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很没面子,于是只得继续战争。这样一来,黎巴嫩便有了足够的战争准备时间,而中华帝国在埃及的战略部署也得以安全顺利的进行。
然而,自大的法赫鲁丁二世轻易听信了刚刚屈服他的一个封建领主多罗哈的话,将首都的军队外调到黎巴嫩周边,结果首都防御空虚。这个封建领主多罗哈暗中投降了土耳其苏丹穆拉德四世,并帮助土耳其人抓捕法赫鲁丁二世。
神武六年秋,苏丹穆拉德四世从大马士革秘密派出的一支军队,再一次向黎巴嫩进军。在多罗哈的消极抵抗下,土耳其军队轻易的逼近到了首都城下,如入无人之境一般。
法赫鲁丁二世在稍作抵抗之后,便逃避到查京附近的一个山洞里去,火耳军群龙无首,遭到多罗哈的暗算,结果被歼灭。而半年后,法赫鲁丁二世被发现,于是法赫鲁丁二世被土耳其人套上锁链押送到君士坦丁堡。在那里,他和陪伴着他的儿子们一同被处斩,他的尸体被扔在一座清真寺的前面,示众三天。
法赫鲁丁二世死亡,他所重视并为之而努力的事业,即求得一个独立的、更大的黎巴嫩,由另外的一位封建君主贝希尔-谢哈布二世继承下来,但是,黎巴嫩的抵抗能力已经大不如前,法赫鲁丁二世的努力白费了。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缴获了大批的武器,经查证大多数都是来自中华帝国的武器装备。对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向中华帝国抗议。不过,中华帝国礼部坚决不承认,称这些武器装备早已经被帝国军队淘汰,并流落到全世界。土耳其苏丹虽然不相信中华帝国的答复,但是因为北方跟俄罗斯帝国激战陷入泥潭无法抽身,因此不想同中华帝国树敌。但是,土耳其人将北非兵力回撤,屯扎在开罗,对苏伊士运河虎视眈眈,一旦苏伊士运河通航,土耳其人将会对中华帝国动手。
只是,当土耳其苏丹再次关注苏伊士运河时,突然得到了一个非常坏的消息,那就是中华帝国已经在苏伊士运河中段修建完成了伊斯梅里亚要塞,并屯扎了重兵保护。
中华帝国在伊斯梅里亚的废墟上不知不觉的修建了一座坚固的要塞,并驻扎了超过两万军队,以及大批的火炮进行防御,这无疑等于在土耳其的地盘上钉了一颗大钉子,如骾在喉,这令土耳其苏丹大怒,狠狠斥责了一大批相关的官员,并准备提前对中华帝国开战。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
就在土耳其苏丹穆拉德四世准备对华开战,夺取伊斯梅里亚要塞和运河时,土耳其宫廷发生巨变,穆拉德四世暴毙,儿子易卜拉欣一世即位,但却由皇太后哈提婕执政。
土耳其从此进入了相当长时间的女权时代,而哈提婕执政后,急需稳定国内政局,打击反对派,因此土耳其帝国放弃了对华开战的念头,大部分土耳其军队转而镇压国内反对派,成为哈提婕的统治工具。
不过,土耳其帝国的宫廷政变,给了周边国家喘息的时间。中华帝国一边加强要塞防御体系的构筑,强化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一边通过另外一些手段继续给土耳其帝国找麻烦。
神武六年春,中华帝国特使前往俄罗斯帝国首都莫斯科,拜访俄罗斯沙皇米哈伊尔一世。
中华帝国的目的是联合俄罗斯帝国,共同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进行战争。
当然,中华帝国最大的动机是给俄罗斯帝国打气,让米哈伊尔一世大举南下入侵土耳其帝国。
俄罗斯帝国要求跟中华帝国结盟,对此中华帝国神武大帝邓浩楠立即同意了对方了要求。结盟后,中华帝国和俄罗斯帝国承诺双方都不向西域诸国派兵,将西域诸国作为两国的军事缓冲区,这样两国没有了领土的直接纠纷,防止破坏联盟关系。
中华帝国的战略目的在于海上,打通苏伊士运河,最低限度控制苏伊士运河,控制埃及和北非是次要目的。而俄罗斯帝国也提出了明确的战略目标,那就是打通南面的出海口,占据黑海、里海,打通君士坦丁堡,进入地中海。
俄罗斯帝国的野心非常大,但中华帝国不但不反对对方的野心,反而表示帝国不会跨过咸海进逼里海,承认俄罗斯帝国的既得利益。
跟俄罗斯帝国的谈判是漫长的,两国首都之间间隔万里之遥,两国特使的信件来往要延迟一年以上。虽然从神武三年就开始了联络和谈判,但是直到神武六年双方才大体上达成了一致,对此中华帝国放弃了相当多的利益,目的就是要促成俄罗斯帝国发动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全面战争。
神武六年三月,来自莫斯科的最新消息表明,俄罗斯帝国方面已经敲定了最后的联盟方案,在俄罗斯的特使将协约内容送回了北京。
御书房内,邓浩楠看了一遍合约底稿,问向钱谦益。
“内阁有什么意见么?”
“启禀皇上!”钱谦益回答道:“微臣连同内阁其他几位阁臣商议了一下,认为帝国只寻求埃及一处,却放弃了西扩,有些吃亏。反而结盟后,俄罗斯帝国可以大举南下,占据黑海、里海,甚至最终出地中海,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领土大多数都被他们占领了,这可是占了大便宜!”
邓浩楠淡淡的笑了笑,回答道:“你们真的以为是俄罗斯帝国占便宜了?”
钱谦益愣了一下,不解的问道:“皇上莫非还以为我们占便宜了不成?这明摆着是俄罗斯帝国占便宜啊!”
钱谦益指着地图道:“皇上请看,帝国一旦同意了将西域诸国化为军事缓冲区,那么帝国西扩的步伐将停止,无法越过西域诸国攻击土耳其帝国。那么土耳其帝国广阔的领土,岂不是都只能由俄罗斯帝国来取吗?”
邓浩楠笑了笑,打住钱谦益的话,说道:“你现在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俄罗斯帝国人口不过三百万,而奥斯曼帝国人口两千多万,是俄罗斯帝国的七倍有余。因此,俄罗斯帝国想要吞噬奥斯曼帝国谈何容易?”
钱谦益似乎有所悟道:“皇上的意思是!”
“跟俄罗斯帝国结盟,不过是给他们一个胆量,给米哈伊尔一世一个继续对土耳其发动战争的借口而已!”
邓浩楠冷哼一声,道:“别说一个俄罗斯帝国,就算全欧洲各国联合起来,征服奥斯曼帝国都十分困难!而我们跟俄罗斯结盟,不过是让奥斯曼帝国将怒火发泄到斯拉夫人身上而已。试问,我们陆地上跟土耳其帝国不接壤,土耳其人不会把主力用来对付我们的,怒火一定都朝着斯拉夫人发泄。”
拿俄罗斯帝国当枪使,让俄罗斯帝国拖住土耳其帝国的精力,那么中华帝国就可以从海上打通欧洲,占据埃及,甚至北非。
钱谦益有些懂了,问道:“皇上的意思是说,跟俄罗斯帝国联盟的真正用意是拿俄罗斯帝国当枪使,让他们和土耳其打的你死我活,然后帝国就可以乘机占领埃及和北非了?”
“没错!”邓浩楠点点头,道:“反正现在他们两国已经打得不可开交,梁子已经结下,我们就再给他们煽煽风点点火,让他们打的再激烈一些!”
邓浩楠心中却是再想,俄土战争打了几十次,光大型战役就打了十几次,一直打到俄罗斯帝国灭亡才停止,双方打了两百多年,几乎年年打天天打,隔着年时间一场中等规模战争,十几年时间就是一场大规模会战。他们之间的战争比英法百年战争打的还长更残酷。
邓浩楠不想俄土战争打成旷日持久的世纪战争,那样太久了,将会阻碍帝国的殖民扩张进程。可是帝国目前还不具备在陆地上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样的陆上强国全面战争的基础,最突出的代表就是对方的星形堡垒要塞,目前帝国还没有研究出来克制的有效办法。
邓浩楠发动殖民战争的出发点是进行殖民掠夺,为帝国进行原始的资本积累,好使得帝国在未来的发展当中,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如果殖民战争打掉的钱超过掠夺来的话,那么邓浩楠发动殖民战争就没意思了。
邓浩楠可不想被一个强大的国家拖入战争泥潭,因此才会换个方式,借他国的手来完成目的。
俄罗斯就是帝国用来牵制和消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棋子,这两个国家,一个是正在走下坡路的超级陆上强国,一个是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将来会成为欧洲宪兵的俄罗斯帝国,两个陆上强国死磕,那才是邓浩楠趁火打劫的最佳时机。
此时,在邓浩楠的心中,殖民战争将会遇到的敌人他都算计进去了。海上将英国、法国和荷兰列为主要海上潜在敌人,为此,邓浩楠制定了一系列针对他们的战略战术。陆上的强国首屈一指的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其次是西班牙帝国,再次是法国。不过,很快西班牙将会被法国取代,沦为第四。而第三则属于正在上升的俄罗斯帝国。
钱谦益听懂了邓浩楠的意思,这才恍然大悟,高兴的说道:“皇上圣明,这一石二鸟之计,着实高明!”
邓浩楠点点头,道:“别看土耳其帝国现在已经没有了以前的辉煌,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对方两千多万人口,战争潜力相当巨大。如果没有人去试探一下土耳其帝国的战争潜力,帝国贸然介入,得不偿失!”
钱谦益明白邓浩楠的意思,俄罗斯帝国就是帝国用来试探土耳其帝国的战争潜力的。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那微臣这就给俄罗斯帝国的特使回复!”
钱谦益随后找到俄罗斯驻华特使,双方拟定了两份同盟条约,一份是汉语,一份是俄语。
第二天,内阁校验合约内容无误后,送交御书房由邓浩楠签字用印生效。接着,中华帝国礼部派出特使,随同俄罗斯帝国特使返回莫斯科,让俄罗斯帝国沙皇签字,双方交换合约后中俄同盟国将正式成立并生效。
按照合约规定,中华帝国和俄罗斯帝国放弃对两国交界处的西域诸国的宗主权,维持西域诸国独立并严守中立态势。两国缔结同盟之后,将相互尊重和承认同盟国的既得利益。保持军事互信和经贸往来,双方正式派遣大使,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附件中规定了一系列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宗教等细节。其中重点是军事上的密约。俄罗斯帝国和中华帝国将联合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作战,俄罗斯帝国从陆上进攻,中华帝国从海上进攻。双方南北夹击土耳其帝国。
第三卷 怒海争锋上 第三百四十章 治黄工程
第三百四十章 治黄工程
中俄两国首都之间距离万里之遥,两国正式缔结同盟最少还需要一年时间,而消息再传回北京还得一年时间,中华帝国按照合约采取军事行动前,还得准备个一年半载,而海军抵达印度洋红海海域作战还得半年时间。
这样一算下来,俄罗斯帝国实际上需要孤军奋战至少三年时间,而这三年时间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将大多数集中到北方区对抗俄罗斯,那么红海以西的埃及、北非地区将兵力薄弱,正式中华帝国军事入侵的最好时间。
邓浩楠机关算尽,利用古代通讯落后的时间差来耍手段,到时候俄罗斯帝国也有苦难言,被中华帝国当枪使,他们的命运在邓浩楠算计的时候已经注定了。
时间充足,邓浩楠于是将目光从西亚收回来,回到东南亚。
每年从吕宋和巴布亚掠夺回来的财富不少,“收成”好的时候,能够掠夺上亿银元。“收成”差的时候,也能收上来四五千万银元。单单是这些从海外掠夺回来的自己就足够帝国进行各种经济建设了,因此当帝国的三年免税期满的时候,神武大帝邓浩楠再次发出圣旨,继续免除帝国百姓赋税四年,当然商业税除外。
前前后后,邓浩楠先后已经免除赋税八年时间,算上这次的四年免税时间,已经累积到了十二年。
这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神武大帝在民间的声望直逼神灵,深受百姓爱戴和敬重,邓氏的江山犹如铁桶一般稳固下来。
截止去年年底,帝国财政收支超额,达到两亿三千万银元。其中财政预算支出约一亿四千万银元,六千五百万银元用于支持民族工商业发展和帝国工业建设,军费支出一千五百万银元,民生改善和灾难赈济支出六千万银元。
其中灾难赈济一项占了四千七百万银元,主要是因为帝国的灾害性天气继续恶化,风灾、水灾、旱灾、地震、海啸等接连不断,帝国政府不得不拨出巨款用来救济灾民,以及帮助灾民重建家园。神武大帝邓浩楠几乎每天上朝都听得到这方面的报告,如果不是帝国财政盈余数额巨大,帝国的社会将陷入混乱当中。
邓浩楠每每感叹,一是感叹他的幸运,可以用海上贸易和殖民掠夺来弥补帝国的灾难损失。一是感叹历史上的倒霉皇帝崇祯,一个兢兢业业却生不逢时的皇帝,他那个皇帝当得太憋屈了。
帝国去年的财政盈余九千万银元,加上前几年每年都有五六千万银元的盈余,帝国国库内储备了高达三亿银元的金融储备,里面的资金已经堆积如山。
这还不包括帝国央行的资金储备,民间资本的庞大,使得帝国中央银行的资金储备超过七亿大关,这笔庞大的资金让满朝文武大臣们喜极而泣,但却令邓浩楠欲哭无泪。
七亿银元平摊到七千多万国民身上,每人不过才存十个银币而已。文武百官只看到了总体数字,却忽略了平均数字,只有平均数字才能体现一个国家到底是否富裕。
在邓浩楠的计算里,此时帝国的央行储备资金应该达到二十亿银元才算正常。平均到个人,六年当中,每人总共存了三十个银元,这样才能说明老百姓真正的有了余钱,可以放到银行里存着。
但现在来看,帝国的老百姓们紧紧刚刚达到了温饱水平,银行制度推行了六年,休养生息的免税政策推行了八年,这么多年老百姓才平均存了十个银币,这说明老百姓这些年依然没有攒下钱,基本上是赚了钱就花了。
当然,邓浩楠心中也明白,想要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富裕起来那是相当困难的。不过好在现在帝国达到了温饱水平,至少不会像前朝明那样饿殍遍野,骨肉相食那种悲惨时候了。
其实,邓浩楠不过是用现代眼观来评判古代。事实上,在古代,能够做到国民温饱就算是繁荣昌盛了。更何况,中华帝国此时所遭遇的天灾是难以形容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达到温饱,换做别人早就乐不思蜀了,只是邓浩楠向来要求高而已。
这一天早朝,随着各种奏报结束,邓浩楠一直头疼的灾难报告竟然没有了。
“诸位爱卿,今天是好日子啊!”
群臣不明所以,纷纷称是。成基看出了皇帝的话中之意,他知道皇帝是因为没有民间灾难报告而高兴。
“皇上尧舜禹汤,在皇上的英明指导下,帝国国势蒸蒸日上,天灾也渐渐远离!”
群臣这才明白,今天竟然没有了灾难方面的报告,于是纷纷附喝。
邓浩楠十分高兴,于是道:“今日朕高兴,不如众爱卿随朕一起到南苑一番如何?”
“臣等遵旨!”
群臣见邓浩楠兴头正高,也跟着去南苑乐呵乐呵。
正当邓浩楠准备摆驾南苑狩猎之时,远远的听到了大殿的急促呼叫。
“河道八百里加急公文!”
随着一声接着一声的传递到勤政殿,邓浩楠的心顿时咯噔一下子沉了下来。
河道八百里加急,不会是决堤了吧!
邓浩楠旋即摇摇头,这大冷天的不可能发洪水决堤。
“报!”
一声长喝,驿站勤务衙役风尘仆仆的跪倒在地。
八百里加急,换马不换人。
“启奏陛下,河南桃花峪段黄河决堤,河道总督刘长青八百里加急公文,请皇上圣裁!”
邓浩楠顿时愣在了那里,怕什么来什么,本来还以为可以乐呵一天,没想到竟然来了个决堤。
虽然黄河决堤不是件新鲜事儿,在古代,黄河年就会决堤一次,神武二年秋天就决堤了一次,没想到在神武六年春天竟然也能决堤。
旁边小六子唤醒了邓浩楠,急忙呈上奏折。
邓浩楠看一遍,顿时恼火道:“刘长青是干什么吃得?自从上次黄河决堤,朕已经拨款上亿银元用于修缮河堤,怎么又决堤了?还是大冬天的决堤!”
群臣顿时明了,黄河真的决堤了。
钱谦益接过奏折看一遍,脸色也是很难看。
上面报告了黄河决堤后,淹没了附近十几个州县,人员伤亡很大,损失惨重。
邓浩楠怒道:“河道总督刘长青有负朕望,不将其革职问罪,难消朕怒!”
“皇上且慢!”钱谦益见邓浩楠要杀人的样子,急忙出来阻拦。
“皇上息怒!”钱谦益说道:“黄河决堤,河道总督以及上下官员难辞其咎,但这黄河凌汛决口,河官无罪啊!”
邓浩楠顿时愣住了,老半天才问道:“你说什么?凌汛决口,河官无罪?”
“正是!”
钱谦益见邓浩楠不明白他说话的意思,顿时额头一排冷汗冒出,生怕邓浩楠问责与他,急忙解释了一番。
原来,黄河下游凌汛在历史上曾以决口频繁、危害严重、难以防治而闻名。据历史上不完全统计,自1883年至1936年的54年中,就有21年凌汛期发生决口,平均五年二决口。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黄河下游山东河口地区仍发生过两次凌汛决口。历史上曾有“伏汛好抢,凌汛难防”、“凌汛决口,河官无罪”之说。为此,历朝历代的皇帝对于伏汛决堤的河官向来是革职问罪,绝大多数都会被处斩以平息民愤,但在凌汛上面,却默许了“伏汛好抢,凌汛难防”、“凌汛决口,河官无罪”之说,并不会降罪河官。
邓浩楠哪里知道这些,前几年的是伏汛,他毙了当时的河官,如今才发现伏汛和凌汛竟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待方式。
接着,工部尚书也看出了邓浩楠不明白凌汛的危害和治理难度,因此帮着钱谦益给邓浩楠解释了一番。
邓浩楠这才知道凌汛远比伏汛困难了几十倍,后世可以用飞机和大炮炸开冰层解决凌汛,但是在古代,人类的力量实在有限,根本拿凌汛没办法。民间老百姓也并不会因为凌汛受灾而归咎河道官员。
邓浩楠干咳了一声,见不少官员为刘长青说情,因此邓浩楠放弃了枪毙刘长青的念头。
“就算是凌汛,决堤了河道官员们也难辞其咎!”
邓浩楠死要面子,于是道:“传旨给河道总督,自刘长青以下官员,防凌汛不利,朕罚他们亲自劳作一个月,到灾区动手救援百姓黎民,并帮助他们重建家园不得有误!”
文武百官闻言皆是一愣,但都是老油条,知道邓浩楠这是在要面子,也不做多说。
随后,邓浩楠令户部迅速拨款,购置所需救灾物资,并命令地方受灾州县迅速统计人员伤亡和损失。
早朝散后,邓浩楠将工部尚书温体仁招到御书房候旨。
“不知皇上招微臣来有何吩咐!”
温体仁见邓浩楠眉宇紧蹙,老半天没说话,只好先问。
邓浩楠定了定神儿,说道:“朕本来打算在江河上多多修建水坝,在全国各地兴修水利以解决干旱和洪涝之灾,然而近日朕才知道,这凌汛根本防不住,若是修建水坝,岂不是更糟?”
温体仁点点头,道:“皇上所言甚是!不过,微臣认为,凌汛能够造成灾害,基本上都集中在黄河下游地区。上游即使凌汛,但周围人烟稀少,破坏性不大。下游从河南开始,人口集中,一旦决堤,伤亡损失不可避免。因此微臣不建议在黄河上修造水坝。”
邓浩楠点点头,道:“也就是说,其他河流修造水坝没有什么问题了?”
“正是这样!”温体仁回答道:“皇上兴修水利,这肯定是利国利民的,最少也是利大于弊,得大于失。只需要避开经常发生凌汛的河流即可!”
邓浩楠想想也是,他差一点就因为这次凌汛问题而放弃在全国大兴水利工程了。现在看来,只要不在大江大河上,以及凌汛频发的河流上大兴水利就无妨。
只是这黄河年就来一次决堤,着实让人头疼。
“朕有一个想法!”
“皇上请讲!”
邓浩楠想了想,说道:“朕想把黄河两岸五十里内的百姓全部迁走,将那里设置为河道管辖区,禁止耕种采伐。然后在黄河两岸大面积种植树木,这样就能够改善黄河的汛情!”
自从上次黄河决堤后,邓浩楠就曾经提出过这个想法。只不过当时没人懂得邓浩楠的想法,加上当时财政无法支撑大规模的迁徙黄河两岸的老百姓,因此最后放弃了。
如今,帝国财政足够支撑大规模迁徙黄河两岸的老百姓,虽然温体仁依然不懂河边种树有什么用,但温体仁知道一点,那就是老百姓白迁走了,即使再发洪水也造不出多大的影响。
“微臣认为此事可行!”温体仁说道:“五十里太少了,不如延长到百里如何?帝国现在的海外殖民地需要大量的人口移民过去,而且北方上千万国土人烟稀少,那么大的富饶地区,如果长时间无人戍守,恐让游牧民族壮大,威胁帝国安全,女真就是前车之鉴!”
邓浩楠点点头,虽然他们二人的出发点和观点都不同,但最后的目的和结果却是一样。
“迁徙一百里!”
邓浩楠想了想,在黄河两岸一百里内大规模植树,人口全部迁走,这或许是修理这个地上河的最好方法。
对于黄河,邓浩楠深知她的威力。地上河,除非年年加高加宽,否则早晚都得决堤。与其那样,不如就把老百姓迁走,反正帝国现在沃土万里,老百姓不愁没地方安置。
想到这里,邓浩楠说道:“那就正好趁着这次黄河决堤的机会,通知黄河沿岸一百里内的州县官员,让他们大肆宣扬黄河还要决堤的消息,然后劝说老百姓迁徙或者移民。一切费用都从户部支出!”
“皇上圣明!”
温体仁领命离开,于是中华大地上,一场浩浩荡荡的移民治黄工程开始。随着黄河沿岸州县陆续接到朝廷通知,百姓们知道是他们最最尊敬的皇帝发话了,因此不疑有他,纷纷举家迁徙到其他州县或者移民海外。
反正是政府花钱,加上神武大帝的信誉,老百姓们虽然不怎么舍得故乡,但还是服从帝国政府的安排,毕竟黄河还要“决堤”,他们还得顾及性命才是。
第三卷 怒海争锋上 第三百四十一章 美洲第一票生意
第三百四十一章 美洲第一票生意
北美圣乔治,一座风景不错的西班牙人小镇。
层峦起伏叠嶂的山林中,有涓涓细流的溪水,伴随着黑人矿工们辛辛苦苦的采矿声,砸落地上滴滴答答的汗水声,一起汇聚成西班牙人最好的催眠曲。
不过,今天的早晨有些特别,西班牙人在睡梦中似乎感觉到了地面传来的颤动。
接着,监督黑人工作的几个西班牙人发现了山下小镇口出现了大批的不速之客。
由于距离有些远,加上薄雾笼罩,西班牙人没有看清楚不速之客的具体情况。然而,随着对方人马越来越多,逐渐包围了小镇之后,矿山上的西班牙人顿时意识到了不妙。
是土匪!
矿山上的几个西班牙人并不知道来人是谁,更不会想到是中华帝国的美洲派遣军,只以为是来打劫的土匪。
碰上一声枪响,一名西班牙人用他的手枪向小镇示警。
顿时,枪声发出的啸声划破了小镇宁静的上空,并在山坳间回荡了好久。
“该死的!”
刚刚抵达镇口的美洲虎豹骑指挥官马光远不由得骂了一声,侦察兵的失误,导致对矿山开工时间出现了误判。
残忍的西班牙人根本不把黑人当人看待,竟然日夜不停的开矿。
“我们已经包围了小镇,方圆几十里内设置了重重封锁,不会有任何消息传递出去的!”
旁边石廷柱的话,顿时让马光远方向了许多。不过,第一次抢掠白人的小镇,还是让他感到既兴奋又紧张。
“动手!”
马光远挥挥手,立时有几千骑兵冲进小镇,然后沿着街道将所有住宅包围。
枪声惊醒了部分睡梦中的西班牙人,当他们打开窗户看到冲进镇子里的不速之客时,顿时大叫了起来。
“放箭!”
一声令下,虎豹骑弯弓搭箭,对着西班牙人的房子门窗乱射。
强弓射出的砺箭轻易的将门窗、房板射穿,不少西班牙人中箭,有的更是直接被窗户射进来的箭矢钉死在睡床上。
顿时,西班牙人的惨叫声惊醒了全镇的人,所有人都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们被一伙中世纪的骑士军团包围了。
不!
是拥有骑士团装备的强盗,因为箭矢射击后的下一刻,他们便开始四处杀人抢掠。
没有任何准备的西班牙人,顿时成了挨宰的羔羊。
砰的一声枪响,一个西班牙胖子冲出门外,朝着一名美洲豹骑兵开了一枪,铅弹巨大的撞击力登时将这名骑兵击飞马下。
一股青烟从骑兵盔甲上冒了出来,西班牙胖子以为杀死了一个,结果下一刻那名骑兵竟然坐了起来。
西班牙胖子顿时傻眼,这一枪足够在一百米内射穿欧洲的骑士盔甲了,如今在十米的距离内,竟然未能击穿对方的盔甲。
“这怎么可能?”
西班牙胖子难以置信的看着重新站起来的那名骑兵,只见对方的胸甲上一块绽放开的铅弹深深的钉在正中央。这时,这名在枪口下逃生的骑兵掀开头罩,擦了擦嘴角溢出来的鲜血,又摸了摸胸口,弹头依然滚烫。
一步步的走向那个开枪的西班牙胖子,充满了冷笑。
然而,这种冷笑在胖子看来,似乎是死亡的召唤。
急忙重新状态火药和弹丸,但手却不由的哆嗦起来。
他确实是吓傻了,这么近的距离,竟然还准备第二次使用火枪。
刀起刀落,胖子的人头飞向空中,一抹血红溅落。
对圣乔治镇的抢掠和屠杀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为了掩盖真相,马光远下令将整座小镇烧毁,并遗留了大批的土著人武器,给西班牙人造成是印第安人反击的假象。对待黑人奴隶,马光远认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因此将黑人奴隶释放,并将小镇缴获的西班牙人的武器发放给他们,打发他们深入墨西哥腹地进行捣乱和破坏。
熊熊烈火一直烧了两天两夜,等到附近小镇的西班牙人发现后,圣乔治已经变成一片焦土。
虎豹骑抢掠了圣乔治小镇上的西班牙人所有仓库,除了黄金、白银和珠宝首饰、粮食之外,其他东西分给印第安人,剩下的一并毁掉。
第一票的收获不小,初步估算了一下近八十万银元。所有财物将被送往雾城要塞,在那里做最后统计,然后兑换成帝国银元,存入帝国美洲派遣军专用账户,作为派遣军将来回国后的分红金库。其中,马光远和石廷柱挑了一些奇异的珠宝首饰,用精致的盒子包装起来送回北京,作为进献给帝国皇帝的第一份礼物。
抢掠完圣乔治小镇后,马光远和石廷柱经过研究决定继续抢掠周边的几个小镇。
由于墨西哥国土辽阔,西班牙人的定居点间隔很远,大多数小镇之间相距都在百里之遥。圣乔治小镇的事情,直到一个月后才被墨西哥运银队发现。这还是因为西班牙人每个月都要运送一批金银到墨西哥城,所以西班牙人才发现圣乔治小镇被毁灭了,否则将会更长时间。
而在这一个时间里,帝国美洲虎豹骑分作二十个千人队,先后抢掠了墨西哥北部边境地区上百个小城镇。所到之处如同洪水过境,人畜片瓦不留。
其中大一些的小镇人口一两千人,小点儿的只有几十人,一个月内给在墨西哥的西班牙殖民者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让墨西哥殖民政府暴跳如雷。
而帝国美洲虎豹骑,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和机动能力,从来不攻击拥有西班牙军队防守的重镇,只是洗劫偏远地区的小城镇。这主要是因为帝国美洲虎豹骑还没有完全做好跟西班牙人进行地面战争的准备,先通过抢掠周边小城镇,来试探西班牙军队的反应。
不过,帝国美洲虎豹骑虽然没有洗劫拥有巨大油水的西班牙人重镇城市,但这一个月以来,抢掠上百个小城镇得到的巨额报酬同样不小。单单是抢掠的金块银饼,价值就达到了千万银元,其他钻石、珠宝、首饰等更是难以准确估价。
一个月后,消息传递到了墨西哥城的西班牙人殖民总督府。
随着墨西哥总督的办公室传来噼里啪啦的碎物声音,附近的卫兵、仆人们纷纷躲得远远的,生怕殃及池鱼。
总督办公室的门缝虚掩着,墨西哥总督雷诺萨对着墨西哥殖民地警察总长卡斯迪拉狂吼,唾沫星子喷了他一脸,而后者只能强忍着。
老半天,雷诺萨终于累了,停下来喘口气。
“咖啡!”
一声咆哮,远处的仆人急忙把快要凉了的咖啡端了过去。
雷诺萨一饮而尽,竟然忘记了他不喝凉咖啡的习惯。
或许他已经被气疯了的缘故。
“马上找到凶手,我不想再听到某某小镇再无声无息的从地球上消失了的消息!”
“是的!”卡斯迪拉急忙回答道:“请总督阁下放心,我一定尽快找到凶手,并将其绳之以法!”
雷诺萨点点头,平静了一下。看着办公桌上堆了整整一大摞的紧急公文,那都是关于边境小镇消失了的报告。
发了一通火,雷诺萨也恢复了理智,问道:“有什么进展没有?”
卡斯迪拉作为墨西哥的治安总长,发生了这种事情自然要详细进行调查,即是没有调查出来,也必须给总督一个理由,一个不被罢官的理由。
“据我查看,作案组织对目标小镇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需要相当大的实力才行。因此我怀疑这不是普通的土匪所为!”
雷诺萨楞了一下,他心中也在怀疑,这种大规模的三光政策,却不是一般小土匪能够做到的。再说了,在墨西哥境内,统治了一百多年了,从来没有发生过如此情况,更没有听说过附近有什么大的土匪组织。
“那你的意思是!”
卡斯迪拉想了想,回答道:“我怀疑是北边的印第安部落干的,因为从作案现场的废墟中能够找到印第安人的武器,而北边一直跟我们作对的只有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能够有这么大的实力?”
雷诺萨不解,他怀疑不是土匪所为,但也不可能是印第安人。从他的印象中,一百多年来,印第安人虽然总是偷偷摸摸的抓西班牙人回去活祭,但是从来没有整个村镇全部毁尸灭迹的行为发生。
“会不会是荷兰人干的?”
雷诺萨最恨荷兰人,这也是西班牙人的通病。荷兰人的独立战争打了快一个世纪,这让西班牙人在欧洲大陆上丢尽面子。同时,荷兰人的殖民战争就喜欢三光政策,疯狂的掠夺。
此时,荷兰西印度公司正在北美开辟殖民地,在中美洲抢占加勒比海内的一些岛屿,在南美洲和西班牙属国葡萄牙争夺巴西,在秘鲁和西班牙人争夺当地的金银矿。
“荷兰人最令人讨厌!”
卡斯迪拉忍不住咒骂,不过他并不能确定是荷兰人干的,因为出事的地点靠近太平洋一侧,那里并没有荷兰人的军事存在。
“是不是荷兰人干的,我们查查就知道了!”雷诺萨黑着脸,说道:“现在必须要阻止他们继续袭扰我们的城镇!”
卡斯迪拉苦笑了一下,道:“那恐怕就需要蒂凯拉斯将军帮忙了,我的治安警察恐怕做不到!”
雷诺萨楞了一下,这时才发现他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敌人不是普通土匪,而很可能是军队,那么他对着治安总长咆哮显然是对牛弹琴。
“我该找蒂凯拉斯将军才对!”
卡斯迪拉急忙点头赞同,暗想刚才是替蒂凯拉斯挨骂了,不由得苦笑一番。
雷诺萨点点头,打发卡斯迪拉去进一步调查,然后叫蒂凯拉斯到他的办公室。
很快,蒂凯拉斯中将来到总督办公室。
事实上,蒂凯拉斯已经早一个礼拜得知了情况,并已经开始着手调查。
此时,他已经有了些眉目。
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