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幕僚,这一招狠毒啊!
“不知大人是哪里得到的消息,我是说杨学艺背叛一事,是谁告诉大人?”
“是我的另一个幕僚杨微偶然听说,无晋,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那封信,如果被有心人得到,后果不堪设想。”
苏翰贞担忧之极,那封密信是昨天刚送来,信中太子提到了在江宁府收集申国舅罪证的事情,若被皇上看到这封信,太子可就危险了,太子在信中还特地叮嘱看完后烧掉,自己也是太大意,因为没看完,所以习惯性地夹在他那本《论语微注》里,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只能看无晋有没有手段把信夺回来,他已经从惟明那里知道了无晋潜入县公府偷账册一事,他心中对无晋充满了期待。
无晋却有点糊涂了,苏翰贞既然知道是杨学艺所为,那直接找他审问要回就是了,还来找自己做什么?
苏翰贞仿佛知道无晋的心思,他叹了口气说:“我本来也想直接去找他询问,但我毕竟没有证据,怕他矢口否认,从而打草惊蛇,那封信现在应该还在东海郡,如果我找了杨学艺,那封信连夜就会被送走,所以我想请你替我去找杨学艺。”
苏翰贞用了一个‘请’字,以他的身份,对无晋这种平头小民用一个请字,无疑是很放下了架子,无晋一阵头痛,他不想过多参与苏翰贞之事,但这个面子他得给,为了大哥他也必须答应下来。
“好吧!请苏大人放心,我会尽力而为。”
苏翰贞大喜,他看了看天色,便说:“马上就天黑了,你现在就可以出发,我就在这里等你消息。”
杨学艺刚来东海郡时是暂时住在苏翰贞的刺史府中,但杨学艺有个好色的毛病,喜欢逛青楼,而苏翰贞最不喜欢他这一点,为了不受拘束,杨学艺便在半个月前租了一间小院,自己一个人居住。
他租的房子离刺史府不远,在一条小巷子的尽头,原来是一个衙役的老宅,衙役为了讨好他,低价租给了他。
今天苏翰贞刻意压给了杨学艺几篇重要的急稿子,而惟明又一时不能做,使杨学艺一直忙碌到天黑,做完事,他心急如焚便向住处赶,今晚他要去百花楼给名妓罗飞燕捧场,他得先回来拿点钱。
‘咔嚓!’
他取出钥匙开了铜锁,吱嘎地推开了门,月光洒在古旧的院子里,仿佛老女人涂了厚厚白脂粉的脸,老宅里太安静了,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
但在杨学艺的眼中,这种清冷的月色却让他想到了名妓罗飞燕白花花的肉体,他的心已经快被欲火熔化了……
小院里有三间屋,一间厨房,一间客堂,一间书房兼卧室,他打开卧室的房门,走进了黑漆漆的房间,随手向左边墙壁摸去,那里有个壁龛,是放油灯的地方,他却摸了个空。
杨学艺愣住了,他记得早上临走时特地灌了一壶灯油,灯就放在这里,怎么会没有了?
‘嚓!’房间里一团火光亮起,杨学艺吓了一大跳,“是谁!”
火光点燃了油灯,一团光向房间各个角落迅速蔓延,整间屋子都亮了起来,杨学艺只看见房间里他平时坐的太师藤椅上,很舒服地半躺着一个年轻的黑衣男子,脸上挂着一种懒散的笑容,似笑非笑地望着他,就仿佛他才是这间房的主人,被自己这个不速之客吵醒一样。
房门没有关,杨学艺本能地调头便逃,但他一只脚刚跨出大门,只听见屋里传来年轻男子懒洋洋的声音,“你的五千两银子不想要了吗?”
五千两银子就像一股巨大的吸力,将杨学艺吸了回去,他慢慢关上门,眼睛死死地盯着这个不速之客,半天,牙缝里挤出了三个字:“你是谁?”
“杨二,你真不认识我了吗?”
杨二是路上那帮船员对自己的称呼,杨学艺一下子想到了来维扬县时的那艘大船,他揉了揉眼睛,终于认出了眼前这个年轻人,不是那个无晋吗?半个月前还在刺史府和他一起吃过饭,皇甫惟明的弟弟。
“原来是你,你……在我房里做什么?”
只见无晋慢慢从衣服里取出了一只信封,放在桌上,微微笑道:“真不好意思,我想来向你借本书看,结果在《中庸》里发现了这个,五千两银子的银票,杨二,看不出你蛮有钱嘛!”
卷 一 东郡风云 第三十五章 小面馆美人如玉
第三十五章 小面馆美人如玉
昨天晚上,杨学艺在被窝里搂住罗飞燕那一身白花花的肉发誓,‘你是我最心肝宝贝,是我的命根子。’
可现在,罗飞燕在他心中已经变成了一颗沾在衣服上的白饭粒,他的最心肝宝贝、他的命根子就是桌上那只信封,里面有五千两银子,比他的性命还重要。
杨学艺的眼睛红了,他大吼一声扑上去,无晋却轻轻一蹬椅子,椅子撞在杨学艺的腿上,使他失去重心,滚翻在地,杨学艺痛苦万分地抱着桌子腿爬起,一只手抓向桌子,却什么也没有捞到,信封被无晋揣进了怀中,笑吟吟说:“杨二太客气了。”
“你这个混蛋!把银票还我。”
杨学艺咬牙切齿爬起来,又向无晋扑去,这一次,无晋一蹬书桌,书桌翻倒,将杨学艺压在下面,桌上的书籍和笔墨纸砚滚翻下来,砸在他身上。
杨学艺动弹不得,他忽然悲从中来,竟哀求起来,“无晋大爷,求求你把银票还我,我愿分一半给你。”
“是吗?我真的很感动啊!”
无晋摇摇头,装出一脸感动模样,“其实我不想要你的钱,真的,我其实只想借一本书。”
“我把所有的书都送你!”杨学艺有气无力说。
“可是这些书中没有我想要的东西,怎么办呢?”
“你……你想要什么?”
无晋挑着指甲,他轻轻吹了一下,眯起眼望着杨学艺笑道:“我想要一封信,你是知道的,用这封信来换你的五千两银子。”
“信!”
杨学艺呆住了,他明白过来,他下午偷苏翰贞信的事情东窗事发了,半晌,他结结巴巴说:“你说话……当真!”
无晋一下子站起来,从怀中取出银票信封直接塞到他手中,“这下你相信了吧!”
杨学艺紧紧地捏住了信封,就仿佛捏住了自己的命根子,他有点不可思议地望着无晋,就这么还给自己了吗?
“说吧!信在哪里?”
“信……我已经给了皇甫渠,我没有办法拿回来了。”
“真的吗?”无晋不相信地问道。
“句句是真,我下午偷到信,就直接跟曹主事去了皇甫渠的府中,把信给了他,我愿向上苍发誓。”
无晋摇了摇头,怜悯地看着他,“真是不好意思,我在你的床板夹层里也找到了一封信,你向苍天祈求原谅吧!”
说完,无晋起身便扬长而去,杨学艺眼睛都木了,自己藏在床板夹层的信居然也能被他找到,忽然,他疯了似的从怀里掏出放银票的信封,撕开封口抖了抖,从里面飘出了一张和银票一般大小的白纸,上面写着一行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杨学艺喉咙里发出一种野兽般的悲鸣,竟一下子晕了过去。
无晋慢悠悠地回到当铺,只见苏翰贞在客堂的桌上挥毫写字,五叔皇甫贵拿着一卷纸站在一旁,眼睛里充满了崇敬之意,难得苏刺史来当铺,皇甫贵自然要请他写一幅书法,然后做成牌匾挂在当铺的正堂中。
苏翰贞已经在一幅澄心堂纸上写下了题词:‘以儒济商,民富国强’,下面有一行小字,苏翰贞题。
他一眼看见无晋,急忙放下笔大步上前,紧张地问他:“怎么样,找到信了吗?”
无晋从怀里取出一封信,笑着递给苏翰贞,“是它吗?”
“是它!就是它!”
苏翰贞一眼便认出了信封,他接过信打开来,果然是太子的亲笔信,他激动得心花怒放,他不知该怎么向眼前这个年轻人表达自己的谢意了,无晋却笑道:“大人不用谢我,就多关照一下我兄长吧!看看有没有可能让他做户曹主事。”
苏翰贞郑重地点了点头,“我会的,我一定会认真考虑这件事。”
其实苏翰贞也一直在寻找一个适合户曹主事的候选人,作为他的推荐,去和其他推荐者竞争,户曹主事事关东海郡财权,这也是太子对他的重托,他当然十分重视。
惟明无疑是最好的人选,苏翰贞本来一眼便看中了惟明,但半个月前曹主事告诉了他东海郡的势力格局,他才知道东海皇甫氏竟然一直是皇甫渠的势力地盘,这就让他有点犹豫了,一方面固然是他不想过多树敌,另一方面他也有点怀疑东海皇甫氏的可靠性,会不会是皇甫渠的刻意安排?
直到无晋把皇甫逸表贪渎八千两银子的证据交给他,苏翰贞才相信皇甫家族已经和皇甫渠决裂了,再加上这两天他和皇甫渠已经公开翻脸,皇甫渠竟然买通他的幕僚来暗害他,苏翰贞便再无任何顾忌,他可以让惟明成为他的心腹,替他去争户曹主事一职。
也正是因为他决心已定,他才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无晋。
无晋又取出了五千两银子的银票,递给了苏翰贞,“这是皇甫渠收买杨学艺的五千两银子,交给大人,大人可以把它用在救济贫弱上,或者救助贫苦孩子读书,总之由大人处置。”
旁边的五叔咧了咧嘴,真是个傻二,五千两银子啊!他不拿出来谁知道。
苏翰贞接过银票,他不露声色又问:“杨学艺那混蛋呢?”
“我估计他应该连夜逃走了吧!否则他怎么赔得起皇甫渠的五千两银子。”
“哼!真是便宜他了。”
他向无晋拱手感谢,“无晋,这次多亏了你,我会记住。”
他又向皇甫贵点点头,“多谢皇甫掌柜招待,我告辞了。”
苏翰贞转身便离开了当铺,无晋却拍拍肚子笑道:“五叔,还有没有饭菜,我也有点饿了。”
“我也没吃呢!”
皇甫贵从柜台里数了几只银角子,他想起了那五千两银子,没好气说:“吃不起酒楼了,只能吃面,我知道附近有一个小面馆,咱们吃面去。”
初夏的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月光如华,现在却又下起了雨,淅淅沥沥,他们撑着油纸伞出门了。
皇甫贵说的小面馆位于几百步外的一条小巷子里,当铺租下也有好几天了,无晋还是第一次来这里。
面馆很小,门上挂了一幅又破又旧的帘子,是一间得弯着腰才能进来的低矮小屋,小屋里只放了三张上了年头的桌子,一盏昏昏暗暗的油灯,一个老实巴交的老汉,这就是面馆给无晋的全部印象。
“老赵,来两碗红烧排骨面,再各加两个鸡蛋。”
老汉似乎认识皇甫贵,又笑着问他:“皇甫掌柜,要酒吗?”
皇甫贵正要说不要,无晋却笑道:“来一壶酒,最好再来两盘下酒菜。”
老汉跛着腿走上来,端一个盘子,盘子里是一壶酒,一盘腌鸡爪,一盘切片酱羊肉,这是无晋有些遗憾的地方,大宁王朝私自宰牛将判重刑,所以一般都菜馆都吃不到牛肉,只有羊肉。
“你们两位先慢慢喝酒,我给你们下面去。”
皇甫贵给无晋倒了杯酒,他还是对那五千两银子耿耿于怀,“无晋,那五千两银子,你为何不要呢?”
无晋端起酒杯笑了笑,“不过就五千两银子,五叔何必对它耿耿于怀呢?”
“你说的容易,五千两啊!”皇甫贵的小眼睛瞪圆了,他想再说无晋几句,可想到银子也没了,说也没意思,不由泄了气,“唉!算了,反正也没有了。”
皇甫贵喝了一口闷酒,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年轻女子的声音,“小姐,这里能吃面吗?这么脏!”
“我都不嫌弃呢,快来吧!现在应该没人,我喜欢这里的安静,小巷听雨声,多有气氛。”
门帘掀开,一股凉风夹着雨丝迎面扑来,无晋不由自主地抬头望去,只见进来了两个女子,确切说是一个丫鬟一个主人,之所以看出是丫鬟,是因为宁朝在服饰有规矩,丫鬟不准穿裙、仆役不准着袍,只准穿短装,丫鬟只有十三四岁的模样,穿一件绿短袄,下身是一条水绫缎的绿色裤子,略显得丰满,她长一张圆脸,皮肤白净。
无晋的目光又投向旁边女子,只见她年约十六七岁,瓜子脸,柳叶眉,鼻子高挺,嘴唇线条优美,就像画了唇线一般,丰润而线条优美,尤其她的肌肤,白玉得晶莹无暇,就像一尊白玉美人一般,她目光锐利得仿佛看透人心,让人不敢和她对视。
女子穿一条黄|色的长裙,上身又披了一件红色短衫,头发简单地梳了一个发髻,盘在脑后,斜插一支碧玉簪子,梳着刘海,给人的感觉十分简洁清爽,尤其她双耳戴着一对镶着钻石的明月耳坠,光芒闪闪,更给她的清纯中增添了几分成熟的妩媚,无晋心中一阵赞叹,好一个美貌女子,不亚于书妹妹了。
少女虽然长得漂亮,但目光却很冰冷,她以为这么晚了,面店应该没人,不料却有两个客人,让她有些失望。
她收了伞,在靠门边的桌前坐了下来,她和煮面的赵老汉似乎也认识,“赵叔,来两碗鸡蛋面,面少一点,一碗辣一碗不辣!”
“好的,稍等一下,这边就好了。”
赵老汉先捞起两碗面,给无晋他们端了过来,“让两位久等了。”
无晋又忍不住看了一眼少女,见她衣饰华贵,光手腕上那个翡翠镯子至少就要价值万金,估计是个富家女。
但少女却始终不看这边一眼,看得出她不是做作,而根本就目中无人,那丫鬟倒还不错,见无晋在看她,她的脸竟红了一下。
赵老汉给她们端来两碗热茶,笑着问她,“小姐,怎么连晚饭都没吃吗?”
“别提了,我忙着看帐,就忘记吃饭了。”
她脸上笑了一下,顿时如桃花绽放,显得娇艳无比,使无晋都有点看呆了,心中暗忖:‘哦!原来她是个女商人,居然有这么漂亮的女商人,也不知在哪里开店?’
一走神,筷子却被他不小心碰落,掉在地上,他连忙弯腰去捡,又迅速看了一眼女孩子的鞋,是一双葱花绿小布鞋,嗯!鞋面一点都不湿,说明她就住在附近。
皇甫贵感觉到无晋的失态,在下面踢了他一脚,用筷子指指面碗,意思叫他专心吃饭,别看人家女孩子,无晋脸一热,连忙在衣服上擦一下筷子,便低头大口吃面。
他捡筷子偷看她脚的小动作被少女发现了,她的脚往裙子中一缩,眼中露出了极其厌憎之色,其实她一进门便看见他们了,只是她从来不把男人放在眼中,也最恨哪个年轻男子盯着她看,她听无晋吃面时声音很响,呼噜呼噜的,让她有点反感……
虽然反感,但也没办法,这是面馆,她也只好装着什么也看不见、听不见,不料,这个男子居然故意把筷子扔在地上来偷看她的脚,让她不能容忍了,她恨得牙根直咬,‘这个轻薄男子,怎么像个苍蝇一样,连吃饭都不让别人安宁吗?’
其实也不怪无晋,他还不太懂大宁王朝的一些风俗,刻意去看女人的脚是这个时代最无礼的举动之一,这就和后世偷看女人的||乳|沟没什么区别,尤其是大家闺秀,她们的裙子都很宽长,走路时都会小心不露出脚,无晋不知,他头脑中还保留着一些后世的思维,看一下脚有什么关系……
丫鬟似乎在见过无晋,好像卖是彩票那个,她用小指尖碰了一下小姐手背,手沾着茶水在桌上写:‘我好像见过……’
少女心中正憋了一肚子气,她本想找个安静的小店吃一碗面,体会一下小街巷中夜雨的滋味,幽深的小巷、破旧的小店、善良的老人、还有昏黄的灯光和一碗热腾腾的面,以及霏霏细雨,这是何等温馨浪漫的感觉,偏偏店里有个登徒子,破坏了她闲情雅趣,她狠狠瞪了丫鬟一眼,丫鬟吓得连忙将字抹掉,不敢吭声了……
皇甫贵要的是小碗面,他先吃完,又喝了两杯酒,便去结了帐,见无晋在喝汤了,便笑着问他:“吃饱了吗?”
无晋放下碗,拍了拍肚子,“饱了,味道很不错,咱们走吧!”
皇甫贵掀开帘子先撑伞出去了,无晋跟在后面,又瞥少女一眼,少女正在慢条斯理吃面,无晋经过她背后时忽然感到一股冷风吹来,他浑身一个激灵,忍不住打了个长长的透气饱嗝,‘嗝——’声音响亮,非常畅快,少女的手一下子僵住了,她觉得整个房间里都充满了这个男人的气味,她有点吃不下去了,气得她将筷子重重往桌上重重一拍……
无晋却浑然不觉,掀开帘子出去了,皇甫贵在前面等他,见他上来便低声笑道:“小子,思春了?”
无晋眼皮翻了翻,“谁说的,我只是好奇,这么娇贵的小姐居然来小面馆吃面,也不知道是谁家的?”
“别想转弯抹角打听,我也不知道她是谁家的,不过我看出来了,这个小姐蛮讨厌你的,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讨厌我吗?我不觉得,我觉得她对我有点意思。”
“少臭美了,你那样不停地偷偷看人家,人家不讨厌你才怪,还喜欢你?没见过你这样脸皮厚的人。”
“说不定这是缘分啊!她就喜欢我偷看她。”
无晋今天心情很好,他也不打伞,在雨中扯开嗓子高声唱了起来,“李家溜溜的大姐,看上溜溜的他哟……”
“脑子有病!”小面馆里传来了年轻女子低低的骂声。
卷 一 东郡风云 第三十六章 无耻的人和有品的官(一)
第三十六章 无耻的人和有品的官(一)
次日清晨,雾气笼罩着维扬城,街上行人明显多了,车来车往,挑担抬箱,石板路上被踩得哒直响,普通百姓们开始了一天生计的忙碌,这是一个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清晨。
别驾皇甫渠的府邸里却是另一番情景,皇甫渠怒火万丈,一记耳光将曹主事原地打了一个转,他就像一只饿了几天的秃鹰,恶狠狠地盯着眼前这个没用的下属,眼中喷出的怒火几乎要将他吞噬了。
“人呢!他人到哪里去了?”
曹主事捂着脸,低下了头,嘴唇哆嗦着道:“昨天下午他说他已经得手了,约我去百花楼碰面,把信交给我……可我等了他一个时辰也不见来,我赶去他住处……却发现房间凌乱,他的衣服钱物都没了……他、他估计是跑了。”
“跑了!拿着我的五千两银子跑了?”
皇甫渠眼睛都急红了,还有人敢吞下他五千两银子跑路的,这……这简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你去找了没有!他能跑到哪里去?”
皇甫渠的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曹主事吓得像只即将要被做实验的小白鼠,浑身发抖,“我……我去找了。”
“那找到什么了,他人呢!”
“我去码头……听说昨晚有条去……齐州的船。”
“你……白痴一个,滚!”
皇甫渠恨得一脚将他踢翻,曹主事如获大释,连滚带爬地跑了,皇甫渠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胸中怒气翻腾,心中郁闷之极,白白丢了五千两银子啊!本来昨天已经搞到信了,那个该死的混蛋却不及时给自己,结果发生了变故……
他渐渐冷静下来,也开始意识到事情不是那么简单,既然已经得手,那他就不会跑,自己还答应他事成后再给三千两银子,除非是……苏翰贞出手了。
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个可能,皇甫渠怀疑那五千两银子已经在苏翰贞的手上了,他目光阴鹜地盯着大门半天,一咬牙,不行!那五千两银子他无论如何得要回来。
今天皇甫惟明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惊喜,那个惹人厌恶的杨学艺居然辞职走人了,就仿佛他身边的一所茅厕忽然消失了一样,令他心旷神怡。
惟明轻快地坐下,今天事情不多,衙役送来几份华亭县的户籍文书,需要他抄誉一份作为存档。
他刚提起笔,一名衙役在门口笑道:“惟明,大人叫你去呢!”
“好的,我这就去。”
皇甫惟明放下笔,跟着衙役去了,走进前面的刺史办公房,只见苏翰贞正背着手在房内来回踱步。
“惟明,你来了。”
苏翰贞看见了他,连忙笑着摆摆手,“快进来坐!”
皇甫惟明已经在郡衙工作好几天了,今天还是第一次见到苏翰贞,苏翰贞的态度十分热情,给他搬椅子,又亲手给他倒茶,令惟明心中有些受宠若惊。
“前两天我事务太忙,也没有时间考虑你的事情。”
苏翰贞在他对面坐下,笑眯眯问他:“怎么样,在这里还适应吧!”
惟明恭恭敬敬回答:“回禀使君,学生非常适应。”
苏翰贞点点头,“杨学艺已经辞职而去,我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幕僚,以后你就要辛苦一点了。”
“学生愿为使君效力。”
苏翰贞沉吟一下,又缓缓说:“东海郡历来是朝廷的财税重地,朝廷甚至有‘十分税赋,三分取之东海’的说法,可见东海郡的财税重要,而户曹更是东海郡衙六曹司的核心,户曹主事已经空了两个多月了,郡县诸位大人都一致认为须择贤而仕,我也同意这种方式,我看大家都推荐了贤才,我就在想,我也应该有所考虑,不知贤侄……”
惟明大喜过望,苏刺史的意思很明显了,就是要推荐他为户曹主事,这是他以及整个家族都梦寐以求之事,千呼万唤始出来,此时他不再推迟,一躬到底,“学生愿听使君安排!”
“好!既然你有这个愿望,那我推荐你为候选人。”
苏翰贞十分感慨地拍了拍惟明的肩膀,“你有一个能干的好兄弟,有什么难事多找找他商量。”
惟明一怔,心中不由暗暗思忖:“难道今天之事又和无晋有关?”
惟明离开了,苏翰贞望着他的背影,心中又不由想起了无晋,这两兄弟一文一武,皆是顶尖的人才,他看过惟明写的文章,颇有一种雄才大略之势,而且语句含蓄,却不失锋芒,是一种棉里带针的风格,他非常欣赏,而他弟弟无晋,虽然只有十七岁,但做事老辣,滴水不漏,完全和他的年龄不符,这两兄弟若都能为己用,必是自己的左膀右臂。
惟明估计没有问题,他还是比较热衷于功名仕途,但无晋却看不透,他的所作所为,都有一种神秘的感觉,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
就在苏翰贞思绪万千时,他身旁响起了一串酸溜溜的干涩笑声,“哈!恭喜苏大人又得良才了。”
苏翰贞一回头,脸上的笑意顿时消失了,一股怒火从心中燃起,眼前站着的竟然是别驾皇甫渠,他居然还有脸来见自己。
苏翰贞喜怒不形于色,他淡淡问:“原来是别驾大人,有事吗?”
“其实没什么事……”
皇甫渠的笑容很尴尬,一双金鱼眼想挤出一丝诚恳,可偏偏挤出的是一种伪善。
“我觉得我们之间似乎有点误会,我想和刺史大人谈一谈。”
苏翰贞不由暗暗冷笑一声,如果那封信被他拿到了,那他们之间就不是有点误会那么简单了。
虽然鄙视此人之极,但在没公开撕破脸之前,苏翰贞还是会保持官场上的礼节。
“皇甫别驾,请屋里坐吧!”
皇甫渠见苏翰贞没有和自己翻脸,他心中又生出了一丝希望,他背着手笑呵走进刺史房,也不等苏翰贞客气,便一屁股在客椅上坐了下来,苏翰贞克制住心中的反感和怒火,命衙役给他倒了一杯茶,他也坐了下来。
“别驾有什么事吗?”
皇甫渠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苏翰贞的脸色,见他表情平淡,心中暗忖:‘难道杨学艺并没有偷走他的信吗?又不想还钱给自己,所以才逃跑,很有这个可能,如果是这样,那自己提出要钱,也没有什么不好开口,罢了,五千两银子啊!怎么能这样白白打水漂。’
想到这,他便厚颜对苏翰贞说:“是这样,苏大人有个幕僚叫杨学艺吧!他借了我五千两银子,我听说他昨晚连夜跑了,我就想问问苏大人,这五千两银子的借款该怎么算?”
苏翰贞的眼睛猛地瞪大了,他当了十几年官,什么样的小人都见过,还从来没见到这么无耻的人,居然还想把那五千两银子要回去,他心中暗暗摇头,这个人是怎么当上官的?还是县公,街头的无赖混混都比他品格高尚。
“别驾大人,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此事,既然杨学艺借大人的银子不还,那别驾大人不妨去县里告他一状,可以通缉捉拿他归案,至于别驾大人的损失,我深表同情。”
说完,苏翰贞端起了茶杯,“送客!”
一大早,无晋来到了晋府当铺,按照今天的计划,五叔是要四处去送请柬,邀请一些同行和名望人士参加当铺明天的开张典礼,时间很紧张,所以无晋便打算出一把力,替五叔去送几张请柬。
今天是五月初三,是维扬县民间的树神节,每年这一天,便有无数民众涌去东城外的那棵神树下叩拜,祈求树神保佑自己柴火兴旺,而八仙桥是去东门的必经之路,所以今天的八仙桥也人来人往,格外拥挤热闹,去城外的人带着一颗虔诚之心,从城外回来的人则拿着一根小树枝,因为‘财’和‘柴’同音,求树神其实就是求财。
无晋走上八仙桥便有些犹豫了,今天八仙桥上的人流量是平时的两三倍,拥挤不堪,几乎是人挤人、人挨人,偏偏这一带就只有这一座桥,据说是为了什么风水格局,当地人迷信得很。
八仙桥是一座木桥,已经有两百年历史,十分老旧了,这么多人挤在上面,桥开始摇摇晃晃,吱嘎作响,仿佛随时要坍塌,许多人都吓得叫起来,“不要再上人了,桥要塌了!”
更多的人是抱怨,“这桥破旧成这样,县里怎么不修一修?”
“听说商人们已经向县里交申请书了,应该快修了。”
无晋走在最边上,贴着栏杆慢慢向前移动,他心中也一样抱怨,这座桥确实太破旧了,就在这时,只听城外‘砰!’地一声响,一只烟火腾空而起,在神树边缘炸开了,这是树神显灵的时刻到了,顿时河流两岸无数人都向树神方向跪倒,祈求树神保佑发财。
桥上也一阵混乱,本来就拥挤,再加上很多人要磕头,意外便在这时发生了,只听‘咔嚓!’一声,一根丈许长的护栏被挤断了,紧靠护栏的一个年轻女子一声惊叫掉进了河中。
“有人落水了!”
桥上众人大喊起来,顿时一片混乱,紫桐河有六丈宽,虽然只是一条小河,但水很深,水下暗流湍急,此时正是暮春时节,河水依然冰凉,河中女子显然不会游水,在水中拼命挣扎,大喊‘救命!’眼看要沉下去了,清晨河面有雾,很快落水女子便被雾气笼罩,不见了踪影,她的父母吓得跪在桥上嚎啕大哭起来。
就在这时,只见一个黑影一跃跳进了河中,正是无晋,他在桥北,离女子落水之处还有一点距离,但他见落水女孩形势危急,也不及多想,脱了鞋和外裳,跳上护栏紧走几步便跃下了河中。
“有人去救了!”
所有人目光都向河面望去,却被雾气所挡,看不见任何东西,更多人奔跑去找竹竿和绳子,这时女子已经被河水冲出去十几丈远,水面上已经看不见了,无晋的水性极好,他潜水很深,一路急游,速度极快。
河水清澈,光线朦胧的水下,他很快便找到了在水中挣扎的女子,他已经游到年轻女孩的下方,只见她的裙子像伞一样漂在水面,人在水中拼命挣扎折腾,上下起伏,虽然有点不雅,但无晋救人心切,他从下面一把抱住了女子的大腿,奋力将她向上托去,女子心中害怕慌乱之极,忽然感到有人救她,她本能紧紧将无晋的脖子抱住,‘哗!’水波翻腾,无晋将落水女子托出了水面。
“出来了!”
有人忽然看见了他们,立刻大喊起来,岸上桥上顿时响起一片掌声,几个等在岸边的男子伸来竹篙,大声呼唤:“这边,快游过来!”
女孩的裙子宽大,将无晋的头罩住了,他好不容易才将裙子从头上拉开,这才长长地喘了几口气,又奋力将女子托在他后背,反手将她裙子拉拉好,对她大喊:“你抱紧我脖子!”
落水女子神智已渐渐清醒,她顺从地抱住无晋的脖子,浑身无力地趴在他后背,不停地在他耳边小声感谢:“多谢恩公!多谢恩公救奴家!”
无晋奋力向岸边游去,很快他一把抓住竹篙,借助竹篙的拽力背着年轻女子爬上了岸,紫桐河两岸顿时一片欢声雷动。
女孩的父母冲上前抱住了女儿,“我的儿啊!你没有事吧!”
年轻女子也哭道:“若不是恩公相救,女儿已命丧黄泉,恩公在哪里?女儿一定要拜谢他!”
她的父母这才反应过来,四下张望,无晋已不见了踪影,有人大喊:“你们的恩公已经走了!”
恩公已经走,他们只好向无晋离开的方向拼命磕头,心中念一千遍菩萨保佑恩人。
树神节落水事件终于引起了县衙对八仙桥的重视,三天后,县令张容亲自来八仙桥视察,但结果却令人沮丧,张容只命人换了断掉的护栏,他认为八仙桥还能再续用五年,县衙资金紧张,暂不列为他任期内的修缮工程。
卷 一 东郡风云 第三十七章 无耻的人和有品的官(二)
第三十七章 无耻的人和有品的官(二)
无晋心中抱怨八仙桥破旧,一路小跑从侧门进了当铺,他换了一身干衣服,又擦干了头发,这才端一杯热茶进了大堂,落水事件似乎对当铺没有半点影响,只见五叔皇甫贵托着腮,愁眉苦脸地坐柜台上,手里无聊地拨弄着算盘,罗秀才则坐在一旁长吁短叹。
“五叔,出什么事了,请柬呢?”
“哎!”皇甫贵长叹一声,“无晋啊!别说请柬,咱们的店都有可能开不成了。”
无晋笑问:“五叔,有这么严重吗?”
“是很严重啊!秀才,你来说吧!”
罗秀才也叹口气说:“刚才我去变更商帖,你知道,开新店必须要变更商帖,否则不准开业,郡里没问题,交了五两银子,顺利变更了,关键是县里,丁县丞死活不肯给我办理,我偷偷塞给他五十两银子,他也不干。”
“为什么?”无晋愕然。
“还能为什么,咱们办博彩得罪张县令了呗!”
皇甫贵恨声说:“人家理由光面堂皇,维扬县当铺名额已满,不能再开新当铺了,就这么简单,你也没办法。”
无晋想了想便说:“那咱们索性也不变更了,就继续用关记当铺的商帖,牌子也不换。”
“绝对不可能!”
罗秀才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东主变更,就必须换商帖,再说……关记当铺的旧商帖已经被丁县丞没收了。”
罗秀才无奈地叹了口气,无晋沉思了片刻又问他:“你见到张县令了吗?”
“没有,张县令正好不在衙门。”
“那昨天秀才叔不是去过县衙吗?我是说办商帖之事。”
罗秀才摇了摇头,“我昨天上午去的是郡衙,下午又去采办开业的花篮条幅之类的物品,今天一大早才去县衙。”
皇甫贵不明白无晋问这些是什么意思,他开业心急,便急道:“无晋,你看看能不能去找一下苏刺史,请他帮个忙,给县里打个招呼,让县里给咱们的商帖办了。”
无晋摇了摇头,“这件事我不想麻烦苏刺史。”
“那我们就送重礼!”皇甫贵发了狠,“我今晚去一趟丁县丞家,他看不上五十两银子,我就送他五百两银子,我就不信了,有钱能使鬼推磨,那丁县丞会不要这钱?”
“五叔别急,总归要找到张县令先试一试,不行再去送礼也不晚。”
无晋问罗秀才要了办商帖的资料,笑道:“这件事我先去想办法吧!五叔正常去送请柬,无论如何我们今天一定要把商帖办下来。”
无晋离开了当铺,叫了一辆马车向县衙而去,虽然他没有和罗秀才一起去,但听罗秀才的口气,县令张容并不知道他们办商帖这件事,是那个丁县丞为讨好张容而刻意刁难他们。
按照无晋前世的经验,丁县丞要么是为了讨好张容而刻意刁难他,要么就是像五叔说的,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其实和官府打交道,塞钱送红包也是很正常之事,无晋在前世遇得多了,但他有个臭脾气,他给送钱要心甘情愿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