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娘见儿子跪下了,心里又难过起来。若不是权势逼人,他们又何必来苦求别人。只要郡主能原谅她,与
旭儿重归于好,一切的苦难都是值得的。
“郡主娘娘,千错万错都是小妇人的错。您要打要骂都随意,可是旭哥儿不一样。您与他一直情投意合,
是小妇人不对,硬生生地拆散了你们。您大人有大量,莫与小妇人一般见识,就与旭儿重归于好吧。”
公主府内,碧姜正站在侧门不远处的一棵树下,将美娘的话听得清清楚楚。她的身后,跟着赵婶。
那门房不停地擦拭着额间的汗珠,外面那不知死活的女人,怎么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郡主与她儿子有私
情。
要是郡主一个恼怒,打杀了他们都有可能。
他拿不准碧姜要做什么,小心地偷瞄着她的脸色。
碧姜脸色平静,看不出喜怒。她在想的是,原主确实是与那郑公子有情的。而那郑公子虽然人不怎么样,
对原主应该还有一两分真心。
可是他那个娘,就不一样了。
之前在落花巷里,嫌弃自己的出身,不惜搬离也要拆开郑公子与原主。现在巴巴地上门跪求,不就是因为
她现在是郡主。
趋利避害,人性使然。
“郡主,要不老奴把他们赶走。”赵婶说着,虽然她不知道郡主以前在落花巷里生活如何,但潜意识里,
她就觉得她家郡主气度非凡,不可能看上一个穷书生。
碧姜终于有了表情,制止赵婶。
“不用,终归是曾经认识的人。我出去与他们说清楚。”
她脚一抬,那门房赶紧弯腰开门。
美娘见门开了,就知有人出来。郑旭的心情突然照她的意思,郑旭落榜是自己的关系的。
碧姜想着,神色冷然。
“应试没有一年就中的,沉下心来读书,好好准备三年后再下场方是正理。”
“是,郡主说得没错,小妇人也是这样劝他的。可他……不听啊!这孩子,就是太过痴情,茶饭不思。郡
主,您看在你们往日的情份上,就不要与小妇人一般计较。小妇人当初是有眼无珠,鬼迷心窍,非要拆散你
们。现在……小妇人再也不敢了,您要是觉得不解恨,打骂随意,小妇人绝无怨言。”
碧姜轻轻一笑,那种稚嫩中透出来的美艳令远处围的一些人惊叹不已。怪不得有人传大长公主男女就通
吃。郡主长得这副模样,莫说是男人,女人动心也是正常的。
再一看跪着的母子俩,就有些不够看。那书生单看着,还算不错,但若与郡主站在一起,明显就配不上。
要真是如那妇人所说,郡主与书生原是一对儿,那这母子俩可真是撞了大运。
“我打你做什么?你一片爱子之心,令人感动。为了不耽误令公子的前程,你不惜迁居,就凭这份护子之
心,于情于理,我都不会责怪你。但或许你误会了某些事情,我与令公子之间清清白白,并无私情。你们请回吧,我在此祝郑公子三年后榜上有名。”
第35章
围观的人明白过来,敢情郡主与这郑公子根本就不是那回事。想来也是,就凭郡主这样的气度,怎么可能
会看上郑公子?
郑旭听到那些议论,越发地觉得恨不得钻地缝。他们把他想成了什么人,以为他是要攀附富贵的无耻之徒
吗?
他好歹也是个读书人,礼义廉耻还是知道的。再不济,他也不会为了攀附权贵,凭空捏造事实。他与碧姜
姑娘确实是彼此有情的,曾经多少个花前月下,两人隔着一堵墙互诉衷肠。
那时候的碧姜姑娘情意绵绵,说话温言细语,全是对自己的仰慕。
而眼前的郡主,已不复往日的半点温情。她的眼神是冷的,她的脸色是陌生的。还有她的仪态,是高傲
的。不像以前的她,无论何时,见到自己都是羞着眉眼,楚楚动人。
“碧姜姑娘,你不愿意与我们再来往,我不怪你…………可是你为何要违着心说那样的话?难道你忘记了,你
曾经说过的话?你说要和我在一起,就算是死,也不肯与我分开。”
原主还说过这样的话,碧姜想着。或许原主就是因为得知要被送走,才一心求死的。正好便宜了她,附身