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笑了下,“和陈桦一起很开心,我还画了不少小叮当的画。”
程爱军抬头望天,闭目想了下,才忽然想起来似的,“老师让我好好练歌,六一表演节目用。”
樊香看了程爱红的画,充满了童趣,好吧,看来几个小家伙都适应良好,她放下了心,鼓励了他们几句,让他们有什么事及时告诉她,就让程爱红姐妹结伴走了,她上班顺便送程爱军。
经过粮店的时候发现那里排了长队,她拉着一个人问:“怎么排了长队?”
“你不知道?要买粮食了。”樊香急忙把程爱军送进幼儿园后回家去拿口袋,和樊妈妈一起去领粮。
排了半天队之后,她递上粮票及粮本,交了钱,领到了这个月的粮食,不过拿着粮票也并不能全买成细粮,还要搭配一部分粗粮及杂粮,细粮、粗粮及杂粮比例大概是30、40、30。
清水县这里产粮,基本不产大米,细粮其实也只是小麦面粉,没有大米,粗粮主要是玉米面粉,杂粮是红薯还有一些高粱,就这儿,已把樊香妈高兴坏了。
把粮食放到家,樊香这才去上班,给李新玲解释了下晚来的缘故。李新玲正准备裁一件衣服,此时放下手中布料笑笑,“我也是刚到,到买粮食的时间就是这样。”
“樊香,你家转粮食关系了?”陈晓芬一脸惊讶,明明听报告的时候还说是东方红大队的社员,这么短的时间,竟然转为城镇户口了。
“刚转的。”
陈晓芬站起来轻拍樊香背部一下,樊香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她这是抽的哪门子疯。
陈晓芬有些不一样,好像自从与樊香认识,有她家几个孩子对比着,带得两个孩子性情越发鲜活了。
妻子和孩子开心,陈正雷想,他的奋斗就更有价值,他也更有动力了。
一家人进去的时候樊香和妈妈正准备把菜向桌子上搬,王婧把三斤面粉、两斤饼干也放在了桌子上。
樊香嗔怪,“怎么还拿东西过来?”
“以后你们也就那么多定量,怎么够吃?这是去别人家吃饭的规矩,要自带粮食或粮票。”王婧又看看桌子上的菜,“你又做这么多菜已让我们改善生活了。”
樊香和那天认干亲时一样,做了鱼、蘑菇肉片、花生米,特别是蘑菇肉片,做了一大盆。“蘑菇是自己种的,就有这点儿好处。一会儿你走时带走些。”
吃的很喜欢,自己更喜欢干妈的故事,陈桦上前抱着樊香胳膊撒娇,“干妈,这次你有没有写故事给我们呢?”
“这段太忙,都没顾上。”樊香真不知道那偏现实的小故事哪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却没想到在这个小儿连环画都是英雄故事,学习领袖思想的年代,她的故事新奇有趣,还是儿童当主角,太让这些处于故事荒漠中的孩子觉得稀奇了。
“哎,你真不打算出本书吗?从陈桦兄妹两个反应看,我觉得会受欢迎的。”王婧又一次劝她,“我同学有一次来信还说现在适合孩子们看的儿童故事书太少了。”
樊香也有些心动,原来她一直是基地的知名人物没感觉,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发现有了名声很多时候太方便了。
如果不是原主的遗留,她没有这么容易成为先进作报告,不作报告也不会这么快得到裁缝社的工作,也不会种出蘑菇后这么容易就得到支持,从而转了户口搬到县城。而李向阳的下场,也与她身为清水县名人有关。
“要不我有空了先写一部分,你给你同学看看值不值得出版,如果不值得我也不用浪费时间写了。这个不急,但关于蘑菇的人工种植很是实用,我想先写下来,麻烦你给你同学寄过去如何?”
“没问题,这个技术能造福许许多的人,是好事。”王婧一口答应。
第51章
陈桦只听到干妈要写小叮当的故事,坐下吃饭时扯着樊香胳膊要跟她坐在一起,程爱华及程爱红很大度地把位置让给了她。
程爱军小朋友却不乐意,抱着妈妈胳膊,虎视眈眈看向陈桦,生怕不小心妈妈就被抢走了,“这是我妈妈!”
“这是我干妈!”
“我妈妈是亲妈妈!”
“我干妈是亲干妈!”
程爱军被这一串话绕晕了,脸憋得通红,不过他眼珠一转,“你不是我家的,不能和妈妈一起住!”他和妈妈住一起,才是妈妈最亲的。
“干妈,我也住你家行不行?”陈桦不依了,抱着樊香另一条胳膊撒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