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市长美妻半年情事 > 伍、制度不好人就坏

伍、制度不好人就坏

    才能长跑――读共产党历史(伍)

    林 彪读书还有个特点:删繁就简。看《共产党宣言》,他看一次剪一次,最后说就记住“大机器大工业”就行了。看《老子》,说里面充满了辩证法,但不能把人们团结起来,把力量集中起来,部队不宜提倡。

    林 彪个子不算高大,但是条汉子。看《安娜卡列尼娜》,他说安娜是个真人,做真人很不容易。

    1959年8月庐山会议,毛泽东在清算彭德怀历史旧账时又提到会理会议的问题,彭德怀觉得再不说清楚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于是请林 彪讲讲。林 彪站起,声明:“我当时写信给中央,要毛朱周离开军事指挥岗位,由彭指挥作战,事前并没有同彭商量过,与彭无关,写信彭不知道。”

    勉从虎穴暂栖身的林 彪,后来被毛泽东拉出山,先协执军后协掌党,素求每战必胜的林 彪每经再三权衡胜败分析,他协毛斗彭赢了,协毛斗刘也赢了,却渐至将彭刘的军党重担一肩扛,毛泽东终于不放心了,林 彪于是更加热烈地捧颂毛,生性多疑的毛更不放心了,于是毛林斗争产生。

    林 彪也知道,“政治问题不像打仗,能做出明快果断的决定”… … 终于输了。彭德怀知道“政治”与“打仗”的区别吗?知道多少?彭“孤而倔”,林“孤而阴”,他们不融洽于其他领导应属正常,而竟导致那样影响深远强烈的死,则很不正常。

    另一方面,林 彪建国后生病,大跃进后剧烈攻彭和攻刘等,从林 彪个人角度讲,这是他的战术和策略,实际上他对彭刘等自有其评价。林 彪为求战略胜利,战术上极冷漠无情、惨烈无比、害人无数,对党对国为害尤烈。这也是他被人神共愤的原因,这也就不难理解“流放”江西的邓 小 平在听说林 彪摔死在蒙古后会说,“林 彪不死,天理难容!”

    “中止文 革,搞国富民强”。对于林 彪可能当头后的治国思路,是值得人们注意的。1969年的中 共九大,本来毛泽东决定,政治报告的起草由林 彪负责,按林 彪的路子写。林 彪当时主张要相信国家和人民,要搞“国富民强”。毛泽东看到稿子题目是“为把我国建设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主要是讲发展生产,就不高兴了,说是唯生产力论,决定另找人重写。

    有一天,齐宣王问孟子,公卿应如何对待君主。孟子分开来说:对贵戚之卿(与王室同宗者),如发现君主有重大错误,经反复劝说仍不听从,便应当废掉君主以改立他人;异姓之卿,则似乎无此“废立”义务,完全可以采取不合作主义:“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转引贺 卫 方《法边余墨》)

    两“卿”相比,从长征时起即与毛建立亲密关系的林 彪似应属“贵戚之卿”,他决意废毛终无果,但从东北打到南中国的林 彪应该没有多少道德上的不安,也不会觉得违犯组织原则有何不妥――他认为“主席就是最大的‘群众’,他一个人顶亿万人”。

    林 彪什么时候有过道德上的流露?――又一场战斗而已,只是打败罢了。

    邓 小 平说,制度不好,好人也会做坏事。成坏人之前的林 彪算不算好人?

    总之,林 彪最后十二年岁月的所作所为及其原因和结果,伴着相关党史国史大事,让毛泽东的文 化 大 革 命运动的特点更加昭著,让党的病态更加严重。

    同时,如果中国共产党有健康的组织原则和真正的党内民 主,毛泽东也好,林 彪也好,“四人帮”也好,不管他们内心想怎样,断不会造成后来全党全国人民所不想看到的局面,就像小平同志所说,制度好,人就很难做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