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里面。何冠昌、许冠文以为张少杰是在筹备《大唐双龙传;起源》,黄玉郎、古龙等人以为他要筹备新的武侠小说。也有人认为,张少杰已经赚够了第一桶金,将来会以经营公司为主。
谁也没有想到。
8月初,张少杰居然又有新作问世!
新作不是电影剧本,不是小说,也不是音乐,而是这一部,看起来就很厉害的《大国崛起》……
一般,写《大国崛起》这类厚重文章,应该是老一辈的历史学者、经济学家、政治家,经过岁月的沉淀,才能写出这种大气磅礴的文章!
但是偏偏张少杰,却是一名年纪轻轻的武侠小说作家,并不以其学术和学历见长!
随着《大国崛起》连载之后,香港的社会名人、学者、教授,各类知识分子,纷纷的写《大国崛起》的评论文章。
《明报》收到越来越多的《大国崛起》读后感、评论,索性开辟《大国崛起》专栏,除了连载张少杰发表的《大国崛起》的正文之外,还刊登优秀的书评、读后感等等。
这样,越来越多的高级知识分子参与讨论。《大国崛起》相关的评论,一下子就在整个香港的报纸媒体上火了起来。
《大公报》中有社评报道:“《明报》最近这篇《大国崛起》的连载文字,在香港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每天都有大量的知识分子,对于国家、民族的崛起话题,开始感兴趣。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迹象,至少我们可以看到,香港的知识分子,和国内的忧国忧民人士一般,也同样关心中国的未来,也同样关心中国的前途。”
《文汇报》称:“60年代的金庸,曾以《明报》上报表社评是方式探讨治国道理,其所写的一些评论,不乏真知灼见。比如60年代开始,为期十年的特殊年代,金庸就一再提出批评。当年本报编辑身在局中,误会金庸政治立场偏右,为资本主义说话。但是,现如今看来,金庸的立场应该属于传统儒家的中庸立场,只有中立才能发出清醒的声音。张少杰的《大国崛起》这种建设性的探讨,比金庸的批评式的社评,显得更有意义……”
一系列的社会评论,仿佛张少杰一夜之间成为了被知识分子接受的社会评论家。
“为什么是《大国崛起》?”亦舒好奇道。
张少杰说道:“因为最近读了很多历史书,写了很多读后感。这些读后感,稍微整理一下就能骗钱,何乐而不为?”
亦舒道:“你骗人,很多有学问的教授、知识分子,都对你的文章表示赞赏。你已经被视为有思想深度的社会评论家了!”
张少杰道:“哈!是吗?社会评论家,有什么好处?”
亦舒道:“好处大了去了!有名的社会评论家,随便发表一些意见,都会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甚至会被许多政治家所关注。一篇文章,就可上达天听,你认为,这放在放在古时候,是什么人才能做到的?”
张少杰思考道:“名士?”
“对,这种在民间,发表社会评论,会引起巨大的反响的人士,在古代就是名士!封建王朝,就算是君王、宰相,都会对名士恭谨。当今社会,一流的社会评论家,地位也是卓然的!因为有大把的政治家、政客都关注他,所以名士的能量、不可估量!”亦舒道。
张少杰得意:“我都这么厉害了?”
亦舒笑话他道:“别自恋了,你仅仅是稍微受到知识分子的关注而已。达到真正的名士境界,还差很远的!”
张少杰不以为意,能够通过《大国崛起》之类的文章,获得一定的政治影响力,至少能够让国内的中央高层看到自己的意见,从而影响国家决策,这才是张少杰的意图。
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大体上发展思路非常的正确,但是过程中也是有很多的瑕疵。比如,过于鼓励人致富,却是忘记了提倡公平性。后来人们讽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来达到“先富带后富”的效应,属于最大的谎言。因为,先富起来的人,会把房地产炒高,会制作有毒食品,会囤积居奇,会污染环境。至于带着大家一起致富?别天真了,那是忽悠……
再比如,文化产业、科技专利方面。中国改革开放后,虽然极度重视发展生产力,但也仅仅是重视物质上的追赶强国。而不重视发明、创新。所以国内改革开放多年以来,对于文化产业的版权,以及科技发明相关的专利保护,远远不够。
就拿中国的软件业来说,因为盗版软件从中国软件产业一开始,就盛行。以至于,中国的软件业,一直不能通过产品盈利来自我造血。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创新去研发。事实上哪怕有公司傻傻的出几百万几千万的搞研发,产品一出来之后,就被山寨被盗版,血本无归之下,这种搞创新的傻事,愿意做的就越来越少了。这样导致,中国的软件程序员,九成以上都给外国企业写程序代码,加速了国外软件业技术创新和繁荣。
文化领域上,中国的漫画家、动漫人才,基本都是给日本动漫产业打工,核心的技术、创意,都掌握在日方手里,国内原创文化产业则是发展的比较滞后。
当然,文化产品中唯一发展比较顺利的是电视剧产业。但那主要是因为,电视剧的购买方——电视台,都是购买正版。而电视台之所以有钱购买正版,那是因为中国的电视用户,大多数都是向电视台缴纳收视费的,再加上电视广告的收益,使得整个电视产业,一直处于良性循环……
思绪万千。他的目光却是充满了智慧。
亦舒感觉,张少杰专注思考时候,总是有一股神秘感,让人恨不得了解这个男人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思考的时候那么迷人。
哎,不过是一个男人,何必……亦舒,芳心叹。
《大国崛起》原本全文字数不过是37。8万字,张少杰经过自己重新修订,加入了大量自己的观点之后,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结果改着改着,文字的篇幅超过了50万字。原文中,只有20多万字关于历史事件的阐述,而事后总结评论,基本上都是张少杰的观点了。
葡萄牙从殖民走向强国,却本土却是极其虚弱,终究沦为西班牙的附属。
西班牙人曾征服葡萄牙,并且通过殖民美洲成为欧洲第一强国。殖民掠夺获得的金银财富,只能让西班牙人过着奢侈的生活,不思进取,最终败给了艰苦朴素的英国人。
荷兰人是从制造业、海外殖民、全球贸易开始崛起,但是逐渐却转型为金融业为主,通过借贷给其他国家,获得了大量的利息收入。整个民族成为食利阶层,开始不思进取,终究在其他的国家制造业崛起之后,沦为二流。
英国人,以廉价的工业品,打败荷兰等国家的工业品。并且,积极投入工业机器的创新,研发,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法国人的历史,就是一部革命史。现代的各种革命思想,各种革命尝试,都在法国出现过。因为革命次数太过于频繁和偏激,端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德意志曾被法国征服,但是亦因为法国大革命启蒙了德国人民族概念,使得德国从1789个独立的小城邦,逐渐形成共识,组成完整的德意志。德国通过铁血手段统一、崛起,因为迷信武力,两次世界大战都成为输家。
日本,从中国的学生,变成西方的学生。20世纪初,世界各国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已经兴起,却想参与世界大战,赶上武力殖民的尾班车,最终走上不归路,战败后沦为美国的经济殖民地。
苏联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国家垄断资本的形式,消灭民间的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然则随着时间发展,诞生出了体制内的官僚阶级,不受约束的官僚权力。为其埋下了国势衰落的伏笔。
美国拥有雄厚的资源、环境,赶上两次工业革命的黄金发展时期,在美国财阀垄断资本主义被推演到了极致。
此时,美国、苏联是世界的两极。
现在指名道姓点评说两大强国会衰败,那是会被人笑话的。
当然,张少杰在书中隐约的暗示,苏联存在大量的忧患。而美国也有是为数众多的危机,一旦失控,也将会产生无穷的灾祸……
现在,仅仅是《葡萄牙篇》的连载已然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张少杰相信,一旦部《大国崛起》渐入佳境之后,将会给自己带来前所未有的声望!
因为,这个年代,中国整个国家的大环境,就是通过改革开放来强国富民,拯救濒临崩溃边缘的国民经济态势。
《大国崛起》不但迎合了知识分子的胃口,更是迎合了高层政治家的胃口。不知道,中央的那些高层领导,会不会看到自己的文字呢?
第一卷 第131章 惊人的海外票房
第131章 惊人的海外票房
1980年8月初,许冠文、邹文怀终于回到香港。从7月开始,他们先后在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这几大市场进行了《摩登保镖》的宣传活动。
台湾市场,上映已快20多天,票房也有5300万新台币,创下台湾票房历史记录。
日本市场,上映2周,累计票房14。7亿日元,华语电影中,目前仅有李小龙在日本取得过10亿日本票房的成绩。
可以说,《摩登保镖》是许冠文在日本票房市场,首次超过了李小龙。而且是干净利落的两周票房既超过李小龙电影1974年在日上映的《猛龙过江》14亿票票房的成绩。
历史上,日本电影票房一直雄踞榜首的是《千与千寻》,这部动画片高达304亿日元票房。第二名才是《泰坦尼克号》262亿日元票房,而中国电影《少林寺》最高记录则创下60亿日元票房。
许冠文的电影,现在的票房已经超过了李小龙,成为华语电影在日本票房市场的冠军。在《少林寺》没有在日本上映之前,《摩登保镖》的华语电影票房冠军,是无人可动摇的。
听闻了日本票房数据之后,张少杰已经麻木了。
对于东南亚其他的地区票房不再感兴趣。
“14。7亿日元啊,好大的数据,换算成美元都快有900多万,如果换算成港元的话,天啊,几乎7000多万港元,还是两周时间创下的!”张少杰对于日本票房的惊艳,已经麻木。
许冠文笑道:“确实比想象中还要好,我估计在日本的票房,至少能突破30亿日元以上!再加上台湾电影、东南亚等地的票房,《摩登保镖》海外票房,估计会达到2亿港元!”
张少杰感慨道:“这才是亚洲的电影市场,亚洲的票房本来就不是全球电影票房的主要战场,但是如果香港电影能够经营好整个亚洲市场,也至少能与好莱坞的一两家电影巨头相提并论了。”
许冠文笑了笑道:“谁说不是呢!”此时,《摩登保镖》在香港,上映第六周的时候,已经开始下画了。
在香港的总票房达到了4327。5万港元,不但突破千万港元创下了记录,而且将香港本地的票房记录拉高到了4327万港元的高度。这一记录在80年代,注定要被人仰视,未来十年之类都降不可复制,不可超越!
因为,4327万港元票房,按照现如今香港的电影票价计算,必须要有600万人次的观众购买电影票,才能创造这一奇迹一般的记录!
而暂时而言,香港的人口仅有500万人。事实上,根据市场调查,最近5年时间没有看过电影的香港人口,也是达到45!
可以说,香港一部大卖电影,能够售出100万张电影票的成绩已经是非常惊人了,能够在香港一座城市售出600万张电影票,则会是神话级!
张少杰可以断言,在香港电影票价不涨到30港元以上,4300万港元本地票房纪录,将会牢不可破!
此时,《摩登保镖》香港的票房分红216万多,已经到了张少杰账上,扣除15的税率之外,也是有183万多港元,算是一笔横财。
等到海外票房结算完成之后,预期至少是香港本地票房分红的4倍以上。
当然了,暂时而言,这是嘉禾公司传统亚洲电影市场的收益。至于北美、欧洲,那可能会等到明年后年,甚至更久之后,才就可能有机会上映。亚洲以外地区上映的票房分红,张少杰今年以内是看不到的了。
183万港元,张少杰直接存在银行的账面上,吃利息。
再加上之前抛售佳宁置业获利,还有近期的稿酬收益,躺在张少杰银行账户的现金,已经开始达到了1300万港元的规模。按照活期存款年息1。5来算,一年存银行的利息也将达到21万港元。
这么一笔雄厚的资金,再加上《大唐双龙传》出版带来的每个月100多万港元的收益。还有《摩登保镖》海外票房还未就算出来的分红,张少杰对于《大唐双龙传:起源》这一部电影的拍摄,开始充满了底气!
“不就是烧钱吗?谁怕谁!貌似历史上嘉禾的《蜀山传》请了工业光魔来做电影特效,总成本也不过是2000万港元的投资,附带的还挖了工业光魔的墙角,在香港建立了嘉禾的电影特效工作室!”
张少杰心中算计:“请工业光魔,那是必须的!因为,此时全球工业光魔可谓是第一家对外服务的特效工作室,好莱坞的其他电影公司,也建立了自己的特效部门,不过那些好莱坞电影公司的特效部门只给自己公司的电影提供特效服务,并不是对外提供服务。不知道做《大唐》的特效,需要花费多少?如果有2000万港元的预算,算来,也是应该够了!毕竟,也没有想到要做到《泰坦尼克号》那种程度,只要达到《中华英雄》那种程度,就够了!”
香港的电影,其实也是给自己的玩死了。80年代,每年香港电影的产量,有400多部电影。而嘉禾、邵氏、新艺城这样的大公司加起来每年的产量不过是百部电影。
其余的电影数量,绝大多数都是小公司,或者是独立制片的导演随便拉起一些投资,就弄出来的低成本、劣质的闹剧。
每年300多部低质量的电影,除了在香港本地电影市场中上映之外,更是热衷于到海外市场骗钱。
台湾市场,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市场,在这个年代并不挑剔,或许垃圾电影业能够在海外市场赚钱。
但是放映多了这种低质量的电影,随着东南亚市场观众的品味逐渐的提高,不免会认为香港的电影垃圾电影多过于精品的电影。
等到香港电影的口碑,从现在的“都好看”,变成观众眼里的“垃圾居多”的时候。好莱坞的精良之作的大片,就会一下子,冲垮香港电影在亚洲票房电影市场的统治地位。
张少杰没有办法让香港成百上千糊口饭吃的小导演们,不去拍摄低成本、圈钱为目的的烂片。
但是张少杰至少可以影响宝龙电影公司的经营,让宝龙电影公司成为“大成本,大制作”的典范!
未来好莱坞全部热衷于大制作的时候,“狮门电影”以小成本小制作的小众电影,从好莱坞众多大公司的高成本大片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
但是香港的电影基本都是小制作,以数量取胜。
要在香港的电影市场获得发展,那就要反其道而起,做一个专业做“高成本,大制作”的公司。
玩这种行为艺术,让自己与整个香港其他的电影公司区别开来,建立自己独特的口碑和品牌,才是生存之道!
这个年代,拥有自己的片场,只有嘉禾、邵氏。
邵氏的片场是邵逸夫在60年代初,土地价格低廉时,大肆买下的私产。现如今邵氏电影、tvb电视台,都享受了邵逸夫当年廉价圈地的好处。
嘉禾电影公司则是依照当年的香港电影相关政策,从当局手中租下片场几十年的使用权。嘉禾万万没有想到,几十年后,因为片场的土地租约到期,会被收回的那天。
宝龙电影公司,拍摄的《大唐双龙传》的古装剧,原本邵氏的影城更适合拍古装电影,不过张少杰想了想,还是租用嘉禾的片场拍片。
因为,张少杰在嘉禾的片场说得上话的,至少邹文怀、何冠昌等等嘉禾的高层,与自己的关系较为默契,况且《大唐双龙传:起源》这一部电影,口头约定是在嘉禾院线上映。如果,宝龙的剧组跑到邵氏的片场拍了大半年的戏,无疑会让嘉禾方面不断起疑心。
片场中徐克颇具大将之风,不但是吴岱融、程小东、张叔平这些在影视圈没有混出头之辈被他指挥的如臂使指,就连大名鼎鼎的袁和平,小有名气的林青霞、万梓良,无一敢和徐克耍大牌。
当然了,除了徐克确实有一点才华之外,而是统御有方,有张有弛,充分考虑剧组人员的情绪,这才能够让剧组显得充满效率和活力。
导演如果太过于高压统治,那么剧组可能会听话,但是故意消极怠工,将戏拖慢进度,或者是明明能够拍出更好的效果,但是剧组却耍花招,降低电影的质量。
如果管理的太过于宽松,那么可能整个剧组,嘻嘻哈哈,不能认真对待电影的拍摄。
张少杰旁观不久,不由的大为佩服!
一个导演,不但要拥有才华,并且还要有管理几百人的领导能力!
光是有才华的,不能当好导演,只能去当武术指导、造型设计、摄影师之类的工作。光是有管理才能的,也不能当好导演,只能去当管理。
既有才华又能管理,才是一个优秀的导演!张少杰觉得,一个优秀的导演,至少相当于军队里面一名优秀的团长……
第一卷 第132章 士为知己死
第132章 士为知己死
《大唐双龙传:起源》这部电影的剧本,基本上是按照《大唐》第一集修改而成,因为《大唐》的第一集本身就是一个比较紧凑、完整的故事。
这个故事中出场的人物很多,并且有众多的大场面激烈的打斗。
宇文化及与先天高手石龙,在其道场第一次交手。
傅君倬登场时候,以玄妙剑法击杀众多二流江湖好手。
宇文化及与傅君倬的两次出手交锋,宇文化及的玄冰劲,傅君倬的九玄大法、奕剑术,书中写的极其具备气势。
但是……
如果按照旧派武侠电影的风格,那些武侠电影的玄妙、意境显然都不复存在。旧派武侠电影肯定不行,现在的香港、台湾,主流的武侠电影市场,这种旧派武侠电影已经审美疲劳。
后来的《少林寺》这样的旧武侠,虽然能够在中国、日本两地票房疯狂。但是在香港、台湾,少林寺的票房虽然能够杀入年度第四名的程度,但是却远远不如同期上映的《最佳拍档》、《龙少爷》、《难兄难弟》等等喜剧动作片。
旧武侠pk不过喜剧电影,并不是意味着武侠电影的落伍,仅仅说明香港的武侠电影到了需要求新求变的阶段了!
张少杰眼里的对手,不是未来的《最佳拍档》、《家有喜事》,甚至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那些香港式的喜剧电影,都是小众电影,而非通杀全球票房市场的王道电影。
电影市场真正的王道只有大场面的动作片、科幻片、魔幻片、神话片、战争片、灾难片……
武侠电影,从形式来看与魔幻、神话是差不多的!但是,那是指新武侠电影,而不是旧武侠电影。
如果拍成后来的《笑傲江湖》、《倩女幽魂》、《中华英雄》那种新武侠的风格,内力、剑气、精神气势,等等武侠小说中的细微、玄妙之处,才可以真正的用电影方式淋漓精致的展现出来。
事实上,只要解放香港电影人的想象力。哪怕就是没有电影特效,香港电影人,也能创作出能够比拟电影特效镜头的效果。
比如,徐克在80年代的《倩女幽魂》拍出的时候,画面显得超乎人想象一般好看。整个国际电影同行都以为香港的特效水平,达到与工业光魔相比的程度,其实《倩女幽魂》,没有使用电脑特效镜头。
很多惊人的画面,都是使用道具来完成,比如电影中树妖姥姥的舌头的镜头,还获得过国际的电影特效大奖。
但是后来徐克、程小东等人解释的时候,才说出真相——树妖的舌头,是用海绵、胶水等等道具制成,最终依照这种土办法,居然制作出了可以比拟好莱坞千万美元电脑特效镜头的等同华丽视觉效果。
当然了,张少杰知道《倩女幽魂》那种剑走偏锋的土办法是不可复制的。
新派武侠电影,想要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王道的办法,还是采用电脑特效镜头!
张少杰注意到了,被钢丝绳吊在半空中的林青霞。
她脸色有点发白,却是咬着牙,坚持着!
以前仅仅演过文艺片的林青霞,初次来香港,就是演武侠片,而且是一部追求完美的新武侠片。
《大唐》的拍片难度,甚至高于《摩登保镖》的!
《摩登保镖》也是500万港元的大制作,主要成本是放在了导演、演员等人的片酬上了,光是许冠文、许冠英、许冠杰三人的片酬加起来有200万港元,为了赶进度《摩登保镖》的许多无关紧要的细节,都是不太考究!
《大唐双龙传:起源》虽然不赶进度,但是工作量比《摩登保镖》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了表现傅君倬的轻功之美,程小东在张少杰提点下,灵感大发给林青霞设计了一系列的创新的轻功动作造型,这些动作全是要通过吊钢丝绳来悬空完成。
电影拍出来之后,影片中的林青霞看起来如若仙子。不过,在片场中林青霞一整天,几个小时的拍片,基本上少有脚踏实地的机会,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被钢丝绳吊着,在高空中飞来飞去……
要知道,林青霞以前的台湾拍言情剧,只要台词没有错,表情、动作大差不差就可通过,根本不像现在这么受苦受累……
这时候,徐克说道:“好,通过!今天就拍到这,可以收工了!”
林青霞闻言,解脱一般躺在摄影棚中的椅子上,按摩自己浑身僵硬的身躯。
张少杰走过去,问道:“怎么样,青霞姑娘,还习惯在香港拍戏吗?”
林青霞明亮的大眼睛,瞪着张少杰,仿佛一副看到骗子的神情道:“好哇,你骗的我好辛苦。在台湾时候,说的轻巧,让我以为香港拍片是多么容易。从没有想到,居然会像受刑一般吃苦!”
“受刑?”张少杰愕然。
“当然了,要不你去试试。吊钢丝几个小时的滋味,那简直是生不如死!”林青霞几个小时的拍片,全身每一寸肌肤,都感觉到刺骨疼痛。
张少杰见状,道:“要我帮你按摩吗?”
“恩!”她躺着不动,说道:“肩膀、颈部还有腰部,疼的要命呢!”
见她趴在休闲长椅上,一动不动。
张少杰坐在她身旁,双手揉捏她的肩膀,手指刚刚按了没两下。
“丝!好痛啊……”林青霞皱眉道,“停下,不要按了,痛死人了!”
张少杰闻言,低头看了看,稍微掀开她的衣服,见她露在衣外的肌肤,几乎青一块、紫一块,看起来,显得触目惊心。
这时候,张少杰才知道。
武侠电影并非他想象中那么容易,后来大多数的明星演武侠片中,吊钢丝绳之类的镜头,甚至要用替身,就可以知道这一类的镜头,并不是轻松愉快的。
张少杰心中不免有点怜惜:“对不起,其实我也没有想到,《大唐》拍起来,会这么辛苦。我本该找有有经验的武侠演员的!”
“其实,你不用担心我的!至少我已经比几天前更能够适应了。”林青霞脸上露出执着。
张少杰佩服她的毅力,道:“好吧,不过我会为你找一名专业的按摩医师,给你按摩全身肌肉!”
“这样不好吧?”林青霞有点迟疑。
张少杰道:“我会找一名女性按摩师的。”
现在的林青霞,才25岁,因为演的主要都是文艺片,看起来气质与后来经过大量新武侠电影熏陶之后,有着巨大的不同。简单说,现在的林青霞,虽然在风情上,不如后来那么艳光四射的成熟美,不过却也多了一种青春之美。
不过,貌似这个时代娱乐圈很多的著名美女演员,在婚姻上都是比较悲剧的。林青霞年轻时候,有大量的那明星追求过她,比较有名气的秦汉、秦祥林都曾与林青霞有绯闻,但是两秦都没有勇气向她求婚,所以林青霞到了40岁大龄才嫁给商人邢李原。
当然了,现在的商人邢李原,才刚刚开始给美国的esprit服装品牌做亚洲的代理商。到了81年,邢李原开始转型,通过开设esprit品牌连锁店获得更庞大的利润,最终完成对美国的esprit品牌的收购,才开始显得财大气粗起来。
历史上,邢李原在娶林青霞之前曾经娶过香港芭蕾舞团的模特张天爱。张天爱在80年代初,不但是一名优秀的芭蕾舞演员,更是一名著名的服装设计师。在邢李原在80年代,事业发展,张天爱也给过他众多的帮助。不过到了94年,邢李原为娶林青霞,无情的抛弃了前妻张天爱。
在张少杰看来,邢李原这人已经和当代陈世美画上等号了!
以后坚决避免让林青霞认识邢李原……
看到张少杰在陪林青霞聊天,徐克径直走来。
徐克走来道:“少杰,你来了!”张少杰闻言,向他点了点头,道:“这几天电影拍的怎么样,有什么困难没有?”
徐克笑道:“困难当然是有的,不过随着剧组成员的磨合,越来越是顺利了。而且,大家每天都在讨论新理念、新创意,各种灵光一闪的点子层出不穷。当然了,你说的很对——袁和平是武术动作设计大师!各种的武术动作,他可以信手拈来,如数家珍,并且能够找出最适合,最有美感的动作,现场教会演员用以拍戏。而程小东设计的动作,更写意一些,有点像国画一般有味道!拍这部电影,根本就是一个灵感、智慧的碰撞!光是按照新的理念去拍片,已经很精彩了!真期待,加入电脑特效之后,将会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张少杰笑道:“电脑特效方面,我已经准备好了预算!过一段时间我准备和古龙一起去美国,请工业光魔特效工作室来香港,帮我们做特效。当然了,将来等有钱了,我会支持宝龙电影公司组建自己的特效工作室!”
徐克闻言,目光中露出了无数的期冀,“电影特效工作室”这无疑是一个勇于尝试电影理念的青年导演所梦想的。徐克和许鞍华虽然同样是被认为是香港新浪潮导演的领军人物,不过许鞍华更多的是拍文艺片,而徐克更多是关注电影技术,以及视觉效果的创新。
好莱坞的《星球大战》对于徐克来说,至今也是震撼非常,内心中他多少有点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导演拥有特效镜头的大片,更期望能够拥有自己的特效工作室。
张少杰随口说的这番话,无疑让徐克感觉到,真是选择对了……
留在那个新艺城,只能拍喜剧片,徐克本能并不喜欢喜剧,虽然勉强也能拍出来,但是在徐克看来,电影除了赚钱之外,更大的意义,是探索更多的理念,实现自己的抱负。新艺城不能给徐克,张少杰却是一个给他理想,给他希望的贵人……
看着张少杰如此全力的支持他实现理想,徐克心中的激动难以用语言表达,大有一种“士为知己死”的冲动!
第一卷 第133章 这年代,苦逼一般的电影人
第133章 这年代,苦逼一般的电影人
电影工业,不仅仅是一个拍完就了事的行业,片场中拍摄的镜头只能算作是后期制作所需的素材和原材料。
后期制作才算是对于原材料的真正加工过程,从未经雕凿的镜头中,剪辑、拼接出完美的片段,这极其考验后期制作团队的综合能力。
目前香港,有后期制作经验的公司主要是嘉禾、邵氏。其他的小公司,哪怕是嘉禾、邵氏的对手,也只能去拿着毛片求邵氏、嘉禾给做后期。
以女子化妆来比喻的话,后期制作过程就是将一个“素颜”的女子,通过“化妆”变成美轮美奂的大美女!
如果电影拍出来的素材,本身就很美,很有质量。那么剪辑、加工完成之后,质量会更上一层楼。如果未经剪辑的毛片本身质量很差,后期制作也是无能为力的。
徐克、程小东、袁和平三人的带领人,张少杰、古龙,还有剧组中的一些演员、来到了嘉禾公司的放映室。
银屏中,放映这几天拍摄的一些镜头。
原本,《大唐》电影剧本中最开头的场景,应该是宇文化及,率领几艘大船,沿着运河,驶往扬州。不过,这种大场面,需要找到合适木船,作为道具,才能拍好的。
目前,为了采购道具所需木船,已经耗资100万港元,从中国国内买到一艘排水量500吨的旧帆船,拖回香港的船厂,再经过几个月的改装才能使用。
放映室的银屏上。
一个个的镜头,没有经过后期剪辑,合成,显得支离破碎。
但是,一股强烈的新武侠电影风格,扑面而来,让张少杰不由觉得兴奋,这正是他是希望看到的效果!
“对,这是这样!”
电影画面中。傅君倬是白衣、斗笠,身后背剑。其余的追踪她几名江湖好手,则是显得杀气腾腾。
镜头中,傅君倬飞入山坡,白衣一闪而逝,蒙面,仅露美丽下巴的她,回头一笑,白衣飘飘飞天而去……
和传统的武侠片的追逐戏完全不一样!
传统的武侠片,只有在遇到很高的障碍物,才出现人物拔地而起的飞跃场面。但是在追逐时,传统武侠片,大多数的追逐场面几乎都是跑步为主,哪怕追逐中用轻功,也是一个筋斗翻过去,一点没有飘逸从容之感。
《大唐》毛片中的画面中则是展现出武侠电影中轻功飘逸,潇洒的一面。林青霞白衣,恍如神仙一般的纵跃,充分体现了新武侠电影时代的轻功特写。
“好!这轻功动作是谁设计的?”张少杰问道。
徐克笑道:“是程小东!”
张少杰满意道:“看起来非常的不错,如仙鹤展翅一般的优雅,完全颠覆以前武侠电影对于轻功力学的诠释!”
又一组镜头。
山神庙外。
画面中,为了体现江湖好手的特殊能力。
一人蹲在地上嗅气味,告诉焦邪:“点子在庙内,一天没有出来,好像在等人!”
画面中,破庙有破窗,众人通过破窗看到白衣女子背影……
焦邪一挥手,半句话没有说,但是众人均是明意,包围破庙。
“漫天王旗下夺命刀焦邪,奉天王之命,想向姑娘请教一样事。”电影中,演焦邪的男子,展现出不俗的轻功,飞到破庙门前!
这时候,冲击视觉画面有出现了——
一声巨响!
电影里面,破庙的门,开始碎成无数的碎片。
碎片如同刀子一般激射……
林青霞演的傅君婥露出身影!
张少杰赞赏道:“好!这一个特写,简直太给力了!如果整部电影,都一直能够有这般的效果,我想电影上映之后,在座诸位,都要扬名世界!”
徐克笑了笑:“如果我们能红,恐怕您会更红吧?《大唐双龙传》可是您的原著!”
张少杰愕然,却是笑了笑。
电影产业与小说产业互相促进,这也并不新鲜。
事实上,莎士比亚的那些小说,中国古典的四大名名著,基本都进行过数以百次影视改编。
香港的武侠电影,古龙剧、金庸剧,这些年影视剧也有数百部了。
不过,小说作品改编影视,真正被全球影视巨头重视那是要等到《哈利波特》、《指环王》电影走红,以及美国的超级英雄漫画改编电影,一部红过一部。那时候,好莱坞的影业巨头空前重视著名小说、漫画版权的影视改编。
到21世纪初,整个文化、娱乐产业,才真正的被视为一个整体。
张少杰手里面的《大唐双龙传》小说版权,站在整个文化娱乐产业链来看,是处于上游产业的。电影、电视剧、游戏、漫画、动漫一切都是小说品牌的衍生产品!
张少杰准备把《大唐双龙传》采用后来的《哈利波特》品牌的那种商业手法进行营销!抢在《哈利波特》成功之前,夺得全版权营销之父的美誉!
《哈利波特》之成功——九成以上的功劳归功于商业运?br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