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海上马车夫 > 海上马车夫第160部分阅读

海上马车夫第160部分阅读

    成忽然看见费尔南德将军来了,于是小声对着克伦威尔一人说道:“有种你试试!”

    克伦威尔大怒,正要进去,费尔南德将军顿时大声喝道:“站住!”

    克伦威尔本来想要直接冲进去的,他已经准备不计后果了。但费尔南德见中华帝国的士兵准备开枪了,生怕事态闹大不好交代,于是拦住了克伦威尔。

    中华帝国毕竟是英国的盟友,就算英国内战,议会也不会因此而开罪中华帝国。反而会严惩克伦威尔,甚至用处置克伦威尔来换取中华帝国站在议会这边的。

    费尔南德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阻止克伦威尔,他不想失去克伦威尔这个能打仗的大将。但是也正因为这件事,克伦威尔对中华帝国的态度大变,从此记恨在心。

    第三卷 怒海争锋上 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国耻辱的开始——塞得大借款

    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国耻辱的开始——塞得大借款

    查理一世在中华帝国驻约克城战地观摩团的帮助下,于三天后逃出了约克城,并跟随李自成回到朴茨茅斯的英国海军基地。

    英国海军坚决支持查理一世,哪怕查理一世屡次拖欠、挪用他们的军费。

    查理一世感激涕零,发誓以后一定善待、重视英国海军,并效仿中华帝国皇家军队的命名方式,将英国海军冠名英国皇家海军。

    从此,英国皇家海军提前三十年诞生,并得到了查理一世的重用,使得英国海军在之后的日子里,不断发展壮大,很快恢复元气,重返世界海军强国行列。

    中华帝国并没有意识到英国皇家海军未来的变化,此时此刻,英国皇家海军长时间的军备松弛,并没有引起中华帝国海军部的重视。因此对于英国皇家海军的些许变化并没有提升到重视程度。

    查理一世回到朴茨茅斯,免于被议会军抓回伦敦处死。因此,查理一世不敢再呆在英国。法国本来是个好去处,但是法国此时此刻被西班牙军队打得国将不国,因此查理一世主动放弃。

    荷兰虽然不错,荷兰海军干掉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世界第一海军强国。但陆地上荷兰陆军并没有取得对西班牙陆军的优势,因此弹丸之地的荷兰也不是查理一世的避难所。

    同盟国内部,俄罗斯距离太远,仅剩下中华帝国一个去处了。

    虽然中华帝国距离更远,但是中华帝国在埃及却驻扎有十二万大军,在地中海更有地中海舰队,五艘风马蚤的龙卷风级战列舰,成为地中海的小霸王,没人敢去锊其虎须。

    因此,权衡利弊之下,查理一世选择流亡埃及,在塞得港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基地避难。

    英国内战,虽然还没有结束,但是很显然议会军处于优势,占据了英国三分之二的领土。

    英国王军仅仅控制着英格兰东北沿海地区,兵力不足两万人。反观议会军,取得约克城胜利之后,兵力提升到了五万人,且士气高涨。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克伦威尔利用其超高人气的军事威望,很快投机英国议会,在三个月间连升六级,成为了议会重要议员。

    此前,克伦威尔便是一名下议院议员。他是一名清教徒鼓臊者,很快得到了大量清教徒的支持。而英国新贵族们为了完成代表他们利益的资产阶级革命,不惜借助清教徒的幌子,来推翻天主教,进而达到他们颠覆英国政权的目的。

    由于克伦威尔奉行的政策完全代表资产阶级新贵族利益,得到了新贵族的全力支持,迅速控制了议会军,并成为议会军领袖。

    得到议会军领袖的地位后,克伦威尔组建了属于他自己的模范军,为他日后独裁奠定了基础。

    克伦威尔的确有着出色的军事指挥头脑,在接下来的三次战斗———格兰萨姆之战,盖恩斯巴勒之战和温斯比之战当中,克伦威尔重创王军,确立了他在军中的绝对地位。

    英国内战进入到了中期,王军大败。

    查理一世请求中华帝国出兵帮忙,但是中华帝国埃及住屯军司令部还没有接到帝国政府和帝国皇帝的命令,因此对查理一世采取拖字诀。

    ※※※※※※※※※※※※※※※※※※※※※※※※※※※

    中华帝国北京紫禁城勤政殿。

    自从接到英国内战的消息后,神武大帝邓浩楠便在思考帝国对英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才合理。

    无疑,邓浩楠希望英国内战打的时间越长越好,这样可以消耗英国三百年来的国力,剪除一个潜在对手。另一方面,邓浩楠却担心一旦查理一世失败,被砍了脑袋,那么英国将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将成为一个风云世界三百年的日不落帝国,对中华帝国的威胁同样巨大。

    此时,中华帝国奉行的对外政策是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和孤立对手的政策,如今帝国政府正在试图孤立荷兰,同盟国的成立便是孤立荷兰的第一步,等待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之时,就是同盟国瓜分荷兰之时。

    然而,欧洲三十年战争之后,法国一时半会儿喘不过气来,无法对荷兰形成威胁。英国皇家海军是牵制荷兰海军的唯一欧洲海军,邓浩楠希望英国和荷兰爆发英荷战争,这消耗他们两国国力,使得中华帝国从中牟利。

    如果查理一世赢了,英国海军得不到重视,便无法去对抗荷兰海军,那时候就必须让中华帝国海军正面出击。显然,邓浩楠不希望那种情况发生,他不准备和荷兰人拼国力,他喜欢用最小的代价和成本捞取最大的好处。

    “皇上!”林风见皇帝犹豫不决,于是说道:“不如帝国向英国出口先进武器,帮助查理一世训练王军,武装王军,只要查理一世赢得了内战,那么帝国的付出定然有回报的!”

    刘虎说道:“出口军火给英国,这样在帝国先进火器的帮助下,查理一世胜利的机会大得多。最不济也能够促使查理一世和议会两败俱伤,损害英国整体国力!”

    冯邵延这时说道:“皇上,不如帝国向英国贷款,查理一世得到我们的贷款后,从帝国购买武器用于战争,这样帝国既可以赚钱,刺激军工业,同时也能够削弱英国国力!”

    王承恩点点头,转向邓浩楠,道:“几位大人所言极是,微臣认为不如借款给英国,让查理一世签字,并用英国的港口作为抵押。如果查理一世赢了固然好,若是输了战争,那么帝国在议会军打垮查理一世之前,先行占领英国港口。这样想必英国议会也没话说,而帝国正好可以在欧洲大西洋沿岸部署海军,插手欧洲事务。”

    几人并不知道邓浩楠的心中想法,而邓浩楠更不会将历史走势跟他们说,因此同意了他们的意见,决定先贷款给查理一世,看看查理一世能不能打赢内战,再决定是否直接出兵干涉英国内战。

    神武十一年二月,中华帝国神武大帝批准了内阁关于援助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平叛的决定。

    帝国政府将从经济上、军事上对英国进行援助,中华帝国授权埃及苏伊士运河住屯军司令部全权处理对英政策。

    四月初,中华帝国埃及住屯军司令部接到了帝国中央的命令,立即派出特使同查理一世谈判。

    此时的查理一世,迫切希望重返英国,夺回他的王位和权力,因此对于中华帝国肯出手帮忙感到高兴,并积极进行谈判。

    时中华帝国埃及住屯军司令部司令官为李岩中将,李岩素有谋略,和李自成一样,都是被皇帝钦点的武官,都在勤政殿觐见过中华帝国黄帝邓浩楠。

    比起李自成,李岩出身官宦世家,学富五车,深得神武大帝重视,钦点其入中华帝国军官学校深造,学成后赴海外历练,在帝国对秘鲁殖民战争当中,率领朝鲜仆从军取得瓜亚基尔会战大捷,并歼灭西班牙秘鲁殖民四万余人。

    瓜亚基尔之战有三分之一的功劳归属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太平洋舰队海军陆战队,正是海军陆战队进兵瓜亚基尔,大乱了秘鲁总督阿桑奇的战略部署,挫败了卡斯特罗的锐气,迫使秘鲁殖民军失去方寸,火速撤离安第斯山,增援瓜亚基尔。

    由于陆战队兵力不足,攻击瓜亚基尔城力有不殆,拦截秘鲁增援部队同样力不从心,使得李岩率领的中华帝国皇家陆军五十集团军群第二百五十1集团军得以有用武之地。

    李岩指挥251集团军第1251、1252、1253、1254和第1255军,共计十万朝鲜仆从军,对瓜亚基尔实行围点打援战术,派出1254和1255军包围瓜亚基尔城,同时命令1251军半路埋伏在普莱斯顿山道伏击西班牙军队。

    西班牙军队被卡斯特罗的六道加急求教公文催促下,急行军六天后抵达普莱斯顿山区域,士兵疲惫至极的时候,遭到两万朝鲜仆从军的突然袭击,死伤惨重。

    西班牙军队后撤,休整一天后再次对1251军实施强攻。

    此时,李岩命令1251军坚守普莱斯顿山道,做阻击之势,迫使对面的西班牙军队指挥官相信中华帝国军实在围点打援,相信瓜亚基尔城危在旦夕。

    果然,西班牙军队深信不疑,发动大兵团攻击1251军坚守的高地。

    这正好中了李岩的计策,他使得的连环计,先用围点打援的方法伏击一次西班牙援军,然后在利用1251军拖住西班牙军队的注意力,调动1252军、1253军和1254军左右绕路道西班牙援军后方,突袭西班牙援军,并将所有四万余人的西班牙援军尽数包围在普莱斯顿山区。

    从围点打援演变成了围歼战,李岩针对西班牙大方阵的弱点,使用第1252骑兵师、第1253骑兵师和第1254骑兵师依次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发动突袭,冲击西班牙大方阵。

    西班牙人的大方阵防御能力较强,但是仅限于正面。侧翼和后方的防御能力相对很弱。李岩先用1252骑兵师冲击西班牙大方阵东面,迫使西班牙军队调集反骑兵攻击的长矛兵增援东面,然后再命令1253骑兵师攻击西班牙大方阵的西面,迫使西班牙人将最后的预备队调到西面抵抗中华帝国的骑兵冲锋。

    这样一来,西班牙大方阵的后方便空虚了,李岩当机立断,命令1254骑兵师直接冲击西班牙大方阵的后方。

    顿时,西班牙大方阵的后方被冲垮。1254骑兵师分作两路,一路冲击东面,一路冲击西面,从背后摧毁东西两侧的西班牙长矛兵,进而令1252和1253骑兵师得以攻入西班牙大方阵内部。

    失去了长矛兵的防护,西班牙大方阵顿时土崩瓦解,在三万骑兵的冲击下,所有大小阵型尽数被摧毁,没有近身格斗能力的西班牙火枪兵顿时被中华帝国的骑兵肆意砍杀,死伤无数。

    战斗仅仅持续了一个小时,当正面的1251军和其他三个步兵师扑上来时,西班牙援军顿时战败,全军覆没。

    得知中华帝国军队全歼了增援部队后,秘鲁总督阿桑奇立刻抛弃瓜亚基尔,逃往首府利马。而留下来的卡斯特罗,也知道大势已去,瓜亚基尔肯定守不住,因此再中华帝国军队掉过头来之前率军退出瓜亚基尔。

    李岩指挥朝鲜仆从军顺利占领瓜亚基尔,使得中华帝国美洲派遣军在南美洲得到了第一个坚固城市作为立足点。

    同样,瓜亚基尔的繁华程度很高,是仅次于秘鲁首府利马的大城市。朝鲜仆从军在瓜亚基尔实施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三光政策发挥到了极致,全城十七万余西班牙人和西班牙后裔平民遭到屠杀,约有一万名白人女子送回中华帝国本土高价卖为奴隶,超过两万白人女子沦为军妓。

    整个瓜亚基尔城北洗劫一空,为中华帝国创造了近一亿一千万银元的财富。如果算上大量的空置民房、商铺、农场、庄园、矿场等固定资产,价值超过四亿银元,可以为中华帝国解决二十万移民份额,其成果显著,李岩等军官受到帝国军部的隆重嘉奖。

    不过,李岩对于朝鲜仆从军的屠杀抢掠行为很是反感,作为一名饱读诗书,深谙仁义礼智信的读书人,李岩感到无法呆在那里,于是提请军部,要求调动工作。

    军部本来并没有批准李岩的申请,但是考虑到李岩是神武大帝钦点的将才,因此有所顾虑,特上报御书房,呈递皇帝圣裁。

    邓浩楠原本以为李岩经过帝国军校的学习之后,可以大有作为。而秘鲁的瓜亚基尔会战也证实了他的本事,无奈李岩还是无法跳出历史的束缚圈,无法接受殖民战争的冲击。

    中华帝国进行殖民战争,必须要有非常人的战斗力和意志力。殖民战争必须残忍、残酷到极点,否则便不叫殖民战争了。如果李岩受不了这种殖民战争的洗礼,那么就不应该把他放到那里。于是,神武大帝特批了李岩的请求,但不允许李岩退役,而是把李岩调往埃及,担任中华帝国埃及住屯军指挥官。

    因为苏伊士运河修建完毕,要塞防御体系也完成了,帝国十二万大军屯扎在那里,需要一名优秀的指挥官镇守。张凤爱已经功成名就,回国担任中华帝国工部左侍郎,领帝国水利总督。替代张凤爱的人选邓浩楠想来想去,还是认为李岩最佳。

    因为邓浩楠知道李自成是个能打仗够狠的军官,但是不能让他担任司令官,否则不利于帝国在埃及的战略执行,因此将李岩这个稳当的人才调过去正好合适,反正埃及住屯军只是防御军队,还没有到进行殖民战争的时候,李岩正好可以担任。

    这样,李岩成为了中华帝国埃及住屯军司令官,并由他同查理一世进行谈判,商议援助英国事宜。

    李自成观看了英国内战的十几场战役,知道英国陆军是个什么货色,比起西班牙陆军来说,英国陆军不但数量少,质量更差劲,装备都是半个世纪之前的武器了,大部分的战役都是在阴雨天气进行,基本上是冷兵器主导战役走向。

    李岩根据李自成的看法,决定向查理一世的王军提供一个整编军的武器配置,并派出教官对英军进行训练。

    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的一个整编军的武器装备,包括一个整编步兵师和一个整编骑兵师,以及一个军直属部队装备,总价值三千万银元,折合六百万英镑。

    这样一个军的武器配置着实让查理一世开眼了,按照英国陆军的编制装备,六百万英镑可以装备二十万陆军了,但在中华帝国军队当中,仅仅只能装备一万人,这个差距让查理一世汗颜。

    不过,查理一世十分感兴趣,他在塞得港参观了中华帝国埃及住屯军基地,李岩为了让查理一世安心,特意进行了一场军事演习,给查理一世吃了一颗定心丸。

    神武十一年七月,查理一世终于点头同意向中华帝国借款五千万银元,其中三千万用于支付一个军的武器装备,一千万银元用于购买后续弹药,一百万银元用于配发中华帝国皇家陆军制式军服,因为查理一世的思想已经有些中国化了,不想再看见王军那耀眼红的军服了。两百万银元用于聘请中华帝国军官担任教官,其余作为购买中华帝国的粮食。

    七月十七日,中英签署《塞得大借款合约》,中华帝国欧洲银行作为借款一方,像英国借款五千万银元。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作为贷款一方,以朴茨茅斯军港对面的索伦特岛作为抵押,在偿还完贷款前,索伦特岛暂由中华帝国驻军保护,以租借形式实施管理。

    查理一世之所以答应这种条件,忍着国土被占领,主权被践踏的耻辱,除了是因为见识到了中华帝国的军力强大之外,更是想着如果他没能打败议会军的话,可以直接拉中华帝国下水。

    查理一世认为,如果他胜利了,那么五千万银元的贷款很容易偿还,收回索伦特岛没有问题。如果他战败了,英国议会未必会承认索伦特岛的归属权。由于索伦特岛对面就是朴茨茅斯海军基地,直接威胁这英国海军的安全,以及伦敦的安全,因此查理一世料定议会不同意,会跟中华帝国翻脸,进而爆发战争,从而中华帝国卷入战争当中,那么查理一世便有复辟机会了。

    查理一世的算盘非常好,但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里,他一直未能偿还了欠中华帝国的钱,反而越欠越多,最终索伦特岛被中华帝国割让,让英国政府在此后的数百年内都背着主权被践踏、领土被割让的巨大耻辱。

    第三卷 怒海争锋上 第三百七十八章 欧洲大洗牌

    第三百七十八章 欧洲大洗牌

    查理一世向中华帝国大借款,以及中华帝国埃及住屯军帮助查理一世应对内战的消息迅速传开,英国议会顿时陷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当中。

    原因是中华帝国此时在全球事务当中的分量举足轻重,此时同盟国四个成员国正对神圣罗马帝国集团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进行战争,中华帝国入侵莫卧儿帝国、入侵南北美洲,打的西班牙帝国满地找牙,这些都风传欧洲大陆,各国对中华帝国都闻声色变。

    中华帝国帮助英王查理一世的消息一经传开,立刻引起包括各个同盟国在内的欧洲国家确定立场,转而支持查理一世,对现有的英国议会政权提出抗议。同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严重威胁了欧洲各国王室统治,因此除了荷兰共和国迫于中华帝国压力选择沉默外,其他各国都严重抗议英国议会,使得英国议会在全世界变得孤立起来。

    各国对英国内战指手画脚,中华帝国更是直接向查理一世的王军提供军事、经济援助,这是对英国主权的赤裸裸践踏。

    可恶的是,查理一世竟然为了自己的王位,厚颜无耻的将索伦特岛(也称怀特岛)抵押给了中华帝国,这导致英格兰王国建国数百年以来,第一次遭受领土被践踏的情况,顿时引起英国上下国民的震怒。

    不过,查理一世已经不在乎那些了。这些不服从他的的统治,起来造反的老百姓们,他们的愤怒就是查理一世的乐趣。

    中华帝国的武器装备很快运抵怀特岛,由于英国皇家海军站在查理一世一边,因此造成英国议会军没有海军帮助,面对近在咫尺的怀特岛,议会军没有任何办法。

    中华帝国埃及住屯军司令部派出大批军官帮助查理一世的王军训练,并组建了一支全部进口自中华帝国武器装备的中械军,包括一支中械整编步兵师和一支中械整编骑兵师。

    新组建的中械军在怀特岛进行训练,按照中华帝国新兵训练大纲,这支英军将在三个月后成军,并在半年内形成战斗力。由于英军的兵源都是从王军中选拔出来的,因此战斗素养很高,比新兵强得多,所以这支部队估计在四个月内边可以形成战斗力,并投入英国内战。

    英国议会军对于这支全部由中式武器武装起来的部队赶到极大的担忧,英国议会多次研究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的战斗力,认为对方的实力非常强大,查理一世一旦获得这支中式军队的话,对于整个内战来说将会造成极大的威胁。

    为此,英国议会一方面向中华帝国谈判,要求中华帝国放弃支持查理一世,并愿意提供和查理一世对等的条件,希望中华帝国转而支持英国议会。另一方面,英国议会希望得到来自中华帝国的先进武器。

    中华帝国在跟英国议会谈判的过程中,始终是拖拖拉拉故意拖延时间,谈判没有任何的实质性效果。

    英国陆军一方面寻求外购武器,但欧洲各国王室对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很是惧怕,加上迫于中华帝国和法国的压力,拒绝向英国议会军提供武器。因此,英国议会军只好自己解决武器问题。

    针对中华帝国的优势火器带来的巨大挑战,英国议会在后方扩大了火器生产,从荷兰商人中高价购得法国狗锁式火枪加以仿制,生产英国本土型法穆尔火枪。期间英国人也试图仿制中华帝国的30式步兵燧发枪,但是因为英国的钢铁强度无法达到中华帝国的轧钢水平,最终仿制失败。

    在火炮上面,英国人的青铜火炮并不比欧洲各国的火炮差,因此无需改进。但中华帝国的炮兵占步兵的比例相对高,为了平衡这种差距,英国议会军增加了火炮的部署数量,虽然达不到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的百人一门火炮的比例,但是勒紧裤腰带也可以做到平均两百人一门火炮的程度。

    英国的议会军以克伦威尔的模范军作为主力,针对性十分明显,就是冲着中华帝国帮助查理一世组建的中械王军来的。

    克伦威尔的模范军兵力三万五千人,其中火枪兵两万人,火炮一百门。骑兵一万五千人,重骑兵三千人,轻骑兵一万两千人。

    另外,议会军还组织了五万人的民兵,装备超过七种火枪和火炮。在中华帝国军人的眼中,英国陆军太弱,而这些民兵更是超级杂牌军,不堪一击。

    查理一世的王军在怀特岛训练,而克伦威尔的议会军则在伦敦郊外训练,双方都在抢时间,准备大决战。

    中华帝国帮助查理一世训练军队的消息传到欧洲,法国政府立即照会中华帝国驻巴黎大使,商谈向中华帝国借款并购买军火的要求。

    由于法国海军曾经帮助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建造镇远号战列舰,中法之间没有切身利益纠葛,因此法国政府的请求很快得到了中华帝国皇帝的允许。

    神武十一年,中华帝国皇帝授权中华帝国驻埃及住屯军司令部,给予法国适当的帮助,进而打击西班牙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联军。

    李岩于是联合中华帝国欧洲银行向法国贷款一亿银元,用于支持法国抵抗西班牙陆军的入侵。

    中法巴黎借款合同随后签署,同样中华帝国给予法国的贷款包含了一些政治条件,其中就是将法国土伦海军基地的造舰技术转让给中华帝国皇家海军,作为回报,中华帝国的贷款是无息的。

    法国政府此时正困难重重,英国内战使得法国失去了来自英国的经济援助,因此法国政府急需中华帝国的这一亿银元的贷款,所以法国国王立即同意了这个条件。

    这样,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法国最高造舰技术。在再十九世纪中期以前,法国顶尖的造舰技术一直是全世界最好的,就连称霸海洋的英国也不得不承认法国的造舰技术一直高于他们。但法国海军仅仅昙花一现,未能打败英国海军称霸世界,主要原因却是因为法国是一个超级陆军强国,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发展海军缓慢,造成被英国海军打败的结局。

    法国不像英国那样,可以抛弃陆地防御,全力发展海军。法国是一个陆上强国,重点发展陆军,因此对于中华帝国的要求,法国政府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得到了法国最高造舰技术后,中华帝国在大型风帆战列舰的研发上面少走了一百多年的弯路,使得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的造舰技术迅速向欧洲一流海军靠齐,跻身世界海军强国之列。

    中华帝国欧洲银行的首批三千万银元的贷款迅速拨付给法国政府,法国政府立即用这笔巨款购买中华帝国的先进火炮。由于法国人自己研制生产的狗锁式火枪技术成熟,性能并不比中华帝国的30式步枪差多少,因此法国军方没有必要再购买中华帝国的火枪。但是在火炮方面,法国军方十分欣赏中华帝国的31式步兵炮,因此采购了两百门,组成十个炮兵营。

    同时,法国军方邀请中华帝国埃及住屯军军官作为法军顾问,并吸取中华帝国在美洲对付西班牙陆军的成功经验,研究对付西班牙陆军的战术和战略。

    此时,中华帝国的主要目的是打垮西班牙,吞并西班牙在海外的殖民地,因此迫切希望法国能够牵制西班牙陆军的主要精力,所以将一些西班牙陆军的弱点告诉给法军。

    这对法军来说,简直就是救命。

    法国第四代孔亲王路易-德-波旁亲自跑到塞得港,面前中华帝国埃及住屯军司令官李岩,向李岩虚心求教关于在南美秘鲁瓜亚基尔会战中的情况。

    李岩对于这个和自己同龄的年轻人很有好感,因此便将瓜亚基尔会战的情况个他说了一遍,并告诉了他关于西班牙陆军大方阵的弱点。

    回到巴黎后,波旁又跑到战场上近距离观察西班牙大方阵的作战方式,结合李岩给他的忠告,总结出了自己的作战战术。

    神武十一年七月,西班牙的德梅洛将军率领两万七千人,三十门火炮,由西属尼德兰向巴黎进军,中途停下围攻法军罗克鲁瓦的要塞,并且等待一支为数六千人的神圣罗马帝国援军。

    这支由弗朗西斯科-德梅洛(franciselo)率领的西班牙军队,简称佛兰德军,是西班牙陆军最强的部队。欧洲人曾对西班牙最精锐的佛兰德军的步兵团-西班牙步兵长枪大方阵的评价极其高,称其为“步兵之花”,不败的神话。西班牙陆军因此称霸欧洲两百多年,成为欧洲的第一陆军强国。

    法军由孔代亲王路易-德-波旁率军两万五千人,携带中华帝国31式步兵炮八十门,赶来解围,抵近罗克鲁瓦荒原。

    法军采用二线式战斗队形,并根据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的战斗方式,留有预备队。

    战斗队形的中央为15个步兵营,左右两翼为23个骑兵连。预备队为3个步兵营和4个骑兵连,另有5个骑兵连成梯阶配置在前面保障两翼的安全,四个炮兵营八十门步兵炮配置在中央,步兵布署于前面。

    西班牙军也采用二线式战斗队形,但未留预备队。西班牙最精锐的佛兰德军依然采用传统的西班牙步兵大方阵,中央为5个步兵大营,4500名西班牙士兵组成5个方阵,每个方阵900人,右翼为14个骑兵连,左翼为15个骑兵连,炮营三十门火炮分作两个炮兵连,左右各一个炮兵阵地,配置在步兵前面,另有一队火枪兵隐蔽在左翼前方的树林里。

    8月18日,法西大决战以双方炮兵互射开始。

    法军装备了中华帝国的先进步兵炮,不论火力还是数量都强于西班牙炮兵。炮战一开始,西班牙炮兵阵地上的火力便被压制住。炮战持续了半个小时后,西班牙炮兵阵地上的火炮被摧毁了一大半。同时,法军炮兵阵地上虽然也损失了十几门火炮,但是剩下的五十多门火炮为法军赢得了制炮权。

    一直以来,法国炮兵总是不及西班牙炮兵,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及,这次一开战法军炮兵便取得了压倒性胜利,顿时给法军士兵提气了不少。五六年来,法军一直被西班牙军队压着大,大半国土沦丧,法军士兵心中的仇恨可想而知。

    炮兵取得胜利后,法军骑兵立刻冲锋。

    不过,法军骑兵未能打败西班牙骑兵,原因是遭到西班牙军埋伏在树林中的火枪兵偷袭。西班牙骑兵乘势掩杀,法军骑兵被迫后撤。

    白天,以法军炮兵取得制炮权,法军骑兵战败而结束。

    夜间,西班牙火枪兵在使用穆什克特火绳枪的时候,身上点燃的火绳立刻暴露了他们的埋伏位置。法军骑兵再次出击,直奔树林,根据亮光成功狙杀了埋伏在树林里的西班牙火枪兵。

    前半夜,法军消灭了西班牙军队埋伏在树林里的火枪兵,为骑兵冲锋扫清了道路。

    后半夜,法军突然向西班牙军队发起冲击。由于西班牙军队的炮兵被摧毁,法军炮兵猛轰西班牙军队阵型,骑兵趁机突袭掩杀上去。很快,法军骑兵击退并驱散了西军左翼第一线部队,随后又击溃了左翼第二线部队。

    与此同时,西军骑兵和步兵被法军炮火压制住,无法做出有效支援,导致大方阵阵型渐渐散乱。

    凌晨许,法军炮兵集中火力猛轰左翼西班牙骑兵阵地,西班牙骑兵因此全遭击溃。但是其步兵方阵仍然在原地屹立不摇,且以灵巧队形展开,使位于它正中的仅存的五门大炮得以进行齐射。

    在这种情况下,大孔代大胆决定,用火炮继续压制西班牙炮兵,同时派几个骑兵连实施突击,以巩固左翼取得的战果。

    从李岩的经验中,孔代亲王得知西班牙大方阵的弱点。于是分别派出了几支骑兵连队,从不同方向攻击,将西班牙大方阵中的长矛兵吸引过去,然后派骑兵主力从后方攻击敌人。同时,孔代亲王动用预备队,在双方步兵激励交战的时候,成功地对敌步兵实施了反冲击。

    由于渐渐天明,法军的火炮目标变得准确,遂以火炮不断轰击西班牙军的方阵,把他们的阵形击溃打烂。

    战至第二天下午,在法军步骑兵的重重包围下,这支精锐的西班牙主力军团被全歼,德梅洛主帅阵亡。战败的西班牙军团无处可退,除了逃散的骑兵,被围的方阵步兵几乎被红了眼睛的法军屠杀。孔代亲王立即下令制止,遂使西班牙军队的官兵纷纷扑倒在他的膝下,寻求庇护,以免死于胜利的法国士兵的狂怒之下。

    法军击溃了西军,解了罗克鲁瓦城之围。西班牙军队死伤9000余人,被俘6000人,损失火炮30门。法军死伤2000余人,伤近6000人,损失火炮二十七门。

    此次压倒性的胜利之后,孔代亲王作为法国名将的声誉鹊起,立刻就成了宫廷的战争明星。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因为孔代亲王面对的是长期称霸欧洲的西班牙陆军,而且他的对手都是有经验的将领,而他只是个23岁的青年指挥官。

    此役终结了西班牙在历史上的陆上优势,标志着法国陆军霸权的到来。 由于罗克鲁瓦会战中,西班牙步兵方阵大败,西班牙从华伦斯坦而茍延残喘的西班牙式战术已经被宣告彻底淘汰了。全西欧开始都在寻找新的、可行的战术思想。

    此役之后,法国军方对于中华帝国的武器越发的钟爱,不断的扩大进口中华帝国的武器装备。同时,对于中华帝国的军事思想法军奉若圣旨,以孔代亲王为代表的法国年轻军官掀起一股疯狂崇拜中华帝国皇家陆军之风,使得在今后的相当长时间里,法军十分一直模仿中华帝国军队,无形中成为了中华帝国的小跟班。

    西班牙帝国陆军的大方阵战术从此宣告退出历史舞台,欧洲各国陆军开始寻找新的陆军战术,而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的不败神话成为了他们学习的典范。在法国军方的带领下,欧洲各国掀起了学习东方战争理念的狂潮,而为了学习东方理念,欧洲各国不得不大规模派遣留学生道中国取经,同时各国政府引导性的掀起了学习中文的热潮,从各国政府机关、报社、学校到民间团体,纷纷将中文列入重要科目。

    一时间“你会中文吗?”的话语成为了欧洲人见面聊天的口头禅,欧洲人皆以会中文而感到自豪。

    西班牙帝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几年前先是在海上,无敌舰队被籍籍无名的荷兰海军歼灭,使得西班牙帝国海军退出欧洲一流海军强国位置。如今又被法国陆军消灭了西班牙帝国最精锐的弗洛德步兵团,一项称霸世界的西班牙大方阵不再是神话,使得西班牙陆军也丧失第一陆军强国的地位。

    加上中华帝国先是侵占了菲律宾、接着占领了大半个墨西哥,又发动了对秘鲁殖民战争,导致西班牙帝国海外殖民地的金银大量流失。

    西班牙帝国参与欧洲战争国力消耗巨大,这些因素加到一起,最终导致西班牙帝国从世界第一强国除名,沦为欧洲二流国家。

    而作为新进胜利的荷兰和法国,分别取代了西班牙海上和陆上强国的地位,欧洲新一轮的大洗牌最终确立了荷兰的海上霸权和法国陆上的霸权地位。

    第三卷 怒海争锋上 第三百七十九章 印加宝藏

    第三百七十九章 印加宝藏

    神武十一年四月,中华帝国美洲派遣军即占领瓜亚基尔之后,大军并分两路,一路由七万朝鲜仆从军向北推进,入侵新格兰纳达(哥伦比亚)。另一路由两万华军和六万朝鲜仆从军组成的南美第二路军南下,入侵秘鲁南部地区,目标占领西班牙人在南美洲的首府利马。

    不过,在攻击利马前,二路军需要进攻一系列西班牙在秘鲁沿海地区的殖民地城市。

    在秘鲁的西班牙军队主力已经在瓜亚基尔会战中被全歼,剩下的西班牙军队十分零散,且兵力严重不足,无法抵挡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的军事入侵。

    当年西班牙人皮萨罗率领一百八十人的军队,打败了四万印加帝国士兵,并取得了歼敌五千人的神话般战役之后,西班牙帝国对于印加帝国军队的蔑视程度已经达到了定点,认为印加帝国士兵是全世界最烂的军队,最容易征服的民族。

    此时,从新格拉纳达到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