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市长美妻半年情事 > 128章 家无儿女两妻和

128章 家无儿女两妻和

    去看望闫平的父母时,两老又是先骂闫平,再关心询问她的情况。

    闫平的前妻李静,就是前面提到的住在白云沟的那位。她与闫平离婚后,还像准媳妇一样时常前往探视闫平父母,这是两老的希望――好像能减轻他们的内疚似的。他们总觉得儿子休了李静太过分。

    李静每次去,却是自己带着内疚,这种心情她没和两老讲过,因为他们了然于心,婆婆还不时轻声安慰她。

    是婆婆问起她与宋玉的来往,李静才知道宋玉最近外出办事去了。离婚后,李静对曾阻离的公公婆婆没意见,对闫平没什么意见,对宋玉没什么意见,甚至关系还可以,对自己也没很大的意见。

    她把空调开得大大的,把门开得大大的,白云沟里的自然风景涌然眼前,风景里一大片榕树林,涌到了她心里。

    闫平大学毕业后,进了区政府成了路人甲,事少人多,整天没人叫他干什么,他也没想干什么,就周一到周五看剑桥欧洲史或世界史,还详细作笔记,周六周日则呼朋邀友到处疯玩。

    他父亲当时说,癫两年后,你得给我上路。

    就是在那疯癫的日子里,七个朋友――李静记得很清楚,是七个――一次玩到了白云沟的榕树林里。铺地置臀瞎聊喝酒进餐时,一个哥们说,某某和某某,闫平和李静,某某和某某,你们这三对结个婚算了,有点责任心的话就跟着生个崽。到时别再妒忌我单身就是了。

    当时谁都没把这哥们的酒话当回事,一个被“包办”的哥们还说他,这三个女的你怎么不挑一个,一个都看不上?

    回城送李静回到她家门口,闫平突然说,要不我们真的结个婚?

    他俩就真的结婚了。

    也不能说他俩草率对待人生大事。一个为人爽朗知识丰富,一个心地纯净端庄大方,他们确实都挺喜欢对方。

    两人结婚后才发现,互相间多的是喜欢,少的是爱,虽不能说有的是喜欢,没的是爱。两人又补了几个月的恋爱。

    之后更大的发现是,李静有点“冷”,不,准确地说,她对那事的态度是可有可无,没主动,没激情,不拒绝,不反对。

    房 事不设防,一两年后他们得到的最大发现是,不能生孩子。

    多年后,无意间在电视里调看到《家有儿女》时,两人互看了一眼,官员闫平和主妇李静酸楚对对视了一下,闫平悠悠轻声说,为了什么啊。

    他火急火燎时,我平平淡淡的,他谈天说地时,我忙衣忙食的……其实李静一直想说这事,却一直找不到切口。梯子来了,她借势顺着爬:别人试婚,是试结,我们试离吧。

    李静没在这当口提宋玉,心想那样的话他定会马上否决“试离”的提议。

    她知道闫平与宋玉的交往,闫平自己有时也提提,只是越提越少了。夫妻慢慢变成亲人,至少是亲戚,她甚至有点怪自己,有点同情闫平了,有点支持他们俩了。

    李静有次对闫平说,我要是个男的,我也喜欢她。见闫平迟疑地看着自己,李胸顿了顿又说,我一个女人,都挺喜欢她的。

    中国历史上第二大压制对象是资本主义,第一大压制对象是什么?闫平问后,李静边翻菜谱边候答案。闫平就此问宋玉,宋玉顺着话题和他扯起了《1984》,还说起哈耶克的绕口令:民 主的对立面是君主,宪政的对立面是专制;民 主也可能专制,君主也可能宪政。闫平接着谈起《通往奴役之路》《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和《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几本书的读后体会。

    宋玉觉得,第一大压制对象这个问题不解决,势难久安。

    李静觉得,和闫平的话越来越少。李静相信,这与他的步步高升没有关系。

    一次四人的饭局上,汪超除了不时找话题和李静闲扯几句,就是喝酒抽烟和打电话接电话。未到半席,见窗外一个小孩双脚同时踩自行车踏板把车踩倒了,汪超说声“过了”,就起身走了。不知他是在说那小孩超越了原理,还是在说闫平的决定太过分了。

    不用拉埋天窗的月月日日里,李静不时串串想起这些往事时,除了偶尔感慨“不熟诗史,无以言语”,她没有咸泪酸心。一次给李静送去泡澡的金银花后,宋玉说,那事,是他的原因。李静还笑言,这样的话,我这个自由人,肚子随时可以大,你呀,肚子大了就,就麻烦了。

    科学家说,40的女性和26的男性会在伴侣离开或去世之后三年内死亡。看李静姐安安娴娴地粉碎着科学家的鬼话,宋玉多次手抚三秋桂子眼视十里海波时甚至相信,她没有“杏眼圆睁柳眉倒竖只愿争宠不与同辉”,不是练就了“以己不争让别人莫能与争”的本领,也不是有了“看尽洛阳花,容易别春风”的境界,而是真的希望你好我好大家好。

    闫平有次在床上开玩笑说起“尊贤不尊长”,宋玉立马回应道,贤长都要尊,还不定谁贤谁长呢。遇到更贤的,我不拦你。闫平无言而笑,又是一场四诗风雅颂三光日月星,又是一场文恬武嘻混天过日。

    作者题外话:我把该章上下节合并了,为着你读起来连贯。祝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