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香港小亨 > 香港小亨第26部分阅读

香港小亨第26部分阅读

    芄馐窃诠墒兄械墓善闭嗣娴氖兄狄丫?00多万港元。

    除了,现在名称是“汉美企业”不久后会改名为“佳宁置业”的妖股,这只投机为目标的股票,占据了张少杰总投资的50。

    另外的一半资本,是以长期投资的理念,持有一些像汇丰银行、和记黄埔这样的优质股票。

    持有汇丰银行的理由自然不用说——汇丰是香港的最大金主,也是香港最赚钱公司的象征。1980年代初汇丰每年利润既有20亿港元位于香港上市公司年利润的榜首,而到30年后,汇丰依然是香港最赚钱公司,年利润将会达到1500亿港元的天文数字!

    和记黄埔,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洋行,在李嘉诚没有控股之前,是一家非常糟糕的企业,虽然规模庞大,在香港以子公司数量称著,多达数千个子公司。但是,此时的和记黄埔已经亏损十多年,通过原有的管理层扭亏无望的前提下。

    和记黄埔的大股东也是最大的债主汇丰银行失去耐心,直接将自己的持有的大部分和记黄埔股份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转让给了李嘉诚。

    而李嘉诚之所以能够妙手回春将和黄业绩扭转,原因是大砍大杀,将旗下大量的公司甩卖、剥离,之后剩下一些资产,比如和记黄埔的船厂、码头、老旧的工厂,这些别人眼里是包袱,但是李嘉诚转眼间,将那些破旧码头、工厂、船厂进行拆迁,用于房地产开发。

    几年之后,和记黄埔变成一家以地产为核心的企业之后,业绩果然迅猛发展,从一年要亏损几亿元,逐渐变成不亏损,赚几百万,赚一亿,年赚几亿,年赚几十亿年赚百亿的三级跳速度增长,成为了未来30年香港企业界的一个巨无霸。

    此后,和黄以地产赚到的巨额利润,逐渐涉足到电信、制药、零售业,等等各个行业。可以说,在1980年李嘉诚入主和黄不久买入和黄,比起1986年微软上市之后才买入微软,未来30年中赚得的利润,丝毫也不会逊色!

    当然了,和记黄埔和汇丰银行的利益暴增,那是要学巴菲特持有可口可乐一般,几十年的持有,才能够享受稳健的收益。

    和记黄埔、汇丰银行,那是未来的稳定财源。

    至于眼前的投机,张少杰还是以“佳宁置业”为主!

    80年代佳宁置业案之前,香港没有完善的证券法规,大量的上市公司做假账、虚报业绩等等方式,来操纵股价,等到股价涨到一定程度,大股东通过天价发行新股,或者是减持自己手中的股票等等方式获取暴利!

    不过,佳宁置业,吹牛吹的过头了!

    一家名不经传的公司,1981年公布的业绩,能够达到20亿港元,在香港的上市公司中,仅仅比香港最大财主“汇丰银行”稍低,而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包玉刚的九龙仓,业绩都远远不如佳宁置业。

    陈松青以短短三年时间,在地产上超过李嘉诚,成为香港第一大地产商。这样悚然听闻的神话传说,在当时无数人都信以为真的。

    甚至连李嘉诚等人,也赞誉过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

    张少杰心知道,有钱不赚的王八蛋,自己现在远远没有陈松青那么强大的势力和关系网,没必要去以卵击石去揭穿他的阴谋。在这个注定要被炒作成天价的股票中,坐电梯,让幕后的庄家帮自己抬轿子,闷声发大财,赚取资金,用于更有利于香港未来前途的文化产业,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龙腾娱乐经纪公司,现在仅仅是一个空壳。不过张少杰也花了50万港元一年的代价,租下一层1200平方米的写字楼,作为龙腾娱乐经纪公司的办公室。

    现在,龙腾娱乐经纪公司,没有多少员工。

    张少杰找《明报周刊》要了两名娱乐记者,玉郎国际公司也支援了一名管理者,这就把公司的架子撑起来了。

    张少杰是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但是他并不常来公司,梅艳芳、少淮是公司的副总经理,显然也是不常来公司。

    不过,三名从明报、玉郎两大公司要来的员工,则是比较尽心尽力。因为,张少杰支付的薪水还是比较高的——公司最低的月薪也是达到3500港元。比起香港现在普通的文员工作薪酬,已经高了一倍。

    这个年代的物价不像三十年后那么昂贵,现在的香港500元,就可以勉强让两个人勉强吃饱。而2010年后,一个人在香港的食物的开销,最低也要2000多元,加上水电、房租,一名没有自己房子的香港市民一个月的基本生存,至少要4000港元。

    1980年的3500港元的月薪,足以让公司的三名员工死心塌地的给张少杰打工!当然了,张少杰写武侠小说、电影两个行业的覆雨翻云一般的大手笔,也让这些职员叹为观止。众人皆是觉得,跟着张少杰这个创业团队干,将来公司规模大了,他们将会是公司的老人,能够享受卓然的地位,比之在明报、玉郎公司这样已经有一定规模的大公司来说,机遇是更多的……

    玉郎国际公司来的人,是叫李杰,看起来较为阴郁,城府较深。在玉郎公司并不讨喜,但是自从来了龙腾娱乐经纪公司之后,却是显示出精明强干的一面。

    见到张少杰之后,李杰较为恭敬,说道:“董事长,这是我制定的一些龙腾公司未来的管理条理。此外,对于发现、培养艺人方面,我的一些看法!”

    张少杰拿到李杰完成的文稿,仔细看了看,不禁连连点头。

    李杰的文稿,非常有条理性,也非常严谨。不但规定了员工上下班、请假、出勤时间,以及各种情况的奖励、罚款、升迁、开除等等奖罚制度。而且,对于艺人管理也是颇有见地,比如,设立多个经纪人部门,每个经纪人部门,设立一名主任,经纪人若干。每发现一名艺人苗子,将会有多名经纪人对其进行观察,最后需要经纪部门主任,以及3名以上的经纪人认同,才会派出经纪人与艺人去商议签署合同。

    艺人一旦与公司签署了合同之后。

    公司给予签约艺人,每月最低1000元的薪水。并且负责对艺人的培训、包装,艺人只允许在公司经纪人的中介下,参与各种影视剧、唱片的制作,以及各种商业演出、广告代言等等活动。任何绕过公司代理,私自与外人合作拍片、出唱片、广告代言,以及其他一切商业活动,都将会给予警告、罚款、雪藏、甚至起诉等等……

    其外,李杰在大谈,包装成功的艺人,有多种类盈利途径。

    其一是赚取艺人的演出、商业活动的经纪佣金。其次是可以与别的公司商谈,出售公司持有的艺人经纪合同……

    张少杰不禁一愣:“出售艺人的合同,合适吗?这简直是把艺人当做是一种商品了!”

    李杰扶了扶他的眼镜,脸上微笑,说道:“在我眼里,一切都是商品!既然我们公司的宗旨是发现、培养、包装艺人,通过捧红艺人,赚取经纪费用。这等于是房地产商开发地产之后,用收租金的方式去盈利。但是,这种收租金式的手段,赚钱实在是太慢了!而且一个已经培养出来的艺人,合同掌握在手中,如果以培养艺人成本的几十倍,上百倍,甚至千倍的价格出售,很快就将投资本钱收回来了。加速了公司的资金周转,接着,我们可以用赚到的钱,签约、培养更多的新人,用于出售他们的合同!这样的商业模式,才符合我的审美!”

    最后李杰补充说道:“这种出售艺人的模式并不新鲜。除了这种出售艺人的经纪合约赚钱之外,尤其是韩国娱乐经纪模式,我非常欣赏?”

    张少杰道:“韩国经纪人模式?”

    李杰笑道:“韩国的娱乐经纪公司,与艺人签下10年以上的合约,艺人参与各种商业活动,70~80收入归经纪公司所有……”

    张少杰摇头道:“可怜的棒子明星,纯粹是血汗奴隶工啊,给经纪公司剥削成这程度。”

    李杰遗憾道:“可惜香港的艺人不如韩国艺人那么驯服,经纪抽成仅有10~20,放在韩国那种国家,那简直是仁慈到了慈善家一般了!我建议,以后公司培养的艺人,一定要了解都韩国经纪公司对于艺人的抽成比例,这才会对我们公司感恩戴德,省得养出白眼狼!哈,对了!将来威胁艺人多了一句——谁要不服,我把他卖到韩国去!”

    张少杰看了看这位阴郁的青年,好奇问道:“我很好奇,你的成长环境,以及你是哪个学校培养出来的!”

    李杰微笑道:“我的家庭很简单,在几十年前,曾经是地主,当然也算是金融家,因为我家祖宗金融方面的收益,远远超过现代的银行家。1块钱借出去,十年后能赚100块,20年不还,利息会有本金的1万倍以上!可惜那个美好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至于培养我这样一个人才的学校,是历史悠久的‘家里蹲’大学……”

    “加里敦?哪个国家的?”张少杰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李杰笑而不语。

    第一卷  第112章 时不待我

    第112章 时不待我

    张少杰也知道,李杰本质是一名j至极致的小人,如果给他本钱,李杰会充分发挥j商本性,心狠手辣,让员工被卖了还帮他数钱的那种。

    不过,张少杰并不反对这一名将“剥削”刻在骨髓的下属李杰。

    因为开公司并不的做慈善事业。

    虽然张少杰,知道自己办公司,能够给社会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也希望依照自己的先知先觉的能力,改变香港影视行业的悲剧宿命。

    历史上,从90年代开始,香港电视剧,受到韩国、台湾电视剧的冲击。电影行业,也倒在了好莱坞的铁蹄下,从一个世界第一流的的影视中心,变成了二流的影视制作基地。

    虽然有这么多的理想,但是张少杰还是要赚钱的。

    不为赚钱的话,他做生意干什么?如果他不能赚钱的话,何以拯救未来香港困境中的娱乐文化产业?

    除了李杰之外,公司还有一名艾露恩的女子,年已二十八岁,是一名中犹混血。父亲是一名大学教授,母亲却是一名犹太人女子。以前中国的上海滩,犹太人很多。艾姐的父亲与母亲是在上海相识并结婚,解放后,主要做投机生意的犹太人,为恐抄家,纷纷向境外转移资产。

    艾露恩的父母来到香港,自然不如解放前的上海那么如意,家道中落难以避免。正是因为尝到众多人情冷暖,艾露恩更重视眼前的利益。

    比如,她判断龙腾娱乐经纪公司有张少杰这个大金主,短期是不存在倒闭的问题。加上工资也是比《明报》的高一倍,所以艾露恩就主动相对稳定的《明报》编辑职位,跳槽到张少杰的公司当一名娱乐经纪。

    戴着眼镜的呆呆的姑娘,叫做苏小婉,她之前在《明报周刊》兼职,不知道怎么的,张少杰找金庸老师要人,结果两名从《明报》要过来的人中,居然有这么一个看起来不会超过20岁的少女。

    苏小婉并不适合当经纪人,所以就在公司当了一名董事长办公室的秘书。

    张少杰很少来他的公司,不免让苏小婉有点失望。

    见到人来,她抬头一看,看到是张少杰,脸上一红,又低头,埋身工作了。

    张少杰笑道:“这些天,麻烦你了!苏小姐!”

    苏小婉蚊音道:“叫人家婉儿就好!”

    “婉儿小姐!”张少杰道。

    “恩!”苏小婉娇俏的脸蛋,又红了。

    张少杰摇头,心中暗想,这哪里是一名秘书啊,简直是一名娇滴滴的大小姐,和她说几句话就脸红了……

    艾露恩走到办公室中,敲门。

    苏婉儿给她开的门。

    艾露恩将手中的资料放在张少杰面前,说道:“老板,现在公司逐渐进入正轨了。是不是要招兵买马,至少要多签一下潜力的娱乐圈新人吧?公司名下的艺人仅有一名梅艳芳,她才刚刚演一部《摩登保镖》电影,3万块的固定片酬,公司才抽成6000块。而每个月,公司的开销,房租水电、办公用品,至少要5万……”

    张少杰笑道:“不急,不急!不过,可以挖一些娱乐圈中,资历比较深的老前辈,让他们帮我们培训新人。音乐方面、表演方面、导演方面,还有各种在技术、艺术上,有一些才能的,都可以请过来!当然,一定要专业,一定要科班出身,功底扎实,我可不想误人子弟,将一些好苗子糟蹋了!最好参考一下tvb的艺人培训机制,邵逸夫从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到tvb电视,称霸影坛的奥秘,不在于他慧眼发现人才,而是打造一个能够源源不断培养明星的体制!我们的公司未来,是以培养明星,捧红艺人为经营宗旨,一定要学习tvb的成功之道!”

    艾露恩点头,说道:“好,您说的,我记住了!不过,公司账面仅有30万现金了,最多能够挖一些不得志的音乐人、电影人,来公司授课,真正有本事,有大才华的,想要请过来,是需要花大本钱的!”

    张少杰点头,说道:“好。我很会很快会向公司增资100万!对了,有一份名单,交给你!一旦找到了名单上的人物,一定要签下来!”

    艾露恩诧异看了看张少杰给的名单,念道:“潜力歌手名单——张国荣、张学友、黄家驹、黄家强、黄贯中、叶世荣、林忆莲、叶倩文……”

    之后,艾露恩诧异道:“这份所谓的潜力歌手名单是从哪里来的?”

    张少杰说道:“这是一个业内的资深星探,高价卖给我的。当然了,他可能同时卖给了很多人。这个人眼光很准,他出售的名单,至少有6成以上的概率,能够成为大歌星!你别多问了,如果发现了名单上的人,一定要说服他们,与我们公司签约,成为我们的艺人,如果你们说服不了,告诉我地址,我去亲自说服!”

    艾露恩若有所思心想道,难道梅艳芳也是那个神秘的星探,告诉张少杰的?自然是张少杰交代下来的人物,艾露恩也不会再提出质疑了。

    好的员工,不是对于老板的命令提出质疑的员工,而是能够按照老板的指示,办好事情的员工!在职场混迹已经有5年时间,艾露恩这一点是非常的清楚!

    1980年6月份,香港的证券市场也显得非常的热闹。

    首先怡和系旗下最大地产公司置地公司,乘着包玉刚前往欧洲商谈生意时,突然宣布要约收购“九龙仓”的流通股。

    怡和系的收购“九龙仓”流通股并非是以现金,而是以面值75。6港元的债券,加上2股置地公司的股票换取一股九龙仓的股票。按照这一方案,想当于怡和系以96。8港元的价格在市场上要约收购“九龙仓”的流通股,如果把债券的利息算在内,相当于100港元每股的价格去收购。

    相对于市场价60港元一股“九龙仓”,卖给怡和,立即就可获得盈利!

    怡和系突然增持股票,除了是因为乘着包玉刚人不在香港的时候,打他一个措手不及之外。更是因为,怡和系不断的筹集资本,年初的时候,与佳宁集团达成了10亿港元分批付款,转让“金门大厦”这项物业,此时的交易现在已经正式完成。

    怡和系因为新增的10亿港元的现金,信心大增,认为将“九龙仓”股权增持到49,打消包玉刚企图收购“九龙仓”的念头。

    九龙仓是香港的一家老牌公司,这些老公司的一些特征就是几十年前,甚至是上百年前买下的土地,都是极其廉价。这些土地,在现如今地产行业大旺的时候远远被低估了!

    九龙仓在股市中公开发行的股票不过是9000多万股。

    怡和系的旗下的置地公司,作为第一大股东,仅仅持有2000万股。在78年的时候,九龙仓每股13元左右的时候,李嘉诚和包玉刚先后想到要收购“九龙仓”。

    李嘉诚和包玉刚两人事实上之前并没有多少的交情。

    两人唯一的共同点,都是汇丰公司支持下,一个建立了香港最大的地产公司,一个成为了拥有2000万吨轮船的世界第一船王。

    这两人在金融市场自相残杀,汇丰银行是不愿意见到的。

    所以汇丰的主席亲自劝说下,李嘉诚与包玉刚达成谅解。李嘉诚将他购入的2000万股按照市价卖给了包玉刚,而汇丰银行将另外一家大公司“和记黄埔”的股票半卖半送的交给李嘉诚。

    这样,包玉刚拥有的股份一下子达到了3000万股,占据了九龙仓股份的30,一度超过了怡和系持有的九龙仓股票。

    之后,在79年开始,置地公司与包玉刚,就比赛一般不断的收购九龙仓股票。两家巨头的争相增持,一路将九龙仓的股价推高到了50多港元以上。

    置地公司面对包玉刚的咄咄相逼,曾经提出和解,愿意用怡和旗下的优质物业资产,换取包玉刚的手中的九龙仓股份。

    包玉刚提出——要金门大厦、星光行、以及半山区的部分住宅小区。这些要价,不但超过了包玉刚持有股份的市值,甚至比整个九龙仓公司的市值加起来还要庞大。

    怡和系见到包玉刚如此狮子大开口,自然是不愿意。双方不欢而散之后,在股市中的收购战,就从没有停息过!

    怡和系将金门大厦卖个10亿港元,并且四处筹借资金,自然是找机会就暗算包玉刚……

    可以说,今年的香港股市,核心热点只有一座大厦——“金门大厦”!

    怡和通过卖“金门大厦”获得10亿港元现金,突然发动对“九龙仓”的增持!

    下半年的时候,“金门大厦”的买主佳宁集团,通过炒作“金门大厦”概念为导火索,借壳“汉美企业”得以上市,并将“佳宁置业”股票炒作成天价……

    时不待我,接下来一段时间,香港股市,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发生。短期内,张少杰必须全身心去操作,赚些钱,用以支持自己的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

    第一卷  第113章 牛刀小试九龙仓

    第113章 牛刀小试九龙仓

    张少杰手中的股票,主要集中在年初投资的“汉美企业”,本金大约投资了200万,至今已有450万港元的估值。

    其余的,“和记黄埔”公司股票,张少杰1。2港元左右的价格,在市场中大量收购,100万股的和记黄埔,随着牛市行情,市值稍微增长,至120万港元。

    “九龙仓”是50港元价格买进2万股,目前市值100万。

    “汇丰银行”张少杰也是投资100万港元,汇丰是香港著名的现金奶牛。这也是一只价值投资爱好者津津乐道的教科书式的股票——每次轮到举例“十年增值十倍”,20年增值100倍,30年增值1000倍的理想价值投资标的股票。如果是以港股举例的话,不免会让人想到汇丰银行。

    到2010年一些“马后炮股神”们形象的比喻汇丰的投资收益——“在1980年的时,1万元投资汇丰银行,到1990年,汇丰银行每年派发的红利已经超过1万港元,到2010年,股票市值已经增长80倍,而汇丰银行派发的红利每年已经达到50万港元。”在那时候,香港股民看不起股价不涨的大笨象汇丰,持有30年,分红收益将会比自己当初投入的本金多700倍以上,而持有的股票市值也比当初的市值多100倍。

    可以说,未来30年汇丰银行的收益将会是800倍的回报!巴菲特持有的可口可乐30年收益,其实未必有“汇丰银行”这么乐观。

    当然了,这是30年后的马后炮总结。事实上在70年代和80年代,汇丰银行尽管因为业绩稳健,但是从来不受散户投资者欢迎。因为汇丰银行这只股票的市值太过于庞大,以至于在整个没有庄家能有实力去炒作……

    “老板……”梅启明、望着大户室中,不断跳动的电子屏幕,显得非常拘谨。

    张少杰点头道:“启明哥、启德哥,不用拘束,都是一家人。你叫我少杰,或者杰少都可以。”

    这时候,梅启明、梅启得显得开始放得开了,喊道:“杰少!”

    张少杰点头道:“好了,这几天,你们应该已经对于证券操作有所了解了吧?”

    梅启明道:“恩,确实有所了解了!你给了咱哥两一人两万块去开户,我们都在不断学习炒股中!”

    梅启德则是自豪道:“妹夫,我不但已经掌握了炒股票的一些手续,还大赚了3000多块呢!”

    张少杰道:“好!既然你们已经知道了一些操作常识,那么,我就要用一用你们!如果可堪大用,将来我保证你们后半生的富贵。要是让我失望了,逢年过节,给你一些小红包,但是就别指望我再给你们机会!”

    梅氏兄弟,一个激灵,纷纷的点头不已!

    见到两人的比较听话的样子,张少杰点头,道:“怡和公司与包玉刚争夺的是什么股票?”

    梅氏兄弟脱口而出道:“是九龙仓!”

    张少杰满意道:“好,既然你们知道是九龙仓,那就好办!我几月前,买了2万股九龙仓,成本价大约是50港元一股。”

    梅启明倒吸一口凉气道:“两万股,买入时是100万港元,现在去卖给怡和系,起码能够套现4万股的置地股票,以及150万元的置地公司的债券!相当于赚了一倍!”

    梅启德道:“妹夫,你是意思是要我们帮你去置地公司兑换股票的地方,卖股票吧?我看到置地公司门前,至少有几千人在排队卖九龙仓股票给置地公司的!”

    张少杰摇头道:“不能急于一时,要等包玉刚的说法!”

    梅启明和梅启德奇怪道:“包玉刚去了英国,人又不在香港,他能够有什么态度。等到置地公司收购49的股份,基本尘埃落定。其他市场上的小股东持有的至少还有3000万股,分散在几万人手中,难道包玉刚能够一一找到那些股东,都买下股票,然后控股51不成?不会的吧,市场上的散户流通股,少于25就要退市的!”

    张少杰说道:“包玉刚夺取九龙仓志在必得!只要包玉刚不改弃船登陆的战略初衷,就一定会不惜代价收购‘九龙仓’的!九龙仓现在的市值有60多亿,其实有的地方土地价格远远被低估了。九龙仓的价值,到底值100亿,还是150亿,这我算不清楚,但是至少有值100亿以上,置地公司才会以96港元一股的价格去增持!那么,我敢说,包玉刚很快就会回来,他也厌倦与怡和缠斗,最终会出到一个他心理的底线价格……”

    “哦,原来妹夫是要等包玉刚回来,将股票卖给包玉刚!”梅氏兄弟悟性很差,张少杰只有把所有的前因后果说明白,他们才会了解张少杰的意图。

    明白了这层关系之后,两兄弟大感刺激!

    一般时候,在市井中,那能够听闻这般大手笔的资本战斗。而跟着妹夫张少杰混之后,虽然不能像包玉刚、置地公司那样豪气,但是也是站在一个相当高的角度,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一番听讲之后,两兄弟各自发誓,一定要跟着张少杰好好混,将来也混出个一场富贵,混出以前羡慕但是从不可能达到的地位!

    其实,大多数人都是肯上进的,但是绝大多数人因为没有机遇,才会不断堕落、沉沦,成为一介庸人。梅氏兄弟两人,才20多岁,还是有一点可塑性。

    随着张少杰的事业不断的发展,人才是制约他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正是因为,张少杰感觉到,自己陷入了人才匮乏的状况。天才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只要能用的人,他都凑合着用一用了!

    用什么人都是用,用于自己沾亲带故的自家人,没有什么不好。

    在炒作股票方面,这也不需要太高深的知识,只要让梅氏兄弟,能够完全按照张少杰的指示去操作即可——合格的操作手是完全没有自己主张,完全按照吩咐机械操作的操盘手。

    从6月20日,怡和系财团发布了要约收购九龙仓股权的方案之后,整个市场了。市场上九龙仓的股价是70元,但是怡和系愿意以接近100港元的价格去收购,纯赚20多元,任谁也忍不住诱惑,人人争相到置地公司的办公点,出售股票!

    包玉刚显然被怡和系突然袭击打的措不及手!

    他的女婿吴光正将这一万分火急的消息告诉在身在英国的包玉刚,包玉刚登机之前向汇丰银行的主席沈粥打电话说道:“九龙仓这件事,我需要汇丰全力支持!”

    汇丰主席沈粥上任之后,与以前的汇丰主席不一样,以前只要包玉刚要钱,汇丰就敞开银行提供现金。但是,前几年沈粥上任之后,包玉刚的环球公司要继续造船,沈粥不顾包玉刚与汇丰二十多年的亲密合作,居然首次对于包玉刚的借钱造轮船提出拒绝。

    因为汇丰方面的专业人士,早就分析出全球航运业供大于求,全球的轮船吨位,比航运业实际需要的吨位超过了一倍,航运业即将面临残酷的萧条,因此拒绝借钱给包玉刚继续造船。

    包玉刚一再被拒绝后,反而冷静下来。也认识到航运业暴利,也有可能结束。

    于是,与全球大多数船王乐观情绪相反——包玉刚开始不断的卖船,换取资金增持“九龙仓”等等陆地上的资产。

    收购九龙仓,这是一举多得的事。其一,九龙仓的货柜码头,与包玉刚的航运事业相辅相成。其二,九龙仓拥有大量的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可以进军地产行业。相比航运业的供大于求,香港人多地少的状况得不到彻底改变的话,地产永远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此时,面对包玉刚的求助,汇丰的主席沈粥没有像以往一般拒绝了,反而说道:“要多少资金?”

    包玉刚说道:“15亿港元以上!”包玉刚拥有30的九龙仓股份,手里面能够用的现金有5亿多港元,如果加上15亿的贷款。以100港元来计算股价的话,包玉刚也能够一下子就增持2000万股。到时候,包玉刚控股的九龙仓将会超过50,将会毫无悬念的坐稳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汇丰主席沈粥毫不犹豫道:“好的,这一次汇丰会全力支持你!15亿以上的贷款!”

    包玉刚说道:“谢谢!”

    “不用,支持你,也是为了汇丰银行自己的未来!”沈粥完全是在商言商。

    包玉刚回到香港不久,汇丰的现金支持,很快就到账。

    环球集团大厦中。

    包玉刚咨询财务顾问道:“我们什么价能买到九龙仓股票?”

    顾问答复道:“置地公司的债券、股票、加上债券的利息的话,值100港元。但是,他们是以股票和债券的方式去兑现。如果我们以90港元现金,应该就会有散户愿意卖给我们!”

    包玉刚思索道:“夜长梦多!90港元虽然能够收到股票,但是谁知道怡和方面会不会争锋相对,必须拿出一个有绝对把握,能够最快速度收购到散户股票的方案!”

    “如果出的价格达到101~105之间,就有绝对的把握!”顾问说道。

    包玉刚斩钉截铁道:“那就105港元一股!速战速决!”

    6月23日,早晨。

    梅启明兴奋的道:“妹夫!你的预言真的神了,包玉刚在报纸上刊登了广告,105港元收购“九龙仓”,目标是控股九龙仓49的股份!”

    张少杰拿着一堆的新闻报纸,看了看,点头说道:“知道了!你们两个去报纸上指定的证券经纪公司,卖掉全部的‘九龙仓’股票,一股也不要留!上午一定要卖完!”

    梅启德却是疑惑的说道:“包玉刚已经出了这么高的价,为什么不等等怡和系再次出高价再卖呢?”

    张少杰说道:“不能等了!包玉刚的行事作风来看,这已经是他的底线,而且只要他收购满了49的股份,超过了怡和,成为了大股东,他就会停止收购!包玉刚能够动用的现金也是有限的!”

    “哦!”梅氏兄弟两人听闻张少杰的派遣,快速的拿着股票,前往包玉刚在报纸上指定的经纪公司,出售股票。

    梅氏兄弟两人各自在身上藏着1万股“九龙仓”,生怕被人抢劫了!

    因为,一万股的九龙仓,现金的价格已经达到了105万港元了!

    如果真的被抢了,105万港元这么大的树木,超过了他们的想象,那时候他们只能亡命天涯去了……

    烈日照耀。

    一个上午,梅氏兄弟两人,在人山人海的多利财务公司门外排队。

    在排队中,两人心中也是万念波澜——价值百万港元的股票,被包在他们身上。而且,一路上,他们也看到队伍前面的一些散户从多利财务公司兑现了几万港元,几十万港元,甚至有几百万港元的。一个上午,看到的钱,比他们一生看到的钱还要多。

    以前,梅家兄弟,想来,一年能够有十万块,肯定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了。但是,今天开到了包玉刚委托财务公司,财大气粗的向散户支付现金,而汇丰银行的运钞车,则是一车车被护送下进入大厦!

    “大哥,咱们以前可真是白活了,原来有钱人的钱能多到这种地步!”梅启德感叹说道。

    “恩,老二!我们这种小人物,能够有张少杰这么个大才子妹夫真是运气!他随便写一写,画一画,很快就点纸成金。更厉害的是,他对于股票投资,那也是股神再世!怡和系的反应、包玉刚的动作,他一料一个准,古人有诸葛亮神机妙算,现在有张少杰运筹帷幄!”梅启明大为得意,虽然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天才。但是如今能够给天才妹夫跑腿,显然也让他感觉到万分的自豪!

    很快,梅启明、梅启德,终于轮到兄弟两人了。他们各自将怀中揣着的股票递上前台。多利公司的员工验证了实物股票的真伪,确定是真的无疑之后,身边不愿的汇丰银行的员工,就按照股票的面值,数了数210万港元的现金,分别递给兄弟两人。

    兄弟两人一人领着一只铁皮钱箱,紧张万分坐上借来的二手汽车,开往龙腾娱乐经纪公司。

    “辛苦了!”

    张少杰打开钱箱,稍微看了看,每个箱子105万的现金。加起来有210万!

    “不辛苦,仅仅是天气比较热,人有点多!”梅氏兄弟汗流浃背道。

    张少杰让公司的秘书苏小婉去倒茶给梅氏兄弟。

    之后,在梅氏兄弟两人的万分期待下,张少杰从钱箱中取出了两叠现金,每叠2。5万港元,说道:“这是两位兄长的辛苦钱!”

    梅启明、梅启德瞪大眼睛,吃惊道:“妹夫,我们仅仅是跑个腿,2。5万块受之有愧啊!”

    张少杰摇头,道:“我向来是说话算话的!这些股票,我的成本价是50港元一股。你们帮我交易成功,是以105港元的价格卖给了包玉刚!所以,赚了100多万!按照百分之五的分红,你们两人一人2。5万的辛苦费,这是应该的!”

    就这么容易就赚了2。5万港元?

    兄弟两人几乎有点难以置信!

    但是,张少杰说话算话的印象,显然开始深刻的记在他们脑海中了!

    上午10点,梅氏兄弟十万火急的将股票卖给了包玉刚。

    下午2点,环球集团通过电视、广播等等渠道宣布——整个上午,已经增持20的九龙仓股份,环球集团及旗下的子公司,共控股九龙仓49的股份,远超过了置地公司持有的35股份。于此同时,环球集团宣布,105元要约收购正式结束!

    事实上,上午的时候,怡和公司见到小股东,纷纷的向环球集团出售股票,就已知道,敌不过包玉刚的财大气粗。如果继续和包玉刚拼财力,怡和是吃不消了。所以,也就顺势也向包玉刚出售900万股的九龙仓股票,算是弃械投降!

    当然了,下午的时候,不但包玉刚的105元现金要约收购宣告结束。而怡和系的要约收购也宣布结束。

    还有一些观望,企图卖个更高价格的小股民傻眼了!

    一切都结束了,如果想要卖的话,只能以九龙仓70港元的市场价,通过股票市场的交易系统出售了。

    因为观望企图坐收渔人之利,结果反而错失了高价卖掉九龙仓的机遇。整个香港,九龙仓几万名小股东,纷纷咒骂!

    接下来几天,九龙仓恢复开盘之后。

    包玉刚完美控股了九龙仓,停止增持的消息发布之后。

    小股民泄愤一般抛售股票!

    九龙仓股价一度跌破50港元,之后一段时日也是在50港元~60港元之间波动,再也没有出现大涨的行情。

    张少杰了然于心一般,笑了出来!

    梅启明悄然道:“你看,妹夫那样子,像不像诸葛亮?”梅启德闻言?br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