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洪荒之蝠王本纪 > 洪荒之蝠王本纪第49部分阅读

洪荒之蝠王本纪第49部分阅读

    孩子是一个妖,而且这孩子一旦降生,人族必遭灭族之祸。

    第二卷 蓬莱梦 第五十五章 天皇降世

    更新时间:2011-12-20

    华胥氏怀了妖胎的消息终于传到了人族长老殿。

    于是硕果仅存的几名人祖终于坐不住了,他们经过紧急商议,最终决定要将那妖胎扼杀在母体之中。

    于是某一日,长老殿的使者带着谕令来到了风兖族,要求将华胥氏带走,但没想到,在使者到来前,华胥氏早在风嫟的安排下不知了去向了。

    这无疑是给长老殿一记老大的耳光。于是震怒之下,几位人祖给四十五族现任族长下达了格杀华胥氏的命令,并秘密派出了数万修炼有成的修真者,四处寻找华胥氏的下落。

    华胥氏的族叔风嫟则因助华胥氏逃走而被迫跳进了滔滔的黄河之中,成为死在母亲之河怀抱中的第一人。

    而那时,华胥氏则正乔装改扮行进在西进的路上。当风嫟的死传到她的耳中时,从未落过泪的华胥氏不禁扑到旷野中的一棵歪脖子树上号啕大哭了起来。

    那一刻,她真想立刻赶回族中,直面所有人的质问,并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但她同时知道,真理往往是握在强权手中,她的任何辩白都是苍白无力的,甚至会成为人们闲谈时的一个笑话。

    所以,遥祭风嫟之后,她又继续踏上了行程。

    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走上这条路,但她隐隐感到有一声音在向她召唤,告诉她只有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才会有一个令她停泊的港湾。

    就这样,她认定一个方向走着,风雨无阻,也不知走了多少个日夜,方抵达了一个名叫仇池的地方。

    那里已是妖族三眼妖的地盘了,据说这三眼妖生来就与人类极其相似,唯独眉间多了第三只眼。但与人类不同的是,这三眼妖个个都是天生的大力士,甚至可以空手生裂洪荒巨兽,端是妖族中堪与力巫相比的一族,而他们的食物则是以各类毒虫为主,所以在洪荒众生眼中,那三眼妖是绝对不容轻易招惹的一族。

    但华胥氏却全然并不知晓这一切,懵懵懂懂地一头撞了进去,直到被三只三眼妖拦住去路才停下了脚步。

    “呵呵,我看到了什么了?”一只三眼妖好奇地打量着华胥氏问道。

    “我也不知道,不过我肯定她不是一只三眼妖。”另一只三眼妖接过话题道。

    “废话,难道还有这么丑的三眼妖吗?”最先说话的那只三眼妖不耐烦地道。

    “不对,她就是三眼妖。”第三只三眼妖插话道,“只是她的第三只眼不见了,所以看上去有点丑。”

    另两只三眼妖这才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只见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间爆出了一阵大笑。

    那笑声令华胥氏不寒而栗,当下便欲夺路而走。

    却不妨那三只妖见状,又忙不迭地将她拦住,之后做出了一个令华胥氏怎么也想不到的动作。

    三妖居然双膝落地跪下了。

    “你们?”她不禁张大了嘴巴,良久才问出一句话来,“你们想要干什么呢?”

    “我们想要干什么呢?”最先说话的那只妖搔了搔后脑勺,看着另两只妖问道。

    “好像不是我们想要干什么的。”又一只妖接过话头道,“应该是大王要干什么的。”

    “你们两个猪头!”第三只妖接过话头道,“应该说是大王要我们干什么才对。”

    看着这三个头脑不太灵光的三眼妖,华胥氏不禁笑了。这一笑也使她放松了下来。于是她和颜悦色地将三妖请起,并慢慢地攀谈了起来。

    于是片刻之后,她便了明白了事情的根缘。

    原来,这仇池本就是妖族圣人女娲与她的兄长伏羲的化形之地,而此时遍布仇池的三眼妖其实是伏羲兄妹点化而成的。而且这许多年来,三眼一族则一直承担着看守仇池山的重任,从来就没有离开仇池一步。

    所以外界的一切于他们而言完全是陌生的。他们甚至根本不知道在这片大地上还有巫、人两族。

    但在三天前,三眼族的王氐拓氏突然心灵福至,听到女娲圣人的声音从三十三天外传了下来。

    具体内容不得而知。

    族妖们只知道三眼王发布了一条命令,令他们分守仇池山的各个路口,以待一个没有第三只眼的三眼女妖到来。

    三眼王再三强调,不管谁遇到那个特殊的三眼妖,都必须恭恭敬敬,不得有任何僭越,并且要想办法将她带到仇池宫来。

    “这三眼王有什么图谋呢?”华胥氏大为不解地思忖着,然而当她得知这仇池与圣母女娲大有渊源,当下又定下心来,便决定随这三妖走上一遭。

    再说她此时又能有什么选择呢?

    于是华胥氏便跟着三妖上了仇池山,并在山巅的仇池宫与三眼王氐拓氏见了面。

    但从氐拓氏嘴里,华胥氏也没有得到更有价值的东东。

    氐拓氏说:“主人只是令氐拓迎姑娘上山,并承担起保护姑娘的责任,此外就别无吩咐了。姑娘可以任意选一处地方居住下来。”

    就这样,华胥氏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仇池山上选了一块平地居住了下来,并与不久之后诞下了一个男婴。

    准确地说,华胥氏当时诞下的是一个葫芦,但正当她惊惧地看着这个怪物时,葫芦破开了,一个男婴从中跳了出来。

    于是华胥氏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匏析氏,意思是从葫芦里剖出来的孩子。

    但对于那个妖孽般的孩子,华胥氏的心情却非常复杂,甚至一开始她也有点担心这匏析真的会给人族带来灾难,好在那孩子除了一生下来就聪明伶俐,很是善解母亲的心意,此外并没有什么异状,久而久之,华胥氏便也放下了心来。同时,三眼王以及其属下诸妖无不对华胥氏母子毕恭毕敬,并在各方面照拂得极为周到,华胥氏也就渐渐地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一颗心彻底地安定了下来。

    那时她完全不会想到,她的儿子会是人族四十五个部落的共主,是人族的第一个九五之尊,并在功德圆满后被人族誉为天皇。

    第三件大事则与巫族有关。

    神农氏从五庄观返回不周山后,当即便传谕寻找巫族储君防风羿,并宣布自己将要卸下巫王一职,从此将全部精力放在黎术的研究上。

    于是乎,巫族各部立马行动了起来,然而防风羿却像在这个世界蒸发了一般,任凭如何努力也找不到一点踪迹。

    “我想肯定是出了什么意外。”巫王殿中,巫咸氏长吁了一口气沮丧地道。

    因为以他的能力而言,除非是圣人作扰,天下鲜有他测算不到的东东,更何况此次他是与修为已高出他一截的涂山星野联手呢?

    然而神农氏却笑了,而且直笑得须眉颤动不已。

    “巫咸殿主所言差矣。”他说,“我相信即使洪荒众生都化为灰灰,那小兔崽子也会活得很自在的,所以我们索性就不再找了,因为我相信终有一天,他会回来的。”

    然而巫咸氏却发现,神农氏的眼中掠过了一丝晶亮的光芒,有若清晨绿叶间露珠的闪光。

    “不过,我知道我能留在巫族的时间不长了,我真希望在我离开前能再见上他一面。”神农氏又说,“然而在这之前,巫族内部的事务须先做出妥善的安排,至少我们必须将下一任巫王确定下来。”

    言毕,神农老头的表情有点黯然了。

    各大殿主见状,无不垂下了头,半天谁也没有说话。

    在这里,我们须将巫族十大殿的近况作一简单的了解。

    在青要山一役中,原来的十大殿主仅有巫凡、巫礼、巫咸、巫即硕果仅存,所以此时各大殿主除以上的四位外,分别为下:

    金巫殿殿主巫履氏;木巫殿殿主巫胎氏;水巫殿殿主巫姑氏;火巫殿殿主巫相氏;土巫殿殿主巫盼氏,而黎巫殿殿主则俨然是我们熟悉的三叶黎了。

    这六个新殿主虽然总体上与之前的六大殿主相比修为要弱上一成,但最低的也是有六转初期水平,其中三叶黎则已成为一个七转大巫,成为一名名符其实的巫尊。

    除此之外,涂山星野与巫凡氏也晋入了七转层次。所以从整体上来看,巫族的整体实力并没有丝毫减弱。

    而巫咸氏在十大殿主中虽然并非是实力最强的,但由于他是巫族的祭祀,一直有着超群的地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由他率先打破沉默了。于是只听得轻咳一声,巫咸氏开口说话了:

    “巫王既已下定决心,我等又能说什么呢?然而此时巫族中,又有谁有能力胜任这个位置呢?”

    而神农氏则又笑了笑,来回扫描着在场的诸巫道:“巫王一职在德而不在力,在威而不在严,诸位可畅所欲言,为我们选出最合适的储君来。”

    言毕,他又叹了口气道:“要是防风羿在这里,本王又何须为此烦恼呢?小兔崽子啊,如果我还有机会见到你,我若不将你打得满地找牙,我就不是神农氏!”

    此言一出,远在数亿里之外的天脊山葫芦谷中,某男蓦地打了个冷战,神识无来由地一阵恍惚,一炉九九归元丹差点儿告废。

    “丫挺的,是谁在诅咒本君呢?”冉一夜纳闷地嘟哝了一句,然后又收束神识,继续打起十二分精神炼起丹来。

    第二卷 蓬莱梦 第五十六章 帝临魁

    更新时间:2011-12-21

    巫族重新选储很快就有了结果。

    神农氏的长子临魁被推到了储君的位置上。因为经过巫族高层公议,大家一致认为对于族系众多的巫族,神农氏无疑是一面旗帜,也只有在这面旗帜下,巫族才能凝为一个整体。这一点是修为与实力永远无法企及的。

    神农氏思忖再三,最终也听从了众巫的建议。

    而这个时候,临魁尚在厉山神农氏的族居中,并因一件事烦心不已。这事与他的长孙器有关。

    器是临魁的长子榆罔之子。两百多年前,器的妻子邹屠氏于厉山之巅赏月时,忽有一红色的小鸟衔着一粒桂圆大小的红色丹丸从月下划过,之后竟径直落到了她的肩头。

    邹屠氏不禁心生喜爱,当下轻轻地将那小鸟纳于掌心,却没想到那小鸟将红丹吐落在她的掌心后,便脆鸣一声直飞向夜空。

    就这样,那只可爱的鸟越飞越远,直到消失在邹屠氏的目光中。之后当邹屠氏想到那颗红丹时,却发现它也不知何时就消失了。

    对此邹屠氏很是纳闷了一番,于是赏月之心顿失,郁郁地回家去了。

    然而,也就是从那一夜起,邹屠氏得了一种怪病,即每逢子午两时,她便会全身发出熊熊烈焰,一切接近她的物事无一不化为灰烬。而且她自身也陷入极度的煎熬和无尽的痛苦之中。

    虽然,神农一族以黎入巫,族内老幼俱通黎术,但却谁也没有遇到如此的怪症。于是乎,邹屠氏的病就成了一众黎巫的研究课题。

    可是这两百余载过去了,谁也没有搞明白这种病的根缘,更谈不上什么救治了。一众族巫只能看着她被烈焰灼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肉体和精神重复着无尽的痛楚。

    久而久之,族巫们尽都丧失了信心,先后放弃了对这种怪症的研究。然而她的丈夫器却不忍就这样放弃,于是便前往黎巫殿将家祖临魁搬了回来。

    仔细地观察了邹屠氏的症状后,临魁的眉间也凝起了个疙瘩,因为他发现邹屠氏所得的根本不是病,而是她怀孕了!

    然而与正常的孕相完全不同,那孩子是在母腹之中便开始修炼,而且所修的是一种极其霸道的火巫心法,而且其修为已不下于大巫二转水平。

    但那孩子此时却是不折不扣的胎儿啊,临魁真不知他这个重孙子究竟是什么怪胎!

    他当场就有种灭了那个怪胎的冲动。然而一则那小家伙是他的直系后代,二则要想灭了他,势必会伤到邹屠氏,甚至会令她当场身陨的。

    就在他左右为难之际,却见天巫殿殿主巫咸氏在榆罔的带领下走了进来,之后他便得知了自己被立为储君的消息。

    “巫王令储君即日起程,到神殿即位。”宣布了公议结果后,巫咸氏又补充说。

    然而与神农氏的性情相似,临魁也对巫王之位没有很大的兴趣,于是他面露难色道:“巫咸殿主当知,父王子嗣除临魁外尚有数百之众,而临魁德不足以服众,实难当此大任,还请巫咸殿主向我父王回禀临魁之意,让他从其他兄弟中间选贤就任吧。”

    “储君所言差矣。”巫咸氏道:“举巫族上下,凡能辨得是非者均认为储君能当得这一重任,而且储君不恋位、不避讳、虚心若愚、求知若饥,这是巫王诸子中极难得的,储君真要因一己之私而令洪荒亿亿巫者失望吗?”

    “是啊,巫咸殿主所言极是。”此时榆罔也说话了,“事实上阿爸的在整个巫族中也是万年难得的奇才,不仅精通黎术,而且熟知洪荒万物以及巫术原理,并在百岁之前就晋入了大巫,所以这巫王一职阿爸若当不得,巫族中还有谁能当得呢?”

    “榆罔所言有理。”巫咸氏点了点头又道,“抛开德行不谈,就以巫术修为来论,储君此时也已是一个六转中期的大巫,与大多神殿殿主相比也不遑多让,所以还请储君三思,莫让巫族上下失望啊。”

    临魁闻言低头沉吟了一下,然后道,“巫咸殿主谬赞了,临魁岂又是妄自菲薄之徒,一切还待回到神殿再说,不过,在这之前,临魁还想烦巫咸殿主帮我做一件事。”

    “哦,储君之意巫咸此前已经卜知。然而以巫咸之能真的帮不上什么忙的。”巫咸氏不无尴尬地笑了笑道。

    “也不知是凶是吉?”临魁不无疑虑地追问了一句。

    “天意如刀啊。”巫咸氏道,“许多时候我们根本无法改变什么,我只是隐隐测得那孩子是天意而为,也许顺其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呃,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临魁低下头自言自语着。

    但当他抬起头时,巫咸氏看到他的额头已舒展了许多,仿佛卸下了一份极沉重的东东。

    数月后,临魁于巫王殿即位,成了第二世神农,而老神农则乐呵呵地叮嘱了临魁一番,然后便飘然离去了。

    “好好干,小子,别丢阿爸的脸!”据说老神农离去前又回过头丢下了这么一句话,在场的所有大巫差点儿全体绝倒。

    就这样,老神农离去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儿,但所有的巫相信,只要巫族需要他,他就会随时随地现身,并重新扛起巫族的大梁。

    临魁即巫王位后,巫族为了在称呼上与老神农区别开来,从此就称之为帝临魁。

    当然,这一切我们的猪脚就一无所知了,他此时全部的精力已完全投注在了九九归元丹上,甚至连元神也不敢分出去丝毫。

    的确,这炼丹的事还真不是蝙蝠干的啊,尤其是这九九归元丹更是如此。因为老子的丹方中所载的归元丹的炼制方法亦非同寻常,它是丹道大`法中难度最大的神炼之术。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炼丹者须将神识分成九九八十一股,每一股精确地控制着一样灵果,独立炼出精华,之后再以神识为锤,同时将灵果之晶炼成八十一枚符篆;

    第二步则需要将各个符篆依五行相生相克之性,分别融合,分金木水火土炼成五道道符,之后则可进入第三步了;

    第三步最耗时间,也最耗精神,它虽然只是需要将五种道符合为一体,但由于五行相克相生,瞬息万化,而且随时都可能面临五行逆转,前功尽弃的情况。所以这一步要求炼丹者极度专注,不能有丝毫的分神。当五行合一,雏丹诞出,便可进行下一个步骤了;

    第四步是最为精细的一步,他需要炼丹者以自身神识为材料,炼成丹火,并将丹火移植到雏丹之中,令雏丹在丹火的烘焙下最终归为元丹。

    如是则九九归元丹就炼成了。

    但要完成以上的步聚,纵是有准圣后期修为的炼气士也不可能有十成的把握,而冉一夜却仅只是一个太乙金仙。

    也幸好他有变态的神识力量作后盾,否则的话他连尝试的勇气也不会有的。

    就这样,冉一夜如覆薄冰,小心翼翼地进行着炼丹大业,而六耳和小猫则望眼欲穿地守候在身边,三十余年来没敢离葫芦谷半步。

    生性好动的六耳几乎就要疯了。

    于是,他看着卧在冉一夜身边小猫忍不住问道:“小猫啊小猫,哥想要问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你说,一只公猴加一只母猴等于几猴?”

    然而小猫仿佛并没有听到他说话,依旧一眼盯住阴阳炉死看,仿佛上天下地更没有比那只黑乎乎的丹炉更有趣的东东了。

    “哦,不懂吧,再说猴的问题猫怎么会明白呢?哥就告诉你吧,一只公猴加上一只母猴等于三猴?而为什么是三猴呢?那是因为那只母猴怀孕了,呵呵,哥可是天才吧。不过哥就是不明白,这三十多年了,就是小猴子也能制出一大群了,你说师父的丹怎就还不出炉呢?这事还真有点让猴蛋疼……”

    六耳絮絮叨叨的,将冉一夜无聊时的语调和神态学得惟妙惟肖,但小猫却仿佛什么也没有听到,一只眼依旧盯着丹炉出神。

    忽一日,静卧的小猫突然站起身来,它抬头看了看天空然后发出了两声低喑的虎吼。

    “吼,吼!”六耳抬头看时,只见从遥远的虚空中落下了一线云,轻纱般的,仿佛一点微风就能吹走。然而奇怪的是就那一线难以察觉的轻云,却仿佛重若山岳,倏忽间便携着无边无际的威压降临在天脊山上。

    不,它是径直向葫芦谷落了下来,直向丹台上的阴阳炉压将下去。

    与之同时,阴阳炉发出了一声锐啸,环绕在炉身周围的那数轮黑白光环应声凌空飞起,直向那线轻云迎去。

    于是乎,只听得数声沉闷的撞击声响起,整座天脊山猛烈地颤抖了起来,直若有山岳崩摧之势。

    而黑白光环亦被撞成了鱼鳞般的碎片,簌簌地洒落了一地。

    之后又见那缕轻云以更快的速度压将下来。六耳相信,如果那云砸在丹台上,这炉九九归元丹是绝无幸存的可能了。

    于是他大吼了一声,化了道金光直扑过去,用身子将阴阳炉牢牢护住。

    此时此刻,他不知道除了这样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而小猫则怒视着天空,化了一道银光迎着轻云撞了过去。

    第二卷 蓬莱梦 第五十七章 无形劫

    更新时间:2011-12-22

    原来,那缕轻云居然也是一种天劫,它的名字叫无形劫。

    在传说中,只有逆天灵宝灵丹诞生的时候才会出现此类天劫。

    与雷劫不同,这无形劫降临时既没有磅礴的气势,又没有雷电相伴,而是悄声无息,倏忽而至,端是防不胜防,阴险至极。

    它的攻击手段只有一种,那就是倾轧。

    然而,就这一种手段已经足矣,因为只要那缕轻烟所经过的地方,周围空间便会形成了一种绝对的力场,倾轧一切,碾碎一切,无视一切。

    在这种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法术、道术、妖术都显得极其苍白无力,所以除非你自身的力量能与之抗衡,或者你本身就已修炼到不死不灭的程度,能以一己之身生受无形劫的碾轧,否则只能放弃手中正炼制的灵宝灵丹,能逃多远就逃多远。

    也正因为如此,除却圣人,大多人在炼制此类灵宝灵丹时,都会寻几个信得过的大能为之护法的,而冉一夜却根本不懂,也没有想到这一层,他甚至连个最简单的防护阵也没有设,便懵懵懂懂地开炉炼丹了。于是乎当那无形劫不期而至时,某人便有点措手不及了。

    因为此时九九归元丹的炼制已到了最紧要的关头,只要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他根本无法分出半丝元神来对付此劫。

    无形劫继续落下,倏忽便与小猫所化的银光撞到了一起。

    由于那小猫的本体是先天庚金,集天地锐气于一身,所以只听得“噗”的一声轻响,那缕淡淡的轻烟被当心划开,四周密闭的力场当即发生了一阵紊乱,倾轧之力顿时弱了三分,无形劫下降的速度也随之慢了几分。

    然而这一撞,小猫也受了极重的伤害,所以只听得一声震天的吼叫过后,那银光跟着一暗,之后便见小猫陨石般地从空中落了下来。

    而冉一夜此时虽然不能分心,但蝙蝠的本能使这些场景通过双耳一一传输到了识海之中。他眼看着小猫受伤,当下便欲舍了这丹炉亲自抗劫,但想到这许多年来为凑起这一炉材料所付的艰辛,不禁又有点犹豫不定了。

    “吼吼!”小猫一落地,连吼几声,然后张口吐出了一道银色的血箭,紧接着它又冲天而上,以身为剑向无形劫斩将过去。

    “不好!”冉一夜心里叫了一声。他知道,如果再这样下去,小猫势必会受到更大的伤害,情急之下,一道灵光突然从心中闪过,他想到一个办法。

    于是只见他紫府洞开,盘古元神驾着三花从眉心中飞了出来,倏忽没入了阴阳炉中;同时,他的腹部的中极|岤也打开了一扇门,一只黄金般的蝙蝠翩翩飞出,直接粘附在了阴阳炉底;而他的肉体则全交给了元灵主宰。

    这一刻冉一夜就变成了一具纯粹的大巫了。

    于是乎,元神控丹,元婴操火,元灵抗劫,冉一夜第一次将全部的实力展现在了天地之间。

    之后,他站了起来,大吼一声,现出了现出大巫本相,变成了一个五百余丈的巨人,当下他感到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顿时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

    这是他第一次完全展露大巫本相。而且此时的他已是一个七转中期的大巫,而且十殿巫术俱备,单以巫术水平而论,他甚至不亚于身化六道轮回之前的后土。

    然而,就在这电光石火之间,小猫又一次斩向了无形劫,随即又如陨石般坠落了下来。

    “小猫!“冉一夜大吼了一声,伸出山岳大的左掌将小猫凌空接住。

    这一次,小猫的伤更重了,冉一夜明显地感到小猫的气息越来越弱,生命力飞速地在他体内流逝。

    “小猫!”冉一夜没有想到在这九九归元丹即将炼成之际,等待小猫的居然是这样一个结果。

    “贼老天!”冉一夜怒吼着、咆哮着,……一股不甘的怨念从心中生了起来,并且愈来愈甚,巫元力中所携带的暴虐因子顿时占了上风,当下他只觉得肝胆俱裂,双眼当即流出血来。

    “我不甘啊!”紧接着又听到他大吼一声,一弓八箭赫然出现在了半空。

    弓是盘古弓,箭是元灵箭,金、水、火、力、黎、天、星、隐八箭依着固有的轨迹绕着盘古弓缓缓旋转,如果仔细看,在那八箭之间还夹杂着一青一黄两道灵光。

    这一弓八箭亦各各辐射出一种奇异的力场,九道异力相汇,顿时便有一股毁天灭地的杀意生出,直射向天空那缕兀自下落的无形劫云。

    “吼,吼!”与之同时,冉一夜仰天吼叫着,一如小猫对敌时发出的怒吼,多少年的努力在成功之际却化成了泡影,这是他怎么也无法接受的。

    他隐隐觉得这一切并非偶然,而是冥冥中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纵着这一切,任他如何努力也无法跳出这既有的轨迹。

    他甚至感到有一只无情的眼正在冷漠地看着他的笑话。

    所以,此时他唯一的念头就是要将这天打开个窟窿,看一看幕后的操纵者究竟是谁?

    不管他是圣人,还是天道!冉一夜也将以一己之力与之相抗,哪怕因之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兀自下降的那缕轻云也仿佛感到了冉一夜空前的怨念与战意,当下立刻生生止住了下降趋势,聚积成了一团虚幻的云影,有若一枚透明的令牌,上面刻着一个道韵流转的大字,没有人能看清那字是什么,但隐隐有一道道大意志从中重落,令人一见便会心生拜伏之心,于是乎更强的力场从云影扩散向四周,大片大片的空间瞬间开始塌陷,一个有类于黑洞的东东径直向冉一夜罩了下来。

    “贼老天!”伸出山岳大的拳头,冉一夜奋力打出了一拳。

    这是纯力量的一拳,没有任何招式,也没有调动任何巫元力,愤怒与不甘令冉一夜只想用纯粹的力量与天劫相抗。

    即使是用鸡蛋去撞石头!即使是螳臂当车!他也别无选择。

    因为此时,也只有更大的剧痛才能将他从痛楚中解脱出来。

    同时这也是极为逆天的一拳,没有回头的余地,也没有任何退路,他也只有将自己置于生与死的边缘才能激发起与天道抗衡的意志。

    就这样,冉一夜的拳头与无形劫发出的绝对力场撞击在了一起。

    没有任何声音。只有一道道力波无声以天脊山为中心迅速地扩散,无声地掠向洪荒大地,波及了数百亿里的方圆的土地。

    于是乎,一座座巍峨的大山无声地变成了齑粉,亿万生灵化为了灰灰。当下天脊山周围的数十万里方圆的土地从此变成了一片死亡之地,而且天脊山亦从此成为这片土地上唯一的高山。

    当然,这一切冉一夜当时全然不晓,愤怒与不甘激起了他无限的战意。只见他机械地挥动着拳头,一拳又一拳向天空的劫云砸去。

    一次次碰撞中,冉一夜的皮肉一寸寸裂开,一道道火焰般的血液山泉般地从他的体内渗出,直落在脚下的土地,将半个葫芦谷染得血红血红。而六耳此时则依旧伏在阴阳鼎上,扭头看着冉一夜,满眼都是惊惧和痛楚。

    “师父!师父!”六耳一声声呼唤着,然而此时的冉一夜又哪里能听见他的声音?

    “吼,吼!”眨眼间,冉一夜也不知出了多少拳了,在这逆天的拳意中,半空中的无形劫云居然微微颤抖了起来,那个道韵流转的大字居然变得越来越浅,最后竟消失不见了。

    于是乎,只的得半空中响过一声有若玻璃碎裂的清脆声,无形劫云随即消散了,天空湛蓝湛蓝,仿佛什么也没有存在过。

    但冉一夜兀自望着天空,全身的战意一阵浓于一阵,只见他指着天空大笑起来:

    “呵呵,你退了吗?你真的退了吗?但为什么我还能感到你漠然的目光?你出来啊!”

    战意愈来愈盛。无数个元会以来所沉淀下来的怨念与不甘在战意的催动下终于爆发了出来。之后只听得一声沉闷的爆响,冉一夜的肉体爆成了一天火样的血雾,向天空中兀自运行的盘古弓和元灵箭冲去……与之同时,两个小东西从血雾中掉落下来,直向守护着阴阳炉的六耳砸去。

    一个是生命气息兀自在减弱的小猫,另一个则是一个黑不溜秋的龟壳。

    六耳见状,急忙将小猫轻轻接住,却将那龟壳一脚踢了出去,直踢到葫芦谷的山壁上又反弹了回来,复又落到了六耳的脚下。

    “哇,我好可怜呢?”这时那龟壳开口说话了,之后便见两个脑袋从龟壳中探出了头来。原来正是那被冉一夜忽悠得睡了数十年的龟蛇。但当它感到周围空间所迷漫的杀意,当即又缩回了龟壳之中。而六耳此时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小猫身上,全然没有发现身边多了这么个小家伙。

    而此时的天空则又发生了变化。当那漫天的血雾附着到盘古弓与元灵箭上之时,弓与箭蓦地发生了异变。

    只见盘古弓在血雾的滋养下,蓦地膨胀了起来,须臾便便变成了一张弓阔九千丈,全身金光闪闪的大弓,弓身上则布满了玄妙的巫文,他细看去,每个巫文都似一个独立的世界,内中自有法则流转,磅礴而玄奥。

    而那八支元灵箭与两点灵光则在血雾中开始凝聚,继而合为一体,形成了一支黑色的巨箭。

    不,准确的说,没有人能形容那支箭的颜色,那支箭就像由无穷多个黑洞构成,全身散发着湮灭一切的能量,所以除了以“黑”来形容,也没有更好的描述方式。

    当最后一滴血雾浸入巨箭之中后,盘古弓无声地张开了,巨箭悄然上弓,径直指向天空。

    箭未发,意先达。箭意所过之处,所有空间复归混沌,天地元气顿时紊乱了起来。

    如此大的动静当然瞒不住洪荒的一众大能了,当下,无数道目光穿过虚空向天脊山射来。

    同时,冉一夜此举无疑是对天道尊严赤裸裸的践踏,于是乎,远在亿亿个光年外的某个空间中,隐隐传出了一声冷哼,之后那只冷漠的大眼又眨巴了一下,遥遥将一道意念打入了洪荒世界。

    一股灭世的气息无声地弥漫开来。

    这气息令三界诸生无不心生大恐惧,就连一应准圣也无不例外,当下人人自威,上天下地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第二卷 蓬莱梦 第五十八章 羿道大成

    更新时间:2011-12-23

    “羿!”

    黄金的盘古弓中,一道震慑天地的声音传了出来,三界众生闻之无不心生颤栗。

    这是自打穿越以来,冉一夜发出的第一声强音。

    而无数个元会来,他一直都是在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低调是他行事的基本原则。

    他的生命一如紧绷的琴弦,从来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因为在这个莫测世界里,即使一声最轻的颤音,也可能将这根琴弦绷断,使他不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过多的瞻前顾后使他在更多的时候只能选择逃避。

    然而今天,当他眼看着小猫在无形劫下即将陨命,一阵发自灵魂底的痛一如催化药品,激发起了他无数个元会来积压起来的战意,他终于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这一刻,他唯独需要的是一战,战天、战地、战命运,一切天地规则与掌控者都成了挑战的对象。

    这是谁也没有料想到的一幕,包括冉一夜本身也不曾料到。

    事实上,如果此时元神与元婴全在体内,也许完全是另一个场面,至少他会将救治小猫当作第一要务,而非选择复仇与战斗。

    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主宰冉一夜的肉体的却是元灵、以情感作为思维方式的元灵。

    于是当他的情感第一次得到了彻底的释放时,多少年一直处于雏形阶断的羿道终于在无边的战意中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并在他的肉体与元灵相融的那一刻辏于大成。

    但不想此举竟然引发了如此大的动静,乃至给洪荒大地带来了灭世的信息。

    “丫挺的!”这使正在造化炉中完成最后一道炼丹工序的盘古元神不禁骂出声来,当下小手连捏法诀,将一道道玄奥的符篆打入九九归元丹内。

    而紧贴在炉底正在控火的元婴蝙蝠也眨巴了一下小眼睛,然后又将精力集中在了控制火候上面。

    那灭世的信息传遍了洪荒大地,天地三界中所有的大能都天脊山投去了恐惧的目光,他们看着天空中那令人心悸的一弓一箭,无不面面相觑。的确,那杀灭一切的战意就是圣人也感到心惊。

    但几乎没有人知道这弓与箭的来历,包括老子也一脸迷惘,死看着那件大杀器掐算个不停。

    这时,三十三天外的紫霄宫中,鸿钧老头终于睁开了眼睛,他向天脊山看了一眼,目光缥缈而虚无。

    “还早呢。”鸿钧轻轻地说,仿佛是在对一个隐形的生命耳语,然后伸手祭出一方白玉圭。那正是得自烛龙手中的控世玉圭。

    于是乎,一道白光扫过,洪荒的天空顿生异象,只见雪花般的符文带着安定与祥和从天而降,漫天的杀意与无所不在的灭世信息瞬间消融了。

    当那符文落在元灵箭上,只听得元灵箭鸣叫了一声,顿时解体化为原形;那符文落在盘古弓上,盘古弓杀意一黯,径直向天脊山坠去。

    眼看着如此的大杀器就要从视眼中消失,一众大能登时红了眼,于是,上天下地数十道光芒飞起,争先恐后地向天脊山飞去。

    与之同时,三十三天外,一道金桥晃过,一图瞬间飞出,一黑一白两道光芒旋转着向那弓箭卷去。

    老子终于忍不住出手了。在如此的宝贝面前,已经成圣的老子亦再也无法保持住无为的心境了。

    然而,不妨一道红光掠过,一个红绣球亦从三十三天外飞出,迎着太极图撞了过去。

    女娲圣人亦悍然出手了。

    这是开天辟地以来,圣人之间的第一次对抗,也是法则与法则的对抗,当下只见得一道道金光从黑白的空间垂落,似有似无,至简至真,轮番向红绣球轰去,然而那红绣球却仅放了几轮红色的光波便舍了太极图,倏忽飞了回去。

    而太极图则在天空中旋转了几圈,之后亦倏忽隐入?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