。

    眼下唯有武田胜赖留在原地面色铁青,双拳紧握之下,显然十分不对劲。

    真田幸隆一旁见,来到武田胜赖身边,提醒言道:“殿下,请拿出一点城府来,不要让人看出你的情绪。”

    武田胜赖牙齿咯作响,仍未忍住,只能重重坐下。

    真田幸隆一旁见了暗道不好。

    而这一刻,武田信玄也发觉武田胜赖的不对劲,正要开口询问时。

    这时,大殿之中一名插着百足蜈蚣小旗的使番,走了进来,显然是有军情。

    这名使番进来后,在武田信玄面前拜下,言道:“主公,是捷报。”

    武田信玄哦地一声,一时想不起这捷报从何而来,问道:“你是从何处而来?”

    “是飞驒。”

    “什么?”

    殿上众武田家家臣都是方从上野国远征回来,不知有对飞驒用兵一事,甚至也从未听说过本家给与飞驒方向,派遣什么军势。

    武田信玄目光一闪,问道:“是李晓送来的吗?”

    “是的,主公,李晓大人,马场昌房大人在飞驒国协助江马家击退了姊小路家的军势。”

    “哦?”武田信玄讶然,心想这李晓还总是能给他惊喜啊。

    随即武田信玄抽出文书仔细看去,然后满意的点点头,对家臣们言道:“李晓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望,不对,是总能给我出乎意料的惊喜。在李晓的攻略之下,现在北飞驒江马家已答应与我武田家同盟,同意作为我武田家用兵飞驒,越中的先锋,条件是将来攻下飞驒国之地,与我武田家各享一半。”

    得知这一消息,顿时大殿之众家臣都是又惊又喜,他们一直不抱有希望的飞驒国,竟然出来了这样的意外之喜。

    马场信房首先向武田信玄贺喜言道:“恭喜主公,江马家肯投效,我武田家在飞驒国就有了立足点,如此就打通了向越中用兵的通道。而更加重要的是,主公对越后两翼并举的战略,得以实现”

    武田信玄十分畅快地,哈一笑,言道:“不错,信春,你的儿子,也是不错,在李晓的军报中,这一次他居功也不小。”

    马场信房点了点头,马场昌房与李晓的关系一向不错,他也很高兴儿子能与李晓这样的人一同做事。

    马场信房之后,武田家群臣亦纷纷向武田信玄贺喜。

    如此一来,宴会之上的气氛更加热烈,对于武田家而言,在上野,飞驒方面的用兵成功,可谓是双喜齐到。

    当即武田信玄在大殿上,颁布下对李晓的赏赐,首先是李晓梦寐以求的宛行状,将他打下的飞驒国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