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族 > 皇族第66部分阅读

皇族第66部分阅读

    妾身第一次....求公子怜惜。”

    她声音颤抖,身子变得像棉花一样软,浑身滚烫。

    无晋再也忍不住,一翻身将她压在身下,脱去她身上最后的纱衣,吻住了她的香唇,手揉搓着她那像玉碗一样柔软波盈的丰||乳|,手在她光滑丰满的全身抚摸,最后他的身体猛地一个冲击,伴随着京娘的低声尖叫,他终于进入了一个最美妙的世界里......

    半个时辰后,他俩终于云收雨歇,无晋有些疲惫地躺下,这是他来这个世界的第一次,这种滋味竟让他感到如此美妙畅快。

    京娘也是第一次,床单上已染上点点血迹,从最初的疼痛、紧张和害怕,到后来,她终于也体会到了那种销魂的滋味。

    在酒楼休息室里,她不止一次听到那些酒娘谈起男女之事,她一直以为那是酒娘们私下赚钱的一种方法,可听她们说得兴致勃勃,又仿佛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她现在才明白,无晋抱着她,那种暴风骤雨般的冲击,竟然让她快乐得要晕厥过去,第一次男女鱼水之欢,给她心中刻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更重要是她心中有了归宿,她把自己全身心地献给了无晋,她觉得自己整个身心都属于他了。

    她感到身子有点冷,便撒娇似的在他怀中拱了拱,“公子,抱紧我!”

    无晋紧紧将她的娇躯搂在怀中,抚摸着她柔软、光滑而丰满的身子,他心中也爱煞了这个,他在京娘唇上吻了吻,低声道:“睡吧!”

    京娘似乎听到什么,她凝神又细听,是鸡鸣声,她吓得一下子坐了起来,“不好了,已经快五更了。”

    她慌慌张张要穿衣服,无晋却一把拉住她的胳膊,笑道:“今天是我轮休,不用去点卯,可以下午再去军营,我们再睡一会儿。”

    “不行,公子可以睡,我得起来,我不能偷懒。”

    “不行,你陪我睡!”无晋有点不高兴地命令道。

    京娘不敢再坚持,乖乖躺了下来,这时无晋又有了感觉,轻轻把她搂进怀中,在她耳边低声道:“再来一次!”

    “嗯!”京娘羞涩地点了点头。

    .........

    卷 二 龙虎斗京华 第一百二章 善做乐器

    第一百二章 善做乐器

    无晋终于在一阵悠扬的琵琶声中醒来,天已经大亮,身旁的佳人不见踪影。

    “京娘!”

    他低低喊了一声,琵琶声停了,脚步声响起,京娘快步走进房中,她已经洗漱穿戴好,换了一件黄|色的长裙,上身穿一件襦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俏丽的脸庞光彩夺目。

    “公子,别这样看人家。”

    她见无晋目光炯炯地盯着自己,她脸一红,羞涩地低下头,无晋见她含羞的样子,几乎又有一种按到她的冲动,只是一夜两次郎,他也有点吃不消了。

    “我要起来!”

    “好的。”

    京娘立刻忙碌起来,她是无晋的侍妾,就是伺候他起居,她先拿来尿壶,伺候他如厕,帮他穿衣,又端水给他洗漱,替他梳头。

    这些无晋都心安理得接受,虽然他不喜欢丫鬟伺候他,但如果遇到一个他喜欢的女人,他一样会接受女人的伺候,这并不想做这个时代的异类。

    他很喜欢京娘的这一点,尽管她昨晚受自己宠爱,但她并没有恃宠而娇,依然尽心尽力地服侍他,没有向他提出,她已经是侍妾了,房里是不是应该再添两个丫鬟?她压根就没有这个念头。

    “京娘,你说房里要不要再添两个丫鬟?”无晋倒替她着想了。

    京娘正在给他梳头,这句话让她浑身一震,她慢慢低下头,“公子嫌我服侍得不好吗?”

    无晋见她有些误会了,连忙抱住她的腰,把她搂住怀中,“不是,我见你一个人忙里忙外,想让丫鬟替你分担一点。”

    “公子真的不是嫌弃我?”

    “怎么会呢?”

    无晋将她抱坐在自己腿上,亲了亲她的粉脸,调笑道:“你伺候得那么好,床上更好,我疼你都疼不过来,怎么会嫌你?”

    京娘低下头,心中又是欢喜,又是害羞,她小声道:“公子若是心疼我,那就不要让别人来服侍,就让我一人。”

    无晋抬起她下巴,柔声道:“你是怕别人取代你吗?”

    京娘点点头,“我很害怕公子不要我。”

    “不会的,我这个人比较念旧,不会轻易更换东西,当然也包括女人,不过你是自由之身,如果哪天你不高兴,也可以离开我。”

    京娘一惊,她腾地站起来,颤声道:“公子是说我水性杨花吗?”

    她跪了下来,委屈的泪水从她眼中涌出,哽咽着声音道:“妾身虽是乐籍,但也知廉耻二字,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当从一而终,怎能朝三暮四,做那种不知廉耻之事,假如公子有一点嫌厌我,将我送人,我宁可死在公子面前,也绝不再从别人。”

    无晋没想到自己的一句玩笑之言,竟引来她这么激烈的反应,他连忙把她拉起,搂在怀中哄她,“我只是想告诉你,你不是丫鬟,你是我侍妾,将来还会是我的妻子之一,还要替我生儿育女,你想到哪里去了?”

    京娘搂着他脖子哭了起来,“公子,我愿为你生儿育女,只求公子不要赶我走。”

    无晋有些无可奈何,他算是领教了,这个时代的女人一旦把身子给了你,就会把你视作生命的全部,尤其京娘性格比较懦弱,她更是视自己为她命运的主宰,以后千万不可乱说话了。

    “不要再胡思乱想,我绝不会赶你走,替我梳头吧!”

    “嗯!”

    京娘站起身,擦去眼角泪水,又开始细心地替他梳头,无晋随手从桌上取过她的琵琶,见琵琶做得非常精巧,而且木质很新,像是新制之物。

    “公子,那是我舅父做的。”京娘在他身后笑道。

    “哦!你舅父不是有名的乐师吗?还能做乐器?”无晋好奇地问。

    “我舅父最早是乐匠出身,后来又做了乐师,我们所有的乐器都是他做的,他做的乐器堪称大师之作,可惜无人识货.”

    无晋仔细看这具琵琶,发现琵琶上的其中一个铜制配件和他想要的零件非常相似,他心中一动,他想做的那件东西正发愁找不到可以信任的工匠,京娘的舅父会制作乐器,那一定也会做他的东西。

    “京娘,你舅父怎么样?我昨晚忘记问你了?”

    “舅父已经出狱了,官府判他清白无罪,昨天上午已经搬了家,太老爷赏给我们一处宅子。”

    “等会儿,你带我去看看他们。”

    “公子不是马上要去军营吗?”

    “军营下午再去,不碍事。”

    无晋从柜子里取出一叠草图,他已经有点急不可耐了,“京娘,我们现在就出发。”

    ........

    兰陵郡王送给京娘舅父舅母一家的宅子位于集贤坊,只一座占地两亩的小宅,宅子有两进,二十几间屋子,前后都有院子,后院还有一株几十年的老槐树。

    目前宅子里就住着京娘舅父舅母一家,上午,兰陵王府的马车缓缓停在宅子前,宅子门开了,京娘的表妹听见车轮声,探头出来张望,她一眼便看见正下马车的表姐。

    “表姐!”

    她欢叫一声,飞奔出来,却一下子停住脚步,她看见了无晋,京娘的表妹叫阿宝,长得很清秀,也很乖巧,她走上前向无晋行一礼,“参见公子!”

    无晋前天已经见过她,那时她惊惊惶惶,根本没有打招呼,他见京娘的表妹长得很水灵,心中也喜欢,便从怀中摸出一颗鸽卵大小的海珠,递给她笑道:“送你一个见面礼。”

    “这....”

    阿宝不敢收,求援似地向表姐望去,京娘见无晋并不轻贱自己的家人,她心中欢喜,便向表妹点点头,表示她可以收下,阿宝这才害羞地接过明珠,她见海珠明亮圆润,心中非常喜欢,她长这么大,还从未有过这么好的东西,她连忙施一礼,“谢谢公子!”

    “不用客气,阿宝姑娘,你父母情况如何了?”

    “母亲好多了,父亲还在床上养伤,公子,请进屋!”

    无晋和姐妹二人走进小院,正好京娘的舅母从厨房出来,她的病其实血涝,止住血,又得到好药补养,身子恢复很快,已经能起身做饭了。

    京娘的舅母姓王,年轻时是汝阴郡有名的乐女,长得非常美貌,她被一个当地的大户人家老爷看中,要娶她做妾,但她坚决不肯,而是嫁给了自己的情郎,也就是京娘的舅父,虽然日子过得很艰辛,但夫妻恩爱,感情非常好。

    这次,她家中遭了大难,若不是无晋相救,不仅丈夫性命难保,而且她们母女三人的命运也会很悲惨,这使她心中都对无晋充满了感激。

    王氏一眼看见了无晋,尽管她没有见过无晋,但她见京娘亲密地拉着他的手,她立刻知道,这是恩人到了,她立刻给无晋跪下,“恩公受我一礼!”

    这就是无晋最难受之处,动不动就给他跪下谢恩,让他很不自在,他连忙给京娘使个眼色,京娘会意,上前把舅母扶起,低声对她道:“舅母,以后不要多礼,大家都是自己人。”

    王氏见京娘并没有化妆,但容颜却娇艳异常,她是过来人,心中立刻明白了,这是受过滋润的容颜,心中既替她欢喜,但还是有点内疚,她心中认定京娘是为了救他们才委身给无晋。

    她其实想得没错,一开始京娘确实是为了救舅父而准备献身,可后来京娘一些细腻的心理变化,就不是王氏能理解了。

    王氏连忙笑道:“公子还没有吃饭吧!”

    “多谢舅母,就随便弄一点吧!”

    无晋这个称呼让京娘的心突地一跳,她顿时又惊又喜,公子竟然也称舅母,那就是说公子将来真的要给她名份,女子的心思大多细腻,会从这些细微处寻找到她期盼的答案,这让她鼻子一酸,欢喜得眼泪都差点没落下来。

    她连忙拉一下无晋的手,“公子,我带你去看看舅父。”

    无晋点点头,他手中拎着一只长长的黑包,跟着京娘进了后院,走进一间屋子,屋子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膏药味,一个中年男子半躺在床上,男子长得非常清秀,相貌端正,一看便知是正派人。

    “舅舅!”京娘连忙上前笑道:“今天好像好多了。”

    京娘八岁丧父,十岁丧母,她舅舅抚养她七年,虽然家境不好,但对她疼爱有加,他们之间感情很深。

    京娘的舅舅姓陈,艺名叫陈锦缎,心灵手巧,是汝阴郡有名的乐师,他身体倒没事,只是两腿被夹棍所伤,暂时还不能动。

    他虽是乐师,却很有见识,见无晋气质不凡,也猜到他就是救自己的恩人,陈锦缎连忙挣扎着要坐起身,无晋轻轻按住他,“舅父不用起身,好好休养!”

    陈锦缎愣了一下,他见外甥女脸上有点羞涩的扭捏,心中便明白了,他是个明事理之人,知道大恩不言谢,无晋对他们恩德,他会记在心中,他便笑着点点头,“京娘能跟公子,是她的福气。”

    无晋见他很随和,心中对他颇有好感,他正要找凳子坐下,京娘已经搬了一张椅子放在床边,“公子,你和舅父说话,我去帮舅母做饭。”

    京娘出去了,房间里只剩下无晋和陈锦缎两人,无晋笑道:“不知将来舅父有什么打算?”

    陈锦缎叹息一声,“得公子和王爷高义,使我有机会在四十岁创业,我打算在京城开一家乐器铺。”

    “那店铺位置考虑了吗?”

    陈锦缎想了想道:“如果有可能,我想在南市附近找一间店铺,做乐器,关键是行里的口碑和名声,店铺的位置倒不重要,先慢慢做起来,坚持一两年后就会有收获。”

    “那不如就在南市内,南市内就是乐器行,舅父尽管去找店,费用不够我来贴,我的意见是要么不做,要做一开始就要做大,等一两年,头发都要熬白掉。”

    陈锦缎苦笑一声,虽然无晋大气,但他不能再接受恩惠了。

    这时,无晋又笑道:“我有一样东西,虽然不是乐器,但做工基本上和乐器相似,能不能麻烦舅父替我试做一支。”

    说着,他把一叠草图递给陈锦缎,陈锦缎仔细看了看草图,草图上的东西他从来没有见过,无晋画的是一把燧发滑膛枪,这是大宁王朝从未有过的东西,他已详细分解,每一只零件都有图样,大小尺寸都标准得非常精确,他会画,却没有这个手艺,陈锦缎的乐器做得非常精致,琵琶是上的铜制小零件简直就像数字机床造出来,完全符合他的要求。

    更重要是,他可以相信陈锦缎,他来替自己做,这个秘密就不会泄露出去。

    陈锦缎虽然不知这是什么东西,但他能做出来,便点点头,“最多半个月,我就可以做好。”

    无晋沉吟一下,又缓缓道:“这件东西事关重大,除你我之外,就算舅母也不能知道,事关我的性命。”

    陈锦缎肃然点头,“公子放心,我们是一家人,你的性命就是我们的性命。”

    无晋将又长又重的黑包放在桌上,里面传来钢管的撞击声,他打开包从里面取出两根钢管和两根铜管,这是他上次去珠宝店路上在兵器铺无意中购得,钢管是制枪的关键。

    历史的枪之所以在元明以前没有能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无法铸造出合格的钢管。

    无晋已经仔细看过管子,无论铜管和钢管都符合要求,这本来是用来吹管箭,管内壁用水和细铁砂打磨得非常光滑,无晋自己也尝试过制枪,这个时代的火药已经没有问题,关键是配件,要求精度很高,他工艺技术差得太远,几次都失败了。

    除了枪管,还有几段酸枣木,这是用来做枪托和枪身,另外还有扣簧、扣簧片、火药池、击铁、扳机这些重要零件的铜制粗坯,甚至还有块火石。

    无晋前世就收藏过一把老式燧发枪,他对这些零部件了如指掌,可如果让他做火绳枪,他却不会了,他没有见过火绳枪。

    他把所有的东西都取出放在桌上,一一给他过目,又放回了包中,笑道:“所需的全部原料都在这包里。”

    .......

    卷 二 龙虎斗京华 第一百三章 蠢蠢欲动

    第一百三章 蠢蠢欲动

    京娘舅父舅母的家在聚贤坊内,很巧的是,就在距离他们宅子不到百步处便是礼部侍郎关寂的府邸,府邸不大,占地只有十亩,这是因为关家老宅在维扬县,这里不过是关寂在京城的住处,也属于关家的财产,由于关寂的妻子在老家,所以这座宅子里住的人并不多,只有十几名丫鬟仆人,还有就是关寂和照顾他起居的两名小妾。

    不过这些天,关寂的儿子关贤驹也住在这里,他将参加九月初举行的进士科举,自从几天前罗启玉事件爆发后,向苏家求婚的竞争便立刻冷却下来。

    这倒不是事情不了了之,求婚依然有效,只是从三家竞争变成了凉王和申国舅的两家竞争,齐王已淘汰出局。

    但苏家没有任何答复,理由也很简单,一切等家主苏逊回来再说,议婚之事便被冰冻起来。

    关贤驹这些天似乎也平静了,一心在家中刻苦攻读,前些日子几乎天天都出去喝酒逛青楼,但这几天他就像幡然醒悟一般,再没有出门一步。

    关贤驹心里很清楚,论地位,他差皇甫无晋十万八千里,论家世背景,人家是凉王之后,论人品,皇甫无晋和罗启玉完全不同,甚至从不逛青楼。

    还有苏翰贞也很欣赏皇甫无晋,苏翰贞是太子心腹,他当然不会支持侄女嫁给申国舅的人。

    从种种条件来分析,他都无法和皇甫无晋竞争,但他也有两个优势,一个是申国舅亲自替他求亲,以申国舅在朝廷的地位,苏家不会不考虑,或许他们不会只烧太子一炷香。

    其次就是学识,可以说,学识是他关贤驹唯一遥遥领先皇甫无晋的优势,他维扬县县试第一名,是东海郡郡试第二名,又在楚州州试中取得了贡举士的资格,而皇甫无晋连个秀才都不是。

    说得难听一点,叫做不学无术,他打听过,那个皇甫无晋竟然没有上过一天学,小时候还是个傻子,在学识上简直和他天差地别。

    但关贤驹心里也明白,一个贡举士的分量还是远远不能和凉国公相比,更何况苏逊是国子监祭酒,一个贡举士的资格在面前简直就不值一提。

    除非是状元,他那就可以挺起胸膛和皇甫无晋竞争了,可是状元他是绝对没有戏,甚至他连考上进士的希望都很渺茫,如果他考不上进士,那他绝对没有希望了,如果他能考上进士,或许苏逊还能不看权势看学识。

    进士啊!这几天,关贤驹做梦都是自己金榜题名。

    但做梦是娶不到苏家之女,那个美貌得让他几欲疯狂的苏菡,他刚刚才知道她的名字。

    他必须有所行动,这几天他一直在等待机会,今天,他的机会终于来了,昨天晚上父亲告诉他,礼部郎中黄宏元的弟弟已经同意帮这个忙,今天下午会有黄家家仆给被隔离的黄宏元送些生活物品,要他准备一下需要帮忙的纸条。

    黄宏元被隔离在太学藏内,有绣衣卫严密监视,不能说话,只能送点东西就走,而且物品还要受到严格搜查。

    这着实让关贤驹这几天伤脑筋,既要不被搜到,又要让黄宏元明白藏有纸条,不能让他找不到,这确实很难。

    想了一个晚上,关贤驹终于想到了办法,他准备一种黄宏元日常服用的丹药,这种丹药被蜡丸包裹,必须捏碎蜡丸后才能服用,他便将纸条藏在其中一枚蜡丸中,这种丹药,黄宏元一天要服用三丸,他只准备九颗,也就是说,三天之内,黄宏元肯定就会看到纸条。

    而黄宏元的家人在五天后还有第二次探望机会,那时他们便可以把题目带出来。

    丹丸已经准备好了,关贤驹最后检查了一遍,便将装丹丸的瓶子放进小包里出门,他是去黄宏元的府上,必须赶在黄府家人出发之前,把丹丸交给他。

    关贤驹快步走出府门,门口停了一辆关府马车,他上了马车,马车启动,很快便离开了府门。

    就在关贤驹刚刚离开,他府外的一条小巷里,也出现了一辆马车和几名骑马的男子,穿着一样的黑色短衣,腰中佩剑,打扮得像家丁一样,他们便是无晋抽出的四十名梅花卫精锐,任务就是不分昼夜盯住关府,盯住关贤驹,无晋凭借对关贤驹的了解,知道他必然会有动作。

    关贤驹的马车一路疾驰,不多时进入章善坊,在黄宏元的府前停下,关贤驹走下马车,在门口说了一声,便快步走进黄府。

    这是,三辆马车出现在黄府附近,在三个方向,远远地盯着黄府,不多久,关贤驹从府里出来,黄家的一名中年男子将他送出来,寒暄几句,关贤驹便上马车走了。

    而周围的三辆马车,其中两辆一前一后,跟着关贤驹的马车而去,留下其中一辆马车盯住黄府。

    又过了一刻钟,一辆马车从黄府飞奔而出,向北飞驰而去,第三辆马车便在后面盯住它,跟着它一路疾行。

    大宁王朝的太学和国子学一样,都不在皇城内,国子学在道政坊,而太学在修义坊,这次参加进士科举出题和评卷的三十七名考官都被隔离在太学和国子学内,而且他们之间也没有交流的机会,单独隔离。

    隔离的时间是二十天到一个月,只到发榜后才能出来,按照惯例,他们有两次和家人接触的机会,主要是送一些日常需要之品。

    当然,也有人指出,这会造成考题泄露,从而引发考场舞弊,但事实上,因这个环节造成的考场舞弊却很少发生,原因是代价太大,得不偿失,官员泄题而造成科举舞弊一旦被查到,轻则丢官,重则入狱流放,后果十分严重,而获得的利益却远远抵不上风险,所以官员一般都不会泄露考题,或者其他协助考生作弊之事。

    正因为并没有想像中的大规模作弊事件发生,所以家人送物这个制度便从十年前一直保留下来。

    黄宏元被隔离在太学藏,是一座有两层楼的小院子里,这栋楼除了他以外,还有另外两名评卷官员,一共三人被隔离在这里,他们各自有房间,按照规定,将在这座小院内隔绝一个月。

    黄宏元府上的马车驶进太学,缓缓停在藏后面的小院前,一名四十岁的中年管家拎着一个大包袱和一只食盒下了马车,他快步走到小院前,小院门口站着四名绣衣卫军士,拦住了他。

    “四位军爷,我是黄郎中的管家,夫人命我给黄郎中送一点东西。”

    听说是黄大人的家人,绣衣卫脸上变得和缓起来,点点头道:“原来如此,请稍后,我们禀报校尉!”

    一名军士进院去禀报,片刻,出来一名三十余岁的军官,打量家人一眼,他已经查过,黄宏元并没有家人探望过来,这是第一次,按照规定可以探望两次,他便淡淡道:“探望没有问题,按照规定要严格检查,不知带任何纸片,有没有带违规的东西?”

    管家点头哈腰笑道:“将军放心,我家老爷也不是第一次被隔离,规矩我们懂,绝没有任何违规东西,都是我家老爷日常必需的用品,上次怕带得不够,这次再补充一点。”

    军官一挥手,“那好吧!先去检查。”

    几名军士带着管家到隔壁一间小房间内,小房间内只有一张宽大的桌子,东西先摆放在桌上,不慌检查,而是先仔仔细细搜身,连头发鞋袜都不放过,又拿一套衣服给管家,一指旁边的小屋,“去把衣服全部换了,一件自己的衣服都不能穿,这是规定。”

    管家显然经历过,他没有疑问,拿着衣服去隔壁更衣了,几名军士开始检查物品,把所有东西都摆放在桌上,开始一件一件仔细检查。

    足足忙碌了近半个时辰,才检查完所有的物品,没有异常,管家也换衣在院子里等候多时,校尉和两名军士领着他上了二楼。

    敲了敲一间屋的门,“黄大人,家人送东西来了。”

    门吱嘎一声开了,出来一名五十岁左右的男子,正是礼部郎中黄宏元,他这次负责出贴经的题目,中年管家连忙上前跪下,“老爷,是我!”

    黄宏元见是二管家,便点点头,“东西留下,回去告诉夫人,我身体一切都很好,不用牵挂。”

    “是!”

    管家把所有东西都搬过来,又道:“夫人说,老爷年纪大了,晚上杯子要多盖一年,要记住按时吃药。”

    “我知道!”

    黄宏元上前把东西全部拎进屋,轰地一声,门关上了,也不理会绣衣卫军士,绣衣卫校尉知道他们有脾气,也不以为意,便笑了笑对管家道:“你回去吧!五天之内可以再来一次,过了五天就不允许再来探望。”

    管家下楼去换了衣服,出院子坐上马车走了,黄宏元站在窗口望着马车走远,他眼中若有所思,他妻子最讨厌他吃药,怎么可能让他按时吃药,这里面有问题。

    他从包里找到一瓶丹药,每一颗药都用蜡丸包裹,其中一颗药已经捏碎,这是士兵的抽查,黄宏元一颗一颗将蜡丸捏碎,在捏碎第五颗蜡丸时,他发现了异常,从里面竟滚出一个小纸团。

    ........

    卷 二 龙虎斗京华 第一百零四章 重要的小人物

    第一百零四章 重要的小人物

    一个半时辰后,四十名梅花卫首领之一的孙建宏便找到了无晋,向他汇报最新进展。

    关贤驹有行动,这在无晋的意料之中,尽管如此,他还是感到一阵兴奋,一个性格有缺陷的人,往往就会在最关键的时刻犯错,关贤驹想娶九天太心切了,以至于铤而走险,但对他皇甫无晋而言,关贤驹此举就是自掘坟墓。

    当初在竞争东海郡户曹主事时,关家便采用了卑劣的手段,尽管不一定是关家的主张,但关贤驹用一种莫须有的卑鄙手段跻身贡举士,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关键是他们有这个心,那在关键时刻,他就会铤而走险,用非常手段来达到目的,关贤驹很清楚自己考不上进士,他不会坐以待毙。

    无晋没有打断孙建宏的汇报,继续听他说后面发生的事情,当孙建宏讲到,关贤驹进黄家不久,黄家便派人去太学探望黄宏元,无晋终于打断了他的话,“这个派去的人是关键,查了吗?”

    “回禀将军,我们重点就是查他的背景,他叫刘群,是黄府的二管家,今年四十岁,他家住黄府内,有两个儿子,长子十八岁,次子只有九岁,在坊内的一家私塾内读书,另外他母亲尚在,和他大哥住在一起。”

    无晋点了点头,眼中露出赞赏之色,不愧是梅花卫精锐,不需要自己费神操心,他们自己就能做得很好,调查得非常仔细。

    “很好,那就从这个刘二管家下手。”

    ........

    从太学回来,黄府的二管家刘群便完成了他的任务,这件事他便不放在心上了,忙完黄府的事情后,他又和往常一样,赶一辆牛车去私塾接儿子。

    刘群的两个儿子并不是同一个妻子所生,长子是前妻所生,现开店做一点小买卖,十年前,他的前妻病逝,他很快又娶了黄府的一个丫鬟为妻,一年后生下次子,他的次子才九岁,起名刘聪,确实长得聪明活泼,让刘群疼爱无比。

    虽然刘群长子读书不多,十五岁便出去做生意了,但刘群却立志将次子培养成举人,六岁送他读私学,在他身上花了无数精力和财权,这些刘群都心甘情愿。

    儿子读书的地方离黄府约两里路,是一个老儒自建的私学,儿子在那里读书还不到三个月,在此之前,他在更远的一个私学读书,因为太远不方便接送,所以三个月前,经人介绍,刘群便将儿子送到最近的这家私塾读书。

    和往常一样,他将牛车停在老儒的院门外,一进门,便见老儒的儿子在扫院子,刘群呵呵一笑,“二郎,我来接儿子。”

    老儒的儿子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刘管家,刚才令郎已经被黄家的家丁接回去了,你没遇见吗?”

    刘群一愣,他倒不知道,是谁替他接儿子,这种事情好像还没有发生过,他凝神想了半天,也想不起是谁这么热心拍他的马屁,也别想了,回去就知道了。

    刘群并没有这件事放在心上,他打个招呼,“那我先走了!”

    便走出院门去牵他的牛车,往回走了不到半里,忽然听见有人吹口哨,他回头一看,只见一人站在一条巷子口向他招手,这人他很陌生,从未见过,正在疑惑之时,忽然听见巷子里传来他儿子的哭声,他心中一惊,扔下牛车便向巷子内奔去,可他刚跑进巷子,忽然听见头顶有风声,随即眼前一黑,一个大麻袋将他从头到脚套上,两名黑衣人扛起他,便向巷子内奔去。

    出来一人,不慌不忙地赶着他的牛车,驶向另一条路。

    .........

    眼前陡然一亮,刘群又看见了光明,眼前却不在是小巷,而是在一间光线昏暗的黑屋里,两边各站了八名彪形大汉,中间坐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

    “你们是谁?为何要绑架我?”刘群发现他身上没有任何捆绑,便挥手大喊。

    前面男人冷冷道:“你不要喊,那样会危及你儿子的小命。”

    刘群吓得不敢吭声,半晌他才低声带一种央求的口吻道:“我儿子还小,你们不能伤害他。”

    儿子是他的子,落在这帮彪形大汉手中,他没有任何底气了。

    “放心,只要你帮我们做几件小事,我们不会伤害他。”

    “请说,只要我能办到......”

    刘群急切地表示出他儿子的重要,让孙建宏不由摇了摇头,这个二管家,比他想象的要好对付得多,此人一点都不聪明。

    “刘管家,你先告诉我,你今天下午去太学做什么?”

    刘群一个激灵,他忽然意识到什么,向后退一步,今天他送去的东西里有什么,他是知道的,难道是东窗事发?

    “你们.....是什么人?”他颤抖着声音问。

    “你说呢?”对方反问他。

    刘群刚才的注意力,只看见四周十六名大汉都是穿黑衣,却没注意到对方这个首领穿得与众不同,他现在才注意到,对方穿着红底白梅花的锦袍。

    “梅花卫!”

    刘群只觉头脑里‘嗡!’地一声,他腿一软,已经跪倒在地。

    “不!”他觉得自己要死了,梅花卫已经知道了老爷的秘密,否则他们不会追查自己,这一刻刘群觉得自己就像一脚踩空了万丈悬崖,一种深深的恐惧感笼罩在他心中。

    孙建宏慢慢走到他面前,低下头对他道:“其实我一直在关注这件事,关家之子关贤驹今年参加进士科举,但凭真本事他考不上进士,所以他便想通过黄宏元的关系拿到贴经试题,今天下午他来找黄家,紧接着你去太学,把他的要求送给黄宏元,我说得没错吧!”

    刘群说得完全正确,就像亲眼看见一样,不由万分沮丧道:“你们都知道了,还问我做什么?”

    “你虽然不是这件事的关键人物,但你是桥梁,我们有一件要你去做。”

    说完,孙建宏在他耳边低语几句,刘群的脸色刷地变得苍白,眼中异常恐惧,“不!我不能这样做,这样会害死黄家。”

    “你不愿意是吧!那你可以走了。”

    孙建宏一摆手,两边十六名梅花卫军士都撤了下去,他本人也转身从后门走了。

    不知过了多久,刘群慢慢站起身,失魂落魄地向外面走去,走出房间,他的牛车还停在院子里,一阵风吹来,他的头脑顿时清醒了一点,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牛车,忽然,他醒悟过来,他的儿子。

    “天啊!”他惨叫一声,连滚带爬向房间内冲去,房间内已经空空荡荡,所有人都不见了,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刘群要急疯了,他四下寻找,一个人的影子都不见,他终于崩溃,跪在地上歇斯底里哭喊:“我愿意!我愿意!把我儿子还给我吧!”

    “你真的愿意吗?”

    刚才的梅花卫军官又像幽灵似的出现在他面前,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刘群连滚带爬上前抱住对方的腿,就像害怕他再消失,连声哭道:“我愿意,你把儿子还给我,我什么都愿意!”

    “听着!”

    孙建宏蹲了下来,盯着他的眼睛肃然道:“这是一桩大案,是太子殿下交给梅花卫查的大案,不是什么私人恩怨,你把我交代的事情办好,我自然会把儿子还给你,不仅如此,太子还会赏你一千两银子,有这一千两银子,你可以离开京城,重新生活,可如果你有半点不配合,告诉了黄家什么,那你将见到你儿子的一双手,这是第一次警告,但没有第二次,下一次你就会见到你儿子的脑袋,然后是你长子的人头,然后就轮到你自己,我不妨告诉你,我们之所以了解得这么清楚,我们在黄家有眼线,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监视之中。”

    孙建宏站起身,“去吧!”

    刘群终于冷静下来,他知道已经没有选择,便点点头,嘶哑地声音道:“你们要保证,不能伤害我儿子。”

    “不会,我们是梅花卫,不是土匪,最多五天,你们就能父子团圆,回去表现正常一点,就说你儿子去亲戚家了。”

    孙建宏取出一张五百两的银票递给他,“这是一半奖金,事成之后,再给你另一半。”

    刘群慢慢伸手去接银票,他的手就像被烫了一样,猛地缩回,拼命摇头,他怎么敢收梅花卫的钱。

    “我不要钱,我只要儿子。”

    “这和你儿子无关!”

    孙建宏又一次递给他,命令道:“拿着!”

    刘群终于接过银票,如果说他儿子是人质,使他不敢不从,但他认为自己心中是无愧,那么这张银票就是一条道德绳索,将他的良心牢牢绑住了,他从被迫去做,变成了主动去做。

    孙建宏消失了,又过了片刻,刘群叹一口气,慢慢站起身,深一脚浅一脚地离开了房间,赶着牛车返回黄府。

    黄昏时分,孙建宏在独孤王府找到了无晋,向他汇报了事情的进展情况,事情才刚刚开始。

    .......

    卷 二 龙虎斗京华 第一百零五章 放长线钓大鱼

    第一百零五章 放长线钓大鱼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官场、商场、市场、情场都风平浪静,放佛所有人都放假了,没有军国大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