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洪荒之蝠王本纪 > 洪荒之蝠王本纪第1部分阅读

洪荒之蝠王本纪第1部分阅读

    《洪荒之蝠王本纪》

    作者:塞北一叶

    内容简介:    真身三分,颠倒时空;虚实两线,演绎洪荒。看我自在蝠王,尽显风流。

    洪荒之蝠王本纪全集下载

    第一卷 洪荒行 楔子

    更新时间:2011-10-10

    “该死!”冉一夜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惨白的月亮,狠狠地骂了一句。

    他已经在这个地方连续搜索了一个多星期了,这些天,他基本上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每天的主食都是矿泉水和干硬的压缩饼干。

    “如果有个人,哪怕是个哑巴能在我身边也好。”他真想找个人说说话,然而他知道在此情此境中,这根本是一种奢望,虽然这里距西峡县城只有六公里,距最近的国道只有2公里,而且寺山国家森林公园、灌河游览区、橡胶坝等风景区都近在眼前。

    他是一个致力于动物研究的科学家,2010年,即以21岁的年龄获得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博士学位,并于当年走遍了美国的马萨诸塞、纽约和佛蒙特州,康涅狄格、新罕布什尔、新泽西、宾夕法尼亚等地方,研究并解决了泛滥于这些地区的蝙蝠瘟疫——“白鼻综合征”。得这种疫症的蝙蝠鼻子周围,还有耳朵、翅膀以及其他暴露的皮肤上面都有着白色真菌,类似糖霜。继而使蝙蝠的免疫力下降,生物钟颠倒,皮肤溃烂,直到衰弱死亡。据不完全统计,那场瘟疫至少使3000多万只蝙蝠死去,被科学家认为是北美有史以来最惨重的野生动物衰退事件。如果不及时阻止,蝙蝠还将继续成群地消失,不到五年之内整个种群就将完全灭绝。其中通过对马萨诸塞、纽约、佛蒙特20多个蝙蝠过冬地点的监控发现,它们的数目从486260只下降到26950只———平均减少945。引用动物保护遗传学家提姆?金的一句话:“如同末日之前的预兆,我们正处于一种环境灾难的前期,然而在最后一刻到来前,每个人都当竭尽全力。”当提姆?金在新闻专题节目中露面并作如是说时,还没有从2009年时盛传的“2012世界末日说”中走出的人类再度陷入恐惶之中。冉一夜经过对那些地区受那种莫名其妙的怪病折磨的六种蝙蝠,尤其是小褐蝠的研究,找出了导致蝙蝠免疫力下降的根本原因。据说,美国因之关闭了33个州境内将近2000个岩|岤和矿井,以及十多个州的核能源基地,冉一夜也因之被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十多所院校授予了荣誉教授的称号。

    2011年6月,他拒绝了美国生物科学研究院的竭力邀请,毅然回国,他认为,与美国相比,中国,或者说中国的动物们更需要他的帮助。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当他满腔热情地回到祖国的怀抱,并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后,每天除了喝茶看报之外,仿佛不再有任何实际的工作需要他做了。而这一次,当他听到南阳西峡惊现一种白色的巨蝠,个头足有老鹰那么大时,他再也坐不住了,于是乎便借着一次小小的感冒来了个小病大养,独自溜到了这里。然而已经过了一个多星期了,他日夜在这片地区巡视,却丝毫没有发现那种蝙蝠的影子。

    据说最先目睹这只大白蝠的是62岁的樊文达老人,他就是西峡县五里桥乡白沟村村民。

    那只蝙蝠就居住在村东半山腰的蝙蝠洞中,在樊文达老人的记忆中,那里本来只是一座很普通的山,老早前与其他的山没什么两样,只是树长得稍微密一些而已。好像是在1958年左右,生产队的一个社员在那个山坡上放羊,几只山羊莫名其妙地叫了一声,便不见影子,取而代之的是半山腰出现了一个直径两米多的洞口,那个社员往里一望,黑乎乎地看不见底,于是便回去喊了几个胆大的青年,拿了几卷绳子一同前来找羊……洞不是很深,约莫放了两卷绳的光景,便见了底。由于没有见着羊,那几个青年便放了个泼胆摸向洞的深处,之后,便再也没有了回音。那天之后的每个黄昏,一个又一个深秘的魅影从洞中忽闪而出,犹如一只只夜行的大鸟,幽灵般地划过村庄,飞向黑暗的深处……后来有人在50公里以外的淅川县发现了那几只失踪的羊和青年,他们和它们无一不是全身失血而亡。后来,人们知道那种幽灵有个名字叫蝙蝠,据说是老鼠吃了盐变成的。从此以后,这个蝙蝠洞便成了当地人的禁地,每逢孩子们夜晚哭闹时,人们总如是说:“再哭,把你扔到蝙蝠洞里去!”孩子们的哭声便戛然而止。

    年复一年,不再有人到蝙蝠洞去探险,人们也习惯了与这一令人血液发冷的动物相处。每天黄昏,约莫19时30分,蝙蝠们开始一只只地飞出洞口,在洞口盘旋几圈后,转身向山林深处飞去。刚开始飞出来的是小蝙蝠,好像探路的哨兵一样;一个小时后,夜色越来越浓重,成群结队的大蝙蝠如集团军般开始大规模地出动,高峰时每分钟飞出的蝙蝠有三四千只。粗劣统计,仅出洞时间,蝙蝠群就花费了3个多小时。然而令樊文达老人诧异的是,他那天看到的那只巨蝠是纯白色的,而且是在白天,他记得,正午的阳光刺得他眯上了眼。

    “那东西的翅膀展开后,每只足有我的两臂长,眼珠是红的,铜铃一样大。”另一个目击者补充说。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我肯定能找到那种传说中的品种。”冉一夜默默地想。

    他知道,虽然大多数人以为蝙蝠都是黑色或者褐色的,其实蝙蝠的世界也是五彩缤纷的——有些为淡红色、黄|色、白色,或夹杂着白斑、白纹。曾经在重庆就出现过花色蝙蝠,它的脑袋上布满鲜艳的金黄绒毛,身上是黄褐色细毛,翅膀是黑色的。

    此外,蝙蝠的形体变异也很大,最小的体重仅几克,最重的可达到1公斤。以白蝙蝠为例,洪都拉斯的白蝙蝠就仅只体长37-47毫米,重约5克。如此巨大且能在白天活动白蝙蝠实在是任何一本自然典籍中都不曾有过。倒是在中国的众多古籍中,有一本名为《水经注》书中,有着这样的记载:

    当蝙蝠活到一千岁的时候,身体就会变成正红色,由于脑部太过发达,他们停止飞行后只能倒悬着。服用这样的蝙蝠脑,可以叫人百病不侵。如果能活满一万岁,蝙蝠会变成白色。这个时候,它们的大脑无比沉重,无法再做飞行,只能终日倒悬在阴冷的山洞中。服用这样的蝙蝠脑,人就可以御风飞行。如果能活满十万岁,蝙蝠就可以脱离兽形,获得人的躯壳,进入神的行列。据说传说中的张果老就是这样的一只蝙蝠,而且是生于混沌之中的一只白蝠。据说,在张果老的建议下,唐玄宗也因此而在天地五方上各猎杀数十万头蝙蝠,取出它们的脑炼成蝙蝠丹,只不过好象并没有成仙就死了。所以,如果能够证实这样的一只白蝙蝠存在,确能给生物界带来一个新的课题,也许,载于《山海经》等书中的神兽也会一一浮出水面。

    “那将是如何精彩的一个世界啊!”冉一夜不无yy地想。于是他便扛着那部价值十几万美元的红外自动跟踪摄像机上了山……他迫切需要一个答案。

    又一个漫长而沉闷的夜晚过去了。当东方泛起了鱼肚白,所有的蝙蝠一如往常回到了它们栖息的洞|岤,而那只白蝠却依然没有出现。

    冉一夜活动了下几乎僵直的身体,伸手抹了抹被露水打湿的头发,然后发出了一声叹息。“肯定是集体幻觉!”

    他给樊文达老人所看到的现象下了这样的一个定义。于是他开始将一应行李包括那架价格不菲的摄像机收拾进了军用旅行包中,准备下山。

    收拾完毕,天已经大亮了,太阳跃出了云海,把黄金般的光辉洒向了大地,突然,冉一夜看见一抹白影从地平线那边,不,就是从光辉的太阳内部闪现……倏忽变大。

    “幻觉,肯定是幻觉!”他想。之后,他又看到了那白色的,巨大的蝠翼和那对铜铃般的火红的蝠眼……“摄像机!”他心中惨叫了一声,一边手忙脚乱地去摘背包,一边向前狂奔……之后,他觉得脚下一空,之后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第一卷 洪荒行 第一章 混沌之旅

    更新时间:2011-10-10

    倏忽间,又仿佛过了几个元会,冉一夜醒了,准确地说,他是仿佛醒了……因为在这里,一切都无迹可循,一切又似井然有序;一切都是随机的,一切又似都已确定。

    时间、空间,包括思维等所谓形而上的东东都在这里没有了定义。

    就在这样的状态中,冉一夜不知过了几个倏忽。这令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和恐慌,他必须先确定一下这究竟是什么样的鬼地方。

    “fuck!”他突然想起了著名的气象物理学家伯克霍夫与人辩论到精彩之处时的这句口头禅——伯克是一个研究混沌理论的专家,也是“假随机性”理论的提出者。

    “等等!”想到这里,冉一夜从心底发出了一声惊叫。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仿佛与伯克霍夫所描述的混沌有几分相似。于是他便再度认真地研究起自己的处境来。

    没错,一切都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一切所谓的物质都介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他甚至无法给自己作出一个准确的定义,更谈不上明确自己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难道哥是遇到了二十一世纪时人们谈论得最多,也最狗血的一件事:穿越!而且是穿越到了鸿蒙未判时的混沌之中?”冉一夜的大脑当即有点短路了。但他自幼所接受教育尽都与唯物主义相关,无神论早已镂刻在了他的骨殖之中,所以他相信眼前的这一切仅只是一个梦,一个荒涎的梦。

    也许一觉醒来,他会发现阳光依旧灿烂,窗外的那只燕子依旧叫个不停。

    然而这个梦也有点太长太长,长得令他不得不努力寻点事情做做。只是在这样的情境下,除了将这个貌似混沌的环境进行一番深入研究,仿佛再也找不到别的事情可干了。

    想到这里,他便小心翼翼地探出意识的触角开始触摸并研究起这个鬼环境来。就这样也不知又过了几个倏忽,冉一夜的意识在不断的探索和锻炼下逐渐壮大着,其计算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在过程中也得到了空前的扩展。作这样的比方吧———如果他从前是一台每秒钟仅能做5000次运算的第一台计算机“埃尼阿克”,那么他现在无疑是每秒能做1000亿次数学计算的超级计算机“美洲虎”了。

    就这样,数个倏忽又过去了,冉一夜整个意识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这片未知的环境之中。如同一滴水融入大海,一切又归于沉静。这一刻他似乎身在其中,又似乎独立其外,似乎被一切所掌控,同时又掌控着一切,一种玄之又玄,混乱而有序的感觉蓦地浸透了他的灵魂。

    于是乎这个未知的环境终于剥开了他神秘的面纱,在他的眼前展现出炫丽的一面。

    他无法形容那一刻的震撼:只见虚空的内部流光溢彩,一缕缕七彩的规则之线互相缠绕,互相干涉,继而衍射出新的规则,无数种可能同时产生,无数种结果同时湮灭,透过这些无序的表象,他发现众多的规则之线居然建构出一朵即将绽放的混沌青莲,足有36品之多,而紧裹着青莲的是一层厚厚的鸿蒙紫气,一些散溢的规则凝结成一颗七彩的宝珠,镶嵌在其中……

    “丫的,这不就是许多网络大神笔下所描述的混沌吗?上天下地的神啊,看来哥真是穿越了,而且真的是穿越到了该死的混沌之中了。”冉一夜不禁叫出声来。

    虽然此时,他并没有嘴,更谈不上发出什么声音了。但他的能感到自己灵魂中传来的阵阵困惑和不解。因为眼前的一切,已将自己的世界观撕得粉碎,使他不得不重新给自己一个定位。

    一切只能重新开始。于是他努力使自己的情绪平静了下来,开始回忆起前世所读过的许多与混沌和洪荒相关的东东。

    “如果推测是正确的,而且这个混沌与洪荒与二十一世纪网络文坛上的那些大神们所描述的一般无二,则盘古就会诞生于混沌之中,之后便是开天辟地,洪荒大争等一系列令人大脑短路的超级事件。到那些大鳄级人物也将次第登场,围绕着法宝、道场、道统、天下气运等打个不亦乐乎……直到天昏地暗,血流飘杵,甚至天崩地裂,日月无光……”

    显然这将是一个崇尚实力的时代,拳头是唯一的硬道理。但从根本底,他却是一个对成王称霸没有丝毫兴趣的人,他最大的愿望仅只是想自由地去爱一切爱他的以及他爱的人,自由地去研究一切他所关注的东东。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他确定了自己的处境后,他所想到的却不是那些混沌至宝,先天灵宝之类的东东,而是那些令人目不睱接,离奇古怪的神兽和妖兽们。这简直是动物研究者的天堂!他甚至开始幻想自己带着一群拉风的神兽小弟们逍遥三界的情形!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哥可就是个幸福的人了。”他想。

    然而这一切也是建立在自身实力的基础上的。如果太弱,则神马都将是浮云。所以所以,如何抢在大家前面闷声发财,拼命变强是他必须考虑的问题。

    “就从这里开始吧!”冉一夜自言自语了一句。然后便开始搜索起使自己变强的种种方法。好在前世的他曾是一个被人称之为“天下无书不读”的疯子,因此,没过了多久,便让他搜罗出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东……其中有人所共知的各类国术,如五禽太极八极形意之类;也有国外各个派系的柔道跆拳泰拳之流,更有见诸于梁金古温等人的小说的各类武功,和形形色色的仙侠玄幻小说中的修真炼器法门……这都是啥和啥呀,他简直有点哭笑不得。再说,他现在仅能说是一个意识,或者说是一缕灵魂,连个起码的身体也没有,即便有一套合适的功法供他修炼,他也只能坐守金山,无奈他何的。也就是说,他目前首要的任务是给灵魂找个容器,并继而塑造出自己的身体来。

    于是乎他便将目光盯在了眼前这些现成的东东上,的确,无论这三十六品混沌青莲,还是鸿蒙紫气都是些难得的好东东。如果有身体的话,冉一夜相信他肯定已经两眼放光,口水都流出来了。但他知道,这个世界里有些东西是注定不能动的。因为如果那些网络大神们写的东东都是真的话,那36品混沌青莲就是孕育盘古,开天斧,造化玉碟,以及一大批天材地宝的母体,吞下它,也就不可能再有什么洪荒了……所以那东东绝对是动不得的,就只能过过眼瘾了。

    “看来只能打打那些的鸿蒙紫气的主意了。”他想。虽说与混沌青莲相比,此时鸿蒙紫气显得很不起眼,但在洪荒时期,即使是次一品的玄黄之气都能令那些大腕们口水直流,甚至为了赚取区区的一点儿,满世界里捞取功德。而鸿蒙紫气则已是绝迹了的东东了。所以冉一夜相信用这它来打造身体,肯定连圣人都要羡煞的。

    想到这里,冉一夜伸出意识的触角,裹住一大团鸿蒙紫气,狠狠地拉了过来……也许是因用力过猛,也许是因意识超载,倏忽间,冉一夜再次失去了知觉。

    第一卷 洪荒行 第二章 如此穿越

    更新时间:2011-10-10

    再次醒来,冉一夜从心底感到一阵压抑和恐惶。

    他仿佛像一个两米多的汉子被人硬塞进了一个铅做的密封箱子之中,不能动,甚至无法喘息。

    “猪脚啊,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猪脚?”冉一夜怎么也搞不明白自己的处境,他几乎有点抓狂了。

    “太阳啊,这究竟是哪个大神玩的游戏,别人穿越是要法宝有法宝,要功法有功法,高兴的时候还会找几个pl女神yy一下,而轮我却是这般光景……”他忍不住从心底将神话中出现过的所有大神包括他们的八辈祖宗统统问候了一遍。

    的确,自从这狗血穿越降到他头上后,他不仅一样活物也没有见过,甚至连跟小指头也不曾有过真正意义的拥有,更可怜的是,他几乎忘记了运动是什么概念。

    “生命在于运动啊,我这还算不算一个生命体了。”他简直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脑部受伤正躺在某个医院的病床上,他所触及到的这种种异相仅仅是潜意识中的一些存在一闪而过时留下的残影。

    换句话说,他现在是一个植物人了。这个念头狠狠地刺了他一下,他不由地打了个冷战。

    如果是这样就太可怕了。

    冉一夜没有想到过死,他还年轻,对这个字还没有概念,正如一个老人说过的那样,他还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将是他们的。他那满肚子才华还没有得到过真正的展现,就这样死了,岂不是连四代伟人都对不住了吗?

    他必须真正明白自己究竟是怎么了。

    “我至少要动一动的,最好能够翻个身,否则肌肉坏死了,以后还有什么本钱去研究那些迷人的动物……”作为一个生物学家的思维还在主导着他的意识。然而这简直是一种奢望,因为他压根儿没有感觉到身体有任何运动的迹象。

    “这下完了!”他想自己绝对是和一只死猴子一样正躺在病床上,被一群穿着白衣服的所谓医生或专家研究着,也许过不了几天,他就会被卸得七零八落,然后被泡在福尔马林溶液中成为实验的标本。

    他越想越委屈,越想越为自己不值,一股巨大的怨念从他意识深处产生……“我不甘啊!”他想张开嘴大声喊叫,可是在这个寂静的世界里,连声音也并不存在,有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隔膜阻止着他的意识介入真相的内部。

    怨念越积越浓,越积越厚,云霾般充满了冉一夜的意识之海,直到沉淀成铅样的物质,充塞在所有的空间,他的识海也在这种撕碎一切的力量面前气球般剧烈地空前膨胀了起来……

    可以肯定,如果不加以控制,这股怨念将会完全腐蚀掉他的识海,并完全抹去他的灵识印记,如是,他的生命也就在真正的意义上灰飞烟灭了。

    就在这万分危急之刻,一点七彩的光从他的识海深处泛出,依稀可以分辨出那是一颗七彩的珠子……这一来,无边的怨念仿佛找到了归宿,一股脑拥向那里,冉一夜的识海中也平地形成了一股股超级龙卷风,他感到灵魂都要被撕裂了。

    又不知过了多少个元会,终于风平浪静了。一切再度寂静了下来。冉一夜也逐渐接受了这一现实。

    “不能动就不动了呗,不是有个叫笛卡尔的哲人说过‘我思故我在’这么一句话吗,貌似思是存在的根本,所以,目前来说,我最起码是存在的,而存在是一切的根本,至于出路嘛,慢慢找,总会有的。”

    他一边自我安慰,一边说了n次“淡定”,总算从怨天愤地的状态中摆脱了出来,灵台复归清明。

    这时,他想起了那颗救了他一命的珠子,貌似他曾在混沌中看到过这个东东的。可是找了很久,他才从一个角落中找到了一个珠样的物体,然而黑不溜秋的,没有任何光泽,也看不到任何灵性。

    但他可以肯定就是那颗珠子,只不知为何变成了这般模样。

    “这么说,我还是穿越了,而且就是到了混沌之中,只是不知道现在到了什么时候,盘古有没有开天,洪荒众生有没有化生,鸿均有没有开坛讲道……还有,我那些用来打造身体的鸿蒙紫气到哪里去了?”

    想到这里,他开始进一步探索自己的状态,这一探索,他意外地发现自己的识海里多出了一段玄妙的法诀,曰《混沌无始经》。

    他可以肯定这不是自己前世从各种渠道积累的信息。

    这部《混沌无始经》与其说是一部修炼法诀,莫若说是一部造化法典,它从头到尾阐述的是浑沌本源、有无之道以及用神识来沟通万物的法门,虽然看上去很是鸡肋,但于冉一夜而言,此时无异于雪中送炭。

    他急需要让自己的神识与仿佛存在的身体进行沟通。这部经书则提供了这种可能。

    有了目标,便有了动力。之后的时间里,冉一夜便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混沌无始经》上,他的神识也一天天愈发见得壮大且凝固了起来……

    具体而言,如果说,在修炼《混沌无始经》之前,他的神识只能举起一根茅草,而现在则能拔起一座泰山。

    功夫不负有心人,某一天,他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己身体的存在,并明白了他处于这种不死不活的原因所在。

    原来,冉一夜当初的那一口实在有点太狠、太霸气了,他不仅吞掉了一小半鸿蒙紫气——那个量在传说中足可以演化成另一个宇宙的,而且还将混沌中散佚的大量的规则之线吞了进来。

    这根本是他的灵魂无能驾驭的。所以他只能陷入沉睡之中。

    之后,这一团融合了冉一夜的灵魂的鸿蒙紫气,恍兮惚兮,不知飘荡了几个元会,直到鸿蒙初判时,它才根据造化法则自行化生出一副躯体来,而冉一夜的灵魂才得以从迷宫般的混沌本源规则中解放出来,于是,他第二次醒了。

    现在,冉一夜的神识虽已壮大到了一个极点,《浑沌无始经》的修炼也到了瓶颈,很难再有寸进,但他依旧和从前一样,并没有真实地感觉到这副躯体的存在,更谈不上视和听了。

    所以,要使这副身体能够运动,单纯的修炼神识已没有意义。他必须找到一种新的法门,逐步感知并完全控制自己的身体。于是他又开始在无边的识海中寻找……

    “有了。”这一次,很快就有了结果。从前世的国术中,冉一夜找到了形意拳中的一样修炼方法,名曰“虎震”。

    那种法门的根本原理就是通过反复地调整精神波动的频率,使之与肉体波动频率相合,因而使形与神产生共震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使形神同步得到锤炼和加强。这一方法看似并不复杂,实则为形意拳的最高法门,并且只有神识无比凝固的强者才能修习。

    据说,在天地灵气极度贫乏的后世,这一修炼法门曾使不少国术大师突破后天,最终达到形神完全合一的最高境界。

    显然,此法对于冉一夜来说,具有很强的参照性,他完全可以借鉴此法,逐步激活身体的每一部分器官,并进一步使形与意合,真正地掌握现在的这副躯体。

    于是,冉一夜迅速地沉浸在推演和修炼之中。

    也不知又过了几个纪元,通过无数次的失败,他终于捕捉住了一丝隐诲的波动,仿佛一个频死之人的心脏律波。他迅速地做出了反应,小心翼翼地模拟出这种律波,并向那点隐诲的波动点开始辐射……

    这是一个堪称为里程碑的时刻,虽然,并没有人能够作出见证:他的精神和肉体在无数个元会后,再一次握手。

    “我太高兴了,太激动了,我终于找到组织了……我都说不出话了。”冉一夜无缘由地想起了前世的某个年代某类战争片中经常出现的这样的告白。

    努力有了成效,冉一夜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了对形与意的探索和修炼中。万事开头难,这次经验无疑给他打开了一扇门,使他的神识与肉体得到了真正意义的沟通。他对身体的感觉日见清晰了起来……

    第一卷 洪荒行 第三章 我是蝙蝠

    更新时间:2011-10-10

    现在,除了听不到,看不到,说不出,走不动,冉一夜已完全控制了自己的身体。

    很长一段时间,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摇头晃脑。

    同时,通过反反复复地捉摸和研究,他对形意的理解也到了一个极高的程度。

    他发现,形意中的五行拳虽是一种基础拳法,但也是所有的精华所在,他每一次推演都会有新的发现,每一次领悟都有一种全新的感觉。

    所以,虽说他已研究了不知几个元会,但依旧不敢说自己已经入门。唯独让他可以自我安慰的是,除却灵魂已经能够与肉体沟通,他还根据脱胎于形意拳的六合枪法,在神识中模拟出了宛有实质的枪意。

    与形意拳一样,六合枪法的精髓也在于寓复杂于简单之中。一招看似平平的直刺,事实上蕴含着无数种变化。所以此枪炼到巅峰,肯定是不出则已,出则有夺天地造化之势。

    有了这样的枪意,冉一夜相信,如果以《混沌无始经》为基,以神识为用,他必能一举破开五识,让自己复见世界。

    于是,冉一夜又重新确立了研究重点。经过无数次的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后,他毅然做出了决定。

    “就看这次了。‘无,天地之始;有,万物之母。’无中生有,有生万物。”他对自己说。

    刹那间,只见冉一夜的识海翻起了冲天巨浪,如决提之黄河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咆哮:“看枪!”

    一柄遍体火红的大枪凭空现身,直指向虚无处那层道不清的隔膜……

    “第一枪,开天辟地我先闻。”

    枪尾轻轻一颤。这一颤经枪身无限地放大,于枪头处居然产生了一声毁天灭地般的霹雳,“噗嗤”一声,于虚无处存在的那道隔膜终于裂开了一道缝,冉一夜惊喜地发现他听到了……

    他听到了自己的呼吸和心跳的声音,听到自己像是处在一个陌生的溶洞中,微风带着凉意回旋跌宕,如同一个天才乐手,奏响了一曲天籁之音;

    他还听到了头顶上一些不知名的生物轰隆隆地碾过大地,震天的吼声令人热血;

    他甚至听到极远的地方,一个男子以一种极有磁性的声音向一个女子表白:“羲和啊,就让我牵着你的手,在这棵树上筑一个最美的巢……”

    “第二枪,立地通天顾八方。”

    这一枪,“枪出神通天,意使八荒惊”,漫天的枪意形成了一朵璀璨的蘑菇云,给那道隔膜直接开了一个大洞,冉一夜的视觉蓦地打开了——他看见一大堆千奇百怪钟||乳|石犬牙交错,在他眼前泛着||乳|白的光,这光芒刺得他眯住了眼。

    良久,他渐渐地适应了久违的光明。他看见自己的确是在一个溶洞之中,可以判断出这是个典型的喀斯特溶洞,四周云蒸霞蔚的景象告诉他这个溶洞正在形成中……

    而这类溶洞应当是中生代白垩纪的燕山运动时期才能形成的,也就是说,他所处的时代距二十一世纪足有6500万年的历史!

    “神话,还是现实,这是个问题。”冉一夜的大脑瞬间处于了短路状态。他不明白自己是来到了史前蛮荒时代,还是仙妖佛巫随手可拾的神话世界。但既来之,只能则安之,摸着石头过河总是没错的。

    想到这里,冉一夜的心又定了下来。他想,生活在这个鬼斧神工,道韵天成,灵气充裕的溶洞中也不是个坏事,最起码可以避开一些惹不起或者不能惹的家伙。

    但当他的目光落在自身上时,他忍不住要尖叫起来:他居然看到了一只蝙蝠!一只传说中的白蝙蝠……

    冉一夜居然成了一只蝙蝠!以一种可笑的姿态倒悬着,固定在溶洞的顶部。

    虽然冉一夜是很喜欢动物,但并不意味着他喜欢变成一只动物。

    “我这是作了什么孽啊!别人穿越或为顶级大神,或为先天异兽,而我怎就成了一只蝙蝠?我不甘啊!”

    他想大声喊叫,但发不出任何声音。刹那天堂,刹那地狱,冉一夜有种想跳楼的冲动……

    如此的大起大落,使他的识海内部再度卷起了一股不甘的怨气,神识凝成的枪意也在怨气的侵蚀下,由火红变为暗红,由暗红变为褚褐,最后蜕变成一种令人生怖黑色,那一种绝对的黑,任何光都会在它面前湮灭。于是,第三枪带着无边的怨气破茧而出……

    “第三枪,一气冲霄诸天喑。”

    这是秉承混沌中第一道怨气而生的一枪,带着无边的萧瑟与杀念铺天盖地,直指虚无,冉一夜发出了穿越以来的第一声吼叫,“啊……”那层一直阻止着他介入真相内部的隔膜轰然碎裂。

    这一声吼出了亿万年沉淀在胸中的块垒,冉一夜的呼吸畅通多了。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闯下了大祸,因为如此惊天动地的一声,肯定会引起一定的马蚤乱,如果他因之被某个牛神惦记上了,说不定下一刻就会成为一只被圈养的宠物,这样的话,还不如再死一次来得舒坦。

    但出乎意料的是,那声音转了个圈儿后居然又携带着大量的信息飞了回来,并且一股脑地钻进了他的耳朵之中。

    一副宏大的洪荒图景也随之显现在他的识海之中……“回声定位,居然是回声定位。”作为一个生物学家,他非常清楚这种逆天的能力远超于最先进的雷达“钴光一号”,这就意味着他以后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用耳朵看到天地间任何他想要看到的东西。

    所以,他那一吼所发出的声波正是后世人人皆知的超声波,虽然并没有超出声音的范畴,但诸天万物鲜有能够听到者。

    虽然这天过后,洪荒中多出了许多丧失了听觉的小兽,虽然在东昆仑,一个高髻白衣,长袖飘飘,老态龙钟的道人突然暂停了对道与理的演算,抬起头向冉一夜的方向看了一眼。

    “从某种意义上说,万物的确是生来就平等的。做蝙蝠也有做蝙蝠的好处啊。”他一边想,一边整理着刚刚听到的洪荒图景:从各个角度观察,天地已分,大地的主人是数以亿记的洪荒巨兽,而中国神话中的那一批先天生灵都不知在什么地方。

    也许这个洪荒还会按部就班,上演出一幕幕他所知道的故事。

    也许一切将会以一个崭新的面目出现,他唯一的优势就是前世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

    一切都在期待中。

    第一卷 洪荒行 第四章 洪荒故事

    更新时间:2011-10-10

    五识既通,接下来应当为以后的人生,不,应当说是蝠生,谋划一番了。

    冉一夜今世虽然生于混沌,但他既没有见过盘古,也没获得过什么逆天的东东,至于什么牛屎气运更与他无关了,所以他必须低调做人,小心经营的。

    如是,也许总会有做大的一天。

    再说,他的理想并不在这些方面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最想做的事无过于走遍洪荒,将天下的珍禽异兽看个饱。

    的确,一想到《山海经》中所载的那些珍禽异兽,他就有点热血。

    于是他拍了拍翅膀就打算离开这个不知栖居了多少个纪元的溶洞。

    没料到他不仅没能起飞,反而如同一颗炮弹重重地砸到了地上。

    这时,他才沮丧地发现,他这副由鸿蒙紫气化生的身体并没有什么优势,甚至可以说糟糕到家了。

    他的力量太弱了,他根本无法指挥动这副沉重的身体。

    再说他根本不知道,在他能够掌控天地法则之前,他这副躯体永远只是一个对他大门紧锁的宝库,只能看着,却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尤其现在,这向躯体于他,无异一柄大关刀摆在一个学步的孩提面前,不要说使用了,即使撼动都存在问题。

    所以此时此刻,可以说随便来个洪荒小兽都能欺负得他满地找牙。

    他真有点想不通。他这个曾经玉树临风、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人见人爱的帅哥今世怎就这么衰呢。

    但无论现实如何,他也不能退缩。在他的字典里,从来没有这样的字样。

    于是,他一如学飞的幼蝠,一次次跌在地上,一次次扑嗒扑嗒地拍着翅膀,一步三摇地爬上洞顶,将自己重新挂了起来,酝酿着下一次起飞……

    “时不我待啊,天知道下一步将要面对的是什么,如果真有天地大劫,成不了强者势必会成为灰灰。”冉一夜非常明白自己的处境。他现在可是一个标准的“思想之巨人,行动之侏儒”,所以针对这一情况,他给自己制定了这样的步骤:锻体、炼神、化形。

    锻体之法在他的识海内部库存的不知有多少,选来选去,他看中了二十世纪著名武术家李瑞东先生创造的五禽拳,该拳法主要是模仿五禽(鸡、鹞、燕、鹰、鹏)和六兽(蟒、狮、虎、猴、马、熊)以及一条龙等禽兽的动作,外仿其形,内领其意,体用兼备,动作优美,实为一套上乘的锻体法门,尤其其中模拟五禽的体术,简直是给此时的冉一夜量身定做的。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洪荒除了重复着每天的生化与衍灭,两类智慧生命悄然登上了舞台。

    其一为巫族,自称为大地女神后土的后裔。他们以不周山为中心,划地为王,并在首领神农氏的带领下征讨四野,声势日益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