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着我,是怕我听了不高兴不?”她想了想,摇头说:“我听了,心里头一点也不难过,宣哥跟我两个早就各自定了亲,这会儿他娶媳妇儿。不是挺正常的吗。”
李裁缝仔细端详她脸色,见她好像真没为这事儿郁闷在心,稍微松口气儿,叹气道:“这不,你二姐怕你还记恨着朱寡妇跟宣哥,听去了不高兴,叫我们全都别吱声。”
关倩倩笑了,“好了,这下知道你心里头没不舒坦就成。”
没一会儿,冯卓秀回来了。一进屋,冷着个脸儿,啥话也不说,如意忙上前去问他,又把自己已经听说了的话儿告诉他。
冯卓秀得知她已经知道了陈宣成亲的事儿,才把今个出门去打听出的事儿说了。
“我上外头找几个熟人一打听,才知道亲事就定在月底,还听说,陈家搬的新宅子。是刘家给寻的!你们是不知道,我听了那些闲话,专门找去了陈家新宅,隔了老远就见他屋门前张灯结彩。一瞧就是老早准备着接亲了!”他气呼呼的,“越想越为妹子不值当!”
“前头骗了妹子,才刚腆着脸儿赔完不是,转头就要张罗大婚,这才过了几个月?”他摇着头,“啧啧,这会子她屋速度咋就这麻利?前头对妹子,咋就一拖再拖?”
关倩倩见他越说越离谱,脸沉了沉,打断道:“这些个气话儿,也就别反反复复提了,你说婚事定在月底?”
冯卓秀僵着脸儿点下头,“要不是陈家这次这么麻利,我本来也没那么来气。我实在瞧不过眼,咽不下这口气,老天要是长眼,就让他这婚结不成!”
如意见他义愤填膺的要命,没忍住笑了起来,“冯二哥,你这会的模样,就是二姐常说的心理阴暗,咱们做啥要盼着他们不好?咱们自个过好了不就成了吗?”
冯卓秀嘴抿了抿,瞪她一眼,“我发现你真是个没心没肺的,不盼着他不好,难道还盼着他好不成?要我说,咱两家,全是老好人,换成别个屋,决计使绊子,出恶气去!”
如意忙劝他:“冯二哥,你可别这么想,咱们现在有更重要的事儿呢,明个你跟顺子哥州府去,今后记账,你心里头有点底儿不?九九口诀表背熟了?我教你那些字儿练好了?你心里要都没底儿,往后咋教顺子哥?”
冯卓秀本也就是嘴上的气话,经她一说,忙点头应了声儿,“生意上头的事儿,你就放心吧,铺子里呆这么久,不用天天念,早也滚瓜烂熟了。”又说:“你倒是提醒我了,过几日有的忙,我跟关大姐州府上一去,这头就剩你自个,能行不?”
如意点头,“没事儿,县里这头你俩放心,铺子有李婶儿跟巧云妹子,绣工坊那头,我仔细盯着就成。”
冯卓秀应了一声,跟关倩倩商议起明个的行程,说一阵子话儿,两人一起出了铺子,回屋去寻顺子父子俩拾掇安排。
三人第二天一早便去了州府。
关全屋里还有地,连着几日来县里,已经耽搁了不少事儿,这日早饭过了便说要回,梅花生产日子在腊月,张良友跟陈氏也不放心她成日在外头奔波着,只想叫她早些回去安胎去,四人当天也就拾掇了细软驾车回村去。
一大家子齐齐回村去,大宅子立即冷清起来,好在关倩倩几人走后,如意见天儿忙碌了起来,也就把旁的事儿抛去脑后,只管绣工坊里头加紧出活儿。
因工坊才开起,她也不着急,只管循序渐进着,先只让绣娘们绣些简单绣样,饶是如此,天赶出一批活儿的速度,已经足够让她惊讶和喜悦,原先只有她一个人时,州府徐记绣庄每月收去那批帕子,她非得从早到晚绣个不停歇,哪有工坊出活儿快?
日子缓缓过了十来天,进月底后,天儿一天比一天冷,如意早起便穿上了薄袄,听着呼呼刮起的北风,望着窗子外不见日头的阴霾天色,心里不住担忧二姐她们几个。
他们走了已有好些日子,因州府跟县里路途离得远,又没个传口信的熟人,这段日子她也不知二姐她们在州府具体是个什么光景,心里便一点一点的焦躁起来了。
一想到二姐她们外乡人进城去,可能受到的委屈和难处,以及因为刚开始融入新环境,可能会处处碰壁的场景,她便心里头堵得慌。
正午一过,她便等不及换了衣裳跑出门去。
想起一会儿要见的人,她暗暗有些不好意思,一路上,她作了几次挣扎纠结,每每停了步子想返身往家去,最终仍是宽慰着自己,这次去,是办正经事儿。
一来,看看季家能不能派个下人去州府瞧瞧二姐她们事儿忙的顺不顺,回来报个信儿,好叫她们留下的一干人放心下来。二来,把前些日子给赵氏缝的荷包送去,顺道,也瞧瞧季哥这几日过的怎么样。
可她刚走上正街,远远便传来一阵儿敲锣打鼓声儿,起初她没注意,那声音离得近了,才瞧清是一队浩浩荡荡的接亲队伍。
远远望着高头大马上坐着的人,她愣了一下,便很快记起今个是陈宣大婚的日子。
接亲的队伍很快在人流的簇拥中挪了过来,如意忙往道路一边儿退了退,这时候,也就想起了二姐离家时跟冯二哥两个千叮咛万嘱咐的话儿来。
二姐叮咛她,县丞闺女出嫁,自然礼数规格高,保不齐到了那一天要敲锣打鼓满县城的热闹,月底她若是不小心听见了什么,瞧见了什么,千万别气。
那个时候,她笑嘻嘻回答二姐说,一点儿也不气。
九月底的天有些微冷,周围却是一片热闹欢愉,身边儿驻足着的是一群瞧热闹的乡里乡亲,几个婆娘声儿格外大,说说笑笑议论着轿子里的锦研姑娘,随着接亲的队伍越走越近,人群也跟着朝那头缓慢涌去。
她目不转睛盯着队伍的最前端,望着那个端端坐在高头大马上的红衣少年,瞧着瞧着,便觉得记忆中的那个沉静内敛的宣哥渐渐模糊起来,而前方的高头大马,上头坐着的是另一个无比意气风发的少年,他唇角轻轻上翘着,骄傲而又矜持,点头向夹道两侧道喜的乡亲频频致意时,眼睛不再弯成个浅浅的月牙儿。
那副意气风发的面孔,尽管俊俏依旧,浑身上下散发着夺人眼球的光彩,可她却觉得陌生极了。
瞧了一阵儿,她便收回了视线,心里忍不住有些感慨,既是感慨自己今个面对这场面时的心平气静,又是忍不住想:今个宣哥成亲,不仅是朱婶儿高兴,连宣哥也是欢喜万分的。
她感觉到心里最后那么一丁点提起的东西,在这个时候也悄然放了下去。
这样也好,最起码她明确了一件事儿,她跟宣哥退亲,前前后后并不完全是朱婶儿的心意,至少,做出这个选择,是让宣哥乐意接受的。
这时,她听着喜乐吹鼓声儿慢慢的近在耳边,嘈杂起来,忙把头低了下去。
静静等着人流散了,才慢慢抬脚往前走。
(。。。我想死,我看了昨天的章节,没润色检查的果然不能发。。n个错别字。。我昏了头了,“点点头头”这样的词都能打出来。。悄悄捂脸回头去修改。。再说声:抱歉大家,这几天一定注意着错别字。)(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嫌女如意244_嫌女如意全文免费阅读_第二百四十四章 陈宣大婚更新完毕!
第一卷 第二百四十五章 点醒
季敏兰大妗子赵刘氏一听家丁说如意来了,忙让人去请丈夫,一面从后院里急匆匆往前厅赶去,到了厅里,见如意已经坐着了,忙打个招呼,坐下来热络地跟她攀聊起来。
聊一阵子,如意忙把这次来的目的告诉了刘氏,“我二姐她们州府去,已经过了十来天,仍没个消息,我实在坐不住了,这才……”说到这里,她脸上浮起一层薄红,心里寻思着说些更客气妥帖的话儿。
刘氏不由微笑着打断,“阿如,你太客气了,妗子一会儿就派两个家丁州府上走一趟,好不?”她眼睛里亮灿灿的,一眨不眨盯着如意,见她听了‘妗子’那话儿,脸上越发难为情,忍不住笑出声儿来。
在刘氏咯咯的笑声中,如意点点头,腼腆地道:“谢谢赵家婶儿,我今个来,唐突了。”说完,低下头去,从怀里掏出个荷包来,“这是按着季家婶儿给的图样绣的。”她抿抿嘴,抬眼看刘氏,“赵家婶儿,你和季哥大嫂喜欢什么花样儿?赶明儿我也为你们一人做一个。”
刘氏起初瞧她登门后举止规矩稳妥,这会儿见她贴心周到,对她印象又好了几分,忙应下来,说些个自己喜欢的绣样子,没聊一阵儿,如意便说有事儿起身就要告辞,刘氏忙强留下她,说她既然来了,就别急着走,再坐一会儿,说是敏兰今个虽不在,她却差人去请了他大舅,这会他正从酒楼里赶来,一会儿就到。少不得请她在屋里吃个饭再给她送回去。
如意心里左右为难,可见刘氏态度坚决,再者,想到今个刘氏显然已经把她当成了自家人。今后她嫁季家来,舅老爷跟刘氏全是她的长辈,当下也不推辞了。顺着她的话儿,笑着又坐下来,只是心里头却有些后悔,今个这么一来,没见着季哥不说,还叨扰了季哥大舅,大妗子。人家可不把她当做了贵客了?
她跟刘氏交谈没一会儿功夫,廊上响起一个急匆匆的脚步声,片刻间,一个人影大步走了进来,见了如意。“哎哟!”的一声儿,笑吟吟走了过来,“这可难得,是如意姑娘来了啊!”见她起身,忙上前来按着她坐下,“那些个礼数,等你进了婆家后再说。”
又跟她攀谈一阵儿,他多问些如意铺面及绣工坊的事儿,听如意说绣工坊这头起了。州府那头铺面仍没开起,嘶的一声儿,皱眉叮咛她,叫她屋尽早把州府那头相中的铺面定了下来,那样好的地段,价格又实惠。过了那村没那店儿。
那头刘氏见丈夫跟如意说的欢气,便起身上门外头去,喊来两个家丁,吩咐一阵儿叫他们立时拾掇细软上州府去打听关家人。
话头是季敏兰大舅赵宝光提起的,如意便顺着他的话儿道:“前头我二姐她们赶了个巧,铺面定的倒是顺利,租约已经签了,这次去就是拾掇门面去。”又问他:“赵叔,听你的口气,你知道那铺面?”
赵宝光听了,笑而不语,只是亲切地问她,搬了新宅子,有啥不适应处?屋里缺啥少啥的,就说一声儿,两家现在结了亲,左右不是外人,自家在县里时间长,开着个酒楼,有些个人脉,有需要帮忙处,只管开腔。
如意见他对州府那铺面语焉不详的模样,心里已经有了几分底,当下怎么也不好意思再当做啥事儿也不明白,沉默一阵儿,问:“赵叔,州府那铺面,我你跟我季叔出不少力吧?”
赵宝光忙解释道:“这里头,可没我屋啥事儿。”他沉吟一下,笑道:“定亲定的顺利,敏兰娘又瞧着你欢喜,他爹还能把你当外人?你娘家铺子早日赚钱儿了,敏兰爹不也跟着高兴?往后你进了季家,好好伺候敏兰爹,不比说啥谢话儿强?”他倒是没去问,只不过他姐夫心里的打算,他再明白不过,他姐夫这人,就是对上他们这一干亲戚也计较的紧,唯独敏兰是他的命根子,旁人也就罢了,这会儿敏兰说了媳妇儿,媳妇儿娘家那是实打实的自己人。
如意听了,咳了一声儿,红着脸儿轻轻点点头,又说:“铺面开起了,我屋一定好好做买卖。”
赵宝光跟如意聊一阵子,也觉得她贴心,直夸她聪明懂事儿,明白事理。
如意留在赵家吃了饭,告辞时,也不叫他们送,只说是离得不远,缓缓走回去就成。
出门时,她见太阳刚落山,索性也不急着屋去,先上冯卓荣书局去一回。
问了问他近来的情况,把今个去季家请他们帮忙州府上打听的事儿告诉他,叫他也别担心卓秀哥他们,季家派人去,没几日该有个信儿。
冯卓荣见她脸上掩不住的高兴,问她今个季家去的情形,季敏兰大舅跟大妗子对她态度如何,听她一一说了,心里不住替她高兴,“看来你头一次正式见敏兰大舅一家人,留了个好印象。”
如意点点头,看看冯卓荣,心里有些欢喜,又有些难为情,忙岔过话题道:“对了,州府那铺子,十有是季老爷帮的忙。”
冯卓荣怔了一怔,不由叹气:“真是季家……你今个可对他们说了道谢的话儿?”
他这么一问,如意便想起季敏兰大舅说的那番话儿,咬咬下唇,点了点头。半晌,她想起正事来,忙问他:“大哥,现在新宅子大,空屋多,卓秀哥今后州府上常驻,他那间屋空了出来,你原先住那小屋又远又小,我今个想跟你商量,你拾掇拾掇,明个搬过去住。”
前一段她跟二姐本就商议着叫冯大哥过来了,可因开业后一连串的事儿多,便搁置了下来,这次屋去,如意亲口听见了冯大哥的心意,也就惦记起这事儿,只想等二姐回来前,叫冯大哥搬过去住,旁的不说,她俩住的近了,总能常常见着面。
冯卓荣本要答应下来,可寻思起什么,眼底闪过些犹豫,“我看不妥,这宅子始终是关家……”
如意听到这里就打断他:“啥关家不关家?我关大哥和我二姐啥时候跟咱们冯家见过外?再说我跟二姐在内院,卓秀哥那屋在外头,进进出出的,也碰不着。”她说着,就撅了嘴,“爹娘成日盼着咱们几个在一处,好有个照应,现在明明有了大宅子,做啥还离得远?”
冯卓荣见妹子不高兴,心里便起几分自责,又听她说起爹娘,当下再不多想,只管点头依了下来,“好,我搬去。”话说着,眼睛盯着她看,见她慢慢起了笑容,不由放松下来,抿嘴笑一下,拍拍她肩头,“阿如,这几日来回忙,注意着身子,大哥得闲了,去那头瞧你。”
如意见他答应下来,知道他是个说话算话儿的,答应下的事儿,一定说到做到,心里放心下来,又赶紧上裁缝铺子去一趟,说是赶下工前盘点一回,再记账算个钱儿。
没几天,如意便收到了季家人送来的口信儿,说是州府去,专门寻了她二姐几人,见了人之后,说她二姐她们一切安好,近来正收整铺面,以及在州府上打点些关系,因要开铺子少不得上官府去报备,将产业入籍,因此耽搁了些时间,她二姐也给了话儿,说是约摸也就是天的功夫便赶回县里。
如意这下心里大松了气儿,当天晚饭时得了闲,马上把这事儿告诉冯大哥。
冯卓荣此时也从担心中缓过劲儿来,只是当着如意面儿的,刻意敛了情绪,只淡淡点点头,说是她们平安顺利就好。
如意见他不肯说别的话儿,低声咕哝,“大哥,我二姐不久后回来了,你就不打算和她说什么话吗?”
冯卓荣沉默着,半晌才看着如意道:“眼下屋里刚顺当起来,铺子发展又好,你跟敏兰才定了婚约,这个时候,尽力少给屋里添麻烦。”
如意叹叹气,她虽然想帮着二姐跟冯大哥撮合,可知道再说下去,他又要提起明年开春的府试,她看出冯大哥虽然低调随和,可对于心里认准的事儿,却也坚持,当下也就没吭气。
本想等二姐回来后,婉转问问二姐的心思再作打算,这时候,门外却忽然响起一个声儿。
“冯大哥,《诗经》上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冯大哥是仁人君子,关大姐是贤惠女子,谁敢说你们不相配?你怕家世配不上关大姐?所以期待着今后中了秀才,然后再登门去说?可在这几年里,一旦关大姐提早嫁了人,岂不是错失了良缘?”
话音一落,如意便轻笑起来,盯着夜幕中的修长身影问:“季哥,你怎么来了?”
季敏兰抬脚进了门,看着冯卓荣一脸震惊的脸色,抱歉笑了笑,“冯大哥,是我多话了,可我瞧着你心里对关大姐有想头,却一再隐忍,忍不住多说几句,你别往心里头去!”
冯卓荣这下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脸上闪过几分愧色,摇头笑了一下,起身招呼道:“敏兰,快请坐,让你见笑了。”
他面上虽极力保持平静,心里却翻江倒海一般,反复闪过季敏兰说的那句‘关大姐嫁了人’,连季敏兰跟他说话,他也几次怔忪地错过了话头,只是坐在一旁不吱声。(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卷 第二百四十六章 喜讯
季敏兰那番话儿带给他的冲击极大,一直以来都知道他是个胆大果决的,在跟如意一连串事件,直至定婚前的种种手段,可见一斑,他自知眼界与胆量不如他,心里一直对他有些钦佩,钦佩他为着自己喜爱的人不顾家世门第,不顾家人反对,扯谎也好,使诈也好,想法设法偏要把他妹子娶进门。
心里默默寻思着季敏兰的话儿,忍不住想到,起初众人并不看好敏兰跟如意两个,只当他们俩是乡党交情,兄妹情谊,谁能料想他这样的家世,却对阿如存了心意?那个时候,关家不过才开起个小铺面,生活堪堪有了起色。
即使在知情后,众人也担忧着季家人肯不肯答应这桩亲事,没成想,他跟妹子的婚事却是以最快的速度,火速定下来的。
受他的勇气和执着所感染,他也不禁也起个胆大的念头,但凡倩倩对他也存了同样的心意,他是否也该不管不顾去关家提亲?
转而他又叹一下,倩倩本就不是一般的妇人,通透,犀利,又有着那样不可思议的前世过往,连对关全也不肯说的前尘旧事,却对自己倾囊吐露,他不过是为她保守秘密的兄长,两人之间虽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默契,可他实在摸不清她对自己的心思,眼下想想,她竟是从没对他说过半句倾慕的话儿,对她的心意,他实在是一点把握也没有。
十月初七,关倩倩从州府归了家。
事情不出所料办的顺利,州府铺面顺利开了张。她走时带去的那批绣活儿已经开始对外出售,开张头一天便生意大好,关倩倩忙着善了几天后,留在铺子指点了卓秀跟顺子几日。见他俩经营的有模有样,也就放下心来,没两日就回了县里。
听如意说了说近来发生的事儿。听说冯卓荣搬过来时,很是恍惚了一阵儿,如意推推她,她马上回过神,笑一笑,说是他搬来的好,这下屋里才走了卓秀。又来了冯大哥,没得成日的冷清。
如意见她不动声色地狡猾,郁闷地撇一撇嘴,知道绷不过她,当天晚上。再也没忍住,把前头家去后,冯大哥当着她娘面儿说的那些心事告诉了关倩倩。
她听了,嗯的一声,便低下头去不吭气儿。
如意见她不上心的模样,急的直跺脚,忍不住走近去拉她,却在走近后,瞧见她低下头时。轻轻弯起的嘴角。
要说的话儿到嘴边,匆忙咽了下去,换成另一句,“二姐,你是乐意的,是不?”
关倩倩沉默一阵儿。拉着她的手,让她在自己身旁坐下,面对这个问题,她越想心里越有些窘迫,话一出口,竟成了言不由衷的绕弯子,“看样子这次回村,发生的事儿不少啊。”
如意嘴角抽抽,咕哝着说:“二姐,你别阴阳怪气的么,你到底是啥想头,愿意我冯大哥不?”
经她一挑明,关倩倩暗暗别提多懊恼,自个活了两世的人,怎么到了这当口,矫情羞涩起来?
她摇头失笑,半晌,突然咳了一下,眼睛看着别处道:“你娘跟你爹……”
如意忙说:“我娘怕你和关大哥瞧不上冯大哥,怕贸然说亲来,关大哥不答应,因为这件事坏了两家的交情。我爹原本答应,听了娘的担忧,也不允许我大哥存那心思。”说着说着,沮丧起来,“我看冯大哥也是为这个两难,他前几日也亲口说,不想给家里添乱。”
关倩倩听了心里悄悄松一口气儿,点点头,低声问:“我前头嫁过赵勇,也不是个清白姑娘了。这些话儿,你娘提及没有?”
如意见她不再扭捏,问话间又是往日洒脱利落劲儿,心里高兴,巴不得马上就问出个准话儿,当下忙认真答她,“没有,我爹娘的态度,我不都给你学一回了吗?她俩要真为这个有不乐意,早就把话儿挑明说,我跟卓秀哥又不是外人,再说,你看我爹娘像是心眼儿多,藏着捏着不肯实话说的人?”
关倩倩点头,好一阵子没吭气,如意见她这样,心里突突的,她是个细致的人,模棱两可的话以及态度总叫她心头不踏实,甭管说什么事儿,非要得了明确的态度才心安,可见二姐这会死活不张嘴,再也忍不住地晃悠晃悠她胳膊,绵声儿问:“二姐,你到底答应不?答应不?我冯大哥人又好,长得又俊朗,个头高,脾气也好,学问又不差,那天跟季哥做文章,连季哥也说冯大哥有才气哩。”
关倩倩微微挑眉,“我答不答应,不得先看你关大哥答应不答应?关大哥眼下不还不知道这事儿吗?”
如意当下就怔住了,惊讶地张大嘴盯着她,仔细寻味着她的话,下一刻便高兴的跳起来,急不可耐转身往外头跑,“二姐,我上书局给冯大哥报喜去!”
她再踏实稳当,毕竟只是个十五岁的姑娘,旁的喜事还能绷住,可遇上心里在意的家人,没什么比这个更叫她高兴,当下便扬着笑脸冲了出去。
关倩倩盯着她背影瞧一阵儿,慢慢凝起个笑容,起身上铜镜跟前儿理一理头发,镜中的人儿的表情慢慢凝重起来。
是该时候接纳另一个人了吧?
尤其,那人是她欣赏的,信任的,又相互喜欢的。
短暂的停留,她转身往外走,上绣工坊瞧一阵儿,又出门往铺子里去。
李氏几个见她回来,纷纷前来问州府铺面的情况,得知头几天营业的顺利,一个个脸上全乐开了花,又问她一整日不见如意的话儿,她听了,微微一笑,说是如意忙正事儿去,今个怕不上铺子来。
李氏没接话儿,倒是巧云插话起来。她等了一整日,没见着如意来,郁闷地说:“阿如姐办的正事,不就是铺子里的事儿?除了这个。她还有别的忙头吗?今个不来,明个来不?”
关倩倩听了,冲她挑挑眉。在巧云一脸不明白的眼神里,从容进柜台里拨起算盘。
冯卓荣这时也从震惊中缓过神来,他性子虽然内敛含蓄,可毕竟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再三问了如意今个跟关倩倩谈话的情形,反复确定关倩倩的心思后,心里便有了作为男人该挑的担子。当下便不再扭捏踌躇,只觉得这一向心里的压抑马上烟消云散,胸中有什么东西渐渐豁然开朗起来,又见如意笑的欢腾,也跟着微微抿唇扬起个笑容来。
如意问他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没有。他听了这个,从欢愉中冷静下来,凝思一阵儿,道:“自然先去跟爹娘商议。”
如意点点头,劝他既然得了消息,及早请了假休回村去,把二姐的心思告诉爹娘,由着他们上关家提亲去。
冯卓荣还没说话,如意便仿着他的腔调说:“嗯。这个点子不错,大哥这就回。”
冯卓荣没忍住笑出声来,抬手摸摸她脑袋,“今个已经来不及,一会儿下了工,老板会过来一趟。我请明个后个的假休,也好叫老板交待下去,明后个请旁的人手来。”
如意早就知道他是个有担当的,一举一动习惯先为旁人着想,原先只觉得他太过善良,偶尔迂腐。可眼下,知道他跟二姐的事儿约摸要成,瞧着他体贴善解人意的模样,暗暗为二姐感到高兴,又盼着冯大哥能再好一点儿,今后对二姐好,更对关大哥好。
当天晚饭,关倩倩跟冯卓荣再打照面时,两人眼睛均有些躲闪,如意瞧得明白,脸上笑嘻嘻,却不把话儿说破,晚饭过后,马上跟在关倩倩身后进屋去,把冯大哥明个屋去提亲的消息告诉二姐。
关倩倩听了,点点头,却不发表意见,只是上炕头上坐着,随手拿起一本书翻看翻看,如意瞧她镇定,心里只觉得无趣儿,又动了探话儿的心思,本想诱着她多说几句,却没说上两句,便给二姐从屋里撵了出来。
如意只好灰溜溜的从屋里走出来,只是心里头却高兴,二姐啥时候着急发火?今个急急撵她走,不定是怕在她面前又露出昨天的难为情模样。
不由想起了自个儿,前头跟季哥,不也常有羞恼的时候?可二姐跟冯二哥那时候却相当厚道,极少拿她玩笑。当下她也就老老实实屋去,寻思着,明个见了二姐,一定正色敛神,再不说些没轻没重的玩笑话儿。
冯卓荣村里去后,便把关倩倩的态度告诉了冯庆祥跟王氏。
他自然知道屋里今年才缓过劲儿,因此不愿叫爹娘心急火燎地筹钱去,旁的话儿一句也没多说,只说了倩倩的心思,请他爹娘上关家去提亲,关大哥那头若同意,只管把纳吉下聘的日子靠后安排,屋里多些个准备时间,总也不至于东凑西拼地筹钱儿。
王氏这些日子来正在屋里为这件事儿发愁着,连日来上关家那头串过几次门,硬是忍着没把自家这头埋着的心思说出来,每每返家去后,又是不迭的后悔,懊恼着,不说明话儿,哪怕为着老大试探一回的也好啊,可到了关家去,却是半句话儿也没个脸儿打问。
眼下听了冯卓荣的话儿,夫妻两个登时高兴了起来,高兴过后,却又在屋里急的团团转,要是卓荣瞧上了旁的姑娘,倒不难办,偏关家跟自家两家是常走动的,又算是自己人,前去提亲,便有些难为情了。
王氏在屋里寻思了一个晌午,跟冯庆祥两个准备了一肚子前去要说的话儿,最后给丈夫摆着手打断,“行了,阿全也不是个爱听场面话的人,咱去了,有啥说啥,两家的情况也算知根知底的,说那些个好听话有啥用?咱屋有啥家当,有几亩地的,你当阿全不清楚?”(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卷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两家欢喜
冯庆祥句句话戳到了点子上,王氏听了,黯然点点头,也不再硬拉着他做那些个口舌上的准备,回屋去拾掇了早准备好的几件礼,转身跟着冯庆祥出了门。
这时间关全正灶房里做着饭,张陈氏跟梅花两个炕头上做针线活儿,见帘子一掀,王氏跟冯庆祥进来了,两人忙趿鞋下炕去,梅花陪着王氏跟冯庆祥两个堂屋里坐了,张陈氏灶房里头备茶水去,顺道把王氏来的跟关全知会了一声儿。
他听了,只当冯家人又来串门子,呵呵笑笑,说是正好留他们在屋里吃晚饭。
陈氏烧了热水沏茶,端着托盘进屋去,刚走到廊头上,就听着里头王氏道:“倩倩今年二十有三,卓荣将够二十四,说起来,他两个岁数相称。”
陈氏不由眉头皱起,掀了门帘进堂屋,纳闷地问:“如意娘,今个这是闲话的哪一出?卓荣岁数也不小了,前头那亲事说黄了,你屋里今年就再没个打算?”
王氏起身去帮着她把托盘搁下,坐下后,含蓄地一笑,“今个就是为这个来的。”
王氏一起这话儿,梅花跟张陈氏俱是一愣,再联系王氏两口子今个齐齐前来,又提了礼,俩人登时从恍惚中明白了过来。
梅花吃吃地应了一声,喃喃地问:“婶儿,你今个来,是想给卓荣哥提亲来?”
王氏望着梅花一脸诧异的样子,又看张陈氏,也是吃惊大过欢喜。当下小心翼翼点了点头,“是,我今个跟他爹来,是为着这件事儿。”
‘哐当’一声儿。是梅花手里的铁茶碗落地声儿。
张陈氏慌忙上前去拾掇起来,拍拍梅花肩头,转头看王氏两口子。笑着打个哈哈,“那啥,如意娘,你们先这头跟梅花闲话着,我上灶房喊阿全去。”
她赶忙三步并作两步奔了出去,喜滋滋上灶房,返身把门一关。笑道:“阿全,你屋有好事儿!”
屋里头王氏几个仍在说。
“婶儿,这里头,是不是有点不大对劲儿啊?我卓荣哥那么好的人,咋可能看上……”说到这。梅花忙捂了嘴,急的直摇头,“不是说我倩倩妹子不好!我的意思是,倩倩跟卓荣哥俩人,压根不搭边儿呀,咋看也不像能成两口子的,婶子你说,他俩认识了这些年,人前人后。从也没发现有个啥情况啊?”
王氏叹着气,“是啊。先前婶子跟你一个想头,咋也没想到这俩孩子能起了这心思,我跟他爹起初也不乐意他对倩倩这想头,前几天的,阿如私下问了倩倩。得的信儿,说是倩倩乐意。”
她叹着气,“卓荣不肯说,谁知道倩倩这孩子心思也埋的深,不是那日硬拉着卓荣问,这事儿还不知啥时候能掰扯清。这不,我跟你叔知道了倩倩的心情,今个赶忙厚着脸儿来求阿全。”
梅花听了,寻思一阵儿,‘嚯’地起身道:“婶子,没事儿,我跟全哥说去,倩倩跟冯大哥俩,我看合适,前头咱们没发现,那是他俩藏的深。”
话正说着,关全匆匆走进来,后头跟着张陈氏。
一进屋,他便开门见山问冯庆祥,“叔,你跟我婶子今个真是来提亲的?”
冯庆祥点点头,不紧不慢,先把前头冯卓荣推拒了他堂表嫂给保那媒的事儿说了,又把如意那几日归家认亲时,跟卓秀两个从他们大哥嘴里掏出那些心事儿当着众人面说了一回。
冯庆祥跟王氏都是慢性子,偏关全,梅花及张陈氏全是急脾气,听着他慢吞吞说,直急的脸上冒汗,好容易听他掰扯完关倩倩对冯卓荣的心思,听了这个,关全才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抬眼看看梅花,又看看岳母,手在下巴上摩挲着,心里寻思着这桩事儿,半晌没发话儿。
王氏见他当下没表态,心里紧张的不得了,忍不住问:“阿全,你看……?”话说了一半,讪讪地笑了,“真要有啥难处,婶儿也不难为你,倩倩是个好闺女,我卓荣配不上她。”又道:“如意在你屋这些年,得了你跟倩倩至亲兄妹一样对待,我屋人记着这情,就是婚事不成,卓荣他也没半点说头。”
她絮絮叨叨还要再说,却给关全摆摆手打断,“婶儿,你说啥话呢?我这不是正考虑着日子咋样定呢?明年开春阿如成亲,到了倩倩跟卓荣,总不能赶一块去吧?”说着说着,他笑起来了,不住摇头叹气着:“我说呢,前头跟倩倩时不时提起她再嫁的事儿,她每回左耳进右耳出,硬是不给好好回个话儿,原来是心里头早有念想了。”
倩倩和离后,他心里头遗憾了好一阵子,近年来看她像是缓过劲儿了,一天天的心情愉快,他便动了给她另说一门亲的念想——二十四五的大闺女,成日留在娘家,说不过去,外头人哪个说起倩倩来不撇着嘴说几句闲话儿?
他其实刚才在灶房里听了岳母说起冯家人来提亲时便大致有了打算,冯家知根知底,卓荣又是如意大哥,以两家人的关系,如果倩倩愿意这门亲事,亲上加亲,自然最好不过。
王氏一愣,脸上慢慢欢喜起来,连日来悬着的心到现在才彻底放了下来,迫不及待地朝他点点头,话里隐隐压着难耐的激动,“日子你屋定,你屋定就成。”
关全连连点着头,看冯庆祥,“叔,你跟我婶今个留在我屋吃饭,定亲的事儿,咱们一会儿晚饭时再商量,反正你俩放心,这事儿咱两家屋有商有量,肯定把亲事妥妥定着。”
他这话儿一说,等于是清清楚楚表了个态,这亲事,关家不反对。并且也跟他屋一样乐意两个孩子成!
当下连冯庆祥脸上也见了喜色,立时就要起身,说是回屋取些酒去。
张陈氏也跟着起身,说是回屋去喊梅花爹跟她大嫂来帮忙。屋里有了喜事儿要下酒,哪少的了好菜好肉?他们只管等着,自个再一并割几斤排骨。拾掇些蹄子来。
两家欢欢喜喜把亲事定下,消息传到县里,已是第三天后。
冯卓荣傍晚屋去,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如意,说是关大哥应了下来,两家也不急,只等着卓秀跟顺子州府那头的生意稳定下来。这段时间,冯家也好能多些日子筹备,这么一掐算,日子也就到了腊月,又逢上梅花嫂子产期。腊月过了,紧着过年,干脆把纳吉下聘的时候定在了正月。
如意一听婚事定的顺利,虽然有些吃惊,可细细想下来,也就知道了关大哥的心思,冯家这几年跟自家羁绊深,且先不说自个又是冯家闺女,又是关大哥妹?br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