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到是皇后却也意外安平没有说什么。长公主也长出一口气。忙转了话题。
而黛玉这边在绿萍的陪同下,来到了凤藻宫。抱琴早已回来,给元妃说了黛玉一会儿便来,元妃笑着对贾母说道:“林妹妹素来也是知礼的。老太太尽可放心了。”
等太监来报说黛玉在宫外候着,元妃忙请黛玉进来。
黛玉依礼相见后,元妃笑道:“林妹妹快起来吧。”
黛玉起身后,又冲着贾母行了礼。贾母笑道:“一家人再此,哪里拘着礼。快起来吧。”
王夫人也在一旁笑道:“老太太说的是呢,好长时间没见大姑娘了。今儿瞧着大姑娘的气色却比以前好了许多。”
黛玉微愣了下,便也笑答道:“二舅母记挂了。”王夫人又转而看向元妃:“记得大姑娘刚来咱们家时,总时不时的与宝玉拌嘴,宝玉不争气,每每都哄着大姑娘。让我和老太太看了直笑,如今他们也大了,这拌嘴也少了,看着更比以前好了。”
元妃正欣慰于王夫人想开了,没想到后面这些话,让元妃这眉头都没法舒展开:“母亲说的是什么话,原先也不过是他们小时玩闹罢了,这大了,哪里还会如小时那般。”
贾母也看了王夫人一眼,王夫人方才只图了自己的痛快,这会儿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忙掩饰道:“大姑娘今儿是什么时候进宫的?”
黛玉本不欲答,可是今天的日子却也不愿为这事儿生气,只淡淡说道:“已有一会儿了,方才正陪着盈贵妃说话。”
元妃听后笑道:“可不是,盈妃姐姐日后可是林妹妹的婆婆呢。”众人听了不由地笑了出来,黛玉也有些不好意思微低着头。
元妃忍着笑意,这才说道:“罢了,罢了,本宫也不与林妹妹开玩笑了,省得林妹妹不好意思,到时盈妃姐姐还要怪本宫呢。”
元妃这时才正色问道:“林妹妹如今可准备的怎么样?”
“有盈贵妃身边的张嬷嬷去我那儿,一切都还好。”黛玉轻声答道。元妃这才放心道:“张嬷嬷也是宫里的老人了,当初是由盈妃姐姐带进宫的,向来办事儿稳妥,林妹妹尽可放心。”
黛玉点了点头。有着绿萍在旁边,元妃就算想说什么话,这会儿也是不好说的。贾母心里有些急,可是这是在宫里,贾母也知不能催的,只得给黛玉使了使眼色,示意黛玉想法让绿萍回避。
黛玉只做看不见。又与凤姐也说了会儿话,邢夫人看着王夫人在黛玉跟前落不着好,自己心里更为舒坦,这才笑着问黛玉:“大姑娘不知还喜欢什么?大舅母替你置办了来,也算大舅母的一份心吧。”
黛玉忙摇头说道:“大舅母不必费心了,一切也都准备地差不多了。”邢夫人也不过是顺口说说罢了,哪里肯花费银子。但听到黛玉这般说话,邢夫人忙嗔怪道:“大姑娘外道了不是。”
王夫人也顺势笑道:“大姑娘在咱们家住的时候,最是喜欢看书抚琴,只是我瞧着大姑娘那琴却不是最好的,不如大太太送架琴,也就罢了。”
这下邢夫人面上也有些不好看了。贾母见状,这心里更是气了。
元妃也不好说什么,凤姐只得上前笑道:“二太太平日里虽淡淡的,但对林妹妹还是上心着,连林妹妹喜欢些什么都清楚,只是我是个俗人,却也不知这琴的好坏,可我想着既是好琴,怕是要得也是难的,不若大太太先打听着?”
“可不是,这好琴哪里能随便就得了的,若大姑娘真喜欢抚琴,以后我留心着就是了。”邢夫人松了口气忙接着凤姐的话说道。
“那就多谢大舅母了。”黛玉本也没打算让邢夫人为难。邢夫人不免有些得意了,看向王夫人。
王夫人只做看不见的模样,瞧着元妃说话。
元妃头都有些痛了。可当着绿萍的面实在也不能多说什么。只得对黛玉说道:“这几日总是在宫里呆着,本宫也有些闷了,不如请林妹妹陪本宫走走,咱们也说些体已话如何?”
黛玉也知若总是拒绝也是不妥的,当下便点了点头:“既然娘娘邀约,黛玉自当答应。”
元妃也在抱琴搀扶下起了身,王夫人有些不放心:“娘娘既有身子,应该当心些才是,不如就在院子里走走也就罢了。”
元妃苦笑道:“母亲放心吧,不过是出去走走,哪里会有什么事儿呢。”说罢又看向贾母:“祖母和母亲就在这儿坐坐吧。”
贾母笑着答应了,凤姐故意有些不放心地说道:“不如我陪着娘娘和林妹妹走走,好歹有个照应。”
元妃点点头算是答应了。元妃只慢慢地走着,黛玉慢了一步,跟在元妃的后面。凤姐也在后面跟着,绿萍和抱琴还有冷云、冷霜带着一干宫女在后面跟着。
元妃慢慢走着,与黛玉也只慢慢聊着,这聊着聊着,自然就聊到了贾府,也走到了一个亭子前,元妃回头对黛玉笑道:“本宫也有些乏了,不如就在亭子里歇会儿?”
黛玉也只得答应了,这亭子周围用纱围着,平时却也卷起来,元妃进去后,坐了下来,抱琴与宫女将轻纱放下后,又上了茶,元妃这才说道:“这亭子小,本宫也不愿见这么多人,你们都在外面伺候吧。”
绿萍有些担心望了黛玉一眼。黛玉也示意无妨,绿萍这才和她们一起退了出去。
元妃这才看向黛玉笑道:“原先本宫在家时,身边也只跟着抱琴,这进了宫规矩也大了许多,本宫也不好违了宫规,整天见这么多人在后面跟着,虽有些烦也得忍了。”
黛玉也笑道:“娘娘说笑了。”
“唉!哪里是说笑呀。”元妃只无奈道:“当初本宫在家,敏姑姑也没出嫁时,总与本宫一起呆在祖母身边,本宫的琴艺说起来还是敏姑姑教的呢。”
这一段黛玉也曾听母亲说起过,便也说道:“黛玉也曾听母亲说起过。母亲还一直说娘娘天份极高,不像黛玉却是粗笨的。”
“敏姑姑的女儿哪里会是笨的。林妹妹真会说笑。”元妃颇为受用。自恃身份地说道。
凤姐这时后悔地说道:“我嫁进府里来时,姑妈已经嫁给姑父了,娘娘也在准备入宫的事儿,我竟无缘听了。”
元妃也只笑笑却也有些惆怅地说道:“若是能如本宫所愿,本宫情愿就这样过下去,也省得在这宫里替家里人ca心。”
黛玉安慰道:“娘娘多虑了,外祖母身子还好,二舅母身边还有大嫂子和二嫂子伺候着……”
元妃叹了口气,黛玉也停下不再说了。元妃望向黛玉这才说道:“祖母本宫是知道的,可是母亲那儿才是本宫所担心的。”
黛玉并未料道元妃会这么直接地说出来,元妃面露真诚地说道:“林妹妹,母亲一直认为本宫与敏姑姑交好,再加上本宫在老太太身边长大,并未把她放在心上而感到不喜,对敏姑姑便有了看法,有些不喜,没想到竟连带到林妹妹这儿,母亲心中那口气也只顾着朝林妹妹发,让林妹妹受委屈了。”
黛玉轻摇了摇头:“娘娘想多了,黛玉并未受委屈。”
元妃轻叹了口气:“林妹妹也不必瞒着本宫了,本宫头一回听母亲说林妹妹要进京时,便劝过母亲。怎奈本宫身处宫中,也不能时时照拂林妹妹。至今想起来都有些愧对敏姑姑。”
黛玉听元妃总时不时地将自己母亲拿出来说,这心里哪里能舒服,凤姐心里虽急,怕元妃提出什么过份的要求来,但自己也不能太过,只得认真听着她们对话。
元妃再次将目光看向黛玉:“如今林妹妹眼看着就要出阁了,本宫倒有几句话想嘱咐林妹妹。”
“娘娘请讲。”
“林妹妹虽从林府出嫁,但京里的人也都明白,林妹妹与贾府的关系,也自会将林妹妹与贾府看成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元妃略停了下,等待着黛玉的反应。可是黛玉并没有露出任何表情来,元妃心中有些不喜,但还是又说道:“如今贾府的情形,想来林妹妹也是看在眼里的,本宫也知林妹妹是有孝心的,总不能看着老太太吃苦。如今老太太也没别的念想,只一心盼着宝玉能出人头地。”
黛玉见元妃非等着自己回话,便温柔地说道:“娘娘的意思黛玉也已明白,二哥哥如今也知上进了,听说二哥哥整日都发奋念书,想来日后学业定有所成,况且宝二嫂子一向贤淑,也定会替二哥哥打算,请娘娘安心吧。”
元妃听黛玉打着太极,非逼着自己把话说明,这怒容便有些掩饰不住,但元妃也不愿在黛玉面前动了气,只得深吸口气,把心中的火憋了下去,这才又微笑地说道:“宝钗为人,本宫也是清楚的倒也不担心,可是宝钗出身商户,这人脉自是不如官场,就算她有心,但怕她也无力。这才是本宫所担忧的。”
黛玉故作不解:“宝二嫂子虽为商户之女,但薛家却有着皇商的身份,与平常商户却有不同。依黛玉想来应该是可以帮着二哥哥的。”
元妃以为黛玉真不懂,便耐着性子说道:“虽说薛家是皇商的身份,但林妹妹也清楚,那薛蟠于生意上却是不妥的。本宫只盼着薛蟠别惹出什么事儿来。哪里还会放心让他们替宝玉ca心。”
凤姐见元妃将话都说到这儿了,这是想逼着黛玉答应替贾府卖命。凤姐只得说道:“娘娘,林妹妹如今虽说要成亲了,但到底这年纪还小,不如让林妹妹回去想想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