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这只是一个面向普通百姓的“祈福”法会,可能会耍些糊弄人的手段,然而绝不会是令这些百姓也接触到巫仙教的核心秘密。这场法会过后,高举幡旗的年轻人们有何动向,才是他最要注意的。然而离了人群的遮掩,如何能悄无声息地追踪他们,委实是个巨大的难题。
————————————
谢谢楼里妹子们的关心qaq其实我最近……与其说是惰性不如说是有点卡住了==
具体说起来就是又想更新又写不出来所以特别灰心丧气……囧。
→→关键点就在于我一点也不想接着上一章写大夫和宫主温情脉脉的戏码(……),反正就是别扭……大概我的真爱果然是霍青吧……就这样写霍青了。
今天只挤出了一千字(挤出一张霍青式的苦得滴水的难看笑脸)……tat我会努力恢复的!
58、
霍青还在思量,背后人涌上来,将他挤得只有陷入人群重围之中,即使有烟墨儿庞大身躯作掩护,也难以转身。他这才在心中“嗳哟”一声,发觉广场上人委实太多,固然将他湮没其中不为那些武功高手发现,却也等同将他束缚在此无法动弹。
他本领再大,也不能变成一条游鱼,自人群缝隙中穿行无阻;轻功再好,一有异动,在场怕有千余人都能看得真真切切,决计无法逃脱。
这处境叫霍青一时只觉是自掘坟墓。
那巫仙教却不管他如何头痛,大约是人已到齐,又或是时辰正好。广场四角蓦然齐齐一声铜铃脆响,绪中,便是霍青亦有些口干舌燥的发热之感。他毕竟与婆娑交过手,听见那四名女子口呼称号时便知不对,只是那四名女子一来功力有限,二来面对人数众多,到他耳里效力等同于无。不过对付普通民众,这点效力加上他们心中已有的笃信,还有他人的感染,已是足够。
广场上黑压压拜倒在地的人群,一声高过一声的呼声,令得火堆前那些年轻人亦兴奋起来,数声祈祷过后,他们便再次高举幡旗,重重顿在地上,铜铃声响,鸣金裂石,盖过人们呼声。仍是四名少女开口,嗓音一般的清柔悦耳,却道:“巫仙悯君疾苦,特着我等开此盛大法会。教主繁忙,不得拔冗;吾辈惭怍,愧领法旨。曼舞清歌,以悦仙神;尔等教民,敬承甘霖。有何冤屈辛苦、抱负心志,通巫降神后便为尔等开解。”
底下民众再度叩首,还是不知有谁领头,谄媚高呼:“吾愿倾尽所有,求巫仙垂怜!”
霍青听见心中暗笑,知必是巫仙教安插的心腹教民,在鼓动民众进献财物。那民众中反应快的,已跟着大呼起来:“我愿出资白银千两,为巫仙塑造金身!”“明珠十斛,供巫仙殿堂长明!”“锦缎百匹……”“骏马二十匹……”
数额惊人,霍青面色到底有些变化,他旁边那些乡下来的农民,神情更是惶恐得很,茫然张望着广场中心篝火映照着的那些年轻护法。护法们却很是沉得住气,并不因这些源源不断送上的钱财变了脸色,井然有序地排出十名护法,为这些进献财物者记录捐献款额及所求心愿;剩下的继续他们所谓通巫降神的仪式,幡旗高耸,四名女子以之位支点飞空曼舞,清歌唱和,泠泠竟真有些飘然仙气。
只是被“点醒”的人群已经没什么耐心来等待仪式完成,财大气粗之人迫不及待要去占个鳌头,其余民众无论贫富,亦都忍不住一点点向前移动,好离他们近一些,多沾些仙福之气。
59、
霍青混迹其间,自然也被人群挟裹着慢慢往中间靠拢,如同沙漏中不停滚动的沙子。他冷眼旁观,已明巫仙教此举敛财之意。然而广场上来人虽多,却十之八九都是乡下农民。他们带来的新收稻米、肥壮牲畜、鲜活鱼虾等物,对他们或许是极为宝贵的财物,对巫仙教而言却不值一提,便连接收过来怎样处理也是难题一个。巫仙教如此大张旗鼓,甚至特地派出武功高强的护法下乡领队,目的仅是刮取这么一点民脂民膏么?
霍青直觉此事绝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他皱着眉头反复思索,同时想起:那些被护法们先行带走的孩童,似乎并未在广场上出现。他们在哪儿?
倘若只是骗钱倒也罢了。
霍青再度把目光投向篝火下的巫仙教护法,又想:将那些孩童隐藏起来,或者带走,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篝火之下,四名女子歌舞绝伦,美艳妖娆;五名执幡护法各站一方,身姿挺拔,容色冷峻;十名护法被蜂拥而上的信徒围住,已看不见身影。霍青离他们越来越近,警觉之心增强,表面却不露声色,将烟墨儿缰绳挽得更紧,开始认真考虑要不要装作渴望一步登天的无知农家少年,乞求这些护法将自己收归巫仙教门下。只是自己身怀武功这点不好隐瞒,且要入巫仙教,中途趁乱混入时随意编造的身份来历只怕经不住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