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返1977[港娱] > 分卷阅读124

分卷阅读124

    啊。”欧阳攀提意见,讲中文。

    陈敏娇不是没想到过,可是在香港本地冲洗价格比区日本整整低了三倍,还不算上往返日本的路费。

    要是她能在香港搞个这个,抬高点价,只要比去日本划算,那么也是很快就能回本的。

    工作人员听不懂他们在讲什么,却还是保持礼貌地给陈敏娇介绍,“车间包括压片机,洗片机。为了防止胶片上出现污渍,我们也配有清洁机。为了方便剪辑工作,接片机等设备也算在车间之内。”

    欧阳攀听得晕乎晕乎的,他英语不是特别好。陈敏娇也被这些专业名词弄得有些蒙圈,好在车峎跟胶片打交道最久,勉勉强强听懂了一些。

    一行人别扭地交流着。

    最后陈敏娇咬牙,买下了两个车间。等靳斯行那边定下厂址后就可以正式购买并且运送到香港进行安装匹配以及传授使用办法。

    但冲印厂的定址没有那么容易,按照陈敏娇和靳斯行一开始的打算是,最好能够收购一家现有的冲印厂。

    要知道,电影胶片的冲印环节是会产生非常大量的化学物质的,而这些化学物质基本上都带着强有力的毒素。选址当然就要考虑这一点,环保是陈敏娇看重的。要是健康问题上出了什么岔子,就算她是观音菩萨转世也没办法把天娇就回来。

    靳斯行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堪址过程中十分的谨慎。

    他们都共同认为买下一栋新的楼盘改造新厂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不仅要重新设计和安装废物残渣处理系统,还要盘查周围人家。

    买现成的冲印厂就会方便很多。

    这一来嘛,刚刚考虑的环保问题与废物处理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了。这些人在建厂的时候必然也已经考虑过这些事了。第二就是,旧厂就算经营再不算,也是会有员工基础的,而这些员工想必学起新的设备来,也比普通的没有工作经验的人更容易上手。

    至于如果到时候有旧的器材。

    陈敏娇都想好了,反正香港用不着了,她和内地的关系也牵扯起来,倒不如做一个顺水人情,打着捐赠的名号把到时候收来的旧洗印设备送到内地。

    人内地用着的东西可都还是三四十年前的呢!

    这样一来,香港和内地她两头都能获得收获。陈敏娇越想越觉得这件事可行。

    当她跟车峎和欧阳攀回香港的时候,靳斯行正好敲定买哪家。

    “最近刚刚要卖?”陈敏娇有些惊喜。

    “是。”靳斯行翻看着属下交上来的报告,把东西递给陈敏娇,“这家公司的老板赌马输了,走投无路,想卖公司。加上这几年他的厂经营不善,他恨不得马上就脱手。”

    “看那样子,大概是等着换笔钱再去赌马吧。”靳斯行有些嘲讽地笑了下。

    “那正好。”陈敏娇一锤定音,“就这个吧。”

    现在倒好了,天娇什么都有了。

    天娇影视公司负着电影的前期制作,天娇文化传媒公司负责宣传,尚佳辉和元何青可是她的两名大将,现在,电影冲印有自己的地方了,电影上映更是有天娇院线撑着,后期的周边开发和版权盈利,还和周志邦搭着线。

    怎么看,这天娇的帝国,都已经有了雏形。

    陈敏娇必须得感谢这一次黄金浪潮给她带来的利益,只有这样,她才能够彻底在杜风撤资以后填补上天娇的漏洞并且继续为这个小小的帝国提供运转的资金。

    电影行业真的是每分每秒都在烧钱,但也是时时刻刻都在赚钱。

    整个天娇可不止陈敏娇一个人拍电影,她拍的《黑色巨轮》没有大爆,票房不够亮眼,不代表别人没有收获。

    王惠玲和乐音,早就是当家门面了,或许还没到能够与陈敏娇齐平的水平,但她们也是有着自己的号召力的。昨年又签下了一些人,发展也都算是不错。

    每日靠着杂七杂八各个渠道的钱整个几百万是没有问题的。

    要是运气好再碰上票房高开高走,一星期拿下千万以上也是没有问题的。

    作者有话要说:  抱着绝对不能断更的决心闭着一只眼写了!晚安!

    第66章

    六十六

    《黑色巨轮》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上映期,只堪堪拿下了不到百万的票房。

    这完全是让许多人大跌眼镜的。

    要知道,陈敏娇的上一部作品可是超千万票房的水平,就连她刚刚出道拍的一部《捉鬼靓女》也完全是当时的奇迹。

    所有人都期待着她的新作,却没有想到这一次的结果,另许多人都诧异了。

    早就对陈敏娇所创造的票房纪录虎视眈眈的学义,这一次,毫不犹豫地出手了,动用了旗下几乎所有的报纸媒体,全面就这件事指桑骂槐,暗暗讽刺。

    “陈敏娇拍摄的《黑色巨轮》竟也犹如海面上的一艘巨轮,雷声大,雨点小。完全被市场所淘汰,淹没在海中。曾经的票房女王惨败,我们是否可以就此推测,陈敏娇作为导演,她已经江郎才尽了呢?”

    ——《学义影报》

    “一度被看好的电影新秀斥资百万拍摄的《黑色巨轮》却收获颇低,想必陈敏娇将会为此感到惭愧吧。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使得这位天才导演走上这样的一条道路?”

    ——《今日报》

    这样大规模的“洗脑”式宣传,就好像在暗示所有人,陈敏娇真的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那些完全不知道真正的情况的人,好像真的把这些信息当了真。

    有些导演的确是如报道所说,最开始的出道作最是光彩熠熠,越往后的作品越是走下坡路。

    杜风看着面前夹在一堆商业报纸中的小报,将之拎起,仔细看了眼后,皱了皱眉,按下了铃,他的秘书小姐走进来。

    “老板,请问有什么事?”秘书小姐是个十分得体的女孩,香港大学毕业,做事很是麻利机敏,专业素养也是很够,不仅能够解决业务上的问题,还负责解决杜风生活事物上的问题。

    所以现在杜风找他。

    杜风皱了皱眉,“帮我买一张《黑色巨轮》的电影票,算了,两张。”

    秘书愣了愣,“可是……”

    杜风抬眼看她,对她的犹疑有些不满,“怎么?”

    秘书略带尴尬地笑笑,“老板,《黑色巨轮》已经下映好几天。”

    杜风正准备翻报纸的手一顿。

    “我不是之前提醒过你,陈敏娇有什么电影要上,要告知我吗?”杜风有些头疼,他放下报纸,和秘书小姐讲话。

    秘书小姐脸色有些为难,“老板,两周前我向你提过。你说等忙完了会自己去买票。”

    好似一盆水被踢翻。

    “行了,你出去忙吧。”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