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要想开着些,心里埋着不痛快,总归对身体不好,天大的难处慢慢总能过去。”
赵启财原本目光看着地面,没有焦点,听着她的话儿,眼睛才慢慢抬起来,半晌点点头,打起精神问了问她这几年跟关家人日子过的好不好,得知关家人把她照料的很好,他心里不由感慨万分,本要提及前些年对她的愧,自己糊涂了,竟也为着眼前的得失默许了她被送走的事儿,可脑中只消一闪过李氏,他嘴便紧紧闭着了。
如意见他模样不好,知道他心里不舒坦,干脆也不盯着他瞧了,把头低下来轻声问:“屋里今年收成好不好?”
赵启财沉默了一阵儿,所答非所问地说道:“爹这几年从也没看望过你,这个时候你还能来屋里看看,爹心里头知足,可爹也没有啥脸面见你。”
冯卓秀冷不丁听见赵启财话里以‘爹’自居,眼睛便朝赵启财望去,却见他盯着如意,两只眼睛红了,他本是个快人快语的性子,这个时候,瞧见了赵启财眼睛里无法压抑掩饰的难过,难得把原本反驳他的话儿咽了下去。
冯卓荣也悄悄对他摇摇头,递给他一个‘你别冲动’的眼神,示意他别吭气。
“赵家叔,你别说这话,我今个能来,早也就不计较了早先的委屈。”如意声音突然有些低颤。
早些年的委屈刻在她心上实在是太深刻了,本来她已经打起了精神宽慰赵启财,可听着他提及那些话儿,心里忍不住涌起了心酸,回忆起那些年的生活,眼里也藏不住有了泪意。
短暂沉默中,院子外头响起了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很快帘子一掀,赵祥走了进来。
如意“腾”地站了起来,只是几年没见,到底有些情怯,眼睛望着他小片刻,才张口喊他:“祥子哥。”
赵祥嘴唇动了动,半晌微笑起来,“阿如,你坐着。”他走进来,挨着如意坐下,“今个咋想起上屋里来?听说你在县里开了铺子,生意顺不顺?关大哥给你把亲事定了没有?”
他一连串打问着如意的近况,如意听了,笑着一一回他,常氏在旁却有些坐不住了,隔一会儿便朝赵祥挤上一眼儿,像是催着他说什么话儿似的,见他一次次的也不理会自己,索性心一横,在如意说话的当口把话打断下来,搓着手问:“阿如妹子,今个你能来看爹,我这个当嫂子的也就瞧出你是对赵家有惦念的,你现在在县里做着大买卖,可爹成日过的却是熬煎日子,屋里穷的连……”
她说到这里,赵祥便起了身,怒气冲冲吼她,“啥话儿也别在妹子跟前提,回屋去!”
常氏给他打断,脸儿慢慢拉了下来,眼圈一红,气的撂了茶杯转身便走,“我回娘家!赶明儿起,你自个伺候你爹去!这穷日子,我不过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卷 第二百四十一章 吐露心思
如意正想说话,赵祥便叹了一声,“妹子,不要听你嫂子胡说,没有的事儿。”
如意抿抿嘴,“祥子哥,我都听出来了,屋里现在艰难,日子不好过是不是?”
今个亲自来一回,见了赵家的光景,她才是琢磨出来了,赵勇靠不住,玉翠跟巧铃两个,却压根就没在出事后帮衬过赵家,这个时候,她本来想说,如果实在艰难的话,等她回了县里,跟关大哥、梅花嫂子和二姐商议一下,看自家的地能不能租借给祥子哥种上一亩,钱财接济不起,地还是能借上一亩的。赵家眼下人口不多,至多也就是些外债,多一亩地粮食,总归算是帮了大忙。
可这些年她早已经跟关家融为一体,这时候心里一起了帮助赵家的念头,马上就想着先要跟二姐和关大哥商议,如果他们都赞成,对这事儿没意见,这话儿才能顺顺溜溜说出来。
当下也就压着冲动先没言语这个事儿。
“没啥。”赵祥摆摆手,“过些时候收了苞谷,马上就缓过劲儿来。”
赵启财也摇头,“眼下紧巴些,明年也就缓过来了。”
事实上,屋里的情况却远没有他说的这样松快。
李红梅因跟李达明那事儿,给李达明媳妇刘氏娘家人捉在当场,傍晚捉住,当天连夜便绑着李红梅来屋里闹了一场,按律法,李氏本躲不过浸猪笼的下场,祥子几个为了保住这事儿不外传,跟他大哥大嫂求了他一个夜晚,也就是为了几个孩子,惦念着夫妻多年的情分,他也就顺服了下来,跟大哥两家子东拼西凑,给那头刘氏娘家三吊钱儿,那头才偃旗息鼓地没闹腾。
绿帽子也戴了。家底儿也出了,也不知李氏是不是长了良心,休妻后,他便再也没见过李氏出现在村子里。
加上赵勇收监后。屋里三番五次的打点,人没救出来不说,钱儿全打了水漂。
屋里哪来的那样多钱儿折腾?眼下欠了一屁股债,老大在监牢里,只靠他跟老二,没个年的功夫,轻易缓不过劲儿来。
这个时候当着如意跟她两个兄弟的面儿。他没脸儿把这个事件原原本本说出来,更不愿意叫她跟着为难。也就故意在如意面前说些轻松话。
如意听了,闷闷点了点头,看看赵祥,问:“祥子哥,嫂子闹了脾气,你不出去看看嫂子?”
赵祥听了一怔,慢慢地摇头道:“由着她去。没啥,大不了这日子不过了,我跟爹两个在一块过。挺好。”
嘴里说着无所谓的话,心里却对常氏有些惦念,他成亲后,分家也没分到手半个子儿,只有些锅碗瓢盆的旧家什,置院子买猪苗,常氏娘家就给补贴了四五回,一想起这些个,心里便对她起了深深的愧疚,只是媳妇今个让他在妹子面前开口要钱儿。他怎么也说不出口。
赵启财也撵他出去,“得了,别说逞能话,赶紧去看看你媳妇。”
赵祥寻思一会儿,“嗯”的一声儿,起身往外走。临出门,回头看看如意几个,“阿如,你常也不来,今个多陪爹坐一会儿。”
如意朝他笑笑,“祥子哥,我有时间的话,还回来看看你跟赵家叔。”
她并不清楚李氏被休的原因,休了之后又是去了哪里,反正自见了赵启财起,他便绝口不提李氏,她心里隐隐约约觉得这件事不简单,知道李氏多半做了对不住赵家的大事儿,而她已经不是赵家闺女,自然是不好开口问的,所以接下来的时间,便跟赵启财说些她在县里的事儿,眼见说起这个,赵启财才露出几分笑容,就更不敢再提赵家的事儿叫他烦恼着。
直至太阳落山,天儿擦了黑,她才起身告辞,说是爹娘估摸等的急了,赶着回屋去。
赵启财嘴上不说,心里头却是万分不舍的,到了这个时候,才知道养育的几个孩子里,两个亲生闺女,倒还不如阿如这个当年抱养回来的。
他一路沉默着,心里挥之不去的是那一年为着个小铺面,却把这样好的闺女送了出去,满心里交叠的是懊悔与难过,直送着如意几个到村口,站在村口的小山包包上,远远立着瞧了他们好一会儿,才在夜色中慢慢往家里去。
说来也是报应,自从阿如走,赵家一年不如一年,不出五年就已经七零八落,而关家,却是一年比一年强,只听阿如描述的场景,他便能想象出关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场面。
想起这个,他略有些沉重的心情也跟着舒缓了起来,不管咋说,阿如从自家出去,能把日子过成眼下这番样子来,对于她来说,当初走的也算明智。
他很快走到了家门口,隔着院墙望着黑漆漆的院子,脚上一下子顿住了。
什么时候起,这个院子里已经没了家的温暖。
冯家两口子为人好,冯庆祥是典型的忠厚老实的农民,王氏又贤惠善良,一家子从来也没在村里头得罪过人,前头也就是因为穷,这下屋里翻了身,两边亲戚听了冯家小闺女归家的事儿,甭管远的近的,得了消息马上应下要赶来捧场。
门帘一闪,冯卓秀风风火火进屋来,一口气喝干了桌上晾着的茶水,笑眯眯看着王氏,“娘,晌午送出去六家口信儿,五家应下了后个要来。”
王氏一听,乐呵起来了,转头看看如意,感叹地说:“能来就好,能来就好,闺女也好好认一认你这些叔伯们。”又问冯卓秀,“五家,那还有一家来不成?”
冯卓秀点头,坐了下来,“不就是前些个要给我哥保媒那堂表叔屋吗,我去了,堂表婶阴阳怪气的,直说咱屋现在发达了,眼界儿高了,怕瞧不上他屋土里土气的,也高攀不起咱屋。”
王氏没想到是给人这样拒绝下的,当下就急的起了身,“这里头怕是有个啥误会,娘赶紧上你堂表叔那头解释解释去。”
冯卓荣在里头听了,放下书本走出来,看看王氏,“娘,别去了……”
王氏叹一声,忍不住问她,“你倒跟娘说说是为啥?那姑娘好好的,才满十六,水灵水灵的姑娘,又是你堂表婶娘家侄女,亲上加亲的,你咋就瞧不上?”
她越来越搞不懂了,上回叫他屋来,他既是不愿意上人家屋相闺女去,媒人只来了一回,便不肯再见,直请她推拒了,问他原因,他也不肯说。
冯卓荣低下了头,“娘,我亲事不急,明年开春的府试……”
刚说一半,冷不丁给冯卓秀打断,“嘁,大哥,你啥时候也不说老实话?我问你,你那天给倩倩姐留信了?”
王氏一听,眉头便皱起来,看看冯卓秀,奇的问:“倩倩?”
冯卓秀点点头,“那信封,还是我得了工钱儿专门给买的,还有上头那字儿,我一眼就瞧出来是大哥写的,瞒的过谁也瞒不住我。”说着,看看冯卓荣,叹气道:“哥,这会在咱自个屋,有啥不能说的?到底咋回事?是你相中倩倩姐了?”
冯卓荣脸一红,半晌摇头道:“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王氏见他这模样,直把手叠在一起拍打着,“这老大,真是急死娘了……”
如意见他们纷纷发问,忙起身,走上前去看着冯卓荣,急的直跺脚:“大哥,如果你跟我二姐的事儿是真的,是好事儿呢,你为什么不肯认?”想了一下,她又道:“信我都瞧了,你要是对我二姐没心思,做啥写那些个解释的话儿,这不是引得她误会吗?大哥,你是男子汉,为啥不主动点儿?难不成还要我关大哥来提亲?”
冯卓荣心思给戳破,苦笑一下,“我不过是个没功名的书生,哪敢奢望这个,只盼着往后能像个兄长一般关心照应着你们几个……”
如意见他到了这个时候,话仍说的委婉,气的冲他皱皱鼻子,又看王氏,“娘,我大哥在信上给我二姐说,前头说亲的事儿他拒了。”
王氏一听,更加确定了老大对倩倩的心思,愣怔了半晌,脸色沉了下来,慢慢走到椅子上瘫坐了,口里叹着气,“咱屋今年的日子,可不都是倩倩照拂的?倩倩又是卓秀的老板,论理,算不上门当户对。”她发愁地直叹气,“你这娃儿,偏要难为死娘,你关大哥对咱屋也不薄,这事儿,叫娘咋好开口?”
如意本来怕她娘嫌弃她二姐是和离过的妇人,可见她非但没提这个,话里话外的,像是生怕关大哥瞧不上冯大哥,本要接口解释一回,却给冯卓荣抢先一步开了腔:“娘,你别发这个愁,只当我没这个心思就是了,今年屋里账清了,明后年有了余钱,先给卓秀定婚事,我也就断了这通念想,只一心放在念书上头,今后若有了功名,再……”他把头低下去,没继续说。
王氏听出他仍对关倩倩仍有念想,哪里放心的下,叹气半晌,看看如意,“闺女,倩倩成日跟你在一处,就没提过啥?”
如意正想说这个,听了王氏问,便笑起来:“起初我没注意,自从瞧了冯大哥的信,我再细细回忆,只觉得我二姐好像早就稀罕冯大哥了,平日我们跟大哥开玩笑,总是没轻没重的,关大姐只要在场,马上替我大哥说话儿。嗯……还有,二姐瞧着我大哥衣裳旧了,马上张罗着给他做新衣裳,他俩有机会时,也总避着我们凑一块去。”
(鞠躬感谢小鞋子phie 送来的评价票及打赏的平安符)(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卷 第二百四十二章 家中来客
在冯家张罗如意认亲这节骨眼上,入秋后迟迟未落的秋雨断断续续下了几日,连天的雨,天儿成日阴霾,却也没影响冯家一干人的愉快心情,如意跟王氏几个连轴转忙了几日,认亲席刚张罗完,隔天便跟着爹娘挨家挨户串了亲戚。
王氏热心张罗,远的近的,她谁家也推躲不过,这几日一连的接触,认得了冯家这头的一个伯伯两个叔,以及王家那头的三个舅舅,小辈里,有十来个同辈堂、表兄弟姐妹,热闹归热闹,闲下来的时候,她仍抽空回一趟关家。
关大哥跟梅花嫂子留在县里帮着二姐张罗铺面,猪牛等牲口全寄在了张家,因此去时大门锁着,她开锁头进屋去后,见院子里静谧,难得的不习惯了一下,上她跟二姐的厢房里呆了一阵儿,见廊下晾晒的粮食有了霉气,没坐一会儿,又出门收整一回。
进关大哥跟大嫂屋里,打开大嫂的衣柜,一眼就见着了最上方一件大红色的崭新嫁衣,她伸手轻轻摩挲了一下,心里暖暖的,合上衣柜转过头,见炕桌上仍摆着干山楂串儿,半碟子花生,眼睛一一扫过炕头上的物件,脑中便闪过了梅花嫂子成日跟张家婶儿坐在炕间闲话说笑的场景。
她不由自主地走过去,靠在炕沿上笑了起来。
这里就是她的家啊,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回到自家屋里,哪怕屋里没人,心里也是倍感温暖的。
从关家出来后,她一路往西边儿走。去了朱寡妇原先住的宅子。
门前早已物是人非。
她静静地立在远处,远远见着院子里炊烟团团升起,没一会儿,一个陌生妇人从灶房里端菜出来。往堂屋走,喊着:“达子,喊你妹子吃饭!”
话音刚落。南边新盖的一间砖瓦房里,连蹦带跳跑出来一男一女两个半大孩子,一溜烟往堂屋里钻。
许久,她低低叹了一声,抬脚往北边走了几步,远远见着陈家原本荒芜贫瘠的地里,因连日的落雨。雨水透的深,一个戴着斗笠的伯伯,正弯着腰忙活在田间,趁着地里雨水充沛,一边平整田地。一边加紧撒肥翻耕。
里头的中年妇人扯开嗓子喊他几声,没一会儿,他便直起了腰,抹把汗水,乐呵呵地笑着,收拾农具往屋走。
突然,她眼角瞄见南头隐约过来个身影,她转头一看,便露出了微微笑意。
道路泥泞。来人撑着伞,走的慢些,待他走近,忍不住环视了陈家旧院子一眼,叹道:“过去的事儿,既然过去了。就别再想了,你跟陈宣两个,是有缘无份。”他顿了顿,眼睛清亮亮地看看如意,“阿如,跟大哥回家吧,明个就启程回县里,今个多陪陪爹娘,另外,家里来了客人。”
如意嗯了一声儿,最后回望一眼陈家旧址,以及远处的农田,转过头来,抿抿嘴,低声说:“冯大哥,有时候,我倒宁愿我跟宣哥两个从没去过县里。”她停顿了一下,抬眼看看冯卓荣,眼睛里慢慢凝聚起了笑意,“可如果不去县里,我跟二姐,还有咱们冯家,就不能这么快缓过劲儿来,我跟季哥也不会定亲。”
冯卓荣笑了一下,点点头,“跟敏兰的事儿,你也别太担心着,我看季夫人很喜欢你。”
如意谦虚地笑笑,走了好一段路,突然说:“冯大哥,你惦念我二姐了不?”
冯卓荣一愣,迟疑了一下,最终仍点了头,看向雾蒙蒙的前方,轻声叹:“有一些吧……”
如意嘿嘿笑了,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去,低声回他一句,“冯大哥,我也是,我心里有点惦念着季哥了。”
冯卓荣摸摸她的脑袋,轻轻一叹。
如意从叹气中隐约感受到了他的无奈,明白他的苦处,当下却没吱声,只是心里寻思着,这次县里去,还是委婉地问一问二姐的好?
一进院子,她便听着堂屋里远远传来爹娘的谈话声,似乎其中还夹杂着一个熟悉的声儿,她登时一惊,转头看看冯卓荣,眨眼问:“大哥,你刚才说来了客人,是谁?”
当下冯卓荣还没开口,堂屋帘子便给人一掀,一个高挑的身影快步走了出来,他身着湖蓝色的锦缎袍子,站在廊下,不开口时,决计是个身长玉立的白净俏公子,只是一开口,尤其是两道浓眉蹙起时,脸上便多了几分冷峻,他不悦地盯着如意,“不在屋呆着,上外头做什么去了?出去了一个时辰才回来?”
如意惊奇地看着他,结结巴巴问:“季、季哥!你咋来了?”
季敏兰眼睛眯了眯,抬脚下台阶,盯着她走了过来,“我怎么不能来?”
冯卓荣笑了笑,在旁解释道:“是季家婶子叫敏兰今个赶来送些礼上门,看看爹娘。”又看季敏兰,温声道:“季兄弟,你跟我妹子说说话儿。”他急急地退去一旁,开门走进了厢房,顺手掩上了门。
院子里登时空荡荡起来,如意望着季敏兰,带着几分紧张,抿唇说:“我刚上关家去,拾掇拾掇院子,又坐一会儿。”她脚上退后几步,自觉地把上陈家旧址去的事儿瞒了下来,“后来,我冯大哥来接我,说屋里来了客人。”
季敏兰看她一副老实的样子,点了点头,突然往她跟前儿又走几步,“你挪那么远干吗?我又不吃了你。”
他一走近,立时他衣裳常年带着的香料味扑面而来,闻着这股味道,如意脸便有些红了,咬咬下唇,忍着别扭,低下头没吱声,半晌,没话找话地说:“你爹给的银子,我收到了。”
季敏兰点点头,拽着她往廊下走,先瞥了她一眼,然后,忍不住又瞥去一眼,绷着脸儿道:“收到就好,我看你今个这一身,还可以。”
如意本来皮肤就白,小时候因常下地晒的黑,后来去了关家,再也不做地里的活儿,这几年慢慢又恢复了白净,她五官随了王氏,大眼睛柳叶眉小嘴巴,眼下又正值青春年少,面色红润,最美丽的年纪,即使平日不修眉化妆,脸庞瞧着也娇美,也就是往常穿的素淡一点,这一回听了二姐的话儿,来时带了一件桃红襦裙,一件嫩黄坎肩,王氏看见了,也说好看,这几日走亲访友的,便叮咛着叫她换上了。
她抿着嘴,也不敢往他脸上看,只是小心翼翼地瞄着他坎肩上的毛领子,半敛着眼皮问:“我以前,不也很少穿这些讲究的衣裳?”
季敏兰见她问出这话儿,心里觉得好笑,脸上却绷着,“所以你以前是个丑丫头,要是能反悔,那天夜里说什么我也不去碰你。”
他一提起这件事儿,如意脸儿便一垮,冲他咧咧嘴儿,“季哥,你不讲究,咋又提这个?”
季敏兰盯着她,见她脸上有恼色,慢慢地笑了,他垂下的手慢慢靠近如意的手,先挨一下,察觉出她缩了缩,不等她缩回去,下意识的,立刻反手握住了,这片刻间的举动,他心里马上起了异样的感觉,只是他惯常不肯露怯,当下强自镇定地道:“说你笨,一点也不冤着你。”
连他自己也没发觉,说这话儿时,声音柔了几分。
如意手被他紧紧牵着,忍不住飞快地瞄他一眼,见他脸庞难得起了薄红,心里便偷偷欢喜起来,破天荒的,她头一次没挣扎,只是静静给他握着,心里头忍不住想,她跟季哥之间,今个忽然变得不一样,像是有什么东西,经过长时间的累积,在浑然不觉中快速升华着。
突然门帘一闪,王氏走了出来,笑道:“阿如,跟娘一起备饭,今个敏兰来了,准备些他爱吃的。”
在王氏望向他们这处的一刹那间,俩人牵着手闪电般同时松开。
先是季敏兰抽抽嘴角,干笑了一下,“谢谢婶子招待,我虽然头一次来,也不用太讲究。”他慢慢往堂屋里走去,“婶子也别跟我见外,往后会常来拜访,左右不是外人。”一连串说了几句后,语气慢慢恢复了镇定。
如意见他三两句客套的功夫,掀门帘快步进了堂屋,悄悄冲他背影吐吐舌头,才抬脚往灶房去,跟着王氏忙活晚饭。
王氏自然不肯依着他,她自然之道,季敏兰今个上门可不是心血来潮串一串的,而是作为新婿的身份头一次上门来,一来季家人出于礼节特意叫他拜访,二来又借机送了他屋许多礼,足以显示季赵氏对这门亲事的郑重,她屋咋能怠慢了?
傍晚这一顿饭准备的丰盛,因冯庆祥不爱言语,生怕怠慢了季敏兰,便喊来了附近住着的两个兄弟一同招呼季敏兰,他话虽少,席间却暗暗观察着新姑爷,见他虽是大财主出身,却懂事知礼,自家几个兄弟说话难免俗气些,他也不端着架子,兴起时,索性用着土话乡音跟他们说笑,热热闹闹吃过了这一顿饭,他心里一直以来提起的担忧便放下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卷 第二百四十三章 惊闻婚讯
第二天一早,如意几个便早早起身,吃过早饭后,冯卓秀外头驾车,如意回房跟王氏和冯庆祥说一阵子话儿,因她们今个回县里去,王氏不免多叮咛她几句,冯庆祥一旁坐着没吱声,等王氏叮咛完了,才说一句,“乖娃儿,今后跟敏兰两个好好过日子,爹看,这孩子不错。”
如意听了,习惯性叫一句冯家叔,叫完之后,吐吐舌头,重新喊他,“爹!”转眼又看王氏,“娘,我知道你俩不放心啥,你俩别担心我,我明白好好过日子的道理,赵氏跟季老爷是家里长辈,往后就是有不痛快的,我也受着。”她抿着嘴,“这么些年,季哥从没亏我,又为了娶我,使了这样大的功夫,为着这些,我嫁去后,一定珍惜着,等闲小事儿,让着哄着他爹娘。”
王氏与冯庆祥对视一眼,齐齐笑了。
冯庆祥见她通透,宽了不少心,又叫她赶紧拾掇去,又说嫁人的事儿还在明年,眼下县里去后,先把心思放在绣工坊上头,好好做起了县里头的铺子。
如意应了声,叮咛他俩几句主意身体,转头掀开门帘进了厅,刚走几步,就愣住了。
小脸儿没一阵儿就变得青青白白,盯着季敏兰看一阵儿,不由想着,她刚才在爹娘面前说的私房话,叫季哥听去了没?
她红着脸儿,咬着下唇问:“季哥,你咋在这儿站着?”
季敏兰脸色如常,“我刚进屋来,瞧瞧你拾掇好没有。”
如意见他镇定。心里安了安,笑一笑,抬脚往外走,“跟爹娘说了几句话儿。这就上屋收拾去。”
在她身后,季敏兰唇角轻轻弯一下,三两步走到厢房门前去。听着里头王氏跟冯庆祥正低声议论他,他静静站在门前听了一阵儿,等着他俩说完,才突然开口咳了一声,开口道:“冯家叔,婶儿,你们放心。如意嫁过来,我一定不叫她委屈着。”
王氏两人冷不丁在屋里听见他在堂屋说的话儿,忙起身走出来,看看他,王氏难为情地笑了。“我跟她爹方才说的,叫你见笑了。”又道:“阿如她自小没个娘在身边教养着,今后有啥不妥帖的,还请你能宽待她。”
季敏兰点点头头,“叔,婶,我刚才听着你们对我如此看重,有些话儿,我就更该对你们说。阿如交给我,请你们放心。”
王氏看着他,点头慈爱地笑笑,“好孩子。”
冯庆祥也在一边道:“敏兰这一回来,来的好,这下得了娃儿亲口许诺下。你心宽了些不?”
王氏点点头,“心宽了,一下子心宽了。”
三人说一阵子话,送着季敏兰出门,见卓秀几个把板车架好,又叮咛他们一阵子话儿,将他们送出了门。
一行人刚到了县里,便去季家宅子上。
梅花跟张氏听出动静跑出来迎,果然见是兄妹几个,便高兴的等不及了,絮絮叨叨把最近七八天儿的事儿说给他们听,说是他们走后头一天,倩倩跟梅花爹,还有关全三个便上州府去瞧铺子去。
前头倩倩州府跑的勤,对州府也有些个了解,但总也算是个外乡人,这次去,本说是好好在州府考察几日,选上个好地段置铺面。说来也奇,许是家里有了喜事儿,这次州府去也出奇地顺,当天去,刚投宿了客栈,出门就在那条街上寻了个要外卖的空铺面,一打听,价位合适,当天便看铺子去,随后几天又四处打听了几家,仍是先头那一家合适,他们三个一商议,这就拍板定了下来。
前后只用了五天时间便回县里来,州府那头租约已经签下,只等着他们几个回来,过几日带着卓秀跟顺子上州府去拾掇铺面。
如意几个听了,忙打问那铺面的情形,张氏又细细说了,说是那铺面不小,前头开着个酒楼,生意一直旺,也不知怎么回事儿,就在他们州府去的前几天,突然打烊了,倩倩几个去问,老板只说是回乡养老去。
几人四处打问,一对比,还是这间铺面位置最好,价格也最实惠,当下也就赶上这个巧儿,把铺面租了下来。
如意寻思着,突然问:“这里头,会不会有啥人在里头偷偷帮着咱家?要不咋那样赶巧?”她摇摇头,“这么好的铺面,旁人难道没兴趣儿?打烊这段日子,偏我二姐几个去了,就租了下来?张婶儿,你不觉得奇怪?”
冯卓秀也点头,“季家老大州府做官,是不是赵氏在里头帮衬了?”
张氏先前没想到这一茬,这会儿经他们一提醒,忍不住也有几分疑窦,只是左右寻思着,不能确定下来,便劝他们先别在这上头疑心,眼下如意跟季敏兰定了婚事,就算这次州府置办铺面上头,真承了季家的情,也不算是啥了不得的大事儿,往后日子还长,不定两家互相扶持起来,季家也能得了关家的好呢?
如意听了这个话儿,心里稍微舒服了些,也不耽搁,马不停蹄换了衣裳便要出门上铺子去。
冯卓秀也上心着这事儿,跟着如意一块上铺子去,去时关倩倩跟李氏都在,见他们比原定的日子提早了好些天回来,一个个别提多意外,拉着如意问了一阵儿归家认亲的话儿,才又对她俩说了说这几日州府去的事儿。
如意忙把刚才几人的疑心话儿告诉她,关倩倩听了,一点也不意外,只是问她:“这次季敏兰冯家去,也没和你开口提这件事儿?”
如意摇摇头,“没提,一句关于咱屋开铺子的话儿都没说。”
关倩倩蹙眉凝思了一会儿,半晌摇摇头,劝她别想了,“左右也不是个坏事儿,咱们不至于为着件好事儿发愁吧?如果真是季家帮忙,你想想季家为着什么?”
如意抿抿嘴儿,“为着咱们少花几个钱儿,把生意做起来呗。”不等关倩倩再问,她又说:“不告诉咱们,就是怕咱们知道了不肯承情。”
说到这里,她有些明白过来了,眨眨眼问关倩倩,“二姐,那你的意思,咱家往后也装着不知道,不去问季哥?”
关倩倩点点头,“当务之急,啥也别多想,早些把门面开起来再说,这个当口推三阻四的,可不得气死有心帮咱们的?”
她说到这里,突然朝帘子里喊了一声儿,“巧云,你阿如姐姐来了,还不出来?”
如意一听,知道是李裁缝侄女,眼睛马上往那头看去,就见着帘子一闪,露出一颗小脑袋,她先看看如意,又瞄一眼冯卓秀,眼睛里闪烁着小心翼翼的光芒,见她们分别笑着,胆子才稍微大了点儿,一小步一小步挪出来,恭恭敬敬地开了口:“阿如姐姐好,卓秀哥哥好。”
李裁缝在一旁瞧得直摇头笑,“这皮猴子,认生!这会子腼腆样儿,是跟你俩还不熟,明个熟了,你俩就瞅瞅她那调皮样儿。”
如意笑着走上前,“巧云妹妹,我听二姐说你来上工,早就想来瞧你,前几日不是没得空?”她笑着,“这几天适应不?”
巧云直愣愣看着她嘴唇一动一动,半晌回神,点点头,俩手在下头别着手指,羞涩地道:“咋不适应?关大姐人好,比我先前铺子里老板好,我早想来大姑这里做活儿,央着我大姑好几回来着,大姑不肯,说是没那大能耐。”
李裁缝见侄女啥话都往外说,拿她没辙,无比尴尬地笑了一下,在旁接话儿道:“她性子顽皮,先前也就没许她来,再说,前头铺子不是不缺人手吗,这下缺了人手,这才叫她来勉勉强强凑合帮衬着。”
冯卓秀眼睛带着笑,远远看巧云,“调皮点有啥不好,咱铺子成日死气沉沉的也怪没劲儿。”
巧云得了他夸赞,嘿嘿一笑,知道他跟如意全是随和的,也不怕她俩了,扭扭哒哒到如意跟前儿去,挽着她胳膊往里拉,“阿如姐姐,你上里头来看我这几日绣的活儿,都是寻了你绣的花仿来的,关大姐说,往后配色上头全要问你。”
如意跟巧云进去后,关倩倩忙招手把冯卓秀喊到跟前儿去,低声说:“昨个得了消息,陈家跟刘家结了亲,连成亲的日子都定了,这事儿,阿如还不知道,这几日,能瞒着就瞒着,没得她知道了,影响了心情。”
冯卓秀一听,惊了一下,忙低声问:“这么快?你从哪打听出的?”
李裁缝听了‘嗨’的一声,“话是我听来给老板说的,只不过这事儿眼下也不是啥稀罕事儿,县里早几日都传开了,随便出门一打听,也就问出来了。”她撇了撇嘴,“这下那朱氏不得成日乐开花儿去?一心攀着,到底叫她高攀了去!”
冯卓秀转身就往外走,忙给关倩倩拉回来,“你干啥去?”
冯卓秀白她一眼,“你放心,我还能捣鬼不成?就是上外头打听打听到底怎么一回事儿!前头退婚本就憋了一肚子火,好容易遇上点儿喜事儿,这下好,陈宣婚事还赶在妹子前头去?!这事儿来的突然,我可想不通!”(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卷 第二百四十四章 陈宣大婚
嫌女如意244_嫌女如意全文免费阅读_第二百四十四章 陈宣大婚来自138百~万\小!说网(13800100)
门帘一闪,如意走了出来,望着冯卓秀背影,眨着眼睛问:“冯二哥干吗去?”顿了顿,又看关倩倩,“二姐,这几天屋里还有啥事儿没有?”
关倩倩嘴唇轻抿,笑着拉她进来坐下,“没啥大事儿,铺子定了租约,我打算明个带卓秀和顺子两个上州府去拾掇铺面,筹备筹备,早点把铺子开起来。138百~万\小!说网13800100”
如意听了点点头,“二姐,这事儿是不好拖着,明个你们几个放心去,这一段县里的生意我多上着心。”
关倩倩见她还想问话,忙说:“前一段你不是一直想收整出一片菜地吗,这几天张家婶子跟大嫂两个宅子里没事儿,在后院开垦了两分地,你回去后瞧见了没?”
如意摇摇头,纳闷地看看她,“二姐,你啥时候关心起屋里的事儿来?”又问:“冯二哥刚才慌慌张张干吗去?”
李裁缝听了一阵子,见如意不好糊弄,关倩倩瞒的怪不容易,忍不住在旁帮她插个话儿,“最近咱铺子生意好,绣工坊又开起了,还能有啥事儿值得慌张,你二哥不定上外头转悠转悠去呗。”
她话音刚落,巧云便从帘子里走了出来,笑嘻嘻道:“我知道,卓秀哥肯定跑外头听热闹去哩,这几天外头都在传,县丞闺女要出嫁,嫁给个书生小子!”
李裁缝脸一僵,歪着嘴角咧笑一下,“啊哈……这是哪来的闲言碎语,没有的事儿,没有的事儿哈。”
如意转头看看巧云,顺着她的话儿问:“县丞闺女嫁书生?”
李裁缝挤眉弄眼地,使劲朝巧云打着眼色,巧云余光见了,脑子里登时有些发懵,当下也不知说错了什么话儿。可见如意问的紧,忙把头低下去,一五一十把她知道的消息说了出来。
气的李裁缝呼哧呼哧喘着粗气狠瞪巧云,“笨丫头!想气死我!”她一拍大腿,拾起量尺便去追巧云,“死丫头,叫你胡说八道!”
如意忙赶过去拦住李裁缝。摇头笑笑,“李婶儿,你快别责怪巧云妹子。这事儿有啥稀奇,你俩还非得瞒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